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深度学习中学生的高阶思维发展探究

2022-05-19 16:13任晓倩
中学生学习报 2022年22期
关键词:高阶思维探究小学数学

任晓倩

摘要: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在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自我思考和评价中,形成长远发展的良好思维习惯和文明教养,一直是数学教育的核心所在。本文首先分析了小学数学教学现状,然后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小学数学深度学习中学生的高阶思维发展策略,为其他小学数学教师提供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阶思维;探究

一、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1、小学数学缺乏构建知识体系

小学生年龄小,缺少思维训练和逻辑训练,不能构建知识体系,对无法做到知识点的联系记忆。在数学学习中不能形成网络框架,习惯片段化和模块化学习,往往学习停留在表面,容易出现"狗熊掰棒子"的现象。这导致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不熟悉,做练习题不熟练,浪费时间,学习效率低下。

2、小学数学缺乏思维训练

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学生欠缺运用深度学习中"高阶思维"方式的训练,使得学习停留在表面。其次学生没有明确学习目标,只是为了完成学习而学习。传统的教育方式导致学生被动学习,练习题背诵和模仿教师的解题方法,导致学习目的不明确,不会主动思考、深入学习知识点。

3、小学数学缺乏学习方法指导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被动学习,教师教学方式一成不变,学生学习进度一致,学习能力弱的学生,反应慢、接受能力弱导致成绩下滑。学生之间成绩的差异归根到底是理解能力和思维方法的不同,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因材施教,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二、小学数学深度学习中学生的高阶思维发展策略

1、优化教学设计,提升课堂质量

最好的教学,是适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教学,是基于学生已有经验、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课堂设计要从学生角度去思考,在"生本课堂"上花功夫。能有效培育学生高阶思维的数学课堂应有三个显著特征:一是教师的教学能力激发学生主动卷入学习与思考,并能长时间保持;二是教师十分关注数学思考的深刻性,学习任务设计、提问、质疑等能促发学生深度思考;三是能关注学生有差异的发展与提升,既守住底线,让所有学生达成基本要求,又提升上限,让高认知水平学生的思维得到有效锤炼。比如在学习《百分数的应用》一课时,教师可以课前先让学生收集有关储蓄的知识,弄明白了解"本金"、"利息""利率"的概念,在收集材料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信息筛选和提取的行动策略能力,培养"分析"这一高阶思维;在课堂中充分利用课件演示,让学生理解一年期年利率1.75%、二年期年利率2.25%,三年期年利率2.75%的含义,然后给学生充足的探索空间,让学生通过利息的计算、对比、分析、交流,生成自己的观点,寻求最优储蓄方案,在不断赞同和反对的过程中学会用数学知识评价生活,培养学生"评价和创造"的高阶思维能力。

2、依托习题应用,巩固学生知识理解

在课堂上,有效的习题设计和问题引领可以催生学生高级思维的生长,教师要注重通过练习应用促进学生高阶思维融通进阶,在变式应用数学,感受数学的变和不变。同时通过练习的变化,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拓展学生思考的广度,挖掘学生思考的深度。 由于每个年级的数学课程对学生的要求不同,每个年级段的学生学习认知能力也不同,教师在进行课堂习题设计时要注意针对所带年级学生特点。要研读课程标准,仔细推敲每一个知识点的练习设计的定位问题,因为不同的定位指向学生不同的认知水平;另外还要注重知识的整合,把新知整合到原有的知識体系里,让学生具有清晰的脉络。比如一年级题目要注重考察重叠问题与移多补少问题,让学生深刻体会"画图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重要方法",同时,在做题中运用"对应思想"和"符号化思想"这两种数学思想,有效的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二三四年级多考察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应用题为主。在解决问题中,学生利用分析法、综合法等数学方法,同时利用了化归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等数学思想进行问题的解决。

3、模拟学习情境,加深学生沉浸式学习

好的数学课一定是好玩的、温暖的、能让孩子体验成功的课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用学具、信息技术等手段模拟数学学习情境,实现"做数学、说数学、玩数学"的效果。通过情境设置,物质情境和心理情境相辅相成,可以实现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心理高度匹配,激发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比如在"数与代数"第一节学习分数时,教师可以准备好教具一米长的绳子,在数学课上,创造长绳分割的学习情境学习分数。在习题训练课上,创造竞赛学习情境,让学生竞争谁分割长绳又快正确率又高。再比如学习《图形放大缩小图》时,可以操作学具,让学生直观感受正方形、菱形、正三角形的n倍放大图,并鼓励学生尝试探究梯形的2倍、3倍放大图;然后摆脱模具,让学生推论梯形的4倍放大图,并运用学具验证之。最后让学生空间想象,脱离学具,空间想象正六边形的2倍、3倍放大图。情境学习有助于学生提高专注度,更加积极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创设情境中,教师也需要合理结合学生心理和课程需要,摆脱形式主义,落实践行深度学习。

4、加强创新引导,培养数学素养

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时,要从学生视角出发,以培养思维进阶为目的,注重教育本质、注重过程、注重联系。比如讲《三角形的分类》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根据自己的理解对给出的三角形进行分类。学生的分类肯定会多种多样,假设有以下几种。学生1:一个三角形就是一类;学生2:按照三角形的"高"分;学生3:按三角形有没有直角;学生4:"斜着的、"不斜的分;学生5:标准答案。此时,我们不能简单地评价学生的对错,而是要从他们的思维方式出发进行客观评价。所以实际上在课堂教学中,如果孩子出现了有别于标准答案不同的答案,在评价孩子的这些答案时,真正有思维的过程比直奔标准答案更重要。课堂交流的时候,汇报交流的过程就是培养孩子思维的过程。从孩子的思维的角度来说是创造的,是创新的。所以说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或者说培养孩子的评价分析的一些高阶思维能力,其实最终都指向就是要培养孩子的数学素养。

三、结论

在小学数学中,传统数学灌溉式教学使学生学习停留在表面,教师孤立的讲解数学知识,学生模仿式学习解决问题,不能形成完整的数学网络构架,不能锻炼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数学教学实践证明,只有进行高阶思维的训练,培养小学生创造发散性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才能适应数学课程要求,有助于学生未来的数学学习,解决复杂多元的数学问题,提升学生的高阶思维。

参考文献

[1]杜雨灵.小学数学教学探微[J].中国教师,2019(S1).

[2]冯大庆.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J].新课程学习(上),2018(05).

[3]钱增武.运用信息技术 发展数学思维[J].小学时代(教师),2021(08).

[4]黄园媚.浅谈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J].小学教学参考,2015(26).

猜你喜欢
高阶思维探究小学数学
设问引导探究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历史课堂教学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初探
基于高阶思维的数字出版理论教学优化策略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基于主动学习的政治“轻翻转”课堂的实践研究
相似图形中的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