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春 开封大学
自2015年3月《博物馆条例》颁布以来,全国各类博物馆先后开展文创产品设计的探索,跨界联合,利用“互联网+”“文创+”平台,通过《上新了·故宫》《如果国宝会说话》《国家宝藏》《我在故宫修文物》等电视、网络节目,推出了受到社会各界喜爱的文创产品,与电商平台相结合,线上线下合力销售,博物馆文化得到广泛传播,文化育人功能逐渐得到重视,收获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
2015年,开封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文化+工艺品设计”的发展理念,并指出,“积极开发具有开封特色的文化旅游工艺产品……进一步提高书画创作和工艺品生产的水平,形成一批文化工艺精品,努力打造我市书画及工艺品品牌”[2]。
随着“故宫热”的流行,以及“文化强国”战略的提出,越来越多的年轻设计者和消费者加入文创产品设计和消费中。例如,2022冬奥会的吉祥物“冰墩墩”“雪容融”两大IP形象,由于冬奥会的开展,可爱的吉祥物热销,使更多的人去关注冬奥会,为冬奥会造势。这为大观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的市场定位与发展明确地指出了方向。
近几年高校博物馆呈快速发展的趋势,如何利用数量越来越多的高校博物馆、越来越丰富的文物藏品和文化内涵,以实现学生创新意识、审美素养、创意设计和教育教学之间的有机融合,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高校博物馆在高校中发展,与行业博物馆等相比,由于展品种类较为单一、展品数量较少、无专职专业人员、常常仅针对专业学生或学者开放、不以营利为目的等,在知名度和参观流量上有一定的落差。但高校博物馆可以利用馆藏文物向公众普及历史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美的素养。
品种丰富的文创产品的开发研制、开模、制作、线上线下的销售都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以满足参观人员不同的选购需求。相对于订单量小的高校博物馆来说,开发文创产品的流程较多,成本较高,而高校博物馆属于学校的二级单位,资金基本用于博物馆日常的维护和研究工作[3]。
文创产品为特别定制,订单量少,开模费用较高,无法产生规模效应。大部分低端产品不具特色,千篇一律,同质化严重,缺乏吸引力,无法激起消费者的购买欲;而高端产品造价相对较高,手作产品量小精致,但耗时耗力,时间成本较高,不利于购买和推广,导致高校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工作推进较为缓慢。
大观博物馆文创产品的销售渠道有三种:一是展馆内设有学生产品展柜,均为学生毕业设计的产品,供到馆参观人员按需选购,或设计展时现场销售,如“六月展销”;二是与校收藏协会配合,制作产品在景区、公园售卖;三是线上销售,通过将产品在线上博物馆展出,以达到销售的目的。但由于知名度不够,大部分购买者为馆内参观人员。三种销售方式相对较为被动,多为参观者主动询问,馆内目标人群的参观流量少、订单少、产品有限等,形成不良循环。
课上高校艺术类专业课程在博物馆开展实地教学,课下加强学校、企业、专业间的“校企”合作,开展文创产品的设计与开发,让学生的设计不止展现在电脑或画纸上,从而打开开封旅游文创产品的新市场,提升开封旅游产品、纪念品设计水平。这种以学促研、以研促产的文创开发与教学活动互相融合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了教学质量,扩大了社会影响力[4]。
1.深刻落实国家制定的“文化强国”战略,河南省提出的“文化强省”战略,开封市提出的“文化+”战略。
2.进一步推进大观博物馆以宋代陶模为主的“宋文化”民俗、设计研究,让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博物馆的日常运营中,形成更加专业化、便民化的“文物资料库”。
3.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新媒体、互联网相结合,做到“旧”与“新”的相互融合。
1.以大观博物馆、开封大学为创新平台,与设计类专业、企业相对接,发挥自身资源优势与文化创意设计优势,为开封的历史文化名城建设提供服务。
2.以开封文化旅游市场为导向,将宋代陶模作为“宋文化”的推广代表,提升产品设计品位,增强开封文化旅游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大观博物馆位于“八朝古都”开封,依托开封大学的文化育人平台,利用开封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以古代开封的陶器、瓷器及特色展品宋代陶模为代表元素,主要开展面向在校师生的教学活动和社会公众的通识性教育,缺少有规划的专题研究、保护性开发及创新设计。如何发挥大观博物馆的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等作用,推进开封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与重要举措。
宋代陶模风俗与宋代“七夕”的“磨喝乐”偶像崇拜有密切关系,是宋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磨喝乐”陶模是佛教东渐后与中土民俗文化相融合并逐渐演化而成的民俗器物(如图1)。《东京梦华录》《醉翁谈录》中均有对“磨喝乐”的描述。《东京梦华录》中描述:“七月七夕,潘楼街东宋门外瓦子、州西梁门外瓦子、北门外、南朱雀门外街及马行街内,皆卖磨喝乐,乃小塑土偶耳。悉以雕木彩装栏座,或用红纱碧笼,或饰以金珠牙翠,有一对直数千者,禁中及贵家与士庶为时物追陪。”
图1 宋代陶模
宋代社会把儿童视为吉祥的象征,为增加“七夕”时“乞巧”的娱乐性,让孩童手执荷花(叶)效仿“磨喝乐”并游戏,此风俗成为一种节令性的时尚。
