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互联网环境快速发展的影响形势下,公共图书馆的运营环境也呈现了较大的变化。互联网的应用一方面促进了公共图书馆的社会功能的转型升级,另一方面也在供给侧方面体现了较大的挑战。本文结合互联网环境的发展形势对公共图书馆供给侧改革的实施现状展开分析,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进行了调研、探究,发现武陵山片区公共图书馆供给侧改革相关理论研究还比较薄弱。以供给侧改革为研究出发点,针对武陵山地区公共图书馆目前存在的问题,运用新公共服务理论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为武陵山片区公共图书馆供给侧改革策略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互联网+”;武陵山片区;公共图书馆;供给侧;创新对策
互联网行业的发展为诸多传统领域带来较大的契机,也改变了社会大众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的方式,公共图书馆作为强化国民素质,提高国民内涵的重要途径,要依托互联网发展形势逐步优化服务模式并强化基础服务质量和效率。在互联网环境下想要实现公共图书馆服务模式及质量的创新发展,就要从公共图书馆供给侧方面存在的不足入手,找出其在运营过程中会影响后续发展的问题,结合新的公共服务理论思路来实现供给侧的完善改革,为地区公共图书馆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一、公共圖书馆的发展现状
在十几年的建设过程中,我国的公共文化服务取得了一些很好的成绩。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如图书馆、纪念馆、体育场、街道和社区活动中心等建设得到重视,并逐步实现规范化建设,农民文化活动形式日趋丰富,文化下乡机制日趋顺畅。西部地区公共图书服务通过农家书屋、“春泥计划”、电影放映、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等国家自主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对于实现和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起到了维护公民平等接受服务权益的作用,想要实现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的整体发展,就要实现地区间的共同进步,所以服务区域均等化成为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重要环节。在所有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当中,公共图书馆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内容,我国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均等化直接影响现代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发展。对最近几年我国公共图书馆服务水平均等化进行分析可知,地方服务区域均等化需要雄厚的经济实力为支撑,而我国东、中、西部公共图书馆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较低,这一情况体现了我国地区间的公共图书馆服务区域非均等化程度整体呈现落后局面。中西部的公共图书馆发展落后成了制约我国图书馆均等化水平的主要原因,事业经费的相对不足使得公共图书馆资源更新速度跟不上时代的发展需要,也难以满足读者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且公共图书馆服务资源供应和服务效果投入产出正相关关系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最主要的原因是互联网环境的发展对于公共图书馆的发展方向和局面也产生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因此,我国应通过适当调整扶持政策、构建公共图书馆资源共享体系、实行绩效考核机制等路径,结合互联网这一新的发展形势促进区域公共图书馆服务能力均等化,最大限度满足读者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维护各区域公民享有平等阅读权利[1]。
二、互联网环境对公共图书馆服务水平发展的影响
(一)互联网发展促进公共图书馆服务职能转变
公共图书馆服务过程可划分为两个阶段,服务供给形成阶段和公众接受服务阶段,两个阶段是密切关联的。互联网发展环境下,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效率提升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结合共同前沿网络 DEA 窗口模型从区域-层级两个维度对图书馆的面板数据展开实证分析可知,目前公共图书馆服务效率相对滞后。互联网环境的发展能够推动公共图书馆以可操作因素为主导提升自身的服务职能,在区域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实现正向发展,依托区域环境的转变以互联网发展背景为基础实现服务效率的提升。
(二)互联网发展促进公共图书馆供给侧改革
通过对目前公共图书馆服务效率的分析可知,图书馆可操作因素对服务效率的提升作用趋于弱化,而区域环境因素的提升作用逐渐正向强化,服务效率的真正提升仍有待于区域环境的转变[2]。互联网环境的发展对区域环境的转变会形成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整个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低,公共文化供给服务严重滞后。现如今高速发展的互联网环境对地方图书馆建设工作要求逐渐提高,地区公共图书馆服务质量与信息技术成熟地区相比存在一定差异,西部地区公共图书馆读者普遍认为现有的文化供给并没有带来惊喜。由此可见,西部地区图书馆建设要在强化经济投入和地方特色的同时,依托互联网水平的发展从本地区读者需求出发优化供给结构和服务迎新,加强西部图书馆的供给侧结构的改革,从而提升西部公共图书馆读者的获得感和满意度[3]。
