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7年11月,长崎的奉行(古代日本官职)要求荷兰东印度公司商馆的长官,给他派遣内科医生。次年,在荷兰商馆的长官前往江户,进行每年一次的拜访时,奉行又重提派遣内科医生的要求,不久又再次提及。
第三次提及时,日本翻译给荷兰人留下的印象是:将军想让他们派一名私人医生给他。
1672年10月至1673年2月间,阿姆斯特丹商会考虑,派5名内科医生前往日本。
其中2名医生已获得医学博士学位,一位是威廉.坦恩.赖恩。他出生于1649年,在他的家乡代芬特尔的雅典学院学习(1665年),随后在弗拉讷克大学就读(1666年),最后前往莱顿大学,于1688年3月被录取,对化学医学和希波克拉底医学的价值都深深著迷。
坦恩.赖恩同样成为一个优秀的植物学家。他于1670年7月14日,在法国费用较低的安格斯大学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可能在当时,他在巴黎参观了主官医院,后回到阿姆斯特丹并加入了内科医生协会。1672年的战争几乎摧毁了这个国家,这位年轻的博士在日本找到了工作。
十七人董事会的成员彼得·范·丹成了他的赞助人,1673年2月6日,商会对他进行了任命,他获得了商人的品级和薪水。1674年6月20日,他与出岛商馆新长官一同前往日本,并在7月的最后一天,抵达日本出岛。
其间,坦恩.赖恩帮助那些有兴趣学习荷兰医学的人,他也赞赏日本医生的能力,了解在何处施针以及使用艾条并避免受伤需要很多知识。他解释说,中国人和日本人,用艾灸和针灸来治疗大多数疾病。
但是,日本人“几乎没有任用他,像对待普通外科医生一样对待他 ”,并反对他,甚至忽视他的努力,让他“不带任何感激地离开”,他于1676年10月27日启航离开。
坦恩.赖恩被派去日本,唯一目的是为将军效力,当他回到西欧后,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职员似乎不知道该怎么处理他。
他于1677年1月12日当选为教会执事,并于7月28日担任麻风病人收容所的两名管理人之一。
在1677—1679年间,坦恩.赖恩投入更多时间深入研究自然。他帮助范.里德研究马拉巴尔的植物,他还用拉丁文写了几部著作,并把它们寄给他的朋友以便在阿姆斯特丹出版,还协助安德里斯.克莱尔,研究亚洲的药用植物及其使用方法。
克莱尔本人几乎拥有巴达维亚所有的医疗头衔。1676年底,他被任命为城市主医院的药剂师,并在1681年获得了麻风病人的督查员职位。
1679年2月,一份报告提到了他们两人一起从事的植物学工作。有明确的迹象表明,在1677—1679年期间,坦恩.赖恩协助了克莱尔的医学研究,借助这些研究,克莱尔才得以出名:出版有关中国脉搏学说的作品。
该著作来源于克莱尔与在中国的耶稣会传教士的通信。荷兰人很少与中国有长期的直接接触。两人学到的中医知识,在出版之前大部分都掌握在克莱尔手中。
克莱尔与耶稣会的联系主要是通过柏应理进行的。柏应理出生在梅赫伦,是一位讲荷兰语的比利时人。包括柏应理在内的年轻人于1654年访问鲁汶,在那里他们受到了志愿参加中国传教运动的激励。
柏应理服务于东南地区,包括福州,1662年10月,台湾被收复后的几个月,一支荷兰舰队抵达福州,试图与新政权清王朝结盟,开放贸易,在接下来的两年,荷兰人和清朝的关系都很好。
柏应理欢迎荷兰人来福州,并在一段时间内充当线人,为他们提供有关中国政治和贸易情况。他可能在福州遇到了克莱尔,因为克莱尔于1662年1月9日随荷兰东印度公司一起出航。作为一名士兵,克莱尔很可能被直接派往中国,支援对郑氏的军事行动。
当时,柏应理已经对中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柏应理和克莱尔继续通信,柏应理给他送去信息,克莱尔给他送去报纸、药品、金钱,并索要中医著作,特别是有关中国脉搏方法的手稿。
