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健康码浅析中国“银发族”的数字鸿沟现象

2022-05-25 12:40吕鹤鹤
记者观察·下旬刊 2022年1期
关键词:银发族老年群体数字鸿沟

吕鹤鹤

摘要: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运用,大众已然进入了数字化时代。2020年新春伊始,一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得人们对互联网的依赖性急剧加重,而具有“通行证”意义的健康码,作为数字化生活的一个缩影,更是放大了“中国银发族”即老年群体的数字化生存困境。面对奔涌的数字化浪潮以及不断加深的老龄化社会,本文采用定性研究方法,从中国老年群体的数字鸿沟现状、老年群体数字鸿沟成因及应对措施入手,旨在为弥合这一代际数字鸿沟与促进和谐社会发展贡献一些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老年群体;数字鸿沟;健康码;社会老龄化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和成熟,各种新技术遍地开花,数据的互联互通更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整个社会赫然来到了一日千里的数字时代。然而,当“互联网原住民们”——年轻一代得心应手地享受着数字时代的便捷与智能化时,智能时代这堵墙逐渐地将中国的“银发族”即老年群体割裂开来,他们沦为了数字时代的边缘群体。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作为数字化生活缩影之一的健康码,更是将老年人与智能数字时代的最后一层隔纱彻底撕开,使其窘境尽显。在日益老龄化的当今中国,“银发族”正在面临着数字鸿沟的困境,而这亦是建设以人为本、和谐多元信息社会所面临的重大挑战。

中国“银发族”的数字鸿沟现状

数字鸿沟,是1990年美国著名未来学家托夫勒在其出版的《权力的转移》一书中提出的。不同性别、年龄、收入、阶层的人在接近、使用新信息技术的机会与能力上的差异造成不平等进一步扩大的状况,即为数字鸿沟。其本质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数字信息、通信技术在普及和应用方面的不平衡现象。数字鸿沟具体包括接入沟、使用沟、知识沟三个方面。其中老年人“数字鸿沟”问题探讨了老年人在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或参与公共生活方面与年轻人存在的差距,即在接触互联网和使用互联网过程中的差异,这种差异也反过来加剧了社会地位的不平等。

2020年春伊始,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按下了生产生活的哲停键,却加快了整个社会的数字化进程。包含出行健康码、互联网政务、网上问诊等在内的一系列搭载着智能化数字技术的便民措施被广泛使用。麦克卢汉认为,媒介即信息,媒介是人的延伸。在数字化迅猛发展的当今社会,不同智能媒介的产生与运用,更是拓宽了大众交流的时空与界限,极大地便捷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出于防控和复学复工复产的需要,健康码作为一种能够证明健康身份的介质,便应运而生。大众群体需要使用智能手机连接移动网络,进行扫码注册个人信息从而申请个人专属的健康码。搭载着大数据等智能科技的健康码会根据个体的出行记录等相关信息,反映个人的健康情祝。

对于青年一代来说,健康码的申请使用或许只是动动手指的简单小事。但是,作为“互联网移民”的老年群体,由于没有智能手机、没有移动流量、不会操作等各种因素,使得他们无法自证其健康,面临无法扫健康码进出小区、乘坐公交、进入超市商场购物等困难。

除了疫情期间屡屡见诸社交媒体的老年人因没有健康码而被公交车司机拒载的问题,智能化时代下的老年群体在日常生活中也有不少烦心事。银行排队时机器预约叫号,老年人不明所以影响业务办理;外出打车不会使用打车软件,站在马路边上半天也打不到,只好千着急;智能家电功能繁多,操作复杂,基本成了无用的摆设;医院看病不会网上预约,专家门诊基本没戏,即便是让子女帮忙打通电话预约,好不容易到了医院,还被告知必须出示预约者本人手机。

近期两则相关的新闻一经报道,更是引起了广大民众的热议。2021年11月21日,湖北一位94岁高龄的老太太为了社保卡激活,被人拾到银行进行人脸识别。11月23日,湖北一老人冒雨用现金交医保被拒,并被告知需要使用手机软件进行支付。这些新闻事件在反映老年群体数字化时代的生存困境之际,似乎也在警醒我们:信息社会人们的健康与自由,不只是现实空间里的如鱼得水,更多的体现在数字空间里的畅通无阻。反观现实,能在数字空间里“健康生存”、自由通行的老年人可能少之又少。

据《第45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为9.04亿,60岁及以上网民占6.7%,人数大概在6000万左右。而2019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突破2.5亿,占人口总数的18.1%。这也就意味着,有过亿的老年人并没有搭上信息化的快车,进入到数字时代。

