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宇红
摘 要:企業减负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一个领域,社会保险负担对于中小企业而言是比较重的,合理地降低社保缴费负担,对中小企业的发展有巨大帮助。但是由于历史原因,中小企业有很大一部分在逃避社保缴纳,造成了巨大负面影响,因此采取综合分析、文献分析等方法,针对中小企业社保缴费负担问题进行了思考,并在合理合法前提下,思考了中小企业应对社保负担的方法,仅供参考。
关键词:中小企业;社保负担;应对
中小企业对市场生态起着非常重要的平衡作用,所以要进行扶持和帮助,对中小企业减负是对其进行帮扶的有效手段。而减负措施当中社会保险(以下简称社保)是其中比较关键的一部分。社保缴费一定程度上来讲对企业确实是负担,但是社保是参保企业的法定责任,必须要缴纳。社保是国家给予广大职工最基本的社会保障,能够让职工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等。从成本的角度来讲,社保是企业的成本,社保基数收职工工资性收入影响而不断上涨,显然成本也在增加,这就是负担,但从社会保障的角度来讲,社保是必须缴纳的,因此如何保持对中小企业减负与社保正常缴纳之间的平衡,非常值得思量。
一、研究的基本前提
要说明,国家经济发展中一个最重要的基石是企业的健康和有序发展。2015年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法律七进中,一个重要的进就是进企业,法律进企业表现了国家对企业健康有序发展的积极支持和重视,反过来讲,企业发展必须依法合规,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要做大做强,必须要依法治企。换而言之只有合规经营和合规缴纳社保的中小企业才能将社保作为负担。合规是铁则,在合规一项上没有大中小企业之分,缴纳社保是法定的企业社会责任,即便是企业要破产都必须缴纳社保。所以要谈中小企业社保缴费负担,必须先保证合规经营,尽到法定社会责任。不谈社会责任去谈社保负担必定给社会和市场带来负面的影响,这样的企业即便因为社保缴纳而被压垮也不值得同情和帮扶。换而言之,企业减负不是针对不合规企业的,以前不合规的企业以不缴纳社保等方式与正规企业进行不公平竞争,祸害市场和劳动者最深。对于正规企业来讲,社保缴费负担是比较重的,目前社保覆盖率达到90%以上,而中小企业聘用劳动人口占比在80%以上,数据上来说,中小企业缴纳社保的不在少数,这些中小企业也没有说缴纳了社保就不能生存下来,主要是说社保负担比较重。监管加强以后,尤其是社保由税务机关统一征收后,不正规的企业才会将社保作为压倒一切的最后一根稻草。
当前我国社保资金的缺口正在扩大,以前各地征缴力度不同,市场普遍担心社保缴费由税务部门统一征收后,征管力度将会显著提升,从而加大企业社保费用支出。但在合规经营和合规缴纳社保这一前提下,这种担忧是不必要的。出现这种担忧的对象,通常都是那些由于历史原因,并没有按照规定全额、合规缴纳社保的企业。事实上根据相关数据统计这部分企业的比例超过70%,换而言之,强制性的社保缴费将影响70%以上的企业,他们将在社保方面面临巨大成本压力。
二、中小企业社会保险缴费负担问题
社保压力是企业背负的众多负担之一,但同时也是企业稳定的基石。我们首先要清醒的意识到社会保险对于中小企业发展具备其有利的一面:社会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采取强制手段实施的一种保险,社会保险作为一项基本福利制度,是员工在履职过程中所应当享有的保障。企事业单位为职工缴纳社会保险,是现代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要求,也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重要措施,如此能够更好的维护职工的切身利益,解决职工的后顾之忧,也能够大大提升中小企业人员的凝聚力。企业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可以实现对风险的事前防控,降低企业运行风险。例如,员工发生工伤事故以及意外事故后,在符合法定的条件下,员工可以从社会保险基金中得到相应的赔偿以及补偿,进而减少企业在该领域的支出。相反,如果企业拒绝或者变相拒绝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员工发生工伤事物或者以外意外事故后,企业容易陷入法律纠纷,不利于单位的稳定发展。从短期来看,企业为员工缴纳社保虽然意味单位的支出增加,但从长远来看,员工工作积极性的增加,会提升人力资源利用效率,降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成本。提升企业在相关行业以及相关领域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在当前国内经济发展快速的时代背景下,人才紧缺和人才流动的现象相对普遍,人工成本也会进一步的上涨,所以,中小企业如果要想不断的发展壮大,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那么需要维持人才队伍的稳定性,除了要更加具有科学完善的薪酬体系之外,还需要配备更加方便科学的社会保险制度与缴纳渠道。
