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嘱托 不断凝聚高质量发展的奋进力量
——走进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过的山西国有企业

2022-05-18 12:47
支部建设 2022年8期

□ 本刊记者

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的关键时刻,1月27日至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我省考察调研、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五年内三次深入山西考察调研,充分体现了党的领袖对老区人民的深切关怀,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山西工作的高度关注。

太钢手撕钢生产现场。

习近平总书记五年内三次深入山西考察调研的过程中,分别考察了山西瑞光热电有限责任公司、太钢不锈钢精密带钢有限公司、山西钢科碳材料有限公司和太原重工轨道公司。山西国资国企系统广大干部职工深受鼓舞,纷纷表示要牢记领袖嘱托,进一步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重要指示精神,在全方位推动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新突破,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勇当供电供热和能源革命排头兵

1月2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山西瑞光热电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瑞光热电公司”)考察调研。在企业热电机组生产集中控制室、燃料智能化管控中心、机器人自动化验室,习近平总书记察看生产运行数据,向现场技术人员了解企业加强节能减排、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生产保障等情况,发表重要讲话,并向大家致以新春问候。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给瑞光热电公司广大干部职工极大的鼓舞,大家纷纷表示一定要把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关怀,转化为今后工作的动力,勇当供电供热和能源革命排头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供电供热事关经济发展全局和社会稳定大局,是关系民生的大事。山西国际能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曹阳说,我们作为省属重点能源企业,一定会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能源保供各项部署要求,多措并举加强供需调节,提升能源供应保障能力,带头保供稳价,强化民生用能供给保障责任,确保人民群众安全温暖过冬。

山西瑞光热电致力于保电保热,建设2 台30 万千瓦热电联产机组,目前储煤约18 万吨,可保障热电连续运转30天以上,是太原、晋中两市集中供热的主要热源点之一。

瑞光热电公司运营2台300兆瓦热电联产机组,年发电量30亿千瓦时。发电之外,2台机组还具备800万吉焦的年供热能力,担负着太原和晋中两市2400万平方米的集中供热。为做好供电供热保障,瑞光热电公司在提高燃煤储量的基础上深挖潜力,不断提升供热能力,提高能效。通过回收低温低压蒸汽用于供热,变废为用,通过提高供电供热的协调性和把烟气里的热量经过换热储存做成移动热源等一系列举措,在保障居民供热的同时,将煤耗从非采暖季的332克每千瓦时下降至采暖季的200克每千瓦时,全年平均煤耗285克每千瓦时。

瑞光热电公司建立了大数据平台,把日常的生产经营数据、管理流程和节点等量化、数据化。通过数据中心可以及时分析和总结企业运行情况,为科学决策提供支持,同时强化内控管理。公司的集中控制室负责对全厂设备运行进行实时控制、监测,这里是全厂生产运行调度与控制的中心,也是发电厂的大脑。监测大屏上显示太原、晋中两市供热情况的监测数据,实时显示供热流量、供热温度、回水温度。曹阳表示,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保障供电供热,我们在加强日常管理上下功夫,在智能化控制上提水平,在加强员工安全生产培训上夯实基础,把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近年来,瑞光热电公司坚持科技创新引领企业发展,在燃煤机组超低排放改造、余热梯次利用、固废综合利用、二氧化碳捕集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为我省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和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作出了贡献。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在‘双碳’背景下,我们要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狠抓节能减排,一方面积极发展新能源,努力争当全省能源革命排头兵。”瑞光热电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胡俊峰说。

2014年,瑞光热电公司在全省率先实施超低排放改造,每年减少排放烟尘546吨、二氧化硫1341吨、氮氧化物1204吨。为了减少碳排放,2016年,瑞光热电公司上马了烟气捕集二氧化碳试验项目,利用变温变压物理吸附捕集工艺,每年可生产食品级二氧化碳3000吨。为了减少地下水消耗,该公司全部利用中水进行生产。建成一座污水处理厂,用于处理晋中市城区的生活污水,日处理能力达20万吨,2021年共处理污水5433万吨。其中,27%中水实现回用,公司自用152万吨。此外,公司生产中产生的灰、渣、石膏等固体废弃物,都用于生产水泥、混凝土、加气砖、石膏粉等,每年处理大概70万吨,全部实现了综合利用。

瑞光热电公司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副总经理刘春祥说,在发展新能源上,我们已经迈出了坚实步伐。2021年公司争取了新能源项目,目前正在紧锣密鼓地实施新能源10万千瓦光伏和10万千瓦风电项目,同时配套储能。光伏项目预计今年6月底投产,风电和储能预计明年6月全部投产。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手撕钢”从这里走向世界

2020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太钢不锈钢精密带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精密带钢公司”)时指出,产品和技术是企业安身立命之本。希望企业在科技创新上再接再厉、勇攀高峰,在支撑先进制造业发展方面迈出新的更大步伐。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精密带钢公司勇担时代使命,围绕高端制造业关键“卡脖子”材料,联合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创新资源,推动我国材料制造技术实现颠覆性创新。厚度在0.05毫米以下的超薄精密不锈带钢——“手撕钢”从这里走向世界,进入航空航天、军工核电、高端电子、新能源等尖端领域。

