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丽
(攀枝花学院,四川 攀枝花 617000)
根据第4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9.32亿,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2%,在网民群体中学生占比最多,达23.7%。网民人均每周上网时长为28个小时,网民中微信朋友圈使用率为85.0%,QQ空间、微博使用率分别为41.6%、40.4%。微信朋友圈、QQ、微博等主流网络社交媒体长期占据大部分流量,已然成为大学生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各网络社交平台通过不断丰富短视频、电商、本地生活等服务,构建完善的流量闭环和服务生态,对大学生的健康生活方式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本研究旨在调查某高校康养类大学生通过网络社交媒体获取健康信息的情况及对其健康生活方式的影响状况,为新的社交环境下开展大学生健康教育与生活方式干预提供参考。
运用分层整群抽样和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于2020年10月选取某高校健康服务与管理、护理、康复治疗技术3个康养类专业在校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分别抽取3个专业各年级1个班级所有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同时分别在以上各班级随机抽取3名学生进行深度访谈。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39份,回收有效问卷511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4.8%。
1.2.1 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目的,设计《大学生网络社交媒体健康信息获取与健康生活方式调查问卷》,并经预调查后确定。该问卷借鉴唐增等[1]编制的电子媒介健康素养量表、王冬等[2]编制的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评价量表、中国健康教育中心编制的全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调查问卷[3]等成熟量表进行设计。内容包括4个部分:第1部分为基本信息,共6道题,即性别、年龄、专业、年级、自评健康状况、是否在网络社交媒体接触健康信息;第2部分为大学生网络社交媒体获取健康信息的情况,共18道题,涉及4个维度,即网络社交媒体健康信息的接触频率、认知度、信任度和利用度;第3部分调查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相关问题,共16道题,涉及8个维度,即运动锻炼、规律生活、饮食营养、健康危害、健康责任、人际支持、压力管理、生命欣赏;第4部分进行大学生网络社交媒体健康信息获取对健康生活方式影响的调查,共17道题,涉及是否影响与影响内容两个方面。大量发放问卷前在护理专业发放问卷20份进行预调研,根据预调研反馈情况对调查问卷进行修正。问卷调查在辅导员和调查员的统一组织下,利用晚自习或者班会时间在教室集中开展,当场发放问卷并回收核验。
1.2.2 深度访谈法 为了弥补问卷调查的不足,探究部分不宜量化或数据难以阐释的问题,本研究辅以深度访谈法,以期深入了解大学生网络社交媒体健康信息获取与健康生活方式之间的关系和影响机制。访谈前参照已编制好的调查问卷制定了“大学生网络社交媒体健康信息获取与健康生活方式访谈提纲”,主要涉及网络社交媒体健康信息评价、利用情况和健康生活方式改变等方面的内容。
使用SPSS26.0建立数据库并对被试大学生的基本信息、网络社交媒体健康信息获取情况、健康生活方式情况、网络社交媒体健康信息获取对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影响做描述性统计分析,计量资料表示为(±s),计数资料用构成比表示。采用克朗巴赫α信度系数进行信度检验,本研究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9。采用巴特利特测验和KMO测验进行效度检验,本研究量表的KMO统计量为0.96。