社保缴费对于合规企业来说已经是常态,例如按照工资的最低标准计算,每人每月的社保成本至少是1000元以上,如果是一个50人的企业,按照足额标准缴纳,每年就需要在社保这一项上增加50万的成本,但是对于一些企业来说,每年的营收是否有50万很难说。从国际上来看,例如养老保险,经济发达的经合组织国家除了英国雇主缴纳11%以外,其余国家雇主缴纳率均低于10%,过重的社保负担对企业生产率、投资、创新等都有一些不利影响,进而对地区经济产生影响。社保负担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个是缴费基数,另一个则是社保费率,长期以来,由于存在各种不规范缴费行为,严重侵蚀了缴费基数,社保收不上来,支出却必须要保证,如此造成社保费率降不下去,加剧恶性循环,这对合规企业而言非常不公平,进而可能导致合规企业越来越少,违规企业越来越多,社保政策的实施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社保负担会提高劳动力成本并降低企业家(注意是企业家)的相对收入,导致企业退出市场的现象增加。理论上,企业缴纳社保以后,劳动力成本随之上升,换而言之将造成企业生产总成本的上升。在产品销量不变,也就是营收基本不变的情况下,成本增加就会导致利润下降。企业是自负盈亏的经济组织,常年成本居高不下,营收又没有增加,显然很快就可能资不抵债而破产,特备是劳动力密集型企业以及效率低的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职工人数多,用工成本很高,在收入不变的情况下就可能被用工成本拖垮,而效率低的企业通常收入不行,依然会被高企的成本拖垮。
具体来看,对于中小企业在职人员,社保缴费基数一般是按照上年度月均工资性收入来进行确定,如企业在职职工上年度工资性总收入为10万,则缴费基数就是10万除以12,约8333元。特殊情形是个人上年度月均工资低于或者高于统筹地区上年度的全口径月均工资的60%和300%的,分别按上年全口径月均工资的60%和300%确定个人缴费基数。从企业的角度来讲,企业负担的部分的比例是固定的,但职工的工资性收入是变化的,职工的工资性收入增加,下一年度必定导致企业负担的社保缴费增加,也就是社保缴费基数在变化,这必定影响企业社保支出和职工社保待遇。例如某省2020年的社保缴费基数上限为14496元,下限为2739元,其发布的2021年缴费基数上线为16176元,下限则是3235元。而该省社保几个主要险种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企业缴费比例分别是20%、6.5%和2%,个人缴纳比例则分别是8%、2%和1%。如果按照基数下限计算,以养老保险为例,则2020年企业需要负担547.8元的养老保险费用,而2021年则要负担647元,增加了近一百元,如果企业有100人,则一年需要在社保支出上多支付約12万元。也就是缴费基数总体上实在上升的,这就意味着总的社保缴费增加,对企业来讲社保负担就会增加。
中小企业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依赖成本,而目前劳动力、资金、原材料、土地和资源环境成本不断攀升,人民币处于升值通道,显然我国已经逐步告别低成本时代,中小企业的成本驱动显然很艰难,而且中小企业通常处于产业链的低端,经营难度更大。中小企业顾名思义它是人员规模、经营规模都相对较小的企业,国内的划分标准一般包括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所以中小企业通常雇员和营业额都比较小,如果成本高了,显然营收就会被压缩,一些企业就会铤而走险不缴纳或者少缴纳社保。而这种行为是一种违法行为,用人单位依法参加社会保险是其强制义务,不参加社保的行为就是违法的,如果用人单位不合规缴纳社保则必定面临行政处罚、民事赔偿责任。当然如果不交社保,最怕的实际上是追缴,一旦强制追缴,则瞬间就可能导致企业破产。按照当前改革形势,在通过调整社保费率为企业降低社保缴费负担的同时,通过由税务部门统一征收各项社保费用来加强社保征收监管,对于合规企业而言,加强征管影响并不大,而对于不合规企业影响就大了。那些钻政策空子、千方百计逃避社保缴费的企业,看起来确实负担少了,职工到手的钱也多了,但将带来社保费用收入的亏空以及保障能力的损失,短期的负担下降,与长期的社保亏空和保障能力损失相比显然后者更重要。如何两者兼顾,如何眼光长远的看问题,是企业现阶段急需正视的。
三、中小企业社会保险缴费负担应对思考
