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玮娜
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的大背景下,我园深入学习、理解、践行相关理念,尝试以幼儿的生活经验为中心,以幼儿独特、新颖的作品表现为内容,借助多样化的活动形式和多种美术表达方式,组织游戏化的创意美术活动,鼓励幼儿大胆表现与创作,从而提高幼儿自我探索的能力,促进其各方面和谐发展。在此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园本化创意美术课程。
较之于传统的美术教育课程,我园创意美术课程并非追求让幼儿机械地习得某种美术技能,而是把重点落在“创意”上,即在幼儿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鼓励并支持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和联想,从材料运用、环境创设、游戏整合、项目开发等方面激发幼儿对创意美术活动的兴趣,让他们从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审美情感,提高感受与欣赏美、表达与创作美的能力。
一、创意美术实践的概况
1.着眼生活,积累审美经验
我们的创意美术活动基于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对生活中美的事物的欣赏与感受,幼儿对周围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的细心观察、体验与思考,都是其进行创造性、个性化的美术表现与创作的重要经验与素材来源。我园教师日常就很注重引导幼儿留心观察周围环境,如花草树木、飞禽走兽,抑或是幼儿园、小区、商场等各种幼儿常去的生活场所,并将其与幼儿的游戏相结合,让幼儿用自己的眼睛、耳朵、身体去体验事物和活动过程,感知并捕捉各种事物的颜色、结构、造型等特征,养成随时随地仔细观察的习惯,不断积累丰富的经验。
比如:开展《超市里有什么?》这一主题活动时,我们曾带班上幼儿到超市实地参观,引导他们仔细观察超市里除了售卖的东西外还有哪些物品,各式各样的物品是如何有序摆放的,售货员在哪里收银、是如何收银的等。这样的经历不仅为区角小超市的场景搭建提供了参照,还帮助幼儿在脑海中形成了丰富的图示记忆,为后续美术创作的发挥奠定了基础。可以说,幼儿作品中呈现的内容和细节与他们真切的生活经验是息息相关的,幼儿关于某一主题拥有的不同领域的认知和体验都可成为创意美术灵感的重要来源。
2.尊重表达,激发创作兴趣
幼儿是美术创作主体,教师需扮演好支持者、引导者的角色。一方面,教师要为幼儿创设温暖、友好、轻松的环境。有些老师或家长常常以“画得像不像、好不好”作为衡量一幅美术作品的标准,这在无形中带给幼儿很大的压力,久而久之容易让他们逐渐丧失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和自信。幼儿的作品还尚显稚拙,但表现的却完完全全是他们自己的世界,是他们这一年龄段认知经验和想法的视觉化表达,因此教师应当尊重并悦纳幼儿的每一次创意表达,给予充分的权利和空间供幼儿发挥。我园教师充分利用教室和走廊的墙面空间,让幼儿的想法和创作在班级环境中都有“一席之地”,使他们都能沉浸在自由创作的美好氛围中,享受创意美术活动带来的乐趣。
另一方面,教师应注重激发并保持幼儿的创作兴趣。适合幼儿进行的美术创作类型有很多,如手印画、棉签画、喷洒画、吹画、水粉画等,以及撕贴、剪贴、折纸等手工类型。不同玩法和呈现效果能够满足幼儿多样化的创作需求和兴趣,让他们在活动中不断产生成就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开展创意美术活动时,我园教师会根据活动内容和幼儿需要准备丰富的美术材料,并适时引入新的美术材料和工具,介绍并简单示范其用法,帮助幼儿了解新材料的特性和能够达成的艺术表现效果,不断刺激幼儿的操作欲望,使他们对美术活动一直保持兴趣。
3.自主探索,放飞创意梦想
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同一年龄段不同个体的生活经验和兴趣需求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因此开展创意美术活动时,我园教师会敏锐捕捉幼儿对某一话题的兴趣,思考该话题可能涉及的不同侧面的内容,根据各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需要进行筛选,并根据本班幼儿的兴趣点加以生成,使创意美术活动內容更加切合幼儿的创作倾向。每个孩子天生都是富于幻想的,只要成人敢于把自主探索、大胆表达的权利交给幼儿,他们的表现往往会令人惊喜。
