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玲,李远珍,汪 苗,朱 薇,王惠雪,虞 苗
(皖南医学院护理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2)
沟通能力是护士临床工作必备的能力之一。护理学专业学生(以下简称护生)作为未来护士的生力军,加强培养护生的临床沟通能力,对其以后尽快适应临床护士的角色具有重要意义。实习期间护生每天都要与患者进行沟通,沟通能力差可能会导致沟通障碍,沟通障碍会对护生产生不容忽视的消极影响[1],如忧虑、紧张和低自尊等[2]。并且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多数医疗纠纷都与沟通障碍有关,研究显示,临床中有80%的护理纠纷是由于沟通不良或沟通障碍导致的[3]。沟通时间不充足、沟通技巧运用不佳、忽视患者需求等是影响沟通效果的主要因素[4],因此,应注重实习护生临床沟通能力培养。护生经过临床实习后,其临床知识和技能、情感态度、沟通能力等会发生变化,本研究调查分析了不同实习阶段护生临床沟通能力间的差异,为提高护生临床沟通能力提供参考。
本研究以临床实习护生为研究对象,以问卷的形式调查了芜湖(2家医院)、合肥(3家医院)、宣城(1家医院)、六安(1家医院)、淮南(1家医院)8家医院的护生。共回收问卷426份,回收有效问卷398份,有效回收率为93.43%。
398名护生中,女生357名,男生41名;年龄为20~25岁,平均年龄(21.59±1.34)岁;护生实习时长为1~10个月,平均时长(8.67±0.96)个月。不同实习阶段的判定标准:实习3个月以内为实习初期,实习3~6个月为实习中期,实习6个月为以上为实习后期。实习初期、中期和后期的护生人数分别为45名、110名和243名。实习的科室数量:实习3个以下科室的护生有10名,实习3~5个科室的护生有28名,实习6~9个科室的护生有111人,实习9个以上科室的护生有249名。实习前与患者有过沟通经历的护生为177名,无沟通经历的护生为221名。
1.2.1 研究工具与变量(1)一般资料:护生人口学资料调查表包括性别、年龄、实习时长、实习的科室数量、实习前是否与患者有过沟通经历等。
(2)临床沟通能力:采用杨芳宇等[5]研究编制的护生临床沟通能力测评量表。量表包含建立和谐关系、敏锐倾听、确认患者问题、共同参与、传递有效信息、验证感受6个维度,共28个条目。采用Likert 4级评分法,经常使用(4分)、比较常用(3分)、偶尔使用(2分)和从不使用(1分)。量表得分为28~112分,得分越高表明护生临床沟通能力越强。量表内容效度为0.84,Cronbach’s α系数为0.84,量表信效度良好。
1.2.2 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资料整理与分析。描述性统计分析:一般资料和护生临床沟通能力测评量表中的计量资料采用(±s)进行描述,计数资料采用频数进行描述。推断性统计分析:不同实习阶段的护生临床沟通能力测评量表总分和各维度得分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检验水准α=0.05。
护生临床沟通能力测评量表总分为(77.06±8.09)分。建立和谐关系维度得分为(18.82±2.81)分,敏锐倾听维度得分为(10.62±1.94)分,确认患者问题维度得分为(15.53±2.65)分,共同参与维度得分为(11.42±1.94)分,传递有效信息维度得分为(7.21±1.23)分,验证感受维度得分为(13.50±1.52)分。护生临床沟通能力测评量表平均得分率为68.81%,得分率最高的是建立和谐关系维度(78.41%),得分率最低的是敏锐倾听维度(53.12%)(见表1)。
表1 护生临床沟通能力测评量表得分比较(±s)
表1 护生临床沟通能力测评量表得分比较(±s)
维度 最低分 最高分 条目均分建立和谐关系敏锐倾听确认患者问题共同参与传递有效信息验证感受总分9 6 9 7 3 8 5 5 24 16 20 16 11 19 99得分18.82±2.81 10.62±1.94 15.53±2.65 11.42±1.94 7.21±1.23 13.50±1.52 77.06±8.09 3.13±0.47 2.12±0.39 3.11±0.53 2.85±0.49 2.40±0.41 2.70±0.30 2.75±0.29理论最高分24 20 20 16 12 20 112得分率(%)78.41 53.12 77.66 71.38 60.05 67.47 68.81