我国已然迈入老龄化社会。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60岁以上的老年人达到总人口的10%,或者65岁以上的老年人达到总人口的7%,即符合国际上对“人口老龄化”的定义标准。根据联合国对我国老年人口增长趋势的预测,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将呈持续增长的趋势,21世纪中期将达到峰值44亿人,占总人口的1/3左右。由此不难判断,中国人口发展的老龄化现象已经成为我国社会整体进程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受制于年龄等各种因素,不同的社会群体在接受新技术的程度方面存在巨大差异。科技迭代的日新月异促使这种差异进一步加深,进而形成对老年群体的不平等局面。在我国人口老龄化不断加深和数字化生存常态化的大背景下,学习能力和话语权相对缺乏的老年群体成为了某种意义上的弱势群体,并与青年人在使用新信息技术上产生了代际鸿沟,这亦是数字鸿沟的主要表现之一。

中国“银发族”的数字鸿沟成因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产生的中国“银发族”的数字化生存困境,折射出来的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是诸多其他因素交织而成的社会问题。

第一,老年群体整体触网能力相对较弱。在飞速发展的信息浪潮下,作为“数字移民”的老年群体整体学习能力、理解能力相对较差,又受制于趋于保守的心理,其在接收以及使用互联网信息满足生活需要方面的能力都远远弱于年轻一代。此外,信息技术在我国的普及较晚,大多数老年人在其教育或者职业经历中没有得到信息技术的赋能,信息素养缺乏。即便老年人拥有了智能手机,但其使用频率低、使用熟练程度不高、使用功能有限。在疫情中,大多数普通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完成日常生活的数字化需求存在较大的难度。

第二,信息产品内容刻板单一,质量参差不齐。一方面,信息生产平台提供的老年群体产品大多是健康养生之类,内容刻板单一,老年人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和向往显然被忽略。此外,大部分数字媒体产品在内容设置的时候往往并不注意考虑老年人的使用需求和使用习惯,较小的图标和文字、繁琐的操作环节等问题更是增加了老年人触网的难度。

另一方面,人人皆媒的数字时代,去中心化的碎片式互联网传播方式,弱化了把关人机制和作用,这就使得网络信息产品更加庞杂纷乱。作为“网络移民”的老年群体,面对鱼龙混杂的信息产品,更是难以辨别真假。再加之大数据算法的推荐,更多的同质化信息可能会包围他们,进而被困在狭小的信息茧房里。六旬大妈迷恋假靳东事件以及各种见诸新闻的老年群体在触网过程中被骗事件便可窥见老年人的数字化生存乱象。

第三,媒体以年轻群体为受众目标,语态改革更偏向年轻化。老年群体与年轻群体虽然都是汉语的使用者,但是却有着相差甚远的编码与解码体系。数字化时代的媒介产品尤其是新媒介产品更多的是偏年轻化语态的表达,这就使得老年群体在接收信息并进行解码时,产生难以避免的理解偏差,进而降低其对数字化产品服务的体验感。比如,每年都在不断更新的网络流行用语:打工人、社畜、集美、雨女无瓜、瑞斯拜、YYDS、778等等。这些新鲜网络词汇的使用,就有可能给老年群体的触网解码带来一定的误解,从而使他们触网体验感的舒适性和积极性大打折扣。

第四,市场经济时代,消费主义盛行,后浪作为互联网信息接触和使用的中坚力量,一直以来都颇受趋利的各种企业、商业机构的追棒。中青年群体在各种智能化的数字化产品中得到了使用与满足。而“前浪”的老年人则被挤向了越来越小的角落。即使是那些打“银发市场”主意的企业商人,更多的是趋利避害,一旦无利可图,他们就可能迅速撤离投身新的利益市场。

中国“银发族”的数字鸿沟应对措施

今天的老人就是明天的自已,每个人都可能在老去之后落伍于新的技术浪潮。数字化时代,不该只是年轻人的时代,也该是老年人的时代。面对中国银发族的数字鸿沟因境,需要你我他,需要家庭、社会积极关注其“触网”状态,共同探寻助力他们适应数字化时代并共享科技进步硕果的有效应对之策。

