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专业层面的资源供需数量均衡、类型适配是高校学生专业选择需求得到高质量满足的物质基础,供给改革与需求管理协同推进是实现供需动态均衡适配的必由之路。本文针对我国高校学生专业选择需求在数量、类型、结构等面临的现实问题,从提升学生选择意识和能力、厘清选择观念与行为误区、加强风险教育和需求疏导等3个方面提出了完善路径。
[关键词]高校学生;专业选择;需求管理;问题;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22)02-0049-05
[DOI]10.13980/j.cnki.xdjykx.2022.02.009
高等教育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一种社会活动,是建立在中等教育基础之上的专业教育,专业性是其重要的本质[1]。选择专业是每个高校学生都必须面对并抉择的事项,亦是其最本源的一项利益表达。保障学生专业选择权益,把成才的选择权交给学生,高质量满足学生的专业选择需求已成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基本共识与发展趋势。近20余年来,政府和高校通过优化专业设置与管理办法、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施行学分制改革及大类招生等新型管理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从供给端补齐短板,提升资源供给品质。但由于需求端引导与管理的相对滞后,造成资源供需失衡失配,相当一部分学生的专业选择需求仍未能得到高质量满足,众多学子及家长年复一年地为此焦虑,成为一种难以言说的痛楚。“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妥协是普遍现象”[2]。高校学生专业选择需求的满足不仅仅是一个供给改革问题,也是一个需求管理问题,前者至关重要,后者亦不可或缺。
一、我国高校学生专业选择需求管理面临的现实问题
(一)求学择业动机功利化倾向突出,需求跟风攀高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虽然已经迈入普及化发展阶段,但随着越来越多的适龄青年拥有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量急剧增长,在求学与择业机会“有没有”问题解决后,又生成了“好不好”“好上加好”的新诉求,供求失衡失配矛盾尖锐。而高等教育的非义务性、高阶性及高成本性,决定了高等教育优质资源的相对稀缺性。首先,高等教育的非义务性决定了它既非国家必须向全体国民提供的一种教育服务,也非人人都具备资质和能力享有的一项教育权利。其次,高等教育教育层次与内容的高阶性决定了并非所有学生的学业能力及智力水平等禀赋条件都适宜接受。最后,高等教育的高成本性意味着政府和社会创办高等教育及个人接受高等教育,均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并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从成本和收益分析的角度讲,并非个体接受高等教育的时间越长、层次越高,收益就必定越大。在欧美国家,社会公众对高等教育需求已比较成熟和理性,因材施教、因材受教、量才适用的理念深入人心。而在我国,接受高等教育是受教育者逆转自身经济状况和阶层地位的有效途径之一,高等教育的文凭和学历不仅是职场竞争的基本要件,亦是赢得就业机会和竞争优势的先决条件。在现实和潜在利益的驱动下,个人和家长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不断被强化,对教育过度客观存在的风险则缺乏审慎地考量。对绝大多数普通家庭而言,高等教育仍承载着改变命运、实现就业、摆脱贫困、完成阶层流动的期望。社会对高等教育的层次、类型、人才培养规格和目标是否适合受教育者的能力、爱好和专长等缺乏冷静客观的分析和理性认知,“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追捧名校、热门专业及高学历现象突出。无论孩子的禀赋是否适宜,家长都会期望自己的子女尽可能多地接受更高层次的高等教育,寄希望于通过接受高等教育来实现夙愿。非理性需求的普遍存在,造成社会对高等教育资源的需求相互跟风、持续攀高,资源供需数量失衡、类型失配。
(二)文凭主义和教育焦虑相互催化,需求虚火过旺
文凭主义指凡事只重文凭、文凭至上,盲目追求高学历的一种社会倾向。文凭原本只是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颁发的一纸资质证书,用以表明受教育者的学习和训练经历与受教育程度。但我国传统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度使得“学而优则仕”“以文凭论英雄”“唯学历取官”等观念根深蒂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情结深入人心。而且,“文凭取代特权成为个人获得社会地位的最具决定性的因素,成为一种新的社会价值实体并以此构成一种价值制度”[3]。时至今日,在人事管理和考核評价过程中,“文凭主义”仍大行其道,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公职招考、职务职级晋升、职称评定、工资核定等仍与文凭直接关联。一些地方和部门甚至列出了“学位官员级别换算表”:学士对应科员、硕士对应科长、博士对应处级、博士后对应厅级等。文凭变相成为个人职场竞争的敲门砖、经济收益的开源阀、选贤任能的度量尺以及地位名望的助推器。社会公众对文凭的盲目崇拜和追捧,使得教育焦虑越演越烈,教育功能被异化,受教育者热衷于追逐高文凭、高学历并形成内卷。