(三)互联网环境下图书馆供给侧改革是人民文化发展的需要
中国公共文化服务正处于从“传统文化事业”向“现代公共文化服务”转型时期,要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实现“文化强国”就必须从精准供给出发。中国公共文化服务应在围绕公民基本的文化需要求上,把提高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精准水准作为工作主线,发挥公共文化服务在引领风尚、提高国民素质的主导地位,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各公共文化事业单位应以需定供、供需对接,进行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精准供给,从而实施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品牌化、专业化。中国公共文化服务还应充分利用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机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互联网环境发展的影响,要大力推动数字网络技术的应用,搭建平台、优化管理,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4]。
三、互联网环境下武陵山片区文化服务馆供给侧发展不足
(一)武陵山片区公共图书馆服务的供给结构失衡
受不断发展的网络环境的影响,武陵山片区文化服务馆存在“结构性”矛盾逐渐凸显,其中最明显的表现是供需失衡,主要体现在以下两部分。第一,供给侧结构性不足,有些文化产品提供数量不足,不能满足群众需求;第二,供给侧的结构性错误,有用供给不能满足大众的要求,质量达不到群众要求[5]。虽然大部分地区都配备了农家书屋,但实际使用率较低,与此对应的网络信息辅助资源的应用更是少之又少,也没有组织对应的文化活动。这说明过去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是不算成功的,是不平衡的,供给满足不了人民群众的需求,需要优化供给。这种失调主要体现在要素投入方面。公共服务供给要与社会经济发展保持一致,我国多年以来不断加大基础要素方面的投入,但在高级要素方面的投入却严重不足,尤其是人才、科技两大要素,各个地区的公共图书馆基本以中低端层次的居多,无法更好地满足读者需求。从供给侧改革的视角分析,制度供给短缺、资金供给短缺和服务供给短缺是目前中国公共图书馆,尤其是社区图书馆建设发展中存在和亟须解决的主要问题,而制度供给短缺又是资金和服务供给短缺根本原因,是问题的核心所在。理论和实践证明,政府是解决这一核心问题的责任主体,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工程建设的要求[7]。数字化发展轨道下,公共图书馆供给侧改革是一个新的概念、服务内容、服务方式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发展是实现图书馆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公共图书馆存在服务内容 “结构性过剩”、资本要素供给缺乏、公共文化设施和服务布局不均衡、创新力不足以及网络应用资源不丰富、渠道不顺畅等问题。这些都是由结构失调所导致的问题,只有制度变革、结构调整等才能真正解决这些问题。
(二)现代化服务理念落后 公共图书馆利用率低
多年以来,公共图书馆在运营过程中,一直叫着“读者至上”,这只是一种口号、一种理想状态,并未将其落实到行动中,只是把改善硬件水平、增加藏书数量当成重点,甚至把这当成“面子工程”、“政绩工程”,图书馆并没有发挥出多大的实效性,重建设轻使用的不良观念普遍存在,为公共图书馆建设投入的资金严重不足。当代信息技术升级速度较快,经济落后地区为公共图书馆建设做出了努力,却没有满足群众的需求,未把握服务重点,供给中的许多问题都亟待解决。网络环境下,部分公共图书馆依然停留在对开放时间、图书借阅、读者身份、使用方式进行管理的传统模式。对于资源利用情况,有些图书馆只能提供纸质文献,却不能提供电子资源;对于开放时间,有些图书馆在重大节日或晚上不会向社会开放;在资源使用方面,有些图书馆不允许复制电子资料,也不允许把图书带出馆外等,这些条件的限制,不仅降低了群众的服务体验,同时也降低了网络环境下公共图书馆的使用效率[10]。
(三) 资源优化配置不完善 限制图书馆服务范围
在武陵山片区,公共图书馆把为科技开发奠定基础当成主要任务,早在1980年时,部分图书馆单位就着手对图书馆向社会开放这一课题进行研究,社会各界对此表示支持,但这种支持只是停留在口头上,并没有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一直停滯不前。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各行各业的发展都离不开足够的文献资源,而这些文献资源要涉及多个行业,但现有的图书资源基本上都是一些普及性读物,真正能体现出学科特色、专业特征的文献较为少见,服务能力有限,公共图书馆未能打通网络服务渠道帮助读者获取更多的跨领域、跨学科资源。与此同时,公共图书馆在提供服务过程中只是局限于普通读者,忽略了一些特殊群体的资源获取需求,网络渠道不畅通,资源配置难以满足不断发展的互联网需求,这成为公共图书馆服务水平低下、服务形式单一的有力证明。
四、互联网环境下武陵山片区公共图书馆供给侧改革的发展思路
互联网环境下武陵山片区存在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失调的现状,在这些地区的公共图书馆推行供给侧改革,能使区域内的公共文化服务供需矛盾得到化解,提高公共资源利用率。
