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链脂肪酸对小胶质细胞活化及组蛋白乙酰化水平的影响①

2022-05-18 08:53:58杨光露潘娅岚刘孟敏吴承杰涂鹏程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22年6期
关键词:戊酸乙酰化丙酸

杨光露 郭 杨 马 勇 潘娅岚 刘孟敏 吴承杰 涂鹏程

(南京中医药大学骨伤修复与重建新技术实验室,南京 210023)

近年大量报道称肠道菌群不仅参与人类多种疾病(如糖尿病、结肠癌、肥胖等)发生发展过程,还可能参与全身性炎症反应,甚至下调全身和脑部炎症反应[1-6]。肠道菌群主要发酵产物短链脂肪酸(short chain fatty acid,SCFAs)包括乙酸盐、丙酸盐、丁酸盐等,可参与炎症反应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在“脑肠轴”中具有重要意义[7]。而小胶质细胞作为脑组织中的巨噬细胞,对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功能恢复尤为重要[8]。研究表明SCFAs 可通过血脑屏障与小胶质细胞相互作用从而影响中枢神经系统[9]。

目前研究多数基于某一类或总的SCFAs 对小胶质细胞的作用,如乙酸盐可通过诱导组蛋白乙酰化增加脂多糖刺激的小胶质细胞中脂肪酸含量[10];丁酸盐可减弱老龄小鼠小胶质细胞中促炎细胞因子表达[11];SCFAs 可通过循环的淋巴细胞介导小胶质细胞活化改善卒中后恢复[12]。但具体浓度及种类的SCFAs 对小胶质细胞带来多大影响尚不明确。本研究通过选取组蛋白乙酰化最常见位点,从6 种SCFAs 的3 个浓度中筛选最能反映组蛋白乙酰化水平的组别及干预时间,从而探讨SCFAs 对小胶质细胞活化及组蛋白乙酰化的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实验细胞 小鼠永生化小胶质细胞系BV2细胞(拜瑞,江苏)。

1.1.2 实验试剂 乙酰化组蛋白H3、H4 抗体试剂盒(#9927、#8346,CST);引发髓性细胞受体表达2(triggering receptor expressed on myeloid cells 2,TREM2)兔多克隆抗体(#YN2124,Immuno Way);RIPA 裂解液(强)(#P0013B,碧云天);小鼠IL-4、IL-13、IL-10、TNF-α ELISA 试剂盒(#FMS-ELM004、#FMS-ELM014、#FMS-ELM009、#FMS-ELM028,福麦斯);小鼠一氧化氮合成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ELISA 试剂盒(#KE1426,Immuno Way);RNA 提取试剂盒(#RC101,Vazyme);逆转录试剂盒(#R223,Vazyme);所有引物均由上海生工合成。

1.1.3 实验仪器 高速冰冻离心机(德国Eppendorf);多功能酶标仪(美国Peking Elmer);实时荧光定量分析仪(美国 ThermoFisher);WB 设备(美国Bio-Rad);倒置荧光显微镜(日本Olympus)。

1.2 方法

1.2.1 永生化BV2 小胶质细胞培养及分组 采用含胎牛血清、双抗的高糖DMEM 培养基37 ℃常规培养细胞,取对数生长期细胞进行1∶2 传代。根据SCFAs相对分子量配制不同浓度SCFAs的高糖培养基,细胞分为以下组别:对照组、乙酸组、丙酸组、丁酸组、异丁酸组、戊酸组、异戊酸组、SCFAs 组、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曲古霉素(trichostatin A,TSA)组,除对照组外各组均设置1、10、100 mmol/L 3种浓度。上述实验均在生物安全柜内进行。

1.2.2 Dot blot 筛选与TREM2 关联的组蛋白乙酰化位点及SCFAs浓度 取各组生长状态良好的BV2细胞,加入RIPA 裂解液(含1%PMSF)裂解细胞,细胞刷刮下细胞,离心,取上清,BCA 测定各组蛋白含量,配平后加入总量1/4 的上样缓冲液(5×)混匀,95 ℃煮沸10 min。用铅笔在硝酸纤维膜上画0.25 cm2小格,将 1 µl 样本点进小格,各样本重复2 次,用含5%BSA 的TBST 溶 液 封 闭 1 h,加 入 一 抗 孵 育30 min,加入二抗孵育30 min,曝光观察图像。

