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院意境设计
——“一如之境”庭院景观设计

2022-05-24 07:47丁虹翔
城市建筑空间 2022年2期
关键词:造境水流庭院

丁虹翔

(楚雄师范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云南 楚雄 675099)

0 引言

在多年的庭院景观设计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创作的庭院设计作品要么有意无境,要么有境无意,更有甚者意境皆无。分析原因主要有2个层面的问题:①对庭院意境的理解和认知有限;②对设计创作不得其法。对于庭院意境的理解与认知,笔者在《意境的理解与设计》一文中已有论述。本文则重点结合“一如之境”庭院景观设计的过程,从影响因素、立意、意象、造境4个方面论述庭院意境设计的要点。

1 庭院意境设计

1.1 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庭院环境通常具备三重属性,既物质属性、功能属性和精神属性,三者相辅相成、相互影响。其中,物质属性是指庭院所处的自然和人工环境的物质构成及其状况;功能属性是指庭院所承载的生产、生活等具体的行为活动;精神属性则是庭院环境所具备的精神性功能,如抒发情感、疏导情绪、表达思想、满足喜好等。庭院意境强调的是庭院环境的精神属性,精神性环境的塑造主要源于使用者的主观诉求,同时也受限于所处的物质环境和功能性环境。其中,使用者的主观因素是庭院意境设计内涵的来源和形式设计的主要依据,客观物质环境是庭院意境设计的基础条件,而合理的功能性环境是庭院设计的基本要求。所以,庭院意境设计首先应对上述影响因素进行调研和分析,在了解和掌握现场状况及具体需求的同时,寻找意境设计线索,激发意境设计灵感。“一如之境”庭院景观设计案中主要影响因素分析如下。

1)使用者主观诉求因素 ①体现家族文化延续与传承的期愿;②喜好禅意景观;③营建归宿之所、安居之地;④表达迎宾之意、会客之情等。

2)所处环境因素 ①该山庄依自然坡地而建,分上、中、下3个园区,沿坡体台地顺势布置,坡体台地、建筑群、庭院共同构成了山庄的整体环境(见图1);②由坡体台地形成园区之间的高差,中、上两园高差约为6m,高高的挡墙对中园庭院空间造成较大的影响;③山庄建筑群整体风格为现代中式,形体简洁、色调素雅;④祠堂建筑地位显著,位于山庄制高点,主导、控制全园环境;⑤建筑因功能不同呈现出体量大小及组合关系的差异,由此也限定出大小、形态不同的若干庭院空间分散布置于3个园区。

图1 庭院景观设计总平面

3)功能因素 ①上园为家庭生活区,庭院部分主要承担家庭生活和祠堂祭祀活动;②中园为综合活动区,庭院部分既可作为家庭生活的拓展空间,亦可接待宾朋、举办活动;③下园为会所活动区,庭院部分主要承担人员进出场地的交通引导和接待活动。

1.2 体现主旨和传达意图的准确立意

林纾言:“唯能立意,方能造境界”。立意是意境设计首要考虑的问题,是意境设计的内核和主导。立意主要是对意境构思与创作的中心思想、整体思路、设计目标和预期达成效果等方面进行思考,最终形成明确的设计主旨思想和设计意图,并提出相应的设计要求。在项目设计立意时,首先应对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以因人而设、因园而设为原则,即从使用者对庭院环境具体的精神和功能性需求以及庭院所处的实际环境状况进行构思,形成恰当的造园主旨思想和明确的设计意图。在此基础上用更为准确、更加凝炼的概念,概括主旨思想和设计意图。此环节通常会借用一些文化典故或流行词汇,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概念的理解,并获得某种文化的认同或心理的共鸣。最后关联后续设计提出构思与设计要求,以指导设计的开展,确保预期意境的实现。“一如之境”庭院景观设计案设计立意构思过程如下。

1)初步构想 以使用者主观诉求为线索构思意境内涵,以表达内涵、匹配环境、满足功能为目的确定意境表现形式,使庭院使用者的内在心境、功能行为和庭院的景观环境三者相互影响,达到高度协调统一的状态。

2)“一如之境”概念的形成 “一如”一词原是佛学用语,《首楞严三昧经》中将其解读为“不二不异,谓之一如”。这与本案初步构想的内心、功能与外境协调一致的设计理念相契合,故以“一如之境”的概念作为项目设计主旨思想,并将其贯彻应用于后续设计当中,以实现塑造出内涵、功能、形式高度统一的山庄庭院意境的设计意图。

