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民
[摘 要] 高校艺术专业作为高等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人才培养、文化传承与创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社会责任,理应自觉承担立德树人的时代使命。高校艺术育人要结合艺术专业课程培养目标的特点,充分挖掘专业课程中蕴藏的思政教育资源,使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同频共振。基于此,立足高校钢琴教学视角,对当前钢琴专业课程融入思政建设的意义与内涵进行分析,为高校钢琴专业课程融入思政理念的教学设计路径提出具体对策。
[关 键 词] 高校钢琴教学;课程思政;教学理论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17-0034-03
一、钢琴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的内涵
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指出,立德树人成效是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通过思政理念同专业课程自身特点相结合,可以从思想认同到家国情怀、品德修养到人格养成、学术志向到专业伦理三个层面进行价值引领。通过传统文化思政元素赋予课程内容深厚的文化内涵,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部驱动力量,提高课下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使高校专业课程教学真正做到“润物无声、立德树人”。
课程思政改革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着力解决“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三大问题,全面落实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协同育人新机制。课程思政的提出,使高校的专业课程最大限度地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进行传播和外延,思想政治教育从传统思想政治课程向其他课程拓展延伸,同时也赋予了高校各专业课程更多的价值。在价值日趋多元化的社会发展背景下,单纯凭借思想政治课程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是存在一定局限性的,要秉承“学科德育”的理念,不仅在专业课程上传授课程思政理念,还要发挥多学科优势,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在课程的改革理念上,要从“育人”本质出发,树立课程思政理念,注重在价值传播中凝聚知识底蕴,又要注重在知识传播中强调价值引领。目前,众学者对课程思政的内涵都存在不同的看法。解岩认为,课程思政是一种将思想政治和德育融入各类课程中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思维。顾美娟认为,课程思政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与各类专业具体课程的相互融合。高德毅、宗爱东认为,课程思政应该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学科之中。从学者们所表达的课程思政的内涵来看,虽然每位学者之间的表述略有不同,但是在所陈述的方向上都是一致的,各位学者都认为课程思政应该是融入各专业学科中进行思想政治渗透的教育,而非单独设立的一门课程。应该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各专业课程有机结合,实现真正的协同育人,摆脱以往只依靠思想政治课堂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局限性。
钢琴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是由思想政治教育、综合素养教育和钢琴专业课程教育相结合构成的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三者之间相互结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形成课程思政体系下创新型教学模式。从专业课程教学目标来看,实现了专业知识传授、技能培养、价值塑造、情感认同相结合的四位一体的专业课程教学目标。从价值教育来说,思政教育融入钢琴专业课程,可以实现价值学习、价值引领和价值渗透功能。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赋予了专业课程教学更深层次的情感和价值教育意义,培养专业知识技能和具有“工匠精神、文化自信、时代担当”的职业素养,并且具有“双创”精神的、立体的高校学生。通过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做人做事的道理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实现“润物无声,立德树人”。
二、高校钢琴教学融入课程思政的意义
课程思政是根据“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提出的,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立德树人背景下,将钢琴专业教学融入课程思政建设中,能夠有效应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不足,具有现实意义。
长期以来,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的“两张皮”问题已经影响到人才培养质量,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日常教学过程中,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其一,在日常钢琴课程的作品选择上,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作品以及一些具有民族性的钢琴作品和现代作曲家的新作品。深入挖掘钢琴作品内容的德育元素,引导学生立足时代、扎根人民、深入生活、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和创作观。其二,在课程目标上,通过对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过程等方面的设置,融入德育思想,坚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积极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学生在乐曲情感的深度体验中获得思想上的熏陶。其三,在各类校园文化活动和比赛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相关艺术元素,将钢琴艺术实践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在学习西方钢琴音乐时,可以引导学生围绕作品的创作背景、创作理念、创作技法与音乐情感几方面进行探讨研究;研究中国经典钢琴作品、民族器乐改编曲、民族风格钢琴作品时,可以让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红色革命精神,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形成更加积极的民族审美意识,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更好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与文化传导结合在一起,实现文化输出。在不断的舞台实践过程中,学生的心理素质会得到提升,能够坦然面对舞台表演中的困难与压力,这也与思政教育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不谋而合。
三、高校钢琴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实施途径
(一)建立健全教学讨论组织及课程思政建设的工作机制281C1894-11D8-4464-A7BE-27C7D0572966