第一,多方发力,为老年群体提供触网保障。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家庭在为老年群体提供触网保障,提升其触网能力,帮助其跨越“数字鸿沟”方面的作用无可替代。一方面,要大力提倡家庭的代际支持和“数字反哺”。年轻人特别是子女,在与老年人相处时,要少当“低头族”,多帮老年人学习使用新设备和新技术。同时,更要在感情上多一些耐心与鼓励、倾听与陪伴,从而缓解老年人因为使用困难而产生的技术恐惧感,增强老年人的学习意愿和学习兴趣。在数字时代,良好的家庭文化反哺也有利于建立起一种更健康、更和谐的代际相处模式,帮助“银发族”早日享受数字化社会带来的服务与便利。

另一方面,相关社会机构和公益组织也应伸出援手,引入专业技术服务。在老年大学和社区敬老院开设针对老年人的数字化产品使用培训班、兴趣班等,或者走进家庭一对一地教学辅导,为有能力有意愿学习互联网使用方法的老年群体提供技术支特与服务。从而满足数字化时代老年群体的正常社会生活需求,为数字化时代中的老年人增添一份从容和信心。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技术的学习也不是一朝一夕之间便可一就而就。数字化时代,除了家人的鼓励支持,整个社会亦需要给予老年人一定的包容与等待,大力提倡终身学习和年龄包容。

第二,加强技术层面的改进。老年人在听力、视力、记忆力等方面的特殊性,决定了媒介产品在迎合年轻受众的同时应更多地关照老年群体的诉求,加强老年友好型的媒介产品设计。在产品研发和设计过程中,市场调查必不可少,以老年人的身心特点为基准,开发设计出使用安全、操作简单,更加人性化、细分化的产品,减少老年人对数字化产品的“距离感”、增强其触网体验的舒适度更是核心要求。“夕阳红”需要的服务,其实正是一个朝阳产业,有着明朗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发展需求。找准定位大力挖掘银发市场的潜力,从而拉动老龄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新增长点,必能实现企业经济利益和社会责任的双丰收。此外,做强媒介产品展示内容的丰富性,契合老年人的个性化需求。如除了健康养生,也可以提供老年人喜闻乐见的戏曲、相声小品、天气实时预报、生活类便民服务信息等。

第三,社会治理须更加精细化,避免全盘数字化。政府在顶层设计与决策时,要杜绝一刀切和全盘数字化,坚决落实精细化和差异化管理,不断完善治理体系的建设。疫情期间老人因没有健康码引起出行困難等一系列因数字化管理而催生的老年群体生存困境,看似是技术问题,实则是社会管理精细化的缺位。互联网技术更广更深地融入日常生活虽是大势所趋,但城市公共服务在更新换代的同时不妨保留一些“倍速时代”的慢生活,停下来等一等没有搭上信息化快车的老年群体,防止数字化时代的“一刀切”。

例如,在涉及民生的公共服务场所,如医院、银行、车站等场所里,保留一些传统的人工服务渠道或者提供其他的具有可行性的替代措施;在银行的自助服务机器上,提供方便老年群体使用的较大字体的选择按钮等等。2021年10月6日,一位网友晒出了无锡火车站“无健康码由此进入”的指示牌,引发近20万网友的点赞。这一通道对因使用老人机、手机没电、无微信、无手机、不会操作等导致无法出示健康码的旅客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11月26日,国新办吹风会上多部委提方案消除老年数字鸿沟。其中,央行查处拒收现金行为;交通部要求保障老年人无健康码出行,鼓励推进老年人凭身份证等乘坐公共交通;工信部计划开展网站、

APP适老化改造专项行动,鼓励智能设备提供“老年模式”。随着国家有关部门相关措施的密集推出,我们期待老年群体能在数字化时代生活得更舒适更便捷。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到2050年要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形势日益严峻,中国“银发族”的数字化生存困境已然成为政府加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问题。“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从个体到家庭再到社会亟须凝聚共识、万众一心为老年群体创造足够宽广、便利的数字化生存空间。莫让数字化成为阻碍老年群体共享美好社会生活的不可逾越的鸿沟。

参考文献:

【1】付华.疫情背景下的“数字鸿沟”现象分析【J】.数字通信世界,2020(10):53-55.

【2】李翌萱.从需求到权利:中国老年人社会参与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6.

【3】黄晨熹.老年数字鸿沟的现状、挑战及对策【J】.人民论坛,2020(29):126-128.

【4】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233.

(作者单位:中原工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

猜你喜欢
银发族老年群体数字鸿沟
618反差式消费新趋势:去标签化,银发族“存在感”变强
公共图书馆开展老年人阅读服务研究
海南社区老年群体需求调查研究
吉林省城镇老年群体心理障碍分析
推进“信息化”消除“数字鸿沟”
数字鸿沟的视角下中国网络政治参与失衡研究
关于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的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