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德纯
[摘 要]在小学趣味田径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设计具有趣味性的运动内容和活动,能够調动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小学生的直观思维比较敏感,对趣味性活动有浓厚的参与兴趣。教师要从教学实际出发,为学生设计更多适合的趣味性运动,给学生带来全新的训练体验,提升体育学科教学水平。
[关键词]小学体育;趣味田径;创新
[中图分类号] G62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2)09-0049-03
小学生对体育游戏、比赛等内容比较感兴趣,教师在田径运动训练中适时融入趣味性的活动内容,能够获得更好的助学效果。如整合趣味田径教学资源、梳理趣味田径执行方法、设计趣味田径合作活动、延伸趣味田径训练等策略,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运动训练的机会。因此,教师要有学情调查意识,在教学设计、教学实施等阶段展开创新探索,提升教学的适切性,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运动,在趣味运动体验中提高身体素质。
一、整合趣味田径教学资源
小学田径运动项目众多,教师要对田径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学执行、教学评价等方面做出科学评估,设计有效的训练方案,使学生积极参与训练,在多重训练体验中发展学科的基础能力。同时,学生对田径运动训练有个性追求,教师不仅要做好教学的对接工作,还要积极展开创新设计,将一些趣味性的运动内容融入田径教学之中,给学生带来全新的训练体验。
在田径教学中融入趣味性运动内容,教师要有整合意识,收集生活中适合的趣味性运动资源,以成功对接学生的运动认知,激发学生运动的兴趣。如在短跑教学中,教师可播放一些民族乐曲,让学生伴随乐曲进行运动或者身体律动,使学生享受到运动的乐趣。又如,在韵律操训练环节,教师组织学生开展游戏活动,要求学生模仿一些动物的动作。这样就将韵律操训练变成运动表演,有效营造了训练氛围,使学生在游戏活动中顺利地完成运动训练任务。为调动学生参与田径运动的积极性,教师可先鼓励学生设计一些体育游戏活动并现场演绎,通过合作互动的形式进行展示;然后组织学生展开互评活动,推选出一些典型的游戏活动作为田径教学的保留内容,为学科教学提供更多的信息支持。
整合趣味田径教学资源,教师在充分发挥自身指导作用的同时,不能忽视学生的参与。如果能够组织学生参与趣味田径教学资源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同样可以获得一些有用的教学资源。如对传统田径运动形式的信息收集,学生大多会积极响应,并通过多种渠道进行信息收集整理。如陀螺、跳绳、踢毽子、跳房子、蛙跳、捉迷藏等传统的体育游戏,学生对这些体育游戏有特殊情结,故其在田径教学中的应用价值高。同时,学生在信息的收集与整理过程中能够获得一些活动经验,有效培养了学生收集和分析信息的能力。
上述教学,教师从不同角度收集与整合趣味田径的教学资源,丰富了学生的运动体验,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学生对这些趣味田径运动有比较高的认同感,教师课上放权给学生,要求学生展开创意设计和探索,能获得好的助学效果。学生是学习主体,也是运动主体,教师基于学生实际展开教学设计和组织,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运动设计活动,符合学生的运动诉求,提高了学生参与田径运动的积极性。
二、梳理趣味田径执行方法
学生对趣味性的运动内容有特殊的参与兴趣,教师要对学生的运动特点和心理诉求有更深入的了解,以便做出科学的教学设计,给不同的学生准备不同的运动项目。将体育游戏和竞赛适时融入田径训练之中,能调动学生参与田径训练的热情。因此,趣味田径教学要突出一个“趣”字,基于学生的运动兴趣设计教学。在对体育游戏和竞赛等活动进行选择时,教师既要对其制约因素有清楚的了解,也要对趣味性游戏的投放时机做出准确判断,以提升学科教学的品质。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针对学生的运动情况,适时融入一些趣味性的游戏或竞赛,能够起到明显的激发作用。如在原地跳远的教学中,教师设计这样的体育游戏:“男生与女生分别成立小组,女生组与男生组相距10米,形成一一对应的关系。男生组和女生组同时进行蛙跳,如果男生组在终点前追上女生组,则男生组赢;反之,就是女生组赢,输的小组要受到一定的惩罚。”组织开展这样的体育游戏,学生兴趣高涨,操场上运动气氛浓烈。教师指导学生展开分组对抗赛并讲解具体规则,对出现的个别问题及时予以解决,让学生自然进入比赛状态。同时,教师要求输掉第一场比赛的小组自行组成比赛对子,以增加比赛的对抗性。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展开操作,参与比赛的热情更加高涨。