根据现阶段社保政策制定思路,降低企业合规社保缴费负担,走的是阶段性降低社保费率的路径,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综合方案》,该方案中将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下调至16%(低于该比例的应采取过渡办法),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的优惠费率延续一年,社保缴费基数则增加了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即按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和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加权计算的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核定参保个人缴费基数上下限,合理降低部分参保人员与企业的社保缴费基数。以用人单位缴费比例16%计算,例如北京,在未调整比例之前是19%,假设一个中型企业,在岗职工为100人,平均缴费基数为6000,则下调至16%后,单位缴费金额,每人每月从1140元下降至960元,则平均每月可降低18000元的社保缴费负担。也就说每年可以节约216000元的社保缴费。换而言之社保政策上在为中小企业减负。对于中小企业本身来说,也可通过一些方法来筹划社保缴费,与税务筹划是相似原理,在合法的范围内降低社保。
首先,巧妙利用劳务派遣或劳务外包。这种方式主要改变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将劳动关系改变为合作关系。劳务派遣或劳务外包,劳动者所属是派遣单位或外包单位,劳动合同也是劳动者与劳务派遣单位签订的,对于直接用工的单位而言,其与劳动者不存在劳动合同,通过将劳务分包给派遣单位,然后支付劳务费并取得劳务发票列支成本。除了外包还可内包,也就是鼓励员工内部创业成为个体户,比如顺丰就是用承包业务方式让员工变为合作承包商,顺丰就不需要负担这个员工的社保。当然这种做法不能让职工权益受损。
其次,灵活用工,本质是企业和劳动者之间不构成劳动关系,社保是劳动关系的随附义务,没有劳动关系则不存在社保问题,灵活用工实质就是不建立劳动关系,但建立劳务关系,比如网约车司机、外卖员等,这些职业通常具有人员分散,流动性大,按工作量记录收入,和企业之间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雇佣关系,更类似合作关系,即企业提供平台让网约车司机在平台上创业,与上文的劳务外包很相似不构成劳动关系则不用交社保,实质上现阶段党和国家正在研究这些新型职业的劳动保障问题,目前主要的路子是工会,由工会保障这些职业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再次,合理利用非全日制用工、实习生,尤其是实习生,实习生通常都是在校生,关系在学校而不是在企业,签订的实习协议也不属于劳动合同,按规定是不需要为实习生缴纳社保的。非全日制用工,也就是兼职,但需要注意日均工作实践不超过4小时,每周累计不超过24小时的这一类兼职,他们要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为个人缴纳,当然还可返聘退休人员,在劳动合同法中,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劳动合同终止。
最后,机器换人,特别是实业企业,中小企业应当以创新驱动,通过改进优化生产流程,实现数字化转型来降低用工规模,以机器换人降低社保负担,机器换人一方面可以降低用工成本,另一方面机器的成本虽然高但是却可以享受诸多税收优惠政策(不考虑研发成本)。当前国家正在推动智能制造,数字化转型,出台了很多优惠政策,也有一定的财政补贴,用机器换人将是非常理想的降低社保负担的方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社保缴费负担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影响是比较大的,直观的表现为增加企业的用工成本。由于早期监管比较松,而使得一部分中小企业钻政策和法律的空子,不缴或少缴社保,引起了很多问题。对合规经营的企业很不公平,也易导致更多中小企业迫于社保负担而铤而走险。所以对企业减负很重要,当然监管也很重要。在应对社保负担方面,中小企业可合理利用相关法律规定灵活用工,用以降低负担,当然前提是合规以及不损害劳动者权益。
参考文献:
[1]胡若琳.我国小微企业社保“缴费难”问题研究[J].现代交际,2019(05):34.
[2]王宏鸣,张继良.小微企业社保缴费承受力分析[J].调研世界,2018(11):137-138.
[3]周李.浅谈企业缴纳社会保险中的博弈问题[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7(23):92.
[4]程峰.企业社会保险缴费方式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07):26.
[5]杨永芳,丁全龙.宁夏企业社会保险缴费负担研究[J].宁夏社会科学,2018(02):8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