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吗啡缓释片联合针灸对癌痛患者镇痛效果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2022-05-24 02:23:00李非铭赵俊莺方海博舒雅
实用医学杂志 2022年6期
关键词:吗啡癌痛缓释片

李非铭 赵俊莺 方海博 舒雅

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疼痛科(西安 710077)

癌痛是晚期癌症的主要症状,虽然目前主要推荐阿片类药物进行镇痛,但癌症疼痛仍没有得以充分治疗。研究[1]提出,1/3 的癌症患者没有接受与其疼痛强度匹配的镇痛。世界卫生组织采用的三级止痛阶梯在治疗癌痛方面是有效的,但止痛药有很多不良反应,如恶心和便秘[2]。大量证据表明,目前癌痛管理仍不理想,癌痛是对各种不同疼痛状况的总称,具有不同的病因、特征和病理机制[3-4]。

因此,为了缓解癌痛药物的不良反应和治疗过程中造成的巨大经济负担,迫切需要寻找合适的替代治疗方案。针灸因其副作用小,是一种缓解疼痛、改善功能的非药物疗法[5]。目前,针灸已在不同国家由专职医疗人员实施用于急性或慢性疼痛。针灸是一项古老的技术,在20世纪70年代成为现代医学的一部分,基于中国古代气和经络的概念,传统针灸结合神经生理学模型构成现代针灸,应用颇为广泛[6-7]。“益气调血,扶本培元”针法,是韩景献教授提出并应用在老年病治疗,其精华就是重视三焦整体气化功能,重视气的运动形式以及调理脾胃气机的升降出入[8]。在过去20年中,针灸在治疗各种疼痛的临床研究数量显著增加,评估针灸缓解疼痛的临床疗效。西医治疗结合针灸缓解疼痛在临床上应用也有所增加。

综上,本研究在“益气培元”理论基础上选用针刺足三里、百会、阿是穴,以观察针灸联合硫酸吗啡缓释片对晚期肿瘤患者癌痛临床效果及生存质量的影响,分析药物镇痛联合针灸治疗在缓解癌痛的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在我院肿瘤科收治的70 例癌性疼痛患者,肿瘤类型为肺癌、乳腺癌和肝癌。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男19 例,女16 例,平均年龄为(60.47±11.23)岁,平均病程为(21.67±16.93)个月,其中肿瘤类型包括肺癌19 例,乳腺癌9 例,肝癌7 例,主要疼痛部位前胸疼痛20 例,胸背疼痛12例,腹部疼痛3 例。观察组患者男21 例,女14 例,平均年龄为(62.38±10.46)岁,平均病程为(20.38±12.42)个月,主要肿瘤类型肺癌17 例,乳腺癌11例,肝癌7 例,主要疼痛部位前胸18 例,胸背13例,腹部4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项目符合赫尔辛基准则,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患者及其家属均了解情况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1)经病理学检查确诊,参照《临床肿瘤内科手册第6 版》肿瘤患者出现疼痛症状,且疼痛由肿瘤引起。(2)患者疼痛数字评分法(Numeric rating scales,NRS)≥4 分,卡氏功能状态量表评分(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 score,KPS)≥30。(3)患者生存期超过3 个月,沟通无障碍,能够判断疼痛程度。(4)在本院接受治疗前并未使用相关缓解疼痛药物或相关治疗。

排除标准:(1)过去1 个月在其他医院或本院接受其他缓解疼痛的相关治疗或自行服用镇痛药物等。(2)存在阿片类药物过敏或用药禁忌者。(3)沟通不通畅,无法明确判断疼痛的患者。(4)预计生存期少于3 个月患者。

1.2 治疗方案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化疗,对照组口服硫酸吗啡缓释片(10 mg/片,萌蒂(中国)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80263),初始药物计量为10 mg/次,一日2 次。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采用针灸进行同步治疗,每日早晨服药后,对局部皮肤进行消毒,选用无菌针灸针(华佗牌,0.25 mm×40 mm,苏州医疗用品有限公司)刺足三里、百会、阿是穴,其中足三里直刺1~1.5寸用捻转补法行针,百会穴平刺0.5~0.8寸用捻转平补平泻,阿是穴根据具体部位确定深度用捻转泻法。每穴行针1 min,间隔10 min 后再行一次,30 min 后取针。针灸治疗每日一次,7 d为一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存质量评分、疼痛数字评分、硫酸吗啡缓释片日用量、疼痛缓解率以及不良反应,综合评价治疗效果。

