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艳丽,杨晓丽
1.山西省儿童医院,山西 030025;2.太原市人民医院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患儿临床表现为腹胀、腹痛、呕吐、发热、低血压、脱水、休克及脏器功能衰竭,严重者甚至死亡[1-2]。营养支持贯穿于患儿整个治疗过程,对于患儿恢复具有积极意义。临床AP的营养支持包括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及序贯化营养3 种方式,其中序贯化营养在成人AP 护理中已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在儿科AP 中应用较少,本研究旨在探讨序贯化营养在AP 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20 年12 月—2021 年7 月入住山西省儿童医院的AP 患儿,参考儿童胰腺炎国际研究组织(International Study Group of Pediatric Pancreatitis:in Search for a Cure,INSPPIRE)发布的儿童AP 诊断标准[3-5],至少要满足以下3 条诊断标准中的2 条:①腹痛、呕吐、肠梗阻等典型临床症状或体征;②血清淀粉酶活性升高,即≥正常值上限的3 倍,或脂肪酶的含量高于正常值;③腹部超声和计算机X 线断层扫描提示胰腺组织出现肿大、炎症、渗血或坏死等形态学变化。纳入标准:①符合AP 患儿诊断标准;②住院时间7~20 d;③年龄4~15 岁;④父母或其他相关监护人对于本次治疗均知情,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6-8]。排除标准:①并发自身免疫系统疾病或其他严重的脏器疾病;②合并糖尿病;③依从性较差,未能严格按照治疗方案治疗,或者自行接受其他干预措施;④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事件、不良反应、并发症,不宜接受继续治疗[9];⑤入院行48 h 全肠外营养后有胃肠出血等症状;⑥适合肠内营养治疗的AP 患儿。本研究最终共纳入63 例研究对象,按营养支持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序贯化营养组32 例,肠外营养组31 例,分别行序贯化营养支持和肠外营养支持。
1.2 研究方法
1.2.1 常规治疗 患儿入院后均予禁食,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预防感染等治疗。
1.2.2 营养支持
1.2.2.1 ①肠外营养组 入组患儿均给予胰酶抑制剂、抗生素、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等常规治疗,同时,给予相应的对症支持。48 h 内给予全肠外营养(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TPN)治疗,治疗后第3 天,注意微量元素、维生素以及电解质的补充,当患儿的营养指标(体重、血脂总蛋白、前清蛋白、清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炎症相关指标(包括脂肪酶、白细胞、C 反应蛋白水平及血、尿淀粉酶)逐渐恢复,且腹胀、腹痛等临床症状减轻的同时,遵医嘱逐渐停止禁食,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减少TPN 的剂量,直至患儿经口营养达到其所需能量的1/3,停止肠外营养支持治疗,治疗时间为7~14 d[10-12]。
1.2.2.2 序贯化营养组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根据患儿疾病不同时期的病理状况、代谢特点和胃肠道功能实施序贯化营养支持,分为3 个阶段。第1 阶段:在患儿入院48 h 内,给予TPN 支持,同时判断患儿胃肠道功能,若无胃肠道出血等症状,给予留置螺旋鼻-空肠营养管,置管后24 h 行X 线检查,观察鼻-空肠管是否到达空肠(即Treitz 韧带下)。第2 阶段:入院后2~3 d,无明显腹痛、腹胀、腹泻、便秘等症状后,遵医嘱经鼻-空肠管给予10%葡萄糖注射液试喂养,速度10~25 mL/h(≤7 岁10 mL/h,>7 岁25 mL/h)24 h 持续泵控,同时观察患儿有无腹痛、腹胀、腹泻、便秘等症状,若出现不适症状立即停止,经试喂养后,若患儿胃肠道可耐受,给予小百肽营养液(雀巢公司),速度10~25 mL/h(≤7 岁10 mL/h,>7 岁25 mL/h),24 h 持续泵控,同时观察患儿有无呕吐、腹痛、腹胀、腹泻、便秘等症状。如患儿喂养可耐受,逐渐加量。第3 阶段:在患儿行部分肠外营养与肠内营养联合治疗数天后,若病人未出现上述不适症状,遵医嘱逐渐增加肠内营养能量,当肠内营养能量达到患儿所需能量的1/3 时(能量增加量参考《中国儿科肠内肠外营养支持临床应用指南》2010 版),可逐步停止肠外营养,行全肠内营养[13-15]。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嘱家属为患儿做好保暖工作,医护人员应及时进行相应的评估工作,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16-20]。护理人员应严密观察患儿病情变化,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主管医师汇报,给予对症处理,确保患儿的安全。
1.3 观察指标
1.3.2 病情恢复指标 观察并记录患儿腹胀缓解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血、尿淀粉酶恢复时间、经口进食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定量资料采用t检验、定性资料采用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病人一般资料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病人一般资料比较
2.2 两组病人护理前后免疫功能指标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病人护理前后免疫功能指标比较
2.3 两组病人病情恢复情况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病人病情恢复情况比较单位:d
3.2 病情恢复相关指标情况 AP 早期表现以腹胀、腹痛为主,随着病情加重、营养缺乏及免疫功能的降低,病人会出现体温升高等临床表现[26-27]。积极、合理的营养治疗可快速缓解腹胀等临床症状,使体温恢复正常,尽快恢复经口进食,缩短住院时间。AP发病时,淀粉酶等有生物活性的酶会释放入血液中,病人可以通过尿液将其排出。因而,检验病人体内血、尿淀粉酶的含量对AP 的确诊有较高的敏感性[25]。本研究结果显示,序贯营养组患儿腹胀缓解时间、体温恢复时间、血及尿淀粉酶恢复时间、经口进食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肠外营养组缩短,与杨莉[26]研究结果一致,提示序贯化营养支持可以促进患儿恢复,缩短住院时间。殷景远等[27]研究结果显示,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结合治疗方案可以减轻对肠黏膜的刺激,防止肠道屏障破坏而使机体产生炎症,纠正病人营养不良的状态,提升免疫功能,缩短住院时间,与本研究结果一致。综上所述,对小儿AP 病人来说,采用序贯化营养支持,能够缩短其症状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
3.3 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本研究样本量较少,研究对象均来自山西省,接下来将进一步增加样本量并在其他省市开展类似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