目前,课程思政建设作为各高校一项重要的教育内容,应在培养学生专业素质能力和加强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课程思政的建设旨在引领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得到提升,深入研究专业知识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作用关系,将二者有机结合,保证专业课教学与思政教学同时、同步进行。专业教师要充分理解专业教学与思想政治教学的关系,切实展开教育研究活动,探讨专业知识本身具有的思想内涵、价值因素与道德情感价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课程思政建设的形成,需要借助一系列科研教学活动进行推进,逐渐细化到钢琴专业教学。那么,要想推动课程思政更好、更快地发展,就需要对原有的钢琴教学大纲进行修改订正,以现有的教学内容为基础和出发点,对教学内容中蕴含的思想政治因素进行深入挖掘,经过思想加工和处理,满足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将所有思政教育资源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系统的有机整体,最终完成教学大纲内容的修订。在钢琴教学考核标准上可以加入如何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最终的课程考核中,教育工作者应在确保学生牢固掌握专业课知识技能的同时,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
(二)不断拓展思政教育的有效途径
在高校钢琴专业的日常教学中,教学重心要逐渐从学生学习转向关注学生良好思想道德的形成上。目前,在钢琴日常教学活动中,添加了许多中国特色的、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秀经典作品以及一些具有民族性的钢琴作品、现代作曲家的新作品等。如具有爱国主义精神的《红星歌》《我的祖国》;由传统器乐改编的钢琴作品《二泉映月》《夕阳箫鼓》《百鸟朝凤》;张朝老师的《我的祖国》《中国之梦》《音诗》《皮黄》《努玛阿美》等;桑彤老师的《随想曲》《内蒙古民歌主题小曲七首》等。这些具有中国特色的钢琴作品从实质上来讲与中国传统文学分不开,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中国大好河山之美,还蕴含了浓厚的民族气息,这也是中国钢琴作品不同于西方钢琴作品的魅力所在。钢琴作为一门高雅的艺术,它不仅为我们带来了优美的旋律,还潜移默化地净化了学生的心灵,通过演奏、聆听与欣赏钢琴音乐作品所蕴含的高雅美,结合作品中的中国元素,深入挖掘中国钢琴作品中的人文精神,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陶冶情操并完善人格,将钢琴音乐艺术对人的精神启迪作用发挥到极致,增强课程思政科学理念在日常钢琴专业课程教学活动中的创新性、灵活性和高效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学习中国本土作曲家所创作的钢琴作品,凭借着对中华民族文化的情感表达,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体会作曲家所表达的内心世界。不同于以往单一的灌输式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以中国钢琴作品的学习为契机和载体,以音乐情感为纽带,潜移默化地将思政教育融入日常钢琴专业课程教学中,从而使钢琴教学不再是一个单一的技术性教学活动,赋予了钢琴教学更深的教育意义与哲理性。让学生在学习音乐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提高思想政治觉悟,促进学生个人道德修养的形成,塑造健全的人格,增强政治认同和国家意识,实现思政课程理念教育显性与隐性的有机结合。
(三)构建中国钢琴音乐民族化的教学理论
中国钢琴音乐的民族化,就是要用钢琴这一西方乐器来展现我国本民族的音乐文化内涵,传达中华民族的精神、意蕴和风格。不仅吸收了异域营养,促进了自身现代化的发展,还彰显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特征,吸收西方艺术、建设中国的钢琴音乐文化。如何构建中国钢琴教学理论体系,需要我们从中国钢琴音乐作品中研究具有中国特色的钢琴教学理论,探索追求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钢琴教学理论体系。对于钢琴专业课程教学来说,中国钢琴音乐的创作为钢琴专业课程教学提供了一大批具有传统中国风格、浓郁中国文化特色的中国钢琴作品,作曲家在改编、创作时吸收、模仿了大量的中国传统乐曲旋律,使这些钢琴作品具有很强的中国风味,而中国钢琴乐曲的教学就需要对应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钢琴教学理论,这种理论又反过来促进钢琴艺术的进一步繁荣。
一个民族音乐的发展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就是这个民族音乐作品中所展现出来的民族文化,是这个民族立身和区别于其他民族文化最重要的标志。学习具有中国特色的钢琴作品不仅可以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提升民族自豪感。以中国钢琴作品《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为例,作品反映了西部黄土高坡的自然美和生态美,是中华黄河流域文化塑造出来的伟大作品,通过让学生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和地域特点,根植于乐曲中的中国革命文化、浪漫主义情怀和坚定的斗争精神,使灵魂在音乐中得到洗礼。
钢琴专业课程所传授的中国钢琴音乐与西方钢琴弹奏技法略有不同,中国钢琴作品与西方钢琴音乐也略有不同,它们都具有自己的代表性,用符合中国特色的钢琴教学表现中国传统音乐之神韵,构建符合自己民族的钢琴教学理论,繁荣中国本民族自己的钢琴音乐艺术。因为钢琴演奏需要有规律的、科学的、持久的训练,这种训练需要毅力、耐心、信心和勇气。所以,钢琴作品的学习不仅对传承中华文化起到了促进作用,对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顽强进取的品质以及踏实、严谨、科学的作风也都有着不可小覷的影响。
因此,不仅在理念上要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在钢琴教育的目标系统、教材体系、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研究制定上都需要反映出一种系统的思路,将思政教育与钢琴专业课程完美结合起来。这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重任,需要我们几代人甚至更长的时间去努力。
四、结语
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创新是一项系统且长期的工作,只有明确高校钢琴专业课程思政的责任主体才能推动钢琴专业课程思政真正的建设和良好的运行。通过中国钢琴音乐的教学可以熏陶学生的性格,让受教育者的自豪感得以增强、情商得以提升、心灵得到净化,不仅可以使德育变得生动有趣,还可以促进人与人的来往,形成健康的人际关系,营造好的音乐氛围,创造和谐、美好的文化环境,使有形教育逐步向无形教育转化,潜移默化之中不断地提升思想政治教学的实际成效和感染能力。21世纪主要的竞争力存在于人才和民族文化上,根本体现在人的素养上。高雅的钢琴音乐教育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素养,培养全面发展的音乐人才。所以,明确课程思政在钢琴专业课程中的意义重大,加大对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程的形态、具体内容的研究,发挥课程思政教育的主要功能,可以培养出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纪俊娟.音乐教育专业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探索[J].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21,41(1):10-16.
[2]窦瑾,毛肄,吴婷婷,等.钢琴课程思政教育教学路径研究[J].艺术教育,2019(10):253-254.
[3]侯钫.艺术院校推进“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与思考[J].音乐探索,2020(3):42-47.
编辑 薛直艳281C1894-11D8-4464-A7BE-27C7D0572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