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创新的“领头雁”
——记山西省三八红旗手、山西焦煤霍州煤电鑫钜煤机公司高级工程师、劳模(创新)工作室带头人刘录琴

2022-05-18 12:47本刊通讯员
支部建设 2022年8期

□ 本刊通讯员 李 丹

(作者单位:山西焦煤霍州煤电)

刘录琴是山西焦煤霍州煤电鑫钜煤机公司高级工程师、首席设计师、劳模(创新)工作室带头人,主要负责新产品的研发、技术革新、人才培养等工作。

参加工作近30年,刘录琴积累了丰富理论知识和现场工作经验,不仅带领工作室成员搞创新,还能利用课堂、生产现场等方式为企业培养人才,已获得10项国家专利,先后荣获山西省三八红旗手、山西省五一巾帼标兵等荣誉称号。

刘录琴劳模(创新)工作室围绕科技创新、五小六化、盘活资产、精益化制造等,带领工作室成员以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为手段,在创新性解决问题过程中实现自我突破,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工作学习氛围,被山西省总工会直属基层工会工作委员会命名为“职工创新工作室”。

不服输有“韧劲儿”

女同志搞煤矿机械设计,多少让人有些怀疑,因为无法深入井下一线。但刘录琴却说:“我喜欢研究机械制造,有弱点就要克服,谁说女子不如男!”刘录琴以一股“不服输”的韧劲儿,从最初的模仿、改造,到如今能够自主研发新设计,制造出20多种新架型,并拥有独家专利。

爱琢磨、肯钻研是刘录琴的特点。她向书本学习,向现场学习,在与工人师傅交谈中学习,在会议交流中学习。她自学了岩层控制与支护原理、采煤方法、煤矿地质等相关学科,下载了大量的回采工作面的动画和视频,反复观看琢磨,并到煤科院校、煤机制造企业参观取经,学习同行业的先进技术,并运用到自己的设计中。

回顾30年的成长经历,刘录琴忘不了与车间师傅们一起识图、拼装工件的一幕幕场景。2000年,霍州煤电准备研发投用轻型液压支架,由于资金紧张,只能改造闲置液压支架,刘录琴是项目的负责人。这项任务没有先例,更无章可循。

液压支架的改造,有时比设计还难。除了兼顾原有液压支架的结构,还要兼顾矿方提出的要求。刘录琴暗下决心,只许成功不许失败。最终,成功改造了400多架闲置的液压支架。

作为一名女性,她很少有机会深入到井下一线,就想方设法补短板。她的手机、电脑里,几乎都是液压动画视频和煤机照片,一有空就反复观看琢磨。她还常常带着问题到车间、矿上,与一线工人讨论交流。2015年,在成功获得高级工程师资格后,刘录琴加入了国内顶尖的煤机交流平台。她经常向专家请教煤机先进知识,并将所学新知识、新工艺运用到设计中。

正是凭借着这股不服输的韧劲儿,刘录琴得到了同事们的认可。

肯钻研发“拼劲儿”

对于工作,刘录琴总有一股敢于挑战、近乎“顽固”的倔强脾气。

她主持设计了 30 多个型号液压支架,以三交河矿ZY13000/26/55液压支架为例,创下霍州煤电目前采高最大、工作压力最大、工作面最长、采出率最高、工作面产量最高的纪录,间接为矿井创造3000余万元效益,并获山西焦煤科技创新一等奖。创新设计了切顶卸压工作面留巷支架,解决了机尾缺失推力的难题,获山西省能源五小创新特等奖。

刘录琴的身上有一种不服输的“韧劲儿”、肯钻研的“拼劲儿”、善于克服难题的“巧劲儿”。

如何用最优化、最经济、最安全的方案盘活矿井闲置资产?刘录琴通过多次三机配套数据分析,决定用推移油缸内加距离套的方案来调整油缸行程,解决三机不配套的问题。在她的带领下,工作室用三维软件做出立体模型模拟各种动作,并用受力分析软件模拟各种受力状态。本以为这个方案投入少、见效快,没想到试验失败了,刘录琴和工作室成员并没有灰心。他们静下心来,反复进行结构分析、力学分析,再次优化设计,将外径定位改成内径定位,省去了铣槽工序。通过这一革新,旧设备得到了扩能,降低了企业设备的重复投资,同时降低了采煤成本,提高了出煤率,给矿井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这一革新技术获得了国家专利。

克服难题使“巧劲儿”

机械设计需要绘制平面图,最早需要手绘。现在虽然可以借助计算机,虽说省时省力,但是二维图不直观,零部件特别多的时候,在装配图上很难看出哪些部件冲突。刘录琴想,要创新驱动转型升级,设计手段必须跟得上。就这样,刘录琴团队成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对设计手段进行革新。充分发挥主动性,没有软件,自己找;没有教材,自己买;没有老师教,她就带领大家线上线下向专家学习、自己钻研、师徒互学。经过不断的努力,团队能力明显增强。如今,团队成员已经具备了三维建模、运动仿真、有限元分析的能力,设计水平大大提高。

