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 李小群/文
民航业参与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当前的重要工作。基于航空工业对于国民经济的重要地位,民航业推动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方式是推动航空工业与民航运输业的两业融合。两业融合既是因也是果,是民航强国建设的题中之意。
全球两业融合近120年的历史经历了3个阶段:1903年飞机被发明到1945年芝加哥会议上签订《国际航空公约》及国际民航组织成立,标志着航空产业成为一个独立的产业登上历史舞台;1945年到1995年WTO成立,是各国两业分离阶段;1995年至今为全球产业链两业融合阶段(见图1)。分国别看,美国两业融合相互促进,产生了强大的航空工业体系和竞争力强的航空运输体系;欧洲在空客公司成立后用25年的时间走完了两业融合的进程,形成了一体化的欧盟航空事务管理体制、一体化的空管体系(欧控和SESAR)、3+2航空运输集团体系;从英国看,英国航空历史悠久,技术领先,市场发达,制定了《航空2050战略》,英国充分认识到技术进步和商业模式在航空航天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图1:全球两业融合发展历史
航空工业与航空运输的融合背后是美欧等国努力打造“五链合一”的航空生态圈(见图2),围绕产业链、数据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形成系统化运作、结构化衍生、链条式带动的融合机制,实现了航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其中,在产业链方面,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飞机制造商之一,波音供应链是一个庞大的全球业务,波音飞机有300万个零部件,来自于65个国家的15万员工在为波音公司工作。空客公司监管着来自世界各地的7800多家供应商组成的全球供应链。创新链方面,美国的再工业化战略、德国的工业4.0战略、英国的工业2050战略将新技术嵌入到包括航空制造业生产服务流程中去。当代飞机制造日益重视环境保护,如波音787在其机身和主要结构中比以往任何波音商用飞机都更多地使用了复合材料,机身平均减重20%。法国南特和德国北部不来梅的零排放发展中心(ZEDC)正在开发空客飞机的金属储氢罐,为新能源飞机关键技术攻关。资金链方面,商用飞机研制动辄百亿美元量级,如空客A380历经13年耗费250亿美元,波音787历经7年耗费320亿美元。需要国家具备强大的经济基础,在产业政策、财政投入等方面要给予长期的、稳定的支持。人才链方面,在美国航空航天工业的发展同时也提高了各高校航空航天专业的科研及教学水准,二者相辅相成,使美国的航空航天技术水平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图2: 五链融合模型
我国航空工业与航空运输的融合在不断的推进的进程中取得了宝贵的经验和技术力量。
从历史角度,我国两业融合分为三个阶段:从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改革开放为第一阶段,民航归军队管理,两业融合条件并不具备;改革开放到2005年为第二阶段,随着我国成为全球第二大航空运输市场,基本确立了航空运输大国地位,两业融合重点在引进波音空客飞机;从2005年起进入第三阶段,到2020年,我国从航空运输大国转变为航空运输强国,两业融合进入全面对接阶段,从新舟60到ARJ21的商业化,从支线客机到干线飞机再到宽体飞机,中国民航两业融合进入实质性相互促进新格局。2021~2035年为多领域民航强国阶段,国产民机商业化运营新阶段。
从全面角度,第一全产业链条,我国已经在上下游产业链条上形成了航空制造+航空运输+空管+航空服务+维修+航空技术研发+航空人才培养的完整的航空产业体系,初步形成“五链合一”的支持体系。第二全球化视野,我国深度参与全球航空市场,全面对波音和空客等公司开放市场。第三全方位布局,干支协调、客货并重、运输通用两翼齐飞。
从辩证的角度,第一是辩证理解“买和造”的关系。2014年5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视察中国商飞设计研发中心时指出,“中国是最大的飞机市场,过去有人说造不如买、买不如租,这个逻辑要倒过来,要花更多资金来研发、制造自己的大飞机”。第二是辩证理解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是第二大航空运输国,超大国内市场是国产民机发展的最大底气所在,同时,加强产业链国际合作,C919供应商遍布全球,包括15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家一级供应商。需要处理好国内国际两种资源,继续加深与波音空客等先进航空制造业的合作,稳步提升国产民机的市场占有率。
