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美芬,周 璐
(丽水市中心医院,浙江 丽水 323000)
临床实习是护生向护士转变的关键阶段。高效、恰当的教学方法对于护生知识体系的培养、临床评判性思维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思维导图由英国学者Tony·Buzan提出,是一种以图像为基础的思维工具,以放射状思维为基础,通过帮助低年资护士有效地理解与记忆知识,提高低年资护士学习效果[1]。以案例为切入点的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最早的形态为“启发式问答法”,20世纪70年代应用于教学领域,是指教学过程围绕案例展开,旨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在护理领域应用较为广泛[1]。该院妇产科将思维导图与案例教学法联合应用于护生教学中,旨在为提升护生实习效果提供参考。
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本院妇产科实习护生150名。摸球分组,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75名,女68名、男7名,平均年龄(20.05±2.12)岁,中专11名、大专及以上64名;实验组75名,女67名、男8名,平均年龄(19.96±3.24)岁,中专9名、大专及以上66名。两组护生资料具有均衡性(P>0.05),可比较。
两组护生教师选拔标准一致,为:本科及以上学历,妇产科工作8年及以上,3年及以上临床带教经验,主管护师及以上职称,自愿参与教学。根据上述标准,通过护士自荐、科室选拔,最终确定了10名教师,各组5名,通过抽签决定。两组教学内容一致,均为妇产科常见3种疾病,包括子宫肌瘤、宫颈癌、妊娠合并糖尿病或高血压。对照组施以案例教学法,5名教师仅接受案例教学法培训与考核,具体教学方法为:(1)案例确定。5名教师参考3种疾病教学大纲,并结合临床实际,讨论确定3个典型案例。(2)护士分组。由于每批次实习护生人数不同,考虑教师精力和教学效果,5名护生为1组,由1名教师负责教学。(3)案例推送。教师现场告知护生实习期间任务,教学计划,以幻灯片形式向护生推送案例,并附加问题,包括案例诊断、临床表现、诊断、治疗方案、护理措施等,告知其需1周内提交答案。(4)课堂讨论。教师辅助5名护生针对案例共同讨论,以深入了解每名护生知识点薄弱之处。(5)问题讲解。根据讨论后结果及讨论过程中了解的护生知识掌握情况,针对性讲解案例。(6)操作示教。教师示范基础和专科操作,并录制成视频发送给护生观看。(7)护生操作练习。利用模拟器具,小组练习操作。(8)总结评价。每个疾病教学结束后,教师与护生互评。实验组实施思维导图联合案例教学法,教师除接受案例教学培训与考核外,还需接受思维导图教学法培训。
1.考核成绩。护士实习结束时进行考核,内容分为理论和操作,理论考核内容包括3种教学疾病相关知识,题型多样,总分为100分;操作分为基础和专科操作,基础操作为必考项目,专科操作通过抽签选取1项考核,总分为100分。
2.评判性思维能力。采用中文版评判性思维能力量表(CTDI-CV)[2]评价,由香港理工大学彭美慈等翻译、修订而成,包括7个维度,共70个条目。每个条目从1~6分评分。本研究中,量表Cronbach’sα系数为0.887。
实验组护生理论和操作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生理论和操作成绩比较(分,
实验组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评判性思维能力比较(分,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护生理论、操作成绩和评判性思维能力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思维导图联合案例教学法相比传统的案例教学法更能够提高妇产科护生实习效果。究其原因:首先,两组教学内容、教师资质相同,避免了内容与师资对效果造成较大的影响。其次,创新了案例教学法,打破了由教师直接选定教学案例的传统,通过由护生自己选定案例,能够更好地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第三,在案例教学法基础上,应用了思维导图,运用数字、线条等将疾病知识逻辑连贯起来。第四,相比模拟人,情景模拟操作也是对理论知识的回顾。第五,通过模拟、临床护理、思维导图绘制等过程,培养了评判性思维能力。综上所述,思维导图联合案例教学法能够培养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