2018年12月,霍州煤电店坪矿矿井巷道提前打好。工期紧任务重,集团公司要求鑫钜公司在50天内完成160架支架的制作。这谈何容易?光设计出图和样机制造就得一个多月。这时候,刘录琴的徒弟李健说:“师傅,你带人设计平面图纸,我和高峰带几个人做立体图,装配起来就可以模拟支架的各种动作,直接在软件里模拟样机的试制过程,检查部件间的装配关系。”就这样,他们通过师徒分工合作,圆满地完成了工作任务。同时,推广了3D和有限元分析这两项新技术,增加了新技能。

2019年3月,霍州煤电集团回坡底矿急需补充40架正在使用中的液压支架。这批支架设计方案老旧,图纸缺失严重,而且刚好赶上液压支架新国标的执行,旧支架的运动轨迹不符合新要求,这就需要依照新标准重新设计。接到任务后,刘录琴团队借助运动仿真和有限元分析能力这两款软件,很快在仅有的几张部装图基础上优化了设计方案,创新发明了轨迹预判断法和参数化草图运动仿真方法,并重新设计了支架的四连杆机构,依照新国标,通过三维软件对新设计进行运动仿真校核。最终,设计的新支架一次性通过样机试制,在北京煤安中心也一次性通过各种压力试验和性能检测,取得了煤安证书,圆满地完成任务。

为了提升工作室成员的知识和技能,刘录琴坚持每月两次的培训和现场活动,将培训重点放在智能煤机知识的培训和煤机三机选型上,到车间现场贯彻技术要求和技术标准,自制课件去矿井开展培训,工作室全员参与了太原理工大学组织的智能再制造培训。

担当引领攒“后劲儿”

30年的经验积累,使刘录琴从一个机械制造专业毕业的女学生成长为鑫钜煤机公司研究所的一名权威导师。

刘录琴重视人才培养,在研究所,大家都亲切地称呼她为“师傅”。她已经悉心培养出了10个徒弟。作为技术骨干,她不仅打铁自身硬,而且对徒弟要求也格外高。每一个设计、每一套方案,刘录琴和徒弟常常是激烈讨论、认真比对、反复推敲、精确计算。每次支架投入生产前,更是不厌其烦地去论证、修改。哪怕生产出样机,刘录琴仍要带着徒弟全程跟踪。

刘录琴认为,对待工作要有敬畏之心。越细微的东西,她要求越是严格。在徒弟高峰印象中,师傅工作态度非常严谨。如今,她的徒弟们及工作室的成员们个个都能在工作中独当一面,正应了那句老话:“能人带众人,众人成能人。”

自2017年工作室成立以来,刘录琴就带领工作室的全体成员搞科技创新、五小革新,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21年,工作室革新项目共计30余项,获7项专利,两项发明专利。

——申报霍煤“五小六化”17项,焦煤“五小六化”17项,临汾“五小六化”32项,省能源行业4项。截至目前,获省能源行业“五小六化”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优秀奖1项。

——科技创新获奖 4项。“内壁熔铜及外壁熔覆的叠加再制造技术研究”获山西焦煤科学技术奖二等奖、霍州煤电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任意角带式输送机转弯装置技术研究与应用”获霍州煤电技术进步二等奖。“大倾角上运带式输送机断带自动保护技术研究”“基于Access数据库的再制造信息系统的搭建与应用”获霍州煤电技术进步三等奖。

在建设新焦煤的征程中,刘录琴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在“以奋斗者为本,长期艰苦奋斗”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刘录琴劳模(创新)工作室团队”的凝聚力更强了。特别是目前企业处于转型期,按照精益化管理的要求,盘活闲置设备,节能降耗,把智能再制造技术推广应用到老旧煤机设备上,成了团队的奋斗目标。

刘录琴说:“我拥有一个昂扬向上的技术团队,团队成员爱岗敬业,互帮互学,争相奉献。而我作为他们的师傅,工作室的带头人,更是把30年积累的经验倾囊相授,工作、生活上同大家打成一片。在人才培养上,我们师徒互学,为了搞好新老接替,我建立了工程师梯队,制定了培训计划,团队的建设与企业的发展齐头并进。”

刘录琴一直以“奋斗者为本”的价值理念要求自己,把企业的事当自己的事,总是以身作则,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积极发挥“半边天”和示范引领作用,带领更多的职工争创一流业绩,在全方位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实现自我价值,发挥积极作用。

每一个设计、每一套方案,刘录琴和徒弟常常是激烈讨论、认真比对、反复推敲、精确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