克莱尔从柏应理那里获得的材料中,包括由中国传教使团中的波兰籍成员卜弥格对中医的翻译和分析——卜弥格的作品主要向欧洲人介绍中医知识。
1658年,卜弥格在暹罗(今泰国)遇到了柏应理,当时两人都在去中国的路上(卜弥格是作为明朝的使节到欧洲游历后返回中国的途中)。在那几年里,根据他在中国的工作,他发表了一篇关于中国植物的短文,并提到他正在准备写一本关于中医、中国脉诊和预后方法的书。
在暹罗,卜弥格给了柏应理一篇关于脉搏的论文,这篇论文连同一包信件以及可能是一份中草药的清单,都由后者转交给了巴达维亚公司的总督马策伊克,以便在欧洲出版。
这篇关于脉搏的论文,由于没有找到合适的出版商而散佚,但药物清单在耶稣会士和荷兰人的手稿中流传了下来,他们都得到过马策伊克的支持,很明显他们誊录了副本。
1659年,卜弥格去世,此后数年,柏应理搜集了卜弥格的一些手稿,以及其兄弟会成员们完成的中医学译著。
他将这些资料卖给了克莱尔。
很可能是坦恩.赖恩协助克莱尔,完成了最早由卜弥格搜集的中国药用植物的研究工作,就像他曾帮助范.里德研究马拉巴尔的植物一样。
坦恩.赖恩似乎也协助克莱尔处理、研究从柏应理那里获得的其他手稿,编辑后用拉丁语润色,因为克莱尔对东亚的医药实践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了解,而且他拉丁文的写作能力并不出色。
在医生塞巴斯蒂安·斯海弗的帮助下,合作成果——《中医指南》于1682年在法兰克福出版,克莱尔的名字作为编辑出现在书名页上。
出版商在项目完成之前就离世了,最终的出版物没有前言、献词和封面页,并且印刷出版后的各卷包含的章节各不相同,顺序也不一致。
第一、第三和第四部分的内容,几乎可以肯定是以卜弥格的手稿为基础。然而,第一部分的拉丁语风格与第三部分是不同的,克莱尔后来说道,他是在一个博学的欧洲人的帮助下,把零散的第三部分拼凑成一个整体——这个未具名的人就是坦恩.赖恩。
《中医指南》成为欧洲人一睹中医实践的基本文献之一,比如,它成为约翰.弗洛耶研究脉搏的灵感来源。
当手稿还在前往欧洲的路上时,坦恩.赖恩和克莱尔已经闹翻了。
在1681年3月写给阿姆斯特丹朋友的一封信中,坦恩.赖恩抗议道,在有关中医脉搏研究一事上,克莱尔已经排挤了他一段时间,甚至诋毁了他在欧洲圈子中的名声,他可以从克莱尔的信中证明,是克莱尔违反了他们的工作约定。真相是,坦恩.赖恩在没有任何人帮助的情况下,汇编了所有关于脉搏的作品并撰写评论,克莱尔寄回荷兰供出版的手稿副本却把其中一部分删除了。
在1683年晚些时候,他直接向伦敦皇家学会抱怨,那篇关于中国人如何把脉的论文,以及尚未完全完成的评论,已以其他人名义出版,尽管这份协议是出于善意和先见之明拟定的。
坦恩.赖恩注意到,克莱尔送往阿姆斯特丹的文献中,有一份更完整的关于脉搏的中国文献的副本和其他著作。这些文献是对中医的综合描述,而不是像《中医指南》那样的翻译。
门采尔也急于让自然珍奇学院出版这第二部著作。他们通过自然珍奇学院的杂志《医药物理珍品录》找到了出版途径,这部作品于1686年出版,书名是《医论》。《医论》主要由两篇论文组成——其中之一可能是坦恩·赖恩声称自己写的关于脉象的讨论,以及卜弥格撰写的3篇序言,这3篇序言谈论了他对脉搏的研究以及关于中药的论文(第一篇和最后一篇于1658年在暹罗完成)。
这本书是打开第一本著作和更多中医知识的“钥匙”,因为它不是在试图翻译中医作品,而是用欧洲读者能够理解的方式,仔细地解释了中医实践背后的原理。门采尔这次也确保了适当的人得到应得的荣誉,正如他所了解的那样:书名页把卜弥格列为作者,克莱尔作为著作的搜集者,柏应理把作品带到欧洲并更正了其中的错误,但克莱尔肯定没有提及坦恩.赖恩的名字。
