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友清,王利君,吴淑芬,崔安芳
(1.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江苏 无锡 214121;2.中南大学图书馆,湖南 长沙 410000;3.宁波教育学院图书馆,浙江 宁波 315000)
红色(文化)资源是指“可以被开发利用的,能够满足人们需求的,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我国人民在革命斗争时期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创造的各种精神及其物质载体的总和”[1]。2020 年9 月21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指出:用好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搞好红色教育,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2]。目前学术界对红色文献的定义不一,赵莉认为,红色文献主要指“1921 年7 月中国共产党成立至1949 年10 月新中国建立之前由中国共产党机关或各根据地所出版、发行、制作的各种文献[3]”。许多专家学者都沿用这一定义,刘满平认为红色文献是记录和表现红色文化的一切文献[4],刘禀诚认为红色文献属于红色资源范畴[5],孔辉和熊传毅认为红色文献就是记录有关中国共产党成长、发展及壮大信息的一切文献信息载体[6]。笔者比较认同刘满平对红色文献的定义,并在本论文中沿用这一定义:红色文献就是记录和表现红色文化的一切文献。其包括各种载体:报刊、书籍、图片、手稿、音视频资料等,红色文化与红色文献有着相似之处,都见证了党的发展壮大,是历史的重要见证,但是红色文化包括有确定的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两种,确定的物质形态包括革命时期遗留下来的遗址、遗迹、遗物、纪念馆等,非物质形态包括以信息形式呈现的原始文献、革命文献、出版物、文艺、革命精神等[7],因此红色文化涵盖了红色文献。红色文献是红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研究党的历史和文化,红色文献资源是不可或缺的参考工具。保护好、挖掘好、利用好、宣传好红色文献资源,是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实际举措。作为保存和传承文化的公共文化部门,如何更好地挖掘、建设和传承红色文献资源,传承红色基因,是高校图书馆面临的新任务和新挑战。
目前学术界对于红色文化和红色资源的研究较为丰富,对于红色文献的研究相对较少。在中国知网,以关键词“红色文献”并含“图书馆”、或“红色文献资源”并含“图书馆”、或“革命文献”并含“图书馆”,作为检索条件进行检索,共检索出98条有效文献记录(检索时间为2021年10月10日),近五年来相关记录情况分布如下:2021 年39 条,2020 年9 条,2019 年4 条,2018 年4 条,2017 年3条,其中刊发在核心期刊(包括北大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及扩展版来源期刊)的有40篇(27篇为2020—2021年发表,其他都是2014年以前),相关记录刊发存在断层,说明研究存在阶段性;2021 年相关研究呈现突然增加的发展趋势,原因在于建党100周年,党史教育学习深入开展。通过文献梳理发现,研究主要集中于红色文献资源的收集、利用、建设以及推广等方面:(1)红色文献资源的收集与归档研究。主要探讨资源的收集、整理方式以及归档现状等,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针对红色文献目录不完整、相关工作未得到有效开展的现状,陈琦从开展文献普查、加强海外合作、扩展目录功能、应用数字人文等4个方面提出红色文献联合目录数据库构建路径[8];针对延安红色文献资源收集难、零散、不系统的问题,贾翠玲设计了《延安时期红色文献数字研究平台》[9]。(2)红色文献资源的建设与服务研究。主要探讨老一辈革命领导人以及红色记忆专题图书馆的红色文献数字化建设实践以及专题数据库建设,如韶山毛泽东图书馆[10]、梅园新村纪念馆周恩来图书馆[11]、朱德革命生涯文献数据库[12];有学者集中于高校图书馆建设红色文献资源的可行性及个案实证研究方面,如构建红色文化文献信息资源体系,促进高校图书馆参与校园红色文化建设[13]。亦有学者提出“红色专藏建设理念”,探讨红色专藏价值,为图书馆红色文献系统建设提供指导[14]。(3)红色文献资源的阅读推广研究。主要从服务方式、内容模式等方面展开研究。明均仁、陈晓禹、陈蓉等调研了双一流大学图书馆红色文化建设情况,并提出相应的建设路径[15]。伍巧、徐建华、路艳等对国内图书馆红色文献建设现状进行了调研,指出实践中的问题以及理论思考不足是影响图书馆红色文献建设的两大因素,并从收藏文化遗产、重视资源效用、丰富特色专藏,创新读者服务4个方面提出图书馆红色文献建设与推广路径[16]。
