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元素的中国式动画再建
——以《俑之城》为例

2022-05-23 16:31:02
电影文学 2022年6期
关键词:动画电影动画民族

王 霖

(1.韩国世宗大学,韩国 首尔 05006;2.青岛黄海学院,山东 青岛 266400)

动画电影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集合了绘画、光影、音乐、文学构思等多种艺术手法于一身,相比于以真实社会场景与现实画面进行内容表达的电影,其虚拟性与创造性能够容纳更多的想象空间,更为灵活的表现形式使其具有更多样的表达可能性。与此同时也更能受到其诞生社会中的政治环境、地理风貌、文化氛围、历史底蕴等方面的影响,在动画电影的镜头画面、音响语言、场景设计、叙事逻辑、表现手法等各个方面会自发或者无意地展露出其特有的民族性。从文化视域来看当前世界的动画电影,水平较为领先的美、日、法、韩等国家的动画电影具有较强的文化特征,给观众较为明显差异化的视觉感知与审美体验,在动画电影构建的影像空间中不断加深观众对其民族元素与文化元素的认识,并进一步传达出超越画面与故事本身的价值观念与意识形态等抽象精神内容。

中国的动画电影也同样如此,诞生于中国社会,植根于中国民族文化,受到中国社会大系统内多种系统的影响,承载着中华民族融合、演化与发展过程,也在不断探索着传递中国价值观与中国精神的方式方法,动画电影中对民族元素的多维度的有效呈现或成为一种直接有效的方法。在中国动画电影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极具中国民族特色的中国动画学派,从中国传统艺术形式中寻找表现手法,借鉴中国民族风格作为其鲜明标志,创作出了许多极具世界影响力的优质作品,动画电影中所蕴含的中国民族元素与风格样式也为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增添了又一有效的传播路径。但在20世纪末期,国内文化市场在逐步向外开放的过程中,大量外来文化作品与观念伴随着外国资本给中国文化市场带来极大冲击,中国动画电影也未能幸免于难走向了盲目模仿的迷茫阶段,民族元素在其中的占比不断降低。直至近年来,在将文化软实力放置国家战略高度、不断培养与发展文化自信,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背景下,中国动画电影重新将运用民族元素、打造中国式动画作为复兴中国动画事业、发展中国文化产业的重要路径。

一、地下世界探索,重构神话空间

电影作品中存在着时间与空间两大重要维度,虽然同样作为电影叙事的基本单位,但是由于观众更容易感知时间,叙事变动也与时间紧密相连,因而空间经常被有意无意地忽略。对此学者安德烈·戈德罗认为,电影中的画面与时间连接,电影中的时间只有建立在空间之上才能连接叙事。电影中的每一个镜头与画面都与空间维度联系紧密,空间也通过其特殊的能量特性为整个电影的叙事提供更多的信息与表达可能,推动电影叙事向深度与广度发展。由于动画电影不同于呈现真实物质社会景象的一般电影,动画电影在进行内容表达之时,首先需要搭建一个承载故事发生场地的空间,才能进一步承载时间维度推动整体的电影叙事,也正因为动画电影的虚构性,使得空间搭建具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传统的动画电影作品从动画大师华德迪斯耐的创作理念出发,在二维银幕上搭建起电影叙事的空间,带领观众在非真实的幻觉空间中欣赏经过艺术化想象与处理后的各种景色、动物、人物等元素。中国动画学派于20世纪50年代诞生,动画影像空间塑造范式也基本成型,中国动画电影中极具民族特色的空间表现也在世界动画电影发展史上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将中国特有的空间以艺术重构的形式融入到电影之中,并且从民间与神话故事中获取灵感,打造超越现实的人界与仙界空间,创造出《猪八戒吃西瓜》《大闹天宫》《哪吒脑海》《天书奇谭》等经典佳作,虽然在发展过程中中国动画电影曾一度以美国、日本为师,盲目追求其他国家的动画电影创作内容与模式,否定中国动画电影的文化优势与特色,但近年来,中国动画电影在吸收了其他国家动画空间构建的优秀经验后重返中国动画学派的创作路径,将中国特有的神话世界融入空间构建,创作出如《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哪吒之魔童降世》等优秀作品。

