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结合作业疗法治疗肩手综合征临床研究*

2022-05-19 05:20曲彦平
河南中医 2022年6期
关键词:肩关节针灸综合征

曲彦平

济源市中医院,河南 济源 459000

肩手综合征属于脑卒中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主要是患者中风后1~3个月出现[1]。肩手综合征主要表现为患侧肩、腕、指、手疼痛,活动受限,上肢水肿,肩关节脱位等临床综合征,随着病情加重,患者甚至会出现关节僵直、肌肉萎缩等症状,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2]。对肩手综合征予以早期干预,对促进脑卒中患者机体功能康复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临床针对该并发症尚无确切的特效方法,主要给予肩吊带、按摩、良肢位摆放、康复疗法等,但不能获得确切疗效[3-4]。为探寻更有效的干预手段,本研究对患者予以针灸结合作业疗法干预,以求进一步提升疗效及患者生活质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济源市中医院治疗的肩手综合征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56~78(67.8±2.7)岁。研究组中,男31例,女20例;年龄53~76(67.3±2.4)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参加本研究,同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已获取本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批。

1.2 诊断标准完善CT、MRI等检查,结合临床症状(手现疼痛、浮肿、肩疼痛、肩手运动机能受限),参照《康复医学》中相关标准,中医诊断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确诊肩手综合征[5-6],均为肩手综合征I期。

1.3 病例纳入标准生命体征平稳,意识清醒;年龄≤80岁;无局部血管病,局部无外伤感染,手指屈曲受限,皮温上升;发病时间≤3个月,发生中风次数≤2次;无心、肺、肝、肾及血液循环系统功能障碍。

1.4 病例排除标准病程2个月以上者;生命体征不稳定,存在机体外伤、感染,恶性肿瘤者;患有肌肉或者关节疾病者。

1.5 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患者良肢位摆放,患侧肩关节处于向前、向上形态,避免其下降、退缩,在康复师指导下,患者在床上进行主动、被动运动,如进行肩关节内收、前伸、外展,双手握拳交叉,双臂伸直,肘部屈伸、上举,旋转肩关节等[7-8]。每次30 min,每天3次,每周5~6次,连续治疗6周。康复治疗期间对患有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疾病的患者予以降血压、调血脂、保护心脏等药物干预。

研究组给予针灸结合作业疗法治疗。协助患者仰卧,尽量伸直上肢,选取患肢曲池、合谷、外关、肩髃、尺泽、肩髎等穴位施针,选长50 mm、直径 0.4 mm 的毫针消毒后对以上诸穴垂直刺入,小幅度捻转针体,以得气为准,针刺要避免损伤脉络,每次30 min,每天1次,每周5次,治疗6周。作业疗法:在软瘫期,主要进行健侧上肢带动运动,如木钉板训练、捡物、推球;在痉挛期,主要进行抑制痉挛,入滚筒训练、推巴氏球训练等,借助健侧开展双侧上肢运动,实施肩关节、腕关节、肘关节的组合性训练[9];在恢复期,增强肩部、手部的协调力、耐力、肌力,扩大关节活动范围,可进行擦黑板、推磨砂板训练,依据上肢恢复程度扩大磨砂板的角度[10],锻炼手部精细功能,如串珠、夹豆、拧螺丝,并训练中结合刷牙、梳头等,促使肩手协调性以及灵活性的提升。每次40 min,每天1次,每周5次,持续治疗6周[11]。

1.6 疗效判定标准运用肩手综合征评估量表评估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显效:肩手活动可至正常范围,肩部、手部关节无水肿、无疼痛,肌肉无萎缩,无明显的活动受限;有效:肩部、手部疼痛、水肿症状基本消失,关节轻微活动受限,手部肌肉萎缩不明显;无效:疼痛、关节水肿等症状以及体征均未见改善,关节活动功能受限,肌肉出现严重萎缩、水肿。

有效率=(显效+有效)/n×100%

1.7 观察指标运用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估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包括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等共8个维度,每项满分是100分,评分越高代表生活质量越好。

观察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运动功能及评分及肩关节活动评分。运动功能以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估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 scale,FMA)评估,量表有50条目,每条0~2分,共0~100分,得分越高运动功能越强。<33分为严重障碍;33~43分为明显障碍;44~54分为中度障碍;55~64分为轻度障碍;>64分为无运动障碍。肩关节活动范围评分:0分:肩关节持续疼痛,且活动能力丧失;1分:肩关节活动范围不足正常范围1/2,且伴随疼痛;2分:肩关节活动范围在正常活动范围的1/2以上,活动时伴疼痛;3分:肩关节活动自如且无疼痛。日常生活能力通过改良Barthel指数评估,内容包括洗漱、穿衣、饮食等10项,每项10分,满分100分,得分越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越强。

