新形势下广西高校共青团干部队伍建设现状及对策

2022-05-26 10:18周红艳
广西教育·C版 2022年3期
关键词:干部队伍建设广西高校共青团

【摘要】本文在开展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目前广西高校共青团干部队伍建设的现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从完善共青团干部队伍培训体系、构建科学的共青团干部队伍激励机制、关心共青团干部的个人成长、培养共青团干部勇于担当精神四个方面提出加强广西高校共青团干部队伍建设的对策。

【关键词】广西高校 共青团 干部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2)09-0068-04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共青团工作的环境和工作对象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给共青团工作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带来了新的挑战,提出了新的要求。共青团干部队伍是开展高校共青团工作的主要力量,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形势下,推动高校共青团工作再上新的台阶,就必须更加重视加强高校共青团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发挥团干部在推进高校共青团工作中的生力军作用。

一、研究方法及调查对象分析

本文采取文献研究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别选取广西部分本科院校、高职高专院校作为研究单位,对新形势下广西高校共青团干部队伍建设状况开展相关研究。其中调查研究主要采取问卷星网络调查的方式,共向15所高校发放问卷链接150份,收回有效问卷149份。

本课题的主要调查对象为广西高校共青团专职、兼职、挂职干部。调查统计数据显示,调查对象中,专职团干105人,占70.47%;兼职团干35人,占23.49%;挂职团干7人,占4.70%;其他2人,占1.34%。调查对象中,男女性别差距较小,男性共64人,占42.95%;女性共85人,占57.05%。在被调查对象的年龄分布中,20~25岁、26~30岁的共有68人,占45.64%,而30~35岁的有57人,占38.25%,36岁及以上的有24人,占16.11%。此外,在调查对象担任团干部的年限分布中,1年以下有26人,占17.45%;1~2年的57人,占38.26%;3~5年的有29人,占19.46%;而5年以上的有37人,占24.83%。这些统计数据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广西高校共青团干部队伍在年龄、从事共青团工作的年限分布上较为均衡,结构较为合理。

二、广西高校共青团干部队伍建设的现状分析

(一)共青团组织管理制度更为健全,队伍配备较为齐全

目前,广西各高校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共青团组织管理制度。各高校都设立了团委,受学校党委的直接领导。校团委下设二级学院团委,具体负责各二级学院团委的建设工作,各二级学院团委执行校团委下发的工作计划和要求,组织开展本学院各项团委的活动。各班级均设立了团支部,按照学校和本学院团委的要求开展工作。“校—院—班”三级团组织体系的构建,为高校共青团干部开展工作奠定了基础。

近年来,广西各高校越来越重视共青团干部的配备、培训、考核等工作。一是注重团干部的配备。各高校认真落实《广西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打造专职、挂职、兼职相结合的共青团干部队伍。在“你所在学校专职团干部是否已按照上级团组织的要求配备到位”问题中,有53.69%的调查者认为学校专职团干部已经按要求配备。我们跟部分高校团委干部交流了解到,广西高校在落实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中,均在不同程度上增加了学校专职团干部配备,且同时积极探索推进从青年教师、优秀学生中选任学校团委兼职或挂职副书记,有67.11%的被调查者认为其“所在学校兼职、挂职团干部在共青团工作中发挥出了应有作用”。兼职、挂职团干部的选聘,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共青团工作的力量。二是建立了培训制度。在工作中,广西各高校均更加重视共青团干部的培训培养。在“自你担任团干以来,是否参加过校内外专题培训”问题中,有64.43%的被调查者参加过包括校内专题培训、上级团组织安排的专题培训班或学校推荐参加党校、干部学院或有关部门组织的培训等,培训的内容包括政治理论、共青团工作业务、领导科学与艺术等,团干部的能力和素质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三是建立了考核制度。在“你所在学校对共青团干部是否建立了考核机制”问题中,有72.48%的被调查者认为本校已经建立了共青团干部考核机制,考核方式主要包括年终述职考核、专项业务考核等。各项制度的实施有力地推动了广西高校共青团干部队伍建设,推动共青团事业迈上了新台阶。