不同实习阶段护士临床沟通能力测评量表总分及敏锐倾听、共同参与、传递有效信息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不同实习阶段护生临床沟通能力测评量表得分比较(±s,分)
表2 不同实习阶段护生临床沟通能力测评量表得分比较(±s,分)
实习阶段实习初期实习中期实习后期F值P值总分77.32±8.05 80.06±7.50 76.39±8.11 4.049 0.018建立和谐关系19.03±2.79 19.40±2.46 18.62±2.86 1.903 0.151敏锐倾听10.77±1.87 11.73±1.94 10.35±1.90 10.557 0.000确认患者问题15.64±2.54 16.16±2.47 15.37±2.72 1.792 0.168共同参与10.96±1.61 11.08±1.97 11.66±1.95 4.918 0.008传递有效信息7.39±1.17 8.02±1.23 6.97±1.18 16.928 0.000验证感受13.47±1.58 13.80±1.75 13.45±1.45 1.027 0.359
研究结果显示,护生临床沟通能力测评量表总分为(77.06±8.09)分,整体呈中等水平,高于李彩宏[6]的调查结果。临床沟通能力对提高患者满意度及治疗依从性等非常重要[7],并且护生临床沟通能力也会影响其实习效果[8]。因此,良好的临床沟通能力和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同等重要,无论是护理学院还是临床实习医院都应重视护生临床沟通能力培养,建议开设护理沟通相关课程,如人际沟通、护士人文修养、医患沟通技术、沟通与交流等[9]课程。在护理操作教学中,建议教师进行标准化操作示范,增强护生主动沟通意识,同时给护生创造沟通的环境,以提高其临床沟通能力[10-11]。在临床带教中,可以采取侧重沟通技能应用的教学法,如情景模拟教学、案例教学、临床沟通案例分析、临床沟通冲突讨论与分析等教学法,提高护生临床沟通能力[9]。
由表1可知,建立和谐关系维度得分最高,与徐舒雅等的研究结果相似[12],说明护生具备基本的沟通礼仪和人文素养,能够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但在本研究中护生敏锐倾听维度得分较低,这与李彩宏[6]和朱子秀等[13]的研究结果(敏锐倾听维度得分最高)不一致,原因可能为本研究中护生大部分为实习6个月以上的护生,处于实习后期,在李彩宏的研究中,护生处于实习中期,朱子秀等的研究中护生处于实习初期。研究结果显示,随着实习时间的延长,护生的职业认同感会下降[14],护生对实习态度表现为消极、应付,不能做到有效倾听,忽略患者的感受和反应,这可能是本研究中护生敏锐倾听维度得分较低的原因。
实习是护生将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过程,也是护生向临床护士进行角色转变的过渡时期。因此,实习期间护生的临床技能、专业知识,包括护生对护理职业的情感、态度等职业素养也会发生转变。不同实习阶段护生的临床沟通能力存在差异,研究结果显示,实习中期护生临床沟通能力测评量表总分最高,与实习后期量表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与玛依努尔·买合苏提等[15]的研究结果一致。
