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下是倡导全民阅读的时代。那么,全民阅读要读什么,怎么读?当下的全民阅读存在什么问题?怎样创新阅读方法,才能更好地打造书香社会?文章针对上述问题,从与全民阅读密切相关的阅读规划、阅读推广、阅读分类、阅读品质四个方面寻找答案,进而探讨如何提高全民阅读质量,创新阅读方法,打造书香社会。
【关 键 词】全民阅读;阅读规划;阅读推广;阅读分类;阅读品质
【作者单位】郭英剑,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
【中图分类号】G252.17【文献标识码】A【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2.08.002
今天,中国已经步入了全民阅读的时代。就官方而言,我国从2006年就开始推进由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教育部等国家多部委所倡导的全民阅读活动。自此以后,每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有关阅读的新话题不断出现,总能引发人们的关注与热议。在这一期间,国家有关部委与央媒会倾力打造与书香中国有关的特别节目,使这些节目成为读书人的节日庆典,为全国读者呈上丰富多彩的精神盛宴。全国各级各类图书馆大都开展了全民阅读月系列活动,近年不少地方还建立了公共阅读服务大数据库。在社会大众层面,不仅是世界读书日,即便在平时,各种自发的、群体的阅读活动也是层出不穷、遍地开花。随着时代的发展,为了适应网络时代阅读特征,顺应新阅读潮流,扎实开展全民阅读活动,不少地区建立了新型公共阅读服务平台。应该说,从2006年开始,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就已成为我国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一项重要任务,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国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更是成为党中央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将全民阅读推向了新的高度。此后,在政府工作报告和《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等系列报告和规划中也多次对倡导和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建设书香社会提出了明确要求。2020年10月,中央宣传部印发《关于促进全民阅读工作的意见》。自2014年到2022年,全民阅读连续9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阅读不是哪一个人的权利与专利,而是全民生活方式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全民阅读有助于建设书香社会,已经成为共识;让全民阅读完成全覆盖、无盲区的目标,一个都不能少,已经成为全民阅读的价值指向。然而,在全民阅读活动已经开展得轰轰烈烈的时候,我们依旧要看到现存问题,技术与时代的潮流在冲击和改变着我们的阅读方式,我们怎样创新阅读方法,才能更好地打造书香社会?为此,我们要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以下,我将从与全民阅读密切相关的阅读规划、阅读推广、阅读分类、阅读品质四个方面,探讨提高全民阅读质量,创新阅读方法,打造书香社会的问题。
一、阅读规划的四种对应关系
全民阅读离不开好的规划与计划。当下,很多省市都做了各自的阅读长期与短期规划。根据所参加的一些专家意见座谈会,我发现在制订阅读规划时,有一些共性问题值得关注。在这里,我仅以北京为例,谈谈在规划制订过程中应该考虑的四种对应关系。