综观这些研究发现,研究对象主要集中于公共馆、纪念馆、专题图书馆,研究内容集中于红色文献资源建设,主要是简单的数字化、建立专题数据库方面,相关研究都处于起步阶段,从高校图书馆视角开展红色文献资源推广与研究的比较少。
“双一流”大学不仅学科师资发展走在全国前列,图书馆相关服务也成为对接“双一流”建设的重要枢纽,因此在红色文献的推广与建设上,有着天然的优势以及敏锐的洞察力和创新力,基于此,笔者对我国42所“双一流”大学图书馆红色文献资源建设与推广现状进行了调研。
笔者采用网络调研以及文献调研法,对国内“双一流”大学图书馆的红色文献建设现状进行调研,时间为2021年10月1日—10月10日。网络调研法主要是通过浏览这些高校图书馆网站、官方微信公众号的新闻信息、通知、讲座、数据库、专题网站平台等与红色文献、革命文献相关的条目,同时结合电话、邮箱咨询,筛选原则为:紧扣“红色”主题、宣传红色文化、体现红色文献建设。文献调研法主要通过知网、百链、百度学术等数据库或者搜索引擎进行相关文献检索,收集这些高校红色文献资源建设与推广的典型做法。统计时间段为2019年6月10日—2021年9月30日,42所高校图书馆依托迎接建党百年开展了各种各样的红色文献资源推广活动,获得相关记录671条。
4.1.1 开展时间
从年度来看,大部分高校都是从2021 年开始开展红色文献资源推广和建设工作,仅有四川大学图书馆在2020 年7 月就开展了相关活动,升级了红色文化主题学习空间;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大连理工大学图书馆、山东大学图书馆分别在2020年12月、11月开始启动红色文献资源推广活动,这与2021 年是建党百年有着重大的联系。各高校图书馆紧密结合“学党史”这个主题,开展相关活动。从月份来看,开展活动时间主要集中在4—6 月份,其中4 月开展的相关活动占总记录数的三分之一。4月是“世界读书日”所在月份,是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活动比较集中的时间段,有些高校今年“读者节”主题也是围绕建党百年学党史开展的,如西北工业大学图书馆读者节主题“读书·启梦”图书馆迎接建党百年“4·23世界读书日”[17]。1月、2月以及7月、8月均处于期末或者寒暑假假期,开展活动比较少,相关的活动也是处于启动、预热或者收尾阶段,其中8 月份只有7 所学校开展了相关活动,9 月份只有10 所高校开展了相关活动。可见,为了庆祝建党100 周年,各高校图书馆适时开展了红色文献资源建设和推广活动,活动主要分布于3—7月份,集中于4—6月份,其他月份分布不太均衡,具体见图1。
图1 高校图书馆红色文献阅读推广活动数量月份分布
4.1.2 活动内容
开展的活动主要有主题展览、讲座、图书推荐(书单、书目推荐)、竞赛(知识竞赛、抽奖活动、竞答活动等)、读书会、资源推荐(数字资源试用、专题资源推荐等),学习平台、红色电影、朗诵等,最多的活动是红色主题展览,其次是资源推荐和图书推荐,详见图2。调查发现,有些活动是以系列的形式开展的,有些是单一的一次性活动。系列活动主要围绕着党史学习教育展开,包括党史知识介绍、讲座、红色电影等,如中山大学图书馆推出的党史介绍,定期推送著名会议、革命根据地的介绍,还推出了党的经济建设史介绍系列活动[18],这些活动都是定期有序进行的,让读者对党史学习更加深入。而单一的活动类型比较多,主题也是比较单一、集中的,主要有图书推荐、主题展览、朗诵、共读活动等。如北京大学图书馆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主题展览”[19]。有的活动结合科学研究,并运用于具体的实践中,如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开展的“从交大红楼到北大红楼”主题行走式阅读研学项目,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从行走中感受红色文化内涵[20]。笔者发现,大多数活动内容都是浅层次,没有体现鲜明的主题特色,活动形式也比较老套,个性化的推广形式欠缺。
图2 高校图书馆红色文献资源推广活动数量分布图
4.1.3 活动开展机构