“磨喝乐”历史文化内涵丰富、信息含量大、艺术表现独特,体现了宋人的信仰、德范、文化、艺术等。从民俗学、传播学角度分析这一演化过程,可以诠释中华文化的兼容并蓄现象。宋代陶模不仅是文物,也是彰显宋代开封人生活、审美的艺术载体。其蕴含着浓烈的民族文化精神,艺术表现独特,体现了宋人的审美、信仰、生活等。
1.宋代陶模可发掘的历史文化丰厚,但鲜少人知
将宋代陶模展品资源、学校专业课程、企业产品制作与推广结合起来,围绕开封“文化+”战略和国际旅游名城建设,提高设计类的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能力。宋代陶模作为大观博物馆的特色展品,拥有深厚的宋文化作支撑,但其不被大众所熟知。要在重视师生设计、创新、实践、审美能力培养的同时,提高大观博物馆的知名度,提升宋代陶模在群众中的熟识度。
2.将宋代陶模与现代科技、艺术相结合,提升文创产品审美水平
开封作为旅游文化名城,旅游产品有数百种,但整体呈现“无风格”的特点,千篇一律的设计方向与理念让文创产品的设计与市场脱节,很难受到年轻一代的喜爱。因此,文创产品必须通过其舒适的配色和美观的外形激发游客购买的欲望,例如近几年大火的故宫博物院文创产品开发,让文创产品附加一定的历史文化,吸引受众购买。我们更应该在尊重历史、传承本土文化的基础上,引入创新性思维,适应不断更新的市场需求。
3.将宋代陶模作为创新设计的突破口,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在大观博物馆进行文创产品开发的实践活动中,积极主动地面向社会开放,通过网络媒体、宣传海报、电视平台等,让更多的公众、师生参与到博物馆的文创设计中,形成以运营带动文创开发、以文创开发带动运营的良性循环模式,助推开封文化旅游建设。
1.发挥大观博物馆的创新平台作用,重视人才培养
以大观博物馆为创新平台,利用宋代陶模的资源优势和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设计优势,围绕开封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与“文化+”战略,将宋代陶模衍生品的设计与制作融入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中。博物馆文创产业从业人员需要同时具备文物学、设计开发、市场营销等多种知识,在研究中重视师生的设计力、创新力和实践力的培养,提升师生文化传承能力的同时,培养师生的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5]。
以大观博物馆的宋代陶模展品为元素,将文创产品设计融入高校的设计专业课程中,结合专业课程的学习和毕业设计,指导学生开展宋代陶模衍生品的设计与开发,在提升学生审美意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让学生的在校学习与社会需求结合得更加紧密,提升学生的社会服务能力。
2.以陶模文创产品为起点,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宋代陶模是大观博物馆的特色藏品,只有在特色文化中进行创新才能赋予藏品新的意义,让藏品从玻璃柜中走出来,创造出具有生命力和吸引力的产品。
加强校企合作,与开封市相关的单位、企业、行业合作,为开封的文化旅游景点设计有宋代文化特色的文化旅游品[6]。例如,围绕陶模的童子、荷叶元素,设计“宋福”“宋韵”等相关系列工艺品,将其传统纹饰与现代的审美风格相结合;设计砚台、香薰、笔架等文化类创意产品,打造特色品牌。
深入了解受众的需求和当今流行的设计趋势,充分做好市场调研工作,有针对性地设计满足当前消费者需求的文创产品。师生参与到文创产品的前期调研、设计、研发、制作等流程,考虑新产品的材质、生产工艺、起定量、成本等。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以实践操作丰富书本教学。同时,教师学习其他单位的先进理念、技术和成果,融会贯通并运用到知识教学和文创产品的开发和设计中来。
3.提升审美与科技含量,提升衍生品的品位
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博物馆正积极运用“互联网+”平台,并开展跨界合作。和百度百科、上海梦先生影视有限公司、清明上河园合作开展视频拍摄、异地展出等,运用整合营销理念,整合各类营销传播渠道,积极推广专属品牌,监控衍生品文化艺术品位和质量,提升陶模衍生品的审美与科技含量,让宋代陶模走出高校、走出开封,为开封的文化旅游产品市场增加活力,提升开封文化旅游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与文化园区、设计企业开展广泛的交流互助,借鉴经验,提高研究的质量。
4.强化品牌意识,提升陶模衍生品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提升博物馆管理层的服务意识,加强与其他研究机构、设计行业的学术交流,提高专业设计人员的文化素养、设计能力等综合能力。强化品牌意识,把握主要特色,做好系列产品来巩固市场,提高知名度。拓展设计服务领域,在提高宋代陶模衍生品社会效益的同时,注重经济效益的开发,同时提高文创产品的版权保护意识,自身承担起管理自主知识产权之重责。
近年来文创产业是我国发展规划的重要领域,高校博物馆作为文化单位,在校师生是最基础、最广泛的受众群体,可以将馆藏文物与设计创意相结合,将文创设计与专业课程相结合,将设计产出与校企合作相结合,将藏于“深巷”的文物资源与消费需求相结合,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拓宽文创产品的市场,在文创开发上带来差别化效应。在互联网大环境下,通过“文化+”“互联网+”的线上线下模式,把握消费者心理需求,吸引更多年轻消费群体,把握“以文化人”“审美育人”决策,通过宋代陶模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充分展示博物馆独特的文化魅力与历史底蕴,助推开封文明城市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