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国梁,霍俊霏,丁 捷
(中盐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天津 300450)
近几年来,盐行业普遍存在产能过剩、供过于求,产品标准门槛低、产品附加值低等情况。致使企业出现了经济效益低、运行困难,企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等诸多问题。“十四五”期间我国经济发展方向已转向高质量发展,如今的盐业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既有国内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求,又有国际市场需求的影响,如何在新发展阶段实现盐业高质量发展是企业目前所面临的最主要问题。
据初步统计,2021年我国原盐总产量9 764万t,较2020年同比增长1.29%,其中,井矿盐5 814万t,海盐2 342万t,湖盐1 608万t。图1中可以看出2021年我国海盐产量占比呈现下降趋势,主要原因还是与气候有较大关系,其次是制盐滩涂面积的逐年缩减造成。随着双碳政策的逐步落地,虽然有部分企业运行压力加大,但是在下游两碱旺盛的需求带动下,井矿盐产量保持了稳中有升的状态。2021年原盐总产量呈现了微弱增长趋势。
图1 2016年~2021年原盐产量对比图
2020年全国盐消费总量10 690万t。其中两碱工业用盐8 990万t,食用盐1 190万t,出口盐115万t,其他用盐395万t,见图2。
图2 2020年原盐消费量占比结构图
2021年我国两碱累计总产量6 804.6万t,其中,烧碱产量3 891.3万t,纯碱产量2 913.3万t,总量较2020年6 568.2万t同比增长3.60%。两碱行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两碱用盐量的大幅提升,2021年两碱用盐量已达到9 310万t。表1可以看出近几年来我国原盐消耗主要以纯碱和烧碱行业为主,消耗原盐量占同期生产总量的90%以上。
表1 2016年~2020年原盐产消量
近5 a原盐库存整体呈现下降趋势,2021年海盐减产致使海盐库存量下降,同比减少10%左右,目前大部分井矿盐企业都处于零库存或者库存量较少状态,见图3。
图3 2016年~2021年原盐库存量
2021年我国进口盐总量521.8万t,较2020年同比较少12.0%,由于国际物流运输紧张,船运费大幅度增加以及国际疫情等因素影响,导致进口盐均价增长,进口盐量有所下降。2021年出口盐总量150.0万t,较2020年同比增加34.2%。虽然2021年进口盐数量有所下降,出口盐数量有所增加,但是大进小出的格局还是没有改变,见表2。
表2 2016年~2021年进出口盐情况
2021年我国原盐进口主要以澳大利亚、印度、墨西哥盐为主。其中进口印度盐约192.96万t,较2020年同比减少45.2%,澳大利亚盐227.17万t,较2020年同比增加34.3%,墨西哥盐80.71万t,较2020年同比增加50.7%。自2017年以来,我国进口印度盐量一直居于首位。2021年随着印度疫情的加重,印度货源产生了不确定性,当地运费又大幅增长,性价比急剧降低,导致了印度盐的进口量减少。随着印度盐进口量的减少,以及国内工业盐市场的旺盛需求下,澳大利亚以及墨西哥进口盐量大幅度增长。澳大利亚盐进口量重新回到了首位。墨西哥盐进口量呈现了近10 a罕见高位。2021年主要进口国原盐进口均价都大幅度上涨,进口盐成本大幅上调,见图4。
图4 原盐主要进口国进口均价走势图
2021-01~07原盐价格比较稳定,8月份开始原盐价格持续增长,2021年井矿盐出厂最高价已经超过600元/t,海盐最高出厂价已经超过400元/t。2021年推动原盐市场价格持续走高的因素主要有:一是国内海盐产量减少导致供应量不足,海盐产区率先推波助澜;二是电和煤炭等原辅料价格上涨,推高井矿盐企业生产成本高涨;三是由于国际海运的运费增长、以销定产以及疫情等因素的影响,致使进口盐量的同比较少,进口货源补充不足;四是海盐库存量急剧下降,惜售心态加重造成价格上涨。
山东及湖北盐价格走势见图5、图6。由于原辅料和原盐价格的上涨,也带动了国内食用盐价格的上扬。同时国内出口工业盐的价格也随之上涨,2021-11出口工业盐均价已达到了90 S|/t,见图7。
图5 山东海盐价格走势图
图6 湖北井矿盐价格走势图
图7 2021年工业盐进出口均价
从中国盐业协会统计数据来看(表3),盐改前后对比,食盐定点生产企业的总产量、食盐产量、销量、营收、主营收入、利税等指标总体是增长的,而省级批发企业以上数据总体是负增长。但最能反映出来的问题却是食盐定点生产企业和省级批发企业累加后的主营收入、利润、净利润、利税等指标全部都出现了负增长,这说明盐行业的利益外流到流通领域明显。
表3 食盐定点生产企业与省级批发企业经营数据表
