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伤寒论》汗出一症的认识

2022-05-19 04:50许泽华周胜红
河南中医 2022年6期
关键词:少阳伤寒论津液

许泽华,周胜红

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 济南 250014

出汗是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之一,亦是机体重要的临床病理表现[1]。汗液的形成受多种因素影响,《素问·阴阳别论》云:“阳加于阴谓之汗”,表明汗液是阴津受阳气的蒸化作用所形成的。因此,汗液的形成与阳气的盛衰、阴津的盈亏密切相关[2-3]。另外,汗液需要通过肌肤腠理排出体外,而卫气具有“肥腠理,司开阖”之功,故汗液的正常与否亦受卫气强弱的影响[3-4]。此外,外界六淫邪气如风邪、寒邪、热邪等也会影响腠理的开阖,从而影响汗液的排泄[5]。由上可知,通过了解汗出情况,可以判断机体阴阳是否协调、区分所受外邪之性质等,从气能生津、津能载气、津血同源等角度进行分析,汗出还可反映机体气血津液的盛衰。现代医学亦证实,有多种疾病在临床上会出现汗出异常的症状,如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内分泌失调等[6]。因此,机体的虚实强弱以及疾病的性质可以通过汗出反映出来。《伤寒论》首创六经辨证,而六经辨证中多有涉及汗出且描述翔实,具有不可忽视的临床意义[7]。现对汗出在《伤寒论》六经辨证中的应用探讨如下。

1 分经论汗出

《伤寒论》之六经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之代称,对于其认识,以六经脏腑气化说为主,涉及脏腑、经络、气化等方面,是对机体生理功能的总结[8]。由于六经对应脏腑各不相同,其循行部位、阴阳气血的多少也不同,因此,当六经发生病变,其邪之出入途径及病理表现等亦不相同。如太阳内应膀胱,经腑相连,故太阳腑之气要通过太阳之经行于体表,以固护机体,抵抗外邪侵袭。因此,太阳受邪,多指表证,出现脉浮、头痛、恶寒等症,若正未胜邪,随经入里,则又为传经之说,另当别论[9]。“阳明之为病,胃家实也”(191条),由此可知,阳明受邪,病位在胃肠,且病性为实,又因阳明经为多气多血之经,正气祛邪之力强大,故病理变化在内表现为燥屎内结,在外则为大汗出、高热等[9-10]。少阳则指半表半里,位于太阳与阳明之间,如《素问·阴阳离合论》言:“少阳主枢”,故邪在此经既可外出太阳以开,又可内从阳明以阖,其应胆与三焦,结合其经络循行部位,可知其病理表现以耳聋、目眩、口苦等为主[11-12]。三阴病病性则以正虚为主,在此基础上又各具特点,如太阴主脾,其症以脾虚为主,多有腹胀、腹痛、自利等表现;少阴对应心肾,病理改变具有阳微阴盛的特点,表现为“脉微细,但欲寐”等;厥阴病则主要突出一个“极”字,既可看作是疾病的一个发展阶段,又可以看作疾病发生变化的开端,以阴阳转化、寒热错杂等为其特征[13]。对于汗出一症,《伤寒论》中除太阴病仅在兼表证时提及可以使用汗法治疗以外,其余五经病均有汗出的记录,且由于对应脏腑以及循行部位、阴阳气血等不同,各经病之汗出也不相同。

1.1 太阳病之汗出太阳病篇第2条中提及“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该条文论述了太阳中风的诊断标准,其汗出反映了太阳中风是由外感风邪所致,因为风邪客表会导致卫强不能顾护营阴,加之风性开泄,内迫营阴,所以导致汗出于外[14]。第13条论述了太阳中风的发病机理为“阳浮而阴弱”,阳浮即卫强,阴弱即营弱,而“阴弱者,汗自出”表明营弱是导致汗出的原因之一,其中,“自”字突出了太阳中风证之汗出的特点为出现较快,且由于其汗出是营弱卫强所致,故汗出与发热多同时出现[14]。第14条则指出凡属太阳病者,均有可能出现头痛、发热、汗出、恶风等症状,是对第13条的扩充,出现汗出的症状即可表明其属于太阳表虚的营卫不和证[9]。由于该汗出并非实证所致,所以汗出量相对较少,触之仅限皮肤湿润[9]。