面对虚旺的高等教育需求,我国高校学费收缴政策内在调节机制的制度性失灵进一步加剧了矛盾。约翰·布鲁贝克指出:“即使最富裕的国家也不可能提供普及高等教育所需的经费。”[4]政府公共财政经费对高等教育进行投入或补贴固然是必要也是必需的,但收取学费也是维持高校正常运作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高等教育一直实行免费政策,国家承担全部费用。直到1985 年,中共中央颁布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开始允许部分高校招收自费生和委培生并适当收取培养费,由此确立了公费生和自费生“双轨”并行的制度。1993年,部分高校试点取消自费生和委培生招生计划,采取同一分数线录取并统一收缴学费政策。1997 年,全国高校全面实施收费上大学制度。但即便如此,我国《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一直将“多种渠道筹措”和“合理分担”作为筹集高校办学经费及核算学生培养成本的基本原则。1996年颁布的《高等学校收费管理暂行办法》与2005年颁布的《高等学校教育培养成本监审办法(试行)》,均强调了“高等学校学费占年生均教育培养成本的比例最高不得超过25%”。相对于欧美高校完全或部分市场化的学费核算与收缴标准,我国高校学生的学费标准仍然十分低廉,使得价格对教育资源需求的内在制约与调节机制出现制度性失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决定了商品的价格会随着市场供给和需求的状况上下波动,商品和服务供不应求时价格为上升,商品和服务供过于求时价格会下降。在预算条件既定的情况下,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会对消费者的需求形成约束,客观上制约了需求的过度增长。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公益性的公办高等教育是绝对的办学主体,高校学费总体相对低廉。而且,囿于社会传统,只要孩子能够接受高等教育,父母们往往不遗余力地倾囊资助,甚至不惜欠下巨额债务。同时,国家还建立了奖助贷制度,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则可通过申请国家助学贷款、获取奖学金、参加勤工助学等方式予以解决。上述情况,使得学生及家长对高校学费不敏感,高等教育服务的价格因素无法有效发挥对家庭和个人高等教育需求的制约与调节作用。而在欧美发达国家,由于高等教育的市场化程度高,不同层次、类型和水平的高校学费差异悬殊,且大部分高校可以根据市场供需关系动态调整学费标准,平衡供需数量和类型。此外,学生学费主要通过贷款、奖学金或暑假打工等方式独立解决。家长和学生会基于成本——收益分析来理性决策,慎重考虑自己是否有必要接受高等教育以及以何种途径、何种方式接受何种层次和类型的高等教育,使得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相对比较理性。
(三)学历崇拜与学历歧视同时存在,供需结构性失衡
各人有所长,术业有专攻。因材施教,分层分类培养,确保每个人的潜能都能得到充分开发和发展本是高等教育的应有之义,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两种不同类型,学术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两种基本规格,本无高低贵贱与优劣之分,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但在现实生活中,普通高等教育和学术型人才被追捧,职业教育和应用型人才则被歧视和边缘化,社会公众和用人单位普遍看重学术型的普通教育,轻视应用型的高等专科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学生和家长都倾向于能上普遍本科就绝对不读职业院校。究其原因,在观念层面,我国封建传统文化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鄙薄体力劳动的陋习仍根深蒂固,导致了社会上对职业教育存在习惯性歧视和社会性分割;在社会认同层面,社会推崇“学而优则仕”,职业技术教育与普遍教育毕业生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差距明显;在制度设计层面,职教分层存在体制性缺陷,职业技术教育目前只有高职层次,没有硕士博士层次的职业教育技术体系。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使得读专科和职业技术教育被认为低人一等,近乎成为“矮穷矬”的代名词。此外,职业专科院校的毕业生在落户、就业、公务员报考、企事业单位招聘、职称评审与晋升等方面受到政策性歧视,不能享受与普通高校毕业生同等的待遇。社会对专科和职业技术教育的制度性歧视与偏见,使得专科和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面临社会认同度低、政策支持不到位、优质师资和优质生源不足、学校生存和发展环境堪忧、质量提升乏力等窘态[5]。实践中,社会用人部门不是理性的量才适用,而是不计成本、盲目追求高学历和毕业学校的名声,高才低用的现象突出。越来越多的高学历大学畢业生不得不从事原本低学历人员就可胜任的工作,人为造成高等教育资源的结构性错配和浪费[6]。