教师出示田径运动任务后,学生会积极参与,如果田径运动任务带有趣味性,学生执行的力度会更大。如教师可将障碍跑与游戏相结合,让学生自行制订比赛规则,分组进行障碍跑训练。为激发学生的训练热情,教师出示制订比赛规则的任务,鼓励更多的学生行动起来,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运动素质。学生对单纯的跑步没有兴趣,一旦融入游戏因子,其激发兴趣的效果便大不相同,他们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在学生进行运动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运动情况及时跟进观察,适时给予评价,激发与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
上述教学,教师设计趣味性的游戏比赛活动,成功调动学生参与训练的积极性。从学生的运动表现可以看出,教师切实把握了学生的运动心理,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积极引导,使学生形成深刻的运动体验。同时,小学生大多好胜心强,教师抓住学生的心理展开教学设计和组织,自然能够使学生产生运动内驱动力,积极地参与运动。
三、匹配趣味田径运动强度
设计体育训练时,教师不仅要关注训练的内容和形式的创新,还要对学生的运动负荷进行科学评估,对运动强度做出准确判断,给学生提供最适合的运动方案。田径运动带有机械性的特点,很容易形成运动枯燥感。教师适时引入趣味性的游戏活动,不仅能够调节学生的运动心理,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还可以提高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和运动量。无论什么样的运动,唯有适度、适量、适时,科学设计运动强度,才能获得运动训练的最佳效果,提高学生参与运动训练的热情。
如在耐力跑运动中,学生大多没有主动参与的热情,因为耐力跑本身比较枯燥,且训练强度大,很多學生常常打退堂鼓。为此,教师设计辅助运动:“先自行成立运动团队,然后自由寻找比赛对手,自主商议比赛规则,并设定输赢奖惩标准,最后由老师进行裁判。”学生对自行成立运动团队非常感兴趣,于是在教师布置任务后,很快就成立了团队。在选择比赛对手和制订比赛规则时,一些团队出现分歧,教师适时介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确保运动比赛顺利展开。因为是自主商议比赛规则,学生能够接受和积极参与,设计的运动强度在合理的范围之内。运动比赛开始后,教师展开具体调动,使体育训练顺利展开,学生从中获得的训练认知是多元的。
学生对趣味田径有较高的接受度,教师要注意调整教学方案,使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田径训练。如在跳跃运动中,教师可适时引入一些游戏活动,让学生比一比谁跳得更远、更高,或者增加一些花式动作,协助跳跃。学生对这样的运动训练比较感兴趣,自然能够积极参与其中。最后,教师鼓励学生介绍运动经验,给其他学生带来更多的运动启示。
上述教学,教师放手让学生自行组建运动团队,学生对此积极回应,从而将运动训练推向高潮。学生大多有独立运动的诉求,教师要求学生以团队的形式展开运动比赛,无疑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同时,田径运动带有机械性,学生会产生一定的厌倦感,教师适时进行教学调整,调动学生的运动积极性,自然能获得好的运动效果。
四、设计趣味田径合作运动
趣味田径运动的内容众多,教师要精心筛选,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积极探索,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将体育游戏融入田径运动中,学生接受起来更容易,其助学效果也会更突出。因此,教师要对体育游戏的操作程序、客观条件、制约因素、组织安排等方面进行深度研究,使学生形成深刻的运动感知和体验。特别是传统体育游戏的融入,能够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训练体验,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在体育训练环节,教师开展的游戏和竞赛活动大多带有合作互动的性质,有利于学生接受和参与。