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涯视角看待、理解并开展当下基础学科教育教学

2022-05-19 02:29:36陈淞周顺然
中学生学习报 2022年22期
关键词:理念创新基础学科教育教学

陈淞 周顺然

摘要:当下基础教育教学模式大多还是依照传统的理念和方法,在手段的方式上进行创新发展,但尚未从视角和理论上做出相应得变革。生涯并不单单是一种为人规划前程的理论、工具或者模型,它同样可以作为一种方法论、一种视角、一种思维来助力其他领域的发展。我们提出“教育生涯”的的理论,用生涯视角来看待、理解并开展当下基础学科的教育教学。

关键词:教育生涯;视角维度;基础学科;理念创新;教育教学

一、教育生涯理论的提出

笔者是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教育专业的在读学生,同时也一直在研究生涯教育这个领域,通过戏剧教育中对于“戏剧教育”与“教育戏剧”之辩,引发了我们的思考,是否在生涯教育领域中,也有“教育生涯”这个维度呢。根据戏剧领域对于“教育戏剧”的概念阐释,我们对“教育生涯”做出如下的基本诠释:用生涯的方法或手段来实现其他诸多学科非生涯专业知识领域的教育目标,这样的教育活动和方法手段,就是教育生涯。

我们不难发现,现在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学方法、手段、模式,在不同层面有了一定的革新,在教育的理念和思想上也有了创新创造,但在教学理念和视角上,仍然存在墨守成规的现象,导致师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总是存在不对称、不协调的情况。于是,我们就在思考,是否可以用教育生涯的方法,即从生涯视角看待、理解并开展基础学科教育教学。

二、生涯视角的优势所在

生涯视角下,能够通过学生的认知情况和认知规律的差异性,依照人的特质理论,根据社会学习理论,有针对性的,对学生开展教学。

在这里我们要说的是,生涯视角下给出的教育教学方法措施,是直观的、具象的、立体的,没有过多的纯粹理论的东西,也没有太多极强专业性,诸如人脑学习机制等对学习者的知识储备有较高要求的学术知识。生涯维度下的方法,更多的是一种人的特质发展过程,优势就在于这一过程的顺其自然和润物无声,不刻意、不为难。

通过生涯视角、运用生涯方法,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和教师在“教—学”这个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高效落实教学任务和学习内容,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尽可能地去培养兴趣和提升能力,做到可持续的教育目标。

三、生涯视角开展教育教学的实施方法

生涯理论体系庞大冗杂,流派众多,不同的生涯学者对同一理论的理解也各有差异。同时,许多的理论因为是上世纪外国学者提出的,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讲晦涩难懂,所以,我们精心选择了“兴趣金字塔”、“能力三核”和“能力管理四象限”这三个模型为大家做简单的介绍。

首先是兴趣金字塔,生涯理论将人的兴趣分为三个层级,分别是“感官兴趣”、“自觉兴趣”和“志趣”。我们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经常谈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又仿佛力不从心,那么我们不妨根据“兴趣的层级理论”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在某一学科的学习兴趣。我们来谈一谈如何开展。

感官兴趣是个体受到感官直接刺激时所产生的瞬间兴趣,那么我们就要着重关注应该如何为学生“创造刺激”,应该从教学风格和语言表述上做出调整,要充分利用科技和多媒体,寻找素材和内容,通过声音和画面吸引学生,一节课全是“干货”并不一定是件好事,仅靠传统板书上课也未必能达到以往的效果。自觉兴趣是个体受到感官刺激形成感官兴趣之后通过自我思考和加工,持续存在的兴趣。那么这就要求我们要让学生模仿、思考。这种模仿思考既不是复制、思考题,更不是东施效顰或者书山题海的思索,而是具有开放包容,带有创新驱动的模仿和思考,通过模仿,可以大胆创造,要有容错机制;通过思考,比对差异,找出问题和关键所在,在加深思维印象的过程中,自觉兴趣也就自然显现了。志趣是在自觉兴趣的基础上,通过不断自主的深化、内化,让兴趣与人格逐步融合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兴趣。要想让学生对于某一科目学习产生“志趣”那么就需要“激励机制”、“容错机制”和“正向反馈机制”的同时运行,要鼓励学生探索和创造,要允许学生犯错误、更要允许其反复犯错误,同时要保证给予充分的正向反馈,用成就感推动过程持续进行。这一过程后,学生的兴趣就会有一定的提升。

其次是能力三核,我们将能力拆分,也分为三个层级:“知识”、“技能”、“才干”。欲培养学生的能力,我们就必定要从这三个维度入手,逐一攻克。知识是静态的,是通过外界各种渠道和途径,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获取的,难以直接运用,但却是基础所在。我们在为学生传授“知识”的时候必须要将知识以“体系框架”的形式进行传输,切忌零散片面,只有形成体系的知识才能转化为能力,也就是说过于琐碎的知识其实是难以变成技能、能力加以运用的。这一过程结束后,我们要将知识固化为技能,这一过程就是“刻意练习”,需要我们“精准的拆分+大量科学的训练”,通过这一过程,让学生形成解题的能力,那么也就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对目标,也就是未来的考试,做精准的拆分,无论是题型的拆分、知识内容的拆分还是解题方法的拆分,都要细化,然后根据拆分的部分,有针对性、有规律、有目的的组织训练,而不是完全根据学习内容的顺序,一步一步的推进,原方法固然有科学之处,但我们不妨换个角度,做一下调整,或许也会有意外的惊喜产生。同样,我们还要把技能内化为才干,当然这一部分我们不做过多赘述,当前的一些学科学习内容生活化较弱,即使内化为才干也会因为升学等原因导致长期不接触,而将才干泯灭。

最后是能力管理四象限,我们发现能力可以根据自己喜欢、不喜欢、擅长、不擅长分为四个象限。它们分别是:优势区(喜欢且擅长)、存储区(擅长但不喜欢)、潜能区(喜欢但不擅长)、盲区(不喜欢也不擅长)。对于四个象限,我们有着不同的管理策略;对于优势区能力,要聚焦、精进、外化;对于存储区能力,要学会重新定位、组合使用;对于潜能区能力,先做减法,再刻意练习、努力提升;对于能力盲区,学会授权或回避。那么在教育教学中我们也要对这四个象限进行管理,虽然我们在学习和考试中不能完全放弃一些内容,但是同样,这也给了我们一些启示,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不论是“教”还是“学”都要学会放弃一些东西,同样的,也要把擅长、感兴趣的内容大力推进,这样才能使得效率最高、事半功倍。

我们希望通过生涯视角去看待、理解并开展当下基础学科教育教学,能够为我们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中提供新的思路,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陈珂.戏剧教育与教育戏剧之辩.《美育论坛》,2020

[2]古典等.《生涯规划师》.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

猜你喜欢
理念创新基础学科教育教学
以战略远见促进基础学科人才培养
新时期高校财务管理面临的挑战与理念创新
青春岁月(2016年21期)2016-12-20 11:41:40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发展策略分析
关于烟草商业企业管理创新的方法研究
时代金融(2016年27期)2016-11-25 16:59:20
创新在于“理念创新”
职业(2016年11期)2016-11-23 20:02:12
双语教学质量评价与管理研究
论将中医学纳入大学教育教学领域中的重要性
中国市场(2016年36期)2016-10-19 05:01:16
医学院校临床药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
科技视界(2016年22期)2016-10-18 16:11:15
关于开展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临床医院培养基础学科研究生的探索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