在德国、英国及新加坡,高等教育体系的分层与分类已十分完善,职业技术教育与本科教育体系健全并被社会各界同等重视和对待,实现了平行发展和良性互通,二者不仅在数量上各自占据半壁江山,而且在社会认同度、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也不分伯仲。但在我国,由于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其他制度没有及时跟进改革,以至于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拥抱资本,疏远劳动,轻视劳动者”[7],使得专科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存在结构性短板,差导化高等教育需求未能得到有效分流,导致巨量的高等教育需求聚集于学术型的本科教育层面,人为地加剧了供求矛盾。值得欣慰的是,2019年4月国务院发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已明确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界定为“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在政策层面首次拥有了平起并坐的地位。但政策落实、制度配套、观念更新与目标实现尚任重道远。职业分贵贱的思想仍未能彻底根除,就读大学特别是知名研究型大学仍是众多家长和学生的首选,接受职业技术教育只是学生考不上理想大学后的无奈之举,鲜有家长和学生自愿遵从自身的爱好和专长主动选择职业教育。
此外,学历崇拜及社会用人机制的学历本位主义进一步人为加剧了资源供需矛盾。欧美等发达经济体用人普遍强调人岗相适、人尽其才、量才录用,根据人才的现实贡献而非出身确定薪酬。专科生能够胜任的工作,用人单位绝不会超规格招聘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的员工并支付相应标准的较高薪酬。在德国,企业招聘时普遍主张量才适用,一般不提明确学历要求,只强调求职者应接受过相关专业培训并已完成实习,能力强的高中生可出任政府官员和议员,能力一般的硕士和博士亦只能以出租车司机为职业[8]。反观我国,高等教育学历和文凭的相对稀缺及光环效应使得人们对高等教育学历和文凭仍存在一定程度的盲目崇拜,教育生态失序,用人单位在人才招聘环节存在重文凭、轻能力倾向,热衷于按学历而非能力与实际奉献确定起薪标准。用人单位,特别是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学历偏好强烈,名校情结表现突出,学历和文凭往往被作为这些用人单位衡量求职者基本素质和能力的最重要甚至唯一指标。更为夸张的是,相当一部分用人单位招聘时不仅将学历作为必须要件,而且推崇“学历查三代”,要求本硕博均为“985”“211”学校毕业,强调第一学历必须是部属重点院校。人才市场上的学历崇拜极大地激发了高等教育非理性的衍生需求,造成高等教育总需求过旺与教育过度并存现象,原本专科可胜任的岗位要求招聘本科,本科可以胜任的工作要求招聘硕士甚至博士。用人单位对学历和学校名声的过分强调,一方面造成了人才高消费和人才浪费;另一方面使得大量大学毕业生不得不从事与自己所学专业无关的工作或原本较低学历者就可胜任的工作岗位,并极大地刺激了社会对高学历及名校的盲目崇拜与非理性需求[9]。
二、完善高校学生专业选择需求管理的路径思考
(一)增强高校学生自我规划意识,提升自主选择能力
高校学生选择专业的过程一定程度上也是其自我规划的过程。高校既要尊重学生的专业选择权利,支持其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专长、学习能力及发展意愿等自主选择专业,实现个性化的全面发展,也要通过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加强知识储备和技能训练,提升其自主选择的意识和能力。就读一所心仪学校的好专业是人之常情,对学生的成长和未来的职业发展也至关重要,但专业本身没有好坏之分,什么专业好,什么专业不好,属于主观判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事实上,没有本质上不好的专业,任何学科专业都有其存在的特定价值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引导学生理性、客观地认识专业的属性特征,是高校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基本前提。
高校学生入学后申请二次选择专业时,“爱好、兴趣和专长”是官方文件所认同的主要依据之一,也是申请者最常见的缘由。但在实践中,相当一部分同学希望学校能调整“学生在校期间只允许转一次专业,而一旦转专业后不允许再转回原专业”等相关规定,表明学生的爱好、兴趣和专长并未真正定型。通常,一方面希望能多几次机会尝试;另一方面希望能够有反悔的机会。事实上,兴趣有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深层兴趣与浅层兴趣之分。间接兴趣在时间上相对长效,特质上相对稳定;直接兴趣则基于暂时性、随机变动性和条件性,很多情况下只是一种表面上的假兴趣,外部因素发展变化时它会随之发生改变,甚至完全丧失;浅层兴趣则呈现出不稳定性和动态变化性,往往并非真兴趣。由于高中教育阶段学生的兴趣普遍被应试教育所压抑,刚入学的高校学生心智仍处于成长与完善期,自主性和自我价值判断能力不强,因此价值观念和行为取向存在较强的可迁移性。虽然有些同学已经学有专长并已有了自己真正的爱好和兴趣,但大部分同学由于缺乏科学、系统、全面的职业生涯教育和发展规划辅导,对自己真正“需要什么、擅长什么、喜欢什么、能做什么”等问题缺乏理性思考和审慎辨析的意识与能力,在此基础上生成的专业选择意愿具有跟风和盲从性。