电影《俑之城》之中也增添了许多极具中国特征的民间与神话故事元素,记载于《尔雅》的神话传说神兽“犼”,《山海经》中象征祥瑞的神异动物“九尾狐仙”,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奇兽“鲲鹏”,与中国西方昆仑神话体系同名的地犼“昆仑”等。但是《俑之城》不同于其他的动画电影作品,直接延续了对民间与神话故事的传统空间打造手法,围绕人界与仙界空间展开故事叙事,而是突破传统认知,将电影的全部空间创新性地放置于地下世界,把地下世界作为整个叙事展开的支撑。无论是在神话故事还是在中国人的传统认知中,地下世界意味着生命的终结与灵魂的归处,具有隆重而严肃的空间特征,《俑之城》为各式各类的俑赋予了生命,重新定义个体,建构新的世界规则,其故事在地下世界中展开,并且穿插和融合了许多神话中的故事元素,毫无疑问使得地下世界在吸收了传统神话空间超脱、空灵的独特气质时,也重构了神话空间的秩序,并将地下空间隆重而严肃的特征渲染至神话空间。这种打碎再重组的空间手法,是神话世界的一种重建,也是现有神话空间认知的一种颠覆,带领大量的目光放置到隐藏着一个个精彩篇章的地下世界,在空间探索中展开中国动画世界的新可能。

二、开发全新IP,考古历史为基

电影作为一种文化艺术产品,是孕育并成长于其独特的文化环境之中的,这种文化虽然与其他文化存在着一定的共同之处,但是不同文化单位内部存在着独特目标,这种独特性也使得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文化模式,由此生长而来的文化产品自然也会呈现出明显的文化差异化,电影中的空间特性、色调搭配、情景渲染、叙事剪辑、镜头处理等方面皆会受到所浸润的文化的影响,赋予社会的独特气质。作为电影中独特一类的动画电影则更是如此,与其背后支撑的文化关联紧密,在从无到有的电影空间构建的过程中,极其依赖文化带来的创造力与吸引力,将动画电影放置到具体与抽象的交错中,以文化为内涵以现实为支撑,创造出能够让观众具有一定的共鸣且具有特殊吸引力的作品。

2014年,电影行业出现了IP(Intellectual Property)这一热词,原本意为“知识产权”,但是经过一定的发展与演变,其意义内涵出现了延伸,成为一种“具有高专注度、大影响力并且可以被再生产、再创造的创意性知识产权”。从文化市场实践来看,IP多为已经经历过市场某些维度上的考验,获得了部分用户的情感认可。如“美国队长”“蜘蛛侠”“超人”等接二连三创作续集或者是翻拍的角色形象便是一种重要的IP,这一角色形象被不断地丰富,故事线在不断铺展,获得许多粉丝的肯定与热捧,对于电影制作方而言同样也是极具创作价值与市场价值的优质文化力量。在中国动画电影也有许多经典优质的IP作品,如根据《西游记》改编的《大闹天宫》《金猴降妖》《人参果》《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等作品,根据《封神榜》改编的《哪吒闹海》《宝莲灯》《姜子牙》等作品,由“白蛇传”民间故事改编的《白蛇:缘起》,以及近些年来新兴出现的IP作品《大鱼海棠》,这些作品依托于中国民族文化的传统IP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IP动画作品大获成功的同时,也暴露出IP过热的弊病,在不断地改编、翻拍中出现了低水准、乱解读的情况,过多地集中于几个IP导致的同质化无法有效满足差异化观众的多样审美需要,因此,中国动画电影需要挣脱对大热IP的追逐,尝试从悠久且深厚的中国民族文化中寻求破局之法。动画电影《俑之城》在创作上极具创新性,不同于其他动画电影,选择具有一定影视改编基础的热门IP,而是选择了极具民族元素的考古文物作为IP,将考古历史作为电影的整体文化基础,打造全新的中国式动画世界。

