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永芳
青海省地理空间和自然资源大数据中心,青海 西宁 810001
近些年,随着互联网+GNSS的快速发展,高精度GNSS后处理解算服务越来越多地由以往的客户端/服务器(C/S)模式逐步转向浏览器/服务器(B/S)模式[1-3],也称为Online-GNSS。表1列举了Online-GNSS相比C/S模式的优缺点,其中最重要的特性就是云处理。
表1 Online-GNSS相较于传统处理软件的优缺点Tab.1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Online-GNSS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processing software
由于Online-GNSS的解算服务使得用户对解算参数设置和处理数据过程几乎没有影响,因此定位结果的质量几乎不受人为因素影响,并能够保持稳定。
本文首先对比分析研究各种不同Online-GNSS后处理解算并进行精度评定,其后选择RTX-PP在线处理模式获得高精度ITRF坐标;RTX-PP服务定位结果默认在ITRF2008或者ITRF2014坐标框架当下历元,若转换到其他历元(时间)下坐标,则必须获得由板块运动造成的测站速度。站点速度可以利用长时间观测的坐标序列估计获得,也可以通过全球板块边界模型(NNRMORVEL56)计算获得。坐标转换的精度,直接受站点速度精度影响。
2014年6月,RTX-PP[4-6]服务提供的构造板块模型从NUVEL-1A变更为NNR-MORVEL56(No-Net-Rotation,NNR),模型精度更高。与RTX-PP服务利用板块构造获得CGCS2000坐标不同,本文研究一种新的工程化快速获得CGCS2000坐标的方法,该方法是构建中国大陆速度格网,快速获得站点速度场,从而利用严密的坐标转换公式求解CGCS2000坐标。结合RTX-PP的在线快速高精度定位和CGCS2000坐标转换方法,能够广泛应用在工程领域,实用价值巨大。
目前,已有多个国家和机构推出了不同策略的Online-GNSS产品,表2列出提供基于B/S模式常见的Online-GNSS后处理服务。这些服务大多数都是免费的,依据定位解算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基线相对定位和精密单点定位两种方式。
表2 基于B/S的Online-GNSS后处理服务Tab.2 Online-GNSS post processing service based on B/S
已有大量研究结果表明,静态观测模式下GNSS后处理服务的单点定位和相对定位精度几乎相当。24 h GNSS静态观测,相对定位和PPP定位结果互差仅为几厘米。相比动态模式,静态观测更适合在高精度场景应用。
收集50个GNSS观测站2020年5月3日观测数据,采样频率为30 s,表3显示了使用不同Online-GNSS服务获得的平均解算结果。结果显示不同观测时长(1~12 h)定位结果差异非常大。表4显示了Bernese 5.2处理的坐标与Online-GNSS服务解决方案之间的差异。从表3、表4的结果分析,RTX的结果最为优越,精度最好,表3统计发现RTX观测时长达到6 h,在线解算结果能够达到毫米级别,观测时长2 h即可稳定在2 cm左右精度。由表4可见,Trimble-RTX定位结果稳定,在开阔场地和存在遮挡的地方,均能获得2 cm以内定位结果。
表3 Online-GNSS在线服务解算精度内符合精度Tab.3 Internal consistency accuracy of Online-GNSS online service solution
表4 Online-GNSS在线服务与Bernese定位结果互差Tab.4 Online-GNSS online service and Bernese location results
RTX是美国天宝(Trimble)公司推出的一种全球范围内的在线定位服务,可以提供实时厘米级精度(收费)和事后毫米级精度(免费)。RTX后处理服务(RTX-PP)具有卓越的载波相位模糊度固定算法,不受时间和区域影响快速地获得高精度定位结果。基于Trimble全球分布的GNSS监测站进行实时卫星定轨,实时钟差拟合采样率为1 Hz,满足高频高精度用户需求。