3)构思与要求 ①布局规划 以使用者主观诉求为线索构思恰当的全园整体布局内涵;合理布局并使场地、建筑与庭院在平面与空间关系上获得有效关联;两者结合思考,以恰当的景观形式语言于布局规划层面实现内涵、功能、形式的高度统一。②景观设计 以使用者主观诉求为线索构思恰当的庭院景观内涵;庭院景观与已有山庄环境协调、匹配;于局部创建适宜功能活动开展的环境氛围。三者结合思考,以恰当的景观形式语言实现内涵、功能、形式的高度统一。

1.3 契合立意且具备可实施性的意象场景

意象是“一种客观的象与主观的意相统一的心理形象”,是从立意到造境的关联性环节。当立意形成之后,设计师需要通过形象思维或推理、联想等方式,勾画出契合立意构思与要求的大致场景形象,并将这些场景形象信息与现实场景进行关联思考,从而推敲出能够准确达意且具备可实施性的场景意象,并以此作为后续景观设计的依据和参考。所以,意象场景的构思对于后续景观设计能否准确达意,最终实现“意、境”合一的状态至关重要。在“一如之境”庭院景观设计案中,分别从布局规划和景观设计两个方面构思形成恰当的场景意象。

1)布局规划意象 结合立意要求,以使用者家族文化延续与传承的主观期望和祠堂建筑于全园环境的主导地位两条线索,构思形成寓意家族文化“源远流长”的情感内涵,并以此构想出水流自源头而出,源源不断、遍布四方的场景意象。关联现实场景,以祠堂作为水流源头,以园中场地象征四方。以写实或象征的方式表现水流漫延至全园的场景,以此形式在表达情感内涵的同时有效组织全园整体布局。

2)景观设计意象 结合立意要求,以使用者对禅意景观的喜好为线索,解读并赋予庭院景观以“禅境”内涵。“禅境”本义是指禅修所达到的境界,即禅修者于深入禅定时悟自本性,达至清净、安宁、祥和、空灵、无染的心境状态。将此内心禅境作为意象场景。关联现实场景,将此意象展现于外、物化为景,在为使用者创建出能够排解压力、引人入静、体悟本心的禅意庭院景观的同时,也使其与山庄整体环境协调、匹配。

1.4 内涵、功能、形式高度统一的造境语言

造境是通过组织景观元素、塑造景观形象的方式,营建出体现设计思想、符合设计意图的景观环境,即通常所说的造景达意。在造境环节,首先是有目的性地提取意象场景中的部分形象特征和场景要素,然后通过恰当的造景方式和景观形象将其转化为现实场景。在转化过程中,首先造景语言要能够准确表达内涵,且易被人感知和获得认可,达到心境交融的意境营建目的;其次在尊重已有场地条件和环境特征的基础上,在造景时妥善解决原有环境问题并寻求新建环境与已有环境的协调、匹配,同时力求创造出更具美感的场所环境。另外,还需同步考虑创建合理的功能性环境,通过庭院意境的设计为各区域行为活动的开展营造出适宜的环境氛围。“一如之境”庭院景观设计案从布局规划和景观设计两个方面予以造境。

1.4.1 布局规划造境

以象征、暗喻的方式表现水流自源头而出遍布四方的场景画面,结合具体环境和功能因素反复推敲,最终确定布局规划的景观形象。具体步骤如下:①于祠堂内设置喷泉景观,象征家族文化的源头;②概括水流动势形成水流纹图形元素,结合项目初始平面图勾画出水流纹自源头而出,漫延至全园的画面,以此暗喻家族文化的传承与延续;③反复推敲水流纹图形的姿态与动势,一方面使水流纹图形一体连贯更具韵律美感,另一方面巧妙地组织园中庭院与场地、建筑之间的关系,以及庭院与庭院之间的关系,并对各庭院平面布局做细化处理,最终形成平面布局方案;④将平面的水流纹图形向空间维度转化并与喷泉、瀑布、跌水等真实水体结合造景,在全园平面布局的基础上结合地形变化构建出合理的庭院景观序列;⑤根据所处位置的实际功能需求对水流纹图形元素做实景转化,或以石材造型潜藏于水下,衔接水势、以静喻动,亦或以钢槽造型填充砾石,衔接水流、引导交通、承载活动。

1.4.2 景观设计造境

首先,在已完成布局规划的基础上,借助山石、松柏、云天、水流、雾气等自然要素造境,以简洁、写意的形式语言将禅修者清净、无染的心境状态外化为与之相应的自然禅境,以此奠定全园庭院景观整体的形式与格调;其次,进一步结合局部庭院的功能和心理需求,运用“禅境”场景特征和景观元素塑造局部庭院景观形象,创建适宜开展具体功能活动的环境氛围。部分局部庭院景观设计如下。

