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
无人驾驶出租车行业又热闹起来了。今年,百度“萝卜快跑”不到一个月落地两个城市;小马智行完成新一轮融资;上汽无人驾驶出租车车队加速扩张;小鹏汽车也跃跃欲试。越来越多的新玩家加入这个战场,局面开始变得复杂起来。
从生意的角度,无人驾驶出租车用系统替代司机,成本并没有降低。但这依然阻挡不了老玩家继续投入,新玩家加速进场。新的行业格局已经在2022年出现。
目前,中国主流的无人驾驶出租车企业可以分为四大类企业:第一类是自动驾驶公司(小马智行、文远知行、元戎启行、AutoX);第二类是AI公司(百度);第三类是网约车平台(滴滴);第四类是车企(上汽、广汽、吉利、小鹏)。
这四类企业各有各的招数,彼此之间既有竞争也有合作,合纵连横构成了无人驾驶出租车江湖。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它们的迭代速度,将决定消费者多久能坐上一辆真正的无人车。
无人驾驶出租车行业属于自动驾驶众多落地场景中的一个。同样是无人车,可以用来巡逻,也可以用来拉货,还可以用来载人,无人驾驶出租车的载人场景,技术难度是最高的。
百度是中国最早的无人驾驶出租车玩家之一。它改装的自动驾驶汽车,早在2015年就在北京的高速路上实现了自动驾驶,当时最高时速达到100公里/小时。2018年开始,百度陆续拿到了最多的路测牌照,在长沙、沧州、北京等城市进行测试。百度一直希望将自己定义成一家AI公司。若按出身,百度的无人驾驶出租车项目算是名门正派。
百度无人车在北京高速“首秀”后的次年,就有两个核心高管离职创业了。他们联合创办了一家名为小马智行的公司,日后成为百度无人驾驶出租车最大的对手之一。
业内一直认为百度是对整个中国自动驾驶行业贡献最大的公司,培养了无数优秀的自动驾驶人才,是当之无愧的黄埔军校,但尴尬的问题也在于,一旦某个板块成熟,核心高管就陆续离开自立门户。
除了小马智行、景驰,还有地平线机器人、觉非科技、禾多科技、主线科技、宽凳科技、Innovusion等自动驾驶明星公司,创始人或核心高管均来自于百度。
专注汽车行业投资的和高资本投资总监刘文洲认为:“百度的理论技术研究无疑是优秀的,但人才的流失容易使技术积累出现断层,很难保持一致性。”也正是因为此,百度的无人驾驶出租车项目虽然起步早,但没有和其他头部玩家拉开非常明显的差距,而且它要面对的竞争对手越来越多。
2018年10月,景驰更名为文远知行,现在是国内第一阵营的自动驾驶公司,也是无人驾驶出租车赛道的激进玩家。
Roadstar清盘后,联合创始人周光拉着团队又成立了元戎启行,在2019年迅速完成了近5000万美元的Pre-A轮融资,2021年拿到了阿里的投资。
百度和这些自动驾驶创业公司是无人驾驶出租车的主力。除此之外,以滴滴为代表的网约车平台,是另一大不可忽视的势力。滴滴在2016年开始投入自动驾驶研发测试,2019年将旗下自动驾驶部门升级为自动驾驶公司。
汽车厂商是另一个门派。目前上汽旗下的无人驾驶出租车项目已经在上海和蘇州落地,广汽明确表示要建立无人驾驶出租车车队,小鹏去年底称也要进军无人驾驶出租车。这些新玩家,它们有整车制造能力,还有直达消费者的渠道,实力不容小觑。
四大派势力征战无人驾驶出租车,都要获取路测牌照。在这方面起步最早的是百度和小马智行。2018年3月,北京发放首批自动驾驶路测牌照,百度拿下5张T3牌照,这是当时国内最高级别自动驾驶路测牌照。4个月后,小马智行也获得T3牌照,这是初创公司首次在北京获得牌照。现在,百度是国内获得牌照最多的企业,载人测试牌照超过三百多张。
与百度不同的是,小马智行在美国市场发力很早,它在2017年获得美国加州路测牌照,是全球首家在中美均推出无人驾驶出租车业务的公司,后来又获得加州全无人牌照。
在拿牌照这件事上,不同地方的政策不一样,无人驾驶出租车玩家们都是摸着石头过河。
刘文洲说:“无人驾驶出租车公司积累牌照数量的意义更多是在宣传层面,自动驾驶牌照主要分为三大级别:测试牌照,有安全员示范运营牌照,全无人牌照。”
相比之下,路测里程对无人驾驶出租车更重要。
业内将路测里程视为衡量自动驾驶技术可靠性的重要指标。智库兰德公司曾在报告中指出,要在数学意义上证明自动驾驶比人安全,需要测试110亿英里(约合177亿公里)。