实习初期的护生由于缺乏沟通意识,临床沟通能力不足,初次面对患者时常表现为缺乏自信、胆怯、不知所措等。随着实习进程的推进,护生对临床实习环境的熟悉、专业知识掌握度和技能的提高、临床经验的积累,实习中期护生护患沟通的信心逐渐增强[16]。实习中期护生临床沟通能力测评量表总分及敏锐倾听、传递有效信息维度得分最高(P<0.05),但实习后期护生的共同参与维度得分高于实习初期和实习中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2.1 加强敏锐倾听和传递有效信息能力的培养 敏锐倾听是指护生能够有效倾听患者言语信息,感受和理解患者非言语信息等并做出反应;传递有效信息是指提供给患者需要的、可理解的信息[6]。实习初期护生敏锐倾听和传递有效信息维度得分较低的原因可能是缺乏临床沟通经验、陌生的实习环境等因素限制了护生的沟通能力发挥。研究结果显示实习初期护生对临床沟通能力培养方面的需求最为迫切[17]。医学类高校的课程设计中关于人文和沟通方面的课程较少,护生缺乏有效沟通方面的知识和技巧,影响护生的临床沟通能力[18-19],因此,应加强相关沟通知识和技巧的培训。研究结果显示,影响实习初期护生临床沟通能力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带教教师[13,20],带教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实习初期护生临床沟通能力的培养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在实习初期的带教中,可以选择临床沟通能力较强的带教教师进行示范,分享护患沟通的成功案例和技巧,剖析护患沟通障碍的因素,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帮助护生分析沟通冲突的来源,找出解决方案,同时为护生创造沟通环境,鼓励护生主动与患者沟通。
实习后期,敏锐倾听和传递有效信息维度得分出现了下降的情况。分析原因可能是实习后期护生基本适应了临床环境,掌握了临床常用的知识和技能,其学习兴趣也有所下降,学习积极性不强,重复烦琐的护理工作容易让护生产生浮躁情绪[21]。研究结果显示,70%的护生在护患沟通过程中表现出不耐烦的情绪[22],加上实习后期许多护生把时间和精力全部投入到找工作、撰写毕业论文上,对实习工作持消极应付的态度,这让护生不能有效倾听患者的主观表述,没有足够的耐心向患者传达有效信息,导致其临床沟通能力下降。因此,带教教师还要加强护生职业思想方面的教育,引导护生正确看待护理职业,树立良好的职业观。
3.2.2 加强共同参与能力培养 共同参与主要是为满足患者对公平的需求,让患者参与到治疗决策中,包括给予患者充足的时间述说、耐心解答患者疑问、让患者参与治疗目标制订等[6]。共同参与能力是实现护患合作的基础,可促进护患间的信息交流,使其相互信任。实习初期护生由于缺乏临床沟通经验,沟通过程中容易忽视患者反应及缺少与患者互动[23];在护理操作中,护生更多的是关注自己完成既定的护理工作,向患者单向地传达个人信息,容易忽略患者的参与度[24],这可能是实习初期护生共同参与维度得分最低的原因。随着实习时间的延长,临床沟通经验的积累,护生逐渐将沟通模式由“单向输入”变为“双向交流”,因此,共同参与能力逐渐提高,实习后期护生共同参与维度得分最高。实习初期和中期的护生容易忽略患者感受,应注重其共同参与能力的培养。有研究采用支架式教学法提高护生共同参与能力,支架式教学法以护生需求为导向,并强调沟通交流是双向的,能够让护生关注患者的参与,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感受[25]。
不同实习阶段护生临床沟通能力存在差异,并且不同实习阶段护生对临床沟通能力培养方面的需求也存在差异[9]。实习后期,主要培养护生护患沟通技巧、护患纠纷防范、护理操作沟通等能力[19]。因此,带教教师应明确不同实习阶段护生临床沟通能力的特点,针对护生临床沟通能力培养需求,制订针对性干预措施。
实习护生总体的临床沟通能力处于中等水平,其临床沟通能力仍有待提高,尤其应加强敏锐倾听和传递有效信息能力培养。不同实习阶段护生的临床沟通能力存在差异,随着实习时间的推进,实习后期护生共同参与维度得分最高,因此,应重点培养其敏锐倾听和传递有效信息能力,还应重点培养实习初期和中期护生与患者合作的能力,避免以自我为中心,忽略患者的感受和反馈。临床带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不同实习阶段护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措施来提高其临床沟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