除了他们的个人分歧外,坦恩.赖恩已经判定克莱尔没有诚实地交易。
1682年初,遇到柏应理后不久,克莱尔以商人的身份前往日本,并被冠以“日本商馆第三管理人”的称号,这强烈地表明这次旅行是由克莱尔在巴达维亚委员会有权势的朋友组织的,目的是为了他的个人利益。
在1684年3月回到巴达维亚后,克莱尔建造了一座大房子,一年后,他又获得了在日经商的资格。1685年8月底,当他抵达出岛时,他发现日本人再次改变了贸易体系:他们提高了荷兰货物的价格,并允许货物公开拍卖,但对该公司每年从日本带走的钱财设定了14万荷兰盾的上限。
克莱尔以走私活动对此进行回应。当长崎的官员发现后,克莱尔的许多日本同伙被处死(有些人被钉在十字架上),克莱尔被驱逐出境,并勒令他不得再次入境,否则将被处死;他于1686年12月19日离开日本,有传言称他抵达巴达维亚时持有一袋袋金币。
坦恩.賴恩与克莱尔的争执,似乎并没有影响坦恩·赖恩在印度议会中的声誉,因为他们任命他为重要的六人委员会成员。
坦恩.赖恩并没有让他和克莱尔的争论妨碍他自行出版手稿。他的弟弟也加入了他的行列,他是一名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外科医生,给哥哥带来了从阿姆斯特丹的朋友们那里获取的信息。
1681年7月,坦恩.赖恩写信给皇家学会的秘书亨利.奥尔登堡。他告诉奥尔登堡,他有各种观察,他都愿意与人交流分享,他还向荷兰寄去了一篇关于日本艾灸和针灸的用途以及中国人脉诊用途的论文,他希望这篇论文在英国发表。坦恩.赖恩的信,大约5个月后到达伦敦。由于奥尔登堡刚刚去世,于1681年(或者是1682年)1月18日,这封信被西奥多.哈克带到了皇家学会的一次会议上。
信的内容引起了很大的讨论。
会长克里斯托弗.雷恩爵士注意到,关于脉搏的相关内容,中国人“对号脉非常在意”,不仅在手腕上,“在身体的其他不同部位,通过脉诊,他们好似对这种疾病有了重大发现”。
英国医学名家非常了解经由荷兰人转述的有关亚洲医学的信息。
坦恩.赖恩第一次接触艾灸是在巴达维亚遇见巴斯科夫时,当时,他鼓励巴斯科夫把自己的经历写下来。
巴斯科夫将由此写成的短篇论文和艾条样本寄给他在乌特勒支的儿子(一名律师)。他的儿子在1674年用荷兰文出版了他父亲的书,并且开始出售他父亲送给他的艾条。
奥兰治亲王的秘书康斯坦丁.惠更斯等人注意到了这件事,于是写信给皇家学会的亨利.奥尔登堡,并寄去了一本书。惠更斯与还在印度群岛的巴斯科夫建立了联系,同时建议英国驻海牙大使威廉.坦普尔爵士使用艾灸治疗痛风,后者的病情也因之得到了很大的缓解。
荷兰显微镜学家安东尼.列文虎克,很快将注意力转向用他的显微镜来研究艾条,并向皇家学会提交了一份相关报告。因此,应皇家学会的要求,巴斯科夫的论文译本在1676年出版。名家们对艾灸的兴趣,很快也使托马斯·西德纳姆在他关于痛风的书中提到了艾灸。
关于针灸的简短评论也引起了人们对那一主题的兴趣。
1669年,亨利.奥尔登堡在《哲学汇刊》上翻译并发表了《关于日本的一些观察》。这篇文章由20篇评论组成,第八篇评论道:“那里有许多药水,以及温泉,居民们用它们治疗疾病。他们有特定的药物,他们不放血。他们充分地利用小棍子,在顶端涂上青蒿或芥子草粉并放上棉花,然后将其点燃。此外,他们总是喝烈酒。”
文章对中国人的把脉方法几乎一无所知,只知道中国人在检查上花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
奥尔登堡要求学会的弗朗西斯.阿斯顿部长积极跟进这封信,他确实也这样做了。
1682年6月底,皇家学会计划出版坦恩.赖恩的论文,并要求把坦恩.赖恩的照片寄送过来,以便采用雕版印画作封面。
一年后,1683年5月,这本书终于出版了。
这份手稿可能超出了学会的预期:最终印刷出版的拉丁文和荷兰文文献占了334页。
