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当前,通信领域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通信的快速、稳步发展使得通信工程建设更加富有活力,而这样造成通信工程建设的安全管理问题日益突出。通信工程建设当中安全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对于通信工程建设中涉及安全管理的相关事宜在整个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中可以说是重中之重。而在通信工程建设中,基站是移动通信网络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基站配套工程建设安全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本文重点阐述了基站建设流程中的安全管理,并通过案例说明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关键词:通信 工程建设 安全生产 安全管理
安全是指在生产顾恒中人员避免任何伤害,无其他危险,不会发生任何事故,无人员伤亡或者财产经济损失。安全不但包含了人身安全,还包含了财产经济安全。安全生产是指生产中不会出现工伤、职业病、生产设备或者财产经济损失等的情况[1-2]。也就是说,对人身不会造成伤害,对财产不会造成经济损失。安全生产管理就是根据人的生产过程安全目标,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源,调动人的聪明才智,通过各方发挥主观能动性,完成相应的决定、计划、组织和管理等活动,以达到整个生产过程人和机器、设施、原物料、自然环境的和谐,从而达到安全生产的目标[3]。
安全生产管理的总体目标就是降低和控制危险,减轻和控制事故的发生,并尽量避免因生产过程中的各类事故而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污染等事件的发生。
在通信工程建设过程中,必须积极贯彻并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宗旨,强化安全生产监管,逐步降低通信工程施工生产的安全事故,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人员伤亡事故、财产经济损失和造成的通信中断事件,以推动通信建设事业蓬勃健康发展。
1 安全生产的基本概念
1.1安全的定义
(1)安全是对系统在某一时期,某一阶段过程状态的描述,指不会造成死亡、伤害、职业疾病、财产损失、设备损坏或环境污染危害的条件;也是指不存在因人员、机械或媒体交互造成的损失、人身伤害、任务影响或时间损失。随着社会对安全问题的研究的逐渐深化,人们对安全的定义也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从不同的视角定义。安全的相对性和安全与危险之间的辩证统一性,即安全和风险并不是完全不相容的。人们通常将风险级别分为高、中、低3个级别。当客观事物处于高度危险时,对应的是不可接受或不安全状态时;在中等和低风险水平,人们通常是可以接受或者是处于安全的。
1.2 安全生产的定义
安全生产是指对客观事物的危害程度,可以被人类社会广泛认可的生产状况,一般指生产活动中,利用人、机、料、环境的配合运行,对生产过程中所有可能发生的事故风险和伤害因素加以有效控制,从而有效保障劳动者的人身安全和身体健康。
安全生产是既是保障劳动者人身健康、国家财产安全、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根本保证,又是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更加推进改革开放的基本要求[4]。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改善劳动条件,调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能够有效降低劳动者的伤亡,减少经济财产损失,增加企业经济效益,这无疑会推动生产的发展[5]。我国安全生产方针为“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1.3 安全事故等级划分
安全事故是指生產经营单位在生产经营活动当中发生的安全事故,包括与生产经营活动密切有关、危害人身生命安全与健康、损坏生产设备的突发事件;给原生产经营活动(包括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活动)造成经济损失[6],事故一般分为以下几种。
