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山东高校弘扬沂蒙精神的路径探析

2022-05-23 23:48李士平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2年17期
关键词:沂蒙革命精神

李士平

[摘           要]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勤劳勇敢的山东人民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与革命实践相结合,孕育了伟大的沂蒙精神。沂蒙精神有丰富的内涵意蕴、深刻的价值追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条件下的新发展,充实了革命精神和革命道德的新内涵。在新时代,从开展革命精神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出发,山东高校要大力弘扬沂蒙精神,开展革命文化教育,以昂扬进取的姿态和永不服输的气魄,谱写新时代山东精神奇迹。

[关    键   词]  沂蒙精神;高校;路径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17-0163-03

革命精神和革命道德教育既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内容,又是我们党教育青年的重要方式之一。新时代开展革命精神教育是着眼世界新变局、立足发展新环境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环节,以党的百年历史为起点,以党的百年伟大事业为基点,以培养可堪大任的时代新人为重点,在山东高校结合地域特色和独特优势开展沂蒙精神教育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党和国家事业推向前进具有重大意义。

一、高校开展革命精神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开展革命精神教育的重要性

“我们党在百年奋斗中,培育形成了一系列各有特点的革命精神,集中体现了党的坚定信念、根本宗旨、优良作风,是激励我们不懈奋斗的宝贵精神财富。”[1]我们党百年来最鲜明的优势之一就是在进行社会革命的同时不断进行自我革命,以党的革命精神影响人、感染人,这也是我们党永葆生机活力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面向新时代,结合新形势,抓住新机遇,在高校开展具有地域特色的革命精神教育恰逢其时。

以革命精神教育為主线开展党史教育既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内容,又是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在高校开展革命精神教育,传承党的自我革命的优良传统,发扬革命精神,有利于不断提高高校党委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能力和水平,推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在高校范围内向纵深发展;有利于高校师生深刻了解党的奋斗历史和经验教训,积极传承党的优良革命传统,增强高校师生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和爱国主义意识,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这既是新时代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现实需要,又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时代需要,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进党的百年伟大事业的使命需要。

(二)开展革命精神教育的必要性

进入21世纪后,西方国家逐步加紧对我国的攻击和渗透,并且在新兴技术的加持下,采用越来越隐蔽的方式,不仅对我国的国家安全构成严重的威胁,还对我国意识形态工作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构成巨大的挑战。

首先,西方价值观念的冲击。在全球化的浪潮下,世界已发展成为一个相互密切联系的共同体,各种社会思潮和思想理论相互碰撞、激荡,高校面临西方社会思潮和资本主义价值观念的双重冲击,只有让大学生深入了解党的历史,才能使他们感悟革命精神,感受百年来中国发生的历史性巨变,增强对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情感和实践认同,更加坚定地拥护党的领导。

其次,网络错误舆论的污染。进入21世纪以来,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发展,区块链、5G技术、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发展在催生着不安定的因素,国外敌对势力与国内某些别有用心的群体利用互联网技术,在网络上大肆散播错误言论,导致网络环境乌烟瘴气,严重荼毒高校师生的思想环境,而高校作为各种思想理论碰撞的前沿,极易受错误言论的影响,因此必须加强高校师生的革命精神教育,增强高校师生对党奋斗历史的了解,提高政治敏锐度,抵制网络错误舆论的影响,肃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二、沂蒙精神的深刻内涵

山东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山东作为革命圣地之一,在党的革命史、改革和建设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沂蒙山革命根据地在这里建立,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同源同种的沂蒙精神在这里孕育。沂蒙精神历经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是各个历史时期始终紧扣革命和建设主题的生动反映,是山东人民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统美德与时代任务相结合的实践结晶,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革命精神的双重滋润下,沂蒙地区先后出现一大批优秀革命人物和事迹,改革开放后,沂蒙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发扬革命传统,赓续革命精神,继承沂蒙精神不怕艰难困苦、勇于奋斗的革命基因,开拓创新,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取得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突破。