它不仅包含了坦恩.赖恩关于针灸的研究,而且几乎包括了他所有的其他研究,由巴斯科夫撰写的导读是关于痛风的概论;4张日本剖面图,显示了用以艾灸和针灸的穴位,还包括对日本医学的简短描述;对针灸的讨论;对坦恩.赖恩航行至亚洲途中船上发生的瘟疫热的描述;以及3篇杂文。这篇著作的长篇摘要很快被发表在英国皇家学会的《哲学汇刊》上。
这份出版物引起了欧洲许多内科医生的兴趣。
不久,一本荷兰文译本出版了,出于政治原因流亡到荷兰的英国内科医生约翰.洛克,送给坦恩.赖恩的朋友卡斯帕.西贝利厄斯一本书(可能是在伦敦出版的版本)。
西贝利厄斯给洛克写了一封信,指出坦恩.赖恩已经证实,艾蒿确实是艾叶的合适替代品,他本人常用它来“烧灼疼痛但没有发炎的部位”以及治疗痛风。
欧洲对针灸的兴趣也逐渐增长。在坦恩.赖恩的研究出版40多年后,洛伦茨.海斯特著名的《德国外科百科全书》收录了关于针灸的章节,其中附有从坦恩.赖恩的书中摘录的针的插图。
海斯特对此表示怀疑:“人们不禁要问,这些聪明的民族怎么能如此重视这些疗法呢?”他叹了口气。
在坦恩.赖恩的书出版后不久,另一名服务于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医生访问日本,并证实了许多坦恩.赖恩的观察。
18世纪,恩格尔贝特.肯普弗的研究比坦恩.赖恩的更广为人知,但他采取了类似的方法来解释针灸和艾灸,并解释它们为什么起作用。肯普弗来自德国的莱格,于1685年加入荷兰东印度公司,他在出岛工作了两年(从1690年秋到1692年秋)。
然后他回到欧洲,于1693年11月在莱顿大学获得了医学博士学位,其博士论文研究了他观察过的10种异国生物,例如一种使霍尔木兹周边地区和波斯湾大部分地区的人群染病的蠕虫,被称为龙线虫,在波斯被称为“Mouminahi”的木乃伊,以及针灸。
针灸被他称为“日本治疗结肠的方法”,日本人称结肠为疝气,它源于肠胃、肠系膜、大网膜、腹膜和腹部肌肉的气体,针使之得以排出体外,从而缓解疼痛。他证实,艾条是“一種中日两国用于烧灼的物质”,通过溶解“受疾病影响的物质”或把它逼出来“溶解在气体中”而起作用。
1694年,肯普弗返回家乡,1698年成为利珀领地的君主弗里德里希.阿道夫的私人医生。其名声是通过1712年出版的著作《海外政治物理医学奇谈五部曲》确立的,书中包含了他在波斯和日本生活期间对当地的许多重要见解,其中第三部是他医学论文的扩展版本,包括他对针灸的看法。
对坦恩.赖恩来说,尽管他对克莱尔很生气,但他仍然保留了在巴达维亚的职位。
1681年3月,他进入司法委员会。8月,又被任命为离岸的皮尔默伦德岛上新麻风病院的医生。以这种身份,他成为该市麻风病的首席检察官,他搜寻受害者(麻风病患者)并命令他们到岛上接受护理,直到他们死亡。
坦恩.赖恩担任首席诊断医生,负责判断不健康皮肤的各种表现是否为麻风病或其他疾病,如梅毒,以及在麻风病病例中的症状。
1690年,每年约有170名病人在医院接受治疗。坦恩·赖恩显然对使用亚洲的治疗方法保持着相当开放的态度,因为他邀请了一位来自望加锡岛的医生,坦恩.赖恩认为这位医生治愈了一些患者,并在皮尔默伦德岛试验了他的治疗方法。
坦恩.赖恩于1700年在巴达维亚去世。
有关东亚医学和自然史的书籍的出版是无数人际往来的结果,在坦恩.赖恩的事例中,从阿姆斯特丹到巴达维亚,接着到出岛和江户,再到中国的城市,然后回到阿姆斯特丹、法兰克福和伦敦,这些联系跨越全球。
其中,涉及许多著名及匿名的人,类似的网络也深入地参与解读这些浮于表面的事实,并决定了这些事实在多大程度上可以被信任和使用。人类的力量在各方都发挥了作用,不仅是欧洲知识分子。
本文选编自《交换之物:大航海时代的商业与科学革命》,柯浩德著,徐晓东译,中信出版集团授权刊载,2022 年3 月出版。
编辑 徐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