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金花
【摘 要】小学六年级的数学教学含有大量的复习课,而在双减背景下,教师要提高课堂效率,必须采用相应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对比延伸、归纳整理,从而让“教”更有层次、“学”更有深度。
【关键词】深度教学;深入思考;对比延伸;归纳整理
小学数学的教学到六年级,就表示即将进入尾声。以苏教版的教学内容为例,六下的第七单元为《总复习》,包含二十几课时的内容。在比较短的时间,进行如此多内容的复习,对每个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巨大的挑战。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不能就题论题,要带领学生做好延伸拓展、归纳整理。
一、设置不同层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
以我们的教学经验来看,许多学生在面对一个数学问题时,由于思考得不透彻,导致题目做得不完整,经常少步骤、错单位。有时他们做出答案往往是凭感觉,没有思考出来问题的关键点,思考也没有逻辑顺序。这时教师在给学生独立思考时间之后,还要提出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将思维走得更深入。以下面几题为例,简单谈一谈如何让学生做到深入思考。
案例1:李大爺在一块长方形地里分别种了萝卜和青菜(如图)。萝卜地的周长和青菜地的周长相比:( )
A.萝卜地的周长比青菜地长2.3米
B.萝卜地的周长比青菜地长4.6米
C.萝卜地的周长和青菜地一样长
这是一个关于周长的问题,所以学生第一步要知道萝卜地和青菜地的周长分别是什么。第二步要让学生完整说出自己的想法,思路必须要清楚。最后一步,就是提出其他建议和补充。那么教师可以这样设计问题:①请用不同颜色的笔描出萝卜地和青菜地的周长;②做出判断并写出自己的思路;③你还有其他的想法或者补充吗?
问题①的目的是让学生知道周长在哪里。问题②是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比如有的学生会用字母表示数,用a表示曲线的那条边,那么萝卜地的周长就是8+6+2.3+a=16.3+a,青菜地的周长就是8-2.3+6+a=11.7+a。还有的学生会想到先把相同部分去掉,那么萝卜地的周长就剩下(长+2.3),青菜地的周长剩下(长-2.3),这样也能看出它们的差是4.6。问题③是想让学生自己补充发现,比如有的学生会想到什么时候两块地的周长相同,还有的学生会想到题目中其他条件都是多余的,只需要2.3这个条件就能解决问题。
案例2:王宇步行从家去图书馆,根据折线统计图,回答问题:
(1)王宇家距图书馆( )米。
(2)王宇去时在400米处遇见同学停留了( )分钟。
(3)王宇在图书馆借书用了( )分钟。
(4)王宇回去时的速度是每分钟行( )米。
这个题目中的四个填空都是比较基础的问题,只要能把统计图看懂,搞清楚路程和时间的关系,要完全答正确并不难。从学生的反馈来看,前三个空正确率挺高,但是第四个空错误率就比较高了。在做问题设计的时候,教师要把握好学生的易错点和难点来考虑。
问题设计:①认真观察统计图,思考图中纵轴、横轴、线段代表的含义,并和同桌交流;②认真填空,并说明理由;③从图中你还能发现什么?在这里问题③的设计,就是希望学生还能探究得更深入一些,比如“7:00—7:10和7:20—7:30的折线都在上升,表示的含义有什么不同之处?”可以看出7:00—7:10这一段,10分钟走了400米;7:20—7:30这一段,10分钟走了1000-400=600米,可见走路速度是提高了的。
二、从已有学习经验出发,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延伸
到了小学高年级,知识点越来越多,问题的综合程度也越来越高,课堂的教学任务也越来越重,学生的学习程度又参差不齐,所以很多教师觉得巩固基础花费时间应该更多,而延伸探究这类需要时间的活动只能被忽略。但是时间长了,会发现学生只会做见过的题目,没有见过的题目不知道怎样去思考;而且学生更多地重视方法和结果,对程序性的操作原理知之甚少。下面从几个案例入手,谈谈怎样在旧知和新知之间建立联系,找到知识的延伸点。
案例3:在探究梯形面积计算公式时,可以将梯形沿两腰中点的连线剪开,将上面部分旋转后与下面部分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梯形的( );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梯形的( );
如果梯形的上底是a,下底是b,高是h,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那么梯形的面积:
S=( )×( ) =( )
从而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这是一个关于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的问题。梯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在五年级学过,借助的是将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因为有之前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的例子,学生就比较容易接受这个方法。所以大部分教师也就没有介绍其他的方法来推导梯形的面积。但是实际上,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很多,比如用分割法,将梯形分割成两个三角形,或者将梯形分割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都可以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