活动类型不同,活动主办机构也不同,主要有三类:一是图书馆独立承办,总体来说大部分活动都是高校图书馆独立开展,如读书会、朗读活动、图书推荐等;二是与本校团委、院系、社团等校内组织机构共同开展,主要包括一些校内比赛类活动,如同济大学图书馆的第四届书香文化节“悟党史·书轩闻道趣谈”活动,由校团委、图书馆、马克思主义学院[21]组织进行;三是与校外机构共同开展,一般活动对象不限于某个学校,活动规模相对来说比较大,活动资源内容需要校外机构提供,包括竞赛类、共读类、征文类活动,这些活动主要由各高校所在省的高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数据库商公司以及本校图书馆承办,如湖南大学图书馆的“‘超星杯’·学史崇德、‘读领风骚’阅读学习活动”由湖南省高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湖南世纪超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承办[22]。郑州大学图书馆的馆藏革命历史文献展由河南文献特藏室提供相关文献,图书馆承办[23]。
调研的42所高校图书馆红色文献资源建设工作主要有:购买红色文献资源数据库,建立红色专题资源学习利用平台及空间,开展红色文献资源利用与服务工作。
4.2.1 数据库建设现状
有32 所高校图书馆购买、开通试用或者自建红色文献资源数据库,自建数据库比较少,目前只有四川大学图书馆自建了“四川大学江姐专题文献数据库”,大部分数据库都仅仅是开通了试用。购买数据库最多的是南京大学图书馆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图书馆,均为5个,开通数据库试用最多的是大连理工大学图书馆,达9 个,详见图4。大部分开通的试用数据库试用时间集中于2021年3月—2021 年7 月。主要有爱如生红色历史文献库、中国历史文献总库—红色文献数据库、“红色讲堂”系列数据库、知识视界红色经典专题数据库等,购买的数据库或者非试用数据库主要有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资源数据库、龙源党建数字学习平台、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等。有一些高校图书馆还提供了免费公开获取的资源链接,如东南大学图书馆汇总了党史学习资源:党史学习教育官网、共产党员网[24]等,供师生读者研习之用。总体来说,自建特色数据库比较少,多以试用数据库为主,试用时间也集中于上半年,反映出这些活动多为应时应景开展,也反应出对红色文献资源的挖掘深度不够。
图4 高校图书馆红色文献数据库资源情况
4.2.2 平台空间建设现状
有线下空间和线上平台两种。线下主要是建立独立书库、书架、学习空间、学习基地、学习书屋、党史专题教育阅读空间等,大部分都是简单地将红色文献集中放在一起,通常设置图书阅览区,有的还设置了比较大的展览区以及活动区域。只有北京大学图书馆、东南大学图书馆、四川大学图书馆、华南理工大学图书馆、湖南大学图书馆、哈尔滨工业大学图书馆、南开大学图书馆、重庆大学图书馆等8 所高校图书馆设置了相应的实体空间。如四川大学图书馆的江安图书馆学习书屋,集中收藏和展示了习近平总书记著作及其推荐图书、主题教育专题文献、四川大学革命文化主题文献,以及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红色文献。在“书屋”可开展红色文化主题文献集体阅读和研讨,是学校进行红色文化教育的重要基地[25]。线上的主要是搭建党史教育学习平台,汇集了红色文献图书资源、数据库以及党史学习专题资料、国家领导人重要文献、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等,读者可以一站式学习党史,弘扬红色精神。如,四川大学图书馆的党史学习教育主题服务网站,涵盖资源服务、空间服务和文化服务,提供馆藏党史书刊、馆藏专题数据库、主题展览参观、红色影视观赏和党史教育服务[26]。不管是线下还是线上服务平台,都以陈列展示红色文献资源为主,缺少个性化的互动模式平台。
4.2.3 特色服务现状
