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路苍穹

2022-05-18 23:09戴劲松
芳草·文学杂志 2022年3期
关键词:鄂州机场

一、选址

2018年2月12日,56岁的李兵最后一次以鄂州市委书记身份出现在《鄂州日报》头版位置。半个月前,1月28日,他在政协湖北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被选举为省政协副主席。

对于2000年4月起任职共青团湖北省委书记、先后在多个正厅级岗位干了近18年的李兵来说,迈向“副省级”这一步实属不易。然而,比个人升迁更令他振奋的是3天前一个尚未公开的消息:筹划多年的鄂州民用机场已获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批复同意。在中国,对于民用机场的建设来说,这是至关重要的批文,相当于“准生证”或“绿卡”。

当地党媒报道,李兵2月11日出席市纪委七届三次全体会议并讲话。会议间歇,他向除了市长王立以外的市委常委领导班子成员口头传达了鄂州民用机场获批建设的喜讯。王立也在第一时间得到了消息,此时他正陪同省考察组一行赴现场调研以鄂州民用机场为主体的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项目建设情况。

2月14日,农历腊月二十九,李兵正式接到调令:湖北省政协常务副主席、党组副书记。尽管要到半年后的8月,李兵才一一卸下鄂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鄂州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市委党校第一校长等职,但自此时起,王立开始全面主持鄂州工作,核心枢纽项目建设正是其中头等重任。

获批消息对外界公开一直要等到2月23日,即春节长假后上班第一天,中国政府网在显要位置发布《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同意新建湖北鄂州民用机场的批复》,各大媒体纷纷迅速转发。

一个圈将鄂州划了进来

货运枢纽机场项目从选址、申报到获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复,历经3年2个月零12天。

“五味杂陈,冷暖自知。”望向办公室窗外的洋澜湖及沿岸的亭阁楼宇,李兵不禁倍加感慨,这一从陌生到熟悉的景致已陪伴他整整5年。这5年中,他将相当多的精力倾注在一件事上——为鄂州圆“机场梦”。

关于鄂州民用机场的来龙去脉,还有以其为主体的核心枢纽项目的溯源,首先要将时针拨回到2013年。

正是在这一年,中国超越美国成为货物贸易第一大国,进出口总额比美国高出2500亿美元。而仅仅在3年前的2010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还落后美国2700多亿美元。

这一年,顺丰速运(集团)有限公司刚满20周岁。这家民营企业起步于1993年,到了2013年已拥有32万名员工,直营网点超过1万个,营运车辆1.5万余辆,货运航线400余条,年营业收入达300多亿元,业务覆盖全国所有省市,并扩展到韩国、新加坡等国家和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地区,超越众多国有企业,跻身“中国物流50强”之列。业界一直有个说法,当今中国只有两种快递公司,一种是顺丰,另一种为其他快递公司。这未免有些偏颇,但顺丰公司多年来牢牢占据国内民营快递行业龙头地位却是事实,首先实现了快递各环节最快发运和远程异地隔夜送达。

商贸巨流滚滚而来,作为“龙头”不可能没有感应。如何完善航空运输网络布局,进而提升在全球快递运输业的竞争力,已成为顺丰公司无法回避的挑战。

不进则退。根据快递行业发展新趋势,顺丰公司内部碰撞出一个宏伟的构想:在中国中部地区建设航空基地、仓储基地、分拣转运体系和配套产业带,总规划面积40平方公里,一期用地8平方公里,其中4平方公里将与地方政府合作共建枢纽门户机场,预计可吸纳10万人就业,产值过千亿元。

顺丰公司自2003年起涉足航空货运,先是向扬子江快运租用5架737全货机,探路6年后专门设立航空公司并开始采购全货机,这在中国民营快递行业都是首创。在货运枢纽机场选址工作启动前,顺丰航空自有全货机数量达19架,加上租赁的共计38架,其中多为波音737、757、767机型。当时,中国国内共拥有全货机101架,顺丰航空以“自有+租赁”模式占了三分之一以上,是国内最大的货运机队,年航空快递量100多万吨,约占全国民航货运量的20%。

然而,随着货运机队规模增长,分散的点对点运输逐步显现出弊端:中国幅员辽阔,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南北东西往返货物流量不对称,比如南北货运航线经常满载飞过去,飞回来却经常装不满。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从经济学视角分析,如选址建核心物流枢纽,所有飞机先抵枢纽中转,统一调配后,再各自飞向目的地,将大大提升飞机的使用率和时效率。

放眼全球,最成功的案例就是孟菲斯市和聯邦快递(FedEx)公司的彼此成就。前者从美国田纳西州一个不知名的小城成长为世界规模第一的航空货运枢纽中心,后者则从行业内的一家小公司逐步站到了全球快递行业前列。参照这一模式,顺丰航空高层自然有了进一步仰望天空的渴望:修建一座“自带流量”的专业货运机场。

顺丰高层首先拜访了中国民航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这家公司的职能之一就是负责“与民航建设项目有关的工程咨询、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冯晓平很快就被一家民营快递公司谋建货运枢纽机场的想法吸引了,这在中国乃至亚洲均属首例。有强烈事业心的人往往对“开天辟地”情有独钟,冯晓平爽快答应了顺丰公司邀请,担任专家组组长。海选阶段,顺丰专家组着重考察已有机场场址规划的地方,“是扩建,合建,还是新建?”此时尚未确定。

货运枢纽机场选址,在国际业界有11条“军规”,包括空域条件、军民航影响、多式联运、飞行距离、绕飞频率、社会发展、城市群发展、产业配套、人才储备、气候气象和地质构造等方面。

对此,顺丰公司副总裁、顺丰航空总经理李胜结合集团发展需要提炼了四项更为具体、更为精准的“要求”:一是在功能上避开航空客运,因此会错开省会城市和人口密集城市;二是设在中国中部,这样两小时航程能覆盖全国80%GDP的来源地;三是在功能上能与铁路、公路等交通方式良好对接;四是机场建成后要具备完整的口岸功能。

“顺丰公司还会考虑一个条件,就是当地要有相关的配套环境,包括教育资源等。”李胜说。基于上述条件的反复权衡,武汉及其周边地区逐渐进入顺丰高层视野,这时已到了2014年7月。

刚开始,在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官员陪同下,顺丰专家组马不停蹄,相继考察武汉、黄冈、荆州、仙桃、孝感等地,但对相关备选场址并不十分满意。

如“药圣”李时珍故里——蕲春,“十二五”(2011年至2015年)期间已有现成的支线机场规划,但专家组赶过去一看,却怎么都提不起劲来:这里距离武汉160余公里,车程两个多小时,而且公路、铁路的密集度和水运的往返频率均不理想。

再看重點推荐的省直辖县级市——仙桃,这里被誉为“江汉平原的一颗璀璨明珠”,县域经济在全省长期处于领跑位置,虽然与武汉之间有高速公路相连,距离不到90公里,但专家组发现这里还未通高铁,水运也欠发达,配套交通基础设施并非最优组合,这对于一个货运枢纽机场来说,就意味着转运成本倍增。

连看了几地,都不是很满意,像被浇了一盆冷水,顺丰公司积极合作的热情有些消减。“新娘上轿前要反悔”,湖北省方面显然更着急。好在顺丰公司留了“台阶”:希望省政府重新提供可选场址。恰在此时,顺丰公司总裁王卫到访湖北。2014年10月29日,时任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省长王国生参加会见,并表达合作意愿。李鸿忠说,湖北是中国的经济地理中心,交通物流便利,科教资源丰富,产业实力雄厚。特别是近年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迅猛,综合交通运输枢纽作用日益突出,正向“祖国立交桥”迈进。当前,湖北省发展还面临“建成支点、走在前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机遇,在湖北投资兴业前景广阔、正逢其时。

王卫表示,湖北地处“九省通衢”,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达,具有发展物流产业的优越条件。谋划中的顺丰速运国际物流核心枢纽项目在发展国际物流、促进产业升级、提供后勤保障方面,不仅对湖北意义重大,而且具有国家层面的战略价值。

高层次互动,决定了双方参与建设核心枢纽项目的高标准定位——“中国版孟菲斯”,建成后将是“亚洲第一个、世界第四个”的专业货运机场。会面结束,省政府和顺丰公司达成共识,承诺项目落户后将享受相关省级优惠政策,并成立顺丰速运全国核心枢纽项目服务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很快,顺丰重启货运机场选址工作,并在以武汉为中轴的方圆100公里内“划了一个圈”,自然而然,与武汉紧邻的鄂州就在不知情中被“划”了进来。

“运”的转折出人意料

鄂州,有“湖北之根”“武昌之源”的美誉。春秋战国时期,楚君熊渠分封其子熊红到鄂州为鄂王,修筑鄂王城,这是湖北简称“鄂”的由来。三国时期,吴王孙权为图霸业从湖北公安县迁都鄂县,取“以武而昌”之义,改名“武昌”,在此建都称帝。

虽说鄂州历史悠久,但新中国成立以来设立地级市的时间并不长。这座自古以凤凰为图腾、辖域1596平方公里、人口百余万的地市级小城,从1983年建市前后起便做起了“机场梦”。

20世纪70年代末,武汉南湖机场计划搬迁,当时还属鄂城县辖管的段店正是两个备选场址之一。因行政隶属关系问题,1985年7月1日,武汉机场场址最终落户刚划入武汉市辖管的黄陂区天河镇。7月13日,鄂城机场指挥部(筹)撤销。

2013年3月,李兵从湖北省环保厅厅长调任鄂州市委书记。这一年前后,武汉有了建设第二机场的设想,一时引发各界热议。对此,鄂州反应迅速,重燃旧梦,主动和武汉市有关部门沟通,但当时受内外因所限,无疾而终。

这一年对于鄂州,有一件大事不得不提:7月21日至23日,习近平在湖北调研全面深化改革问题和当前经济运行情况,期间到访鄂州杜山镇东港村水稻育种基地、长港镇峒山村,了解城乡一体化建设情况。在鄂州历史上,共和国最高领导人留下足迹还要返推至55年前的1958年9月15日,毛泽东调研武钢大冶铁矿途经鄂城县临江公社,即今鄂州市华容区临江乡临江村,视察棉花生产。

到了2014年,有两件事决定了鄂州“机场梦”的走向:一是民航中南地区管理局开展通用机场布局规划;二是顺丰扩大货运枢纽机场选址范围。李兵在年初一次会议上说,鄂州因钢而兴,实现第一次腾飞,从一座小县城变成了中等城市,但后来也失去了一个机遇,那就是21世纪初,正逢国内汽车工业迅猛发展,东风汽车公司拟搬迁十堰总部,曾到鄂州新庙选址,“现在汽车产业发展势头已放缓,通用航空产业蓄势待发,这个机遇我们不能再错过!”

李兵的大胆构想和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旗下北京通用航空(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涂运涛有关。涂有一位同学在湖北省政府工作,为鄂州搭上了关系。

北汽集团是世界500强企业,原先从事汽车制造,后来转型飞机制造,开始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合作,组建北京通航,主要方向是培育通用航空产品的高端制造能力,建立通用航空完整的产业链。李兵的讲话让参会的时任鄂州市发改委主任江国新激动不已,他致力寻找通用航空的“鄂州机遇”已有多年,两人想法不谋而合。

江国新1984年从武汉化工学院机械工程系毕业到鄂州工作,“我的工龄几乎等同这座城市的‘市龄’,2005年11月调至市发改委工作,2012年3月担任‘一把手’,直至2017年调岗,前后一干就是12年”。

2010年11月15日,国务院、中央军委印发《关于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见》,国家有关发展通用航空事业的政策紧随频推。“这意味着国家将逐步开放低空领域。”江国新一直密切关注鄂州发展通用航空产业的机会:各地政府和市场主体发展通航产业的积极性不断高涨,获得通用航空经营许可证的企业已从2002年不到40家增长至2013年的189家。

改革开放35年之际,中国经济实力已逐渐走强,将发展通用航空的蓝图对标世界第一经济强国———美国。此时美国通用航空产业发展水平相当发达,每天有5万余架飞机从境内起飞;而在中国,潜在购买人群虽然相当庞大,小飞机年产值总量可达80亿元,但市场上还没有相应的表现。

面对悬殊差异,江国新苦苦思索,鄂州产业结构偏重,是否可借建设通用航空机场和发展小型飞机制造等相关产业找到城市发展提档升级的突破口呢?

中国人一般用两个字来描述必然的因果:“命”和“运”。“命”是已在那里的预设,“运”则是渐渐展开的过程,这样就构成了“命运”。如果说,种子是“命”,而将种子播撒到地里發芽生长,就是“运”。

在事关鄂州这座千年古城转型发展的重要一刻,撒下第一粒种子的正是李兵、江国新等先觉者。在他们的极力推动下,鄂州方面先是和北京通航接触,很快又找到“国家队”———中航工业通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2014年2月,鄂州市与中航通飞签订战略框架合作协议,拟共建“华中通航运营和飞机交付基地”;3月,市发改委成立通航办,由铁路办主任吴文华兼职负责。“接到任务,我先后到北京、成都、珠海、济南等地考察多次,仅珠海就跑了五六趟,最终明确目标就是要发展通用航空机场及相关产业。”吴文华说。

规划建设I类通航机场,在寻找合作伙伴的同时,完成地面工程选址、飞行程序研究设计和飞机性能研究设计这3份报告是必备条件,其中飞行程序设计报告包括“空域认证”。

鄂州先向空军武汉指挥所汇报并寻求支持,然后邀请民航中南地区管理局、民航湖北安全监督管理局、湖北省发改委及上海民航新时代机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单位专家到现场调研,相关准备工作均得到认可。

“运”的转折,常常是出人意料的。当鄂州被划入货运枢纽机场选址范围时,鄂州人并没有掌握准确信息。数月内,江国新、吴文华等人频繁往返于鄂州与武汉之间,全心为打造通用航空机场探路。也正是在这一奔忙过程中,他们才得悉并关注顺丰公司动向。

到了9月中旬的一天,湖北省发改委交通处副处长陈小平给鄂州市发改委交通科科长谢运舟打来电话,详细询问三山湖1.6万亩一般性农田的具体情况,这正是鄂州此前申报通用航空机场的杜山镇选址。江国新听过汇报,猜想这或许和货运枢纽机场项目有关。

很快,得到李兵授意,江国新在市委常委会上将顺丰货运枢纽机场重新选址和相关调查分析进行详细介绍,结论是“鄂州有一定的竞争优势”。而当鄂州决策层刚开始思考是否从发展通用航空转战货运枢纽机场选址竞争时,仙桃、蕲春等地已完成了大量前期筹备工作。

和通用航空机场一样,货运枢纽机场立项也需提供3份主要报告,但规格更高。如空域认证,货运机场需得到来自广空的支持,而非空军武汉指挥所。由此看来,两地已抢得先机,成功似乎十拿九稳。可江国新却不这么想:“相对仙桃而言,顺丰落户蕲春的可能性不大,这是我听到消息后的第一反应。顺丰公司专注速运经济,而蕲春位置较偏,交通配套设施不全,发展快递物流产业没有优势可言。”

机场选址竞争的前后进程,都基本证实了他起初的判断。顺丰专家组调查省政府提供的首批场址后,“仍不尽如人意”,于是希望进一步提供选址,这就有了省企双方扩大选址范围的决定。

9月29日,时任鄂州市常务副市长杨军带着江国新、吴文华到湖北省发改委联系综合交通体系建设问题。会谈中,省发改委副主任潘幼成说:“顺丰公司正考虑重新选址,鄂州如有发展航空产业的意愿,大机场肯定比小机场更好,不妨试试?武汉城市圈已有的机场都在长江以北布局,而与武汉紧靠的鄂州地处长江以南,很有竞争力!”

信号越来越强烈:鄂州机会来了!在李兵力推下,全市争取货运枢纽机场落户的一系列工作随即展开,针对场址比选分两条“战线”出击:一方面从资源、技术、战略等方面寻找“硬支撑”,另一方面则从人脉圈里积累“软实力”。

20分钟19页PPT的汇报

2014年10月29日,王卫和李鸿忠、王国生会晤一结束,顺丰公司副总裁屠蔚带队到鄂州市华容区段店镇(七碛湖、南碛湖一带)、杜山镇(三山湖、柯营一带)踏勘。第二天,屠蔚一行再到段店场址实地考察。

这个时间距离顺丰谋划机场选址已过去1年零4个月,进入湖北选址也过去了3个半月。但看了河南、湖南和湖北3省提供的场址,王卫总感觉没达到他的战略预期。这时,中国民航专家、原中国民用航空总局机场司司长蒋作舟建议“到武汉南湖机场的外迁备选地去看看”,这就是当年被武汉放弃的段店场址。

10月30日,李兵、江国新等人赶来陪同。然而,时过境迁,段店场址的优势早已不在,尤其受附近军用机场的影响较大。听到专家们的争议,李兵当即表态:“只要机场落户,鄂州全域任顺丰挑。”“从省到市,领导们的大度和包容,给了民营企业承担国家使命的底气和勇气。”顺丰公司高管刘志明当时也在现场,鄂州给他留下了不错的第一印象。

与此同时,鄂州仍继续推进通用航空领域合作,除了“北京通航中南飞机交付中心”有意落户外,与中航通飞合作共建“爱飞客”小镇的商业计划也没有停止……在鄂州经济发展史上,恐怕没有哪一段时间如此密集地与“空”对话。一套班子分兵作战,市长叶贤林、常务副市长杨军和市政协副主席陈茉莲主攻通用航空,江国新等人的重心则放在了货运枢纽机场场址比选,李兵两头兼顾!

当然,鄂州决策层深知货运枢纽机场的分量远远重于通用航空机场。“鄂州不仅在地质、气候、水文上有得天独厚的适飞条件,而且还有多式联运的独特优势。”江国新深入研究国家航空物流产业政策多年,对鄂州的优势如数家珍。

10月29日、30日两次和顺丰专家组交流沟通,江国新都提到“多式联运”,“转运成本是导致我国物流成本上升的一个重要环节,而多式联运可大大降低转运成本。”这好比在水中投下一块石头,专家们的心里顿起涟漪。

“比如,从上海运一趟货物到贵州,走水运的成本并不高,但把货物从船上搬到岸上,不过几十米的直线距离,一下就把成本拉上去了。”他解释道,然后从岸上再转运另一个地方时,还需要用火车或者汽车,这样来回倒几次,“豆腐价就盘成了肉价”。

“用专业术语讲,这叫上下力资费。随着人力越来越贵,这个费用将越来越高,成本自然增加。如果货运枢纽机场落户鄂州,我们控制转运成本的优势得天独厚。”江国新对生活了近30年的鄂州十分熟悉,也很有感情。“我多次在市级会议上讲述鄂州建货运机场的优势时,有些干部像听‘天书’一样,他们完全不敢设想,像鄂州如此小的城市,能跟枢纽扯上关系。”一次常委会汇报结束后,江国新给李兵发了一条短信,将多式联运优势再次详细说明:“郑州公铁路网虽然发达,但没有水路。而鄂州既在长江边,又靠近武汉,水运条件好,公铁路网发达,如再加上航空港,物流优势在国内城市很难找。”

这条短信让李兵在一片质疑声中更加坚定了信心。同时,江国新关于货运枢纽机场的深刻理解和超前理念也颇得顺丰专家组青睐。

考察返回后,顺丰公司高层几经商讨,向湖北省政府提出扩大选址范围的细化要求:以武汉为基点,周边100公里范围内的城市都可推荐,每个城市推荐3个备选点,7座城市一共提供21个选址。11月初,鄂州市第一次被纳入货运枢纽机场场址综合比选范围,也是最后一个入围的城市。

11月26日晚上,大雨瓢泼,寒风瑟瑟。刚送走签订通用航空机场研究合同的广空设计院专家,李兵、江国新和市发改委副主任李如峰马上将目光再次投向鄂州地图,研究如何迎接第二天前来正式考察的顺丰专家组,专家组包括屠蔚、冯晓平。屠蔚一个月内三进鄂州,而冯晓平自此与鄂州结下不解之缘。

从当晚直至次日凌晨,鄂州市委市政府办公大楼的李兵办公室内,灯光一直亮着。同样通宵达旦的,还有半小时路程外的葛店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办公楼,开发区党工委书记李军杰正带领工作人员制作PPT。敲定李军杰为主汇报人,是李兵几经斟酌的决定。

李军杰,经济学博士,2011年5月被派往鄂州市政府挂职党组成员、市长助理,此前在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司宏观体制处担任处长。两年后,他挂职结束,准备返京,但刚到鄂州履新不久的李兵深爱其才,盛情挽留,随后委以重任。

“讲宏观有高度,讲微观有新意。”这是李兵对他的评价。吴文华、谢运舟一同赶往葛店,协助李军杰准备汇报材料,27日凌晨4时许返回市委市政府办公大楼和李如峰反复核对细节,“对方只给了20分钟,PPT不能超过19页。”李军杰做了硬性规定。

果然,他的汇报简明扼要:以鄂州为中心,将方圆30公里、50公里、100公里的临空偏好型产业集群一一梳理,再与武汉、黄石、黄冈、仙桃等地罗列对比,结论是“鄂州与武汉一样多”;其次,将鄂州路面交通和周边对比,尤其突出多式联运,按单位面积计算高速公路里程数、高铁里程数和高铁站数量,鄂州不仅优势明显,而且在全国地级市中也是最多的。

“顺丰可借多式联运有效整合资源,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最后,李军杰代表市委市政府说:只要有利于中国民族快递物流业发展,有利于顺丰公司发展,鄂州都将“一事一议”,鼎力支持。屠蔚听完甚为感动:“近3年我为机场选址走访多地,鄂州是唯一一个站在培育民族产业视角为顺丰公司考量的城市。”

随后,顺丰专家组参观了唯品会电商仓储基地,并再次实地踏勘备选场址。虽然一开始冲着段店而来,但这里建机场会和附近的山坡机场、阳逻机场产生空域冲突,此次考察前就已放弃了;中国民航机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规划设计专家从地图中找出并推荐的蒲团白塆,虽有地势较高且周边平坦之利,但同样遇到空域冲突问题;再看三山湖有1.6万亩一般农田,交通配套建设相对较好,却有地势低洼的不利因素。

三个备选场址都不尽如人意,如何是好?一度愁眉不展时,叶贤林建议“可以去鄂城区燕矶镇看看”,那里有座星丰码头,已腾出2000多亩空地,本打算作废旧金属拆解专用码头,但由于种种原因搁置了。

“矶”指水边突出的岩石或石滩,是长江中下游的独特地貌。

鄂州燕矶名气虽小,但对岸就是北宋时期大文豪苏东坡“一词两赋”所吟诵的黄冈赤壁矶。说看就看,代表顺丰公司前来考察的冯晓平对这里濒临长江的花马湖流域一带“一见钟情”。正值枯水期,他绕堤爬坡,又跳到湖边,站到岩石上,用一根长竹竿使劲往水里“杵”,脸上露出了不易察觉的喜色。“干啥呢?”身旁有人问。“这里是硬基础,适合建机场!”

除了地质条件,冯晓平认为燕矶所在位置不仅沿江,而且路面交通条件较完善,水、陆、空立体交通的鄂州优势将可得到充分发挥。“顺丰是准备做‘百年店’的,你们对机场选址的分析和研判严谨入微,只要秉承科学态度,相信鄂州的优势就不会被辜负。”江国新说。

正是在这次考察过程中,冯晓平与江国新成了朋友。谈及中国如何发展航空物流产业,他们有太多的共同语言,而且在这个基础上建立了互信。这种互信源于科学论证的支撑,但深层原因或许是他们有着同样的家国情怀。冯晓平还说,从技术角度看,燕矶是相对更好的场址,即使需要多花10亿元铲平一座山,建设成本比其他地方要高一些,但有了多式联运优势,从长远看比其他地方建了货运枢纽机场还要操心转运更省成本,“综合各方面条件,全国很难找到这样的好场址”。

显然,鄂州的优势打动了大多数专家。冯晓平最后说:“今天暂不下定论,但我祝鄂州百万人民心想事成!”言罢,会场掌声四起。

这些评价由衷而发,无疑让鄂州的货运枢纽机场项目申报团队信心倍增。“尽管八字还没有一撇,但能得到专家组的肯定和认可,就等于能拿上笔了。”大家乐观地调侃,也给自己打气。

像是“酒逢知己千杯少”,更像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很难说清顺丰公司对鄂州的眷顾有加,是否也有双方高层在战略层面的“英雄所见略同”。研究國家宏观政策,探讨行业发展路径,从而帮助企业重新认识自身的定位和价值,看清我国物流业在全球竞争中的优劣势,并站在政府层面给予鼓励和支持,这无疑增强了顺丰公司作为民族物流龙头企业的进取心和使命感。

无论个人追求、城市憧憬,还是企业目标,一旦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洪流之中,都将凝聚成源源不断的磅礴力量。“鄂州不只是在引进一个项目,更是在寻找城市发展合伙人。我们将绑定在一起,形成利益共同体,谋求持续共赢局面。”李兵在送行宴会上的话既温暖人心,更鼓舞人心。

城市优势展示这条战线成功打通。凭借逻辑清晰的优势比对、志向高远的政策分析,鄂州后发而居上,赢得顺丰公司决策层的“天平倾向”。很快,顺丰公司委托民咨公司、盖安德咨询公司进行货运枢纽机场选址研究,并要求两个月内拿出咨询意见。

“来之不易,意义重大。”

5月19日,顺丰公司第一次致函鄂州市政府,即《鄂州市关于国际物流核心枢纽项目选址阶段非技术层面后续问题清单》,共计18个问题。5月20日,李兵在市发改委呈报件上批复:“明天上午在常委会议室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答复意见。请专班通知相关人员到会。”

“这实际上是在为双方高层首次会晤作最后铺垫。”谢运舟说,当时专班人员承受很大的精神压力。要为机场比选提供资料,就频繁需要相关单位配合,大多数单位倾力支持,个别单位则流露出不耐烦乃至怀疑的态度:恐怕到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李兵办事雷厉风行,遇到阻力就开大会,给各单位下死命令。

5月22日,应王卫邀请,李兵、叶贤林带队到访顺丰公司深圳总部,吴涛、江国新、李如峰等人陪同。王卫不改他一身工装的习惯,首先对鄂州方面倾情倾力表示衷心感谢,并深情回忆了自己的创业经历。

王卫说:“我1993年创业至今已有22年,先做了16年的‘黑快递’,才有了后来的成绩,所以公司LOGO以黑为主色调。”说到动情处,眼圈竟有些红了。李如峰机智地溜出一句:“顺丰公司LOGO上有一个红点,那就是鄂州的燕矶,象征顺丰前程如朝阳冉冉升起!”

