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学体育课堂要重视趣味化教学设计,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促使其感知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趣味田径活动,将跑、跳、投掷等田径项目进行趣味化设计,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参与跑、跳、投掷运动,增强学生身体素质,获得良好教学效果。文章进一步明晰了趣味田径教学的重要性,梳理了当下小学田径类课程教学中的问题,进一步探讨了趣味田径活动的应用价值,并提出趣味田径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方法。
【关键词】小学体育;趣味田径;应用价值
作者简介:袁泉(1977.01—),女,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仙女镇中心小学,中小学一级教师,扬州市中青年骨干教师。
田径项目是小学体育教学的薄弱环节,小学生对跑、跳、投掷等体育锻炼活动参与热情不足,制约了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本着“健康第一”的教学理念,教师要重视趣味田径活动形式多元化、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变革田径课堂教学模式,提升小学体育整体教学有效性。
一、学情特点呼唤趣味田径活动
小学生活泼好动,表现欲强,但注意力易分散,持久性较差。常规体育课堂的田径项目多以跑、跳、投掷等活动为主,形式单一,久而久之学生丧失了参与主动性。在此背景下,趣味田径活动的引入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抓住学生运动兴趣,拓展体育锻炼形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趣味田径活动,一改传统的跑、跳、投掷教学方式,运用游戏化理念,让学生从田径锻炼中找到乐趣。有趣的田径活动,能让小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其中,能让教师更好地落实教学目标,提升田径教学质量。比如在4×10m往返跑项目中,教师可将篮球置于10米线外,让学生先从起点跑向10米终点,手拿篮球,以倒退走的方式,重返起点,再次跑向10米终点,再手拿篮球,以倒退走的方式回到起点。以此类推,连续做四次。如此设计4×10m往返跑活动,契合小学生求新逐异的心性,更能让学生从往返跑中收获笑声与乐趣。面对趣味田径活动,学生对体育锻炼的热情高涨起来,更能发挥体育课堂强身健体的作用。
(二)增强学生集体观念,发展学生合作意识
田径运动教学中,跑、跳、投掷等项目的实施,多体现了学生的独立性。教师可借助趣味田径活动,改变跑、跳、投掷等运动的规则和赛制方式,根据课标及课堂教学任务,设计不同的趣味田径活动,提升学生的合作意识。如在水平二投掷单元教学中,笔者在讲解完投掷动作和要领后,引入分组团队竞赛活动,将男生、女生分成两大组,各组又划分为三个团队,其中两个团队负责投掷,第三个团队站在中间担任“躲避”小组。笔者让两边的团队用沙包投掷中间的“躲避”小组,“躲避”小组站在中间,可选出某一学生充当“盾牌”。被沙包击中者,则出局。随后,笔者设定竞赛时间,计算相应的出局人数。各个团队轮换担任“躲避”小组。这一趣味田径活动,将分组、竞赛、合作融合其中,各小团队成员需要全组配合来赢得竞赛,既锻炼了学生的反应力和运动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协作精神与团队精神。
(三)丰富田径运动体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相对于常规的田径运动,趣味田径运动巧妙地将娱乐性和趣味性融入体育田径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了小学生参与田径运动的热情和积极性。因此,教师应当综合考虑不同年级学生的田径运动强度接受能力,选择运动负荷适当的、形式多样的、内容丰富的田径项目,并为学生提供生动有趣、色彩亮丽的软式运动器材,丰富学生的田径运动体验,以此消除学生对高强度田径运动的畏难心理,促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投身于田径运动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运动观念。如,传统的田径跑步训练过程中,教师往往以班级为训练单位进行操场环绕型跑步训练。