沂蒙精神是中国革命道德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新阶段,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脉络,沂蒙精神诞生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山东人民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的革命实践和精神产物,是山东人民、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撑,虽然沂蒙精神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但是“勇于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实质始终是贯穿于其中的精神主线。

山东革命根据地是唯一一个以省份命名的根据地,山东革命根据地孕育的沂蒙精神体现了沂蒙人民识大体、顾大局的价值追求,体现了山东人民敢于胜利、勇于担当的精神气质,体现了党的人民性这一与生俱来的独特优势,体现了新的时代条件下儒家优秀传统文化在古老的齐鲁大地上新的传承与践行。沂蒙精神内涵非常丰富,核心要点可以概括为吃苦耐劳、勇往直前、永不服输、敢于胜利、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沂蒙精神既是中国共产党践行群众的结果,又是贯彻“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这一政治路线的结果,正是由于这种难以消弭的军民鱼水情才使沂蒙精神为革命的胜利注入了强大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在新的伟大征程上,沂蒙精神的内涵意蕴将进一步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进一步充实,呈现出新的时代、实践特征,沂蒙精神不仅是塑造复兴路上伟大民族精神的重要精神资源,还是推进伟大事业必须坚持的理想信念,因此,继承和弘扬以沂蒙精神为代表的革命精神,开展革命精神教育意义重大。

三、新时代高校弘扬沂蒙精神的路径选择

一百年前党在高校中孕育诞生,一百年来高校伴随党走过了艰辛壮阔的历程,一百年来党始终将高校视作开展革命和建设的重要资源和思想阵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2]沂蒙精神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沂蒙精神的时代意义更加凸显,因此在山东高校结合红色资源优势开展沂蒙精神教育,发挥沂蒙精神的育人作用恰逢其时。面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形势、新挑战,新时代高校弘扬沂蒙精神必须着眼时代发展大势,开展红色文化教育,创新传播途径和话语体系,从青年的生活和思想实际出发,实现新的时代性跨越。

(一)坚持党委领导,筑牢教育根基

首先,我国高校实行的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高校党委是高校开展各项活动的主心骨和领航旗手,决定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和效果,因此,高校开展沂蒙精神教育必须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创新理论为指导,保证政治方向不偏向、不错位,同时高校是包括学生、教职工、行政人员等在内的统一整体,高校党委和各级党的基层组织应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制,针对不同群体开展革命精神教育,确保沂蒙精神教育和党组织活动真正做到往深处走、往实处走。

其次,高校教师是开展沂蒙精神教育的主要教育者,其思想水平、理论水平、政治水平决定了沂蒙精神教育的“最后一公里”,因此要以高校党委为核心,以高校行政部门为主体,开展少数民族教师、海外归国教师的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筑牢思想政治教育的根基。

最后,人是开展沂蒙精神教育的主体,制度则是重要保障,要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建立健全高校党委、教职工、行政人员的思想理论素质考核评价体系,发挥规章制度的规范和约束作用。

(二)挖掘红色资源,营造文化氛围

首先,传承红色基因,开展红色精神教育。高校应利用沂蒙革命老区的区域资源优势,通过党史馆、革命纪念馆、会议遗址等红色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及发掘当地红色资源,开展实践教育,通过当地英雄人物的亲身经历对学生开展红色教育,触摸历史的沧桑,传承红色血脉,以老红军等人物的切身经历和人格魅力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让大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党史、感受革命精神。同时凝练党史、校史,以革命精神和党史教育为主线,结合校史资源,营造高校、社会协调联动的红色教育氛围,实现红色基因与教育目标的内在统一。

其次,完善课程内容,发挥思想政治课的作用。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为载体,渗透沂蒙精神等革命文化教育。倡导学生自觉阅读相关史稿史料,让学生了解相关英雄人物和事迹,着重讲授人物和事迹背后所承载的精神意蕴,通过课堂活动使大学生不忘革命年代的苦难记忆,接受革命道德教育,培养民族自信心和爱国主义情操。