的确,国内民营快递业务,包括王卫起家的粤港过境速运,很长时间处于灰色地带。直到2009年10月1日,历时7年,10易其稿的新邮政法颁布实施,国家才明确支持民营快递企业发展。

工作餐期间,李如峰以茶代酒敬王卫:“您22岁创业,顺丰今年创建22周年,今天我们相逢在5月22日,正好是三个22,相加等于66,六六大顺,这昭示着顺丰在鄂州建机场顺顺利利。”大厅里一片笑声。

此次会面给鄂州吃了“定心丸”。最后,王卫说:“鄂州综合条件符合顺丰对货运枢纽机场项目的定位及经济效益的预测,鄂州燕矶是最理想的机场场址。”

6月10日,鄂州燕矶、仙桃长埫口两个场址的3份设计报告分别提交。按原先安排,由民咨公司组织专家组评审,但有关领导认为还没到那个阶段,在广空没有出具意见前先从民航专家库里抽取两人参加预评审。而且,下一步请咨询机构需通过招投标确定。

11日、12日,受省企联合工作专班委托,民咨公司邀请国内民航系统顶尖专家踏勘武汉天河机场、鄂州燕矶场址、蕲春彭思场址以及仙桃的长埫口场址、沙湖场址等,并在武汉召开选址报告专家预评审会,对民航设计总院、民航中南院、空军设计局提交的各场址选址报告展开讨论。

会议进行到最后,专家们的意见又回到了燕矶与长埫口之争,并建议一一列出两个场址的优缺点,请广空出两份支持性复函。但屠蔚表示,出两份函,广空出具的评价肯定不一样,如果广空对顺丰公司不中意的场址评价稍好一些,怎么办?“不能听见鸟叫唤,就不敢下种了?!”

于是,会议统一认识:用打分形式确定第一、二名,请广空对第一名出函。如果省里不同意第一名,就直接向省委主要领导反映;如果广空不同意第一名,项目就放弃在湖北建了。在历经前后8次专家组现场踏勘、近百人次到会讨论后,鄂州燕矶备选场址继续在评审中位列第一。

6月17日,鄂州市人民政府向顺丰公司致函表达支持,明确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措施:负责落实净空处理所需的部分山体削除;负责项目建设涉及花马湖流域中部分水面的占补平衡问题;负担土石方工程费用超出10亿元人民币以上部分;协调军方和民航主管部门以促使本项目选址获得支持;落实本项目机场物流产业及产业带用地的征迁及相关安置补偿工作,确保按时合法供应土地;加快落实相关地区的城乡规划,完善基础设施,落实配套优惠政策,优化产业布局。

这份致函还在结尾特别提到:“我市将全面落实本项目选址和磋商阶段以书面或口头方式确认的给予本项目的各项支持、优惠政策。”

很快,顺丰公司正式电话知会湖北省发改委,物流核心枢纽项目决定落户鄂州。当天,省发改委主要负责同志及时将有关进展向李鸿忠、王国生作了汇报。

6月18日,顺丰公司和湖北省发改委共赴民航局汇报项目选址情况。毫无意外,鄂州市燕矶场址在综合评审中被确定为第一优选场址,民航局及机场司、规划司的负责人均给予肯定和支持,明确表示将启动选址批复程序。

6月24日,顺丰公司向省政府发送《顺丰速运有限公司关于国际物流核心枢纽选址的意见函》,函中称“在满足选址所需的各项条件(包括但不限于:气候、空域、填湖、削除山体满足净空需要等)的前提下,顺丰在候选场址中选定湖北省鄂州市燕矶地区作为国际物流核心枢纽拟建场址。”

6月29日,鄂州市委向省委呈送并报李鸿忠《关于顺丰国际物流核心枢纽项目工作情况的报告》,着重提了四点建议:

建议省政府复函同意顺丰公司选择,明确加快燕矶场址建设的相关意见,并向广空司令部去函争取支持;向民航局提交选址报告,督促省直相关部门通力协作,协调省内各地区项目布局,争取尽快取得正式批复。

建议省委省政府比照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组建高规格领导小组,加强对顺丰项目的领导;适时召开领导小组工作会议,尽快确定机场建设集团、组织领导架构及公司股份构成。

建议省委省政府主导编制临空经济区及产业发展规划,成立相应工作机构,将顺丰项目列入我省“十三五”重点项目,作为“湖北自贸试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议省直相关部门开辟“绿色通道”,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共同为顺丰项目创造良好投资环境。

6月30日,李鸿忠在报告上批示:“请国生、晓东、克振同志阅。项目落户湖北,来之不易,意义重大。赞同鄂州市的四点建议,请全力、快速推进。”王国生随即批示:“李兵、贤林同志:前期工作积极主动,成果来之不易。这是‘十三五’湖北重大项目,意义重大。后续工作任务十分繁重,望拟定具体方案,加快推进。要抢时间、争进度,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做好工作。”

到了这个时候,尘埃终于落定。在书记、省长先后批复的当天下午,鄂州市副处以上领导干部集聚市委党校会议中心,李兵安排尹新年做专题报告。那天尹新年患了重感冒,声音小,台下听不清。“我這个话筒好些,你用这个。”同坐主席台主持的李兵将话筒往尹新年这边扯,线却不够长。“来,老尹,咱俩换换位置,你坐在我这个位置上讲。”李兵起身让座,台下掌声雷鸣。

尹新年一开口:“上台前,李书记就跟我再三交代,涉及军方的不能讲,涉及领导干部的不能讲,涉及顺丰公司的不能讲,涉及对手城市的不能讲,这还要我讲个啥?”台下一片笑声。演讲过程中,尹新年几度哽咽,他最后说:“今年我已经59.5岁了,这场硬仗打完,再过半年就退休了。这次参与顺丰项目专班工作并取得成功,为我40年的职业生涯画上了圆满句号。但作为一名老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没有句号,永远在路上。”现场顿时掌声再起。

鄂州日报社已退休的老社长赵良华给尹新年发了一条短信:“一生没牛,偶尔很牛,真的蛮牛!”此后,尹新年不断接到各单位邀请,他碍于情面只答应了3家,其中就有自己的老单位———鄂州日报社。

“这将是我终生难忘的一段经历,刻骨铭心。”吴涛用20个字来概括机场场址比选过程:“艰难反复,跌宕起伏,荡气回肠,惊心动魄,催人奋进!”

“竞选机场场址成功后,我已经不再害怕任何困难了。”李如峰说,年过半百有此经历,竟然对“难”字有了新的领悟:拆解开来,就是“又”入“佳”境!

三个细节可“一剑封喉”

“看似胜利在望,可竞争对手并没有放弃,也在情理之中!”李如峰回忆说,有了王卫的认同,有了郑元林的承诺,但鄂州顺丰项目专班仍然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忍受从沸点到冰点的“折磨”,“一遇到利好,利空随后就到,都不过夜的,直到2017年12月20日开工前仍在反复。”按他的形象说法,至少有三个细节可让鄂州机场选址“一剑封喉”。

一是关于“填湖”。5月9日,从广空大有收获返程,李兵在等高铁的月台上接到一个电话,神色立刻凝重起来。这个电话来自湖北省水利厅一位官员,告知有专家质疑鄂州机场选址需要“填湖”,即其建设过程中将占用花马湖流域中走马湖水面约4000亩,且对南面山头进行削峰处理,挖填量各约5000万立方米,“有违生态环境保护要求”。

按《湖北省湖泊保护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在湖泊保护区内建设防洪、改善水环境、生态保护、航运和道路等公共设施的,应当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李兵当即安排鄂州市水务局局长吴学富准备说明材料,并紧急请求省湖泊局下发支持文件,当吴学富6月12日将这份文件送至评审会现场时,章印都还没有干透。

“机场项目既是航运设施,更是国家重大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省湖泊局依据有关条款对机场建设需填湖问题原则上同意占用湖泊水面,后续审批和处理另行受理。”吴学富说,文件核心意见即“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经调查后可以调整湖泊占用问题,但必须‘占一还一’,即占补平衡,采取退田(圩)还湖等恢复补救措施”。

二是关于“地震断裂带”。湖北省地震局组织的专家评审认为,燕矶选址处于襄樊至广济地震断裂带外,不在断裂带上,距场址最近的断裂带为设防烈度6度以下,对机场基本不构成影响。“这个地带属典型的丘陵岗地,岩层为红砂岩,上千年都没发生过地震!”鄂州市地震局局长赵瑞安说,专家考证后一致认为这里地质条件一流,适合建设机场。

三是关于“国家级花马湖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原来,花马湖流域的上湖区域约2500亩水面,属于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恰位于货运枢纽机场场址的核心位置。如该保护区不及时调整,项目环评将举步维艰。要确保环评报告在机场主体工程正式开工前得以通过,时间甚为紧迫!

2016年3月,鄂州先委托中国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刘绍平团队,开展花马湖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调整的总体规划及保护区材料编制工作。“很快,调整申报材料先通过省水产局初步评审,经修改和补充后上报农业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原鄂州市水产局渔政处办公室主任朱桂群回忆说。

然而,當年全省各地遭遇大汛,省委、省政府提出“大力推进湖泊综合治理,全面实施退垸还湖”要求。对此,省水产局和长江水产研究所顿感调整有压力,报批工作一度停摆。

迅速调整思路。8月初,市水产局以“工业发展、城市垃圾填埋等因素已导致花马湖的上湖水质发生变化”为由,重新向省水产局申请调整。8月26日,保护区调整申报材料通过初步评审,并根据专家意见修改和补充,然后上报农业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

10月18日,保护区调整申报材料评审会在武汉召开,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庄平为首的专家组一致同意:“将上湖实验区调整至下湖紧邻的四个湖汊,核心区不变,实验区面积增加23.6公顷。”12月23日,农业部办公厅发文同意花马湖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调整方案。

事实上,关于机场场址比选还有多个方面的“一票否决”,李兵早已安排有关市领导、有关部门负责人“自我解剖”,同时也分析其他城市机场场址的利弊,做到知己知彼,最后得出结论:“我们的问题都可以找到解决方案,而其他城市的问题难以克服。”

然而,关于鄂州燕矶场址的“问题”仍不时冒出。6月24日,湖北省发改委交通处致电要求迅速核查燕矶4E级货运机场场址与浠水核电厂清泉镇马畈村胡家湾备选厂址之间的直线距离并说明关系。6月29日,鄂州市政府经向空军设计局、民航中南院、中核建集团和国家核安全局等权威专业人士紧急咨询后,复函说明如下:浠水核电厂项目有胡家湾场址和丁家山备选场址,燕矶场址边缘与前者直线距离为14.7公里、对核电厂运行有一定影响,与后者的直线距离为57.7公里,且不在机场航线上。

浠水核电场址已被国家能源局纳入保护目录,进入国家颁布的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且投入了一定资金启动预征土地和征迁等前期工作。对此,鄂州提出建议:鉴于上述两个项目均直接关系到湖北省整体利益,本着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建议省发改委帮助协调浠水核电厂项目将丁家山备选厂址作为优选厂址,以实现双赢。同时还承诺,如果浠水核电厂项目调整到丁家山厂址,对于前期工作的合法实际开支中无法为后续工作所利用的部分,给予总额不超过6亿元的补偿,具体补偿金额由省发改委核定。

此外,黄冈支线机场(蕲春彭思)先期纳入国家规划,并已得到发函支持。但由于燕矶场址与规划建设的黄冈支线机场(蕲春彭思)直线距离约27公里,若顺丰货运枢纽兼顾客运功能,则在该场址建设黄冈支线机场的必要性大大降低。“这的确给我们兄弟城市带来了困扰,只能靠后期的协同发展来弥补损失。”江国新说。

“省内各地关于机场选址的竞争是良性的。正是有这种竞争态势,倒逼我们不断发现问题,精益求精,以更专业的态度打造百年基业。”李兵这样告诫市直相关部门负责人,既然市场选择了鄂州,那么鄂州的任务就是尽全力做好各项服务,为企业发展免除后顾之忧。

只要遵守公平、公正和公开的原则,竞争的最终结果无论如何,都将产生深远的正面影响。长江三峡工程建设成功时,有记者曾经向原三峡论证领导小组副组长兼总工程师潘家铮提问:“谁对三峡工程贡献最大?”潘家铮的回答令现场所有人感到意外:“是那些反对三峡工程,总在攻击我的反对派贡献最大。”他对此解释道:“原来我们的论证工作、设计工作,有些地方就是做得不够深、不够细。他提出这個问题,这个要你答复,这个要你解释,这个他有不同意见,你不能不解释,不能不答复。”

从争执的声音里分析问题,再正面吸取意见,这是成大事者应有的格局和胸怀。对于省内多地争相与顺丰合作建货运枢纽机场的状况,李鸿忠早有明确指示:“只要(顺丰项目)落在湖北,都要真心诚意地支持。”省发改委主要领导也多次表示尊重企业选择,尊重市场规律,“不夹杂任何私人感情,不夹杂任何其他因素。”

从谋划蓝图起,建设货运枢纽机场便被赋予了“国家使命”的内涵。但在热血奔涌之际,鄂州不得不面对一个尴尬的局面:由于力争货运枢纽机场,已无暇顾及华中通用航空产业基地、“爱飞客”小镇和公务机制造等签约项目,这些项目迟迟难以落地。“这几家合作伙伴的联系人都是我,夹在中间确实难受,一开始还想尽办法拖延,甚至提过‘一场两用’构想,可到最后都不了了之。”吴文华说,他个人也由于是仙桃人的因素而渐渐淡出货运枢纽机场项目。

“其实,文华1987年自湖北工业大学毕业后就在鄂州工作、成家,当时只有20岁,更多的人脉积累都在这边。”江国新认为,没有前期通用航空项目筹备工作的铺垫,就不会有后期争取货运机场时进入角色的顺利,吴文华等人同样做了贡献。

二、腾地

在鄂州机场一马平川的建设规划图上,走马石永久保留,“突兀”其中。在鄂州市自2017年逐步更新的行政区划地图上,走马村淡出视野,渐成追忆。

走马石,昔日走马村村头一块高达20余米的赭红色巨石,于绿野平畴中拔地而起,就像一部石书铭刻着这座古村落的沧桑往事。

从机场布局看,走马村位于核心区之中心,而走马石正在未来跑道的不远处。为机场建设腾地征迁,涉及燕矶、杨叶和沙窝3个乡镇8个村62个湾组,唯独走马村整村消失。

村子都没有了,走马石“是留,还是不留?”

“即便调整规划,不惜增加成本,也要将这块巨石保留下来!”顺丰公司总裁王卫态度坚决,要给父老乡亲留个故园眷恋,为历史传承留住人文之根。

走马村、走马石,只是一个缩影。总计6000多户被列入征迁安置范围,两万多名村民拆房、搬家、腾地,依依惜别。

回首再回首,离开家乡的千重稻菽;鞠躬再鞠躬,叩别故土的祖辈魂灵。为了建设重大项目,为了泽福子孙后代,为了家乡能抓住实现华丽蜕变的发展机遇,他们最终选择了对小家的舍弃。

苍穹之下,走马石静静守望着四周的“每天不一样”,一如往昔默默注视着曾经村庄的喜乐哀愁。根据调整之后的设计,走马石将成为机场转运中心的一处大型室内景观。

世代口口相传的故事中,这块巨石最早是天庭御赐的镇妖神器。到了后来,光秃秃的石头上竟长出一棵大柘树,枝叶四季常青,颇似骏马奔驰时扬起的鬃毛。于是,巨石有了响亮的名字———走马石。

走马石承载着一代人的付出和梦想。如今,它的故事仍在续写,它面对的这片热土即将腾空而起!

征迁动员从“学术报告”开始

征迁移民,困扰世界各国重大项目建设的共同难题。鄂州机场规划征迁区域面积14.4平方公里,全部在鄂城区辖管范围。

2015年5月9日,在广州和郑元林会面结束不久,李兵便“瞒”着专班成员,对时任鄂州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董煜华下了一道密令,立即冻结鄂城区的沙窝、杨叶、燕矶三个乡镇户口,“只出不进不声张”。

很快,鄂州市悄然制定出台《机场建设区现状锁定工作方案》,对机场建设核心区的房屋、重要基础设施、村集体建设现状等逐一锁定,建立市、区、乡镇、村四级查违控违网络,实行全天候监控,严查违建行为。

7月19日,鄂州航空都市区建设场址保护动员大会召开,市、区、有关乡(镇)、村、组五级全体干部全部出席。会后,《关于禁止在湖北鄂州航空都市区项目控制区域内实施违法建设等行为的通告》正式颁发。

11月,鄂州启动货运机场项目场址勘探、土地测量、预审及招投标工作。几乎同步,李军杰被任命为鄂州市委常委,兼任鄂城区委书记。李军杰既是“京官”,又是“厅官”,为何要安排到鄂城区正县级岗位兼职,“高官低配”有何玄机?一时引起种种猜测。

鄂城区,是鄂州市的“首善之区”,正处于传统产业转型发展的阵痛期。鄂州以钢而兴,鄂钢所在的鄂城更是如此。其下辖乡镇里,汀祖的矿产、碧石的铸造、泽林的建材等,皆与钢铁行业密不可分,是全区的财税支柱。

特别是2013年以来,受资源枯竭告急、生态环保趋紧、产业政策变化、市场需求疲软等因素影响,鄂城区的日子越发难过。甚至一些吃财政饭的公职人员,工资一度无法按时发放。李军杰一上任,便遇到了乡镇教师讨薪等一堆麻烦事。他们寄希望于新领导,能带大家摆脱困境。

还有人嗅出了更大的“盼头”,“把市委常委派往区里,肯定有‘大事情’要发生”。他们对货运机场项目动向已有所耳闻,但也心存质疑,“顺丰公司是民营企业,说不干就不干了,到头来还不是黄粱一梦?”

“李军杰肯定是来为机场项目打头阵,他到任说明这事定了八成。”有不少村民千方百计求证,都是为了“先下手”,要在土地上“做文章”,乘机“捞一笔”。

2016年2月16日,鄂城区召开区镇村三级干部大会。会场设在市会议中心,一反常态没有提前发放资料,只见主席台上的投影仪幕布垂下,旁边摆着一张桌子。还不到时间,人也没到齐,李军杰已坐在台上看电脑。“讲话稿写好了,但他连看都没看。”时任区政研室主任许明允说。

会场渐渐安静下来。“今天会议的主题是转型,如何转?我把近期思考的一些问题,观察到的一些现象,和大家做一个探讨。”会议开了两个多小时,李军杰全程脱稿,像做学术报告一样,从全球化进程、国家战略到鄂城现状,进而分析机场项目给鄂城带来的机遇,并以PPT演示:“‘五+三+二’战略”“区域一体化和社会信息化”“航空都市区产业规划”……一系列概念刷新了许多在座干部的认识。

讲到尽兴处,这位豪爽的山东汉子脱口而出:“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呀,同志们!”全场哗然,继而掌声响起。不过后来,在区委办整理的讲话记录上,这句来自湖北籍企业家雷军的名言被改成:“鄂城已站在风口,可以逐风起飞。”

整篇讲话记录近两万字,剖析问题、优势和机遇,提出对策,分解任务,全文逻辑缜密。特别是“五+三+二”战略发展格局,将鄂城区10个乡镇按照资源禀赋分为三大板块:机场周边的新庙、沙窝、燕矶、杨叶、花湖5个乡镇为航空都市区,加快临空产业导入;泽林、汀祖和碧石渡组成“铁三角”,主打资源型产业转型,打造鄂州、黄石、黄冈主城区之间的消费性服务业基地;长港和杜山突出发展特色生态农业和航空高端农业,协同发展都市休闲观光产业。这些思路让一帮“老鄂城”重新审视眼前的“新机遇”。

很快,鄂城区当前工作任务和未来3年工作重点正式出炉。“城市建设要做策划,进行板块开发,功能分区。全区土地资源非常珍贵,一点都不能浪费。”李军杰为土地审批设下硬杠杠,也为之后机场建设的征迁腾地埋下了伏笔。

从此时起,鄂城区收回“全员招商”指令,重组7个招商专班进行专业招商。这意味着,那些因机场项目闻风而动,希望借项目圈地的“歪门邪道”已被堵死源头。不仅入口缩紧,机场规划核心区内新建房屋面积也被冻结。

根据机场选址要求,建设用地总规模将在12至16平方公里间。“可是,近90%的面积不符合土地利用规划,如不及时调出来,下一步国家层面报批就会遇到障碍。”时任鄂州市自然资源与规划局(即原鄂州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汤国斌回忆说。

焦头烂额时,恰逢政策契机。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已满10年,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调整,2016年部署,2017年完善。接到任务,省、市、区三级有关部门马上着力推动。7月,鄂州市、鄂城区派出精兵强将进现场勘探国土现状。

当时涉及勘界的项目有两个,货运机场和鄂咸高速同时启动,前者安排3个小组共计12人,仅剩市局国土资源调查规划处副主任王剑飞1人负责后者,只得借助湖南地质测绘院的力量。前后历经3个多月,有了初步勘定面积———14.316平方公里。“这个数据一出来,征迁补偿和占补平衡就有了依据。”市自然资源与规划局鄂城分局副局长王子元说。

2016年11月,李军杰在鄂城区任职一年后,调任市政府党组副书记。这一年对机场征迁工作来说,是起跑前的热身,是“山雨欲来风满楼”。区里常有干部叫苦不迭,跟不上他的快节奏,领会不了他的新思想,挨训是家常便饭。但在阵痛中,士气与思维也在潜移默化,为后续工作的顺利推进奠定了基础。

李军杰调任前后,鄂城区的领导班子成员已陆续开始“换血”。10月,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夏鑫调任鄂城区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葛店开发区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董国平调任鄂城区区长;11月,鄂州市城市建设投资公司(市土地储备供应中心)党委书记、董事长、经理刘厚文调任鄂城区委书记。“厚文懂建设、懂投资,国平在葛店抓过城中村征迁,夏鑫擅长党建,而且都年富力强,敢闯敢干。”李兵识人用人,在多个场合将三人组合称之为“梦之队”,既是褒奖,更是鼓劲。

“梦之队”闯关

“梦之队”上阵,就是为了化解“天下第一难”———征迁,而且是“鄂州建市以来面积最大、时间最紧迫的征迁任务”。

看一组同区域的比较数字便可对他们的征迁工作难度一窥全豹:葛店开发区10万人征迁,前后历经28年;梧桐湖新区1.5万名村民征迁,到2017年已耗时9年,预计还有3年才完成;而鄂城区辖内的机场建设核心区原计划在一年内完成5594多户2万多名村民的征迁量。

难,不仅在于时间和体量,还有更大的挑战。类似工程如武汉天河机场2012年扩建工程,农民房屋征收补偿标准为每平方米2200元,根据评估测算,鄂州机场核心区房屋拆迁安置成本为每平方米2447元,但综合考虑鄂州机场项目对长远发展的重大意义,为了表达诚意,鄂州将房屋拆迁安置成本先降低到每平方米2000元,“第一难的事情不避难,绕过去就会出问题。”经多轮研讨,市委市政府推出了“顶层设计”:产权调控、限员安置和货币补偿。

———产权调控即宅基地使用权补偿以每户140平方米为限,超过的不计,不足的则依实际面积定。这一招杜绝了投机,即便房多人少,也不会从征迁中获暴利。

———限员安置即按户籍人口分房,人均40平方米,然后评估原住房价值,超出安置面积部分再给予一定比例的货币补偿,也可弃房而选择一次性货币补偿。如果人多房少,補偿面积还可根据人数适度上浮,30平方米封顶。遇到特困户,一事一议。

———货币补偿。依据600户评估样本测算评估重置均价每平方米860元,房屋货币补偿部分按重置价×30%补偿农户,房屋装修均价为每平方米270元,搬家费每栋1000元,安置过渡费分别以产权置换面积(24月)和货币补偿面积(3月)为基数,按每平方米4元标准计算。

在基于用地节约集约原则,同时尊重被征地农民意愿的前提下,按货币补偿与产权置换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拆迁安置,新选3个集中点建设安置小区,并配套城镇居民基本公共服务,实现被征地农民就地市民化。

“有了好的方案,还要为群众算清明白账。”刘厚文说,这套方案对每户的补偿都保障了成本,只是赚多赚少的问题,而且对那些房子小、旧且建不起新房的村民最划算,基本改善了一代人的居住条件。

董国平直接将葛店开发区的拆迁制度拿了过来,借鉴研究方法与对策。全区干部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以确保每个人都会算账。

按省指挥部要求,核心枢纽项目8大关键性基础工程要在2017年内集中开工。时间越来越紧迫,鄂城区干部自上而下压力倍增,刘厚文在年初会议上几次被市领导点名。

那段时间,鄂城区委、区政府常常开会到深夜。“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排兵布局很重要。”虽然进度催得紧,但“梦之队”商议决定,由夏鑫先带队出去学习经验,要打有准备的仗,不能盲目上阵。

2017年3月,夏鑫带队到南昌等地学习机场拆迁经验。紧张的行程中,他特意安排半天时间到井冈山烈士陵园敬献花篮,“在和平年代搞重大项目建设,同样是一场硬仗,我们也要发扬前辈先贤吃苦耐劳、不畏艰险的优良作风。”

4月,第一篇关于机场拆迁的宣传报道在《鄂州日报》刊登,还是区委宣传部专门打招呼才得以发表。“上面催得紧,我们得有动静,营造氛围。”对方话语直白。“怕引发舆情事件。”这是媒体的担忧。在编辑环节,文中“拆迁”二字被换成了“征迁”。

“我们要打造静悄悄的征迁模式,依法、阳光、和谐,让群众的脸笑起来,把加速推进核心枢纽项目建设作为推动‘两学一做’(即‘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常态化、制度化的重要考场和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构建和谐党群干群关系的实践平台。”刘厚文说,“为民、惠民、靠民”的基调一明确,党建引领的一系列工作方法渐渐明朗。

省市两级领导对征迁工作都盯得紧。可“梦之队”坚持要拿出具体方案,先做好排兵布局。“不能贸然启动,如此大范围的征迁,要想好每一个细节,走好每一步,不容有半点失误。”夏鑫是方案起草的主要负责人,连续半个月吃住在办公室。

6月底,方案基本定稿:

———四大家领导全部上阵,形成军事化架构,刘厚文任政委,董国平任指挥长,夏鑫任常务副指挥长兼综合保障组组长,负责情况通报、督查考评、综合协调等;

———8个村设立八大“战区”,区四大家领导包村,区直单位包组,党员干部包户,组织架构明确,责任到人,当好政策法规宣传员、民生保障服务员、矛盾纠纷调解员、民情民意信息员、党委决策参谋员。

2017年7月9日,鄂城区召开征迁动员大会,“腾地”终于迈出了从纸上到地上的关键一步。會上,刘厚文立下“军令状”,7月10日全面启动核心区拆迁,确保一个月内至少完成1000户、总签约率达75%的征迁任务,10月达到进场施工条件。

理念、原则、组织架构、工作机制到位,号角响起,全区启动战时机制。“每周一晚上开碰头会,雷打不动!”刘厚文说,通报进展,挂图作战,比学赶超。“要引导基层干部带头拆,乡贤人士带动拆,发挥‘湾老子’(当地对德高望重人士的称呼)作用,以群众影响群众,营造正面气场。”

将“以民为本”落实到每一个环节:把群众根本利益置于首位,住房、养老、就学、就业、迁坟等具体问题优先调解;给村民、贤达写一封公开信,赢得社会认同;政策、过程和结果全透明,一把尺子量到底,杜绝暗箱操作;借力“一村一律师”,协助化解矛盾纠纷;先期启动安置房建设,陆续安排群众代表参观……