(二)共青团干部队伍素质与能力进一步提高,工作作风更加稳健

经过多年的建设,广西各高校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共青团干部。调查统计显示,从学历上看,广西高校团干部普遍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且具有广泛的专业面,其中,具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學历的占65.77%。日常工作中,各高校坚持以党建带团建,共青团干部在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所提高。调查统计显示,有57.05%的被调查者对政治理论学习“很感兴趣,主动学习”。共青团干部队伍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钻研,提高政治站位,这对提高年轻团干部的理论素养、提升工作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在工作动机方面,有80%的被调查者选择“热爱共青团工作”,认为共青团岗位能“提高自身素质”,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广西高校共青团干部对共青团岗位有较高的认可度。在工作中,他们以让党放心、让青年满意为工作目标,经常深入青年学生,赢得了青年学生的信赖和拥护,练就了较为扎实的工作作风。据走访了解,共青团干部队伍已成为广西高校党政职能部门、二级学院党委(党总支)副书记等领导岗位提拔任用的重要群体之一。

(三)共青团干部队伍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思想引领实效更加突出

青年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高校共青团干部队伍充分发挥经常联系青年的优势,搭建各种喜闻乐见的学习交流活动平台,帮助青年学生成长,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你日常组织开展团的活动主要是什么性质(可多选)”问题中,绝大多数被调查者选择了“党团理论学习活动”(占85.23%)和“社会实践活动”(占81.20%)两个选项。近年来,高校共青团干部越来越重视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作为团员教育的重点内容,利用团校、开设团务工作专题培训班、开展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开办专题讲座等形式,邀请学校党政领导和专家走上讲台,给团干部、青年团员讲授时事政治、党团有关理论知识。共青团干部也带头定期走上讲台开展理论宣讲,主动做好青年团员的思想引领工作。在日常工作中,广大共青团干部还注重开展特色鲜明的主题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通过生动活泼的教育形式和教育内容,加强青年团员理想信念教育,使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此外,共青团干部在“推优”工作中始终坚持对优秀青年团员的培养教育,引导他们真正从组织上、思想上入党。通过一系列举措,进一步增强广大青年学生对党团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了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

三、广西高校共青团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共青团干部队伍的培训有待进一步加强

近年来,广西高校对共青团干部队伍建设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和指导,但是总体而言,还不能满足共青团干部队伍发展的需要。调查统计显示,在问及“你所在学校是否已将共青团干部队伍培训纳入干部培训体系”时,有51.01%的被调查者选择“没有纳入”或“不清楚”。有35.57%的被调查者表示自己“担任团干以来,没有参加过校内外专题培训”。而在选择有参加过校内外专题培训的团干部中,有40.21%的被调查者表示,一年左右参加一次培训,15.63%的被调查者表示自己两到三年才能参加一次培训。此外,有46.97%的被调查者表示,目前工作中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学用脱节”。笔者通过走访了解到,不少共青团干部希望通过系统培训,学习开展实际工作更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但是目前在他们参加过的培训中,培训的内容更偏向于理论知识,共青团工作业务方面的内容相对较少,且培训的时长不够、培训的系统性不强,不能很好地满足团干部的实际工作需求。

共青团干部是学校联系广大青年学生的重要纽带和桥梁,他们在高校校风学风建设、校园文化活动开展和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等方面,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广大青年学生。但在实际工作中,部分高校尚未充分认识到共青团干部队伍的特殊地位和积极影响力,缺乏对共青团干部队伍培养的整体规划,重使用、轻培养现象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高校在形成共青团干部队伍培训培养的长效机制方面仍需加大研究和投入。