第一,高度和厚度。北京市作为首都,所制订的全民阅读发展规划在全国应该具有引领作用,甚至带有标杆的作用,这就要求北京站在全国的高度来加深认识和制订规划。但与此同时,规划也必须具有北京特色,即要有厚度——历史的厚度、现实的厚度和文化的厚度,让人们通过阅读去认识北京、了解首都。正是通过关注这种厚度,才能彰显北京特色,也才能使北京的全民阅读发展规划更具引领作用。如果各地都能够既有高度也有厚度,能够深入挖掘各自的历史、现实与特色,那么,无形中就会构建一道绚丽多彩的全民阅读风景线。不仅北京如此,上海、天津、广州、重庆、各个省会城市、直辖市以及具有区域优势的城市,都可以从这两个方面来考虑去制订全民阅读发展规划,既要重视思想高度,又要强化地方特色,进而去引领他人更好地阅读。
第二,国内和国际。阅读规划不仅要面向国内,也要有国际意识。我们要了解国际上的阅读状况以及最新的发展趋势,同时也应注意借鉴其他国家的阅读推广与发展经验。当下,全国各地的阅读规划国际化意识还不够鲜明,甚至对国际化意识不够重视。从目前各类图书排行榜以及大众所推荐的图书来看,翻译类书籍占比可达到40%甚至50%;除了经典作品,现行翻译类书籍大都是国外最新出版发行的畅销书。对这些翻译类书籍,我们更应关注其时代特征,以及与中国现实的关联度等,若没有国际意识,很难对此作出正确的判断。
第三,经典与流行。阅读规划与推广,要明确告诉人们读什么,也要指导人们怎么读。就全民阅读而言,人们常说的阅读主要集中于三大类图书:人文社科类图书、儿童类图书、科普类图书。除了第二类书籍的对象为儿童及家长,人们主要阅读的还是人文社科类图书与科普类图书。专业性特别强的图书,较少进入我们所说的全民阅读之中来。与此同时,这个世界上好书太多,但人生又太短,所以我們要读好书中的好书——经典图书。因此,我们要明确阅读的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指向乃是阅读经典,而任何阅读规划与阅读推广活动,唯有坚持经典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我们也应注意流行性的畅销书,它们往往依靠普及性的内容来吸引更多的青年人,比如,近年来特别流行的童书、动漫等,都对少年儿童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经典与流行,在今天也可以并行不悖。
第四,长期与短期。一般的规划,年限大多是三年到五年。我们既要有长期的发展思路,也要考虑这仅仅是个五年规划。因此,不要试图通过这三年到五年的规划包罗万象,也不必把未来可能需要20年甚至30年才能建成的“阅读之城”“阅读之都”“阅读之乡”写进这个规划,仿佛要在三年到五年之内实现目标,这不现实,也没必要。
二、阅读推广的五个关键词
任何一个好的规划,都离不开怎样将美好的观念与设想落实到现实世界中。一个美好的阅读规划,自然也要注重落到实处。阅读推广,重在推广。
第一,平台。今天是数字化时代,也是大数据时代。各地都可以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建立各自的数字化阅读平台。近年来,不只中国,世界各地的实体书屋和书店都在相继倒闭。2016年8月,我曾经在美国著名思想家爱默生的家乡——波士顿的康科德小镇书店内,看到张贴着这样一则“广而告之”——If you see it here, please buy it here to keep us here.(如果您在这里看到了喜欢的书籍,那请您就在这里购买吧,这样才能把我们这家书店保留在这里。)对于商家来说,这是多么无奈的请求。但即便如此,依旧挡不住书店的倒闭潮。我相信,实体书店会越来越少,但我们不必过于沮丧的是,人们的阅读不会少,反而会更多。因此,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建立一个强大的数字平台,将包括各种图书工程、推荐书目、推广活动等的所有内容纳入,一定会吸引当(各)地的人们去经常浏览与使用,这自然会对全民阅读起到一个很好的引导作用。当今时代,建立一个强大的数字化平台,非常有必要。
第二,空间。现实的阅读,大众的阅读,都离不开阅读空间。如何把人们吸引到公众图书馆,这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并找到可行的办法。对于城市来说,不仅要建设标志性的城市图书馆,还要注重建设城区、社区图书馆。以北京为例,北京市不仅有国家图书馆,还有首都图书馆,未来发展的重心,既要重视各个城区图书馆,又要好好发展社区图书馆。可以说,建设社区图书馆,是未来全民阅读发展的重中之重。在北上广这样的超大城市中,以及在各地的城市群建设中,设计者应该考虑在多少人的范围内就应该建立一座合适的图书馆,这样才能让人们都会想到去图书馆。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图书馆的阅读活动大都改为线上,但在未来疫情平稳之后,还是要有很多线下活动。大众阅读需要公共的阅读空间。