高校尊重学生的兴趣固然重要,但还应引导学生明白,仅仅有兴趣、有热情、有梦想并不能如愿以偿,还必须有计划且持之以恒地努力,方能实现预期发展目标。事实上,对学生专业选择意识和能力不足的担忧与顾虑正是不少高校不愿意赋权学生自由选择专业的主要原因之一。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知自己的爱好、兴趣和专长,明确高校学科和专业的属性特征,理性规划职业生涯,必要而迫切。为此,高校应从课程教学、职业实践、心理咨询、服务与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统筹大中小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加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与规划能力,客观、理性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和专业选择。换言之,就是将职业生涯教育的端口前移,引导学生理性进行专业选择,从源头对个性化的需求进行多元化分流,减少非理性需求的产生、积累与膨胀[10]。
(二)厘清观念与行为误区,引导学生理性求学择业
一项选择活动的成功实现涉及选择的主体、客体、过程及结果等4个基本要素及支撑条件,一是选择的主体必须有选择的权利、机会和自由;二是选择的客体必须为两个以上的多数且两者具有差异性,才有选择的可能;三是选择的过程即是一种做决定的心理过程,不仅需要收集选择对象的相关信息,更牵涉到个人意志、价值信念与偏好;四是选择的结果必须追踪该结果的满意程度,更要考察其结果是否只满足少数人的利益,而损伤社会大众的权利等等[11]。高校学生是专业选择的主体,高校在专业层面的资源供给是专业选择的客体,学生的选择行为受其意志、理念及行为偏好的影响和制约。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和普及化发展阶段的迅速转型,高等教育的办学主体、人才培养目标和教育教学模式日益多元化,应用型本科人才事实上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一种新的人才培养类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直接关系着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是输送技术型、技能型人才,对接学生的能力结构差异,满足市场多样化的人才需求,是支撑现代化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但在观念认知层面,应用型人才培养仍被不段“矮化”,造成高等教育需求高度集中于有限的精英型学术人才层面,形成结构性供需矛盾。
厘清学生求学择业的观念与行为误区,一是要引导学生立项对待专业的冷热不均及转换现象,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观走势及社会各行业的微观需求,理性选择与自己专长、兴趣和发展规划相匹配的学科专业;二是需引导学生正确认知人才培养的层次与类型差异,澄清社会舆论、企业用人导向的偏见和误解,避免将人才培养类型的差异理解为层次和水平的高低与贵贱,理性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层次与类型。
(三)加强风险教育和需求疏导,抑制攀比和盲从倾向
风险与收益相伴而生并正相关,只要有收益,就会有风险,收益越大,风险亦越大。教育风险的存在意味着受教育者接受教育并不必然会获得其希望的美好结果。受教育者对教育理念、方式和模式的不适应可能会产生教育风险,导致理想与现实、结果与目标、投入与收益相背离。“真正的教育总是具有风险的,原因在于:教育不是填充一个水桶,而是生起一团火焰;教育是人与人之间的相遇而非机器人之间的互动;学生是行动和责任的主体而非被塑造和规训的客体”[12]。长期以来,学历文凭在我国社會一直是一种身份和能力的象征,是职场和仕途的“入场券”甚至“信用证”,在很大程度上与许多人的职业和事业发展休戚相关。高学历、高文凭往往意味着好的工作岗位,而且收入稳定可靠,社会地位优越。社会对学历和文凭的过度倚重,导致公众热衷于追求高文凭和高学历。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高等教育属于典型的精英教育,大学生供不应求,不仅上大学免费,而且自动拥有“准干部”身份,国家包分配,就业无忧,接受高等教育的收益高,但风险近乎为零。而现阶段,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阶段过渡到大众化和普及化阶段,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已全面市场化,人才市场的供需关系已发生根本性改变,大学生“毕业即失业”“海归变海待”等情况已不鲜见,高等教育也不再是一种必然保值且收益稳妥的投资活动,风险因素及风险性明显增加。但由于文化传统、思维惯性及信息不对称等原因,部分学生家长仍信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盲目追求高学历、洋学历,对接受高等教育投资风险认识不足,造成高等教育教育过度与教育不足并存现象。
