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时代中日跨文化交际语言观测与应用

2022-05-22 10:14陈朝琰
人民长江 2022年4期
关键词:专业人才日语跨文化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通过语言的研究能够深入挖掘语言流行地区的历史文化特征、社会心理、经济制度、民众心理等。随着国际化的深入,跨文化的语言研究受到了普遍的关注,外国语言学人才的培养也随之日益强调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同样地,在中日跨文化交际的发展中,中日语言的观测研究一直在持续进行。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以及中日交流日益广泛和深入,中日跨文化交际的语言观测及应用研究将得到了进一步的推进。由侯越主编的《中日跨文化交际研究》(2016年6月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一书即是以中日跨文化交际为研究对象的专著,对中国、日本语言表达的差异及其原因、中日跨文化交际教学策略、中日跨文化现象解读等问题展开了实证性的分析和研究,以便更好地推动中日跨文化交际的深化发展,探索中日跨文化交际的有效路径与方法。

在内容上,全书共包括4个组成部分:第一部分围绕中日语言与跨文化交际展开,探讨了中日语言的“婉转(委婉)”与“暧昧”、日语否定前缀“無”的语义功能,以及日源外来词在汉语中的接受与演变。第二部分围绕中日跨文化交际教学实践展开,探讨了商务日语专业人才的培养规划、国际化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路径以及中日“同文双译”的训练。第三部分围绕中日社会文化与跨文化交际展开,探讨了日本“求小”的心理、“吉尼斯”偶像文化、《入殓师》的解读、日本城市化、日本老龄化等问题,并站在中国社会文化的语境探讨了日本文化在中国的冲突、接受以及对比研究。第四部分围绕中日历史观与跨文化交际展开,探讨了中日创世神话的差异、历史传承的中日交流以及中日傀儡戏史的发展变迁。中日是一衣帶水的国家,政治、历史、文化、语言等有着密切的相关性,相互之间的冲突、接受、融合在中日跨文化交际语言观测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有助于多视角、系统化、持续性地研究中日跨文化交际的特色特征,总结经验,总结规律,切实提升中日跨文化交际的效率与水平。信息化时代下,中日跨文化交际语言正处于信息化、系统化、全方位的语言观测体系中,实时观测和研究中日跨文化交际语言的新变化、新发展,为中日国际化交流、语言学人才的培养等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信息化时代中日跨文化语言观测的重要性

自古以来,观测记录语言都是一种常态化的工作,有助于实时采集社会发展机制、习俗、习惯、文化细节的变化,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有着重要的参照指导作用。信息化时代,全球联系日益密切,不同国家与地区的交流由窄及广、由浅及深,对跨文化交际的水平要求越来越高,不仅需要外语人才充分掌握语言的语音、语义、语法,准确使用语言来进行沟通,还要求外语人才熟知语言及语言背后的文化意蕴,剖析语言背后的文化现象、社会心理,减少语言使用中的文化误解,提高沟通效率与水平。从这个角度出发,当下我国的语言观测体系不能只局限于国内,而应该以国际化的眼光,架构多语言、多文化的跨文化语言观测体系,而其中,中日跨文化语言观测即是涉及中国和日本跨语言、跨文化交流、观测与分析的部分。

中日跨文化语言观测有助于推进中日跨文化语言学的研究与应用,提升中日跨文化语言人才的培养质量与水平。跨文化语言观测是语言文字发展中的重要举措,其最直接的影响即反映在语言学的发展,以及语言学人才的培养上。中日跨文化语言观测的成果及应用不仅能够推进中日语言文化的比较研究,还能够为培养学术型日语专业人才、商务型日语专业人才等奠定良好的基础。目前,国内很多大学的外国语学院都开设了世界语情动态观测中心、海外华语研究中心,其目标即为了更好地推进跨文化语言观测及应用研究,推进语言学的发展,有针对性地、发展地、全面地培养更多适应新时代,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外国语专业人才。在当下日语专业人才的培养中,强调实用性,与市场需求接轨的呼声越来越多,在这样的背景下,推进中日跨文化语言观测,不断更新日语专业人才培养的教材内容与形式,是增强日语专业人才培养实用性,提高日语专业人才在市场中的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中日跨文化语言观测有助于全面加深中日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娱乐等多方面的交流,以多元包容的姿态在传播与接受中开阔视野,相互学习借鉴,积累经验与成果,促进中国政治、经济、文化、语言等多方面的新变化、新发展。毋庸置疑地,语言并不是简单的工具,其包含着丰富的内涵与外延意义,在个人生活、社会发展、国家活动等都有着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跨文化语言的观测、研究得到了国家、社会乃至跨国家组织的一致关注。对我国来说,推进中日跨文化的语言观测有助于深入理解中日之间的各类型传播接受现象,剖析中日跨文化传播中的意义、价值与发展价值,相互补充、促进,让中国语言文化得以在多元包容的融合中不断丰富其现代意义和时代价值。同时,通过中日跨文化的语言观测,我国还能够对日本政治经济发展路径、文化变迁、社情民意等有更深的了解,为本国类似现象及问题的解决提供经验,比如日本城市化、老年化问题的发展变迁即对我国有着重要的历史参考意义。