1.2.3 Western blot 验证筛选出的乙酰化位点及SCFAs 浓度 蛋白样本进行SDS-PAGE 电泳,转膜,TBST 溶液(含5%脱脂奶粉)封闭2 h,加入TREM2、GAPDH、H3、H4、H3K27、H4K8 等一抗 4 ℃孵育过夜,次日回收一抗,快速摇洗3 遍,加入二抗室温孵育2 h,快速摇洗3遍,曝光显像,采用Image J软件定量分析蛋白条带。

1.2.4 CCK8 法检测不同浓度 SCFAs 对 BV2 细胞活性的影响 取各组药物干预24 h 的BV2 细胞,弃培养基,110 µl/孔加入现配的 DMEM 培养基及CCK8 溶液混合液37 ℃避光孵育4 h,酶标仪测定450 nm及650 nm处吸光度。

1.2.5 免疫荧光染色检测不同浓度SCFAs 对BV2细胞特异性标志物Iba1 荧光表达的影响 取各组药物干预24 h 后的BV2 细胞,弃培养基,加入4%多聚甲醛固定 10 min,0.2%Triton X-100 通透 5 min,PBS 清洗,加入一抗4 ℃孵育过夜,加入荧光二抗室温孵育 1 h,DAPI 复染细胞核,PBS 清洗,荧光倒置显微镜下观察Iba1染色情况。

1.2.6 ELISA 检测不同浓度 SCFAs 对 BV2 细胞炎症因子分泌的影响 取各组药物干预24 h后的BV2细胞培养上清,1 000 g离心10 min,收集上清。根据说明书配制溶液,将样本和各浓度标准品按100µl/孔加入相应孔,37 ℃孵育90 min,4次洗板后按100 µl/孔加入生物素化抗体工作液,37 ℃孵育60 min,4 次洗板后按100 µl/孔加入酶结合物工作液37 ℃孵育30 min,4 次洗板后加入显色液,37 ℃避光孵育20 min,加入终止液,吹打均匀后酶标仪测量450 nm及630 nm处吸光度。

1.2.7 qRT-PCR 检测不同药物干预 1 h 和 24 h 对BV2细胞表型标志物及相关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取各组药物干预1 h 和24 h 后的BV2 细胞,加入裂解液消化、裂解,反复吹打混匀,柱提法提取总RNA,将 M1 表型相关基因 TNF-α、iNOS、M2 表型相关基因IL-10、精氨酸酶1(arginase1,Arg1)及小胶质细胞特异性标志物TREM2、表面模式识别受体巨噬细胞诱导型C 型凝集素受体(monocyte-inducible C-type lectin,Mincle)mRNA 逆转录为 cDNA,PCR 扩增,2-ΔΔCt法处理PCR数据。引物序列见表1。

表1 PCR引物序列Tab.1 PCR primer sequences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Graphpad Prism 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多重比较采用Sidak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Dot blot 筛选与TREM2 关联较强的乙酰化位点 H4K8、H3K27 及相关 SCFAs 浓度 Dot blot 条带如图1。以GAPDH、H3、H4分别作为TREM2、H3K9、H3K14、H3K18、H3K27、H3K56、H4K5、H4K8、H4K12 内参,根据目的蛋白间相关性绘制聚类热图,如图2。结果显示,不同药物干预1 h 后,H4K12、H4K8 与 TREM2 蛋白表达关联性最大,干预24 h 后,H4K5、H4K8、H4K12 与 TREM2 蛋白表达关联性最大。由于H3 中无特别突出位点,课题组选择H4 突出位点H4K8 及相关文献发现的H3 突出位点 H3K27[13],其中丙酸组(10 mmol/L)、戊酸组(1、10 mmol/L)、异戊酸组(1、10 mmol/L)、SCFAs 组(1、10、100 mmol/L)、TSA 组(50、100、200 nmol/L)中H3K27、H4K8 蛋白表达与TREM2 蛋白表达关联性最大。

图1 Dot blot 检测各组药物干预后各乙酰化位点蛋白表达情况Fig.1 Dot blot detected protein expression of acetylation sites after drug intervention in each group

图2 各组药物干预1 h、24 h后各乙酰化位点蛋白表达情况Fig.2 Protein expressions of acetylation sites in each group after drug intervention for 1 h and 24 h