1.2 阳明病之汗出第193条对阳明病的外在症状进行了论述,言病在阳明病者会出现高热症状,且不恶寒而反恶热、并伴有“汗自出”之症。由此得知,阳明病亦会出现“汗自出”。然阳明病之“汗自出”不同于太阳病之“汗自出”,该汗是由于热邪入里,蒸迫机体津液所致,为实热证[15]。又因阳明经为多气多血之经,故正邪于此经相争,斗争最为激烈,因此,阳明经病所致之汗出量最多。第197条对邪由太阳内传阳明进行了论述,患者在发热、无汗的前提下出现了呕吐不能进食的症状,似欲传少阳,但只要出现“汗出濈濈然”,亦当为邪入阳明。第200条亦指出“濈然微汗出”是太阳之邪传入阳明的典型症状。以上两条均指明,若邪在阳明,则其汗有“濈然而出”的特点。而当胃中寒冷时,阳明病之汗出亦是连绵不断,第203条对此进行了论述,其言阳明病会出现“手足濈然汗出”的症状,同时可能伴有不能食、小便不利等,这是“中寒”,即胃中虚寒所致,为“欲作固瘕”的征兆[16]。由于该汗是因胃中寒冷阳气不固所致,因此,该汗除了量多连绵不断之外,触之多凉,属虚寒证。由上可知,若汗出连续且量多,则病性无论是实热还是虚寒,均属于阳明病范畴。另外,第213条指出,阳明病如果出现浮紧脉,则会伴有阵发性潮热症状,若“但浮者,必盗汗出”,浮脉表明外邪尚在阳明经未及入腑,因此,通过第213条可知,阳明病若属经证,还会出现盗汗的现象,这是由于亢盛的阳气入于阴,逼阴外出所致。有学者认为,盗汗多见于太阳阳明合病之时[17]。

1.3 少阳病之汗出第281条阐明了少阳病汗出的特征为“目合则汗”,即盗汗。因盗汗多由气郁化火所致,而邪在三阳,少阳更易出现气郁化火之证,是故该条文虽并未直言少阳,但从脉、证上论述,通过脉象表达三阳经热邪壅盛,联合盗汗则可确定治在少阳。除盗汗外,患者还会出现昏昏欲睡的症状,因邪在三阳,阳气亢邪之力较强,故脉象表现为浮大脉。

1.4 少阴病之汗出第297条“病人脉阴阳俱紧,反汗出者,亡阳也,此属少阴”,指出少阴病汗出是由于亡阳所致。紧脉在太阳病中亦会出现,反映寒邪客表,但由于寒主收引,故太阳病中若出现紧脉,则多无汗出之症,用麻黄汤以治之。但若脉紧与出汗同时出现,则表明寒邪已由太阳飞渡少阴,使少阴之阳受损,变为寒盛亡阳证,属少阴病。

1.5 厥阴病之汗出“两阴交尽,名曰厥阴”,而“交尽”之意,意在极点,体现为转化或终止。因此,厥阴病在临床上多表现为寒热错杂或寒热之证相互转化等,且汗出之成因也相对复杂。其汗或由阳气恢复太过所致,如第348条所言:“伤寒先厥后发热,下利必自止,而反汗出……”该“汗出”是由阳气恢复太过所致。或如第385条所言,由阴阳失衡,阴气过盛而阳气衰微以致虚阳浮越于外不得入内所致,其汗当伴厥逆,曰“汗出而厥”。或如第395条所言,是伤寒误用吐下之法导致机体“极虚”,进而出现“复极汗出”。此“极虚”即指胃虚,因胃阳虚无以固摄,使虚阳浮越于外,是故汗出。

2 病、证汗不同

2.1 阳微结与少阴病第156条通过是否但头汗出对阳微结和少阴病进行了辨别,其言阳微结与少阴病虽均表现为脉沉紧,但阳微结者因阳热凝结于内不得宣发,会有“头汗出”之症,具有齐颈而还的特点,而少阴病之汗出是因阳虚不固所致,加之头为诸阳之会,因此,少阴之汗出不会仅限于头部,故“但头汗出”可作为于阳微结中排除少阴病的关键症状[18]。