在研究这个问题时,对比延伸是非常重要的,都是要运用转化的策略,但是方法不是唯一的。延伸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并不总是套路,是有灵气在其中的。
案例4:当我看到“球体”的学习课题时,首先我想:什么样的形体是球体?就是我们玩的篮球、足球等,球体和圆柱、圆锥、长方体、正方体一样,它们都应该属于立体图形。其次我想:用什么学习方法进行学习呢?我估计可以用测量、计算、推导、比较等方法学习这些内容。最后我想:学习它的确有用,例如国际乒乓比赛用球的大小规定就与我们的学习有关。
这个题目的出法也比较新颖。有的教师觉得学生没必要知道知识的逻辑顺序,但是笔者觉得同一类问题,我们把握了大致的学习方向之后,学习起来会更省力。比如六下的《圆柱与圆锥》,它们的研究模式和长方体、正方体的研究模式相同,也是先认识特征,再研究表面积,再研究体积,中间穿插各种不同问题的应用。
在本题中,对学生还没有见过的“球体”的研究,当然是希望学生立足于现有的知识基础上,用已有的处理问题的经验来研究新的图形,也就是说,我们同样要去研究球体有什么特征,其次要知道球体的表面积如何求,另外肯定要知道它的体积怎样计算。如果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已经建立了这样的学习模型,这样的问题是很简单的。
三、建立知识网络,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整理
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发现想拿到好成绩越来越难,这是因为问题的综合程度越来越高,考查的知识点越来越多,一旦知识点有漏洞,在考查的时候就会出现错误。所以需要对所学过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整理,建立完整的知识网络。归纳整理也分很多类,比如对法则的归纳、对策略应用的归纳、对同一种模型的归纳、对类似知识点的归纳等,下面来举几个例子进行说明。
案例5:20-18=2,0.17+3.23=3.4,( )。这三道题目计算方法之间的联系是( )。
这个题目一出,看懵了很多老师和学生。计算很常见,分门别类地整理整数、小数、分数的计算法则也都带着学生做过,但是这样寻找三种不同运算的联系是第一次见到。对整数运算来说,教学时更侧重于“相同数位相加减”;小数运算的教学更侧重于“小数点对齐”,其实也是为了保证“相同数位相加减”。而分数的运算学生接触得比较晚,它的教学更侧重于“分母相同、分子相加减”,如果遇到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则需要通过通分,将异分母分数转化成同分母分数进行运算。
如果这个题目只是考查整数和小数计算方法的共同点,估计很多学生能回答出来。但是加了分数运算之后,答对的学生非常少。其实分数运算,也是经过通分,将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转化成相同的,再进行计算。所以,这个地方我们可以填写的是“相同计数单位相加减”。也就是说,平时我们做的归纳整理,不仅要关注一类知识点的梳理,还要在相似的积累知识点之间建立联系。
案例6:下面运用了“转化”思想方法的有( )。
①小數乘法的计算;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推导;③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
A.②
B.①②
C.②③
D.①②③
策略的教学在小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从三年级开始,基本上每个学期都有一个单元来专门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策略的教学一般可分为三步:产生策略的需要、怎样应用这个策略、什么样的问题可以用这个策略。
“转化”是小学高年级特别指出的一个策略。它的出现其实是为了在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培养学生用已知解决未知问题的意识。它的应用也非常广泛,不止题目中举的三个例子,还有比如将异分母分数转化成同分母分数计算,比如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这类策略的长期运用,可以使学生懂得碰到不会、没见过的问题,要从自己学过的知识里去找办法。
案例7:数学小文章:请你以“分数和百分数”为题,写一篇150字左右的数学小文章,把对“分数和百分数”的知识的理解表达出来。(提示:需包含以下要点。1.分数和百分数的意义;2.分数和百分数的联系与区别;3.分数和百分数的应用。)
这是个非常典型的考查学生对知识点掌握程度的问题。概念教学在小学教学的内容中所占的比重也很大,而且每到概念教学的单元,知识点还特别杂、特别多。比如《年、月、日》《因数与倍数》,都是非常庞大的单元。
以这个小文章的内容为例,“百分数”是六年级的教学内容,而分数从三年级就开始接触了。在六年级将过去所学的分数内容进行回顾,并将百分数与分数联系起来,这个意义是非常重大的。从学生的回答来看,学生对分数和百分数的意义表述不准确,由此可知,纯概念性的内容,学生不乐于记忆,但是应该允许学生用自己语言进行归纳。
总之,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有意识锻炼学生深入思考、对比延伸、归纳整理的能力,才能让学生在考试中灵活应对各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