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淑芳戴久丽贾惠言宋佳巍李 玲罗锦标姚 旭冯景松吴盈盈姜俊保娄浙赟
(1浙江省宁波市科学研究院,浙江宁波 315099;2象山县畜牧兽医总站,浙江象山 315799;3宁海县畜牧兽医总站,浙江宁海 315699)
弓形虫病是由刚地弓形虫引起的人畜共患原虫病,在人畜及野生动物中广泛传播,人和动物的感染率都很高,我国弓形虫感染情况和弓形虫病的分布十分广泛。妊娠母猪患弓形虫病会出现流产、早产、产下弱胎死胎等情况[1]。近年来,随着我国养猪业的发展,该病的存在越来越普遍,并逐渐成为危害养猪业的重要疫病之一。宁波地区属于海洋性气候,常年湿度75%左右,通过调查发现,该病主要发生于夏秋温热和雨水较多的季节,各种年龄的猪均可感染发病,保育猪发病率最高,哺乳仔猪死亡率最高[2]。同群中个体较小的常先发病,个体大的后发病;育肥猪感染后体温达到42℃,母猪多发生于初产母猪临产或分娩后3~10 d。气候恶劣、饲养管理不善、疾病等应激因素可诱发本病,并可使病情加重,疫情传播面积扩大。通过调查,了解了浙江省宁波市猪弓形虫病流行病学情况,并提出了有效防治措施。
2011年10月至2021年9月,采用间接血凝试验,总共对49 301头猪进行弓形虫病的跟踪检测。
由图1可知,20 048份血样检测结果显示猪弓形虫平均感染率为20.72%,其中保育猪感染率高达23.25%,育肥猪21.65%,哺乳仔猪19.17%。猪弓形虫感染率为保育猪>育肥猪>哺乳仔猪。
图1 宁波市2012—2021年不同饲养阶段猪弓形虫感染率
在哺乳仔猪、保育猪、育肥猪、母猪不同饲养阶段的弓形虫发病率和死亡率方面,11 749份调查检测结果显示猪弓形虫平均发病率达到12.77%,其中保育猪较高,达20.33%,育肥猪12.98%,哺乳仔猪4.14%,母猪8.62%。发病率为保育猪>育肥猪>母猪>哺乳仔猪(图2)。平均死亡率10.07%,其中哺乳猪高达29.57%,保育猪10.03%,育肥猪7.55%,母猪1.75%;死亡率为哺乳仔猪>保育猪>育肥猪>母猪(图3)。
图2 宁波市2011—2021年不同饲养阶段猪弓形虫发病率
图3 宁波市2011—2021年不同饲养阶段猪弓形虫死亡率
采集11 129头生猪血样并跟踪调查,大小规模场猪弓形虫病的感染率见图4,发病率见图5。规模猪场猪群对弓形虫的感染率和发病率明显比散养户低下。散养户的猪群感染弓形虫的概率为33.51%,发病率为30.03%;规模户感染率为27.76%,发病率19.93%;散养户猪群的发病率比规模场高10个百分点。
图4 宁波市2011—2021年规模场与散养户的的猪弓形虫感染率
图5 宁波市2011-2021年大小规模场的猪弓形虫发病率
对11 673头生猪采集血样及跟踪调查,不同季节猪弓形虫感染率见图6,发病率见图7。夏季猪群中弓形虫的感染率和发病率明显比冬季高,夏季感染率达到31.69%,冬季感染率为16.72%,且感染的强度夏季明显比冬季高得多;夏季感染弓形虫的猪比较容易表现发病症状,夏季发病率达22.04%,冬季为11.94%;夏季猪弓形虫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比较高。
图6 宁波市2011—2021年不同季节猪弓形虫的感染率
图7 宁波市2011—2021年不同季节猪弓形虫的发病率
患猪弓形虫病的猪,解剖组织切片,显微镜下可发现间质性肺炎变化、弓形虫假囊(图8),肝组织增生性结节,巨噬细胞浆中有假囊(图9)。
图8 肺组织炎症、渗出,弓形虫假囊
图9 肝脏弓形虫滋养体和假囊
病死猪的病理切片经姬姆萨染色后,涂片镜检可以观察到虫体(图10和图11)。
图10 淋巴结涂片 (姬姆萨染色)
图11 弓形虫滋养体 (速殖子)
由以上检测结果可知,在2012年6—8月份期间,猪弓形虫病的发病猪较多,在治疗过程中主要采取以下5种用药方案进行治疗,共治疗850头。
方案1:磺酰氨苯砜加乙胺嘧啶。磺酰氨苯砜按体重10 mg/kg·d,乙胺嘧啶按体重6 mg/kg·d,均作肌肉注射,连续注射6 d。