《俑之城》将故事的空间放置于地下世界,根据不同的朝代来划分不同的城市,城市中生活着不同的“文物”角色,以“碑林”为主要的坐标,连接着每个城市的古往今来。生活在“秦阳城”的男主角蒙远实则为秦朝时期的兵马俑,“秦阳城”内的其他角色也同为兵马俑,武器是青铜剑,皮肤是陶土的质感,负伤时配音为瓦罐碎裂音,疗伤时使用黏土与颜料。女主史玉生活在“唐安城”,爷爷是唐朝时期的器具唐三彩,史玉所使用的武器为唐代兵器“唐刀”。跟着女主鞍前马后的小宝,其原型为国宝青铜羊。电影从考古历史的文化层面出发,打造前所未有的地下文化IP,激发宏大地底的全新吸引力。

三、紧贴时代发展,融入现代元素

电影在不断超前发展的过程中,不仅受制作技术、呈现技术、传播渠道等技术革新上带来的影响,还有观众的审美、电影市场格局、社会流行等方面时代性变化与发展的影响,与当下时代、社会心理融为一体,这种时代背景环境所指涉的维度实则贯穿至社会大小系统的方方面面,尤其是被电影视为重要支撑的文化领域,电影贴近时代的发展,也在紧密联系中透露出时代文化所特有的气息,从而呈现出时代性发展的特征。动画电影由于其特殊性,即动画电影中的空间、画面、世界观等内容的建构缺乏社会现实场景的支撑,需要调动创作者极大的想象能力与艺术表达能力,这种区别于现实的虚构式叙事艺术则需要来自所处社会文化的更多支撑,从基础画面上的配色选择、绘画手法、空间格局涉及镜头转换、剪辑手法、故事情节、叙事表达逻辑,等等各个方面,因而其时代性发展特征也极为明显。

中国动画电影发展至今,作为中国社会文化重要部分的中国民族元素一直以来都是动画电影创作灵感与素材的重要来源,创作者们将其融入动画电影中,创造出极具中国特色的动画电影作品。当然,在发展的实践过程中,民族元素跟随时代的发展,内涵与表现也同样具有时代性,在中华民族融合、演化与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中国固有元素、传统文化元素以及现代文化元素等系列元素,只要是为大多数中国人认可且能够有效反映其人文精神和民俗心理的文化成果都可被视为民族元素。民族元素顺应时代向前发展的社会大趋势同样也体现在动画电影作品中。作为应用民族元素的优秀动画电影代表《山水情》将传统国风水墨画技法融入二维动画技术中,悠扬的琴声中描绘出一对师徒老小关于学琴的故事,在寥寥数笔之间勾勒出壮美的大自然与意味深远的意境。进入新时期后的中国动画电影对民族元素的描绘相较前者,则增添了更多的民族元素的时代特征。《大鱼海棠》将中国民族配色、水墨画技法与梦工厂、迪士尼精致的绘画手法相结合,展现中国传统建筑、神话、民俗等元素,在现代浪漫主义文学表现手法中展现出民族元素的别样时代性魅力。

电影《俑之城》在民族元素运用过程中,也呈现出了时代性发展的特色,融入许多当代流行元素。首先是在选题上,以历史文化为基础,将古文物“俑”作为主要的对象,在“俑”严肃、沉稳与质朴的传统气质基础上将其拟人化,增加幽默、活泼、搞怪等个性,立体生动的人物形象愈发适应当代社会的审美偏好,此类颠覆传统认识的手法给人以出乎意料之感,进一步丰富了人们对传统民族文化的解读路径;其次是在制作上采用CG(Computer Graphics)技术,以现代性技术将电影中出现的各类文物的细节、色彩、轮廓等方面以更加清晰、立体、直观的形式展现,从而得以加深观众观影时候的临场感,以视觉刺激拉近与文物之间的感官距离;此外还有在音响语言上,电影所选用的配乐中采用了许多民族乐器,如编钟、编磬、古筝、二胡、萧、骨笛等,并且在直接乐器演奏的基础上,将民乐与现代流行唱法结合,从而为传统民族乐器增添现代化的魅力,也通过这种融合形式进一步缩近观众与民族乐器的距离。