(1)特别重大事故是事故中导致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的(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导致直接经济损失1亿元人民币以上的。
(2)重大事故是指事故导致的死亡10人以上30人以下,或者重伤人数50人以上100人以下,或直接经济损失不少于5000万元但不超过1亿元。
(3)较大事故是指事故导致的死亡3人以上10人以下,或者重伤人数10人以上50人以下,或直接经济损失不少于10但不超过5000万元。
(4)一般事故是指事故造成死亡人数在3人以下、重伤人数在10人之内、直接经济损失在1000万元之内。
2 基站建设流程及控制点
2.1 基站建设规范
简易基站建设流程如图1所示。
2.1.1 设计交底
在工程启动会上,需由专业设计负责人对高危作业场景预防生产安全事故提出具体的措施建议和有指导性的意见。
交底内容:项目概况、施工方式、施工程序、现场关键工序、高危作业环境辨识、安全注意事项等。
交底对象:由专业设计负责人向施工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重申本项目安全施工操作规程、安全施工工艺及重大危险工艺施工注意事项,双方签字并形成《设计交底纪要》。
证件、作业区域检查:在地面站封闭式围挡,并悬挂警示标识和警示牌;安全考核合格证(工信部)、安全员、登高证、电工证、焊工证等。
2.1.2 定位放线
开工前检查:查地勘部门有无人员现场查勘痕迹、确认基站位置有无变动;现场核实施工场地是否已平整,不是不符合开工放线要求等。
正负零确认:复核铁塔基础放线位置,用钢尺或卷尺检查复核放线是否与图纸相符,已确认位置正确无误。
周围环境检查:查看基础外缘边坡距离是否符合设计条件,不符合时需及时联系工程设计人员,通过设计人员进行核实或设计变更。
2.1.3 基坑开挖
开挖基坑时,熟悉设计图纸、做好标识,设置警示标志、围挡,非作业人员不得进入现场。
挖掘土石方时,应遵循自上而下,不能采用掏挖的方法,在雨季施工的时候还需做好防水、排水、降水的措施。
沟坑深在1.5m以上时,需设专人进行地面清土,堆土在基坑边缘1m以外,高度不超过1.5m,组织清运道路上的土石方,基坑开挖超过5m的深基坑时必须严格遵照经专家论证的专项施工方案组织开展施工。
根据设计要求对基坑开挖质量进行检查,确保基坑的长度、宽度、高度、直径和垂直度均达到设计要求。
2.1.4 进场材料检验
检查进入物料(砂、水泥、钢、砖、电极、助焊剂、搅拌水等);水泥的品种、规格符合规要求,必须是旋窑工艺生产的水泥,查验出厂报告,出厂日期不超3个月,出厂日期为3~6个月之间的需提供复验报告。
2.1.5 垫层浇筑
检查基坑基槽土质是否经夯实平整,按设计要求浇筑混凝土垫层,垫层的厚度为100mm,垫层的混凝土标号应符合设计要求。
2.1.6 预埋件定位
预埋件安放的位置与安装:按照设计规定检查预埋件安放的位置与水平。各基桩埋设部位螺栓的定位与标高应相同。按设计文件规定,检验底座的开口长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2.1.7 新建、利旧地网
地网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埋设,并用40×4mm的镀锌扁钢将垂直接地极连成一体,垂直接地极间距为其自身长度的1~2倍;扁钢埋深不应小于0.7m且需满足设计要求。
地阻测试:用地阻仪进行测试,地阻必须小于等于10Ω。
接地排的预留:室外联合接地及防雷接地应位于机柜两侧,预留足够的接地点,并做好防锈处理。
2.1.8 混凝土浇筑
检查杆体基础浇灌过程中是否按要求及时用振动棒分层进行振捣密实,机柜基础底部是否平整夯实,楼面基础是否按设计要求放置于楼面承重梁上,浇筑时使用振动棒进行振捣密实。
2.1.9 基础养护、拆模测试
基础浇筑完毕,混凝土达到设计规定的强度后才能拆模,拆模后检查铁塔基础的尺寸、标高、根开、预埋件定位是否符合设计标准;外观存在无蜂窝麻面、外观破损、变形露筋等这些现象;养护期到期后对基础进行回弹测试并形成记录报监理查验[7]。
2.2 基站塔桅建设规范
2.2.1 安全技术交底
施工项目技术负责人针对当天塔桅施工涉及的技术内容、安全风险点进行说明,交底内容:工程概况、施工方法、施工程序、现场重点工序及安全注意事项等,安全技术交底覆盖全体作业人员,双方签字确认并形成记录。
重申安全施工操作规程、安全施工工艺及重点危险工序的施工安全注意事项;施工人员证件核验(证、电工证、焊工证),检查身体健康状况,劳保用品的检查与使用说明。
在高危场景中作业必须办理《危险作业许可证》,持有该证才能够从事现场作业。
2.2.2 进场塔材检查
依图纸检查塔型、构件规格尺寸,镀锌层表面光滑均匀,无起泡,无翘皮,无返锈,重点镀锌指标(第一,构件厚度≥5mm时,重点镀锌指标≥86μm,第二,构件厚度<5mm时,镀锌指标≥65μm)。
2.2.3 基础法兰及膨胀螺栓定位核查
塔靴与基础顶面、法兰连接贴合率质量检查,要求贴合率≥75%。