2.2 Western blot 验证相关 SCFAs 浓度下 H3K27、H4K8 与 TREM2 蛋 白表 达 Western blot 条 带如图3A、图4A,以GAPDH、H3、H4 分别作为TREM2、H3K27、H4K8 内参,根据目的蛋白间相关性绘制聚类热图,如图3B、图4B。结果显示,H3K27、H4K8与TREM2关联性较大,聚类较好;各组药物干预1 h后BV2细胞蛋白与对照组表达差异较大的有:H4K8表达中异戊酸组(10 mmol/L)、TSA 组(50、100、200 nmol/L)、SCFAs 组(100 mmol/L),TREM2 表达中TSA 组(100、200 nmol/L)、SCFAs 组(100 mmol/L),H3K27 表达中异戊酸组(10 mmol/L)、TSA 组(50 nmol/L);各组药物干预24 h 后蛋白与对照组表达差异较大的有:H4K8表达中除丙酸组(10 mmol/L)、戊酸组(10 mmol/L)外的其余各组,TREM2 表达中戊酸组(1 mmol/L)、异戊酸组(10 mmol/L)、TSA 组(200 nmol/L)、SCFAs组(100 mmol/L),H3K27表达中除丙酸组(10 mmol/L)、戊酸组(10 mmol/L)外的其余各组。

图3 各组药物干预 1 h 后 BV2 细胞 H3K27、H4K8 蛋白表达情况Fig.3 Protein expressions of H3K27 and H4K8 in BV2 cells after drug intervention in each group for 1 h

图4 各组药物干预 24 h 后 BV2 细胞 H3K27、H4K8 蛋白表达情况Fig.4 Protein expressions of H3K27 and H4K8 in BV2 cells after drug intervention in each group for 24 h

2.3 CCK8 显示高浓度SCFAs 抑制BV2 细胞活性以对照组为参照计算各组药物干预24 h 后BV2细胞相对增殖率,结果显示,10 mmol/L 丙酸、戊酸、异戊酸和SCFAs,100 mmol/L SCFAs,100、200 nmol/L TSA均可抑制BV2细胞活性(P<0.01,表2)。

表2 各组药物干预24 h后BV2细胞相对增殖率()Tab.2 Relative proliferation rate of BV2 cells after 24 h of drug intervention in each group()

Note: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1)P<0.01.

Relative proliferation rate of BV2 cells/%100.000±5.405 64.376±5.4701)99.261±6.185 61.679±2.7281)96.042±5.253 64.593±3.9361)92.692±6.902 75.990±3.9711)22.358±0.9021)100.217±5.544 78.425±3.6181)67.508±0.3301)Groups Control 10 mmol/L propionate 1 mmol/L valerate 10 mmol/L valerate 1 mmol/L isovalerate 10 mmol/L isovalerate 1 mmol/L SCFAs 10 mmol/L SCFAs 100 mmol/L SCFAs 50 nmol/L TSA 100 nmol/L TSA 200 nmol/L TSA

2.4 免疫荧光染色显示SCFAs 可随时间延长增强对BV-2 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各组药物干预1、3、5 d 后 BV2 细胞 Iba1 免疫荧光染色如图 5。Image J处理图像,以相对荧光强度衡量各组药物干预效果,结果显示,第1 天10 mmol/L 丙酸及100 nmol/L TSA 组Iba1 平均荧光强度降低(P<0.05),第3 天无明显变化,第 5 天除 10 mmol/L 丙酸、1 mmol/L 戊酸、200 nmol/L TSA 外其余各组Iba1 平均荧光强度降低(P<0.05,表 3)。表明调节 Iba1 表达时,各浓度SCFAs 作用与TSA 类似,且可随着时间延长增强对BV2细胞活性的抑制作用。

表3 各组药物干预BV2 细胞后Iba1 染色平均荧光强度()Tab.3 Average fluorescence intensity of Iba1 staining of BV2 cells after intervention of drugs in each group()

表3 各组药物干预BV2 细胞后Iba1 染色平均荧光强度()Tab.3 Average fluorescence intensity of Iba1 staining of BV2 cells after intervention of drugs in each group()

Note: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1)P<0.05,2)P<0.01.

