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良真
(邯郸市博物馆,河北 邯郸 056002)
磁州窑被誉为我国古代北方最大的民窑体系,在中国乃至世界陶瓷史上都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学界对磁州窑文化的关注,肇始于上世纪20年代河北钜鹿古城磁州窑瓷器的意外发现,随后东西方学者陆续开启了对磁州窑遗址的实地考察和深入研究。百年来,磁州窑研究主要聚焦于考古学与陶瓷学方面的问题,关注点多在烧造技艺、器物审美及装饰图案的解读上,很少涉及磁州窑古窑场建筑的研究。河北工程大学马玉洁副教授最新撰著的《彭城古磁州窑建筑文化》(下文简称《建筑文化》)一书,首次从建筑学的研究视角切入,对古磁州窑中心窑场之一——今邯郸市峰峰矿区彭城镇的古磁州窑相关建筑遗存进行了调查与研究,填补了磁州窑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的一项空白,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建筑文化》作为2016年河北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彭城古磁州窑建筑文化研究”项目的新成果,在2019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重要学术著作出版资助项目的资金支持下,于2020年11月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图一)。该书分为“窑场及建筑文化”“居住建筑文化”“商贸建筑文化”“张家楼古磁州窑建筑文化”“庙宇与祭祀建筑”“磁州窑的建筑与传承活动”等六个章节,近25万字,插图305幅,系统而全面地探究了彭城古磁州窑建筑遗存,展现了陶瓷技艺与窑场建筑之间“唇齿相依”的紧密联系,挖掘了陶瓷生产背后的文化内涵,为陶瓷工业发展历程研究贡献了重要的一笔。笔者曾受访于马老师的学术团队,基本了解他们的研究内容,也多次就相关问题进行过探讨,尽管如此,初见此书仍觉耳目一新,通读后有以下几点感受。
图一 《彭城古磁州窑建筑文化》(马玉洁等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2020年)
第一,《建筑文化》是作者多年研究磁州窑建筑文化的心血结晶,体现了其丰厚的学术积累。马玉洁老师自2016年起构建学术团队,正式展开对磁州窑建筑遗存的调查与研究。她带领团队完成了“彭城窑传统民居建筑艺术与文化传承研究”“彭城镇磁州窑建筑美学与文化重建研究”两项省级科研项目,先后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建筑文化》的成书是他们坚持不懈、勇于探索的结果,也包含着邯郸学者报效家乡的一片赤诚之心。
第二,《建筑文化》是在对磁州窑建筑遗存进行大量实地考察的基础上,运用建筑学科的研究方法,对前期发掘的新资料和研究成果进行的系统总结。磁州窑建筑遗存承载着重要的历史信息,本应得到相当的关注,但目前相关的研究成果较少。特别是数十年来在城市建设的大潮之中,滏阳河流域磁州窑古建筑遗存不断遭遇厄运,绝大多数的古窑场消失殆尽,引起了学术界的极大关注,呼吁对彭城仅存的几处古窑场进行整体性保护。马玉洁团队依据赵立春《彭城磁州窑大遗址保护调查》中对窑场建筑遗址的分类情况进行了实地调查和测绘,共测绘馒头窑24座,工作洞30条,水碾、水井5处,并建立了数据档案库。此外,还先后采访了一批老一代陶瓷艺术家,利用录音、录像等技术手段,记录和积累了大量有关磁州窑建筑及生产技艺的资料。
第三,《建筑文化》拓展了新的研究领域,极大地丰富了磁州窑史的研究。磁州窑烧造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其保护策略应当是整体性、原真性的。陶瓷烧造的生产性建筑空间,彭城镇“十八巷七十二胡同”里昔日窑主旧宅和街巷两侧的商贸建筑遗址等遗存,与磁州窑陶瓷生产密不可分。
第四,《建筑文化》运用新的研究方法,体现了研究的创新性。该书采用数据测绘、实验模拟等研究方法,对磁州窑建筑遗存进行了分类研究,还原了窑场建筑形制,并形成了图像资料,构建了数据库。此外,考虑到早期箍窑完全靠师徒之间的口口相传,研究团队在实地调查时采用了专人访谈、口述史记录、扎根理论等研究方法,不仅明确了箍窑具有独立的施工队伍和师徒谱系,还记录了窑炉的建造口诀和施工口诀。
《建筑文化》一书从古磁州窑建筑文化的视角,对彭城地域内的窑场建筑、居住建筑、商贸建筑、祭祀建筑等进行了总结,从保存现状、功能布局、营造技艺、装饰美学等几方面进行了重点解读,再现了古磁州窑的建筑美学和窑场文化,完整地展现了古磁州窑的建筑文化群落。同时,该书特别关注了文化传承中最活跃的因素——人,通过采访对与磁州窑烧造技艺相关的历史进行了口述记录,以期在文化的活态传承方面有所作为,拓宽了磁州窑文化研究的范畴。
该书立意新颖,内容丰富,逻辑严密,数据详实,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创新性和参考性,为磁州窑文化史的研究以及我省地域性建筑保护研究提供了较强的数据支撑和理论参考。当然,该书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由于建筑遗存破损较严重,难以保证测绘的完整性,数据库在准确性和完整性方面稍显不足。而文献记载的缺略以及目前学术研究发展不平衡等问题的存在,导致对有关方面资料的发掘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和完善。即便如此,《彭城古磁州窑建筑文化》仍然是一部解析彭城磁州窑建筑文化的力作。
2021年12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