坝角村历年来各项工作摆尾,而且征迁量大,13个组有9个被划进核心区,夏鑫自告奋勇包保。他在村支部主题党日上讲机场建设蓝图,带群众参观安置点沙盘,耐心解读征迁政策,并反复帮忙“算账”,不厌其烦……效果逐渐显现。村支书张育才第一个交了房屋钥匙。他母亲患有老年痴呆症,犯病时只记得回家路,但清醒时老人含泪告诉儿子:“你我都是老党员,要拥护党的决定。儿啊,先拆了咱家的屋。”

最初,一些村民听说要拆房就闹情绪,“我在这里土生土长,搬进高楼怎会住得惯?”为缓解大家的不安,区里组织村民代表学习相关政策,72岁老党员张明茂便是其中一位。回来后,他带头签约并拆除自家600多平方米的房子,主动当义务宣传员,给乡亲们讲解政策。

“爸,咱们家自己签约就行了,别去多管闲事。您出面当说客,只怕会有人不满呢!”有一段日子,张明茂总是早出晚归,儿女们很担心。

家人的忧虑不无道理,此时,虽说签征迁协议的村民渐渐增多,却还有人暗里“抬杠”。9组有个出名的“刺头”,他不但不配合,还撂下狠话:“我们组里,谁敢同意拆,就是跟我过不去。”

“刺头”在黄石打工,包保他们家的党员干部常吃“闭门羹”,即使在家,也是把人往外轰,搞不好还要追出来骂一路。了解情况后,夏鑫决定亲自登门。

“你不用说这么多,鄂州怎么可能建机场?你们这工程要烂尾的。到时候,我们屋子拆了,安置房也建不起来,我找谁去。”果然是“刺头”,气势汹汹。

说了半天,不在一个频道,夏鑫也急了:“在座的人都可做证,我也给你留句话,这工程如果真烂尾了,我立马跳长江。”看着这位年轻干部快人快语,“刺头”的情绪终于安静下来。

“你把组里不同意签约的人都叫上,我们约个时间喝餐酒,边喝边聊。”夏鑫说。听见区领导要邀自己喝酒,“刺头”受宠若惊,这天送夏鑫出门走了好远。

仅隔一日,夏鑫如约而至,顺路自掏腰包买了两瓶白酒。“刺头”把宴席摆在院子里,还把他中风半身不遂的父亲也抬到一旁坐着。见这架势,夏鑫心里明白了几分:这既是跟四邻显摆,能请领导到家里吃饭,又是表明家里条件不好,为征迁要个“好价”。

7月中下旬,到了晚上也闷热,院子里蚊虫多。推杯换盏间,还来了不少看热闹的乡亲。夏鑫知道,“老百姓有时就是图个面子,台阶有了,气顺了,事就成了”。他跟“刺头”边碰杯,边海聊,不觉中已是半夜。那天,大家都喝醉了,夏鑫回到家才發现自己被蚊子叮了一身包。

第二天,“刺头”一早就赶去签约,多户村民紧跟。截至7月31日,不到一个月,坝角村367户签订征迁协议,远近闻名的“老末村”终于当了回“先进”。

此时,鄂城区各个“战区”捷报频传,到8月9日,第一阶段“大干1个月、签约75%、拆除1000栋”的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已签约3663户,占机场核心区拆迁任务的77%;已拆除1036户、20.1万平方米。

至此,刘厚文在“军令状”中的承诺全部兑现。

走马村“一马当先”

机场征迁涉及3个乡镇8个村,其中走马村是唯一一个需整体征迁的村。走马村因走马石得名。除了外观的“附会”,“走马石”名字的来历还与一则传说故事有关。孙悟空任弼马温时,常聊起人间的草肥水美,引得天马们心驰神往。其中一匹花色斑斓的天马悄悄下凡到湖畔:果然奇花异卉、阡陌纵横、鸡犬相闻。那花马留恋烟火,无意重返天庭,久而久之,便在湖畔化身为巨石,后人称之为“走马石”,整片湖域也因此有了“花马湖”之名。以往草长莺飞时节,走马石伫立于连片金黄的油菜花海中,柔美与张力的反差成就别样风景,受到许多影像爱好者的“追捧”。为纪念一方百姓对机场的奉献,也为了纪念一个因机场建设而消失的古村落,在王卫的支持下,机场设计方案几经修改,走马石终被保留下来。

2019年12月11日,沙窝乡安置房分配启动,走马村党支部书记曹茂云忙里忙外。他眼睛布满血丝,行动有些不便。“10月患脑出血,还没完全恢复。”他说,“可分房是大事,不来不放心。”

回想3年多来,曹茂云一家十几口挤在一间不足百平方米的出租房里。对他而言,生活的艰辛还不是最难熬的,当初安置房没建好就劝乡亲们拆老屋,承诺能不能兑现,内心里满是压力。

曹茂云,走马村拆迁第一人。就在机场项目征迁动员大会的第二天,他带头拆房搬家,一度僵持的走马村征迁工作,终于取得突破。

曹家住宅建于2010年,面积400多平方米。曹茂云的女儿打小生重病,生活不能自理,两个儿子结了婚还没分家。拆房搬家时,小儿媳怀孕才两个多月。

“当年为了盖这个房子,我们一家人在外面搭棚子住了一年。”曹茂云有些哽咽,“我难受,但我不能说,不能哭。开完会第二天就搬家,很多东西拿不走,都丢了。”虽然早在2015年就知道,走马村被纳入机场征迁范围,但真到了离别故土那一刻,还是难以割舍。

曹茂云当过兵,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1993年退伍回乡,他的第一选择就是进村部。“我的偶像是焦裕禄,我想为老百姓做点事。”他从民兵连长、治保主任一直干到村党支部副书记、书记。

熟悉曹茂云的人都晓得他脾气火爆,向来“丁是丁,卯是卯”,谁万一撞到枪眼上,他批评人不讲一点情面。不过,他为人实在,做事执着,认准的目标总能办稳妥。

过去,走马村相对偏僻,经济发展条件不太好。在拆迁前的十几年里,曹茂云争取上级资金26万元,让全村人喝上了自来水;与市农委对接,发展壮大油菜基地,为农民增收20余万元;硬化村公路11公里;筹资30余万元,建设村级办公场所、老年活动中心和留守儿童服务中心;还新建村卫生室,改造村小学危房……

既办实事,又为人刚正,曹茂云在村里威信极高,村“两委”班子成员跟着他说话也“硬肘”。在他任村支书的15年内,全村风清气正,没有发生过村干部、党员违法违纪案件,没有村民触犯刑法的案件,也没有一起群众上访事件。

自2015年5月起,包括走马村在内的机场核心区土地被冻结,不允新增建筑面积。走马村村委会副主任王树明的弟弟一家住在1982年建的老房子里,2016年遭遇特大洪涝灾害,在暴雨持续冲刷下,房子裂了一公分宽的口子。

弟弟想把老房子拆了,在原有地基上建新房,王树明坚决阻止。“我又不多建面积,为什么就不行了呢!”危房之下,弟媳当然窝火。

“他房子不能住了,为啥就不能建,你大小是个干部,就算是给他帮个忙,怕什么。”眼见两兄弟反目,父母也上门埋怨王树明。

“不能建!曹书记要求任何人不能动一方土,这个时候我家的人新建房子,不是给人抓话柄吗?老曹那人你们又不是不知道的,这事到他那里肯定通不过。”王树明好言好语解释,还买了几根杉树木料到弟弟家,自己动手帮他补房子。

房子裂缝虽补好了,兄弟之间却生了怨隙。作为村干部、党员,关键时刻舍小家为大家,不是一句简单的话,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但越难也越显出奉献精神的可贵。

曹茂云的房子一拆完,村委副书记李海兵、副主任王树明、妇联主任何娇娥……“两委”班子成员接力而上。

“咱家才评估一轮,肯定还有地方没评到位,为啥急着拆?为啥不能去扯?”挖掘机开到李海兵家门口时,他婆娘挡在屋前,索性坐在地上哭。附近村民都赶来看热闹。

“工作要推进,党员干部要先上。我们带头扯皮,风气就坏了。”李海兵红着眼圈硬把她拉走了。

走马村拆迁顺利,57岁的“第一书记”董华林同样功不可没。2017年5月,还在征迁摸底阶段,鄂州市便选派了100名“第一书记”分驻各村,会同区镇村干部结对联包。起初,名单里没有安排董华林。但李兵要求,征迁核心村的“第一书记”,要从县级干部中选派一位有丰富基层工作经验的干部。

市委组织部随即找到时任市城管局副局长的董华林,希望他到整村889户全部拆迁的走马村任职,同时负责鄂城区第一片区28个村的全面工作,协助指导做好核心区9个村的征迁工作。已临退休之际,但董华林没有犹豫,火线赴任。

当务之急,董华林先对全村党员情况摸底,把94名党员分成12个党小组,“党旗领航·我为建设国际航空大都市做贡献”系列支部主题党日活动迅速推进。

党旗领航,怎么领?“要由书记举旗、委员跟旗、组长看旗、党员护旗。”在董华林看来,村“两委”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充分发挥,通过一根标杆与一根标杆连接,一颗心与一颗心碰撞,红色能量才能激荡在这片热土上。

全村党员面对党旗立下誓言,不仅以身作则,更要带动亲属并包保征迁困难户按期完成任务。

“我是党员,对着党旗宣誓过,要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举了几十年的砣子,关键时刻不能说到不做到。”80多岁的党小组长苏和清交出房屋钥匙。

“党员干部都签了,群众心里就没啥顾虑了。”小组长杨干明父子三户同天签订征迁协议。

……

党员干部“一马当先”,奠定了走马村的征迁速度,但也并非一帆风顺。

6月初,走马村2组有户人家,以确实没有房住为由,深更半夜拉砖沙水泥筑地基。一得到消息,董华林当即带人赶到现场,一面宣传政策,一面把建筑材料拉走。当天下午,李海兵发现湾头贴的工作公告栏上,董华林的相片已被撕坏,而且只撕“双眼”的位置。

李海兵大怒:“这太可恶了,太无法无天了。”他要打110报警,“湾里有探头,一查就知道谁干的。”

董华林淡然一笑说:“无所谓,有人这样做,说明思想疙瘩还没解开,也说明我们工作还没做到位。”

接下来一连三天,他都在2组一户户做工作,还帮那个要强行建房的农户租了房子。第四天,湾里几位老人一起拜访董华林:“您是宽宏大量的好领导,有人做那样的缺德事,不仅不追究,还帮忙解决困难,我们来赔个礼。以后湾里的事,董书记需要我们出面的,尽管开口。”

乡亲们的质朴,让董华林也感动了。他说:“村里要为重大项目腾地,正需要党员和你们这些明事理的老人家助一臂之力呢。”

走马村征迁工作顺利铺开。眼见胜利在望,瓶颈随之而来,最后几家的工作非常难做。

“要不就按他们的要求,把政策放宽点算了,免得影响进度。”屡次受挫后,有位干部甚感无奈。

“坚决不行!必须一把尺子量到底。政策是红线,最后一步没守住,前面功夫都白费。”面对原则问题,董华林铁面无私。

但铁汉也有温情的一面。董华林到任不久就“认领”了村里最难动员的征迁户———瘫痪、离异且有幼子的胡中莲。后来,胡中莲被过渡安置在卫生院里,坐上了城管部门捐助的一辆轮椅。她说:“董书记不知道往我家跑了多少次,想尽办法解决我的各种困难,真的好感动。”

和董华林一样扎根一线的有700多名党员干部,其中200余人也是征迁户,8个村涉及征迁的有4位村支书,都是第一个拆房。而各村首批参与拆房的,前10位都是党员干部。

“那段日子,8个村的62个湾组,我每周要轮流跑两遍,有些村民需要反复做工作。”刘厚文说,党员干部是主心骨,他们拆了,就等于拆了大半,甚至出现了整湾群众排队签约、排队迁坟的感人场面。

2017年底,10组村民胡加友发现自家房屋评估价比同样面积的房屋少了近3万元,他又急又气地找到征迁专班。专班成员、沙窝乡副乡长熊建国和评估公司工作人员前来逐项核对,却找不到纰漏。

百思不解中,熊建国灵机一动:“你家是不是有防潮层?”胡加友这才想起防潮层未纳入评估,实地一测量,正好估价2万多元。

“干部坚持原则,的确不是刁难,反而用政策帮老百姓说话,我心服口服。”几天后,胡加友主动签了征迁协议。

征迁工作走在前,走马村探索出了一套“五步工作法”,可谓“刚柔并济”:老干部敲门,拉近感情;专班进屋,宣讲政策;服务评估,算经济账;司法调解,清理障碍;安全维稳,做好扫尾。

按照“五步工作法”,村里邀请专业司法人员为村民调处问题180余起,组建安全维稳专班劝解疏导群众30余人次……一桩桩实实在在的小事,密切了干群联系,确保了政策公平,解决了矛盾纠纷,赢得了百姓信赖。

10个月内,全村889套房屋完成签约,5360处坟墓迁移,共计征地402亩,创造了走马村人的“奔马”速度。

干了这杯酒,空港城里再聚首

就要離开祖祖辈辈居住的故土,离开世代相处的左邻右舍,各村宴席从2017年7月底起渐渐多了起来。对于“散伙饭”,讲究习俗的房头、湾组暗暗较劲,而坐在席上的人却是百感交集。

7月21日傍晚,走马村7组王家湾文体活动中心门口,4盏灯早早亮了,全湾230多名乡亲聚拢。组长王井炎跑进跑出,满头大汗,安排人很快搬来了18台落地扇,吹来的风还是有点热。

19时整,王井炎提高嗓门:“大家都入座吧,吃个饭,喝杯酒……”23桌酒席分4排一字排开,菜不算丰盛,但有鱼有肉,有各家菜地里采摘来的南瓜、丝瓜、茄子、辣椒……

前些天,王井炎把湾里的党员朱启清、王树明、王同林、王松、王细犬叫到一起商量:过年时,湾里集资看戏的钱还余1万元,现在要拆迁了,不如把全湾乡亲请到一起吃个饭,“一来,临别聚一聚;二来,动员那些还没签约的人”。

酒过三巡,王井炎站了出来,对全湾人深深鞠了一躬,清清嗓子说:“乡亲们,吃了饭都把协议签了吧。大家可以一起去安置小区选房,我们还住在一起,还是一个湾子的人。大发展、大建设的时候,咱们王家湾莫落后啊。干了这杯酒,我们空港城里再聚首!”

场子静了一会儿,又热闹起来。王井炎挨个给大家敬酒。心有不舍,却道离别,矛盾的情感背后,是乡亲们对发展的热切期盼。

22时,他们趁着热乎劲,请来区乡征迁工作专班,湾里6名党员带头签了约。紧跟着,村民陈国银、王井友、陈扬起、朱桂炎、王桂林也签了征迁协议……

故土难离,人同此心。征迁工作强力推进的同时,党和政府也在呵护乡亲们的情感。

当年8月,鄂城区特邀市摄影家协会常务副主席严泽宏,请他牵头组建一支摄影团队,进入征迁区为各家各户拍纪念照、全家福,记录难忘瞬间,铭刻珍贵记忆。

“我一接到任务就想到,自己要参与到如同‘三峡移民’一样的世纪工程里来了,非常激动!老屋倒下,新城崛起,替乡亲们留住乡愁,是我们的使命,也是我们的荣幸!”严泽宏是沙窝乡人,对搬离故土感同身受。他还是鄂州历史上第一部电影《武昌情殇》的制片人。2012年,他几乎倾其所有拍摄电影,致力打造三国吴都文化品牌。

8月20日,航空都市区摄影团队成立。征迁高峰期正值酷暑,摄影师们几乎每天都奔波在各个村湾间。

“许多房屋被拆后,村里进出的路难走,再加上我们想多拍一些,怕错过好镜头,所以大伙儿早上进村,直到夜晚才结束一天的拍摄。”每天出发时,严泽宏将一整件瓶装水和几十个馍馍放在车上,这就是他们的午饭。

刚开始,有些乡亲为了征迁的事正闹情绪,一见摄影师举着“长枪大炮”来,更是心烦。但在一拍一看的交流中,彼此距离慢慢拉近了,有的人家请他们到家里喝水,甚至端出瓜果。除了拍照,严泽宏们还当起了义务宣传员,为老百姓讲述征迁的意义,展望鄂州的未来。

每天早上6时许出门,晚上过了10时才回到家,紧接着马不停蹄处理当天素材。有一段时间,摄影师们都是通宵达旦铆足劲干。“生意没什么精力打理,这才是目前最重要的工作。”在严泽宏看来,大家辛勤工作带回的那1500G影音、影像资料不是金钱能衡量的。

摄影师们所做的工作不只是拍照留念,他们被征迁区里的大爱奔涌感动着,自发成立报道团队,将耳闻目睹的感人故事传播出去。

10月10日,沙窝乡黄山村童家坝村民袁运民的爱人邵凤琴左侧髋关节手术后出院,摄影团和村干部一起去看望慰问。

童家坝是当地带头拆迁的小组,特别是一些困难户积极响应征迁号召,其中艰辛令人动容。

袁运民夫妇都是残疾人,由于经济窘迫,在祖堂里一住就是20多年。

2007年,政府扶贫支持1万元,加上找亲戚借资,他们才建起147平方米简易房屋。谁承想10年后,这来之不易的家又要拆迁,两人想起过去居无定所的日子,频频掉泪。

“但建机场是大事,干部们说飞机几年后起飞了,子孙后代的日子越来越好,我们愿意配合拆屋。”袁运民很快签了征迁协议,搬进了出租屋。

然而,这一年,邵凤琴病情恶化,再不住院治疗会有生命危险。于是,他们用补偿费和120平方米还建房合同抵押借款治病。

钱不够,村里组织捐款,一百、一千……袁运民一一鞠躬谢过。这些真情瞬间都被镜头捕捉,在互联网的传播中,汇聚起汩汩暖流。

“乡亲们舍弃小家做出了牺牲,哪怕拆了房搬了家,他们也是我村里的人,我们要设法解决他们的困难,发动社会捐资、村民集资、老板出资,以及利用政策扶持等渠道,帮征迁户渡过难关。”村党支部书记袁广说。

爱,衍生爱;心,温暖心。童家坝的征迁工作就这样推动开来。乡亲们陆续搬离,守望相助的乡情却把他们联系得更加紧密。

12月9日,童家坝乔迁宴。天不亮,袁子华去了菜市场,他要亲手挑最好的食材。庆典公司开了5年,这是他第一次怀着如此复杂的心情,如此认真地准备一场酒席。

40多桌菜擺在广场上,四周已是废墟。“童家坝早就没有了。”这里大多数房屋在3个月前已被拆掉。但“我是童家坝人”这句话,不知要多久才会从嘴边抹去。

近500名乡亲围坐着,一顿饭吃了一个多小时。菜凉了,还有人不愿走。大家心里明白,席散了,就该真正说再见了。都知道这一天迟早要来,但82岁的袁顺焱还是忍不住泪流满面。

房屋拆后,袁顺焱被安置在沙窝福利院,这天全湾吃乔迁宴,几个年轻后生特意借来轮椅,将行动不便的老袁接回村。分别多日再重逢,老人脸上微微笑着;此去经年,自己还能否等来下一次重逢?老人眼角有些湿润。村民袁凤请摄影师帮忙在老屋废墟前拍一张全家福。“我认得,这里是我的家,变成啥样我都认得。”她抱着孩子,在一堆乱石间穿梭。

过渡安置3年间,袁凤迁往城里,父母在邻村租房住,哥嫂去了樊口,这个曾经11口人的大家庭分成了3片。

搬家那天,父亲袁少安用泡沫纸把沙发、茶几……边边角角细细包好。要租房,这些东西带不走,“拾掇好,希望它们被别人捡去还能用。”

放下的是旧物件,放不下的是故园情。不到一年时间,鄂城区3个乡镇8个村的村民拆掉了140余万平方米房屋,腾出了14.4平方公里的土地。

留下历史的厚重印记

另一场特殊的“征迁”也在紧锣密鼓中。继三峡水利枢纽、南水北调中线后,鄂州机场考古工作是近年来湖北省规模最大的文物保护项目。

鄂州历史,“三城”可观:鄂王城、吴王城、武昌城。作为西周楚之别都、三国东吴之古都和昔时一级行政中心武昌郡所在,历来是战略要冲、兵家必争之地,所谓“左控肥(合肥)庐(九江),右连樊(襄樊)汉(汉口),捍御上流,西藩建康(南京)”(见于清光绪版《武昌县志》),地上地下都留下了大量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遗存。

任何一个大型项目开工前,考古与文物保护工作都是不可缺少的前置任务。“机场工期紧,抢救性考古发掘不容迟缓。”鄂州市博物馆馆长秦昌林说,机场项目建设关乎城市未来经济发展,文物保护关乎历史文脉传承,都不可轻视。

2016年,随着机场建设步入实质性规划阶段,鄂州市文化与旅游局开启了规划初期33.4平方公里范围内的文物调查工作;2017年1月,鄂州机场及空港经济区调整规划,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将调查范围扩至75平方公里,确定了59处文物点,并重点勘查机场建设核心区内26处文物点;2018年7月,经复查最终明确机场核心区文物点27处,其中颇具考古价值的六朝时期墓群就有23处。

如此大规模的文物点同时出土,在鄂州考古史上还是首次,但机场工程工期紧张,考古时间长短直接影响着机场工程的进度。“首先要呵护好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为此,物流机场公司出资文物勘探经费800万元,鄂州市政府出资文物发掘经费2000万元。

为了在最短时间内高质量地完成任务,经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统一协调,鄂州迎来了该市考古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场“会战”。2019年10月10日,包括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郑州大学、重庆师范大学、鄂州市博物馆、黄石市博物馆、黄冈市博物馆等在内的12家单位,组建22支鄂州机场考古队正式进入现场。

此时,机场开工建设已近两年,避开文物点的施工现场尘土四扬,还伴有机械作业的轰鸣声,在這样的环境下发掘文物,时间感似更为紧迫,埋头一忙就是一整天。“加班加点、挑灯夜战是常事儿,往往是我们在前面发掘文物,后面的推土机就已在等候了。”鄂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余骏说。作为鄂州本土考古队的带头人,他自1989年参加工作以来就一直在和考古打交道,深知这次发掘将对研究鄂州的军事史、艺术史、发展史带来巨大价值。

经鄂州市博物馆杨叶考古工作站协调,各考古队雇请当地民工累计上万人次,场面浩浩荡荡。这么多队伍同场“会战”,暗中自有“较量”。来自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的冯小波教授,曾在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18年,因参与发掘并主持研究郧县人头骨化石而扬名业界。他带领队伍一开始连挖两处都不出“好东西”,一时脸色竟有点难看,最后凭借多年田野考古经验练就的“眼力”,他带队找准位置发掘了一批青瓷器和金银器。

就整体业务水平而言,鄂州市博物馆与此次“会战”中的许多同行没法相比。然而,考古发掘除了实力和资历,多少还需要点运气。“没想到在家门口和这么多顶尖高手‘比武’,还能打个大胜仗!”余骏说,27处文物点随机安排,本土队伍分到3处,最后拿出的成果“数量多且分量重”,尤其是对面山东晋贵族墓群出土了一批精美金银器,其中三足乌金饰颇受关注,甚至有人因此联想到了寓示“古城涅槃腾飞”的吉祥意义。

从文献记载看,有关“乌”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战国时编著的《山海经·大荒东经》:“汤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于乌。”汤谷即“旸谷”,神话传说中太阳升起之处,与虞渊相对,虞渊指传说中日落之处,是上古时期羲和族人祭祀太阳神的地方,是东夷文明的摇篮,也是我国东方太阳文化的发源地。文献中出现“由乌负日”的说法,是将乌与太阳联系在一起,视为“阳乌”。

这枚金饰外圈直径20毫米,为17块小三角组成的镂空图形,形似闪耀的太阳,圈中镂空出三足乌形象。三足乌翅膀饰有金粟米,鸟身中部有3个镶嵌宝石的基座,翅膀饰有金粟,身上有3个嵌座,专家推测千年前曾镶嵌过耀眼的青金石。同一墓群出土的还有金坠饰、金鱼形饰等金器,均以金片、金联珠为纹饰。“这种轻薄细小材料捶揲的工艺源于中亚地区,结合鄂州曾出土波斯萨珊王朝的玻璃杯分析,再次说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古武昌乃至长江以南地区对外文化与经济交流已相当繁盛。”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贺世伟说。

鄂州市政协委员、鄂州日报社编辑王龙芳由此建议“利用三足乌金饰形象建设城市文化地标”。她在提案中这样写道:“鄂州正积极创建国家级空港经济试验区,需要自己的文化地标。三足乌金饰深植于历史文化,投射着人文精神,其潜在的艺术价值得以开发和利用,必将促动鄂州历史‘曾经辉煌、再现璀璨’,为城市形象代言。”

北京大学考古队在发掘机场东北部的余家山六朝墓群过程中,发现了中国南方地区罕见的中晚唐时期“龙窑”,主体长45米、宽约3米。“但限于经费和时间,切割搬迁无法启动,而窑址位于预留的第三跑道旁边,就地保护也不现实,只好重新覆盖保护,的确留了遗憾。”秦昌林说。

截至2019年12月31日,这场80余天的“考古会战”实际完成勘探面积近90万平方米,完成发掘1.26万平方米。据不完全统计,共发掘墓葬183座、窑址20座、灰坑10处,出土青瓷、陶、铜、铁等各类重要文物800余件,标本近万件。

考古专家曾推测,按古代军事部署,武昌城边建有卫城,其方位很可能就在机场核心区所在地———燕矶。“果然,此次考古在吴小桥湾墓群出土一枚‘军司马’铜印,为这一猜测提供了佐证。”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湖北省博物馆馆长方勤说,多处墓葬群的发掘,从多方面再次证实鄂州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地位,为当地进一步擦亮古都名片提供了契机。

与文物考古同步,民间文物征集时不我待。鄂城区成立征迁区文物征集小组,本地年近古稀的收藏家严基树担任组长。

“一些老物件如不及时收集,很快会随着挖掘机一铲子下去消失无踪。”严基树带着两名帮工,不畏酷暑风雨,每日骑着摩托车在征迁区里穿行。

不起眼的渔网、石磨、破铜烂铁等旧物件,到他这里都成了宝贝。此外,严基树还将每个村湾的湾牌、门牌都收集起来,“湾子不在了,房子不在了,这些小牌牌承载着每家每户的记忆,看到它就想到了曾经住过的老屋”。

湾牌、门牌,都可追溯出长长短短的乡村故事,浸透着源远流长的传统民居文化。有的村湾为聚族而居,有的是一姓独处,有的为多姓杂居。至于村湾命名,大多地域性强,有以姓氏名、姓氏+工程名、姓氏+店铺名、姓氏+排行名,有以宗族房头名、建村始祖名号名,有建村先后名,还有以地理位置名、地理方位名、建湾人职业名、田亩数字名、地形状貌名、风物名、传说故事名、名胜古迹名等。

约3年时间,“小牌牌”共收了230多个,基本涵盖了征迁的每个村湾。经常有在外工作或参军、经商、打工等人士回来“想家”时,因他们再也看不到曾生活过的村湾,却在这里看到自己村湾的标志,很是激动。一次,沙窝乡新湾村严家嘴湾的几位老人在一堆湾牌里,找到了熟悉的名字,眼泪一下就止不住了。

经与族人商量,严基树将位于燕矶镇嵩山村的严氏宗祠腾了出来,为这些寄托乡愁的文物找了个“家”。他请设计公司重新规划宗祠内部空间,将经过精选的800多件文物按时间、用途、文化内涵等分类陈列。

2019年10月18日,汇集机场征迁老物件的“嵩山民俗文化博物馆”正式开馆。原来很少开门的严氏宗祠,现在每天都迎来四面八方的各类宾客。走进这里,记忆的闸门慢慢打开,那深藏内心的乡愁得以抚慰,成为支撑人们奉献故土家园的情感维系。

“从长远看,民俗文化博物馆与附近的嵩山百节龙(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航空都市区展馆一起,可串联成别具地方特色的文化客厅,相得益彰。”严基树说。

新湾村的“突击任务”

“征迁越往前推,越容易感到疲劳!”刘厚文想到了一个办法,将总目标“切块推进”,发起一轮又一轮攻势,从“穿短袖”一直干到“穿袄子”。2017年12月16日,机场前期建设用地已腾空。4天后,这里将举行核心枢纽8大基础项目集中开工仪式。

就在10天前,沙窝乡新湾村党支部书记张文中接到了一项重任。

为确保开工仪式如期举行,市区征迁指挥部要求新湾村3天内完成开工区域400余亩的腾地任务,一周内完成3500余座坟墓的迁移任务。“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得向上级请示多给一点时间。”村里有干部低声建议。

“军令如山!岂能讨价还价,别耽误时间,干!”张文中态度强硬。“可迁坟总要设道场、看日子、选时辰、搞仪式,肯定没法在规定时间完成任务。”一位老村民说。

“那就不搞这些,移风易俗。”张文中和村委会成员商量,决定先和几个组里有影响力的年轻人商议,做通他们的工作后,再请他们回家做家里老人的工作。

方法得当,推进很顺,整组集中迁坟方案最终敲定,仅用4天即提前完成坟墓迁移。

行至村口,在家的族人烧香、叩拜、默念,没有请哀乐队,甚至没有放鞭炮,祖坟迁移仪式都简化了。“心里的确有些不好受,毕竟迁祖坟是件大事。但后来想通了,这是国家发展的大项目,也是我们鄂州老百姓百年难求的发展机会……仪式虽简,孝心不减,把日子过好,让家族兴旺,是最大的尽孝。”村里的李氏族人说。

这次“突击”,张文中带着大伙顺利完成,为整个核心区接下来的大面积迁坟提供了借鉴。在核心区8个村里,新湾村房屋拆除也是第一个“清零”,这正是市区领导到了节骨眼上敢于下任务的底气。

“我们执行得快,启动得早。”张文中说,2017年4月,一些地方还在观望等待时,全村已提前谋划征迁工作,首先从村委班子入手,让党员干部的思想先动起来。

5月,鄂城区委组织部推动全区开展“建设航空大都市、党员带头做贡献”支部主题党日活动,新湾村计划借机组织党员现场带头签约。村党支部提前邀请区乡征迁专班成员,召开党员群众代表会议,宣讲政策,答疑解惑。同时,村委班子成员挨家挨户到党员家庭宣讲发动。

支部主题党日当天,6组党员、组长李立平率先签约。现场党员纷纷围过来看他的评估报告和签约合同,发现征迁政策和补偿条款一条不落,顿时打消了顾虑。

“征迁势在必行。上面有政策,早簽约可优先选安置房,到时能选个好房子,比啥都强。”李立平的话触动了不少人,他们纷纷找专班代表协商,当天有18名党员现场签约,并带动小组长、群众40多人。

党员带头示范,处处竖起标杆。要搬屋,老党员李金财最舍不得的是院子里的两棵桂花树。住进楼房,这树如何带得走?