最后,在校园内设立主题板块,建设红色校园文化。成立各类社团,以开展中共党史教育为依托,营造人人皆学、处处可学的红色文化学习氛围,打造红色育人阵地,发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作用。同时创新表达方式和话语体系,挖掘沂蒙地区在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历史事件和英雄人物,利用丰富的艺术形式实现沂蒙精神多样化的价值表达,讲好沂蒙故事、讲清沂蒙事迹、讲透沂蒙精神,以鲜活的事实、生动的例证,让沂蒙精神和革命文化教育更具有感染力和生命力,让红色教育之路越走越宽。

(三)拓宽传播渠道,创新传播载体

创新传播方法和手段,发挥传统史学和口述史学研究的优势,综合挖掘红色故事,发挥沂蒙精神的育人作用,利用好线上、线下两个平台、两种方式,开展多样化、趣味性、启发性的课堂活动;课堂之外利用网络新媒体,借助大数据、虚拟现实等现代科学技术,让沂蒙精神和历史人物“复活”,拓宽传播渠道,形成全方位、多维度的传播渠道,用红色精神力量引领学生身心发展。同时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依托开展革命精神教育,发挥中共党史本科专业和研究生专业的学科优势,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大胆探索,加强特色专业建设,革新发展理念,突出党性和意识形态色彩,加强学科平台建设,进一步细化学科方向,利用专业优势开展专题教育,在高校革命精神教育中充当先行者和领头羊。此外,创新传播话语,拓展传播形式,从当代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和群体特征出发,立足“爱国”这一主题,立足青年群体的实际需求,实现沂蒙精神育人作用的实效性转化。

(四)细化教育对象,注重年轻群体

作为在革命年代产生、形成的沂蒙精神,与当今大学生的生活有着时间和认知维度上的距离。因此,开展沂蒙精神主题教育必须细化教育对象的群体分层,从实际出发,依据教育对象的群体性特征,依据大学生的不同年级、不同民族、不同政治面貌,開展全方位、多层次、有重点的革命精神教育,力图多角度、多形式、深层次地诠释沂蒙精神。青年群体尤其是青年学生是民族、国家、社会发展的新兴力量,要准确将青年学生群体依据政治面貌、民族等标准划分层级,进行针对性的革命精神教育,让学生愿意听、听得懂、有共识,增强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文化教育效果,同时坚持“重点论”,以低年级大学生为重点群体,挖掘沂蒙精神中与青年学生产生情感、心理共鸣的人物故事,将人物故事背后承载的革命精神、地域文化与一个个人民革命英雄相结合,激发爱国主义情感。此外,在了解教育对象群体的实际需求基础上,开发符合不同群体的红色文化产品及周边产品,如背包、玩具、饰品等,以时代化、网络化、典型化的传播话语体系讲好沂蒙故事、学好沂蒙历史、用好沂蒙精神。

战争硝烟已退去,沂蒙精神代代传,勇立历史新潮头,奋力谱写新篇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历史是现实的根源,任何一个国家的今天都来自昨天。只有了解一个国家从哪里来,才能弄懂这个国家今天怎么会是这样而不是那样,也才能搞清楚这个国家未来会往哪里去和不会往哪里去。”[3]新时代、新挑战、新机遇,这为新时代山东高校弘扬沂蒙精神提供了有利平台,也为践行沂蒙精神提供了有力推进剂,继续发扬无私奉献、艰苦创业的优秀革命传统,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汇集强有力的精神推进剂。

参考文献:

[1]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化改革开放 深入推进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N].人民日报,2021-06-10(001).

[2]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汇聚起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正能量[N].人民日报,2013-11-29(001).

[3]习近平.在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N].人民日报,2014-04-02(002).

编辑 鲁翠红

猜你喜欢
沂蒙革命精神
建党百年视域下沂蒙精神的当代价值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拿出精神
中国的出行革命
登临沂天蒙山 行歌沂蒙调
登临沂天蒙山 行歌沂蒙调
粉红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
《沂蒙六姐妹》:用沂蒙精神为沂蒙女性树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