1.4 判定标准采用NRS 评估镇痛效果,总分为10 分,分值越高,疼痛强度越高,经治疗14 d 后,NRS 评分降低8 分及以上,疼痛感减轻为完全缓解;NRS 评分降低5~7 分,疼痛明显减轻,睡眠不受影响为部分缓解;NRS 评分减少3~4 分,疼痛感较治疗前减轻,但仍明显疼痛为轻度缓解;NRS 评分无减少,疼痛与给药前无减轻为无效。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统计分析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主要不良反应包括嗜酸、便秘、恶心等。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3.0 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内治疗前后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组间差异如何正态分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生存质量评分和疼痛数字评分治疗前,两组患者KPS 和NRS 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KPS 评分显著升高,NRS 评分显著降低,表明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疼痛明显改善,生存质量显著提高。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生存质量评分和疼痛数字评分比较Tab.1 Comparison of quality of life score and numerical pain score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

表1 治疗前后生存质量评分和疼痛数字评分比较Tab.1 Comparison of quality of life score and numerical pain score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

组别观察组(n=35)对照组(n=35)t 值P 值KPS 评分NRS 评分治疗前47.27±8.32 48.83±7.72 0.644 0.472治疗后68.32±10.31 61.14±9.28 1.127 0.013 t 值7.273 6.621 P 值0.002<0.001治疗前7.58±1.29 6.42±1.13 1.211 0.072治疗后2.21±1.06 4.16±1.23 1.694<0.001 t 值0.293 0.432 P 值0.001<0.001

2.2 两组硫酸吗啡缓释片日用量比较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硫酸吗啡缓释片日用量增多,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日用量与治疗前相比基本维持,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对硫酸吗啡缓释片用量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硫酸吗啡缓释片日用量比较Tab.2 Comparison of daily dosage of morphine sulfate sustained-release table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s,mg

表2 两组患者硫酸吗啡缓释片日用量比较Tab.2 Comparison of daily dosage of morphine sulfate sustained-release table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s,mg

组别观察组(n=35)对照组(n=35)t 值P 值治疗前22.27±8.49 25.22±5.36 1.281 0.182治疗后31.36±3.16 43.63±4.25 0.852 0.001 t 值1.102 0.872 P 值0.301<0.001

2.3 治疗后疼痛缓解率比较两组患者经治疗后,治疗组完全缓解7 例,部分缓解16 例,轻度缓解9 例,无效3 例,总有效率91.43%,对照组治疗后完全缓解3 例,部分缓解12 例,轻度缓解14 例,无效6 例,总有效率为8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2.120,P=0.007),结果表明,治疗组患者疼痛缓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见表3。

表3 治疗后疼痛缓解率比较Tab.3 Comparison of pain relief rate after treatment 例(%)

2.4 不良反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观察组为48.57%,对照组为77.14%,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提示,硫酸吗啡缓释片联合针灸治疗对缓解患者癌痛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单独使用硫酸吗啡缓释片治疗。见表4。

表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Tab.4 Comparison of incidence rat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例(%)

3 讨论

癌症是全球死亡主要原因之一,据研究表明,三分之一的癌症幸存者遭受疼痛,癌痛与抑郁、焦虑患病率显著相关[9]。本研究主要采用硫酸吗啡缓释片联合针灸治疗缓解晚期癌症患者癌痛,并探讨其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硫酸吗啡缓释片是常用的阿片类药物,用于治疗急性和慢性最有效的镇痛药类别之一[10]。针灸是一种由来已久的止痛方法,对针灸治疗持续性疼痛的效果和机制研究较为广泛。因此,利用硫酸吗啡缓释片结合针灸缓解晚期癌症患者癌痛的治疗方案,具有临床可行性,是目前效果较好的镇痛方式之一。