为调动学生的运动积极性,教师结合学生的运动兴趣展开设计,能够形成教学亮点。如投掷垒球的运动,教师先为学生示范,并对其技术动作进行详解,然后让学生自主训练。在一番训练后,学生出现运动懈怠,于是教师进行引导:“垒球训练的形式比较单一,请大家发挥想象,设计一个和垒球有关的游戏,然后参与展示,进行集体评选。”学生听说要进行运动训练创意设计,都表现出极高的参与热情。有的学生设计了垒球投准游戏,即借助篮球设定目标,以不同距离展开投球比赛。也有的学生设计推垒球跑比赛,即用垒球棒推动垒球赛跑。教师对学生的创意设计进行评价,并给予学生鼓励和支持,促进学生的运动训练顺利进行。
趣味田径运动大多带有合作意味,教师要针对学生的训练需要进行优化设计,组织学生展开多种形式的合作运动,全面提升学生的运动训练效果。如将游戏引入长跑运动中,教师组织学生设计长跑方案,让学生根据方案展开运动。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运动品质,又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思维能力。学生设计的运动方案虽然适合性高,符合他们的心理需求,但教师也要适时调整,以提高训练效果,让学生获得更真切的训练体验。
上述教学,教师要求学生自行开展运动游戏和设计运动方案,给学生带来全新的训练体验。以往学生习惯于接受教师的安排,很少有设计运动方案的机会,教师的信任和支持给予了学生动力,他们特别珍视这个机会,充分发挥个人所长。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适时进行技术指导,对学生的个性设计给予客观评价,这样能给学生带来强烈的心理触动和新颖的学习体验。学生的运动思维活跃,教师切准学生的运动脉搏展开设计和组织教学,自然能够调动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
五、延伸趣味田径学科训练
对于田径运动训练,教师要有延伸意识,针对学生的训练实际及田径运动开展的条件,给学生设计一些生活实践性的运动任务,激活学生的运动思维,使学生自觉进行运动训练,在对接生活的体验中发展学科认知。如远程教育、亲子运动、生活活动、社会运动等,与学校的田径教学密切关联,教师要结合社会资源展开教学设计,给学生带来实践性的运动体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
田径训练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教师结合学生实际设计运动方案,能够获得学生的积极响应。如在接力跑训练中,教师设计不同距离的接力跑项目,有自由组合、抽签分组等形式,激发学生参与接力跑的兴趣。学生参与比赛的热情高涨,教师也参与学生的接力训练和比赛活动,能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运动动力。在运动训练结束后,教师给学生布置课外训练任务:“与家人一起接力跑,把运动情况以照片的形式呈现出来,然后筛选出有代表性的照片进行展览。”学生与家长及时沟通,顺利开展家庭接力跑运动,相关的照片也不断传来。
生活中有不少的游乐活动,将这些游乐活动与田径运动相结合,能够丰富体育运动形式。如捉迷藏与跑步相结合、跳房子与跳远相结合等,能够产生新的运动形式,学生对这些运动形式的认同度较高。学生对新的运动形式有期待,教师进行相应设计,自然能够顺利启动学生的运动思维,使学生获得新的训练体验。
上述教学,教师设计自主比赛活动,特别是设计运动照片收集的任务,给学生带来了心理触动。学生对田径运动缺少深刻、全面的认识,教师利用多种形式进行教学活动,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训练体验,自然能够获得好的运动效果。这样拓展学生的运动视野,设计生活化的运动项目,符合学生的运动需求。同时,教师从学生的运动基础出发,积极推出个性化的运动任务,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获得了好的运动效果。
总之,将趣味性游戏活动、比赛等融入田径教学中,符合学生运动训练的需求,具有极为广泛的实践价值。因此,教师要有整合与创新意识,对趣味田径的教学资源展开整合处理,对趣味田径的教学方式进行创新探索,推动体育训练的发展,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同时,教师还要对教学条件和学生的训练意识进行深入调查,将田径教学与趣味活动有效对接,以提升教学的对接性,激发学生的训练热情,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