第三,计划。除了阅读规划,还应该有年度发展计划。任何一个良好的阅读规划,都需要一个切实可行的年度发展计划,即通过年度计划的形式,把规划的各项内容落到实处。比如,为了推广阅读,我们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办法,每个月都利用一个到多个节日,在图书馆中举办相应的读书活动或者阅读推广活动。规划负责指引方向,年度计划则负责落在实处。
第四,影响。一切的规划与计划最终要落实在阅读上,这就与人有关系,与图书馆有关系,与学校特别是儿童有关系。阅读推广,重在产生影响。这种影响是多向多面的。所谓多向是指既影响读者,也影响图书馆,还影响出版社与作家;所谓多面是指,既影响个体、群体,还影响社会、世界。因此,如何想办法让人走进图书馆,包括在学校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走进图书馆的习惯,都应该看作是阅读推广对人产生影响的结果。当然,还要包括让一些品牌阅读推广活动深入人心。比如,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是全民阅读的一个品牌。阅读季期间,北京会通过开展系列群众性读书活动,整合全民阅读资源,营造“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的良好氛围。这样的品牌阅读活动,应该让大家都知道,要能够做到像季节转换或者日常节假日一般,每到特定时间人们就会想到它。是否具有影响力,是检验阅读推广活动是否具有实际效果的标准之一。
第五,公益。全民阅读重在提高全民的素养。目前,包括圖书馆在内的基础设施建设,都是由政府公共投入,因此,全民阅读应该隶属于公益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说,在政府主导的阅读推广计划中,我个人建议不提阅读产业。因为一说产业,难免会涉及谁赚钱谁营收的问题,通过全民阅读盈利,绝非当下政府公共投入的本意所在。而很多企业将阅读推广作为其公益事业的一部分,既对企业有利,也推动了全民阅读,值得赞许。话说回来,只要阅读推广活动做得好,产业到时候也会水到渠成自然形成。
三、全民阅读的分类、分层、分级
全民阅读,不应该是全体国民都去阅读同一类图书。虽说阅读本身是非常私人化的事情,甚至可以说是个人的事情,但事实上,一个群体(比如大学生群体、工人群体),可能有着阅读的共同爱好与特征,也是显而易见的事。因此,全民阅读应该重视阅读的分类与分层问题。
所谓分类,可以有多种形式,可以按照职业、行业、年龄、性别等来划分。而在这个分类中,每一个类别都需要再细化与分层。以推荐书目为例。我们过去所推荐的书目,大多是“中国人需要阅读的100本书”这类面向所有人的书目。但近年来,人们更加重视不同群体的阅读共性与特性需求,因此,就出现了“大学生阅读书目”“职工阅读书单”“农民喜爱的百种图书”“军人励志书籍”“女性必读书籍”,等等。但事实上,在这些已经分类的图书推荐中,依旧可以再进行细化的分层,比如,“女性”还可以分为职场女性、退休女性、家庭主妇等;大学生也可以更加细化为工科大学生、文科大学生、理科大学生、外语类大学生等。如此细化分层的益处,就是可以更加精准地服务不同的读者,从而给他们提供更为适合、更容易满足他们需要的图书,使阅读推广更有实效。
此外,儿童阅读的分级值得我们进一步关注。据报道,2021年12月15日,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和北京大学合作开发的“儿童分级阅读文本难度测评系统”正式亮相。据悉,该系统可广泛运用于考试阅读试题文本难度和少儿阅读童书难度的自动测评。在我看来,这标志着中国儿童的中英文阅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由过去的一般分类阅读时代,进入到真正的分级阅读时代。我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在过去,儿童阅读采用的是传统评定方式,即依靠人工经验来判断文本的难度进而划分等级,这是一种描述式、静态的阅读分级标准。如今的测评系统则可以依托大数据和AI技术来有效测定一篇文章和学生读物的难度级别,进而匹配给拥有相应阅读能力的某一年龄段的儿童,从而实现儿童阅读的科学化。