2.3 虚证与实证太阳病可分为太阳中风与太阳伤寒,中风者因风邪伤卫而多汗出,属太阳表虚证,但伤寒者多感受寒邪,以致腠理闭塞而无汗,属太阳表实证,第36条“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对其临床表现进行了提炼,合之被称之为“伤寒八证”[9]。第208条指出,虽病在阳明者,当有多汗之症,若患者胃气久虚,亦有可能无汗,并伴有“身如虫行皮中状”,是对阳明虚证与阳明实证的论述。细究之,阳明多汗是由于阳明为水谷之海,津液化生之源,故阳明不虚,则阳热之邪入里可迫津液外泄,导致汗出。但若阳明已虚,津液生化乏源,则阳热再盛,亦无津液可以蒸迫,是故无汗,即“阳明病……无汗……以久虚故也”,此虚即指胃气虚。由上可知,太阳病之虚证多汗出,实证为无汗,而阳明病与之相反,实证汗出多,虚证反无汗。

3 由汗辨预后

3.1 汗出则愈因太阳病多为邪在肌表,故多以汗法治之,如桂枝汤、麻黄汤等均是发汗之剂[20]。通过第13条方后注可知,用桂枝汤发汗,当“啜热稀粥,以助药力”,服药后若出现“遍身,微似有汗”则是阴阳调和,病情向愈的征兆[21]。但若未见汗出,只要诊断明确,则当继续如前法服药;仍不汗者,则要增加用药量及用药次数,用量可达半日三服;若遇病情较重者,则可随时服之,不必忧量。另外,只要恶风、发热等症状存在,可持续用药,直至汗出为止。由此可以看出,汗出与否是判断桂枝汤是否起效的关键所在。此外,麻黄汤方当“复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大青龙汤方当“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温粉扑之。一服汗者,停后服”、五苓散方当“多因暖水,汗出愈”、甘草附子汤方当“初服得微汗则解”等,均是对服药后汗出方为取效的描述[21]。第98条“太阳病未解,脉阴阳具停,必先振慄,汗出而解”,对战汗进行了描述,指出汗出为战汗而解之征。第115条通过发热、恶寒、渴甚欲饮等症以表明肺气受邪,并言“自汗出,小便利”为“其病欲解”之貌,究其原因,乃肺气利者得通三焦,得输津液。而三焦通调,津液输布正常是汗出和小便利的必要条件,故外得汗出且小便利可作为疾病向愈的征兆。除以上条文外,第50条言:“脉浮数者,法当汗出而愈”,但若误用下法,伤及正气,则会出现身重、心悸、脉微等症,须待阴阳自和,正气恢复以祛邪外出方可病愈,在外则表现为“自汗出乃解”;第119条对症似伤寒的温病进行了论述,言其不可以火治之,“被火者必谵语”,并言其“解之当汗出”;第124条从脉象上证实了汗出为疾病欲解之症,其言“欲自解者,必当先烦,乃有汗而解。何以知之?脉浮,故知汗出解也”,以上均表明汗出为太阳病欲解的征象。

若为阳明病,汗出亦可作为疾病向愈的指征。第204条言阳明病者,如内有水湿之邪,则会出现小便不利、骨节疼痛、微热等症状,解之当“濈然汗出”,此为“水不胜谷气,与汗共并”而出之由,此“水”指水湿之邪,“谷气”为胃阳之气。第229条指出,阳明病若热入血室,出现仅头部汗出者,当刺其期门,使之“濈然汗出则愈”,表明阳明病热入血室者,病解时当周身汗出。第243条“阳明病……不大便而呕……可与小柴胡汤……身濈然而汗出解也”,则论述了阳明病不大便者,以和法治之当汗出则愈。由以上条文可知,阳明病欲解之汗出,不同于太阳病欲解之汗出,其为濈然貌,是连续不断的。

若为少阳病,亦有汗出而解之时,如第107条所述,少阳病若误用下法,但柴胡证仍在者,可继续以柴胡汤治疗,病解之时必当有“蒸蒸而振,发热汗出”的表现,为少阳病经战汗而解的典型例子[22]。第157条亦对战汗可作为小柴胡汤证作解的标志进行了论述。