5 d 1.000±0.121 0.933±0.072 0.873±0.078 0.750±0.1071)0.733±0.0641)0.753±0.0551)0.696±0.1422)0.673±0.0552)0.568±0.2142)0.636±0.1252)0.302±0.0052)0.823±0.085 Groups Control 10 mmol/L propionate 1 mmol/L valerate 10 mmol/L valerate 1 mmol/L isovalerate 10 mmol/L isovalerate 1 mmol/L SCFAs 10 mmol/L SCFAs 100 mmol/L SCFAs 50 nmol/L TSA 100 nmol/L TSA 200 nmol/L TSA 1 d 1.000±0.048 0.690±0.0692)0.753±0.205 1.013±0.112 0.855±0.192 0.979±0.071 0.911±0.083 1.017±0.077 0.706±0.247 1.051±0.238 0.629±0.1002)0.964±0.061 3 d 1.000±0.051 1.016±0.072 1.003±0.065 0.931±0.236 0.871±0.209 0.920±0.160 0.966±0.085 0.987±0.119 1.239±0.159 0.862±0.052 0.906±0.060 0.911±0.061

图5 各组药物干预BV2 细胞后Iba1 荧光染色表达情况(×100)Fig.5 Expression of Iba1 fluorescence staining in BV2 cells after intervention of drugs in each group(×100)

2.5 SCFAs 可促进 IL-4、IL-13 释放,高浓度 SCFAs可减缓IL-10、TNF-α、iNOS 释放 与对照组相比,丙酸(10 mmol/L)、戊酸(1、10 mmol/L)、异戊酸(1、10 mmol/L)、TSA(50、100、200 nmol/L)、SCFAs(10、100 mmol/L)可促进 IL-4 释放(P<0.05),SCFAs(1 mmol/L)对IL-4 释放无显著促进作用(P>0.05);丙酸(10 mmol/L)、戊酸(10 mmol/L)、异戊酸(1、10 mmol/L)、TSA(50、100、200 nmol/L)、SCFAs(10、100mmol/L)可促进IL-13释放(P<0.05),戊酸(1mmol/L)、SCFAs(1 mmol/L)对IL-13释放无显著影响(P>0.05);丙酸(10 mmol/L)、戊酸(1、10 mmol/L)、异戊酸(1、10 mmol/L)、TSA(50、100、200 nmol/L)、SCFAs(1、10、100 mmol/L)可减 缓 IL-10 释 放(P<0.05);丙 酸(10 mmol/L)、戊酸(10 mmol/L)、异戊酸(10 mmol/L)、TSA(200 nmol/L)、SCFAs(1、10、100 mmol/L)可减缓TNF-α 释放(P<0.05),但戊酸(1 mmol/L)、异戊酸(1 mmol/L)、TSA(50、100 nmol/L)对 TNF-α 释放无明 显 作用(P>0.05);丙酸(10 mmol/L)、戊 酸(10 mmol/L)、异 戊 酸(10 mmol/L)、TSA(100、200 nmol/L)、SCFAs 组(1、10、100 mmol/L)均可减缓iNOS 释放(P<0.05),但戊酸(1 mmol/L)、异戊酸(1 mmol/L)、TSA(50 nmol/L)对 iNOS 释放无明显作用(P>0.05,表4)。

表4 SCFAs对BV2细胞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Tab.4 Effects of SCFAs on expressions of inflammatory factors in BV2 cells()

表4 SCFAs对BV2细胞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Tab.4 Effects of SCFAs on expressions of inflammatory factors in BV2 cells()

Note: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1)P<0.05,2)P<0.01.

iNOS/(ng·ml-1)24.645±6.668 4.560±0.8912)16.685±3.599 1.915±0.0782)24.955±0.870 2.340±0.3252)13.820±1.0182)1.750±0.0572)0.505±0.1482)16.860±1.089 15.060±1.3861)5.560±0.9052)Groups Control 10 mmol/L propionate 1 mmol/L valerate 10 mmol/L valerate 1 mmol/L isovalerate 10 mmol/L isovalerate 1 mmol/L SCFAs 10 mmol/L SCFAs 100 mmol/L SCFAs 50 nmol/L TSA 100 nmol/L TSA 200 nmol/L TSA IL-4/(pg·ml-1)0.000±0.000 73.565±1.4502)21.090±10.3522)74.580±2.8852)26.675±5.3812)79.940±2.8002)2.355±3.330 67.260±4.5252)31.490±1.4282)32.000±0.7072)52.680±0.0002)75.935±2.8642)IL-13/(pg·ml-1)0.630±0.891 27.760±0.8632)6.895±1.039 29.755±0.8412)13.175±0.7852)39.745±1.7322)1.275±1.803 29.560±0.0002)17.260±7.3822)13.095±3.1472)23.125±1.5492)30.730±1.1032)IL-10/(pg·ml-1)154.530±5.798 64.725±14.1352)84.265±9.6662)35.490±2.6452)112.270±3.0972)53.590±1.0752)52.070±3.7622)44.495±1.6052)10.735±3.7972)71.050±6.8312)47.710±0.2692)53.020±1.8812)TNF-α/(pg·ml-1)720.730±4.469 96.675±5.3532)689.665±10.642 273.785±24.7282)698.100±44.336 243.695±0.7712)226.505±18.9292)151.575±6.2012)0.000±0.0001)737.050±3.606 697.645±31.275 285.68±11.5822)