二、信息化时代中日跨文化语言观测的内容与形式

信息化时代中日跨文化语言观测应当置于时代背景下全面观测中日跨文化语言的语言变化情况、语言文字使用情况以及语言文字相关的社会舆情变化,这其中包括学术、文化、文学、政治经济、日常生活等各个方面的语言应用。同时,中日跨文化语言观测的形式也应当在时代技术发展的推进中与时俱进地得到创新拓展和升级。

就信息化时代中日跨文化语言观测的内容来说,它主要涵盖两个层面:第一个是语言层面,即从语言文字本身探讨中日在语义、延伸义等方面的发展变化,观测同文双译的有效路径与方法,促进中日跨文化语言应用的效率与水平;第二个是社会层面,即从语言社会功能、社会内涵等角度全面解读语言文字背后的社会万象、社会心理、民族诉求、政治经济动向、科技进展等,通过语言文字折射跨文化交际的全貌。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语言学上的跨文化语言观测通常集中于语音语法语义的比较研究层面,以及文学作品、新闻报道等篇章的语言功能研究层面,相对于立体化、动态化的语言发展情况来说,这样的内容远远不够,跨文化语言观测还需要基于过去的研究,全面地构建现代社会生活的跨文化语言观测及应用体系,广泛包括学术、政治、经济、文化、娱乐、体育、教育、商务外贸等领域,在真实化的跨文化交际场景中观测语言应用的发展变化,从而确保观测结果与数据能够对实用型日语专业人才的培养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就信息化时代中日跨文化语言观测的形式来说,它需要运用多种多样的方式、手段和技术常态化地、广泛地、系统地、持续地、实时地对中日跨文化语言的变化进行观测,以便基于观测数据和结果推进其它学术研究与实践应用的展开,而在这个过程中,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受到了高度重视。现代信息技术在信息传播、交互,以及数据分析等方面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同样地,在中日跨文化语言观测及应用中,现代信息技术也将为语言观测及分析研究提供有力的支持,拓宽语言观测的广度,强化语言观测的科学分析力度,让中日跨文化语言观测更加全面、深入、高效地积累经验和结果。除此以外,新媒体等多元化的网络信息传播媒介也应当纳入中日跨文化语言的观测范围当中,借助新媒体媒介技术,广泛整合分析中日语言文化在网络语言生活空间中表现、异同以及成因,深刻反映语言及文化在信息化时代的新变化和新内涵,以及媒介传播中的传播、接受情况,有针对性地培养与时俱进的现代日语专业人才,提升中日跨文化交际在各行各业各领域的有效性。需要注意的是,信息化时代信息噪音问题突出,中日跨文化语言的观测应当充分重视观测研究的精准度问题,运用多样的技术、手段和方法,精准地、自动化、智能化地提升中日跨文化语言的观测质量,有效把握中日跨文化语言中的异同现象、传播问题以及语言功能应用,促进中日的跨文化交流与合作。

信息化時代中日跨文化语言观测的内容与形式,以及相关的技术手段应当根据时代的发展变化而变化,以便更加有效、高效地收集、整理和分析中日跨文化交际中的异同以及相关成因。面对变化,揭示规律,了解诉求,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强的日语专业人才,构建更加畅通的跨文化交际通道,促进中日社会文化的深入交流,并在其它各个领域谋求更深入的互利共赢。