百度数据显示,百度在城市道路的实际路测里程超过2500万公里,位于中国第一阵营。要积累更多行驶里程,需要更多的车辆上路。
不过,现在大部分玩家的车队规模只有几百台,即便是百度,测试车队也只是500辆级别。北京智能车联产业创新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北京去年有16家公司进行自动驾驶测试,测试车辆170辆。
自动驾驶公司AutoX在2022年2月宣称,其无人驾驶出租车已超1000辆。这个量级超过了中国所有无人驾驶出租车公司,甚至可以排到全球第一。AutoX方面称,这1000辆无人车主要集中于北上广深四大城市。
在接下来的几年,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无人驾驶出租车企业车队规模超过1000辆。比如百度就宣称,计划在三年内在30个城市部署3000辆无人车。
过去,无人驾驶出租车的各个玩家都在埋头搞研发,彼此之间少有直接对抗或合作。但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变化出现了。
最大的变化是主机厂纷纷下场,整个行业开始搞合纵连横。上汽集团旗下网约车平台享道出行在中国网约车市场中存在感不是很强。上汽还领投了自动驾驶技术公司Momenta的C轮和C+轮融资。2021年12月,上汽宣布推出享道无人驾驶出租车,并于上海嘉定正式上线。
“上汽启动这个项目的时候,把上汽人工智能实验室、Momenta、享道出行三方人员叫到一块开了个会,很快就把项目落地了。”一位业内人士说。享道出行不用自己从零开始搞研发,直接将Momenta的自动驾驶技术嫁接过来,“相当于把别人的灵魂放在自己的身体上,这样就具备智能驾驶的能力。”劲邦资本合伙人王荣进评价。
采用类似做法的还有广汽。2021年11月,在广州国际车展上,广汽集团旗下的网约车平台如祺出行和文远知行宣布达成战略合作。没过几天,文远知行宣布获得广汽的战略投资,在未来几年建立起一支数万辆规模的无人驾驶出租车车队。
百度也在广结盟友,在跟整车厂的合作上变得更加激进。百度无人驾驶出租车第四代车型是与一汽红旗合作的,到了第五代车型,百度将合作对象扩大至三家——极狐、埃安、威马,而且全部采用前装量产的方式。
即将进军无人驾驶出租车的小鹏则盯上了数据。按照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的说法,小鹏将寻求与出行运营商合作,在小鹏量产车型上加装自动驾驶软硬件,实现城市场景的无人驾驶出租车运营。其核心逻辑不是做运营,而是要进一步积累行驶数据,提升自动驾驶算法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无人驾驶出租车的运营将主要交给合作伙伴。
无人驾驶出租车发展多年,至今尚未有一家公司盈利。原因有很多,比如技术还不成熟,法律还不够完善,自动驾驶系统成本太高等。行业主流玩家都推出了面向公众的服务,但这些服务均在有限场景内运营,未能大规模推广。
AutoX创始人肖健雄直言:“问自动驾驶企业‘赚不赚钱’就像问‘小学生赚不赚钱’,可能会逼他去麦当劳打工。”
刘文洲认为,无人驾驶出租车最大的问题是伦理和法规。人类还不能接受由机器来裁定生死。
即便政策已经放开示范运营和商业化试点,仍然不允許车辆拿掉安全员。业内人士表示,这种示范运营更多是为了做无人驾驶出租车的推广、技术的积累,去展现无人驾驶出租车技术的先进性,吸引人们来体验。
“大家都觉得机器人开车比人更安全,但是没有人愿意死在机器人千分之一的死亡概率里,自己开车可能有千分之八九的死亡概率,但大家会认命,而不会认机器那个千分之一。”刘文洲分析。
虽然困难重重,还是有投资人看好。正奇控股投资经理李闻博表示:“从投资的角度来说,无人驾驶出租车肯定是未来发展的趋势,赛道没有问题,但是谁能跑出来不好说。毕竟是个重资产的行业,大家都在烧钱。”
“无人驾驶出租车这个赛道,会越来越向头部集中,再出新公司很难了。”刘文洲说。
(编辑/魏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