1)祠堂内庭 外设竹林、围墙、柱廊以界定空间,内设祭祖场地和“思源”水景。“思源”水景内以镜面水池和石钵喷泉造景,源源不断的清泉自质朴、厚重的石钵中喷涌而出,以景点题。外以格墙、门洞障景、框景,在“藏与露”和“隐与显”之间,强化主景,并营造出安静、神圣的环境氛围。

2)生活庭院、休闲花园 休闲花园位于上园家庭生活区中部,毗邻祠堂,两个生活庭院分居两侧。此处以水流纹铺地承接源头,顺水流纹之势形成家庭生活空间的动线,散步、观景、休闲、聚会等生活意趣皆巧妙地串联于此。择位置适当、视线绝佳处布置绿化,一者协调环境,将建筑掩映于松林与光影之中;二者营造诗意画境,居于室内可框其景,居于院中可融其境。清砂水流、白墙青松,以简洁、诗意的形式语言营造出静谧、安宁的生活环境氛围(见图2)。

图2 生活庭院景观设计

3)水景园 位于上园中部,祠堂与生活花园前侧。居于高处视野开阔,近可俯视中园,远可眺望天景。此处以无边界镜面水池造景,将天光云影映于池内,水天相接浑然一体。池内暗设水流纹以承接源头,顺水势于水池两侧筑岛植松,苍松翠柏可独自成景,亦可遥相呼应,均衡空间、丰富视景。游至此处,可观水天一色,亦可涉水至岛依松而憩,逐至忘我之境(见图 3)。

图3 水景园景观设计

4)综合活动庭院 综合活动庭院位于中园综合活动区主建东侧,设大型公共活动场地于其中,以跌水瀑布和松屏为主景,由观景步道连接中、上二园。跌水瀑布衔接上园,水流纹至上园水池边界处层层跌落,形成坡度和缓的曲线台地,水流顺势而下形成跌水瀑布景观。逐层跌落的曲线台地形成山地意象,台地之上缀之以山石、松柏,掩之以水雾,在展现“云蒸霞蔚、山林瀑布”自然诗意的同时,也巧妙化解二园6m高差带来的视觉和心理影响。设松为“屏”,两棵高大的松树居中而立,相互呼应、顾盼生情。松屏在建筑与叠水瀑布之间形成屏障,以障景、抑景、框景之法,优化空间序列、呈现丰富视景。松屏与跌水瀑布彼此呼应,一动、一静围合限定出公共活动场地,将场所活动置于“山林”意境之中(见图4)。出中园电梯可至观景步道,步道穿山林瀑布、无边界水池而过归至上园,沿途俯视跌水瀑布,游于山林、云端。由动入静、化繁为简,终至身心安居之处。

5)下园门厅 位于会所活动区中部,衔接中、下二园,由外庭、内庭两部分构成。门厅外庭以镜面水池、廊桥、苍松造景。湖面平静安然、廊桥曲折回转,苍松一迎一送,一者借物言情,二者呼应内院之景(见图5)。门厅内庭以台阶两侧叠水景观和松树造景。涓涓细流层层跌落,水声潺潺,为空旷、静谧的门厅空间注入自然灵动之气。植松树于门厅天井之下,天光洒落、虬枝蔓延以显迎宾之姿,同时暗示必有妙境藏于其后,驱人前行。

图5 下园门厅景观设计

2 结语

“一如之境”庭院景观设计是庭院意境设计的一次有益尝试,本文旨在结合案例设计过程诠释庭院意境设计的要点:首先是必要的影响因素分析,要求了解和掌握使用者主观诉求、所处环境状况、功能需求等主要信息,并在调研和分析的过程中寻找设计线索;其次是体现主旨和传达意图的准确立意,要求依据客观环境和实际需求,制定造园主旨思想、明确设计意图、凝炼主题概念,并对后续设计提出明确的要求;三是契合立意且具备可实施性的意象场景,要求依据立意关联现实,构想出能够表达内涵、匹配环境的意象场景,为后续造境提供依据和参考;最后是内涵、功能、形式高度统一的造境语言,要求通过恰当的造境方式和景观形象同步处理精神性、功能性和物质性环境的塑造问题,目的是塑造出合于主观诉求、环境要求、功能需求的理想庭院意境。

猜你喜欢
造境水流庭院
清初四僧绘画笔墨造境与情态表达探析
观物造境——李昂界画世界的生态隐喻
庭院
我只知身在水中,不觉水流
庭院中的童年
春水流
“深文”:为学生的探究能力奠基
花空烟水流
斑鸠飞落的庭院
Yard Work庭院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