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句老话叫“画虎画皮难画骨”,说的是画老虎的外表很简单,但是想要把老虎的内在神韵和气势画出来就非常难。然而,从古至今,国画领域还是诞生了不少画虎名家:晋代有《白画卞庄子刺虎图》的作者卫协,南北朝有陶景真、张僧繇,善画虎豹,唐代有陈乾晖、张素卿、李渐,五代时有厉归真、李煜,宋代有包拯之子孙包鼎、包贵以及辛成、龙章,元代有周耕云,明代有陈希尹、商喜、商祚、赵廉,清代有丘天民、高其佩、常钧、傅元澄、黄玉桩,近代以来有张善孖、何香凝、高剑父、刘奎龄、刘继卣等。
我国畏虎、崇虎、尊虎、爱虎的传统文化,使老虎成为传统绘画的重要题材。画家们深谙虎的精神和文化,对老虎的情感促使他们主动创新和实践,在创作之中结合更多的绘画技法,将老虎的神态神韵画到极致。
1.凶猛的老虎
老虎对人类来说是危险的猛兽。唐宋时期人口增加,大量砍伐林木开垦耕地,或许因为如此,老虎被迫开始接近人类居住的村落,虎食人、伤人的事件增多,人与虎之间的平衡被打破。
上图是宋人画的卞庄子刺虎图。卞庄子是春秋时期鲁国著名的勇士。《史记·张仪列传》曾记载卞庄子刺虎的故事:两只老虎为祸,卞庄子要去杀它们,旅馆童仆制止他说,这两只老虎正在吃一头牛,吃得有滋有味的时候必会争斗,等大虎受伤、小虎死亡,你再去刺杀受伤的老虎就轻而易举了。卞庄子认为有理,便默默等待。果然二虎相争后,一死一伤,卞庄子刺杀伤虎,一举赢得杀双虎之功。
2.样子最怂的老虎
另一些画家的笔下,老虎则表现出不同的样貌,变得温顺可爱甚至可怜起来。右下图这幅画非常有趣,画中描绘的虽然是一只吊睛白额大老虎,但只见它弓着身子,耷拉着脑袋,夹着尾巴,眼神里还满是惊慌和恐惧,看起来就像一只病猫。
这是清代画家华喦的《蜂虎》,现被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把画面放大一看才知道,原来猛虎之所以變成病猫,是因为右上角这只野蜂。看来老虎是被野蜂蜇得不轻,所以才会这么害怕。堂堂“百兽之王”如此惊恐和落魄,叫人忍俊不禁。
3.“照猫画”的虎
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清代画家马负图的《虎图》,画的是一只又萌又胖的虎。画中的老虎“珠圆玉润”、憨态可掬,目光平和,仿佛一只慵懒的大橘猫。或许画家真的是“照猫画虎”,总之这是一幅最符合现代猫奴审美的虎图。
4.可以看屁股的老虎
清代画家高其佩的《猛虎图轴》,角度非常新颖,这只行动迟缓的“胖虎”只有背影,不见面部。同样角度的还有齐白石的作品,在他寥寥几幅虎元素画作里,画的几乎都是老虎的屁股,似乎是借鉴了高其佩的“背虎”画法,其笔下老虎更似大猫,画风独树一帜。
5.十二金钗虎
说起以画虎闻名,便不能不说张善孖。他是著名画家张大千的二哥,自号“虎痴”,曾为画虎专门养虎,人们尊其为“虎公”。
张善孖在寓居苏州网师园时,别出心裁,采用《西厢记》十二句词画了十二幅虎图。图中的虎或蹲或卧,或伏或跃,或潜行或狂啸,千姿百态,神形兼备,栩栩如生。《西厢记》的十二句词将老虎人格化,古今绝伦。
6.威风的坐骑虎
这幅明代的《钟馗骑虎图》,描绘钟馗执剑骑虎回望蝙蝠,“蝠”与“福”同音,喻义吉祥得福。衣纹采用吴道子莼菜条画法,人物须眉飞动,虽不知作者,亦是一幅佳作。
而徐悲鸿画的虎又别有一番趣味。在这幅《骑虎财神像》中,方脸大汉即民间传说中的武财神赵公元帅,他身着盔甲,外罩蓝袍,足蹬官靴,威风凛凛地骑在老虎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