三、信息化时代中日跨文化语言观测与应用的创新路径

高质量的跨文化交际应当是在熟知两种不同语言与文化的情况下进行的,以确保语言的使用和文化交流能够到畅通、准确,减少语言误解或文化误解。信息化时代,中日跨文化语言观测与应用即需要以促进中日语言与文化之间的深入沟通为目标,落实于中日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训练,以及中日跨文化交际与传播人才的培养。具体来说,信息化时代中日跨文化语言观测的应用应着重体现于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信息化时代中日跨文化语言观测与应用应依托于健全的语言观测体系与机制,运用创新性的技术手段、设备和平台,广泛整合中日跨文化交际中的语言发展与应用信息,通过信息整合和数据分析,多领域、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中日跨文化传播、交流与合作中的现状,加深中日语言和文化上的相互认识与理解,为日语专业人才的培养以及中日跨文化交流合作奠定良好的语言和文化基础。中日跨文化语言观测体系的建设包括理论体系的建设、实践体系的建设以及技术体系的建设。理论体系建设应当汲取语言学研究的理论成果,对中日跨文化语言现象进行专业化、系统化的梳理、整合,挖掘、建构中日跨文化语言比较研究的理论体系,对中日跨文化交际实践进行针对性的实践指导。实践体系建设应当从文学传播、中日翻译、中日商务合作、中日文化交流等实践场景出发,全面整理中日跨文化语言的发展状态与语用体系,增强中日跨文化语言观测与应用的实用性。技术体系建设应当从技术手段、设备、平台的创新出发,积极引进新的技术手段和设备,形成更强大的语言信息和数据处理系统,更深入地开展中日跨文化语言的观测、分析和研究。

第二,信息化时代中日跨文化语言观测与应用应充分反映在日语专业人才的培养规划当中,依照中日跨文化语言传播发展的规律,科学规划日语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加快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教材与教学模式的创新升级,着力提升日语专业人才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增强日语专业人才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中日跨文化语言观测与应用对推进我国语言学的研究发展以及语言学人才、商务日语专业人才等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应当重视中日不同语言文化中语音、词汇、语法、修辞、语篇等方面相同、相似或完全相反的语言应用情况,对相关的语言形式、语用功能进行深度的剖析和总结,避免在中日跨文化交际场景中出现语言错误或文化错误。

第三,为了更好地提高中日跨文化语言观测与应用的研究质量,我国应当切实增强与国外,尤其是日本,在语言文化研究方面的交流,了解日本语言文化方面的研究动态,尽可能从双方的角度进行客观的语用分析,避免先入为主地理解日本语言与文化,在比较环节就造成误解。很多语言学研究者对日本语言文化的研究多通过文献比较分析来得出结论,这其中夹杂了许多母语的文化思维影响,并不能完全客观反映日本语言词汇在既定情境中的本义和延伸义,增加或丢失了部分语言要素或文化要素。为了避免这种现象,中日跨文化的语言观测应当重视日本语言文化研究的学术动态,了解他们对自身语言、文化的分析解读,尽可能客观地加深对日本语言、文化的认识和了解,在中日两种不同的语言文化中架构高质量的交流桥梁。

综上所述,信息化时代中日跨文化语言观测与应用应当在跨文化语言比较研究的理论框架内,全面深化对中日语言、文化的相互认识与理解,探索中日跨文化交际的有效方法和路径,促进中日跨文化交际人才的培养,以及中日跨文化的交流与合作。

基金项目:

市级教改项目课题“输出优化导向型个性化口语测评模式改革探索”(193327)

书评人简介:

陈朝琰,女,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社会语言学。

猜你喜欢
专业人才日语跨文化
跨文化的儿童服饰课程初探
从推量助动词看日语表达的暧昧性
赢在耐心
关于日语中汉语声调最新变化的考察
关于日语中汉语声调最新变化的考察
德国拟启动实施专业人才战略
The Images of Hua Mulan in Chinese and American films
市场主导下高校高尔夫专业人才的培养初探
The Significance of Achieving Effective Cross—cultureCommunication in Foreign Trade Business
基于专业人才培养方向的高职机械行业英语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