西方国家的儿童分级阅读早于我国很多年。大约在20年前,我国阅读界开始倡导儿童分级阅读,并且在近年来有了长足的进步。总体来看,我国当下的儿童中英文分级阅读有两大特点。首先,高度重视。社会各界人士,特别是教育出版界人士以及学生家长,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重视儿童阅读。出版界乐意出版童书,教育界愿意推介童书,家长也愿意为儿童购买图书——这往往是家庭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种类繁多。当下我国出版的中英文阅读书目之多,也是前所未有。我们到各大书店去看看或者到网店上去浏览,可看到儿童书目可谓琳琅满目,分层、分类的图书应有尽有。很多图书加入了不少教育因素,既重视引导性,也兼具趣味性,大多以绘本形式呈现,图文并茂,对少年儿童很有吸引力。然而,我们的儿童分级阅读也存在如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科学分类不足。过去儿童分级阅读仅依靠人工经验来分类,因而设定文本难度标准的科学性不够,造成童书无法与适龄儿童的阅读能力相匹配,家长较难为孩子找到适合阅读的童书。在童书品种日益增多的今天,如何在浩如烟海的图书中为适龄儿童找到适配的图书,是让不少家长为之头疼的难题。第二,教育模式缺乏。有了阅读分级标准,有了分级分层分类的图书,还应该有与之相匹配的阅读教学模式。当下的童书阅读主要依靠儿童阅读、家长引领,缺乏教师的参与,因而无法与正常的课堂教学教材及内容相衔接。如何将童书的阅读与学校教育中的听说读写结合起来,值得我们高度重视。第三,数字出版缺位。随着移动智能电子阅读设备的日益普及,数字出版的读物市场在世界范围内逐渐成熟。未来,伴随在智能时代成长起来的一代人,数字出版也将在童书市场上凸显影响力。而儿童独特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使其阅读产品除了要求具有科学的阅读内容、呈现形态,还要求具有智能的、数字化的技术支撑。
从长远来看,我国未来中英文分级阅读也面临一些挑战。首先,市场将会继续扩大。随着我国二孩与三孩政策的放开,儿童群体将会进一步扩大,儿童图书以及用品的市场自然会扩大。儿童绘本是儿童接触最早也最多的阅读形式,对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与阅读习惯的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图书市场对于这样的需求,需要提早做好准备。其次,原创儿童绘本短缺。近些年来,我国的儿童绘本市场日渐兴盛,绘本在童书市场占据重要地位,但这种繁荣是建立在引进版绘本基础之上的。即便是我们的原创绘本,也处于借鉴国外一些绘画的初期阶段。如何发展我国原创的儿童绘本,怎样解决好创作源头的问题、挖掘好的原创作品,以及创作出更多富有中国特色的儿童图书,将是未来我国教育与出版界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最后,童书如何走出国门。出版是文化传播的载体,也是一国文化软实力的综合体现。在拥有强大原创童书的基础上,我们应该认真思考如何将我国的童书推向世界,从而让我们的童书产业走出去,在世界范围内让其他国家的少年儿童也能从小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四、提高阅读品质的三条路径
全民阅读,虽然指向全体国民,但无可否认,大学生是至关重要的阅读群体,也是更值得我们关注的阅读推广对象。校园阅读不仅包括大学生的专业学习,还包括其课堂之外的知识体系构建与综合素质培养,可以说,今日大学生的校园阅读的品质,决定了未来国家全民阅读的品质。然而,今天的校园阅读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关注。