从发展的角度,国际运营经验表明,航空工业项目给当地带来的效益产出比为1∶80,技术转移比为1∶16,就业带动比为1∶12。C919在全国有22个省市的200多家单位、20万人参与项目研制,初步形成先进制造业集群协同发展。波音预测2030年中国国内市场规模将超过欧洲内部,2040年将超过北美,中国到2040年机队规模9630架,其中支线飞机390架,单通道6700架,宽体机1730架,货机810架,超大规模市场为全球企业带来机遇。
从系统的角度,航空工业与航空运输业两个支柱,同时涉及到国家政策体系、军工制造、区域经济产业、新技术产业链等保障要素。近年来,民航局先后与26个地方政府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推进21个自贸区,16个临空经济区的发展,协调形成“一带一路”统一的对外开放平台;民航局与航空工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签订战略协议,协同推进智慧民航建设主线,都体现了系统思维、系统思考,争取更好的发展空间。
迈进“十四五”发展新阶段,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亟需加快推进国产大飞机战略,需要系统把握新阶段“五个融合”即理念融合、人才融合、服务融合、标准融合、工作融合的新要求。
理念融合居于两业整合之首,是两业融合的核心要义。第一要有国家责任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研制大飞机承载着几代中国人的梦想,搞大飞机和我们“两个一百年”的目标、实现中国梦的目标是一致的。要做一个强国,一定要把我们自己的装备制造业搞上去,一定要把大飞机搞上去。第二,要把握理念的内在精髓,今年年初全国民航安全工作会议提出要强化“三个统一”和“两个底线”,要认真理解、统一思想、形成合力。第三,深刻理解融合的价值观,为理念融合提供认识工具和认识逻辑,为“五个融合”确立基本的价值观。
人才融合是两业融合的关键。第一,加强人才培养。面对适航审查人力资源严重不足的问题,面向制造业重点培养一支有年龄梯队的专职专业的高素质审定专家队伍,借用外力,邀请国外专家分享民机取证和审定经验。第二,加强两业人才的交流。2020年开始,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和中国商飞大学在民航中策班培养方面进行了合作,第五期民航中策班参与了“支持国产民机运行全面融合改革工作方案”研究,形成了10个研究报告。第三,加强人才政策支持。对航空工业界有能力的高校、科研院所、飞机研制部门进行经费支持,发挥好“三出四型五基地”功能,对卡脖子技术联合攻关。
服务融合是两业融合的内在要求。通过服务融合彰显两业融合发展的初心和使命——人民航空为人民,不断提升民航服务品质。目前ARJ21投入运营、C919试飞取证、CR929立项研制。旅客已可在全国28家机场通过廊桥上下ARJ21飞机,全国218家机场客梯车均可靠接ARJ21飞机。2022年是C919大型客机取证的最后攻坚之年,东航成为商飞的启动用户。CR929中俄远程宽体客机是两国企业在高科技领域开展务实合作的重大战略性合作项目。另外,AG600、Z15、CJ1000A等项目都在稳步推进适航审定进程。
标准融合是两业融合的前提。标准是世界的通用语言,制造业要符合国际标准,要符合《国际民用航空公约》(简称“《芝加哥公约》”)及其19个附件为基础的国际民航各项规则。同时,制造业要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当前重点要关注以适航标准为核心、法律法规为先导、数字和双碳标准为重点的标准体系建设。
工作融合是两业融合的重点。局方与工业企业在具体实践中应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坚持创新驱动,共同探索适航审定项目管理模式或机制,以管理模式创新提升型号研究质量;创新适航审定模式,借助信息平台和新技术,降低管理成本、提升管理效率。通过航空工业和局方的不断探索,实践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和民航强国建设要求的适航审定发展之路,实现“工作融合”。
两业融合在我国已经取得了阶段性进展,这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工程和重点工程。在系统构建航空产业生态圈的大环境下,两业融合进入了快车道,也将产生巨大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