阿片受体在多个区域表达,包括中枢神经系统,胃肠道和免疫系统,吗啡作为阿片受体激动剂可诱导镇痛效应[11]。然而在使用过程中,硫酸吗啡缓释片可能引起多种副作用,包括呼吸抑制、便秘,恶心、嗜睡等,而且长期使用该类药物会降低镇痛效果,增加药物使用量,甚至产生抑郁等情绪,降低患者生存质量[12]。石军等[13]提出,阿片类药物是目前静脉镇痛的基础,但过量使用会增加患者术后谵妄风险。在人体内阿片药物激活阿片受体激活,但该药物的成瘾性也与受体激活有关,且诱发患者烦躁等不良情绪产生[14]。因此,目前在缓解癌症疼痛治疗中,阿片类药物使用有一定局限性。另一方面,近年来,中医治疗在癌痛的临床试验中得到了充分应用,针灸镇痛过程复杂,根据中医理论,针灸疏通经络,调节气血平衡,缓解气滞血瘀、经络不通引起的疼痛,在治疗癌痛方面具有独特优势[15]。另外,针灸可能改善癌痛引起的心理症状包括紧张、焦虑和抑郁。ZHOU 等[16]提出,针灸可能具有直接的生理效应,也可能具有显著的安慰剂效应。本研究选足三里、百会、阿是穴作为行针穴位,足三里作为足阳明胃经合穴及胃之下合穴,有调理脾胃、强体保健、扶正祛邪之功效,研究发现足三里用于治疗胃痛、腹痛、头痛的具有广泛记载[17]。百会穴居于巅顶正中,手足三阳经,具有安神、益气、升阳作用。娄冉等[18]对百会穴留针可显著提高大鼠海马体多巴胺水平,改善抑郁。阿是穴无固定部位和具体名称,按压痛点或其他病理反应点确定针刺穴位[19]。多项研究表明阿是穴治疗各种急慢性疼痛已取得确切疗效,包括腰痛、腿痛、头痛等[20-21]。莫仁娇[22]采用盐酸羟考酮缓释片结合针灸进行癌症晚期镇痛治疗,治疗后药物使用量平均(56.13±11.45)mg,本研究采用硫酸吗啡缓释片联合针刺足三里、百会穴、阿是穴缓解癌痛,治疗后药物使用量平均为(43.63±4.25)mg,治疗后患者后续西药使用量较低。本结果发现治疗后患者KSP 评分显著升高(P<0.05),NRS 评分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疼痛明显改善,生存质量提高,且疼痛缓解率高于单独使用硫酸吗啡缓释片患者,治疗后硫酸吗啡缓释片使用量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单独使用硫酸吗啡缓释片治疗患者。

本研究不足之处在于采用针灸结合西药缓解晚期癌症患者癌痛,样本收集有限,未能将临床不同类型癌症患者进行深度探究,后续研究过程中,本课题组将结合临床实际,对不同癌症患者进行癌痛缓解治疗,优化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将针灸联合硫酸吗啡缓释片用于缓解癌痛患者具有一定临床优势,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针对不同癌症类型患者,缓解癌痛治疗方案,可能存在差异,后续研究将重点优化治疗方案,为患者提供更精准临床方案。

猜你喜欢
吗啡癌痛缓释片
输尿管瘘并发盆腔脓肿误诊癌痛1例
勘误:
骨转移癌痛的中医外治法研究进展
褪黑素和吗啡联合使用能提高吗啡镇痛效果
医药前沿(2020年23期)2020-12-03 04:08:05
三七总皂苷缓释片处方的优化
中成药(2018年6期)2018-07-11 03:01:10
氢溴酸高乌甲素纳米粒缓释片的制备
中成药(2017年5期)2017-06-13 13:01:12
癌痛规范化治疗在老年晚期癌症患者中的作用
盐酸羟考酮缓释片与硫酸吗啡缓释片治疗中重度癌痛的疗效观察
淮海医药(2015年1期)2016-01-12 04:33:06
μ阿片受体在吗啡镇痛耐受中的研究进展
西南军医(2015年2期)2015-01-22 09:09:44
布洛芬缓释片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
中国药业(2014年24期)2014-05-26 09: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