除了提供基本的红色文献阅览、红色书籍流通以及阅读推广、讲座、展览等常规性服务外,有的高校还提供其他特色服务。特色服务能更好地实现红色文献资源的价值,然而开展特色服务的高校馆比较少,四川大学图书馆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一是提供场地服务,支持读者进行阅读研讨以及开展党员主题活动。如四川大学医学院图书馆的“花雨厅”,是为传承红色基因、接受革命精神洗礼而专门创建的红色主题文化活动室[27]。二是提供讲解服务,如四川大学图书馆的江安图书馆学习书屋,配备有多媒体交互式无线耳机学习系统,为全校各单位开展红色文化教育、党团组织活动等提供讲解服务[25]。三是建立仿真教学基地、红色影院等,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加深对党的治国理政和发展道路的理解。如东南大学图书馆的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基地,包括学习书房、仿真教学基地、追光剧场,通过软硬件建设实现教育内容的平面化向立体化延伸,真实感受、沉浸式体验如爬雪山、过草地等场景,以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改革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模式,使思想政治教育入脑入心[28]。四是根据当地以及本校特有的红色文化,自建专题红色文献数据库,为读者以及红色文化爱好者提供研究帮助。四川大学图书馆依托馆藏文献和校史资料,自建了“四川大学江姐专题文献数据库”,汇集了有关江姐专题文献、相关报纸新闻、多媒体信息等,向用户提供文献访问线索、免费开放访问[29]。
4.3.1 红色文献阅读推广活动“嘉年华”现象比较明显
调查发现,高校图书馆开展红色文献阅读推广活动多是围绕迎接建党百年而进行的,这就导致活动难以形成常态化,并且活动时间也主要集中于世界读书日所在的4—6月,建党节(7月1日)之后开展的活动骤减,很多学校都不开展相关活动了。在所开展的活动中,多为单一的一次性活动,系列活动比较少,在图书馆整个阅读推广活动中还处于比较边缘的状态。只有10 所大学图书馆建立了专题阅读空间,可见,对于红色文献的推广重视性不够高,也没有纳入常规推广工作。同时,红色专题数据库试用时间也主要集中于上半年,有的数据库已试用期满,未发现有购买。围绕建党百年开展的活动“嘉年华”现象明显,而红色专题数据库也未纳入图书馆常规购买数据库的范畴。
4.3.2 红色文献阅读推广活动深度不够
大部分的红色文献阅读推广活动与其他类型的阅读推广活动都类似,只是简单地换了推广的“主角”,如征文、朗诵、知识竞赛、图书推荐等,活动千篇一律,有些活动内容没有实际帮助。有书目推荐,但是指导意义不大,推荐书目也是参考专家学者所荐,基于受众群体层次不一,红色文献本身比较难懂,读者往往觉得难度比较大,理解困难。大部分活动没有实质内容,说服力不大,受活动感染者不多,读者对红色文献的内核并没有引起心理上的较大共鸣。同时,图书馆并没有基于红色文献的特殊教育性,探索红色精神与校园文化结合、与思政教育结合,开展更为深入的红色教育阅读推广活动,没有针对红色文献开展相关的教学科研支持服务,也没有基于红色文献的地域性,探索具有本地红色文化元素和地方特色的个性化阅读推广活动。
4.3.3 红色文献资源建设力度不够
目前,对红色文献资源建设大部分都只是将红色相关书籍、红色文献、图片等进行集中展示或简单陈列在书架上,购买或者开通试用红色文献数据库,很多也都仅仅是为了迎接建党百年而开展相关活动,并没有形成对红色文献资源进行深入建设的意识。没有成立专门的红色文献资源研究或建设机构,没有专业的人员来从事研究和建设工作。没有形成完善的建设机制,对于红色文献的数字化没有相关的标准及规定。没有从自身馆藏特色、当地红色文化以及学校相应学科发展需要的角度出发,对红色文献进行开发利用,建设有特色、有主题的专业红色文献数据库。
4.3.4 合作机构广度及深度不够
图书馆与校内、外机构合作开展红色文献阅读推广活动,有的是提供相关红色文献,有的是提供相关平台,不管是哪种形式,都只是停留于活动表面,只是简单的分拆式的浅层次合作,并没有更深层次的合作。在红色文献资源的建设上,也尚未开展联合建设。红色文献,特别是原始文献,比较稀少,在开发利用上都需要专门的机构及人员,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机制,因此在红色文献资源、人才资源、数字化建设、数据库建设等深层次合作共享方面都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