“阅读:世界的另一个入口”,是前几年全国英语教育行业年度大会上教育高峰论坛的两个主题之一,包括“英语学习,得阅读者得天下”“打造学校阅读的生态圈”两方面内容。这个主题的论坛由我用英文主持,当时我开玩笑说,“阅读:世界的另一个入口”仿佛是在告诉我们,我们并不在世界之中。但实际上,我很清楚这句话的内涵,它在告诉我们,我们每一个个体其实都是一个相对独立又相对封闭的小世界,那么,在国际化的今天,每个人如何从相对独立和封闭的世界进入一个国际化的大世界,这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而阅读,一定可以成为进入大世界的一个入口。这自然是在高屋建瓴的层面上强调阅读的重要性。当然,针对这样的论题,我们首先要了解现存的问题,然后才可以提出相应的对策。
在我看来,当下无论是全民阅读还是校园阅读(包括英语阅读),主要问题有三方面:其一,阅读量严重匮乏;其二,阅读时追求知识而轻视思考;其三,缺乏整体与宏观的育人阅读推进机制。为此,我试图提出三种相对应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首先,增加阅读的重量。当下,在所有的校园学习方法中,阅读量严重匮乏是一个普遍现象。我们必须要清楚的是,没有大量的阅读作基础,校园教育中的个人成长会显得残缺不全。因此,学生对此要有明确的意识,不仅要擴大课堂学习的阅读量,还要适当扩大课堂之外相应知识与相关领域的阅读量。与此同时,教师对学生也要有更加严格的要求,一切课堂教学都应在阅读基础之上开展起来,而不是单单去讲解与分析基础知识。换句话说,今天的教学不是“教什么”的问题,而是“怎样教”的问题。对于师生来说,获取知识本身应该退居次位,而追求知识的来龙去脉乃至相关的理念与思想,应该成为课堂教学主要探讨的内容。这是阅读重量的核心之所在。
其次,强调阅读的深度。当下校园教育中的一个普遍现象是,学生对问题缺乏思考和深入探讨,更无法条分缕析地进行有理有据的分析与评判。这其实是缺乏逻辑思维能力和思想深度的表现。我特别想指出的是,在如今这样一个知识近在咫尺、所有知识可以在瞬间获得的网络化时代,阅读的意义和价值在哪里?在我看来,在于思考。近年来,人们正在把“阅读”变成“悦读”。对此,我一直表示反对。虽说提出这一转变的出发点或许无可指责,人类阅读的目的多种多样,完全可以为了自娱自乐而阅读,但我坚持认为,若过分强调“悦读”,很有可能会忽略阅读与思考之间唇齿相依的紧密关系。因为阅读不仅带给人愉悦,更多的是带给人思考,将阅读降低到一种使人感到愉悦的程度,则削弱了阅读的力量,更削弱了阅读能够带给人的那一种思想上的深刻感悟。而思想的价值和魅力,才是支撑阅读的灵魂与内在动力。
最后,倡导阅读的品质。所谓品质阅读,是一种本质化阅读,或者通俗地讲,就是高水平、高质量的阅读。而我想强调的是,品质阅读与学校教育中宏观的育人观念紧密关联,只有提供与育人观念契合的相关阅读书目,才能达到全面育人的终极目的。就此而言,学校教育要充分重视经典阅读,即阅读人类的经典作品。特别对青少年读者来说,经典阅读的重大意义和价值在于,这是在着眼未来地解决当下的问题。说白了,阅读经典关乎人的成长,包括未来成为什么样的人,怎样去应对未来的变化,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公民等。经典阅读往往能够引发人们的感悟和思考。
还是在那次英语教育行业大会上,我在总结时用英文所讲的两句话,既代表了我的阅读观,也适用于我们今天所生存的这个需要更多阅读与思考的世界。我把它们列出来,与大家共勉:Reading makes you better, smarter and stronger.(阅读可以使人更善良、更睿智和更坚强。)Great reading makes you a great reader, a great thinker and a great practitioner.(伟大的阅读可以使人成为一个伟大的读者、伟大的思想者和伟大的实践者。)
|参考文献|
[1]郭英剑. 数字化时代的阅读:读什么,怎么读[J]. 教育,2020(16):4-6.
[2]郭英剑. 我心目中的“北京市‘十四五全民阅读发展规划”[J]. 新阅读,2021(2):30-31.
[3]郭英剑. 我国儿童中、英文分级阅读的现状、问题与挑战[N]. 21世纪英语教育,2022-03-01.
[4]北京大学、人教社联手研制“儿童分级阅读文本难度测评系统”[EB/OL]. (2021-12-16)[2022-03-06]. https://new. qq. com/rain/a/20211216A08XN300.
[5]郭英剑. 高等教育应该“从有用之中辨别出高贵与美”[N]. 中国经营报,2010-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