“种了12年了,一个节就代表着一年。”李金财细细数着桂花树的枝节。

2005年春夏之交,新房建起,他和爱人骑着自行车转了好几个苗木市场,最终选了两棵金桂苗,种在院子里。幕幕回忆,恍如昨日,婆媳树下聊天、翁婿树下走棋、爷孙树下嬉戏……两棵树的繁枝茂叶下,留下了李家的温馨往事。2012年,有人看中两棵树造型别致,出高价购买,可李金财没动心。“如今150元就贱卖了。”爱人调侃道,他眼睛一瞪:“哪能按价说事?我要是为了这两棵树跟政府扯皮,乡亲们会怎么想,风气立马带坏了。”

李金财说,邻里们知道他这两棵树“千金不换”,现在家家都种有花草树木,如果他去扯皮要赔偿,肯定会有人跟着起哄。

“征迁政策对人人都一样,谁也不能搞特殊。现在是鄂州谋发展的关键时候,我是村里老支书,一点亏都吃不得,那不是拖大家后腿吗?”李金财给家人做工作。

“搬吧,爸,我们支持你。”7月24日,儿女们从深圳、厦门赶回来,一家人在老房子叙旧、留影。第二天,一家人开始打包搬家。

“以后咱就是市民了,儿孙就近上学,老人领养老金,那日子跟现在天壤之别。”李金财对还在观望的邻居们说,“既要顾大局,更要往长远看,现在舍的都是小利,不久的将来就能得到回报。”

但各家自有本难理的账。对个别家庭来说,眼前损失的钱并不少。“还赚了10万元啊。”签协议那天,新湾村15组小组长李端坤边对母亲说话,边向村干部眨眼睛,示意他们帮自己圆谎。

“我知道建项目是好事,可我妈80多岁了,一时转不过弯,只能用善意的谎言。”事后,李端坤跟大家一再解释,还有点不好意思。

他带头拆房,让很多人都惊讶,因为那是村里顶尖的别墅。李端坤在云南做生意多年,2014年回村投资76万元盖了三层楼。地基打了4米深,建材亲手挑,玻璃都是镀膜双层的,光这一项就花了5万元。当初,盖房是为了落叶归根,可一天没住,就要拆了。

“你就是一个小组长,又不是党员干部,凑什么热闹,出什么风头!”妻子很是不解。“我在外打拼,就见过一个机场能带动一座城。像昆明机场之前那片区域,泥巴没过脚脖子,可机场建成后,两年时间就繁华起来。我们都想后辈好,但不给他们铺路,怎么行?”李端坤准备把厂子迁回来,还打算让儿子回乡发展,“鄂州建了机场,大发展的机遇就要来了!”

为了带动组里其他村民,李端坤第一个签了协议,还去劝说父母和兄弟。“你有两套房,要不新的留着,先把旧的拆了,再看政策、形势会不会有变化。”哥哥劝他。“那不行,先拆好房子,才叫真带头,别人才无话可说。等我找到暂时住的地方,旧房子也马上拆。”李端坤态度坚决,“这是大势,咱挡不住,也不能挡,你们要支持我。”

几天后,李端坤母亲收拾旧屋,做搬迁准备。休息间隙,老人盯着房角的燕子窝,喃喃地说:“这些燕子每年都来做窝。听我儿子讲,建机场是大好事。燕子不进穷窝,我们要是没抓住机遇,发展落后了,燕子也会飞走的。”行动是最有力的号召。在李端坤一家的带动下,15组的签约率、拆除率均走在了全乡湾组前列。

发挥关键力量的带动作用,新湾村征迁势如破竹。但到了后期,一些难啃的“硬骨头”也考验着张文中和村干部们。

群众李某家的工作多次做不通,他提出解决两个条件才同意签约:一是要提高自家的评估标准,二是要把外孙的户口转过来。

李某没有孙子,他外嫁的女儿将自己的一个儿子过继给李某的儿子,但没办理领养手续。考虑到这家实际情况,在征得区乡征迁专班同意后,村里与民政部门积极联系,帮他们办理过继手续,解决了李某的合理诉求。

然而,对不合理诉求,张文中坚决回绝,“只要你能讲得出道理,我二话不说帮你办。但提高评估标准,我不可能答应。把你一家的标准提高了,我对其他征迁户怎么交代!”对方自知理亏,最终同意签约。

组村民李光火家经济条件差,家中共有10口人,而现有房屋面积有280平方米,按照过渡安置政策,10口人只能分到7个人的临时过渡安置费。群众的真实困难摆在这,政策又不能在执行中走样,怎么办?

“可一事一议,给予过渡安置困难补助。”张文中妥善解决了李家的过渡安置费问题,对方心怀感激,很快就签约、拆房。

“既堅持了政策原则,又解决了群众难题,而且有理有据,不会引起攀比闹事。”张文中深知严把政策执行不走样的重要性,“按规矩办事,不是站在老百姓的对立面,而是切切实实为老百姓着想。”

开工仪式当天,张文中与几位村民作为新湾村代表,到现场见证了历史时刻。

干部大会的特别表彰

2018年2月24日,鄂城区召开三级干部大会,这是每年春节后上班的常规动作,但这一次会议却有了不同以往的安排。

场外摆放系列展板,会前挤满了观看人群。展板除了介绍核心枢纽项目的意义和进展,还有工程各个配套项目的图文资料,剩下大部分是严泽宏摄影团队拍摄的征迁图。

这天,会议多了一项议程———表彰去年在支持征迁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单位、个人以及100户模范基层党员群众。毫无疑问,展板上那些场景,从征迁区赶来的党员群众再熟悉不过。

模范座位被安排在会场最前方。“与其说是表彰,不如说是感谢。被征迁群众舍小家、顾大家的感人事迹,将激励我们奋力前行,我们会永远铭记。”刘厚文说。

在掌声中上台,接过奖状和奖金,古塘村村民代表邵新民的表情却有些怅然,他怔怔地想:要是这些奖励能交到老伴李少珍手里,她肯定蛮高兴。

李少珍原是古塘村4组组长,2014年被查出肺癌。在外打工的邵新民回乡照顾妻子。“我劝她多休息,可她热心惯了,哪家有事都要去搭把手。”

2016年,建机场的消息传来,4组在征迁区。李少珍很兴奋,她告诉邵新民,自己能出点力,这辈子做成这件大事,也算死而无憾了。

房屋评估、入户宣传、鼓励签约……要做的事越来越多,邵新民担心她身体吃不消,可老伴的性子他明白。“我会陪着你,只要你开心。”于是,组里征迁工作专班中,多了这对老夫妻的身影。

可就在李少珍亲手签下自家的征迁协议后不久,病魔将她的生命残忍地画下了句号。

“我是真的舍不得拆,3栋房一砖一瓦都有我俩在一起的回忆。可少珍说咱自己都不带头,咋好意思去给别人做工作。”签了协议后,邵新民还在琢磨带着少珍去哪里租房子好,可她人却突然走了。

邵新民交出了房屋钥匙。“少珍答应的事,我不能反悔。”机械车来推房子的那天,他在邻村待到天黑。他说,不去看,心里或许好过些。

李少珍去世后,村里乡亲请邵新民接任组长,他拒绝了。他想离开村里,怕触景伤情。“这是少珍最在意的事,你不想替她完成?”长辈的一句话戳中了邵新民的心。

邵新民全票当选。“想她的时候,我就去忙村组里的事,感觉她还陪着我。”这个七尺汉子眼眶红了,借口点烟,转过身去。

在古塘村,四组签约、拆房、迁坟的速度都排第一。“可惜,今天我得奖她看不到。马上开始土地征收,我得好好干,对乡亲们有个交代,也对少珍有个交代。”邵新民一字一句,说得很慢。

每一个来领奖的人,背后都有一段感人的故事;抑或说,每一栋“倒下”的房屋背后,都有一场情感的升华。

台上,程时付胸前的大红花将他的脸反衬得更加苍白。这一路,他是拿命在拼搏。

2014年,程时付被诊断为胃癌、食道癌、肺癌三种重病晚期,经过多次炼狱般的治疗,他从“鬼门关”闯了回来。

征迁工作一展开,考虑到程时付是燕矶镇杜湾村有威望的能人,村里希望他起带头作用。二话没说,他点头了。

正式签约前,同村有好事者私下劝他:“听说你这几年看病花了上百万,想必背了不少债。你家房子将近300平方米,要是咱俩联合去找政府扯皮,能赚不少。”程时付将其赶出门外,对方对着程家大门指桑骂槐,“哪个要死的装清高,谁敢第一个签字,老子将他一家赶出杜湾!”

众目睽睽下,程时付率先签约并拆房。他在黄石做生意,很少回村,村干部有一天竟找到他办公室,“村里征迁工作遇到困难,能不能回去继续帮忙?”

程时付婉言拒绝了,一方面因为自己身体尚且虚弱,另一方面则顾虑在这个节骨眼管事会惹人闲话。

可村干部刚走不久,程时付却寝食难安。“我们村不靠山不靠水,交通也不便,这么多年都穷,现在是抢大项目机遇的关键期,一旦错过就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发展起来。”村干部的话在他脑海里一遍遍翻腾。

几天后,程时付回了村。从此,他每天的工作安排令人咋舌。他原本在黄石一家蔬菜批发市场做管理,每天凌晨1时半上班,到了早上7时半收工回家休息。可从那时起,他每天下班后,骑40分钟电动车回村,与村干部们挨家挨户做工作,直到下午5时再回黄石。

由于太过疲惫,再加上村里拆房后,路况越发危险,程时付上下班途中,先后几次连人带车掉到沟里……

“苦一点不算啥,能不辜负大好机遇,对得起咱父老乡亲,我就觉得值了。”领奖这天,程时付十分高兴,不仅是因为自己受表彰,更是因为前一晚,各大媒体播发“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复同意新建鄂州民用机场”的消息。“这事定了,我为乡邻们描绘的愿景马上就摸得着了。”他说。

干部大会的特别表彰,是为了致敬两万多名舍小家顾大家的征迁群众。

还有一些人虽然再也无法登上领奖台,但人们不会忘记,功劳簿上有他们不可磨灭的印记。

2015年3月,坝角村10组朱宽秋家辦齐建房审批手续,全家人沉浸在筹建新房的喜悦中。一个月后,拆了旧房建新房,可房子建到一半,鄂州竞选机场场址,燕矶被列为禁建区,村干部上门要求停建,他当时就傻眼了。现在老房子已拆,新房子建到中途而废,不仅半生心血全泡汤,而且全家连住的地方也没有,妻子为此哭了几天几夜。

镇村干部将心比心,为他们耐心讲解国家政策,帮忙解决实际困难。在农村生活了大半辈子的朱宽秋,读书很少,还没坐过飞机,更不明白货运机场能为家乡带来什么,可当他知道,这是党和国家要做的大事,便毅然停建了。

镇党委、政府了解到朱宽秋家有困难,每月除了发放租金,还额外给了补贴。当时,妻子由于重病不肯离家,他只好在建了一半的房子旁搭工棚,全家人就挤住在里面。到了夏天,工棚里温度更高且不说,还有难忍的蚊虫叮咬。

熬过盛夏,朱宽秋妻子病情恶化,在简陋的工棚里去世了。朱宽秋说:“妻子临终没有怨言,叫我不要怪政府,是她自己福薄,等不到机场建成的那一天……”

胡发明,杨叶镇平石村9组老党员,2016年做了肺癌手术。征迁刚启动时,他的病情正在恶化,可他一边化疗,一边走家入户做工作。

杨叶镇的房子不比其他村镇,这里经济发展程度较高,许多房屋造价不菲,而且地段好,征迁标准远未达到群众预期。为了打破众人观望的僵局,胡发明率先拆了自己的两层老屋。在他的带动下,9组征迁进度在全村一直领先。但他还有栋新房在省道旁没有拆,个别人对胡发明带头拆房耿耿于怀,借机生事,向上告状。

可许多人不知道的是,此时胡发明的病情已到晚期,出行不便,加上在外租房比较困难,所以他住的这套房子暂时没拆。看到因为自己的事,村里征迁工作被耽搁,胡发明一咬牙,让女儿去请征迁队。

“爸,不行呀,你现在身体这个情况,拆了房住哪里,您经不起折腾啊。我去求一求村镇领导,请他们出面帮我们解释。”女儿泣不成声。

“不准———不准去……我———我———我快不行了,不要再跟领导们添麻烦。拆———拆了吧,这也是我临走前最大的愿望,我们早一天拆,机场早一天建成……”胡发明紧紧拉住女儿的手,气喘吁吁。

拆掉唯一的房屋,胡发明蜗居在一间柴火房里,半个月后不幸离世……不忘初心,向死而生,他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党旗下的庄严承诺。

“一老一小”,一个都不能少

紧跟签约、拆房进行的,还有教育面临的严峻考验:征迁区内5所学校要撤并,1273名学生要分流。

“绝不能让一个征迁户子女失学!新学期开学时,一个学生都不能少!”鄂城区委、区政府明确指示。

2017年7月12日,大雨倾盆。杨叶镇平石村7组村民付涛家中,平石小学教师龚腊香裤腿湿透,满是泥泞。“机场马上动工,村湾要迁,学校要搬。”她顾不上喝口水,当即劝付涛,“过渡安置期间,住房和孩子上学的问题要早做打算,也请你理解和支持。”

结合全市“万名教师访万家”活动,鄂城区教育系统800多名干部教师,一周内走遍征迁村湾,摸清学生分流意向。

燕矶中心学校校长曹树青第一个在湾组里签了征迁协议,然后安排全校356名学生分流工作。一天,他正入户走访,接到父亲电话,说家里房子马上要拆,问他有没有时间回来搬家,他愧疚地说:“爹,对不起,我现在太忙,一些旧家具实在搬不了就丢了吧……”

第二天,他和父亲站在废墟前,老人家看着自己亲手一砖一瓦盖起的房子瞬间夷为平地,禁不住涕泪交流。曹树青心里也不好受,但他哪有时间伤感,转头又扑到了学生分流工作中。

每一个征迁家庭的择校意见被搜集上来,其中到主城区的有171名,涉及市直学校22所。鄂州市教育局要求所有市直学校开启“绿色通道”,无条件接受分流学生。

到2017年秋入学季,仅分流到实验小学的就有17人。“平时想尽办法都进不了的好学校,没想到因为征迁,我的孩子顺利入学了。”有位征迁户家长不由感叹。

古塘村和平石村的许多家长在黄石打工,要求帮助将孩子转到黄石读书。这时许明允已从鄂城区政研室调任区教育局局长,他带队先后5次到黄石协商。当时,黄石的一些学校正在改扩建,部分学生在临时搭建的板房上课,许多学校存在班级超员现象。但在教学资源紧张的情况下,黄石方面仍表示全部接收分流学生,支持鄂州机场建设。

9月1日一大早,杨叶镇街道锣鼓喧天、鞭炮齐鸣,镇村两级干部和群众一起,欢送43名征迁户的孩子赶赴黄石读书。

新学期,全区1273名征迁户子女全部顺利入学,被给予“更高看一眼,更厚爱一分”的特别照顾。

对沙窝乡黄山村征迁户袁德红来说,当初决定交房迁出,是为了“抓住发展机遇,给孩子一个好未来”。但他最担心的也是孩子,“怕她入学难、跟不上、受排挤。”

“老师同学都很好,听不懂的地方,下课会帮忙辅导。”女儿的评价,让袁德红心安。

学生一个不少顺利入学,不代表这一仗已完胜。1052名学生在鄂城区内分流,涉及6个乡镇24所学校,基层教育资源能否匹配?

9月中旬,一次外出调研途中,许明允无意中发现,杨叶、燕矶两镇街头小餐馆里挤满了孩子,看着许多孩子围着满是油污的桌子,吃着简陋的午餐,有的孩子还因为排队吃不上饭,有的孩子只是泡碗方便面充饥,他的心像被人揪了一下。

“孩子吃饭问题必须迅速解决!”许明允连夜起草报告,向区委、区政府寻求支持,调拨资金600多万元,对承接分流的学校加大投入。

2018年春季,杨叶团山,燕矶嵩山、车湖等村小学食堂改造完毕,孩子们吃上了可口的饭菜;6月底,杨叶中学食堂、杨叶小学综合楼和燕矶小学综合楼等项目主体工程竣工,学习和生活条件大为改善。

一天,区教育局接到群众反映,分流到车湖小学、平石小学的学生,交通十分不便,有的要步行1小时左右才能返家。

“孩子上学的路有多难,我们去走一趟,脚底板最有发言权。”许明允与相关负责人一起,4次走进燕矶镇坝角村石板冲、加桨径湾,深入杨叶镇平石村谈家湾、邵家里头湾,用脚丈量路程远近,体验行走艰辛,最后拟定“新增校车、加固现有道路、建错车平台”方案。

一个个问题解决,一个个点赞涌来。许明允说:“建机场是百年大业,教育是百年大计。我们搞教育的,要挑好两副担子,才能无愧于心。”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想在前,谋在前,种种细节上的温暖之举,令老百姓切身感受到党和政府维护群众利益的诚意。孩子们的问题解决了,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鄂城区指挥部联系城区房屋租赁中介机构、搬家公司,搜集相关信息,为群众租房搬家搭建信息平台,提供方便。同时,摸底、调查并统计全区公租房房源信息,帮助征迁群众解决租房难题。

“你看我家这种情况,怎么能拆嘛!”坝角村村民曹树荣的儿子摆着手,对前来劝说的干部抱怨道,80岁老母亲身体硬朗,也明事理,最初村干部说要拆房腾地支持大项目,她带头签了字,但一家人很快面临难题。

“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餐。”这是乡村自古就有的习俗。曹树荣原本一直跟着儿子生活,但要租房搬家时,听说老人80岁了,没有租户愿意租给他们。

“人家怕我们这些老东西死在他们屋里不吉利。”曹树荣叹了口气。“我婆婆这么大年龄了,如安顿不好,叫我们如何腾房子?”儿媳妇忧心忡忡。“乡亲们为了支持大项目,把自家房子腾出来,这份大义令人感动,我们要尽己所能为他们解决生活难题,让老百姓搬得放心,住有所居。”鄂城区房产局局长邵国锋说,464套临时过渡安置房建设与征迁工作同步进行,这些房子主要是为了照顾重病户、重度残疾户、精神疾病患者、智力障碍患者、无劳动能力和生活来源的低保户,以及80岁以上的孤寡老人。

2017年10月,位于燕矶镇燕矶村的临时过渡安置房一期投入使用。10月23日,曹树荣乔迁新居。“妈,这房里有独立卫生间,用水用电都方便,周围路好走,您能常出去转转。”儿媳边打扫房间,边跟她聊天。“好好,这安置点在集镇上,生活方便,离你们租的房子也不远,你们有空就回来看看。”曹树荣笑着说。

安稳住下后,曹树荣和儿子主动上交两套房的钥匙,房屋顺利拆除。到安置点参观后,许多老年人都愿意搬进来了。2018年农历腊月二十一,还有几天就到春节,杜湾村6组村民汪道平却忙着帮父母搬家,来不及备年货。

“我劝爸妈过完年再搬,可他们都等不及了,说想早点和你们挨着住。”汪道平提前到安置点打扫卫生,一边忙活,一边跟老邻居张少珍说话。

“我也挺挂念他们,昨晚还梦见跟你妈一块纳鞋垫、拉家常。”张少珍是3个多月前搬来的,她为汪道平介绍情况:“这里条件蛮好,有专人管理,组织看演出,政府还常派人来慰问,住户间也能相互照应。我们平时总聚在一起说说笑笑,乐趣蛮多呢,你爸妈肯定喜欢这里的氛围。”

汪道平是个孝子,一直跟父母生活在一起,是不是让老人住安置点,前期他考虑了很久。

为了支持机场建设,他家老屋是第一批拆的。汪道平在黄石买了房,可老人在黄石住了半年就不想住了。

“我每天把饭端到他们手上,什么活儿也不让他们做,在外看见啥好吃的,都买回来哄二老,可他们就是不开心。”汪道平说。

“我们想去安置点,老邻居住在一起,有人说话有人玩,多好!”父母亲十分执拗。

“你们八九十岁了,住在那里我不放心。”汪道平一再劝说父母。更让他觉得好气又好笑的是,老父亲跟小孩一样躺在地上撒泼打滚。

汪道平知道父母是想家了,他开车接老人回杜湾村再看看。90岁父亲已不能行走,汪道平背着他沿村子转,老人的泪水打湿了儿子的肩膀。

“他从来没说过自己舍不得,但我晓得他心里难受。”当初,汪道平受镇里委托,来做父母工作,老人沉默了3天,说了一句话:“咱们都是党员,这是党和政府的决定,我懂。”后来,在老人带领下,汪道平的姊妹、叔父家6栋房屋都是第一批拆除。

父母对家乡的眷恋让子女们心疼,但他们担心安置点条件不好,特地“暗访”几次。“一室一厅一厨一卫,设施挺齐。”“每个房间装监控探头、火灾报警器,挺安全。”……就这样,汪家儿女才放心帮父母搬家。

进入2018年,随着过渡安置点二期投入使用,搬来的老人越来越多,核心区征迁进展随之加快。一边是过渡安置点内其乐融融,一边是总投资80.63亿元的燕矶、杨叶两大安置小区建设如火如荼。

花湖開发区白沙村,安置小区一期建设正在进行。“这里离花马湖1.5公里,距黄石市中心4.5公里,地理位置优越,早先被许多房地产商看中,但为了安置好征迁户,我们调出了这块地。”机场核心区花湖开发区指挥部副指挥长刘义清说。

在燕矶镇,安置小区施工现场设备日夜不停,这里南接燕矶大道、北望长江,是名副其实的江景房,自然还有升值空间。

两大安置小区能容纳约4.3万人口,内有住宅、商业综合体、文化活动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幼儿园、学校等。“配套设施齐全,设计理念超前,只为帮助征迁户们勇敢迈出市民化第一步。”董国平说。

从老鄂城人到新空港人

把不舍留给故土,把故土留给未来。新的梦想,正在腾空的土地里发芽。机场核心区征迁任务中,花湖开发区古塘、平石两个村2562户,占了总数近一半。人口密集、毗邻街市,这里的工作难度可想而知。

起步阶段,各小组都不愿带头,工作很被动。这时,每周一次的鄂城区指挥部征迁碰头会上,沙窝乡汇报他们率先开拆,形势大好;燕矶镇汇报他们后来居上,势如破竹。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陈国璋与杨叶镇党委书记余锦军都坐不住了———得赶紧找突破口啊!

经反复商议,他们决定登门拜访古塘村1组组长老潘,想从他这里打开突破口。陈国璋寻思着,几年前,老潘因为土地纠纷拔别人树苗被行政拘留,自己专门去拘留所门口接他,算是有些交情。

“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几轮沟通下来,老潘显出侠义的一面,然后又说服老婆孩子,在全村组长中率先签约,在湾里带头拆房。从此,古塘村征迁工作走上正轨。

党员也是人,是人难免有私心。利益面前,少数党员患得患失,影响了群众,如何打动他们,唤醒初心?

平石村邵某是里头湾的养猪个体户,也是一名党员。他的房子一直没签约,做了几次工作,效果都不好。陈国璋安排村书记和几个老党员带上新党章读本和一块印着入党誓词的两米长展牌送到邵某家,和他一起重温入党誓词,村民们都赶过来围观,邵某当场脸红了,事后给陈国璋打电话:“陈书记,非要这样逼我吗?”