在急剧增长的高等教育需求中,事实已经证明并非所有的需求都是理性的,政府和高校一味地简单迎合或企图全部满足,是不必要,亦是不可行的。高等教育活动的正外部性决定了高等教育的个人成本低于社会成本,供不应求是常态。若任由非理性需求滋生,供给缺口会持续增大,供需失衡失配问题亦会更加突出。“疏”“导”并举,调控需求总量,是释放需求短缺压力,实现供需动态均衡适配,高质量满足需求的有效途径。政府和高校应加大舆论宣传与政策调节力度,引导学生对投资高等教育行为做出理性决策,树立“因材受教”理念,理性审慎地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教育类型、层次与方式。“因材受教”不同于“因材施教”,前者强调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学习的内容可以是自选的,也可以是不确定的,可能是因爱好而学,也可能因需要而学;后者强调教育施教者的能动性,受教育者学习内容由施教者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决定。简言之,二者的目的都是为了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但教学理念与方式存在明显差异[13]。
参考文献:
[1]单鹰.高等教育原理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5.
[2]刘博超.高校转专业为何那么难[N].光明日报,2016-07-10(04).
[3]杨运强,杨颖东,李昊宸.文凭社会的逻辑及其批判——透过文凭追逐及异化现象[J].教育学术月刊,2020(03):47-53.
[4]〔美〕约翰·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69.
[5]王亦君.职业教育如何与普通教育平起平坐[N].中国青年报,2015-06-30(03).
[6]朱昌俊.学历偏见早该放下[N].中国青年报,2019-01-15(02).
[7]李剑平.纪宝成:市长市委书记孩子几乎不上职业院校[N].中国青年报,2013-04-15(11).
[8]温燕,陶短房,段聪聪.迷信学历成亚洲“社会病”[J].决策与信息,2010(09):48-49.
[9]金宏伟.新生转专业的有关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
[10]翟盈.我国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4.
[11]吴育伟.家长教育选择权之研究——以花莲县为例[D].慈济大学教育研究所(中国台湾),2002.
[12]〔荷〕格特·比斯塔.教育的美丽风险[M].赵康泽.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3.
[13]张琼,张广君.“因材施教”发展性概念的解读与批判——兼及基于生成论教学哲学立场的本体辩护[J].高等教育研究,2013(08):71-75.
Actual Problems and Perfect Path of Demand Management of Major Selec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CAI Zhongbing
(Guangzhou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006,China)
Abstract: The quantity balance and type adaptation of resource supply and demand at the professional level are the material basis for college students to obtain high-quality satisfaction of their major choice needs. The coordinated promotion of supply reform and demand management is the only way to realize the dynamic balance and adaptation of supply and demand. Aiming at the practical problems faced by the students in the quantity, type and structure of major selection,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improvement path from three aspects: improving the students's choice consciousness and ability, clarifying the misunderstanding of choice concept and behavior, strengthening education risk education and demand guidance.
Key words:college students; major selection; demand management; problem; path
[收稿日期]2021-09-24
[基金項目]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校学生专业选择问题的经济学分析”(项目编号:2018GXJK141);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课题“高校教学改革领域学生参与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018GZYB117)。
[作者简介]蔡忠兵(1973-),男,湖北随州人,博士,广州大学教务处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