方案2:磺胺-6-甲氧嘧啶加甲氧苄胺嘧啶。磺胺-6-甲氧嘧啶按体重100 mg/kg,甲氧苄胺嘧啶按体重14 mg/kg,每天用药1次,前2天静脉推注,后2天肌肉注射,连用4 d。
方案3:乙胺嘧啶按体重70 mg/kg,磺胺二甲氧嘧啶按体重14 mg/kg,肌肉注射1次/d,连用5 d。
方案4:二甲氧苄氨嘧啶按体重15 mg/kg,加磺胺5-甲氧嘧啶按体重 2 mL/kg,静脉推注1次,连用5 d。
方案5:磺胺二甲氧嘧啶按体重70 mg/kg,乙胺嘧啶按体重6 mg/kg,肌肉注射1次/d,连用5 d天,病重猪直接静脉推注。
在上述5个方案的治疗过程中,都配合使用小苏打粉内服,饲料添加量为1~2 kg/吨。
5种用药方案治疗猪弓形虫病的效果表明,方案1疗效最好,治愈率达96.79%。方案3和方案4疗效较好,治愈率分别达87.62%和83.82%。方案2治疗效果较差,治愈率为59.09%,方案5治疗效果最差,治愈率仅44.44%。
2013年对猪弓形虫病的治疗方案,选用2012年5种用药方案中治疗效果最好的3种方案(即方案1、方案3和方案4),进行治疗。共治疗693头。
2013年治疗猪弓形虫病的3种用药方案疗效均较满意,治愈率在80%以上,与2012年治疗效果相近。在3种用药方案中,以方案1为最好,治愈率95.13%;方案3次之,治愈率88.36%;方案4的治愈率为80.41%。2013年在3种用药方案的治疗过程中,对于一个疗程用药未愈的病例,一般只延长疗程或改用另外2种用药方案的1种方案,没有改用其他用药方案。
2014年至2017年,对猪弓形虫病的治疗用药方案,选用2013年3种用药方案中治疗效果最好的2种方案(即方案1和方案3)进行治疗。共治疗1 235头猪。
2014年至2017年猪弓形虫治疗效果情况如下:用药方案1和方案3从2012年开始实施6年,治疗效果很好且稳定,平均治愈率92.23%,最高治愈率为2017年,高达95.00%,最低的2015年为89.65%。2种用药方案在治疗过程中,对于治疗效果不明显的,为了避免用药时间过长,产生耐药性,采用了交替用药,效果较好,没有改用其他药物治疗。
⑴宁波地区猪弓形虫病的感染率较高,不同饲养阶段猪的感染率为保育猪>育肥猪>哺乳仔猪;发病率和死亡率也较高,发病率为保育猪>育肥猪>母猪>哺乳仔猪,死亡率为哺乳仔猪>保育猪>育肥猪>母猪。猪对弓形虫的易感性没有品种、性别的差异,但有年龄的差异。育肥猪和母猪由于抵抗力强,多呈隐性感染。在无应激因素的情况下,猪体防御功能健全时,携带弓形虫的猪体本身能有效抑制弓形虫在血液中的繁殖,从而使猪体与弓形虫之间达到相对的平衡状态。在猪受到应激,猪体抵抗力下降时才发病;而哺乳仔猪和保育猪抗应激能力和自身防御功能尚未健全,不能有效地抑制弓形虫在血液中繁殖,较其他年龄段猪更容易发病。
⑵猪弓形虫病发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夏季猪弓形虫病的感染率和发病率均高发于冬季。推测原因夏秋高热,宁波地区又处于温湿多雨的海洋性气候带,湿度常保持在70%以上,利于蚊蝇孳生以及细菌病毒的繁殖,同时也是其他疾病的高发期,猪体免疫力最易下降,弓形虫病常伴随其他疫病发生[3]。
⑶小规模散养户猪场的猪弓形虫病感染率和发病率比大型规模猪场高。2018年后猪弓形虫感染率、发病率和死亡率菌显著下降,推测原因是2018年发生非洲猪瘟疫情后,猪场生物安全防控措施做到位,降低了猪只弓形虫感染的机率。
⑷在弓形虫病的治疗方面,复方磺胺注射液和长效磺胺对猪弓形虫病治疗效果最好。在本病的高发季节,对易感猪群用磺胺类药物及增效剂添加在饲料中添加磺胺类药物饲喂,连用1周,能起较好的预防作用。
⑸猪弓形虫病没有疫苗,目前,主要靠加强饲养管理,做好猪场生物安全防控措施来预防。为消除养猪场内的弓形虫病,养殖场不得饲养猫、狗等动物,尤其猫类。猪舍及其周围应禁止猫的出入,切断传播途径,是预防本病的重要措施。定期灭鼠灭蟑螂,每天清理打扫,臭氧机自动循环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