(二)共青团干部的激励制度有待进一步健全

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是有效调动共青团干部工作积极性的基础。调查统计发现,依然有32.89%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所在团组织的活动经费“没有达到上级要求的配给比例,活动经费不足”或“不太清楚具体情况”。笔者通过与部分高校团委干部深入交流了解到,虽然广西大部分高校已经建立了共青团干部考核制度,但考核的指标体系不够健全,且考核结果与工作激励之间存在联系不紧密甚至脱节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考核激励作用的发挥。此外,对高校共青团干部的职业生涯发展而言,转岗交流是团干部发展的必由之路。笔者通过深入交流了解到,由于学校管理干部岗位有限,有部分高校专职团干部无法调整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由于没有合适的岗位,有的团干部在同一岗位上一干就是多年,这种情况的存在较大程度挫伤了团干部对共青团岗位工作的积极性。

(三)共青团干部身兼多职,角色错位

调查统计显示,日常工作中,部分高校二级学院团委书记身兼多职,除了从事团委的工作,有70.47%的被调查者表示自己还有其他兼职工作,在这部分团干部中,共有84.77%的被调查者兼职从事“学院党务工作”“学院行政工作”,还有的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及其他工作。长期以来,不少二级学院团委书记身兼多职,除兼任学院学生党支部书记、辅导员、班级班主任,他们还要处理一些突发性的事件、承担临时的任务,经常是既要完成上级团委安排的任务,又要同时完成学院领导安排的各项任务、解决学生的大小问题等,身兼数职,使团干部產生角色错位,精力分散,工作重心难以聚焦到团工作主责、主业上来。

(四)共青团干部自身素质和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

笔者通过走访了解到,目前,广西高校大部分共青团干部工作热情高涨,上进心强,对职业前景充满信心。但在回答“面对当前的工作任务,你的精神状态是什么”时,有38.26%的被调查者认为“工作任务太重,压力大”,另有18.12%的被调查者感觉自己“有能力恐慌的感觉”。高校共青团干部工作压力主要来源于事务繁杂、工作经验不足、资源有限等方面。有的团干部走出校门后就任职了共青团岗位,他们社会阅历较浅,缺乏工作经验,整天忙于事务性工作,但是对环境、政策的变化又不能及时掌握和适应;有的团干年龄较大,从事共青团工作时间较长,工作中求稳心态较重,创新不足。在问题“你认为你在工作中存在哪些问题(可多选)”中,有63.09%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墨守成规,没有创新”。此外,共青团干部任职有一定的年龄要求,专职团干每隔一到两届就要调整到其他岗位,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也导致部分专职团干不能安心从事本职工作。

调查还发现,广西部分高校团干对理论学习不够重视,理论素养需要进一步提高。在问及“你对理论学习的态度”时,有40.27%的被调查者都选择了“单位组织时才学习”。高校团干部经常忙于日常工作琐事,往往忽视了理论学习,而工作缺乏理论的指导,工作水平就难以进一步提升。此外,联系、服务青年学生是高校共青团干部的本职,也是共青团干部队伍作风优良的重要体现。在“你是否经常走进基层、联系青年”问题选择中,有32.89%的被调查者选择“一般,有时候会联系”,还有6.04%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忙于日常行政事务,经常无暇顾及”。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部分高校共青团干部深入青年不够,对青年需求的了解和开展青年工作经验相对不足,无法做到设身处地为青年学生利益着想。