要让红色基因能够更好地传承,将红色文化融入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红色文献资源的推广工作应该纳入常规化。在具体的推广活动中,要注重推广形式的创新,利用丰富多样的推广渠道,用读者喜欢、能够更为感同身受的形式,让读者深入体会红色故事,形成红色文化传播利用的新亮点。具体可以从红色文献传播形式、内容、效果三方面展开:一是形式上注重新媒体传播。利用时下读者喜欢的新媒体传播方式,如微博、微信、抖音、B站、短视频平台等网络传播阵地,深入研究传播样式和内容,实现内容输出,提升红色文献资源传播的实效性。二是内容上注重艺术创作[30]。简单的推送资源已经远远满足不了读者的需求,对读者的吸引力比较弱,可以尝试对红色文献进行艺术创作,将白纸黑字转化成富有生命力的艺术,如微电影、舞台剧、红色动漫制作、海报、折页、手册、连环画等,通过这些方式,生动形象、更加立体丰满地向大家呈现出革命情景及伟大壮举,让读者能更为深切地感受到红色精神内涵。三是效果上注重用户感受。要注重用户在整个推广活动中的参与度及互动度,将传统的说教被动输入型方式转化为参与互动型,将红色文献中的典型革命事件或者革命要素引入读者爱玩的游戏、情景项目中,让读者在自主参与探索发现中体会革命情怀,感知革命精神。此外,还可以邀请读者制作红色文创产品,在制作过程中感受红色文化内涵。通过增强读者对红色文化的了解以及带入感、仪式感和感受度,可有效提升用户体验和传播效果。
高校图书馆所藏资源以满足学校教学科研以及师生的全面发展为准,馆藏的红色文献资源有限,做好红色文献资源的挖掘、凝练、提升以及利用,需要保证资源的完整性、系统性,因此,需要高校图书馆联合其他机构,包括政府机关、行业协会、科研院所、档案馆、博物馆、革命纪念馆等,互借互通,实现互通有无,充分做好红色文献搜集工作,要认识到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可以通过购买、寻求捐赠、互赠等方式,多方补充特色资源。很多红色文献散落于民间,可以由政府号召民间组织、个人捐献或者提供红色文献,扩大红色文献资源的获取渠道,最大限度地保证红色文献资源的完整性。同时,要加强红色文献资源的管理和再生性保护,高校图书馆可依托本省市政府,参与各项保护计划,与出版社、专业机构合作,获取专项资金支持,选取本馆红色文献进行开发利用,拍摄缩微胶卷、出版二三次文献以及数字化等方式,实现红色文献原貌和内容的真实保存和再现,让红色文献传承发展。
数字人文技术主要包括数字化技术、数据管理技术和数据挖掘技术、地图技术、可视化技术、VR/AR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31],利用这些先进技术,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内涵,提升红色文献资源传播效果与互动参与度。利用数据挖掘技术挖掘红色文献的隐性知识,将隐藏在红色文献中的散乱的、模糊的信息串联起来,发现革命时期各个历史事件随时间和空间的演变规律以及历史人物之间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网,全面、真实地再现革命时期的社会经济、政治军事、文化艺术等方面的情况,实现红色文献知识增值。利用地图技术对红色文献进行采集并且分析数据,对相关数据的网络关系进行整合,可以定点革命历史事件所发生的地理位置,有助于更好地研究党史。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对红色文献资源进行分析,利用三维模型,重现革命场景,并将之应用于课堂教育、旅游文化中,给学生、游客带来最直观的感受和沉浸式体验,激发学生及游客爱国之情。
不管是开展红色文献阅读推广活动还是红色文化资源建设,都需要配有专业的人才。高校图书馆可以建立红色文化专业团队,一是在校内外招聘考古学、历史学、政治学等社会科学背景的人才,计算机科学、数字人文学科领域人才以及红色文献研究爱好者,从事红色文化研究;二是培养学科馆员,鼓励他们参加红色文献研究的相关会议、培训,提升研究能力;三是吸收其他机构的专业人员,如革命纪念馆、档案馆、博物馆等机构,在团队担任兼职或者指导员,对本馆红色文献研究工作进行指导,从整体上把握研究方向,攻坚克难,解决难题。通过建立专业团队,深入挖掘红色文献资源内涵,建设红色文献特色资源数据库,形成红色文化资源品牌,开展红色文献相关课题研究。同时,为教师开展相关科学研究提供支持服务,使红色文献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扬。
红色文献作为传承红色文化基因的重要载体,是优化馆藏结构、彰显高校图书馆立馆特色的重要资源。高校图书馆应该充分认识到红色文献资源推广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联合多家机构、组织,建立专业研究团队,制定统一的规范、标准,共同做好红色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工作。同时,积极争取政府在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保障红色文献资源建设的共建共享工作能够持续稳定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