我园始终坚持儿童本位,坚持“我们要创设一个适合儿童的教育,而不是推选适合教育的儿童”这一教育理念,在美术实践活动过程中也是如此。我们关注并珍视幼儿构想、观念的独特性,尊重他们对于艺术的直觉感受,鼓励他们放飞创意,刺激并接纳幼儿创造性的想象和异于寻常的创作思路,从而让幼儿使用多样化的工具材料、尝试多种操作类型,完成自己的创意艺术表达。以《我爱我的家》主题活动为例,活动从最初根据照片简单介绍家庭成员的社会领域活动自然延伸到了幼儿使用不同材质、代表不同情感特性的材料拼摆全家福的美术活动。教师充分挖掘周围的低结构材料,如包装袋、麻绳、瓶盖、纽扣等,引导幼儿根据家庭成员的形象特征和性格自由选用材料,以撕、剪、粘、贴等方式表现眼睛、嘴巴、鼻子和头发等,使每个家人的形象和表情都跃然纸上。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探索和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材料的使用效果,以自己的独特理解打开想象的翅膀,在手工创意作品中表达着对家人的爱。
二、创意美术实践的价值
我园的创意美术课程定位于“以幼儿生活经验为背景,以美术为载体,以创造性表达为典型特征,以幼儿的可持续性发展为目标导向”,在实践活动中以“创意——操作——作品呈现”为线索,将创意美术与幼儿的生活经验相结合,采用游戏化的方式组织开展,对幼儿发展、教师成长以及园所定位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1.从模仿到创造,幼儿在美术游戏中成长
创意美术活动中,教师始终坚持着“相信儿童、尊重儿童”的信念,基于学前儿童的年龄特点和美术活动的操作性特点,开展具有游戏性的美术活动,避免违背生命发展规律的、抑制儿童自发创造性的想法和行为。幼儿在具有游戏性的美术活动中,能够基于自身的经验、想法或情绪情感,通过画一画、做一做、玩一玩等方式,自由探索各种材料和工具的组合产生的艺术效果,使自我表达变得更加丰富、有趣,不再仅停留于简单模仿与跟风。
主动构思与尝试、学会自我整理并艺术化表达的过程,让幼儿的积极性、创造性不断被唤醒和激发。创意美术实践在感知与体验、创意与表现的过程中培养了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增强了幼儿对周围生活的审美感受力、想象力和理解力,让幼儿能够通过绘画、手工及其他艺术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2.从理论到实践,教师在学习中进步
幼儿在进行美术创作时,教师不仅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更是幼儿创意诞生与表达的引导者和支持者,这对教师的基本素质和美术教育理念提出了较高要求。在开展本实践活动初期,我园定期组织教师查阅相关文献、理论并学习,帮助教师在坚持科学的儿童观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美术教育观念,不断开阔教师的艺术视野,丰富其审美经验,提升其艺术素养,为尊重、理解、帮助幼儿的创意想法与表达提供支持。
我们还通过形式多样的美术技能技巧评比来充分挖掘教师的艺术才能,鼓勵教师突破自我、大胆表现。同时,我们号召虚心向幼儿学习,欣赏并分析令人惊叹的幼儿作品,打破教师固有的、僵化的审美经验和审美思维。一期期的幼儿美术作品解读与研讨,一次次的幼儿美术创意活动观摩与分享,让教师在不间断的实践总结与反思中快速成长。教师从“不会提问题”到“能提出好问题”,再到“会研究、讨论怎么解决问题”,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就像她们自己说的一样:“现在,读的专业书籍多了,支持幼儿创意表达时更有方向和方法了,更感受到教师这份职业的价值和使命感了。”
3.从尝试到坚定,园所在探索中找到方向
园本课程建设是一个漫长且艰巨的过程,是一个持续的、动态的过程,是一个整体的、全面的课程改革过程。经过两年的实践与教研,我园创意美术课程已逐步变得体系化、完整化,在不断打磨中逐渐成为我园的特色,已形成初步的课程成果。目前,无论是节日庆典、每月一事等园所重大活动,还是日常主题活动的开展,教室墙面、区角、走廊、楼梯、操场和其他公共区域,到处都是幼儿关于生活中的事物以及对所发生事件的感受的美术表达和创作,且每一种作品都具有非凡的创造性和独特性。
在下一阶段的创意美术实践过程中,我们将着力建立一个较为完善的幼儿园创意美术课程资源库,将园所优秀的教育教学案例和幼儿美术作品尽可能都收录其中,实现班级之间共享,不断生发新的美术创意课程内容与思路。
在探索基于幼儿生活经验的创意美术实践过程中,还有诸多问题需要被关注、被解决,我们会继续坚定方向,在先进的美术教育理念指引下,不断提高教师的美术素养和活动组织、实施能力,帮助更多的幼儿将新颖性和富有创造性的想法和构思借助美术这一媒介在游戏化的方式下呈现出来,使幼儿创意美术活动在课程游戏化理念下更具情趣和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