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琮
校外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学生个性化、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随着教育綜合改革不断深入,校外教育在中小学生素质教育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16年5月,北京市教委公布了《关于在全市校外教育机构开展“三个一”活动的通知》,通过“培育一批创新项目、建设一批特色项目、发展一批精品项目”,满足学生对优质校外教育项目的需求,促进校外教育内涵发展。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校外教育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校外教育改革发展之路如何走?一直缺少成功的模式。优质项目建设活动探索出了一条适合校外教育发展的新路径,对校外教育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不断深化改革和转型升级有着积极的理论指导价值。
一、行政驱动改革,一体推进项目建设
2016年,在优质项目建设活动的推动下,北京市教委成立北京市校外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北京市校外教育研究室,负责统筹实施、指导各区工作。11月,公布优质项目建设活动五年行动计划,详细制定了每一年的工作内容和推进步骤。通过组织调研、总结会、和推广会,追踪了解各区优质项目建设进展情况。
一系列行政改革措施的实施,促使优质项目建设活动在北京全面铺开。各区相继成立区级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形成了市级牵头、各区教委主管部门推动、校外教育机构实施的三级工作体系。这种工作机制的形成,有利于统筹安排、合理配置校外教育各种资源和力量,从资金、人员、场地、设施等方面形成合力,系统推进校外教育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机制、保障机制的改革与创新。
二、教科研引领创新,深化内涵发展
校外科研是教育研究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提升校外教师专业素养和校外教育质量的基本路径。优质项目建设活动充分发挥教育科研对教育教学实践、项目创新、学术发展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优质项目建设活动系统梳理并构建校外教育供给侧改革的理论依据,科学分析北京市校外教育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客观调研现状问题并剖析原因,形成一大批理论成果。其中《校外教育优质发展的三个支点》刊登于《光明日报》、《校外教育创新发展的“北京模式”》刊登于《中国校外教育》、《系统论视野下的北京校外教育创新实践》刊登于《未来教育家》,国家级课题《北京市校外教育教学活动项目评价研究》《北京校外教育供给侧改革路径研究》已顺利结题。此外,全市149项市级优质项目共孵化了210项课题,项目核心组教师共撰写论文1005篇。在优质项目建设活动下,教师通过实践研究、应用研究、行动研究等方式研究教学、反思教学,促进改革经验转化为研究成果。研究基础扎实,课题研究丰富,在校外教育界产生积极的重要影响。
优质项目建设活动重视教师专业实践与交流。2016年起,北京启动校外教育公开课观摩课活动,先后组织了14个区,30余场,279节公开课。北京学生活动管理中心先后组织了市级公开课两次,共计26课次,为教师搭建展示交流、观摩学习平台。
纵观优质项目建设活动的全过程,教科研在各个关键环节和节点都发挥着充分且必要的作用。《北京市校外教育教学活动项目评价标准研究》课题研究孕育了优质项目建设活动,课题评审、论文评选引领教师深入、系统的认识、研究优质项目建设活动,基本功、观摩课活动将优质项目建设活动渗透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同时一大批教科研成果的涌现证明了校外教育的价值、意义,以及在基础教育领域的重要作用。
三、专业培训促进教师成长
校外教育的专业复杂性与活动育人的独特性决定了校外教师培训的必要性。北京市依托14家校外教师培训基地(详见附录2),校外教师培训工作从校外教师实际需求出发,结合优质项目建设的要求,加强培训课程建设。2017年和2019年,开设了12门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共计570学时,培训2620人次。各类培训活动的开展,使教师逐渐成为项目的建设者、课程的设计者、教材的开发者、科研课题的研究者、学生素养的培育者,打造专业、多面、综合的全能型人才队伍。
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的落地,优质项目建设活动形成了以教育教学改革为核心,行政驱动改革、教科研引领创新、培训促进教师成长的发展路径,在促进校外教育机构改革创新、提升校外教育教学质量的实践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优质项目建设活动建设了一批校外教育优质项目。经过三年的推进,全市在建校外教育教学活动项目有了全面提升。据统计,全市各级少年宫等校外教育机构共申报正在建设的优质项目628个,其中,创新项目225个,特色项目293个,精品项目110个。项目种类多元、丰富,包括艺术、科技、体育、国学与传统文化、理财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国防教育、户外拓展等10大类。2018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优质项目评选活动,最终从628个项目中遴选出149个优质创新、特色、精品项目,代表首都校外教育现代化水平。
优质项目建设活动让活动课程化理念深入人心。进入新时代,校外教育逐渐从经验化、随意性的活动范畴向科学、高效且与学校课程有机沟通、衔接的规范化的课程体系迈进。优质项目建设活动引导教师逐渐认识到在优质项目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宝贵经验是课程建设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暴露出的问题是课程建设的突破点和生长点;引导教师通过对已有课程经验与问题的梳理基础上对课程目标、框架、内容、实施、评价等各要素进行系统的设计,为校外教育课程实践确立一套“规范”体系。“十三五”时期,北京共研发出700余项活动课程,488份教材,活动课程化建设成果凸显,教材研究和开发能力明显提高。13本优秀教材被列入“北京市课外校外教育活动指导丛书”。
优质项目建设活动提升校外教师整体水平。在优质项目建设活动的影响带动下,全市100%的校外教育机构和86%的校外教师积极投身优质项目建设。教师研究成果丰硕,立项科研规划课题和市级理论研讨会论文数量均比“十二五”翻一番。目前,全市共有特级教师6人,市级学科带头人4人,副高级职称374人,正高级职称实现零的突破,已有5人。优质项目建设活动唤醒了校外教师自我发展的意识和潜能,促进了教师自身专业化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