2.2.4 塔桅安装、拉线地锚施工
以建筑环塔为圆心,塔高1.05倍半径范围,塔高20%半径为建筑限制区;安装支架安全可靠。安装支架分段锁定,每段安装完成后,用水平仪对杆体法兰进行水平校正。所有连接螺栓从内到外,法兰螺栓从下到上,露出螺纹≥2扣,采用双螺母保护;法兰接触面配合率≥75%,最大边缘间隙不大于2mm;电缆环回后,每端电缆夹的数量应至少为每10cm5个。电缆应穿过墙壁,螺纹钉和角钢连接≥2,电缆与角钢连接采用u型卡。
2.2.5 完工后现场检查
顶部应设置避雷针,避雷针长度满足《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2010)规定的保护范围要求。需设置避雷引下线,且引下线要与建筑避雷带接通。
2.2.6 防雷接地及塔脚包封
接地扁铁焊接长度必须在母材宽度的2倍以上,并做好防锈处理,塔脚统一采用低强度素混凝土进行包封,便于后期保养及拆除。
3 安全生产事故现场处置
3.1 事故现场处置的重要性
事故特征具有突发性、紧迫性、危害性的特征,及时、妥当的事故现场处置可降低伤亡事故、财产损失,否则可能导致二次伤害,甚至引起次生事故。
3.2 提高现场处置能力
3.2.1 准备应急预案
应急救援预案文本为“综合预案”“专项预案”“现场处置预案”“附录”。生产运营单位还必须建立对重点高危岗位的现场处理预案。
现场处理方法是根据指定的设施、场地,或设备、阵地所采取的紧急处理措施。
现场处理方法对应具体、简单、有针对性。现场处理方法应当包含风险分类、可能出现的事件特征、紧急程序、应急处置要求等和预防措施。
通過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措施,并逐步提出了现场的应对方法,使事故相关人员熟悉和掌握,通过应急演练,达到快速响应和正确处置的目的。
3.2.2 定期开展应急预案的培训和演练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组织自己的应急计划钻,每年组织至少有一个全面的应急计划钻或特殊紧急救援计划每年演习,并组织每6个月至少有一个现场处置计划钻根据自己的事故风险的特点。应急演练形式有桌面演练和现场演练两种。
(1)桌面训练:基本任务是训练参加者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处理好应急团队相互合作与职能分配上的问题,采用综合应急预案演练。
(2)现场演练:特殊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预案(高危作业场景)的演练必须以现场演练的形式进行。其基本任务是根据应急响应功能测试应急人员和应急系统的规划和响应能力,从而评价应急组织运行和相互协调的能力。
3.2.3 及时妥善处理事故现场
事故单位负责人收到事故报告后,必须迅速启动有关的事件紧急预案或采取相应措施,组织救援,避免事件扩大,降低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事故报告應当及时、准确、完整。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推延、瞒报、谎报、瞒报。事件发生后,有关单元和工作人员都必须妥善保存事件当场和有关证明,其他单位和社会个人不能损毁事故现场、毁坏相关证据,也不能配合上级单位对交通事故作出调整或者处置。
参考文献
[1]李昊.通信网络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分析[J].无线互联科技,2021,18(22):8-9.
[2]刘汉君.通信线路施工与安全管理[J].科技风,2021(12):114-115.
[3]张平,王杨,王汝锋,等.基于通信工程光缆线路施工的质量控制分析[J].中国新通信,2021,23(16):40-41.
[4]许丹.无线通信网络物理层安全技术研究[D].杭州: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21.
[5]黄建军.通信工程建设项目进度控制研究[J].通信管理与技术,2021(3):59-60,63.
[6]孙继泽,杜金其,王伟,等.电力光纤通信网络实时安全风险量化参数优化算法[J].激光杂志,2021,42(12):176-180.
[7]杨帆.通信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及优化策略分析[J].数字通信世界,2021(6):269-270.
中图分类号:TN929.5DOI:10.16660/j.cnki.1674-098x.2201-5640-6778作者简介:李明燕(1981—),女,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为5G移动通信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