“你是党员,党员就要带头!下次我把‘共产党员八项义务’送到你家去,跟你一起诵读。”陈国璋的激将法奏效了,邵某在一周内带头拆了房子。后来,在他的发动下,全湾征迁工作快速推进。

征迁政策虽刚不可破,但做群众工作需春风化雨,温言暖语胜过千军万马。

平石村6组的老满在广州打工,前年把房子装修一新,准备给儿子结婚用,可是婚还没结,就要征迁,这家人一直躲着不配合。2018年春节后,听说老满在广州突发脑出血,陈国璋派村里干部专程赶往广州,带去问候。

真心换来了真情,老满见到家乡人感动不已,还没出院就叮嘱儿子回村签约交房。

以情感人的同时,以理服人。征迁不能“捏软柿子”,只有均衡推进,才能赢得群众信任。有少数人投机钻营,栽树苗、埋管子、铺路面、做违建房等时有发生。这些问题不制止、不打击,群众就觉得不公平,征迁不可能顺利推进。

仅几天时间,平石村6组在农业基地旁盖了6处违建房,面积近2000平方米。全村总共13个小组,6组因此被群众揶揄为“平石村14组”。听说要强拆,有的干部担忧影响对后续工作。此时,区领导严令一周內全部拆除,决不姑息。

平石村10组刘某有堂兄弟9个,2017年夏天,他将本湾土石路面硬化近2公里,陈国璋发现后坚决要拆毁。有人说,刘某是湾里大户,得罪了他,10组一户拆不动。就在安排行动的头天晚上,刘某还打电话威胁陈国璋。“敢做我就不怕,明天我在现场等着你。”第二天,陈国璋组织机械铲除了全部水泥路面。而刘某不仅当天没露面,事后也没敢索要补偿。

古塘村12组邓某有一处违建库房,还在湾里带头阻挠征迁。“对这样的歪风邪气绝不能手软!”陈国璋说,让违法者看到底线与决心,让守法者看到公平与正义,才能真正凝聚民心。

平石村9组的豪装别墅户主胡国球在签约时感慨:“我这么好的房子真不愿拆,但看你们是真心为群众办事,我拆了算了。”打动乡亲们的不是补偿政策,而是党员干部的作风与精神。

自2017年7月始,陈国璋坚守征迁一线,一年间累计休息不超过5天。

父亲肺癌术后6次化疗,他从未陪护过;母亲重病复查,他总不在身边;答应暑假带儿子学游泳,却一拖再拖;因为回家少,出生已数月的女儿竟然认生,不让爸爸抱……

“在父母亲和老婆孩子的眼里,我是个有事靠不住、家里坐不住、说话不算数的人。”陈国璋尴尬地笑笑,言语间有些哽咽。

“能作为发展的见证者和创造者,我们的付出很值得。”陈国璋在工作日志里写道:“作为一名乡镇党委书记,为党的事业倾心尽力、无私奉献,是初心;为民谋划、殚精竭虑,是使命;加快发展、促进转型,志在必得,是担当。”

征迁硬仗,领命出征的不仅有好男儿,还有不让须眉的“花木兰”。“艳儿,听说你做通了婆婆和大哥的工作,让他们签协议啦?”村里的人将信将疑。

陈冬艳,既是一名征迁户,也是结对包保燕矶镇坝角村征迁专班的一名干部。

“要做工作拆父老乡亲的房子,叫我如何开得了口。”陈冬艳目睹乡亲们建房的艰辛,“我们这里交通不便,乡亲们就像燕子筑巢般,靠肩挑背扛搬回一砖一瓦。”

陈冬艳家的院房也是这样盖起来的。“那时我怀着宝宝,也逞强帮忙搬砖,不小心导致孩子早产,幸好大人小孩都抢救成功。”九死一生的经历,让全家人更觉老屋的珍贵。

征迁如何破冰,村支书找陈冬艳商量:“试点定哪个湾组?”“我是2组的,就2组吧!”陈冬艳知道,这第一炮必须打响,如果试点失败,后面工作难上加难。

先拆谁家的?大家沉默了,不舍与责任在内心交战。“就从我家开始拆吧。”陈冬艳声音不大,可在场的人都为之一振。拆房是大事,为人妻、为人媳的女同志如此表态,背后要承担多少压力,大家心知肚明。

拆房子是大事,还没和丈夫商量,也没征得婆婆同意,陈冬艳话一出口便感忐忑不安。回家路上,她盘算着怎么向家里人开口,磨磨蹭蹭进了家门,像个做了错事的孩子,晚饭没吃几口就睡了。

这时候,丈夫走进来,“怎么了,不舒服吗?”他这一问,陈冬艳伤心地哭了。丈夫莫名其妙,直到她边抽泣边说出会上表态要带头签征迁协议的事。一向不怎么抽烟的丈夫,一连抽了好几根。最后,他说:“既然你已向组织承诺了,还能商量吗?一诺千金,签就签吧。”丈夫说完就走了出去,陈冬艳深知他对房子的不舍。

丈夫虽然舍不得,可他终究明事理,最关键的是婆婆。“别人签我绝不拖后腿,但是带头会听闲话的,我怕别人戳脊梁骨。”婆婆明确表态。陈冬艳知道,丈夫由婆婆一人带大,平日总百依百顺。如果自己和婆婆闹矛盾,丈夫肯定很为难。

陈冬艳把上小学的儿子拉到身边问:“想不想坐飞机?”儿子回答:“想!”然后又在儿子耳边私语。“放心吧,奶奶包在我身上。”儿子拍着胸脯说。

有了儿子和丈夫的周旋,婆婆不再阻拦了,陈冬艳一家率先签了协议。随即,她又和丈夫一起去黄冈做大哥工作,大哥也是党员,通情达理,当天赶回签协议,接着二叔、五叔、三婶相继签字。

接着,陈冬艳主动向镇党委书记、镇长申请带头拆自家房子。当墙壁被一锤一锤砸碎,窗玻璃碎片哗哗直响,她眼泪止不住地流淌。擦干泪,陈冬艳又开始走家串户做工作。

70多岁的付桂英是她的包保户之一。付桂英有一个孙子叫苏成冲,患有轻度精神障碍。付桂英不识字,儿子媳妇在外打工常年不在家,老人只好将孙子锁在屋子里。

“你看我家这情况,如果房子拆了,我怎么安顿呢?”付桂英以泪洗面,陈冬艳心如刀绞,决定送小孩去武汉看病。因对方弄丢了身份证,她又往返派出所开证明。几番波折后,苏成冲在湖北省人民医院得到治疗。

后来,付桂英主动来找陈冬艳,拉着她的手要求签约。“医院给我打电话了,说我孙子病情有好转。闺女,你是好人,我信得过你,你说拆屋我就拆。”付桂英含泪说了好多知心话。

陈冬艳舒了一口气,不仅是因为这家工作做通了,而是觉得自己又做了一件好事、善事。“在一线,我得到的比付出的多。当世界一流的货运机场建成时,我们会为今天所付出的一切而感到自豪。”她说。

“把加速推进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项目建设作为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重要考场,和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构建和谐党群干群关系的实践平台。”回顾来时路,刘厚文征迁动员大会的这段讲话,已成为征迁工作的真实写照。

当大家心往一处放,劲往一处使,都明白自己在参与一项伟大的事业时,便能无往不利。为群众及时解难、消除顾虑,党员干部们用实际行动赢得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退休机关干部翟芳林,带头搬迁,还长期骑车回老家车湖村“上班”。“我工作职务退休了,可党员身份不退休。那么多党员都在为百年大计出力,我也坐不住。”他说。

走马村7组村民王景鹏动员哥哥王景发、弟弟王景友,儿子王松、王志签约,还在家门口挂起“有国才有家,有党才有你我他”的条幅……

这片土地,养育着一代代人,也见证着他们的命运变迁。他们是流着泪的老鄂城人,更是含着笑的新空港人。

建设在继续,希望在升腾

自2017年起,王晓东都选择从鄂州机场施工现场开启一年的经济建设推进工作。“非常了不起!机场建设最难的事就是征地拆迁,把这个问题解决了,没有比这更难的事。”2019年2月14日,听完相关汇报后,他特别对征迁安置工作再次提出表扬:不仅短时间内完成近6000户村民征迁,为机场建设节省工期至少一年时间,而且实现了“零上访”“零炒作”和“零事故”。

后来,随着工作推进,征迁安置的“鄂州模式”又多了一个“零”:全程未发生一起干部违纪。工作一开始,市区两级指挥部明文规定,任何人不允许单独承诺優惠政策,不允许优亲厚友,不允许弄虚作假,不允许“以拆谋私”。

违建引发的冲突一度吃紧,但市区领导顶住压力不松口,执行标准不走样,刹住了歪风。“如果没有风清气正,我们很难激发群众发自内心的共鸣,更难得到他们的鼎力支持!”刘厚文说。

“能为‘国之重器’腾地建设奉献一份心力,是我及同事们荣幸。”2019年5至7月,刘厚文在中央党校学习期间还注意到两个有趣的巧合:北京大兴机场2015年7月9日启动征迁,鄂州机场2017年7月9日启动征迁,相隔整整两年;大兴机场征迁面积是14平方公里,鄂州机场是14.4平方公里,几乎等同。

搬离故土,黄山村村民朱品贞的生活有了大变化,她每天要比以往早起半个钟头,因为迁到花湖镇上居住后,她家的绿豆粑生意更好了。

“以前一天做2000个,上午做完,下午去城里送货。现在住在街上,别人上门来买,原来的量不够了。”没想到靠近城区、交通便利,能给自家生意带来如此大的改变,这让朱品贞越来越憧憬“家在大都市”的滋味。

对于征迁村民来说,“迁得出”仅仅是第一步,“稳得住”“能致富”才是目标。一些对机遇格外敏锐的人,已开始转型。

马元村的王中水和大儿子一起组建车队,“机场是物流枢纽,我们可以用货车承接一些周边业务”。

华山村叶水华父子从养殖业转行搞建筑,“今后建航空城要做大量工程,这方面肯定能找到不少活干”。

白沙村村支书叶金安组织村民们参加泥工、木工、装修等技术培训,“失地农民掌握一门技术,到哪都不愁”。

对美好生活不能停止在憧憬上,更重要在于付诸行动。全市针对被征地农民就业意向进行调查,结合空港经济未来产业发展定位,开展专业技能及创业培训,鼓励他们自主择业,实现身份转换。

“我们现在的愿望只有一个———大飞机早日起飞。发展空间大了,找工作的机会也就多了,何愁不致富?”沙窝乡新湾村7组组长李仲兵说,群众心里都记着长远账呢。

2019年12月18日,鄂州市临空经济区正式挂牌成立。新的经济区,承载着未来的希望。此时,还有一项工程在推进,牵动着乡亲们的热切期盼。

随着鄂州机场安置小区一期工程122栋主楼年底竣工,近6000户征迁群众在经历近3年过渡安置后,终于拿到新房钥匙。

12月23日,原沙窝乡新湾村15组村民何春莲和爱人李端元一大早起床,赶去参加安置房分配抽签。头天下午,他们参与摇号,回来又跟在外地工作的儿子视频交流,商量选户型。当晚,夫妻俩一宿没睡。是呀,在城里出租屋蜗居3年,终于可分房,怎能不激动!

选房从上午9时开始,两人提前一小时就到了会场外,遇到许多老邻居。“以后又能住在一起了,真好啊!”何春莲跟老姐妹们久别重逢,格外高兴。

李端元进去抽签,选到C2-10。“正是我想要的户型。”他赶紧通过视频告诉儿子,“政府说话算数,先拆房先选房,这房地段好,朝向也好,将来升值空间肯定大。”

“遗憾的是,我老爸看不到了。”李端元说,父亲两个月前刚去世,生前曾念着想住新房。夫妻俩在小区里拍了许多照片,“带回去给妈看,让她也高兴高兴”。

“原先拆老屋时真舍不得,现在看到新房环境这么好,心里踏实了,日子越来越有盼头!”原住在沙窝乡走马村8组的村民周金霞说。

周金霞一家十几口人,按政策可分4套房。“两个儿子一人一套,我和老伴住一套,不住的还可出租。”她已拿到了第一套房的钥匙,对户型和采光都很满意。

“原则上首先保证一户一套,有的由于征迁面积较大,一户可分几套。”燕矶镇委书记曹晖刚刚有了新的职务———临空经济区管委会副主任。他介绍说,两个半月分房之所以平稳有序,是因为做到了严把“三关”。

摸底关,对所有征迁户再次彻查,不漏一户,确保住有所居;政策关,各相关部门各履其职,如派出所核对户籍、计生办核查独生子政策等,共计清理100多户不符合政策要求;公平关,不仅分房信息向群众公开,而且分房过程在司法、公证等部门监督下进行。

同时,还做了一些“以人为本”的合理调控。比如安置期间,有的征迁户或生了小孩,或到了婚龄,“此类符合政策的正常人口增加,管委会都将根据实际情况研究对策。”曹晖说,如果征迁面积不够,即便增加了人口,也不能补分房面积。

然而,征迁是攻坚战,安置是持久战,分房到户不是“一锤子买卖”,“农民变市民”如何顺利推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结合精准扶贫,征迁户中的特困群众被纳入低保,每月可领取350元,并且确保每个家庭至少有一人稳定就业;将部分征地补偿费用于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年满60岁后每月可领取430元养老金;被征地农民配套改革政策逐步完善,优先满足其就业需求,先期办理其城市低保转入。

各村负责人也开始思考更远的打算,都在设法创新。“这么多人入住安置小区,周边都是商机。我们准备用集体资产买门面,盘活村级集体经济。”曹茂云说,走马村没有土地了,得为乡亲们想好今后的路怎么走。

“以前村里许多土办法不管用了。”村干部们不得不学习新理念。2018年底,燕矶村在全区率先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全村经营性资产总额为1900余万元,共分3456股,村民占有2419股,按一人一股平均分配。

“从实际出发,最大限度维护父老乡亲的利益。”燕矶村党支部书记李永贵说,让村级集体资产由少数人说了算变为集体决策,有利于其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增强增值保值的“造血功能”,植入乡村振兴的“活力基因”。对许多征迁户来说,搬新屋就意味着开启新生活。腊月里拿到新房钥匙,不少村民已忙着准备建材,计划过了年,挑个好日子开始装修。然而,新冠疫情突袭,让这一切按下暂停键。居住在安置点的父老乡亲,又多了一段“非常记忆”。

2020年3月1日中午,燕矶安置点,邵玉娇倚着门晒太阳。此时,相距十几公里外,暂住杨叶安置点的黄朝福打着拍子,正在欣赏当地疫情防控指挥部用移动音响播放的戏曲。

在这两地集中过渡安置的是重病户、低保户和孤寡老人等629人,平均年龄在70岁以上。

疫情来势汹汹。安置点乡亲多为易感人群,加上这里房屋间距偏小,居住密度较大,给防控工作带来挑战。自1月23日起,鄂州市临空经济区对安置点实施封闭管理。“社区每天派人量体温、送菜上门。”80岁的黄朝福说,虽然一人闷在家里,但有吃有喝,心中不慌。

安置点一对夫妇曾在春节前到武汉医院看病,2月初被查体温异常,随后确诊。燕矶居委会副书记骆彩霞说,发现确诊病例后,村医每天上门问诊,将老人的疾病史、用药情况等详细记录,一户一档,密切跟踪。杨叶安置点则取消亲属探视,對个别生活不能自理的,严格排查护理人员,测量体温、做好消毒且限定时长。

“头一天说降压药没了,第二天就送来了,价格和平时一样。”75岁的邵玉娇说,买东西有人代购,而且发了不少物资。为保证老人们生活无忧,政府还出台补贴政策。在燕矶,安置点每人每天可分到15元的免费蔬菜;在杨叶,安置点居民购买蔬菜,享受每斤2元的菜价补贴。

4月,疫情防控形势渐渐趋于稳定,但此时,杨叶安置房被曝出墙体开裂等质量问题,传言是工程多次转包偷工减料导致。此事引发民情激愤,造成一波舆情。好在政府及时介入,请来权威检测方15天内出具报告,并要求建设方负责延后交房的安置费用,同时立即整改相关问题。

鄂州市临空经济区紧急召集干部到村民家中做解释工作。曹晖带队登门入户,真心实意致歉,苦口婆心劝说,民怨终于渐渐平息。一个战场转战另一战场,对这位“80后”基层干部来说,此时的圆满并不代表结束,他又将开始新的“征”程。

“机场项目核心区占地面积11.89平方公里,相当于1.7万余亩,前期只交了走马湖以南部分。”曹晖说,2020年全区还要征迁4000多户,谋划建设走马湖西产业园、北产业园,与中铁、中冶、中建等央企合作开发,拉开城市骨架,为招商打牢基础。

说话间,他的微信群信息提示音不断,“每个专班成立一个群,如将军大道专班群、燕花路专班群等,每天大家随时在群里报进度,并通过无人机拍摄掌握实时情况,高效推动征迁工作”。

建设还在继续,希望正在升腾……从鄂州机场核心区辐射开来,是中国内陆地区打通对外开放新通道而撬动的一片投资热土!

三、开工

2017年12月20日上午10时许,沙窝乡走马村一片腾空的地面上,在一个以鄂州市中心城区洋澜湖为背景的幕墙前,时任湖北省副省长周先旺宣布:“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项目开工。”然后,他和省发改委、顺丰公司、省国土厅、省环保厅、省交投集团相关负责人,以及鄂州市领导李兵、王立等人,一起走上前围绕奠基石一圈,共同填上鄂州机场建设的第一抔土。

湖北省交通投资集团公司党委委员肖跃文也在其中。他的出现,是因为一周前他刚接到新任职务:湖北国际物流机场有限公司董事长。12月13日,湖北省政府与顺丰公司签订《关于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项目合作协议》,由省交投与深圳顺丰泰森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农银空港投资有限公司按49%、46%、5%的比例出资组建,注册资本50亿元,在鄂州注册成立湖北国际物流机场有限公司。按董事会决议,建设期国有控股,运营期顺丰控股,即飞机起飞时农银空港有限公司5%的股份将优先转让给顺丰。“鄂州机场将是中国第一个混合所有制机场、第一个建管结合的民用机场。”肖跃文说。

合资公司作为枢纽项目中鄂州机场的项目法人,负责机场的规划、设计、投资和经营,肖跃文出任董事长,总经理是代表顺丰公司方面的冯晓平。后者亮相的身份让现场许多人感到意外,只有李兵等少数人深知缘由。原来,这位机场选址曾经的“裁判员”,早已进入鄂州求贤视野,几乎同时也被顺丰公司“盯”上了。

2017年1月,冯晓平正式向民航局提出辞职申请,此时他已从民咨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调任民航局机场司副司长。李兵请已回到北京的吴涛前去做工作时晚了一步,时任交通部副部长、民航局局长冯正霖已批复同意冯晓平的辞职申请。4月,在调至三沙机场扩建工程岗位工作不久,冯晓平正式加盟顺丰公司,并很快来到他已经踏勘多次的鄂州机场场址指挥建设工作。

除了企业负责人,和省市领导一起参加挥锹填土的,还有一个颇为醒目的人群:燕矶、沙窝、杨叶三个乡镇的12位征迁户代表。85岁的走马村村民杨干明也站在队列中,他是全村第一个征迁户,一早就来到开工现场,满心欢喜地戴上了大红花,“这辈子还没有近距离看过大飞机,却没想自家土地上将崛起一座大机场。”

这是李兵几经斟酌,在头一天晚上才拍板添加的“元素”:不能忘了这片土地上的父老乡亲,他们为建设国家重点工程拆房、搬家、腾地,很不容易!对于闻讯赶来的各大媒体记者来说,不到半小时的极简开工仪式,面对四周空茫一片的场面,这恐怕是当天唯一值得一提的细节。

李兵在致辞中称:“在省委省政府的有力推动下,核心枢纽取得了落户湖北、纳入国家规划、获得军方支持、选址获得批复、立项上报国家、合作协议签署、合资公司成立等实质性进展,用3年时间实现了同类项目5年才能达成的目标。”

活动现场,他婉拒了湖北广播电视台记者的专访,而推荐鄂城区委书记刘厚文代为“出镜”,“多讲老百姓为机场建设征迁所做的牺牲和贡献”。鄂州市委宣传部在提供给媒体的新闻通稿中最后提到:“有关方面称,该核心枢纽的开工建设,是我省落实十九大精神关于建设交通强国战略的实际举措,是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支撑,对湖北打造内陆自贸区、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完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显然,“有关方面”并不是一个很有说服力的消息来源,但在当时相关手续尚待办齐的背景下,还没有权威人士愿意出来表态。

改革开放以来,作为湖北省继三峡水利、南水北调中线后的又一国家级重大工程项目,开工仪式简朴精练固然与中共十八大后厉行节约的“八项规定”密切相关,但何以只有一位副省长莅临出席,而且没有官员愿意接受采访呢?

“鄂州自己掏钱也要干!”

事实上,自2017年初起,从省级层面到鄂州市委市政府,一直都在精心筹备枢纽机场前期基础工程集中开工事宜,拟邀名单中一开始列有2016年10月到任的省委书记蒋超良、新任省长王晓东,并拟由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黄楚平出席主持,原计划力争国庆节期间开工。

1月4日,屠蔚应邀出席鄂州市八届人大一次会议。“顺丰公司作为我市最重要的城市合伙人,希望我们一道共同推动机场项目有关工作、共同谋划临空产业导入、共同打造国际航空大都市。”谈笑间,李兵意气风发。王立一同参加会见,并透露近期拟赴深圳拜访王卫的计划。

屠蔚表示,核心枢纽机场是顺丰航空网中唯一的超级枢纽,公司上下高度重视机场项目建设,相关工作正稳步推进。对于空港周边的产业发展,顺丰公司已联合国内一流的产业运营伙伴开展前期工作,将长期、深入地参与到鄂州建设国际航空大都市的历史进程中。

1月18日、19日,湖北省十二次人大五次会议鄂州代表团讨论会上,李兵和鄂城区区长董国平先后向蒋超良、王晓东汇报机场项目推进情况。作为省人大代表,董国平在发言中说:“我市将机场落户视为继鄂钢落户、成立地级市后的第三个发展里程碑,全市人民倍感振奋、充满信心,决心在市委市政府的带领下,以核心枢纽机场为依托,奋力打造超越美国孟菲斯的国际航空大都市。”

不到一个月前,李兵在中国共产党鄂州市第七次代表大会做报告,题为《改革创新、务实重行,为加快建设国际航空大都市而努力奋斗》,“航空大都市”与鄂州搭上关系并首次公开亮相。李兵、董国平此番发言,又将这一概念带到了省级层面。

更重要的是,“这个机场是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的重要支撑;这个机场是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重要引擎;这个机场是培育发展‘四新经济’的重要切入口(新技術、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这个机场是我省构建开放发展新格局的重要平台……”最后,董国平说:“建设如此重要、如此浩大的项目,鄂州市区两级政府无论从资源统筹、财力支撑、人才储备上都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在此,我们恳请省委省政府继续加大对核心枢纽机场建设工作的领导,在更高层面、更广领域统筹资源、协调支持,并将推动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机场项目全面开工建设有关内容写入今年政府工作报告。”

事实上,几天前的1月15日,王晓东便以代省长身份在大会上做了《湖北省人民政府2017年工作报告》。董国平的最后一句话代表了鄂州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乃至全市人民的心声,但他们在省政府的整篇工作报告中没有看到“国际物流核心枢纽”“鄂州机场”等字眼,未免有些失望的情绪。

自助者天助之,鄂州先要拿出干事的态度!2月8日上午,市委常委会专题研究航空都市区建设,“钱”成了这次会议的关键词。“货运枢纽机场项目已被列入长江经济带建设规划,不可能变!”李兵一开场掷地有声,“即便顺丰公司不干,鄂州自己掏钱也要干!300多亿元投入,鄂州就不能拿出来?”

显然,对于一个没干过国家级重大项目的小城市来说,质疑之声从未停止。“货运枢纽机场是推进内陆开放的支撑,容不得丝毫拖延……这是国家任务,能够推迟吗?一切工作只争朝夕,怎么快,怎么干!”李兵继续鼓劲。

“为什么要和顺丰公司合作?和其他城市竞争,鄂州建机场没有先发优势,或许最终赢就赢在有航空物流领域民族龙头企业的参与,赢就赢在有一套市场化程度更高的机制上……建机场是为了培育临空产业,所以必须发挥市场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我们干这项工作,就要不怕困难,就要勤于学习。我们的工作能干到什么程度,决定这个项目的未来,也决定这个城市的未来,所以要以我为主,没有人可以阻止这个项目……”李兵脱稿讲了半个多小时,目标很明确———给大家打气!

会议最后议定:做好黄楚平来核心枢纽项目现场办公相关准备工作;加快推进机场项目还建房工程;尽快促成投资主体公司成立;力争上半年启动机场范围征迁工作和土石方工程;组织机场项目可研报告市级层面评审,并确保通过国家层面评审;围绕航空都市区建设,实施精准招商、产业招商;尽快制定航空都市区核心区农民市民化有关政策,保障农民合法权益;就机场项目与武汉、黄冈、黄石对接沟通,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会议还对航空都市区建设指挥部做了调整:将机场工程部更名为征地拆迁部,由市委副书记熊明新负责;产业发展部由常务副市长李军杰负责;将配套建设部更名为工程建设部,由副市长李忠禄负责;军民融合部由鄂州军分区政治部主任李永捷负责。

2月19日,黄楚平在省发改委主持召开核心枢纽项目专题会议,先由潘幼成就项目推进情况做详细汇报。随后,王立提出两个“恳请”:首先是协调机场建设各出资方推动物流机场公司尽早成立,这显然是鄂州此时的迫切愿望;其次,明确征地拆迁标准,“2016年12月7日,时任副省长许克振主持召开会议,研究核心枢纽机场项目有关问题时,提出房屋征收补偿标准为每平方米1600元,但尚需专班组织各方召开会议,予以确认落实,并签署统征包干协议。”可以说,两个“恳请”都是现阶段推进项目建设的关键条件,黄楚平对此一一部署。

3月1日,王晓东主持召开核心枢纽项目专题会议,王卫专程赶来出席。“要确保年内开工!”王晓东特别提到,对核心枢纽项目要“看重、看大、看远”,不能仅看眼前利益,更要算长远发展的大账,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会后不久,湖北省政府对重大项目指挥部的领导分工进行调整,核心枢纽项目指挥长由王晓东移交黄楚平,周先旺接任副指挥长。

此后半年内,省厅两级领导视察鄂州相当密集,而且直奔一个主题:机场建设进展。4月19日,黄楚平来鄂州调研时提出,加快核心枢纽项目建设步伐,放大辐射效应,推动经济发展;5月13日,周先旺一行专程调研鄂州港区和疏港铁路规划建设情况;6月1日,省委常委省军区政委冯晓林到鄂州调研机场军民融合工作,旨在合作打造全国交通基础设施军民深度融合标杆工程;6月13日,分管副省长一行调研货运机场用地和建设情况……尤值一提的是,6月2日,一个凉爽的阴雨天,省交投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嗣义和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龙传华一行首次到鄂州机场场址考察。此时,顺丰公司高层正在和包括省交投在内的多家投资平台频繁接触,旨在选定合作伙伴,尽快成立机场建设主体。

更令人振奋的消息接踵而来。6月25日,蒋超良在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上做报告时提出:“推进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项目建设,支持武汉打造中部国际航空门户枢纽。”

李兵主政鄂州期间有一个工作习惯,即在每月月头的市委常委会上,市委办要整理提交“上月重点工作进展情况和本月工作安排建议”。在9月初的常委会上,他不禁感慨道:“我觉得最近一个月时间好像过得特别快,上次月度工作会就像在昨天,一眨眼就是一个月。鄂州要实现突破性发展,关键在人,关键在干,我们真正集中精力去干了,时间就会过得很快,真觉得不够用!”