本次调查对象中,男生276名(54.0%),女生235名(46.0%),年龄为17~26岁。共对33名学生进行深度访谈,其中男生15名(45.5%),女生18名(54.5%),年龄为18~23岁。大一学生128人(25.0%),大二学生131人(25.6%),大三学生134人(26.2%),大四学生118人(23.1%);护理专业学生193人(37.8%),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151人(29.5%),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167人(32.7%);217名(42.5%)调查对象自评健康状况一般,86名(16.8%)调查对象自评健康,195名(38.2%)调查对象自评亚健康,13名(2.5%)调查对象自评不健康。所有被调查对象均表示自己在网络社交媒体接触过健康信息。
2.2.1 网络社交媒体健康信息接触频率 本次调查中,总是通过微博、微信、QQ、知乎等社交平台接触健康信息的大学生占17.0%(87人),经常通过社交平台接触健康信息的大学生占54.8%(280人),24.1%(123人)的大学生有时通过社交平台接触健康信息,4.1%(21人)的大学生很少通过社交平台接触健康信息。被调查对象通过不同社交平台接触健康信息的频率又有所不同,具体见表1。受访大学生表示自己以及周围的同学很多会关注一些健康类微信公众号和专业医院的微信公共号,也会通过朋友圈转发一些健康类知识,有些学生也会关注知乎社区中医疗专家专业的健康知识输出。受访大学生也表示自己会关注和浏览微博热搜中关于健康的话题,微信、QQ中关于健康的短视频也成为大学生经常浏览和关注的对象。
表1 大学生网络社交媒体健康信息接触频率[n(%)]
2.2.2 网络社交媒体健康信息认知度、信任度、利用度 调查发现,大学生普遍认为网络社交媒体具有获取健康信息速度快、信息量大、可保存、易传播、免费等优势,但同时也认为网络社交媒体存在不同程度的隐私泄露、真伪难辨、广告骚扰、信息过多、同质化严重等问题。不同网络社交平台的优势和问题又各不相同,具体见表2。大学生对卫生行政部门、医院及专业机构的官方微信、官方微博的健康信息信任度较高,可信度均在60%以上;对知乎的健康信息信任度也超过50%;但对个人微信、微博上的健康信息的信任度普遍较低。不少访谈对象也表示微信群、QQ群、微信朋友圈、个人微博、QQ动态中经常会传播健康谣言,不管是文字还是视频,一般对其内容都持怀疑态度,而知乎、官方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中的健康信息内容相对可信,具体见表3。大学生对网络社交媒体健康信息的整体利用率较低,而且他们对于网络社交媒体健康信息的利用主要集中于对各类健康知识的科普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关注,很少有大学生会主动利用网络社交媒体中健康信息监测自身健康状况并做出有利于健康状况的调整,具体见表4。
表2 大学生网络社交媒体健康信息认知情况[n(%)]
表3 大学生对网络社交媒体健康信息可信度评价[n(%)]
表4 大学生网络社交媒体健康信息利用情况[n(%)]
大学生网络社交平台用户健康生活方式的调查条目16个均采用Likert 5级计分法,调查对象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从不”到“总是”,分别计1~5分,总分为16~80分,得分越高表明调查对象的健康生活方式越理想。经统计,大学生网络社交媒体用户的健康生活方式总体得分为(61.76±13.29)分,其中人际支持、饮食营养、生命欣赏3个维度得分相对较高,规律生活、运动锻炼、健康危害3个维度得分普遍较低,具体见表5。
表5 大学生网络社交媒体用户健康生活方式得分情况(±s,分)
表5 大学生网络社交媒体用户健康生活方式得分情况(±s,分)
项目运动锻炼 健康危害 健康责任 人际支持规律生活饮食营养压力管理生命欣赏总分性别男女专业6.03±1.51 7.14±1.29 8.78±1.25 9.89±1.15 7.35±1.55 7.26±1.27健康服务与管理护理康复治疗技术年级大一大二大三大四自评健康状况健康一般亚健康不健康6.35±1.36 7.46±1.22 7.15±1.24 7.02±1.03 6.55±1.60 8.97±1.39 9.08±1.32 9.96±0.89 6.43±1.18 7.54±1.08 7.13±1.21 7.84±1.18 5.99±1.00 9.02±1.57 9.23±1.31 8.61±1.28 9.03±1.28 9.74±1.76 7.10±1.54 7.21±1.47 7.52±1.24 7.11±1.28 6.84±1.99 8.31±1.73 8.42±1.30 8.71±1.69 8.52±1.63 7.87±1.23 59.37±11.69 64.15±10.09 61.95±10.71 63.15±10.18 60.18±11.15 7.12±1.13 6.93±1.07 6.85±1.04 7.09±1.19 6.82±1.32 7.24±1.28 5.70±1.29 7.34±1.27 7.29±1.18 7.14±1.39 8.54±1.25 7.22±1.34 7.31±1.18 7.39±1.71 7.32±1.08 