RTX-PP采用GPS、GLONASS、Galileo、BeiDou和QZSS卫星双频伪距和载波相位测量,从卫星端到接收机的载波相位和伪距测量方程表示如下[4,6]:
式中,Φi和Pi分别为频率i载波相位和伪距观测值;ρ为卫星到接收机天线的几何距离;c为信号传播速度,一般等于光速;dT和dt分别为接收机和卫星钟差;T为对流层延迟;Ii为频率i的电离层延迟;Ai和ai分别为接收机和卫星对于频率i的偏移和变化;WΦ和wΦ分别为接收机和卫星的天线相位转绕;BΦ,i和bΦ,i分别为接收机和卫星对于频率的载波相位偏差;BP,i和bP,i分别为接收机和卫星对于频率i的伪距偏差;λi为频率i的载波波长;Ni为频率i的整周模糊度;mΦ,i和mP,i分别为频率i的载波相位和伪距的多路径效应;εΦ,i和εP,i分别为频率i的载波相位和伪距的误差和残差。
利用RTX-PP快速高精度的定位结果,进行坐标转换(框架转换和历元转换)获得CGCS2000坐标技术路线如图1所示,其中框架转换模型有严密的数据公式,遵循Bursa模型7参数三维空间坐标转换[7-8]如下:
图1 数据处理流程图Fig.1 Flow chart of data processing
式中,(X,Y,Z)为原坐标框架;(XS、YS、ZS)为目标坐标框架;(Tx、Ty、Tz)为两个框架原点三分量差值;D为尺度缩放因子;(Rx、Ry、Rz)为三分量旋转角度因子。模型中的具体参数值可由ITRF官网(https://itrf.ign.fr/trans_para.php)查询[9]。
图1中所述历元转换的关键是站点速度场求取。RTX-PP直接提供的方法是基于全球板块边界模型NNRMORVEL56,具体思路是假设大陆地壳为刚体[10],那么任一点的运动速度应满足下式:
式 中,(x、y、z) 为 站 点 坐 标 ;为站点速度;(Ωx、Ωy、Ωz)为欧拉矢量,由NNRMORVEL56可求取获得。
利用现今中国拥有近万个密集的GNSS连续监测站(陆态网络、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各省CORS等),可获得大陆广大地区的速度场,将国土按照3°×3°的格网划分[11],加权平均获得格网速度,站点落在格网内直接查表将格网速度代表站点速度。获得站点速度以后,即可获得不同历元的坐标关系式:
式中,t为时间;EPOCH为参考时刻,如CGCS2000坐标系参考时间为2000.0;P为站点坐标;V为站点速度。
本文收集了3个不同区域、不同等级的国家级GNSS点,采用天宝R10接收机静态观测2 h测试获得CGCS2000坐标精度,图2展示了国家级GNSS点信息和分布区域,测试结果见表5。分析定位结果,发现格网法比RTX-PP计算的CGCS2000坐标精度更好。具体而言,格网法精度在厘米级别(<7 cm),RTX-PP精度在分米级别(<2 dm)。
图2 GNSS测试点及活动块体空间分布Fig.2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GNSS test points and active blocks
表5 RTX-PP获得CGCS2000坐标精度结果Tab.5 Accuracy results of CGCS2000 coordinates obtained by RTK-PP
本文介绍了Online-GNSS服务优缺点,针对目前常见的在线服务,收集50个GNSS观测站2020年5月3日的观测数据,验证Online-GNSS定位精度,得出如下结论。
1)TX的结果最为优越,精度最好。GNSS观测时长达到6 h,RTX在线解算结果精度能够达到毫米级别;观测时长2 h即可稳定在2 cm左右精度。
2)TX-PP提供的CGCS2000定位结果精度在2 dm以内;格网法获得的站点速度进行历元转换获得CGCS2000坐标精度较好,能够达到厘米级别。
3)研究成果对GNSS工程化应用具有一定指导性,可以实现厘米级别的图根控制点及E级城市控制点。后续将研究提高全球板块边界模型的欧拉矢量精度,从而获得更高精度的块体速度场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