鄂州总体上是说话算数的

“主动担当、适度超前”,这是鄂州市委市政府在相关手续没有办齐前推进核心枢纽项目建设确定的原则,并常态化专题研究2017年内开工的实现路径和具体措施。

武汉天河机场第一条跑道从选址到建成历时17年,第二条跑道2017年建成距机场开航已有21年。根据省指挥部要求,以及多方谋划,核心枢纽机场计划5年左右一次性完成双跑道建设。

“同时建两条长3600米、间距1900米、宽45米的4E级远距跑道,总投资300多亿元,并且预留第三条跑道,这在国内民航建设史上是第一次,在世界民航建设史上也属罕见。”李忠禄有多年机场建设及管理经验,当然知道鄂州将要面临的挑战何等严峻!

经研究论证,并统筹考虑建设时序衔接,物流机场公司、鄂州市政府、顺丰公司三方明确先开工8项关键性基础工程:1项主体工程的先期项目,指走马湖水系改造;6项配套工程,包括综合防洪排涝、区域配套市政污水处理、500千伏智能变电站、净空保护电磁监测站、安置小区工程和机场快速通道;最后一个“1”即在施工现场以土地收储方式先征400亩地,用于土石料堆场或施工单位临时用地。

7月11日,李兵、李军杰带队再到深圳与王卫深入洽谈。“打造中国民族快递业的航空货运枢纽,不做则已,要做就做成世界一流。”双方都对机场年内开工信心满满。王卫还亮出了近期“行程”:8月与省主要领导会商,加快推进机场项目;待顺丰控股股东大会结束,9月再到湖北同时签署省政府与顺丰公司合作框架协议、机场主体公司股东合作协议、鄂州市政府与顺丰公司空港城合作框架协议、机场主体公司与鄂州、黄冈、黄石三地净空保护协议。

9月20日,民航局就机场预可研报告出具行业意见并致函国家发改委;9月28日,湖北省政府向国务院和中央军委上报《关于湖北省国际物流核心枢纽项目鄂州民用機场立项的请示》(鄂政文〔2017〕37号);9月30日,鄂州航空都市区安置小区项目、花马湖水系综合治理近期工程和樊口公园同时启建,投资额分别为80.6亿元、46.99亿元、58.39亿元。

其中,与走马湖水系综合治理为机场场道工程打基础不同,花马湖水系综合治理近期工程旨在保障航空都市区防洪安全,该工程及所在流域规划的实施,将使机场区域防洪标准达百年一遇。而占地约5平方公里的樊口公园建成后,将解决樊口区域长江岸线行洪安全以及大梁子湖流域排涝安全等问题。

当天湖北日报移动客户端播发的新闻稿提到:“鄂州市督查室相关负责人透露,截至目前,该市由省政府确定的15个重大项目已开工13个。其中,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开工时序为10月,目前各专班正加快推进机场快速通道、核心区拆迁等工作。”

一个开工消息涉及“督查信息”的背后,是省政府有关方面对核心枢纽建设推进“不尽满意”的表态。但对于机场建设核心区征迁工作,督查情况显然是满意的:“截至昨日(9月30日),已签约5037户,占总任务5418户(含203省道改道拆迁390户)的92.97%,其中拆除房屋2692户,拆迁过程实现了‘零上访、零事故、零炒作、零违纪’。”

鄂州自有苦衷:钱的问题,投资主体问题,以及预可研报告提交后何时获批……这一切都不在掌控中,唯有等待。然而,“大部分人错失机遇,是因为当机遇出现时,它总喜欢伪装成麻烦”。往往最难熬的时候,希望的曙光已在眼前,许多人的成长经历、许多故事的发展脉络都验证了这一亘古不变的道理。

10月23日,周先旺在鄂州主持召开核心枢纽项目建设座谈会。“民航项目后续还有可研、总规、初步设计三个程序要走,时间存在不确定性,而机场地基以及软土处理至少需要两年,即施工期半年到一年,沉降稳定期一年半左右,这是最制约工期的因素。”顺丰湖北枢纽项目总监张浩发言直抵难题,他建议地基及软土处理工程以及机场的水、电、气、路等配套工程尽快启动。

“不能等到万事俱备,错失发展良机,必须主动创造条件。”周先旺听完多方汇报后强调,机场开工不是单个项目开工,也不是象征性开工,而是全面、实质性开工,要量化工程进度,并列入2018年省发改委重大工程项目计划,统一调度,整体推进。

机场项目开工迫在眉睫,可建设用地批复尚差最后环节。怎么办?“我们建议采取先行用地申报。”原市国土资源局规划科科长廖伟说,这是权宜之计,资料、流程都相对精简,可以保证关键节点、影响工期的项目提前动工。经耐心做工作,多家业主单位从起初不理解到积极配合,为依法开工提供了保障。

10月30日至31日,受国家发改委委托,民咨公司组织专家60多人,先就机场预可研报告踏勘场址,随后在武汉召开评估会,听取中国民航机场建设集团公司、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北京中航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民航中南机场设计研究院等单位介绍情况。

“项目建设是必要的。”专家组一致认为,鄂州机场项目有利于落实国家发展战略,引领我国航空货运发展;有利于优化航空快递货运网络,提升航空快递服务水平;有利于提升顺丰公司国际竞争力,进而跻身世界级快递企业行列;有利于打造区域经济增长极,促进区域经济社会转型升级。

关于前文提及的浠水核电厂项目调整场址一事,李兵、李军杰带队先后多次到访中国核电建设集团,最终得到对方项目负责人吴军的理解和支持。但难题一个接一个,其中最磨人的就是鄂州与顺丰公司的商务谈判。

起初,双方谈判聚焦物流产业园的10平方公里开发面积上。顺丰公司认为,鄂州提供的土地面积是够的,但不到60%可马上用,于是反复要求做大基数。李军杰的解释是,片区开发与工业园区开发不同,全国其他地方片区开发面积大都在45%~60%间。几番利益权衡,双方均做让步,鄂州给了59%的上限,并敲定按国家PPP合作规范推进产业园建设,“顺丰先投钱,鄂州再配套”。

紧接着,顺丰公司对转运中心和航空基地提出补贴问题。如转运中心投资180亿元,申请市政府财政补贴80亿元。这对当时年财政收入50亿元左右的鄂州来说,不是小数目。“李兵书记对我做了交代,顺丰公司如执意现金补贴达其诉求,就回复以税收返还方式支持。”李军杰说,我方表示将适时设立航空产业发展基金,另以基金扶持方式返还企业,顺丰最终勉强接受。

没过多久,顺丰公司又抛出“一城两翼”设想,即在葛店、红莲湖一带划拨2000亩地。李兵对此态度强硬:没有承诺的事,我们不会考虑。直到谈判最后时刻,顺丰公司还在为此焦灼,并在合同里加了一句话:“对于顺丰新投资项目,确有必要的,按一事一议原则给予大力支持。”

关于土石方的谈判同样“难啃”,由王立、李忠禄和顺丰公司沟通。当时预可研报告获批无疑加快了谈判进程,在这份报告中,土石方挖填需投入48亿元。原先,鄂州承诺承担10亿元以外的投入,但进入实际操作后,地形和位置都发生变化,经大量测算后,机场跑道间距由1750米调整为1900米,场址在原场址基础上南移650米、西移100米,总面积由12.04平方公里调整至14.37平方公里,占湖面积和地形均发生较大变化,当然就增加了土石方量。

“在和顺丰的谈判中,不怕付出一次性成本,但要保护我市连续性利益。”按此原则,鄂州将履行承诺限定在空军设计局选址报告的范围内,即填方量4980万方、挖方量4000万方,土石方工程共计8980万方,所产生费用超出10亿元以上部分由鄂州承担。“我们给了21亿元的上限,此外由順丰承担,这样是为了防止扯皮耽误工期。”李军杰说,鄂州总体上是说话算数的,但合资公司要承担27亿元,压力自然也不小。

11月4日,鄂州市政府与顺丰公司就有关合作事宜基本达成一致,双方签订《合作区域综合开发框架协议》和《项目投资优惠协议书》,并确定12月20日开工目标,加快推动机场建设迈入实质性阶段。

合同一签,鄂州当即面对的资金压力集中在土石方上。李兵对此早有谋划,提前到省政府争取发专项国债,大体可填上这个“窟窿”。“双方前前后后谈了很久,但所有问题最终都在一天之内解决。”李军杰回忆说,之所以在一天之内解决所有问题,是因为各个问题间彼此关联。

李军杰对这段经历“轻描淡写”,其中却有不为人知的辛劳。数月内,他和屠蔚频繁碰面,展开斗智斗勇的“拉锯战”。有一次在酒店房间,两人从早上9时谈到下午3时,中途只吃了一点水果;还有一次在办公室,两人一直谈到次日凌晨1时结束,送进去的两份盒饭都没有打开,在外等候的张浩躺在沙发上打起了盹……

土石方挖填量远超预期

开工前最让鄂州方面头疼的,就是土石方挖填量远超预期。由于当初留给设计单位的时间过于仓促,场址水系改造(即“填湖”)有许多困难没考虑到位。“最后评选阶段,专家预计土石方挖填量将排中国在建工程第一位,曾是影响选址决策的突出问题之一。”李兵说。

经过调整的土石方工程方案,包含净空处理、土石方提供、地基处理和场道建设等,挖填土石方1.33亿立方米,总投资初步核算47.6亿元。参与过三峡工程建设的一位省领导视察机场工地多次,也曾不禁感慨:“湖北境内除了三峡工程,鄂州民用机场的土石方挖填量确属罕见。”

原来,燕矶场址有两座小山,一座名为黄山,另一座则称嵩山,恰与我国两座名山同名。如果场址往江边靠,丰水期时就对行船桅杆高度限制更多,飞机飞行要高于行船桅杆最高点400米以上,越往江边靠则限制越严,而往两座山靠,就需要“移山”“填湖”,同时涉及500千伏吉磁线4座通信铁塔外移两公里的问题。

根据机场预可研报告,确定机场红线范围14.4平方公里(即核心区);根据《概念性总体规划》,确定枢纽项目规划范围166平方公里(约24.9万亩),其中占已建国土整治项目11.81万亩,占用耕地8.76万亩,建设用地指标缺口达5万亩。

鄂州市国土资源局提交报告称,全市耕地占补后备资源匮乏,无法承载核心枢纽项目占用1万多亩耕地后“占一补一、占优补优”的任务。更需提醒的是,机场核心区及其配套工程绝大部分都在土地整治区范围内,但这些土地还没有达到国家和省要求7至15年的期限,这意味着在其上不能建设项目。如确需占压,必须报经省政府批准同意,再依法依规退还建设项目占压部分的土地整治资金,并且补充整治同等规模的土地。“退还资金且不说,鄂州已没有空间可供补充整治。”时任市国土资源局局长祝健深感压力不小。

对此,鄂州方面多次在省领导视察中说明困难并向省政府书面恳请:希望在省级层面对鄂州总体用地指标予以调整,核减耕地保有量8.76万亩,核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3.33万亩,追加规划建设用地指标5万亩,耕地占补平衡8.76万亩由省级统筹,占压国土整治项目区11.81万亩则在全省范围调整实施。

面临上述难题,鄂州市发改委经研究,给顺丰公司正式发承诺函,主要考虑两个因素:第一,起初空军设计局估算土石方工程量和实际操作有较大差距,原先预算需20多亿元,鄂州贴10多亿元即可,实际需近50亿元,承诺补贴给出21亿元上限,并采取发国债方式,这样资金压力不会在短期内涌现。第二,产业地块上,鄂州解除与中核建合作并承担补偿金。2013年,中核建参与鄂州基础设施建设,与原鄂城新区达成联合开发协议,其中包括鄂州东站地块。由于中核建对物流产业导入缺乏优势,而产业地块是顺丰的核心关切所在,从各方长远利益出发,鄂州组织各方开展多轮谈判,在充分保障中核建利益条件下,中核建同意退出。

11月6日,鄂州市“四大家”联席会和市委常委会连着召开。“预可研报告获批,为获得国务院和中央军委联合审批迈出关键一步,也对机场项目如期开工具有重要意义。”李兵又有了扬眉吐气的感觉,但在解释土石方工程为何投资额陡增方面颇费一番口舌。

李兵说:“对机场建设工期而言,‘土石方工程+回填+沉降’的过程影响最大,仅沉降就要耗一年半左右时间。我们准备以鄂州名义,今年底以土石方工程拉开实质性建设序幕。”之所以“以鄂州名义”,是因为机场建设的相关审批手续还没有完全办理完毕,特别是最高首长批复未定,这就回到了本文开头的一幕。

“有没有最新工艺可以把沉降期减下来?”李兵要求李忠禄找专家研究,以尽可能缩短工期,在这期间还可抽出精力去完善净空、跑道等其他工程。总之,鄂州方面对机场建设的心情极为迫切。

“我们创造了机场选址阶段的国家纪录,现在看来也一定能创造机场审批阶段的国家纪录,下一步我们还要创造机场建设阶段的国家纪录。”李兵的话语风格总能燃烧那些想干事、能干事、敢干事的干部们的信心和激情。会议一结束,围绕12月20日开工目标,《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机场项目推进工作计划》很快出炉,又一轮明确路线图、时间表、任务书。同步,核心枢纽概念规划及核心区城市设计国际方案征集专家评审会举行。

11月9日,周先旺再次召开专题办公会,明确要求具备开工条件的工程都要在年底前一并开工。会议结束当天,鄂州市航空都市区建设指挥部当即组织省交投和6家施工单位现场踏勘,并对实施方案进行技术对接。

11月10日、13日、15日,李忠禄连续3次主持召开调度会,专题研究走马湖水系改造工程开工现场、土石料堆场、施工便道、勘察以及委托代建协议等前期准备工作,进一步明确各单位责任分工。

11月13日,李兵调研机场核心区;同一天,“走马湖水系改造工程前线指挥部”在沙窝乡新湾村五组(严家咀)挂牌。

11月14日上午,省交投确定土石料堆场选址方案并提交开工典礼现场布置方案,市政府常务会议听取走马湖水系改造工程情况汇报。

下午,市规划局出具机场土石料堆场用地绿线图,并办理相关土地手续,同时报送水务局、供电公司、电信、联通、广电等单位,启动临水临电保障和通信线路迁移工作。

这段时间,参与备战机场项目开工的人员,无论职位高低,鞋上都是沾满了泥土味的。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市财政局随后也拿出了机场开工项目的投资金额测算清单报告。

首先,耕地占补平衡指标费用22.53亿元。机场主体工程占用耕地10717亩,购买每亩耕地占补指标费用预计18万元,合计19.29亿元;8个基础项目开工,需耕地占补指标1800亩,仍按每亩18万元计算,购买耕地占补指标共计3.24亿元。

其次,水系工程投资47亿元,土石方工程21亿元,S203公路22.45億元,机场高速26亿元,以及机场安置小区鄂州投入部分18亿元,合计156.98亿元。报告特别提及耕地占补平衡问题:“……我市耕地准备资源匮乏,又无指标储备。按照国家耕地占补平衡的最新规定与要求,必须落实耕地占一补一、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这是核心枢纽工程用地报批和建设的第一大难题,请求由省级负责统筹解决,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占优补优。”

此外,还有四个事项请求省政府支持:“免收购买耕地占补指标费;由省交投投资建设S203公路和机场高速;请求将鄂州地方政府债务上限提高30亿元(2017年鄂州市地方政府债务上限为97亿元);从省级发行的地方政府债务中安排15亿元支持水系工程。”万事俱备,只欠发令枪响!

通稿不许出现“机场”两字

11月13日,鄂州市政府向省发改委呈报《关于组织举办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项目系列工程集中开工仪式的函》。

函中提到的系列工程,即前文提及的“1+6+ 1”关键性基础工程项目,“都在按日程稳步推进,已具备主体工程正式开工条件”,主体工程即指走马湖水系改造。

对于走马湖水系改造工程,官方书面解释是“枢纽项目实施的前提和关键环节,为后续顺利推进机场建设创造条件,争取时间。同时,统筹考虑水生态环境的保护作用,维持走马湖水系的联通”。简而言之,就是“填湖”,是机场场道施工的基础性工程,但在长江大保护日趋严格的氛围中,竭力要避免出现这样的字眼,更何况项目环保评估还没有办完手续。

为了推进机场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在物流机场公司尚未成立前,原鄂州市环保局自担甲方通过招投标引进中南安全环境技术研究院展开环境影响前期研究,并组建以监测站站长郭小冰为组长的51人环评监测工作专班,为机场项目具备审批条件做了大量基础性工作。“为了抢进度,调查人员酷暑季节都在跑现场,足迹遍及机场核心区及周边的黄石、黄冈两地!”时任市环保局局长胡太平说。

这里还有一个插曲:当王卫听说一开工就涉及“填湖”时,专程带着随从悄然赴现场了解情况,随后决定拿出300万元请鄂州方面在动土前将湖鱼打捞放生。“我只收了他40万元,一来这笔经费够用了,二来多收费的消息一旦传出去,无形中会‘拔高’征迁标准,给后续工作带来困扰。”尹彬此时的职务是市政府副秘书长,在一线主抓机场建设配套工作。

对鄂州人而言,机场开工期盼已久!为了配合集中开工仪式对外宣传,鄂州日报社年轻记者童勰被借调到市指挥部综合保障部工作。经过各级领导的指导和把关,他最终“磨”出了一篇千字左右的新闻通稿。一跨入12月,市委宣传部紧锣密鼓,邀请中央、省、市各级主流媒体出席。

那段时间,鄂州上下的兴奋劲好比冉冉欲起的火焰,但省发改委一份《关于通讯稿的意见建议》顿时让大家冷静下来。关于新闻通稿的审核,省发改委罕见地以书面形式回复了五条意见,但没有落款,可见慎之又慎,一言要之,就是“不要出现机场”(注:标题和行文中的“通讯稿”有误,应为通常所说的“通稿”)。

一、考虑到机场项目立项审批正处关键期,为避免对项目审批产生影响,建议通讯稿中不应提及机场项目。如:1.第二段中关于项目的定位实质为机场的定位,建议删除。2.第九段中“走马湖水系改造工程属于核心枢纽项目主体工程,地处机场工程区域”,建议从水系改造的角度介绍项目,可表述为走马湖水系改造工程是枢纽项目实施的前提和关键环节,不宜表述为主体工程和地处机场工程区域。

二、关于项目意义。建议将第四段整体修改为“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要求,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现代供应链等领域培育新增点、形成新动能,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瞄准国际标准提高水平,加强航空、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项目是我省落实十九大精神的重大举措,项目的实施具有深远的重要意义。该项目作为重大战略性项目,是湖北贯彻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建设交通强国的重大举措,将为湖北打造内陆自贸区、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完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供有力支撑。”

三、关于货运预测量。建议对项目数据进一步核实,位居全国或全球第几应是一个动态变化的数据,需要得到其他机场货运量的预测,全国乃至全球第一的说法是否靠谱需要核实,建议可表述为位居全国、全球前列。

四、关于项目落户及纳入规划的表述。建议对第七段,按照国家、省、市的顺序进行梳理,从三个层次体现项目得到了上下的支持。同时,关于项目纳入国家规划,应统一为规划的类别,如“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规划、长江经济带规划纲要等;关于部门的支持,可统一为得到了国家相关部委的支持,不宜将规划名称与发改委等部门并列。

五、关于产业发展。建议应从湖北省的角度进行表述,可表述为“未来,我省计划依托物流核心枢纽项目,在武鄂黄黄地区,大力发展临空产业,聚集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产业要素,努力形成与航空物流联系密切的高端产业集群,打造国际航空都市区,培育形成新的增长点,辐射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据预测,项目的实施将增加20万人的就业,并带来千亿级的经济效益”。

对照上述五条意见一一修改,鄂州市委宣传部最后提供媒体参考的新闻通稿如下。

12月20日,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项目开工仪式在湖北省鄂州市举行,副省长周先旺出席,并宣布项目开工。本次集中开工项目总投资逾180亿元,包含航空都市区安置小区、花马湖水系综合治理、机场快速通道在内的8个工程。系列工程的开工将为打造全球第四个、亚洲第一的航空物流枢纽奠定坚实基础。

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项目以顺丰航空公司作为主运营公司,后期还会吸引一批航空企业跟进,分为货运和客运二大部分,货运业务主要满足航空快递转运需要,兼顾传统航空货运业务,与武汉天河机场构建武汉城市圈航空客货“双枢纽”;客运业务主要服务于鄂州及周边地区的旅游、探親、公务和商务活动,兼顾保障抢险救灾、应急救援和通用航空使用。

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项目包括机场及配套工程、顺丰转运中心工程、顺丰航空基地工程、外部市政综合配套工程、周边水系改造工程、综合交通配套工程等,总投资将超过1000亿元。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要求,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现代供应链等领域培育新增点、形成新动能,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瞄准国际标准提高水平,加强航空、物流等基础设施网络建设。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项目的实施是我省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关于建设交通强国战略的实际举措,是湖北“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支撑。该项目作为重大战略性项目,对湖北打造内陆自贸区、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完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当前我国正处在加快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制造业正从传统重化工业向高新技术制造业转变,城乡居民消费业也处于“从无到有”向“从有到好”阶段变化,以芯片、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战略新兴产业的兴起和高端消费的日益增长,急需一个高效、快速、稳定的航空物流网络和服务体系做支撑。因此,加快航空物流枢纽建设迫在眉睫。

数据统计,2016年我国快递行业业务量312.8亿件,居世界第一,但整个快递行业使用的全货机仅128架,不及联邦快递(FedEx)一家企业的1/6,与此同时,联邦快递(FedEx)和联合包裹(UPS)借助航空枢纽已对几十种快递产品实现了覆盖全球的精准派送。为客户持续提供更高品质、更稳定的时效产品已成为我国物流业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设想应运而生。

枢纽项目落户湖北、选址鄂州之后,便受到国家、省、市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在国家级规划层面上,分别纳入《国防军事交通“十三五”规划》《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全国民用机场布局规划》《快递业“十三五”规划》《中国民用航空发展“十三五”规划》,对打造快捷高效的“空中丝绸之路”、实现中部崛起带来重要支撑作用。同时,还列入了湖北省“十三五”重大标志性工程、湖北省特色产业增长极,是事关长远的重要生产力布局,也是鄂州市加快“传统钢城”向“现代港城”转型的重要载体,能促进湖北特别是鄂东城市群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提档升级。

据悉,鄂州作为航空货运枢纽建设地,有着地理、交通、空域等诸多优势,1000公里半径内、1.5小时飞行圈可覆盖全国90%的经济总量、80%的人口和5大国家级城市群,距离世界主要城市也不过一夜之隔。同时,具备建设完善的多式联运交通体系的良好条件,能实现公、铁、水、空的无缝对接,大幅提高货物派送效率、降低網络服务成本,并具有完善的口岸通关功能。

记者了解到,本次集中开工的重大项目中,走马湖水系改造工程是枢纽项目实施的前提和关键环节,为后续顺利推进机场建设创造条件,争取时间。同时,统筹考虑水生态环境的保护作用,维持走马湖水系的联通。

除此之外,另外七个项目分别为花马湖综合水系治理、航空都市区安置小区、机场快速通道(S203)、航空都市区市政污水处理、机场配套电力、机场净空保护无线电检测站、场区土石方堆场,为核心枢纽项目乃至整个临空经济区的公共服务、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水电供应、无线电通信等城市和产业功能配套提供保障。

根据现状和产业发展规律来推测,2021年,机场货运吞吐量突破100万吨,货运吞吐量进入国内前五;2025年,预计年货邮吞吐量245.2万吨,货运吞吐量进入全球前十;2045年,预计年货邮吞吐量765.2万吨,货运吞吐量名列全球前茅。

未来,我省计划依托物流核心枢纽项目,在武鄂黄黄地区,大力发展临空产业,聚集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产业要素,努力形成与航空物流联系密切的高端产业集群,打造国际航空都市区,培育形成新的增长点,辐射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据预测,项目的实施将增加20万人的就业,并带来千亿级产业的经济效益。

事后,市发改委还透露了一个细节:原计划在开工仪式后,还准备举办“武鄂黄黄航空产业联动发展报告会”。鄂州在致函中称:“为贯彻落实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提出的‘武鄂黄黄联动发展’的战略要求,较好地发挥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项目对武鄂黄黄城市产业协同带动作用以及形成与武汉天河机场客货‘双枢纽’功能,我市拟在开工当日下午,邀请相关专家和武汉市、黄冈市、黄石市政府分管领导以及主管部门负责同志,举办武鄂黄黄航空经济联动发展报告会,请有关专家介绍世界航空经济发展态势,正式发布鄂州市航空都市区规划和航空产业规划,并就项目建设的战略定位、武鄂协同发展、促进武鄂黄黄区域联动发展等方面内容进行交流座谈,以形成共识,共同发展。”

然而,同样出于“敏感期”的斟酌,省政府最终定调“一切从简”,只派出副省长出席开工仪式,而这个筹备已久的报告会在项目开工前夕被取消了。按组织惯例,《湖北日报》关于不在常委之列的副省长活动报道只有450字,且一般安排在纸媒二版要闻刊发,但谁都知道这是当前湖北省的“头号工程”,分量之重无须多言。前方记者的消息和通讯传回编辑部后,经反复商议,这个消息在头版报眼位置刊登,但不登完,涉及周先旺的名字时转入二版,《启航,湖北航空城》的通讯则配放在二版头条位置。

12月21日中午,李兵拿着当天《湖北日报》仔细读完项目开工的报道后,就和市委副秘书长周文兴说:“两篇报道都写得好,从鄂州、湖北到中国层层递进,深入剖析货运机场的战略意义。特别是副标题‘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项目刷新鄂州定位’,说出了我想说的话。文兴啊,今后报社记者在机场报道方面有什么需要,你要大力配合!”