(一)刺激地方文化需求,加强数字文化供给创新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农村人口在减少。年轻人外出务工,只留下了老人和儿童,其成为主要人群。政府应鼓励青壮年回乡创业,为家乡建设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时为适应形式加强数字文化供给创新,上网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农民的数字文化需求,云上“村晚”、云上广场舞和网络书香数字文化品牌走进千家万户,在线秀才艺得到全民热捧,网络文化活动具有了广泛的传播力和影响力。首先大力加强数字化建设,多多开展远程培训、在线鉴赏、数字展览、现场体验等相对应服务。在书屋、公共文化馆内提供免费wifi,建立互联网平台,利用平台的便捷移动端服务性能和应用体验向农村推广,通过看直播、学才艺、读好书等服务功能,来满足现在的数字文化需求。在不断的努力下,武陵山片区发展以及要素投入等方面的差异性较同比增强了很多,尤其是扶贫先扶智方面,“农家书屋”发挥了很好的作用,这一举措有效遏制了由区域差异所引发的供给失调情况。今后的地方公共图书馆建设,也要重视从供给侧改革出发,公共图书馆可尝试从要素供给结构平衡、借助新媒体与“互联网+ ”的模式打造自己的品牌、促进多元化发展,从而进行改革,来满足读者的多元化需求[8]。
(二)加强数字信息体系建设,打通供给侧改革途径
武陵山片区图书馆与农民之间沟通最大的障碍是农民的需求表达渠道不畅通,武陵山片区图书馆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场馆的开放和使用信息、馆藏文献数量和品种是否满足农民基本文化需求,是否有利于武陵山片区公共文化事业发展,现存在的公共文化服务信息是否完善,这些问题都需要以更为现代化的渠道进行沟通和总结。完善并改革数字信息的沟通渠道,对于供给侧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可以更为全面的满足武陵山片区图书馆的读者需求。信息网络的建设,可以让服务人员通过这一渠道获得自己想要的信息,将其转化为流程优化能力、服务灵活能力,提高决策效率和研判精度,重构供需配给格局,运用大数据为武陵山片区农村及其农民量身定制适合他们的方案,这样非常有利于供给侧的改革,尽量发挥公共文化服务最大效能,尽力达到农村和农民的要求。
(三)重视网络平台宣传,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地方公共图书馆的建设要与文化服务协同进行,武陵山片区文化市场资源十分丰富,不管是非遗文化资源还是生态旅游资源等都地域特色的具有极大的地方特色。公共图书馆可以合理利用这些资源发展文创产品,吸引大家的关注,融合文化产业,共同谋求发展。武陵山片区公共图书馆要以强化文化服务为基本职能,从网络平台宣传入手,打造并宣传文创产品,培育优秀的地区文化品牌,对当地群众的文化消费进行引导。例如,利用武陵山片区非遗文化资源如大庸阳戏、土家打溜子、江永女书、侗族大歌、桑植民歌、苗族鼓舞等,创建公共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特色发展。借用推广微信、抖音、快手等公共平台,引导农民正确使用,适应其新科技的消费方法,促进文创和旅游产品的消费,吸引大众多多参加,采取多种方式积极探索使文化消费成为其公共文化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五、结束语
总的来说,互联网环境下武陵山片区公共图书馆的发展需要结合信息时代的公共文化产业发展特点,总结经验不足,明确现有的供给侧改革研究还不成熟,没有完整的系统。要将武陵山片区的公共图书馆的运营发展作为入手点,积极寻求有效的方案,结合互联网发展形势总结改革对策,以此来提高群众的文化素养,建设文化强国,实现丰富武陵山片区公共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和实践的最终目的。
作者单位:余靖 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图书馆
本文系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院级教学改革项目“张家界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项目编号:Jxjg2039)研究成果之一。
余靖(1981-),女,本科,助理馆员,研究方向:武陵山片区公共服务供给侧。
参 考 文 献
[1]彭雷霆, 刘子琰. 我国公共图书馆服务区域均等化实证研究 ——基于泰尔指数的分析[J]. 图书馆, 2019(5):10.
[2]袁锦贵. 我国公共图书馆区域与层级的服务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基于20年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2021(2019-4):21-27.
[3]杨嘉骆. 精准视域下我国贫困地区公共图书馆服务质量实证研究[J].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19(11):8.
[4]巫志南. 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精准供给研究[J]. 图书与情报, 2019(1):10.
[5]胡守勇.农村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研究综述[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版), 2014,54(02):74-81+95
[6]刘若实,薛海.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研究——基于农民需求导向视角的实证分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4):87-90.
[7]唐俐俐. 从供给侧改革视角探讨中国社区图书馆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J].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18, 030(008):114-117.
[8]喻立芹. 供给侧改革——公共图书馆发展的新思考[J]. 福建图书馆学刊, 2019,2(3):7.
[9]张慧卿,高彦静,秦颖.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化服务现状及服务模式创新研究[J].晋图学刊,2013(2/3):10-14.
[10]国家图书馆发展研究院.2016中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基础数据概览[R].北京:国家图书馆发展研究院,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