趣味田径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团队接力跑、双人接力跑等形式,将体育竞技训练与趣味性游戏活动进行紧密结合,让学生在团队协作中进行田径运动,潜移默化地发展学生的竞技意识和团队精神,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再如,在进行足球项目教学时,教师可以设置“老鹰捉小鸡”的趣味性活动,将班级学生分为两个大组,并在其中选出一名学生充当“鸡妈妈”,规定学生在躲避范围内进行活动,当松开前一个人的衣服、被抓、出界时,就会被淘汰。教师可以让学生轮流充当“老鹰”的角色,拉近学生之间的距离。这样的形式,不仅契合小学生喜欢冒险、热爱挑战、好胜心强等心理,同时可以通过紧张刺激的比赛,对小学生的心理素质进行磨砺,帮助学生体验失败的痛苦和成功的喜悦,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为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创设良好的环境。
二、课程特点呼唤趣味田径活动
小学田径类课程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
(一)项目内容单一,缺乏趣味性
从各水平田径类课程教学内容、课堂组织形式来看,项目单一,没有新颖性,教学活动趣味性不强。学生对田径项目运动没有参与激情,降低了田径教学成效。在跳类项目中,蛙跳、立定跳远、跨越式跳高、急行跳远、单跳双落等项目设置界限分明,组合性不强。小学生在田径项目中,找不到运动乐趣。
(二)组织形式单一,缺乏竞争性
在田径运动教学中,田径项目多考查个人的体能素质,在组织形式上,竞赛以个人成绩为主。这种教学方式,对于运动能力差、身体素质不高的学生来说,更调动不起其参与田径运动的积极性。田径项目教学中,缺失团队合作的组织形式,会影响学生整体体育锻炼水平,也不利于学生团队意识、耐心、毅力、抗挫等品质的培养。
针对以上问题,在田径类课程教学中开展趣味田径活动显得尤为必要。
三、趣味田径活动在小学体育中的应用价值
趣味田径活动的特色是“趣味”,以趣来整合田径项目,将原本枯燥的跑、跳、投掷运动转变成形式多样、趣味新颖的锻炼活动,更能迎合小学生的心智特点,让学生体会到运动的快乐。
(一)建立多样化目标,兼顾学生全面发展
小学体育趣味田径活动结合小学生身心特点,对基本的走、跑、跳、投等田径项目进行综合设计,兼顾学生的身体部位锻炼、身体协调能力、运动反应能力、速度、力量、灵活性等素质。教师在教学中开展趣味田径活动,能够实现目标的多样性,兼顾动作要领、社会目标、道德目标、学习目标,帮助学生从田径项目运动中获得情感体验,增强身体素质。在身体与动作目标下,学生能够在趣味田径项目中发展身体运动能力,掌握基本动作要领。如对“快速跑”项目,教师可先从基本的跑步动作入手,让学生掌握姿势、换气方法,再配合趣味活动,融入接力跑或追逐跑等游戏,让学生在奔跑、躲闪、追逐中提升身体反应能力。社会目标主要发展学生的团队意识、凝聚力,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如在接力跑活动中,教师既要重视学生跑步速度的提升,还要端正其竞争观念,做到胜不骄,敗不馁。道德目标主要是发展学会尊重,强化自我责任感,遇到困难要充满信心,敢于挑战等素养。
(二)注重运动项目多彩性,发展学生身体素养
趣味田径活动注重项目的多彩性,增强了运动吸引力。趣味田径活动形式打破了传统田径活动教学的常规,采用安全新颖的软式器材、生活化的内容、多样性的趣味活动等,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田径运动的热情,而且可以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如在增强学生跑跳训练技能时,教师引入“赶鸭子”趣味活动,挑选一名学生扮演“赶鸭人”,让其余学生扮演“鸭”,并在地面画上一个大圈做“池塘”。赶鸭人手持长竹竿,竹竿一头必须触地,在圈内赶“鸭”。学生可以通过跑、跳等方式,来躲避竹竿。当赶鸭人将竹竿在头顶旋转三圈时,所有的鸭子都必须跳出圈外,沿“池塘”跑一圈。最后出圈者或被竹竿触碰者则出局。该活动具有锻炼学生反应力、跑跳能力等综合作用。
(三)强调组织形式独特性,发展学生良好品格
趣味田径活动在组织形式上具有独特性,通常以集体方式展开比赛,以集体得分来衡量成绩。集体比赛的形式有利于学生良好品格的养成,如集体荣誉感、责任感、毅力、进取心、竞争意识、合作精神、耐挫性等,让学生从趣味田径活动中收获良好的道德操守。而且趣味田径项目中引入的不同结构、不同颜色的器材,能带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学生对器材进行组装、拆卸时,还能增强动手动脑意识,体会终身体育锻炼的价值。
四、趣味田径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在小学田径项目教学中,对趣味田径活动的组织、设计与实施,要将趣味性、娱乐性、竞争性进行综合,使其具备体育锻炼目标。
(一)走跑类田径项目趣味教学