四、民族现实隐喻,抽象精神表达

包括动画电影在内的电影中所构建的独特空间景象、世界观设定、故事叙事等内容不仅有效地拓展和充盈消费者在文化消费过程中的审美意义,也会在文化作品的传播过程中将对现实社会的种种认识以及精神情感偏好借助哲理式的理性思考传递出去。电影这种艺术形式和叙事话语源自于对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体验与对整个现代世界的思考,以及由此可能达到的基本的思想边界和本质性维度,电影创作者将其融入电影的画面、情节或者叙事之中,以隐喻的形式展现其认识与态度,从而进一步指涉到现实社会。

纵观中国动画电影的发展之路,民族元素的运用与发展对其产生的影响巨大,许多优质的动画电影借助民族元素在社会认同、情感共鸣、民族凝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获得了巨大的社会反响,电影所讲述的故事也得以走向更高的维度。当然,在运用民族元素的同时,也意味着中国动画电影与民族命运的紧密相连,民族元素赋予中国动画电影独特的文化背景,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与精神推动力量。在导演通过巧妙的设计与安排,将勇敢无畏、大公无私、心系天下、家国情怀等精神隐藏在故事的同时,还有当下民族命运与发展现实的深刻隐喻。

电影《俑之城》以轻松诙谐的形式讲述了小兵俑蒙远从小杂役成长为锐士的故事,其间遇到了诸多困难,朋友的质疑、他人的嘲笑、将军的欺骗以及信念的崩塌,在经历层层险阻之后坚定信念,重拾自信并自我赋义。在极具中国民族元素特征的文物故事之上,出现了许多与中国民族命运联系紧密的现实性隐喻。犼为寻回被将军盗走的晶石延续犼族血脉,多次攻入城内取走晶石的正当之举,却被看似为了保护百姓、身担民族大义且正义凌然的将军污蔑为猛兽害人,并先发制人对其进行围剿和虐杀,这种“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的隐喻与中国在和平发展时遭受无妄的污名化与恶意中伤如出一辙;身为小杂役的男主角蒙远拥有远大志向,但是却在发展中被名利所迷,为谎言所惑,一度失去自我,甚至将曾经救过自己的昆仑擒获送入大牢,这与当下社会中立志高远却迷失的一代人极为相似;蒙远度过艰难挫折后,重新认识了将军与犼的善恶,也重新反思自己长时间以来的追求和自我认知,点出“只有我能定义我是谁”的故事主题,在重建自信后打败大将军为犼夺回晶石,这同样也是中国社会中曾经历过自我怀疑的一部分人的重要心理映射,在成长的挫折中不断自我怀疑,但又在挫折中一点点重塑自信,将挫折视为成长的养料,共创中华民族的时代辉煌。

电影《俑之城》不同于以往的中国动画电影,脱离中国传统神话体系开辟了一条全新的路径,借助中国特有的考古文化,突破传统所赋予文物生命,以动画电影这一形式为载体,带领观众领略地下世界的魅力,以民族文化为基础,从时代与现实中崛起发展的力量,从而进一步发挥民族元素在中国动画中的魅力。但是,该电影在故事的新颖性、情节的合理性、叙事的连贯性、表达的有效性、画面的原创性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需要进行提高,从而得以充分发挥中国民族元素在推动中国式动漫的再建与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展现中国魅力,讲好中国故事。

猜你喜欢
动画电影动画民族
我们的民族
做个动画给你看
动画电影大导演养成记
艺术启蒙(2020年12期)2020-12-24 02:34:42
动画发展史
动画电影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人民交通(2019年16期)2019-12-20 07:03:44
我的动画梦
文苑(2019年22期)2019-12-07 05:28:56
没有一位观众曾看过这样的动画电影!
电影(2018年12期)2018-12-23 02:18:52
多元民族
乡村地理(2018年4期)2018-03-23 01:54:08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文史春秋(2016年2期)2016-12-01 05:4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