国家“十四五”发展规划中提出要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全面促进消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发展盐业现代化产业体系,行业应该“协同共生,共同进化”,共同推动盐业核心价值的增值增效。大企业要起到引领和支撑作用,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产销一体,共同开发国内国际新市场。通过相互参股等协作共赢方式不断做优做强,培育经济新动能。目前行业已经呈现出了一些企业产销联合,产销一体化、和谐共和的良好局面。
国家“十四五”发展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出: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数字化发展。在当今的数字经济时代,要以数字化的思维,大力推动盐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实现数字化运营管理。建设数字盐业、智能盐业,推动生产过程智能化、物流销售数字化,经营当中与数字世界融合,连接大数据。积极淘汰落后思想,重整组织机构,积极调整产业布局和产品优质结构,缓解产能过剩,规范盐业合理适度发展。积极促进产业机构升级,逐步向规模大型化、经营集约化、数字化、智能化模式发展,改变行业中半现代化、低效和过时的生产经营体系机构。
盐业数字化转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数字化监管。实现来源可追溯,流向可查询、风险和防范、责任可追究的数字化全程监管和闭环管理。
(2)数字化与业务融合。开展数据集合平台建设,不断提高数据利用率,优化企业信息收集,方案制定、方案选择及评估决策等过程,为管理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依据。
(3)创新行业价值。通过数字化改革不断延伸和拓展供应链、产业链和价值链,拓展行业生存发展空间。
(4)履行社会责任。以数字化为载体,积极传播健康用盐理念,参与健康中国行动,提升消费者科学用盐意识,保障食盐供应安全和质量安全。
国家“十四五”发展规划中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行业应增强节能降碳意识,推动“减碳”经济发展,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盐田生物多样性,推进绿色清洁生产。盐企推广四改五,五改六、MVR、盐穴储能与能源转换、风光渔盐、风光牧草、液体盐等技术的应用。
(1)强化食盐安全标准和生产标准制订。盐业体制改革的核心是“确保食盐质量安全和供应安全”。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标准,提高产品质量标准和生产标准势在必行。国家“十四五”发展规划中提出实施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行动。按照《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要求,盐行业就要加强标准化工作,制定出最严谨的适合盐行业的产品标准,坚决杜绝非食盐企业和不达标的低质、低价产品扰乱市场秩序。规范高端食盐市场的健康发展,结合国家标准化改革与质量标准体系建设的长期规划,本着食品安全标准保底线,质量标准拉高线的基本原则,积极参与制定行业标准。
(2)围绕“数字三品”,发力供给侧改革,发挥双循环作用。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求,按照《“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要求,围绕“数字三品”和扩大内需,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生活,践行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重点发力盐品的供给侧改革,推动“减盐减钠”行动进一步深入发展。一是拓展生活日化、畜牧、融雪、农业、水产等其他领域的用盐。二是注重天然、绿色、原生态为开发方向,研发绿色健康、无添加、具有独特资源优势的高端化特色的食盐产品。三是开发低钠、减钠、腌制、提鲜增味等调味盐产品,研发含钙、含硒等功能的中高端食盐产品。
新发展阶段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更大的挑战。盐行业应积极发展资源综合利用,推动双碳经济,加强标准化建设,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推动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加大实施数字三品战略,助力健康中国行动,践行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