四、加强广西高校共青团干部队伍建设的对策

(一)完善共青团干部队伍培训体系

教育培训是共青团干部队伍建设的基础性、战略性工程。上级团组织、各高校应更加重视团干部常态化培训机制的构建,学校党委应将团干部培训纳入学校干部培训体系,并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一是在培训覆盖方面,要创设途径,让共青团干部获得更多的培训学习机会,特别要加强对新到岗团干部、兼职和挂职团干部上岗前的培训,为他们尽快熟悉共青团工作业务奠定基础。二是在培训内容方面,应更加注重将增强党性修养和提升业务能力相结合,以问题为导向,聚焦基层团组织的重点工作,以解决高校共青团干部的现实需求为导向,突出培训的实效性。当前,尤其要结合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针对现阶段“00后”青年学生的特点,通过培训帮助共青团干部更好地了解、掌握“00后”青年学生的性格特点和思维方式,了解青年学生交流沟通、表达意愿方式的变化以及多元化需求,提高共青团干部组织引领和服务青年学生的能力,更有效地开展思想教育工作。

(二)构建科学的共青团干部队伍激励机制

各高校应认真落实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尤其是对标对表,落实《广西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的有关政策和要求,为高校共青团干部干事、创业提供保障。一是要打造专职、挂职、兼职相结合的高校共青团干部队伍。配齐、配强学校团委的各级干部,落实专职团干部相应待遇,并逐步加大工作经费投入,提供必要的活动场所、设备等。进一步明确挂职、兼职团干部工作任务及享受的相应待遇,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充实团工作的力量。建立专职、挂职、兼职团干部分层分类考核办法,并综合运用好考评结果,发挥考核“指挥棒”应有的激励作用。二是要注意结合团干部考核评价、能力特长等,做好专职团干部校内转岗和校外挂职、流动等工作,有效促进团干部的输入输出、有序流动,为优秀的团干部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激发高校共青团干部队伍的活力,增强共青团岗位的吸引力。

(三)关心共青团干部的个人成长

共青团干部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力量之一,是各高校必须重视建设的队伍之一。针对目前高校中普遍存在的专职团干工作繁杂、身兼多职、职务晋升压力大等系列问题,各高校应更加关心专职团干部,除了按有关政策落实基本待遇,结合团干部队伍建设需要有针对性地指导团干部进行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如创造条件让专职团干部攻读思想政治教育的硕士或博士学位、参加各级各类学习培训班、推荐优秀团干部参加校内外挂职锻炼、组织开展团务工作课题研究等,切实关心团干部的个人成长,激励他们不断完善自我,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共青团工作中。

(四)共青团干部要认清角色和职责,勇于实现自身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团中央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指出,团的干部队伍建设要严,团干部在政治上、思想上、能力上、擔当上、作风上、自律上要强,关键是要做到对党忠诚,勇于承担急难险重的任务。面对新的形势和青年学生工作对象特点的变化,高校共青团干部必须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团干部在服务、教育、团结和引领团员青年工作中的角色和重要职责,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和团务知识学习,增强自身素质和能力,克服“能力恐慌”。注重学用结合,积极用理论指导工作实践,积极探索以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好团的工作。要更加积极主动地深入青年,切实为青年做实事、解难事、办好事,当好青年之友,在青年学生中发挥领头雁作用,以扎实的工作作风和创新的工作方式做好新时代共青团工作,为学校人才培养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苏宇.大连市高校共青团干部队伍建设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1.

[2]共青团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等学校工作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印发《广西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Z].桂青联发〔2017〕6号.

[3]万立超,孔柠檬.高校共青团干部素质能力的提升及培养研究[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9(12).

注:本文系2017年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立项项目“新形势下广西高校共青团干部队伍建设状况及培养路径探究”(2017SZ036)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周红艳(1981— ),桂林旅游学院学生工作部(处)长,法学硕士,高级经济师,研究方向为社会学理论与研究方法、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旅游资源开发。

(责编 秦越霞)

猜你喜欢
干部队伍建设广西高校共青团
第二课:共青团的创立之时代背景
2020年警院共青团大事采撷
相约二零一七,遇见魅力共青团
抗洪中的共青团
全球化时代大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初探
论广西高校贫困生资助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浅谈如何做一名新时期的优秀共产党员
广西高校图书馆网上资源荐购服务调查与分析
推动基层央行干部队伍建设的实践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