“近年来,精密带钢公司好事连连。‘手撕钢’产品厚度突破0.015毫米,性能与应用向新的领域拓展;公司产销量、销售收入、利润水平再创历史新高,2021年‘手撕钢’产销量较上年增长2倍,营业收入增长逾30%,利润增长193.7%,员工收入增加,幸福感满满;企业科技引领作用增强,成为参与解决国家重大领域技术难题的生力军。”精密带钢公司党委书记、经理王天翔说。

2020年8月,经过技术攻关,精密带钢公司突破设备极限,“手撕钢”的厚度实现了从0.02毫米到0.015毫米的跨越,填补了国内空白,打破了日、德等国企业的全球技术垄断,改变了我国不锈钢箔材市场格局。根据客户需求,如今,厂里可以加工出厚度从0.015毫米到0.5毫米、宽幅从3毫米到650毫米的不锈钢精密带钢产品。

太钢不锈钢精密带钢有限公司围绕高端制造业关键材料,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2021 年企业产销量、销售收入、利润水平再创历史新高。图为该公司员工对产品进行发货前的打包。

春节期间,精密带钢公司研发中心主任段浩杰和首席工程师廖席没顾上休息,忙着为新课题制定可行性实施方案。段浩杰说,从2016年立项,到2018年最终实现0.02毫米×640毫米宽幅不锈钢箔材的世界首发,两年多的时间里,手撕钢研发团队经历700多次失败。这700多次的不懈努力积累了大量数据,使得企业的后续研发更有针对性,新产品落地速度大大加快。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时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更是极大地鼓舞了员工的士气,促使我们集聚更大的力量,共同为解决国家重大领域技术难题作出新的贡献。2021年5月,实现0.07毫米超平不锈钢精密带材、无纹理表面不锈钢精密带钢两项新产品全球首发。

近年来,精密带钢公司牵头或参与国家、省、市重大科技专项4项。2021年,在太原市“揭榜挂帅”重大技术需求征集发榜中,该公司出题“5G通信用关键新材料制备技术及产品开发”,太原科技大学牵头,太原理工大学、西安钢研功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揭榜。大家携手攻关,为国家重大工程提供基础材料保障。

作为国有科技型企业的优秀代表,精密带钢公司2020年入选国务院国企改革专项工程“科改示范行动”试点企业。该公司对标行业标杆,创新体制机制建设,在公司治理、选人用人、强化激励约束等方面进行大胆探索,点燃企业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在企业原有的人才、设备、项目等创新资源基础上,精密带钢公司成立了研发中心,并通过科技利润分享,使研发人员创新劳动同利益收入相匹配,充分激发和调动科研团队智慧力量,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段浩杰介绍,新成立的研发中心聚焦国家使命、市场首发、高端制造方向,组建了3个攻关团队,以项目为载体,通过‘揭榜挂帅’,将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组成创新联合体,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再接再厉、勇攀高峰”,习近平总书记的勉励,成为精密带钢公司持续向行业世界难题发起冲锋的精神力量。该公司瞄准氢燃料电池、5G手机、柔性显示屏等新兴领域用钢需求,不断开发培育新产品,高效推进规模化生产。

面向未来,王天翔信心满怀:“我们的目标是,通过‘科改示范行动’试点建设,打造一支自主创新尖兵队伍,积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推动企业在‘十四五’期间实现规模跨越式增长,把精密带钢公司建设成世界不锈钢特殊精密带钢行业引领者。”

争做世界碳纤维产业引领者

碳纤维在工业界享有“黑色黄金”美誉,是一种在航空航天等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均具有重要用途的新型纤维材料。2017年6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山西钢科碳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钢科公司”)考察高端碳纤维研发、生产、应用情况时指出:“新材料产业是战略性、基础性产业,也是高技术竞争的关键领域,我们要奋起直追、迎头赶上。”

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令钢科公司全体职工备受鼓舞、倍感振奋,加速在新材料产业的创新发展道路上激情奔跑。

在阳曲县转型发展产业园区,钢科公司依靠自主研发、不断创新,生产的碳纤维产品国内领先、国际一流。一系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冰雪装备、核心技术,同样惊艳无比。其中,北京冬奥会上的中国雪车就有太钢集团的身影。太钢生产的TG800碳纤维制作的雪车和雪车头盔,助力运动健儿取得优异成绩。

去年年底,太钢集团高端碳纤维三期项目竣工投产,目前正在进行工艺调试。作为钢科公司技术研发部首席工程师,雷爱民深感肩头责任重大。“从生产工艺到检测频次,我们要进一步优化完善,为下一步的满负荷生产做好准备。”雷爱民说,“随着生产线的不断增加,需要检测的样品数量比一开始增加了近7倍,更容不得丝毫马虎,必须精益求精,细致再细致。”