2.6 高浓度 SCFA 可增加 BV2 细胞 TNF-α、iNOS mRNA表达,减少TREM2、Mincle、IL-10、Arg1 mRNA表达 以GAPDH为内参计算TREM2、TNF-α、iNOS、Mincle、IL-10、Arg1 mRNA表达,药物干预1 h及24 h后各基因表达如图6、图7。结果显示,干预1 h后,丙酸(10 mmol/L)、异戊酸(1 mmol/L)、异戊酸(10 mmol/L)、TSA(50、100、200 nmol/L)、SCFAs(1 mmol/L)可减少TREM2 mRNA 表达,TSA(50、100、200 nmol/L)可减少 TNF-α mRNA 表达,SCFAs(100 mmol/L)可减少iNOS mRNA 表达,SCFAs(1 mmol/L)可增加 Mincle mRNA 表达,戊酸(10 mmol/L)、异戊酸(1 mmol/L)、SCFAs(100 mmol/L)可增加 IL-10 mRNA 表达,戊酸(1 mmol/L)、SCFAs(1 mmol/L)可增加Arg1 mRNA 表达(P<0.05);干预 24 h,丙酸(10 mmol/L)、戊酸(10 mmol/L)、异戊酸(1、10 mmol/L)、TSA(200 nmol/L)、SCFAs(1、100 mmol/L)可减少 TREM2 mRNA 表达,TSA(50 nmol/L)、戊酸(1 mmol/L)可增加 TREM2 mRNA表达,TSA(50、100、200 nmol/L)、戊酸(1 mmol/L)可增加TNF-α mRNA 表达,丙酸(10 mmol/L)、戊酸(1 mmol/L)、TSA(50、100、200 nmol/L)、SCFAs(10、100mmol/L)可增加iNOSmRNA表达,丙酸(10 mmol/L)、戊酸(10 mmol/L)、异戊酸(1、10 mmol/L)、TSA(200 nmol/L)、SCFAs(1、10、100 mmol/L)可减少Mincle mRNA 表达,TSA(50 nmol/L)可增加 Mincle mRNA 表达,丙酸(10 mmol/L)、戊酸(1 mmol/L)、异戊酸(1 mmol/L)可增加 IL10 mRNA 表达,戊酸(10 mmol/L)、异 戊酸(10 mmol/L)、SCFAs(10、100 mmol/L)可减少IL-10 mRNA表达,戊酸(1 mmol/L)、SCFAs(1 mmol/L)可增加 Arg1 mRNA 表达,丙酸(10 mmol/L)、戊酸(10 mmol/L)、异戊酸(10 mmol/L)、TSA(50、100、200 nmol/L)、SCFAs(10、100 mmol/L)可减少Arg1 mRNA表达(P<0.05)。

图6 各组药物干预1 h 后BV2 细胞及M1/M2 型代表性基因相对表达Fig.6 Relative expression of representative genes in BV2 cells and M1/M2 after drug intervention for 1 h

图7 各组药物干预24 h 后BV2 细胞及M1/M2 型代表性基因相对表达Fig.7 Relative expression of representative genes in BV2 cells and M1/M2 after drug intervention for 24 h