到了12月25日,湖北省政府网站发布消息透露:“鄂州机场项目建设工期为4年,目前已被国家发改委立项,并上报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批复在即。下一步,我省将全力冲刺核心枢纽机场项目立项报批工作,完成配套规划编制,抓好项目落实。”读者稍有心,对比前后新闻一看,机场建设工期比原计划“2020年实现大飞机起飞”的目标推迟了整整一年。

构建管用的推进机制迫在眉睫

2018年1月7日至12日,鄂州“两会”期间,代表和委员们讨论最多的就是如何加快国际航空大都市建设。王立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新一年首要工作即加快机场核心区建设,同步建设机场配套区域,超前谋划现代枢纽经济,推进国际物流核心枢纽建设。

此外,继续提升内陆开放水平,瞄准世界枢纽经济城市,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申报国家级空港经济试验区,加强与湖北自贸区武汉片区对接,为纳入扩展范围做好准备;推进三江港联检大楼建设的同时,规划建设机场口岸;以航空物流为龙头,导入临空高端产业集群,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1月24日,“加快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建设”被写入《湖北省政府工作报告》。27日,李兵在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分组讨论会上发言:“机场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报批程序尤为复杂,从规划、选址到项目批复,需要国家相关部委审批的手续多达数百项,审批的门槛之高、程序之严、编制之细、难度之大都超乎寻常。欲成非凡之事,必用非凡之功。在前期工作中,省委省政府领导多次听汇报、现场调研,专题研究项目推进工作,我们粗略估计,仅协调会就开了40多次,在1000多个日日夜夜里,为项目推进解决了不少难题,啃下了不少难啃的硬骨头,殊为不易。”

李兵深知这是他最后一次代表鄂州向省里汇报工作,特别表达了致谢之情:“项目前期取得的成绩,离不开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鼎力支持,离不开晓东省长的关心和支持。在项目选址阶段,省委省政府秉持尊重科学、尊重规律、尊重市场的理念,决策项目落户湖北、选址鄂州;项目推进中,省长亲自带队赴国家发改委、赴广州军区开展工作,奋力争取;在2016年抗击特大洪水的关键时刻,省长一手抓抗洪,一手抓发展,7月3日会见中部战区空军司令员庄可柱中将,7月9日陪同中部战区司令员韩卫国中将视察鄂州,给予鄂州人民巨大的鼓舞和支持;项目落户后,省长也一直持续关心和大力支持项目,并亲自担任项目建设指挥部指挥长,多次召开会议研究推进项目建设,付出了很多心血。特别是推进项目开工,更是在省长和各位领导解放思想、科学谋划、依法合规的决策和推动下,项目才得以克服重重困难,顺利实现了2017年开工的目标。”

2月9日,机场预可研报告及相关附件获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复:“同意新建湖北鄂州民用机场。”不久,李兵调任省政协常务副主席。“哪怕是白发三千,我也会策杖而来!”他的离别感言令人动容。

从这时起,王立先是以市长名义全面主持鄂州工作,然后在9月被任命为市委书记,仍兼任市长一职至11月。也就是说,他“一肩挑两担”9个月之久。如果说李兵完成了鄂州民用机场的战略性部署,那么王立要面对的,将是建设过程中一系列战术层面的具体问题,挑战既繁杂,又艰辛。首要难题还是“钱!”“钱!”“钱!”初步估算,鄂州配套建设就需投入约150亿元;其次是工期问题,由于种种事先未预料到因素,原计划在2020年实现大飞机在鄂州起飞的目标已出现不确定因素,多方研讨决定推迟一年;第三,物流机场公司的管理体制和推进机制有待探索。王立在向省政府汇报时称:“恳切希望物流机场公司能尽快实质性运行,缩短磨合期,优化决策机制,建立超常规决策体制,推动项目实施提速提效……”

第三个问题的源起,不得不说与当初顺丰公司的选择有关。建设机场前要成立投资主体,顺丰公司选来选去找到省交投,却不想当时省交投占股49%却拿不出足够的现金流。最后,省政府、省发改委商议将49%的股份按6∶3∶1分配,其中“6”为省交投所有,“3”是管理经营武汉天河等机场的湖北机场集团有限公司,鄂州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代表市政府则占了“1”。

在此基础上,省国资委在投资主体中设立两位独立董事,即湖北机场集团公司和鄂州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但当时几乎没有任何话语权,这就出现了扯皮推诿怪象,機场建设总体进展在2018年7月以前难达预期。

4月18日上午,王立、李军杰接待省编办饶志国一行,也谈到了“机场到底该用怎样的体制”,“因为现在,董事长开会,总经理不来;总经理开会,董事长没法参加;总经理不把报告送来,董事长没法落笔。”

王立对此早有自己的思考,他在当日下午的常委会上说:“总体思路是构建一个相对规模层级不高但管用的机制。如此,机场建设可直接在省里‘挂号’,各项报告不再经过有关部门批准。更重要的是,要利于将来对外开放后的供应链管理和产业发展。”

预计鄂州机场初期启用货运量不超过150万吨。“但我们的目标是300多万吨,如果不把机场放在全球资源整合背景下,势必成为无米之炊。所以,鄂州机场一定是跨区域的,是内陆对外开放新通道,不然没那么多货物可运。”王立说。

要想尽早发挥机场的经济带动效用,就必须与时间赛跑。“肖书记,您怎么来了?”4月22日,周日,上午9时30分许,当肖跃文拖着行李箱出现在走马村地界时,谢明亮十分意外。作为中交第一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项目经理,谢明亮正在指挥道路施工。他知道,4月20日至21日,肖跃文还在北京参加鄂州机场可研报告专家内审会。

显然,相关情况反映,已让肖跃文感到了压力。“昨天下了一天雨,施工有没有受影响?”21日晚,会议一结束,肖跃文连夜赶回湖北。没有任何寒暄,他便拉着谢明亮检查工地。此时走进走马村,只见沿路插满了小旗帜,路旁一栋栋即将拆迁的房屋已人去楼空,一辆辆装满石头的大卡车穿梭来往。

看到昨天开始的强降雨,并未影响走马湖水系改造工程施工进度,肖跃文松了一口气。此时正在作业的是修建一条围绕走马湖、长12公里、宽15米的便道,以保障大规模施工时车辆往返畅通。

监测数据显示,便道已完成60%的工程量。“任务繁重,我们只能与时间赛跑。”肖跃文告诉前来采访的湖北日报记者雷闯,4个多月来所有员工每月只能休息1天,每天加班加点,甚至熬通宵,确保各项工作如期推进。“项目工期紧,不敢停歇。”谢明亮说,平时下雨下雪,工人们原地待命,雨雪一停立即施工,施工范围内有12个山坡需要爆破,现已处理完8处,还有4处正在进行中。

两公里外沙窝乡新湾村,只见4台挖土机正在一条宽80多米的“水渠”里作业。“这里是花马湖水系综合治理工程的水系连通施工现场,与走马湖水系综合治理的目标不同,主要为了机场防洪排涝。”正在工地的时任市水利局副局长叶斌说,工程总投资46.99亿元,包括闸站、河道整治、水系连通及退垸还湖,“通过项目实施,机场防洪标准将提高到百年一遇,航空都市区、花湖新城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

作为业主单位负责人,肖跃文的办公室设在与鄂州市委市政府办公大楼相距不远的一栋6层楼房上,这栋楼的一楼是市直机关食堂。他的工作目标任务表“剧透”着机场建设进程:土地预审5月15日前申报;可研报告7月申报;总体规划9月申报……“在省委省政府的统筹推动下,在相关省直部门和市州的支持下,机场主体工程有望在2019年6月全面开工。”肖跃文希望通过省级党媒传递自己的信心。

5月9日,鄂州市政府与国网湖北电力有限公司、物流机场公司签订《鄂州航空都市区(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项目)电网暨综合能源服务示范项目建设合作框架协议》,这意味着鄂州机场竣工后有望成为国内最清洁低碳的新型现代化机场。

按协议,示范项目以智能电网为基础,通过建设基于电能的冷热供应、分布式光伏发电、充电站储能一体化等项目,构建以电为中心、以电网为平台的集成供能系统,初步规划建设2座热泵能源站及配套冷热管网、1.2万千瓦屋顶光伏、1235个充电桩、绿色照明系统、机场内部供电10千伏配电网和1座综合能源智慧调控中心,大幅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率。

6月7日,开工接近半年,王晓东一行借部署防汛备汛之机,先后实地查看走马湖水系改造工程、鄂州航空都市区安置小区两个项目。王立再次反映机场建设的管理体制问题,“如按照目前体制,即市政府和合资公司共同推进,总体上很难达到湖北省和鄂州市的要求。机场不仅是机场本体,而且涉及一系列后期的配套和开放,但当前机场建设出现了未曾预料的困难,即合资公司推进意愿不强”。

王晓东指出,经过前一阶段工作,核心枢纽项目行政审批实现重大突破,征地拆迁取得重大进展,配套工程建设快速启动,项目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绩,下一步要聚焦突出问题,强化政策、资金、土地等要素保障,优化项目投资环境,健全工作推进机制,加大督查力度,确保项目如期建成投产见效。

相隔一周后,6月13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牢记殷殷嘱托奋力谱写新时代湖北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第五场新闻发布会,专门安排鄂州市政府和物流机场公司相关负责人向媒体推介核心枢纽项目推进情况。李忠禄作为市政府新闻发言人介绍机场项目前期工作进展,“可研报告已正式上报,5月中旬在北京召开行业审查评估会;土地预审、环评、水保、林地占用等专题研究报批工作正在推进,提前完成军民航协调,并启动机场军民融合发展专题研究;提前启动机场总体规划编制和航站楼、运行控制中心等项目的设计招标工作”。

同时,土石方工程加快实施;完成全流域地质勘察工作;修建环绕全场区的施工便道;核心区房屋征迁基本完成,走马湖水系改造、机场安置小区、机场快速通道,配套电力工程、净空保护无线电监测站等系列配套工程正加快建设。

“钱”的问题始终压力山大

终于,物流机场公司的管理体制问题引起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重视。2018年7月12日,省委组织部部委委员周志红到物流机场公司宣布:湖北机场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党委书记、副董事长陈国华任物流机场公司董事长。

事实上,陈国华与鄂州机场早有机缘。2015年8月,他以天河机场三期建设工程建设指挥部指挥长、党委书记的身份应邀到访鄂州,李兵、叶贤林陪同会谈。他最后表达了三个看法:从空域和临空经济发展的条件,天河机场的未来可能赶不上鄂州机场;鄂州机场不是鄂州的,也不是湖北的,而是世界的;鄂州机场将带动鄂东地区腾飞。

陈国华从部队转业后一直在民航系统工作,主持过天河机场第二航站楼、神农架机场以及天河机场三期等项目建设,是业界资深的专家级领导。他的“把脉”,无疑给当时还因机场场址比选而饱受质疑的鄂州决策层注入了“强心剂”。当晚,李兵刚送客上车,便将陈国华关于鄂州机场的评价编成手机短信,转发给省领导,并特别注明说这句话的人来自天河机场。

客观讲,肖跃文掌舵虽然仅半年多时间,但也做了一些铺垫性工作。2018年1月,对走马湖工程展开全场详细勘察,2月形成初步成果;3月启动设计和施工招标;4至7月上报可研修编报告及洪水影响评价报告、水土保持方案报告、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等四项要件报告,并全部获批复。至此,设计和施工总承包单位进场施工完成前期准备工作。

9月5日下午,鄂州召开全市领导干部会议,省委组织部宣布省委决定:王立同志任中共鄂州市委书记。9月15日,《湖北日报》理论版刊登了他的署名文章《谱写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新篇章》,落款身份为“鄂州市委书记、市长”。

“钱”的问题始终压力山大。还在可研报告申报阶段,土石方开挖需投资金已上升至52.2亿元,又比前期估算的47亿元高了不少。“真正到施工时,减少概算的可能性一般都比较小,幸好我们在测算时及时锁定了上限。”王立在一次会议上再次肯定市政府与顺丰公司起初签订两个协议的“来之不易”。

此时,机场总规发生调整:从“北货南客”到“西货东客”,预留的客运航站楼将在机场东侧,这意味着物流和客流发生了变化。考虑到将来综合保税区和监管区都要预留相应空间,周边地面“南山北江”,整个公共交通如何组织亦面临诸多挑战。自2017年下半年以来,李忠禄组织综合设计机构对机场周边的市政道路交通、铁路、轨道做了前期性研究工作,但这些研究还未涉及局部冲突,要达到施工图阶段,仍有难题需要克服。

国庆前后,烈日如火,空气干燥,正是机场施工的黄金期。相对开工半年多来略显冷清的场面,各类大型机械和运输车辆往返开始频繁起来……环绕机场全场区的施工便道建设步入尾声,但比原计划还是晚了两个多月;4000多台工程车开进走马湖项目现场,展开大规模土石方施工。

机场场址核心区最终核定为11.89平方公里,其中飛行区场道工程近400万平方米,恰处花马湖流域的走马湖中部。整个场道工程分“两步曲”:地基处理工程和道面结构层施工。地基处理工程即“走马湖水系综合治理项目”,中建三局和中铁北京工程局作为承建商,各承担一半左右的施工量,先抽水、清淤,再进行回填。

“这是机场核心区的先导性重点项目,也是机场场道建设的基础性工程。”中建三局项目党支部副书记骆良用四个成语故事来形容整个工程的进展:“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大禹治水”“夸父追日”。

按项目计划安排,整个工程主要分两条线有序推进。一是前期工作方面。9月,可研报告获国家发改委批复;10月,总规获民航局、省政府联合批复;12月,初步设计获民航中南局、省发改委联合批复;2019年3月,完成机场主体工程施工、监理招投标。

二是工程建设方面。2018年底,走马湖水系综合治理即机场场道工程完成总工程量的50%;2019年6月,场道工程全面完工,主体工程施工全面展开;2020年12月,机场跑道、航站楼及附属设施建设基本建成;2021年9月,完成设备安装调试和竣工验收,取得机场运营许可,实现飞机启航。

9月27日,民航領域鼓励民间投资项目推介会在北京召开,鄂州机场位列8个推介项目榜首,王卫也出席了当天推介会签约仪式。

此前不久,湖北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信息网发布《新建湖北鄂州民用机场工程项目报建公告》。《公告》称,鄂州机场一期建设建筑面积约68万平方米,远期规划建筑面积达117万平方米,主要包括机场工程、转运中心工程、供油工程和顺丰航空基地工程等4个部分。

推介会上,鄂州机场的投资架构首次公开“亮相”。

机场主体工程投资约183.6亿元,占总投资的49.2%。这部分建设内容主要指东西两条远距跑道、1.5万平方米的航站楼、124个机位站坪,21个维修机位以及1座塔台和5000平方米的航管楼;配套建设空管、通信、导航、气象、消防救援等附属设施。

转运中心工程投资约135亿元,顺丰航空基地工程投资约46.2亿元,这两个项目均由深圳顺丰泰森自行解决;建设供油工程的7.8亿元资金,由中国航空油料有限责任公司和物流机场公司组建的合资公司筹措。同时,国家发改委、民航局对鄂州机场的客运支线功能将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和民航发展基金予以支持。

10月24日至26日,受民航局机场司委托,机场总规专家评审会在鄂州召开,对中国民航机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编制的《湖北鄂州民用机场总体规划(报审稿)》,以及深圳市广联星辉航空技术有限公司编制的《湖北鄂州民用机场总体规划阶段空域规划和飞行程序设计报告》和《湖北鄂州民用机场总体规划阶段飞机性能分析报告》进行评审。同时,还对机场定位、航空业务量预测、跑道构型及各主要功能区布局等进行讨论。

专家组认为,本次上报的总规等编制内容及深度基本达到相关规范要求,平面布局和功能分区基本合理,符合机场规划与建设适度超前的基本原则,能满足机场运行与建设发展需要,可作为指导机场近期建设和远期规划发展的依据。

“王”字形指廊结构方案亮相

11月6日,鄂州机场工程建设先行用地通过国家自然资源部预审。这是机场建设化解“破土”难题的关键一步,却没有给王立带来多少喜悦。

一周前,中央第四生态环境保护督查组进驻湖北,对第一轮环境保护督察整改情况开展“回头看”。进驻当天,督查组就接到多起关于鄂州葛店经济技术开发区臭气扰民问题的群众投诉。11月2日,督查组不打招呼,直奔现场,突击检查。

11月13日,国家生态环境部在官方网站通报称:“鄂州葛店开发区敷衍整改,臭气扰民问题依然如故。”当日,蒋超良批示:“要查处这起敷衍整改的问题。”王晓东批示:“要实打实、硬碰硬整改问题。”

这无疑是当头一棒!葛店开发区1990年7月成立,在其起步规划的4.62平方公里范围内,有各类企业76家,其中规模以上生物医药企业8家、化工企业12家。由于早年缺乏统一规划,这一区域的医化企业与居民区杂糅,废气排放影响周边居民正常生活。事后,葛店开发区挂职结束、已调回鄂钢能源部工作的李云透露了一个细节:督查组当时要查看整改材料,时任开发区环保部门负责人找了两个多小时都没有找到,尽管葛店的历史遗留问题“情有可原”,但这一不当行为令督查组成员“震怒”了。

李云浙江大学环境科学系毕业,他在葛店挂职两年时是分管环保工作的副主任,2018年8月离任时特别留下了开发区生态环境整改报告的电子版和纸质版。“没有办法,一样受到牵连,我和当时刚调任省交通厅副厅长的李军杰都受到党内警告处分。”李云说。

仅由于一个人的细节疏忽,就导致李云在任时带领团队所做的努力前功尽弃。5年至8年完成整改的计划被推倒重来,新方案要求在5年内耗资40亿元,彻底完成人口密集区医药化工企业的关改搬转工作,并同步新建总面积1.46平方公里的大健康产业园。有了“敷衍整改”的结论,再解决问题自然要“不折不扣落实”。

葛店环保事件一度干扰了鄂州前行的节奏,包括机场建设在内。王立在多个场合说:“国家级开发区葛店是鄂州眼前的重要经济支撑点,其税收占了全市的三分之一;围绕货运机场建设的产业布局,是全市中期的经济增长点;而以大梁子湖水域为引领的环境保护则是管长远的生态红利。”建机场本身就令市财政吃紧,他为此已暂缓了诸多项目建设,可如今“雪上加霜”。

11月15日,拟任市长刘海军紧急赶往鄂州报到,次日即奔赴葛店开发区现场,督察医药化工企业废气扰民问题整改工作,颇有点“火线上岗”的味道。11月20日,鄂州市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召开,会议决定刘海军为鄂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代理市长。要到2019年初市“两会”期间,刘海军才正式当选为鄂州市市长,这是必要的程序。

同一天,第八届亚洲物流及航运会议在香港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此次会议会集了来自全球36个国家和地区的物流、航运、电商等行业的2100多名业界人士。鄂州政府代表受主办方香港贸易发展局邀请出席,以鄂州机场为主体的核心枢纽项目首次在国际话语平台招商路演。在化解葛店环保难题的同时,刘海军还要紧握机场建设的“接力棒”。他很快收到了一个好消息:12月6日至7日,机场可研报告在北京顺利通过国家发改委组织的专家评审。

12月12日至14日,刘海军带队先后到广州、深圳考察,重点拜访招商局蛇口工业园有限公司、顺丰集团、富力集团和香江集团等,首先打出的“牌”就是机场建设。但他逐渐意识到,空港经济带动地方发展是一个渐渐展开的蓝图,谋远不忘眼前急。在这个问题上,他紧随王立的“依武而昌”战略,加快与武汉协同发展,承接光谷东溢资源。

12月25日,民航局公布首批“四型机场”,即“平安机场、绿色机场、智慧机场、人文机场”的示范项目,鄂州机场建设规划名列其中。借此机会,顺丰向社会首次公布鄂州机场主体工程转运中心设计方案:这是一个“王”字型指廊结构的工业建筑群,如同一个巨大的飞行器漂浮在机场上方;跑道两端,长江与花马湖两条水系前后呼应;转运中心正面,“山”字造型建筑巍然而立;转运中心内部,可供货物拖车无障碍往返。

两年前,中南建筑设计院与荷兰范德兰德物流公司、美国兰德龙·布朗航空规划公司携手,最终在参与转运中心设计方案投标中脱颖而出。“这意味着中国设计企业在大型专业航空货运机场领域实现了零的突破,项目设计横跨航空规划、综合交通、多式联运、物流、货运分拣、建筑工程、市政工程等多个领域,设计要求极为复杂。”中南院副总经理刘常明说,这个项目的设计至少要满足3个要求。

时效性。“次晨达”,是顺丰公司的核心产品战略,即头一天寄快递,第二天上午收到。除去收发件及运输时间,要求在机场内中转期间,先完成飞机卸货、拖车运输至转运中心,再完成分拣、拖车运输至登机等繁杂流程。

超大规模。项目按照货邮吞吐量2030年330万吨、2045年750万吨规划设计,一期建设建筑面积约68万平方米,远期规划建筑面积达117万平方米,相当于2.4个天河机场T3航站楼。

灵活性。货运量、货件目的地及类型会因环境、市场的变化而变化,仅凭大数据很难预测精准,这就要求设计根据市场需要,可调整机场设置。

“规划的核心策略是转运中心实现飞机接驳中心、全场货机位中心、分拣设施中心‘三心合一’。”中南院第二设计院总建筑师张韵波介绍,“王”字形指廊结构,竖线部分为货物传送分拣区,所有货物在此处理;横线部分为分区管理的指廊,分别服务来自不同方向的航线。这一结构能实现中心到各个远端距离均衡,且飞机滑行时间、拖车运输时间、转运中心处理时间得到最大限度压减。

效率优先的同时,这还是一个可以“生长”的设计方案。就是说,转运中心构型可满足不同阶段需要,分阶段建成“T”字、“工”字、“干”字、“王”字形等不同构型,且每一种构型都具备完整的运行链条。经美国机场研究中心一个月的反复仿真模拟,测算出中南院团队方案的综合时效排名第一。

也在12月25日这一天,事关机场净空服务的高山无线电监测站正式投入使用,从立项到竣工历时一年。这是一个“寂寞岗位”迎来的聚焦时刻。

“如果不是要建机场,很少有人会关注我们的工作。”湖北省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办公室鄂州市管理处“藏”在鄂州市主城区的一栋居民楼里,“70后”管理处处长柯慧调侃道。

“维护空中电波秩序正是无线电管理的职责之一,从机场选址阶段就需要我们参与,起初以为按惯例提供有关技术资料就完事了。”他带着6人团队加班加点,在市政府先期提供有关机场场址的29份要件中,有两份与电磁环境测试报告有关,提交时间分别是2014年12月和2015年4月。

到了2017年5月,省无线办在全省范围选址建设两座高山无线电监测站。“当即意识到机会来了,而且可以和正在审批的货运机场建设挂上钩,工作几十年终于能搞大项目了。”临近退休的赵友良科长浑身来了劲,和同事们一起在规划、国土等部门的指导下,一周内将鄂州境内所有山头跑了一遍,先是预选白雉山、麻羊垴、上张家山三个点,最后定在上张家山。

“新建高山无线电监测站,可与办公区的监测点交汇在某个区域,便于更精确定位,既可以覆盖城区,也能为机场净空加强服务。”柯慧说,他们及时向分管副市长程少云和市政府副秘书长易春明汇报,推动鄂州首座高山无线电监测站获批立项,并如愿被列入核心枢纽工程当年底集中开工的前期基础项目之一。

“天气好时,站在办公室上方的铁塔旁可与新建天线塔遥遥相望。这两套设备同时启用,可实时监测16组关于广播、航空的信号,分别比过去增强了16倍。”2001年参加工作的金体维科长在电脑屏幕上演示他们的“大项目”如何工作,也展望着今后机场投运后带来的工作变化。

已没有单位再持怀疑态度或不同观点

由于征迁困难,花马湖上下湖连通渠工程需延后完成通水。为争取工期,物流机场公司修建临时导流渠将北部湖区与下湖连通,先保障主湖区排水施工,到2018年底排干主湖区水体后,正式从回填展开永久性施工。

对于机场工程来说,2019年是承上启下的关键年。按省指挥部年初要求,全年要实现审批工作全面收官、项目建设全面开工、重点问题全面击破,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计划完成投资近50亿元,其中走马湖工程17亿元、机场工程30余亿元。其中,机场工程细分为征地拆迁、土石方工程、飞行区工程、航站区工程等。

第二,确保走马湖工程如期完工。6月底,走马湖水域跑滑系统、转运中心区域完工;8月底,走马湖水域飞行区其他跑滑系统、航空公司基地及其他建筑物区域完工;12月底,工程全部完工。

第三,全面完成前期工作。3月底完成施工图设计,同步启动机场项目临时、水电工程建设;6月初机场土石方工程、市政网管工程、航站楼工程、货运区工程、供水供电工程全面开工。

“特別到了下半年,要完成航站楼、货运区等项目主体结构,如此才能实现年内出形象的目标。”陈国华说。

陈国华上任半年内,项目推进发生扭转性变化,把过去耽误的进度抢了一大半回来,除了建设现场的直观感受外,最直接的变化还有相关申报一一过关:1月11日,机场可研报告获国家发改委批复;1月31日,机场初步设计方案通过民航中南局组织的专家评审。

鄂州机场的主要功能是货运枢纽,特点是夜间飞行量大,正是居民休息时间,而在机场跑道南面,正是居民较密集区。然而,由于机场场址的东向、北向都是长江,往西是燕矶镇,南边则是铁路、公路穿过,可以调整的空间十分有限。为此,省市生态环境部门经反复研究,向设计单位提出了进一步优化调整飞行程序的建议:确保90%以上数量货机由南向北起飞、由北向南降落,同时尽可能采用连续下降进近程序,从而有效降低飞机噪声影响。

“如遇极端天气和特殊情况,可以调整起降方向,并从夜间转至白天起降。”市生态环境局(原市环保局在机构改革后改用现名)审批科科长曾玉生回忆,机场公司最终采纳了省市生态环境部门关于噪声预判的建议,并写入了预可研、可研报告中。“我们在规划建设前期听取了多方意见,采纳生态环保部门的建议尤其多!”机场公司一位负责人表示,正是基于生态环境许多细节方面的周全考虑,机场建设才赢得越来越多老百姓的支持。

2019年春节长假后复工第五天,2月14日,王晓东带领黄楚平一行赶赴货运枢纽机场项目工地调研。

驱车驶入机场建设核心区,毗邻黄山的1号便道钢栈桥桥头的简易门楣上,是蓝底白色字样:“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花马湖水系综合治理近期工程。”再往前走就是施工区,外围空地停放着施工方中建三局的各式铲车、挖掘机、碾土机、载货车、洒水车等车辆设备。另一旁,数台铲车正张开铁臂,鏟土修补道路。

王晓东先走上机场核心区1号便道钢栈桥,详细了解项目建设进度和存在的实际困难。得知征地拆迁平稳有序、项目审批取得重大进展、前期建设顺利推进,他高兴地说,项目建设进展快、效率高、社会稳,实现了“2018年打基础”的阶段性目标。

沿施工便道东行,不时碰到运江砂或石料到工地的大卡车,一趟趟来回穿梭。约5公里后,驶抵花马湖水系重要组成部分的走马湖畔,几十台机械忙着铲砂、清淤,轰鸣声此起彼伏。在2号便道钢栈桥,他仔细查看走马湖水系改造等配套工程建设情况。

“走马湖清淤难度很大,最深的淤泥深达14米,常规履带机械一下子就陷进去了,只得调来专用水上清淤机。”陈国华介绍,待清淤全部完成后,预计回填及地基处理共需近亿方土石料,目前仅填了200多万方。

“坚持4年建设目标不动摇!”“切实解决用地、筹资、环评等实际问题。”随后,王晓东在现场办公会上指出,核心枢纽项目是补齐航空短板的“国字号”工程,是湖北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对增强我省在中部乃至全国发展格局中的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着力把国际物流核心枢纽打造成为稳增长的关键工程、竞争力强的长板工程、培育中部强大市场的标志工程、高质量项目建设的示范工程。”

“新年伊始,省政府一把手在第一时间用第一力度抓‘头号工程’,向全省释放了干事担当、抢抓机遇、苦干实干,以项目投资促进湖北高质量发展的强烈信号。”王立在一周后的市委常委会上强调,在如此好的势头中,要进一步坚定信心,消除一切障碍,把机场建设推向高潮。