在走跑类田径课程趣味教学中,教师要结合走、跑田径项目动作要领,从基本的走、跑运动中,发展学生身体锻炼能力,夯实体能基础。教师可以引入“模仿动物”活动,如兔子跳、蛙跳等,激活学生的跳跃意识,感受跳跃运动的乐趣。教师也可以引入情境法,结合不同的走、跑项目,布设运动情境,如“地道战”情境。教师还可以引入变通法,根据走、跑项目需要,对运动路线进行动态设计。如在跑步练习中设置曲线路径,增加一些障碍物,或者设置螺旋线、波浪线路线,通过新颖、趣味的训练方式,增强田径教学吸引力。
在趣味活动设计上,教师可以融入“大追捕”游戏。游戏开始前,教师选定“追者”,由“追者”追逐“逃者”,追上后,两者角色互换。结合班级需求,教师可以设置多组学生玩“大追捕”游戏,该游戏适合不同学段的学生,着重锻炼学生的奔跑速度、反应能力。教师还可以引入“扶杆接力”活动,活动规则为每3人一组,呈三角形站立,中间置一根竹竿,先由一人扶杆,听教师哨音一响,扶杆人手拿开,紧挨着他的另一个学生迅速上前扶杆,听哨声依次交替扶杆。该活动适合中高年级学生,着重锻炼学生的反应速度。另外,教师还可以引进知识问答环节,如教师在讲解“田径运动起步动作”的相关知识时,可以开展200m“趣味田径”赛跑活动,在操场跑道的各个节点设置小猫钓鱼、古诗问答、数学计算等多样化的趣味性活动,并在临近跑道终点处放置多个彩色气球,规定学生挤压完成指定数量、指定颜色的气球后才停止计时,用时更短的学生比赛成绩越高,在此过程中帮助学生纠正跑步起跑姿势。
(二)跳跃类田径项目趣味教学
跳跃类田径项目,以各种跳跃动作为训练内容,教师在创编趣味活动时,可以引入游戏或设置障碍等方式。如引入“跨越封锁线”活动,挑选两名学生,手执一条长绳作为封锁线,所有学生自由站立,从人群一端向另一端拉长绳。教师设定规则为学生必须采取跳跃动作,如通过单脚跳、双脚跳、蹲跳等方式,跨过绳索,触碰绳索者出局。
在跳跃训练中,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下蹲,手拉手搭跳跃“桥”,学生分组轮流跨越“桥”,“桥”的高度要根据学生实际进行调整。教师也可引入“看谁先跳到”活动,让学生两人一组,通过剪刀石头布的方式前进,赢的人跳一步,看谁先到目的地。通过趣味跳跃活动,学生参与热情高,让田径课堂更新颖。
另外,教師也可以开展趣味性田径合作学习活动,让田径教学不只停留在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的浅层教学阶段,而是在教师和学生交往互动、共同参与的过程中,促使学生能够在合作性田径运动中提升田径运动实力。如开展“双人跳绳”教学时,教师可以将班级学生划分为两两一组,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跳绳比赛,不仅可以发展学生的协调性、弹跳力和上下肢力量,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发展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意识。
(三)投掷类田径项目趣味教学
针对投掷类田径项目,在趣味活动设计上,教师可以借助自制的轻型器材,设置投掷距离,以竞赛方式发展学生的上肢力量,促进学生对投掷动作要领的掌握。如举行“打靶比赛”,以羽毛球为投掷物,教师设置纸靶,让学生分组进行投掷,命中数量多者获胜,主要练习准度。再如,开展“地对空”游戏,教师先令氢气球悬浮到10米的高度,再让学生以沙包为投掷物进行投掷,规定时间内,打到气球次数多者获胜。这主要训练学生的站立姿势、出手角度。
此外,教师还可以借助学校本身的体育场地和设备,开展趣味性田径活动,帮助学生平缓身体和心理,逐步调整小学生的身心状态,实现体育课上和课下的平稳性过渡。如教师可以开展“拍球过河”游戏,将班级学生分为两个小组,一个小组的学生可以顺沿着篮球场上的线进行拍球,并确保其在此过程中处于持球状态;另外一组的学生则可以对上一组学生进行无接触干扰,如果运球的过程中篮球掉落学生就需要重新回到起跑点,率先完成拍球过河的学生则可以进行自由活动。这一个游戏的节奏相对缓慢,可以帮助学生舒缓肌肉的紧张,达到帮助学生放松身心的目的。
总之,小学体育教师要重视田径运动的趣味教学,要联系小学生心智及身体发展规律,设计趣味田径活动,把握好“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突出内容形式的多样化,便于学生在乐中练、在乐中学,让学生能在趣味田径中强健体魄,发展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季征.趣味田径在小学体育与健康课中的应用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66):113-114.
[2]李娟娟.论小学体育教学中趣味田径活动的开展方式[J].考试周刊,2020(51):113-114.
[3]张成军.趣味田径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1(5):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