7.18±1.32 7.13±1.06 7.71±1.13 8.72±1.23 8.49±1.72 9.02±1.84 8.98±1.71 6.75±1.74 6.92±1.13 7.12±1.27 7.97±1.15 7.24±1.29 7.67±1.28 7.79±1.35 8.54±1.17 9.18±1.31 9.09±1.17 8.91±1.42 9.16±1.26 8.71±1.44 9.08±1.21 9.18±1.08 9.34±1.38 7.83±1.28 7.64±1.61 7.59±1.27 7.96±1.34 7.49±1.23 7.73±1.18 7.84±1.21 7.97±1.27 7.53±1.05 7.82±1.19 8.09±1.04 8.31±1.24 9.13±1.27 8.98±1.36 8.84±1.03 9.02±1.34 8.74±1.23 9.09±1.53 9.14±1.26 9.22±1.37 7.14±1.38 7.05±1.19 7.09±1.56 7.35±1.31 7.29±1.26 7.54±1.29 7.95±1.35 8.09±1.27 8.12±1.81 8.32±1.25 8.92±1.37 8.98±1.16 57.17±9.955 62.65±10.62 62.57±10.61 65.81±10.53 61.87±11.05 64.17±10.06 66.03±9.935 68.42±10.01
调查对象中,大部分人(60.7%)认为通过微信获取的健康信息对自身健康生活方式产生影响,而通过QQ(53.8%)、微博(66.3%)、知乎(67.3%)等平台获取的健康信息对健康生活方式不产生影响,见表6。有些访谈对象表示,通过网络社交平台能便捷及时获取健康方面的知识,了解到日常生活中不利于健康的细节,从而潜移默化地调整自己不健康的行为习惯,养成有利于身心健康的生活习惯。也有受访者表示,网络社交总体来说有助于增加自身健康常识的认知,也意识到自身生活方式有很多不健康的方面,但基本不会改变自身不健康的生活习惯,更不会通过社交媒体信息对自身健康进行监测和管理。大部分调查对象认为微信(54.5%)、QQ(63.1%)平台的健康信息获取对健康生活方式主要产生负面影响,而微博(58.7%)、知乎(61.7%)的健康信息获取行为对健康生活方式主要产生正面影响。通过访谈我们发现,网络社交媒体的频繁使用使部分大学生养成熬夜、不均衡饮食、减少身体活动等不良生活习惯,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带来负面影响;同时也有部分大学生通过网络社交媒体健康信息督促自己参与体育锻炼、规范自身生活方式、监测自身健康状况,对其身心健康带来积极影响。不同网络社交媒体健康信息获取对大学生的运动锻炼、规律生活、饮食营养、健康危害、健康责任、人际支持、压力管理、生命欣赏等方面的影响又各不相同,具体见表7。
表6 大学生网络社交媒体健康信息获取对健康生活方式是否有影响[n(%)]
表7 大学生网络社交媒体健康信息获取对健康生活方式的影响[n(%)]
本研究发现,网络社交媒体已成为当代大学生健康信息获取的重要渠道,大学生网络社交媒体健康信息接触频率普遍较高,通过网络社交媒体他们获得大量健康信息资源,丰富了他们的健康知识和生活模式,对大学生健康意识形成强烈冲击。康养相关专业大学生对网络社交媒体健康信息的认知情况和信任度相对理性,注重权威性和官方性,但整体利用率较低,且他们对于网络社交媒体健康信息的利用主要集中于对各类健康知识的科普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关注,很少有大学生会主动利用网络社交媒体中健康信息监测自身健康状况并做出有利于健康状况的调整。本次调查结果也显示,大学生网络社交媒体用户的健康生活方式得分处于较低水平,网络社交媒体健康信息获取行为对大部分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产生影响,但正向影响作用有限,“知而不行”现象普遍存在,这可能与大学生网络社交媒体健康信息的利用度较低有关。
高校应规范大学生网络社交媒体健康信息获取行为,利用网络社交媒体优势,增进对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正向引导。一方面应加强微信、QQ、微博等大学生常用社交媒体传播健康知识、促进健康教育、规范健康生活、监测健康素养的权威性。高校应开拓新思路,建立规模化、专业化、精准化的健康传播新渠道,建立科学专业的高校健康传播平台,以高校官方媒介的权威提高健康内容的公信力和传播效能,提升对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影响力。另一方面,应提升健康信息与大学生的关联性。高校应充分利用网络社交媒体将健康知识传播形象化、立体化,将健康生活方式引导深刻化、具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