观察两组患者肩部疼痛度变化情况,在肩部外展、屈曲、内旋、外旋时通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评价患者疼痛度,将标记刻度的纸条让患者自行标记,共0~10分,代表无痛至最痛。

通过《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相关标准对患者各项体征指标进行中医证候评分,每项计0~4分,得分越高表示证候越重。

2 结果

2.1 两组肩手综合征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具体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肩手综合征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两组肩手综合征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具体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肩手综合征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分)

2.3 两组肩手综合征患者治疗前后FMA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及肩关节活动评分比较具体结果见表3。

表3 两组肩手综合征患者治疗前后FMA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及肩关节活动评分比较 分)

2.4 两组肩手综合征患者治疗前后肩部疼痛评分比较具体结果见表4。

表4 两组肩手综合征患者治疗前后肩部疼痛评分比较 分)

2.5 两组肩手综合征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比较具体结果见表5。

表5 两组肩手综合征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分)

3 讨论

肩手综合征也被称作交感神经营养不良,其发病机制主要是发生急性脑血管病后,对血运中枢造成了影响,使患肢交感神经兴奋性提高,血管发生痉挛,导致局部营养障碍[12]。患者会表现出肩肘疼痛、关节水肿等症状。目前,西医主要通过药物或康复训练进行治疗,但收效欠佳,可能是病变部位为肢体远端,常规药物不能直达病灶,不能发挥理想的疗效[13-14]。

肩手综合征归属于中医学“风瘫”“痹证”等范畴,其病机是中风后血瘀,经脉受阻,气血虚,气血运行不畅,筋肌失荣,湿寒邪气入侵关节,导致肩、手、肘、腕疼痛水肿[15-16]。针灸能激活阳明经穴,活血行气、疏通脉络,促进毛细血管扩张,提升局部营养供应水平,改善患肢活动受限、疼痛、水肿,提升局部血液循环水平,从而提高血运,使组织重新生长,病情改善[1]。作业活动是作业疗法的主要核心,其活动都具有目标性。作业疗法主要强调对患者的感觉及运动功能的训练,并使患者社会、心理、日常生活的能力得到康复,从而提升其生活质量[17]。

针灸能有效刺激患肢穴位,实现通络益气、活血舒筋的作用,改善疼痛、麻痹症状,提升治疗效果[18]。同时,作业疗法将作业或者运动当作干预手段,刺激残疾的肢体,实现最大限度的改善,提升患者自理、工作、生活等能力,提高其生活质量。两种方法结合能显著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19]。

本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还是针灸结合作业疗法治疗,肩手综合征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运动功能及肩关节活动情况都能得到改善,疾病症状得到明显缓解,与常规康复治疗比较,针灸结合作业疗法的疗效更加明显。分析原因可能是针灸治疗通过借助不同针刺手法,可分别或者同时兴奋各种传入纤维,参与至针感的传导,以外周感觉传入模式对神经环路兴奋性进行调整,刺激神经侧支长芽,使新突触长出,实现大脑皮层功能重组,使运动模式恢复,针灸讲究辨证取穴,从整体对人体机能进行调节[20-21]。在结合作业疗法后,进一步促进患者日常生活及运动能力的提升,刺激受损的肩手功能,使其恢复。训练中通过应用辅助器具进行训练,能有效避免患肢出现废用性改变,并避免出现并发症,刺激受损的神经使其再生[22-23]。同时,通过作业疗法的主动、被动活动,可有效扩大或者维持上肢关节的活动度,刺激上肢机能及伸肌的活动性,加速静脉血液回流。此外,作业疗法能锻炼刺激到肩胛带的肌肉,使肌肉稳定性提升,进而强化肌肉在肩关节的附着力,缓解症状[24]。

综上所述,对肩手综合征患者施以针灸结合作业疗法干预,可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肩部活动能力,还可减轻疼痛,降低中医证候评分。

猜你喜欢
肩关节针灸综合征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肩关节习惯性脱位怎么办?
肩关节为何这么 容易脱位?
考前综合征
如何预防习惯性肩关节脱位?
针灸
开学综合征
一毛学琴记
肩关节镜手术的护理配合与体会
针灸围刺治疗带状疱疹5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