3 讨论

肠道菌群在宿主健康和代谢间的相互作用日渐受到关注,肠道菌群可能通过肠道信号分子SCFAs在胃肠道健康及代谢中发挥调节作用[14-15]。相关研究表明SCFAs 可通过增加全身性炎症活化小胶质细胞,甚至消除脂多糖诱导的小鼠抑郁样行为和海马小胶质细胞活化[16-17]。小胶质细胞在缺乏SCFA受体的无菌小鼠中显示出整体缺陷特征,其细胞比例及表型均未成熟[18]。WENZEL 等[9]还发现 SCFAs混合物及混合物中采用的几种单个SCFA 在最高浓度下能够减少IL-1β、TNF-α 以及免疫刺激后THP-1细胞产生的细胞毒素,并可调节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中受干扰的小胶质细胞,说明SCFAs 能够通过特殊的脑肠轴对小胶质细胞产生作用,但不同浓度和种类SCFAs 对小胶质细胞的影响尚不明确。因此探讨SCFAs 对小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对中枢神经系统相关疾病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发现各组药物干预1 h 和24 h 后的目的蛋白表达中,SCFAs与TSA类似,均具有促进组蛋白乙酰化的作用,对与TREM2聚类效果较好的乙酰化位点H3K27、H4K8 产生影响,且趋势基本一致。有学者认为组蛋白乙酰化是调节炎症反应的一种机制,具有神经保护和抗炎特性[19-20]。而小胶质细胞活化后产生的效应基因需受到组蛋白乙酰化调节[21]。研究表明小胶质细胞可向两个方向活化,一为促炎M1型,利用产生的IL-6、IL-12、TNF-α等促炎因子阻止组织恢复,加剧神经元及白质损伤[22];二为抗炎M2型,利用产生的IL-4、IL-10、IL-13、特异性标志物Arg1 及TGF-β 等抑制炎症产生,保护神经元及白质[23]。即M1 和 M2 型活化是通过组蛋白修饰而发生的。ELISA显示大部分组别均能促进IL-4、IL-13释放,但IL-10释放却被减缓,原因可能在于抗炎M2型有3个亚型,其中M2a由具有长期功能的附加产物或相关信号(IL-4、IL-13)激活,M2b 由Toll 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TLR)和免疫复合物激活,M2c 由 IL-10、TGF-β 和糖皮质激素激活[24]。说明药物干预后的小胶质细胞处于较强的M2a 活化环境。其中,高浓度SCFAs或TSA能减缓iNOS、TNF-α释放。iNOS 是 M1 表型的功能标志物,TNF-α 是 M1 型释放的促炎因子,说明高浓度SCFAs 或TSA 不会使BV2细胞向M1型活化。

本研究还发现高浓度SCFAs 及TSA 干预后的BV2 细胞24 h 后基本退出增殖周期,且高浓度SCFAs可随时间延长增强对BV2细胞活性的抑制作用。TREM2 作为主要存在于小胶质细胞的免疫受体,在高浓度SCFAs干预下,其mRNA表达减少正好验证上述结果[25]。说明BV2 细胞退出增殖周期后,可能仅表达一些功能相关基因。各组药物干预1 h后 TNF-α、iNOS mRNA 表达有一定下降,但 24 h 后大多明显上升,而IL-10、Arg1、Mincle mRNA 表达正好相反,且高浓度SCFAs 及TSA 比低浓度SCFAs 及TSA 随时间延长下降更为明显,尤其是Arg1 表达。研究表明Mincle 是巨噬细胞表面重要的模式识别受体,可通过信号转导触发促炎因子释放[26],但其表达趋势却与TNF-α、iNOS趋势相反,IL-10、Arg1表达趋势与上文ELISA 结果也不一致。课题组结合两个结果分析,猜测可能是因为高浓度SCFAs 与TSA 在 24 h 内干预 BV2 细胞可促进 BV2 细胞向M2 型活化,但24 h 后BV2 细胞基因表型逐渐从M2 型向M1 型转变。可能与小胶质细胞用于维持稳态表型转移能力有关[27]。说明适当时间范围内掌握M1/M2 表型特定阶段转换可能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还需进一步探索。

综上所述,SCFAs 具有类似TSA 的促进组蛋白乙酰化作用,而高浓度SCFAs 可抑制小胶质细胞增殖并促进小胶质细胞活化,干预早期(24 h 内)促进小胶质细胞向M2a 型活化,干预晚期(24 h 后)促进小胶质细胞从M2 型向M1 型活化。本研究阐明了SCFAs对小胶质细胞活化及组蛋白乙酰化水平的影响,为治疗神经炎症相关中枢系统疾病提供了思路。

猜你喜欢
戊酸乙酰化丙酸
抑癌蛋白p53乙酰化修饰的调控网络
柴胡桂枝汤联合戊酸雌二醇片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食品中丙酸钠、丙酸钙测定方法的改进
现代食品(2016年24期)2016-04-28 08:12:06
慢性支气管哮喘小鼠肺组织中组蛋白H3乙酰化修饰增强
丙戊酸镁合并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对照研究
K/γ-Al2O3催化丙酸甲酯合成甲基丙烯酸甲酯
化工进展(2015年3期)2015-11-11 09:07:41
基础医学
2-18F-氟丙酸在正常小鼠体内的生物学分布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H3PW12O40/Y-β催化丙酸异戊酯的绿色合成
应用化工(2014年3期)2014-08-16 13:2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