2021年,也是钢科公司实施“十四五”规划和推进新一轮大发展的开局之年。一年来,面对科研攻关、生产保供、工程建设同步推进的繁重任务,钢科干部职工勠力同心、攻坚克难,取得了骄人的业绩。营业收入较上年翻了一番,首次突破两亿元;高质量完成了高端碳纤维生产保供任务,多项使命类、“卡脖子”技术和产品攻关取得突破性进展,荣获“山西省企业技术创新奖”;三期项目年产1800吨高端碳纤维工程顺利投运,进入调试阶段,先进FH材料项目紧锣密鼓推进;一大批新成员加入钢科大家庭,队伍更加壮大,钢科公司迈向新征程的步伐更加坚定。

“在过去的9年,钢科公司实现了技术、品种从无到有、从有向全的发展过程;2021年,年产1800吨高端碳纤维项目投产,今年四期项目也要完工投产。”钢科公司负责人常春报介绍,今后,太钢将继续投资建设两条2000吨的生产线和一条试验线,“十四五”末将实现年产6000吨高端碳纤维,远期达到万吨产能。

技术创新为企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2021年,钢科公司聚焦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先后完成了TG700H、TG46MJ碳纤维开发;干喷湿法工艺取得突破,将成为公司新的科技增长点。钢科公司聚焦重大项目承揽,申报并获批工信部“低风阻高可靠碳纤维雪车”项目、太原市“揭榜挂帅”项目,获得财政资金支持;“高端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技术创新中心”落地钢科,公司科研平台实力进一步加强。钢科公司顺利通过“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资质认定,获得“山西省企业技术创新奖”;《国产T1000级碳纤维工程化制备项目》获中国质量创新与质量改进成果发表交流活动最高奖项“示范级”成果。

从“奋起直追、迎头赶上”到“再接再厉、勇攀高峰”,习近平总书记对太钢高质量发展寄予的殷切期望,不断鼓舞和鞭策钢科公司干部职工乘势而上、久久为功,向着世界碳纤维产业引领者的目标迈进。

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奋蹄扬鞭

1月31日,农历除夕,搭载50余箱太原重工轨道公司高品质轮轴产品的中欧班列从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出发,驶往欧洲口岸,这是2022年首列载有“山西制造”的中欧班列顺利启程。

据悉,这趟列车所搭载的轮轴产品生产制造周期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每件产品均可以在信息化系统中进行全流程的制造参数追踪。刚刚过去的2021年,尽管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但太原重工轨道公司对德国出口却大幅增长,并成功获得国内轮轴行业唯一的德铁Q2供应商资质。

2017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莅临太原重工轨道公司视察,勉励企业要用好我国交通发展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历史性机遇,在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上创出更大的天地。时隔4年多,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山西,如一缕春风把党中央的关怀和温暖送到三晋儿女心中,这让太重集团的干部职工无不欢欣鼓舞、倍感振奋。

“这几年,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和深深期许,化成我们不断前行的航灯和源源的动力。”太重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韩珍堂难掩内心激动。他说,公司将精益管理和改革创新当作抓好各项工作任务的关键,以时不我待的奋进之姿,乘势而上、久久为功,为山西转型发展率先蹚出一条新路作出贡献。

在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和国内外复杂局势交织的严峻考验下,太原重工轨道公司在国内、国际市场的订货量先后创造历史新高,在世界轮轴行业的表现分外亮眼。2021年,营业收入和利润较2017年分别提高了48%和89%,各项经济指标也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视察过的车间——车轮二厂连续3个月不间断生产,实现累计产出近10万件车轮的历史性突破,月产43351片车轮、单班产829件车轮、单小时产73片车轮均创历史新高。

不仅如此,作为太重集团智能高端装备产业园区建设中率先启动的重点项目之一,轨道公司车轮一厂升级改造项目首开自行设计、搬迁、安装、调试之先河,实现了当年立项、实施、试运行的壮举。1月30日,记者在这个设备全部国产化且核心设备均为太重制造的生产车间看到,工作人员正在对设备做着最后的联线调试,预计今年将很快正式投产运行。

太原重工轨道公司车轮一厂智能化升级改造项目现场,首片热轧车轮成功产出。(李岩摄)

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企业发展离不开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不懈付出。2021年,轨道公司技术中心设计研发室主任魏华成被评为中国重型机械行业科技创新标兵,获得太重集团科技创新一等奖等荣誉,得到集团10万元的奖励。以魏华成为代表的研发团队常年刻苦钻研、合力攻关,荣获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制定行业标准、获授权专利近10项,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2021年,轨道公司完成1项山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高铁轮轴技术得到持续提升;开发的高性能地铁车轮完成20万公里运用跟踪,应用性能得到用户高度认可,产品耐磨性、抗损伤能力行业领先;优化的北京地铁齿轮箱性能提升技术通过行业专家评审。

作为新中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重型机械制造企业,当前,太重集团正大力推动山西省(太重)智能高端装备产业园区项目建设,加速推进“6+N”产业园区协同发展,以前所未有的“精气神、专注度、执行力”,勇敢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艰难险阻,全方位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努力建设成为具有国际一流竞争力的现代智能装备制造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