对于阴证,亦有汗出为愈的情况。如第371条言,对于少阴病有唾脓血、泄利症状的寒热错杂之证,当用麻黄升麻汤治疗,而服药当“分温三服……令尽,汗出则愈”;第375条“下利,脉数,有微热汗出,今自愈”,论述了阳气恢复,阳气破阴的情况,其汗当为微微汗出且伴有微热之相。第381条则论述了戴阳轻证者,“必郁冒,汗出而解”,因汗出提示已有阳气恢复之相,故病欲解时会有汗出的症状。

3.2 汗出病进汗出不仅出现于疾病向愈之时,病情加重时亦会有汗出的情况,且病进多为汗出太过[23]。如阳明病虽汗出本多,但亦如第258条所言,汗出过多,亦为太过,会导致“阳绝于里,亡津液”的情况出现。“绝”指胃阳被孤绝于内,而非断绝之意。再如第314条所言,若少阴病出现“汗出不烦”的症状,则提示正不胜邪,阴阳之气外亡,多预后不良。第360条“伤寒六七日,不利,便发热而利,其人汗出不止者,死”,提示阴盛格阳,亦为死证。第367条“大汗出,热不去,内拘急……四逆汤主之”,提示阳气亡失于外。另外,汗法使用不当、误用汗法等均可导致汗出太过,使病不愈或加重。如第65条言,太阳病若发汗太过,则有可能出现“叉手自冒心,心下悸”等症,提示因过汗而伤及了心阳。第22条则表明发汗太过可出现漏汗之症,而漏汗又会伤及阳气,出现恶风、小便难、四肢屈伸不利等症。第215条则提示若不当汗而汗则会出现大便硬、微烦等症,究其原因,此为过汗导致“亡津液,胃中干燥”所致。

4 其他

汗出在《伤寒论》中的应用,还可体现在指导治疗及用药、判断传经等方面。如第18条所言,桂枝汤本适用于营卫不和的中风表虚之证,但对于脉浮紧,发热、汗不出的伤寒表实证,则“不可与之也”,第39条则提示大青龙汤可用于“太阳中风……不汗出而烦躁者”,但对于“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此即以汗出区分病性虚实,进而判断治疗用药,并举例太阳虚证可用桂枝汤,实证可用大青龙汤。另外,第220条言:“阳明病脉迟……手足濈然而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气汤主之。”该条中“手足濈然汗出”并非单指手足有汗,而是指周身包括手足在内的汗出,提示热盛于里,当以大承气汤治之[24];第27条则论述了服用桂枝汤之后,若汗出过多,则会出现“大烦,渴不解,脉洪大”等症,这是由于汗出过多致津气被伤,进而导致太阳之邪内传阳明所致。另外,汗血同源,故衄血亦可作为汗出的一种形式,又被称之为“红汗”[25],如第47条所言,邪在太阳,若已病八九日仍有表证者,当以汗法治之,但若病重,则可能出现鼻衄而无汗出,病亦可解,即所谓“剧者必衄,衄乃解”,是衄以代汗的典型代表。

5 小结

出汗可以是生理性的,也可以是病理性或误治所形成的,其既可祛邪外出,使营卫自和,亦会伤津耗气或致亡阳,是临床上用于诊断疾病的重要症状之一。《伤寒论》对汗出的描述,涉及广泛且详细。如六经中有五经涉及汗出,且汗出形式各异,分为微汗、战汗、冷汗、热汗、红汗、大汗出等,成因也各不相同。又如汗出部位包含手足汗出、但头汗出、周身汗出等,亦如从鉴别诊断、判断预后、指导治疗及用药、判断传经等多个层面对汗出的应用进行论述。以上均可表明张仲景对“汗出”一症的重视。另外,应用汗法可无汗,汗出亦非全由汗法使然,故对《伤寒论》汗出的认识,还当区别于汗法,两者不可混为一谈[26]。以上仅为笔者浅陋之识,对于《伤寒论》“汗出”之症的相关认识,还望各位同道不吝指正。

猜你喜欢
少阳伤寒论津液
补津液不等于多喝水
垃圾分类
童心童画
《三千年》
嚼服枸杞子缓解口干
约会
半夏泻心汤与小柴胡汤关系之辨析
刘炳凡《伤寒论》教学录音资料数字化保存及应用研究
气血津液辨证
《伤寒论》恶寒症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