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翠文
摘要:写作,是学生在学习语文路上的一道坎。把提升写作能力这个目标分解、细化,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落实到日常的小练笔中,让学生逐个攻破,有助于建立写作自信。
关键词:小練笔 ;目标分解;写作自信
在日常的教学中,总会发现有一部分学生,谈写作而“色变”。面对着一次次的较高难度写作任务,学生写作的自信在一点点地消退。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欣喜地发现,坚持小练笔的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写作自信。
一、漫漫写作路,必先驱赶 “拦路虎”——写作恐惧。
不难发现,学生之所以认为写作难,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写作恐惧在“作怪”。这种恐惧的心理,大部分是源于:缺乏写作题材、生活中缺少感悟、写作缺少相关的技巧,写作基本依靠自己的阅读经验等。
多种原因,让学生对写作说句“爱你”实在太难。笔者通过较长一段时间的实验,发现不限字数、主题丰富、接地气的小练笔能很好地被学生接受。更欣喜的是,通过一次次的训练,学生一次次地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写作自信也越来越强了。
二、一点一滴,催开写作之花。
梁启超先生在《作文教学法》中曾指出:“写作教学要尽量少作精练,注重实效。”在教学中,小练笔的每一次训练内容也是应该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安排。
(一)化繁为简,积少成多。
在教学时,笔者有意识地去研究每一个学年段对学生提出的写作能力要求,把每一个目标分解、细化,化繁为简,力求让每一次的小练笔都能被大部分学生接受。此外,写作能力的提升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要坚持每周一、两次的小练笔训练。一开始,学生可能是被动接受的,但慢慢地,小练笔训练已经成为一种习惯。
(二)目标分解,有效训练。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2019版))对小学五、六年级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出建议:“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有意识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写作素材。”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笔者针对性地安排了小练笔:
1. 细心观察身边美好的事物,用文字记录。
学生之所以难以写出文笔细腻的文章,很多时候是因为没有养成细心观察事物的习惯。在每一月的小练笔中,笔者至少安排两次针对观察力培养的小练笔,主题一般是身边平凡的事物,如:窗外的那棵树、一道美食、清晨的声音等。
比如在一次小练笔训练中,主题是“清晨的声音”。在开始之前,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清晨醒来,听到窗外的鸟叫声,你听出了声音的不同吗?它们可能在表达什么呢?利用周末的早晨,好好地去观察吧!于是,在学生的小练笔中,就发现了细腻、动人的文字:“屋子外,小鸟在树上唱起了大自然的奏鸣曲,‘叽叽喳喳’唱个不停。或是鸟儿出巢寻找食物,扑扇着翅膀‘吱呤玲’响;也或是雏儿饿扁了肚子,‘咻咻’闹个不停;许是鸟妈妈在喊孩子们起床,‘咯咯咯’唠叨个不停。哦,原来这就是清晨的声音。”
从身边习以为常的事物入手,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去用心观察,学生往往能写出动人的文字,文章也会变得更加的真实可感。养成了留心观察的习惯,写作的题材就更丰富了。
2. 珍视个人独特的感受,用心感悟生活。
在习作教学中,我们往往会要求学生写出真情实感。然而,因为缺乏感悟,学生难以表达出自己独特的感受。笔者在安排小练笔的时候,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感悟力。安排的主题一般是学生的活动感受、节日的喜悦、季节的更替、身边事物带来的启示等,让学生不仅关注到自己耳闻目睹的事物,还应关注自己的内心感受与联想。感悟力的培养,打开了学生的思维,更有利于学生创造性地表达自我。
比如,春天到了,教室外那棵光秃秃的大树,几天不见,就长出一树的嫩芽了。笔者相机安排了主题为《窗外的春色》小练笔。在此之前,先引导学生,你看到的是什么?你又想到了什么?后来,在学生的小练笔中,发现了直敲人心的感悟,如:“三天前,大树还是光秃秃的,比如人生,就是落入了低谷——可能是投资失败,可能是高考失利,又可能是失恋。而这时,许多人一蹶不振。其实在这时,只要充满信心,好好地活着,就会像叶子一样新枝抽发。”
有了属于自己的感悟力,文章自然也能写出真情实感了。
3. 传授写作知识与技巧,增强表达能力。
读书治学,需讲求效率,注重门径。张之洞曾说过:“读书宜有门径。泛滥无归,终身无得;得门而入,事半功倍。”写作的学习,也是如此。有了写作方法与技巧的支持,学生有章可循,写文章也会更加的得心应手。
(1) 细化写作手法、技巧的训练。
写作手法丰富多样,笔者精心挑选了常见的、学生易掌握的手法,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开展针对性的训练。
比如,在《开国大典》一文中,课文用了点面描写的方法。笔者相机引导学生,除夕夜吃团圆饭、开学典礼上的情景又是怎样的呢?于是,在小练笔中,学生就学会了一种写作手法。长期的积累,写作手法的逐个攻破与习得,让学生的文采更加发扬。
(2) 自创写作“小妙招”,让表达更自信。
孟子说:“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教师在进行小练笔训练时,自创一些“小妙招”,既有利于学生模仿,也鼓励了学生的创造性表达。
“万事开头难”。学生在进行习作的时候,往往会因为开头而琢磨上好长时间,笔者就有意识地通过小练笔来“支招”。比如,在“写一篇读后感”的教学时,首先通过小练笔来传授“妙招”,写好开头段,比如:1. 名言开头法。2. 情景开头法(你想在怎样的情景下回想这本书呢?)3. 追问开头法。(拿到一本书,你会有哪些疑问呢?)
教师的“妙招”落实到小练笔当中,渐渐地,学生也会有自己的“私人妙招”了。
三、每一次小目标的实现,都会化作写作的自信。
学生的日常作文,要想成为一篇优秀范文,实属不易。对比之下,有针对性的小练笔更容易获得成就感。这种成就感,一步一脚印换来的。优秀的小练笔,笔者会在班上分享,还会整理成学生的读本,这种成功的喜悦多么鼓舞人心。当写作恐惧不再来“挡路”,换来的是满满的写作自信。
写作能力的提升,需要先完成一个个小目标。小目标的实现,小练笔是“功臣!”写作的自信就在一次次的成就感中悄然而生。
参考文献:
[1] 梁启超. 作文教学法[M] .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8年
[2] 吴勇. 我让学生爱上了写作:吴勇的童化作文课程实践[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