“已没有一个单位对鄂州机场建设再持怀疑态度或不同观点。”王立回顾过去一年的明显变化,特别致谢武汉海关支持力度大,分管关长先后4次到鄂州手把手指导报批,鄂州海关很快获批设立。就在年初,来自武汉海关的方涛、倪雄武、邓晗、吕骤、周志程等同志,与原鄂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13位本地干部一起,共同开启鄂州海关前期筹备工作。

会议还议定:在2月13日省长签字同意鄂州市临空经济区实施方案的基础上,加快推进报批工作,并要求鄂城区牵头负责制订还建房分配、土地征收、被征地农民市民化、企业征收搬迁、维护社会稳定等具体工作方案。同时,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与省自然资源厅沟通联系,协调解决市临空经济区建设用地问题。

一直以来,河道砂掺和普通石料资源加工而成的砂石骨料是基础设施建设用量最大、不可替代、不可或缺的材料。但在长江大保护趋严的背景下,砂石的可采区、可采量均大幅缩减,进而造成回填备料日益紧张,价格自然“水涨船高”。

按此前与顺丰公司签订的协议,鄂州市政府连续3年每年从市财政拨款7亿元补贴回填,如今成本已远超预期。情急生智,各方出谋献策:物流机场公司建议利用长江弃砂,“转废为宝”;市自然资源与规划局则指出,机场跑道南侧3座山丘需降高净空处理,正好可产生大量土石。

2019年1月,鄂州市政府成立长江航道疏浚弃砂综合利用工作领导小组,由两位市领导担任领导小组正副组长,已调至物流机场公司工作的李如峰以对外协调和审计监察两重身份参与具体工作;3月,机场公司捧回“尚方宝剑”———《水利部长江委员会关于鄂州市长江航道疏浚砂综合利用意见的函》,明确2019年度利用总量235万立方米,确保航道疏浚砂用于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建设;4月,鄂州利用政府平台公司购得土石开采权,为机场建设无偿提供价值10亿余元、近2000万方的土石。

弃砂利用主要成本在于运输,如采用传统汽运方式,转手环节多,费用高,且监管漏洞多。于是,物流机场公司决定在江边建临时码头,通过3.8公里管道将弃砂直接吹填到施工区,如此结算,一吨砂只要23.35元,比市价低上百元。

弃砂利用将触动个别既得利益者,难免暗潮涌动。为此,李如峰呈送报告建议弃砂利用要遵循“16字原则”:指定地点,管理清晰,事前约定,通过监理。特别是量的管理,一要1对1,每次只有一个标负责接收转运弃砂,日吹日收日清,轮流接收;二要有单据,EPC、长江航道局、监理、发包人各执一联;三要用数字化手段加强现场施工记录。

“千万不要搞出糊涂账来!”4月19日,陈国华在报告上批示,这是警醒,也是保护。

多项前沿技术投用机场建设

5月16日,水利部颁发《新建湖北鄂州民用机场工程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准予行政许可书》。“总算落了地!”已调任市政协副主席的吴学富不由感叹,“机场建设从选址落地到项目审批,各部门都在出具支持意见,但回头看来,以环保、水利、农业农村等部门尤为困难,幕后付出甚为艰辛。”

6月底、7月初,鄂州出现大雨,位于花马湖水系上湖区域的青山截流港水位一度涨到17米,达到警戒水位。7月4日,核心枢纽的控制性工程———花马湖水系综合治理花马湖二站两台机组开机试运行,宣告花马湖水系综合治理近期工程全线贯通。当天正值暴雨,位于燕矶镇付家湾的泵站向长江抽排水仅1小时,青山截流港湖面水位便下降了60厘米,防汛警报很快解除。

花马湖二站泵房约40米高,矗立在花马湖与长江的交汇口,泵房内安装有两台机组,泵房后还有一道闸门。泵站设计流量为每秒75立方米,当月还将新增4台机组,其主要功能是暴雨时将花马湖内的水抽入长江,同时通过调节闸门防止长江涨水后倒灌花马湖。

花马湖是一片湖泊密织的湖群,流域面积291平方公里,由花家湖、走马湖和黄山湖组成,当地人称为上湖、中湖和下湖。鄂州机场则像一个不规则的长方形位于中湖水域,阻断了上湖与中湖之间的连通。花马湖二站在上湖的最上方,靠近长江;原已建成的花马湖一站则位于中湖的最下方,靠长江更近。

花马湖水系综合治理包括河道整治、新建闸站、退垸还湖和水系连通。负责施工的中交二航局项目部副总工程师龙行介绍,河道整治是通过清淤等措施将近21公里的河道拓宽,将上湖的水引到青山截流港,如遇暴雨水位过高,则通过花马湖二站将水抽排长江;水系连通则是再上湖与中湖间新建一条长6.69公里的连通渠,保持水系畅通;如果中湖水位暴涨,花马湖一站可抽水排入长江。

“机场首尾两个泵房,可保机场运营安全。”龙行介绍,待花马湖水系综合治理近期工程全部完成后,届时机场可抵御50年一遇的洪水。

头顶烈日,沿湖走还可看到,连通渠两岸边坡上长满花草,郁郁葱葱,生机盎然。半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裸露的岩土,随后铺上了混凝土。混凝土护坡,怎么可以长出花草?

“我们采用了一种新型的生态环保混凝土,进行环境美化。”中交二航局项目部副经理王松介绍,连通渠护坡最低10米,最高40多米,如采取传统模式护坡,直接浇筑混凝土,将是一片寸草不生的光秃秃景象,与周边湖光水色极不协调。出于生态环保考虑,最终放弃了传统模式。

经多方走访,该项目部选择与武汉一家专业公司合作,针对当地的地形、地质、土壤、气候和植被等现况,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植被混凝土生态护坡技术”。这项技术以水泥为黏合剂,加入植被混凝土绿化添加剂、有机物以及沙壤土、植物种子、肥料、水等,组成一种混合料混凝土,经均匀搅拌喷在护坡上,留有一些细微的孔,利于花草、灌木生长。

4月喷洒护坡,到了6月就长满花草。王松表示,生态护坡早期以草本植物为主,形成绿色屏障;后期演替为灌木为主,形成错落有致、长期稳定的生态系统,既有四季常绿的效果,又可利用植物根系稳定岸坡。不过,这种生态护坡投入费用要比传统护坡高30%以上,长2公里、面积4万多平方米的连通渠护坡投入超过千万元。计划在年内,还将对花马湖二站、花马湖航道整治水域全部按此模式护坡,共计长达24公里。

8月盛夏,经过10个多月的抽水、清淤和地基处理,走马湖昔日水面渐渐成了广阔地面,数百台工程机械正在其上进行强夯作业。与此同时,一排排塑料排水板间隔有序,插入低洼的回填地面。

淤泥易产生不均匀沉降,不宜做天然地基,而且淤泥深度不同,采取地基处理的方式亦不同。“深度小于3米的区域较为简单,关键在回填之后的强夯处理,而深度大于3米的区域占了80%左右,要采用‘堆载预压’方法。”中建三局走马湖项目技术负责人郭宇航说。

“类似于在‘豆腐块’上插吸管,将水吸出后压成‘豆腐干’。”他以“挤水分”来解读这一过程:抽干水后,在湖底先铺土工垫及砂垫层作为水平排水层,同时起到提高地基承载力的作用,再往上覆盖75厘米以上的江砂,将塑料排水板竖插到底,然后通过填筑土石对淤泥施压,慢慢将水“挤”出。为缩短“挤水分”时间,施工人员在面积近百万平方米的地面又堆载高6米、约500万方的土石。

从抽干水后到加载土方填筑完成约需4个月时间,然后进入沉降期。“‘堆载预压’达到地基处理设计要求需耗半年。”郭宇航说,最后是约2个月的卸载期,即将多余的土石方移除,达到全场统一的20米设计标高。整个过程持续一年有余,中建三局承建部分预计要到2020年4月完工。

每隔一段時间,中建三局、中铁北京工程局两家承建单位的工程师们都要为机场工地上的碾压机、插板机、强夯机等设备调试数字化终端。通过卫星定位接收信号,这些工程机械产生数据上传,业主、监理和施工方均可通过平台实时交流,便于及时掌握施工的质量、计量、进度等,提高项目管理效率。

“你看,夯点出现偏移、漏击,一目了然。”在中建三局项目监控中心,工程师余和刚指着电脑屏幕上的导航图说,排列整齐的圆点即夯击轨迹,如出现偏移或空白则表明未达标。此外,还有运送次数、碾压时速,填筑力度等指标,“出现异常情况,监控人员很快可从移动终端收到警报”。机场工地已有600余台工程机械实现数字化统一管理,采集机械各类关键施工运行数据。“这也是中国建筑集团在湖北省内首次大规模使用数字化终端设备。”余和刚说“国内机场建设中,无人驾驶压路机技术也是首次使用。”近年来国内大大小小机场建设,中铁北京工程局多有参与,项目负责人杨京说,该公司研发的这项技术可设定最优化的振动频率和行走速度,以取得最佳的压实效果,既降低了劳动强度,又实现了节能环保。

“核心枢纽工程系列项目建设中,少则需投数十亿元,多则上百亿元,而且要同步推进,这在建市以来可以说史无前例,任务相当艰巨。”随着工作日益深入,刘海军渐渐感受到了资金压力。如花马湖流域综合治理规划总投资47亿元,近期工程约33.5亿元,加上征迁安置18亿元、失地农民社保6.5亿元,均主要由市政府承担;还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投入,如机场快速通道从外围改线,比原计划增加了19亿元。此外,全球最大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生产基地、全球首个大规模基于第三代半导体的光电芯片项目先后开工,再加上地铁葛店段、电厂扩建三期、5G商用网络、半导体产业园以及系列临空型项目等,鄂州在建工程总投资额达300亿元以上,创建市以来历史新高。

破解用地指标不足的问题,更是颇费周折。为此,鄂州市政府成立工作专班,负责机场建设用地整卷报批工作,力争手续尽快到位,用地全面合法。截至2019年8月,机场建设累计获批先行用地5000亩。“鄂州上下倾情倾力确保无障碍施工,但仍不断有重难点问题亟需化解。”刘海军说。

四、启航

“如果提前了解了你们要面对的人生,不知道你们是否还会有勇气前来。”这是电影《无问西东》的开场白。

“如果当初的决策者知道我们近些年已经克服以及正在面对的种种困难,不知道他们是否还会不辞劳苦,倾尽心力将货运枢纽机场引进鄂州落户?”这是建设者们在现实中发自肺腑的感慨。

“鄂州相当不容易!”王晓东在2020年底召开的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讲,鄂州面积1596平方公里、人口刚过百万,相当于一个大县,财政收入总量不过百亿元,却要承建投资上千亿元的大工程。

中国首座货运枢纽机场落户,怎会不知道这是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但等到机场建成而且发挥效益时,许多全程参与的骨干人员都年近花甲甚至早已退休赋闲。

人类历史的进程,往往与这些能够坚守,推迟获得满足感的人有关。如果只着眼当下,航海家何必冒险耗费数年时间去远航,科学家又何必穷尽一生去寻找某个未知的物质。“这是管长远的国家战略工程,是为子子孙孙打造的良心工程!越到攻坚冲刺之际,越要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情怀!我们之所以拼尽鄂州十年家底,自掏腰包600余亿元,就是要给这座城市一个更具竞争力的未来!”王立2021年初的动员令情真意切。鄂州市政府研究室一份课题研究报告表明:“鄂州机场、鄂咸高速、武阳高速、机场高速、燕矶长江大桥等大型工程共占用我市基本農田5813亩和耕地11097亩,机场建设配套项目和产业项目也需要大量用地指标。为此,我市2016年至2018年购买耕地占补指标15900亩,价款18.6712亿元;2019年购买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总面积5961.8395亩,价款19.234亿元,给财政增加了巨大的负担。”

此时,王立想必已知道自己即将告别这座工作近5年的城市。“当初一腔热血承担下来,如今更需要艰苦努力和勇敢面对,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光荣和使命。”在伟大的时代,恰好遇到了伟大的工程项目!约6000万湖北人乃至14亿余中国人,不是每个人的一生都会有这样的机遇。

正义总是对的,热血总是热的。但最终考验所有参与人员的,是定力、智慧和耐心。自助者天助之,一座即将起飞的城市,正靠自己的努力逐渐走到和世界对话的舞台中央。

王卫正式考察施工现场

11月9日,总投资9.25亿元的鄂州机场供油工程开工;11月10日,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赵峻一行到鄂州调研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建设,铁水联运、空铁联运成了主要话题;11月17日,“王”字地标建筑———机场转运中心2529根桩基全部打下,中建三局项目团队仅用67天完工,比计划提前24天。

此时再看施工现场,你会发现东西两条长3600米、宽45米的跑道正延展开来。与偏西侧的黄山2号山逐渐被“削”低相应,中心地带的空管塔台正稳步“攀”升,到11月19日已开始第八层的混凝土浇筑。站在水泥塔身前抬头看,顶部包裹着蓝色围挡,恰似一朵“蓝顶蘑菇”。

11月的最后一天,连绵几日的阴沉天气突然放晴。这一天上午,王卫一行从深圳乘专机飞抵武汉,先是在东湖宾馆红梅厅拜会应勇、王晓东,然后在梅岭厅餐叙,就加快推进项目建设达成共识。略作休息,省企两班人马一同赶往鄂州,这是王卫第三次正式到访鄂州并在疫后首次走进施工现场。

由于行程紧凑,只安排参观物流机场公司工程指挥部数字化中心。仅从外观看,这一建设面积近千平方米、外墙刷灰的平房并不醒目,但一跨入门顿感眼前一亮:20多家施工单位的200多位技术人员正忙碌着,一个标段、一组电脑、一班人马……内饰处理一律泥青色,正面墙上五幅图从左到右一字排开,显示着这里的与众不同:路易斯维尔机场平面图、孟菲斯机场平面图、鄂州机场效果图、香港机场平面图、莱比锡机场平面图。

“这里是管理整个施工现场数字化设备的中枢,已孵化、投入的新技术达20多项。”大厅右侧墙上三面视屏依次播放施工方“民航建工”、监理单位“北京颐和”和BIM(建筑信息模型)咨询“电建贵阳院”制作的宣传片,这些宣传片刚刚在10月底由民航协会举办的厦门“四型机场”(平安、绿色、智慧、人文)成果展期间推出。

约半小时后,项目推进会在会议大厅召开,50多位参会人员人围坐在一个长8.5米、宽5.2米的机场沙盘四周。“虽然机场公司会同各成员单位想方设法追赶工程进度,但2019年因‘缺砂、缺土、缺钱’导致项目建设有所滞后,今年又受疫情、汛情影响,造成主体工程建设进度缓慢,转运中心、航油工程尚未大规模建设,离今年基本建成的既定目标还有较大差距。”时任湖北省发改委主任程用文的发言没有回避困难。

他特别提到在第三季度,指挥部办公室已先后主办或承办了项目调度会6次、省政府领导专题会3次,协调解决了影响项目建设的批次用地指标、土石方补贴款资金支付、征地拆迁等棘手问题,并表态将高标准谋划好“冲刺之年”的筹备工作。

这一开场白实质是当天会议的基调,也是王卫来访的首要原因———机场建设进度亟须加快。李忠禄发言除了陈述鄂州方面的努力外,着重在用地调规和产业招商两个方面提出了“请求支持事项”,前者涉及综合保税区和顺丰航空物流产业园项目。同时他还透露,“市政府已于11月25日专门向省人民政府去函请示,请求省政府就新加坡新科宇航MRO项目落地所需补助资金2.73亿等问题予以支持。”

陈国华是来交答卷的:机场飞行区土石方工程逐步收尾,近3年土石方挖填近万方,相当于完成整个机场建设工程量的六七成;近400万平方米的飞行区场道以及航站区、空管塔台、航油码头、转运中心等主体工程已全面铺开;启动机场运营保障体系和运营基本团队建设,开展机场航线航班布局研究与申报,启动机场使用许可证申办相关前期工作。

顺丰发言代表是集团副总裁、首席运营官许志君。他两次提到“鄂州市各部门及临空经济区管委会的大力支持”,主要指转运中心的“容缺办理”和产业园的用地调规,并介绍了该公司在黄冈的生活配套中心、培训中心两大项目的建设进展。

“为服务湖北产业发展,顺丰集团提前培育枢纽流量。”接着,许志君一一解读“顺丰作为”:推动“汉货回汉”为湖北光电和生物产业提供全供应链服务;在交通部、科技部、国家邮政局的指导下,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牵头组建国家智慧物流技术创新中心;与新科宇航签署框架协议,引领构建航空产业集群;协助鄂州引导产业进入枢纽综合保税区已达23家;规划设计顺丰集团仓库网络中心落户鄂州。

“机场开建以来,配套设施与主体工程始终同步推进,甚至超前。主体工程总计耗资300多亿元,而周边大大小小配套项目累计投入已超600亿元,仅征迁土地一项,除了机场内征拆6000多户、场外征拆1000多户外,噪声影响区需迁5000多户,还有各类道路施工涉及6000多户,这些投资量将是大家眼前所见沙盘的两倍以上。”王立脱稿了讲了5分多钟。

会场投影的鄂州卫星图上,呈现一个东北至西南方向斜放的长方形轮廓,这正是机场雏形。而在3年前,这幅图所显示的范围还是山陵丘壑、河港湖汊、村居厂房聚集的地貌。“我们要坚定信心,现在面临的困难和往日面对的都不可同日而语,要科学谋划,共同开创中国民航史上的新纪元,保质保量打造样板和标杆。”王立甚为动情。头天下午,他还带领市区两级主要干部聆听中国民航大学曹允春教授的讲座,并“现学现卖”:作为中国第一座专业航空货运枢纽,鄂州机场与国内现有的238座民用机场不同,从选址、审批、开建直至投运都没有先例可循,都将面临严峻挑战!

掌声中,王卫扶了扶黑框眼镜,一口不太标准的普通话。他8岁时随家人移居香港,这一年是中国改革开放元年。就在一个多月前,10月28日,也就是他50岁阳历生日的第二天,《2020胡润百富榜》出现了备受商界关注的一幕:王卫以2400亿元身价超过李嘉诚,首次位列香港富豪榜首位。

“一开始我说想干这个项目时,到处都听到的是‘不可能’,跑了许多部门都碰壁,现在看来,我们每走一步都在创造奇迹,而且已创造了许多第一……我们一定要做不一样的事业,在座的每一个人都是拓荒者。明年机场建成投运,是非常有意义的事,对湖北和国家都是全新的平台,有不可估量的价值,是值得子孙后代为我们感到骄傲的项目!”他的发言简洁有力,直抵人心。

“改天换地”时刻都在发生

12月1日至2日,中共湖北省委第十一屆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在武汉举行,审议通过《中共湖北省委关于制定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要将“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纲”和“魂”,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

“打造国内大循环重要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加快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打造民航客货运门户‘双枢纽’,完善‘空铁公水’无缝联结、多式联运集疏运体系”……规划建议中,不乏对“鄂州作为”以及“货运枢纽机场建成运营”的期待。“加快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更可看作对国家“十四五”规划关于“优化行政区划设置,发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带动作用,建设现代化都市圈”这一阐述的呼应。

迈入初冬,干冷天气居多,亦是大型露天工程施工的黄金期。12月9日,当湖北省政协主席徐立全率部分驻鄂全国政协委员、省政协委员走进鄂州机场工地时,看到了一个个项目建设如火如荼的场面,“改天换地”时刻都在发生。陪同人员中,恐怕李兵最有“沧海变桑田”的感触,这是他离开鄂州近3年后首次以省政协常务副主席身份到访曾经奋战的这片热土,“确实大变样了!”

当天,机场员工宿舍楼主体结构封顶,成为鄂州机场首个主体结构封顶的单体建筑;紧接着,航站楼钢结构顺利完成首吊。“机场核心部位———转运中心地下工程提前完工,地上结构主轴部分即将开建。”物流机场公司飞行区部部长助理陈少围手指塔台不远处说。

按计划,总投资700亿元、全长约360公里的武汉城市圈大通道两天前开工,预计总投资125.61亿元的燕矶长江大桥已经启动,总投资27亿元的机场运营期重要通道———S203改造全线开工,一期投资27亿元的机场高速公路即将开启主线施工,投资1.6亿元的机场双回路供电工程开建,机场片区及周边的供水、供气、污水治理等项目也在推进中。

走进民航建工项目部,委员们对建设者“建一个机场、树一座丰碑”的精神充满钦佩之情,对鄂州积极对接“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的区域发展布局、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的主动作为表示赞赏。徐立全表示,省政协将围绕建设临空经济区、综保区及自贸区,加大财政和土地政策支持力度,创新“公铁水空”多式联运等展开调研并建言献策。

12月10日,武汉市政府官网发布《武汉市推进物流降本增效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其中提到:“优先发展‘双枢纽’航空货运网”;“着力推进武汉天河机场、鄂州机场运营合作对接,加快天河机场与鄂州机场之间快速通道建设,巩固武汉天河机场中部地区国际门户枢纽地位,推动鄂州机场建成一流航空货运枢纽。”

相隔不到半月,曹允春又来到鄂州,和他一起被邀请的还有中国航协航空物流委员会罗军等业界知名专家及省发改委、民航湖北监管局、武汉铁路局、鄂州市临空经济区、鄂州海关、省交投和顺丰公司等单位代表。他们参与评审《湖北国际物流机场有限公司“十四五”及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及《湖北鄂州民用机场国际货运站前期研究》。

“砰!”12月17日10时,一声巨响后,机场跑道规划建设区域,一栋40米高、8800平方米的鄂州长江容器机械厂9层综合楼在3秒钟内轰然倒地。这意味着机场核心区企业征迁完成“最后一爆”,现场掌声四起。

长江容器机械厂是鄂州市一家年销售额过亿元、在业内颇具影响力的企业,拥有压力容器设计、制造、安装等国家级资质认证,产品用于国内诸多重点工程建设项目。由于该厂地处鄂州机场核心区,占地170亩的厂区被纳入征地拆迁范围。

“支持国家重大工程建设,我们义不容辞!”长江容器公司董事长曹祥胜介绍,拆旧厂、建新厂同步进行,通过一年多协调,企业已在相距不远的花湖开发区筹建新厂,预计2021年3月投产。

“专家组讨论会商,最终一致同意往西南定向倾倒总体爆破方案,通过毫秒延期爆破技术,精确控制单响起爆药量,有效降低爆破震动并精确控制楼体各部分的塌落顺序及姿态,实现塌落触地冲击的主动控制。这是公司继走马湖项目后再次参与鄂州机场建设。”武汉爆破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刘昌邦说。

尹彬说,鄂州市临空经济区自筹备期即提出服务机场大规模无障碍施工的目标,到今年4月机场建设用地正式获批前,已提前完成核心区5596户居民房屋征迁工作;8月,核心区剩余22家企业拆除21家。长江容器公司拆除后,累计分期分批交地1.7万余亩。

武汉与鄂州间的“同城”“一体”虽然没有预期那么顺利,但极富“想象”空间的信号不断在释放。12月18日,中共鄂州市委第七届委员会第十一次全体会议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中共鄂州市委关于制定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打造武汉城市圈同城化核心区”。

更强烈的信号来自“光谷掌门人”陈平的到任。12月22日,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周静在鄂州市级领导干部会议上宣布省委决定:陈平任中共鄂州市委委员、常委、副书记。履新鄂州前,陈平在武汉市招商引资领域资历深厚,并在武汉东湖高新区(即“光谷”)担任管委会主任一职整整3年。当天下午,她和王立一起为新建成的临空经济区产业展示中心揭牌。

仅3天后,武汉市委常委、东湖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汪祥旺率东湖高新区党政代表团到鄂州考察,王立、陈平陪同考察并出席座谈会,就两地协同发展总体思路深入交流。一年半前,即2019年7月9日,同样的场景曾在葛店开发区招商展示中心上演,如今陈平的角色发生了变化。

耐人寻味的是,省委组织部几天后的干部任前公示进一步“拉近”了两座城市间的距离:陈平的原岗位将由一位鄂州籍女性、时为武昌区委书记的刘洁接任;曾担任鄂州市常务副市长、正在省文化与旅游厅副厅长任上的杨军又出现在鄂州人的关注目光中,他将履新武汉市副市长。

12月31日上午,随着数十台装载机、压路机、挖掘机进场,占地578亩的鄂州机场顺丰航空基地开建,几乎同时,转运中心开始调装第一根梁。顺丰航空基地总投资36.97亿元,总建筑面积38.4万平方米,计划将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融入机坪工程、地面勤务工程等设施建设,提升基地工程智慧能级。“作为机场主体的配套项目,基地将是航材跨境供应链中心所在地,也将是航空维修产业起步的地方。”顺丰控股湖北枢纽项目部总监桂旭说。

当日启动的是一期项目,总承包方———中国铁建中南分公司高级工程师刘鹏介绍,项目包括1号地服维修楼、2号部件维修楼、3号动力站及配套工程,预计2022年初建成,其主要功能包括特种车辆维修、集装板箱维修、污水处理机房、消防泵房、高压配电室、变电站、直流电源间、安防监控室等。

“虚拟孪生机场”同步建设

2021年1月2日上午,湖北省首条、全国第四条跨市域的地铁线路———武汉地铁11号线三期葛店段开通运营。葛店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高飞在鄂州市领导干部微信工作群中“表态”:“这个冬天,鄂州开往武汉的第一列地铁已于10时56分发车。我们一定同步做好疫情防控,请各位领导放心。”

尤为令人兴奋的消息来自机场。2020岁末至2021年初,24家施工单位交出“零返工”的成绩单。“这与数字技术首次在我国机场建设中全程深度运用密切相关。”物流机场公司信息技术部主管潘乐说,这里提及的数字技术主要指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

BIM模型需在施工前完成,再经模型自审、关联方审查、咨询方审查、综合會审以及物流机场公司总经理组织的模型审核会。机场动工以来,全国近三分之二以上的BIM专业人才陆续集聚,设计单位包括民航机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中南建筑设计院和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总院,咨询单位是中国电建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还有清华大学、同济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的10多位院士参与指导,300多位业界知名专家参与论证。

早自2019年11月起,每天上午8时半,冯晓平准时走进数字化中心会议室召开“审模会”。后来,氛围逐渐被带出后,“审模会”根据具体内容由机场公司分管领导主持:陈璋负责土建、跑道;李爱民负责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朱方海辖管的规划发展部分管设计和航站区建设;有空军工作经历的刘立新当然成了空管的“把关者”。令设计单位、咨询单位有些意外的是,有同济大学博士学历、42岁的朱方海也是操作BIM的行家里手。

“制作数字模型构件与机场建设同步,一起步即达百万级,并不断深化和细化,然后升至千万级,竣工时将达近亿级。”潘乐说,每一个构件都有编码,待鄂州机场建成时,近亿个构件将实现“合模”,一个与实体机场完全对应的“虚拟孪生机场”随之诞生。

“机场工程由内到外,BIM模型不仅可以精准复制,而且可以精准复核。”潘乐以跑道道面为例解读,由于跑道模型被切割成若干块,每一块都有编码,一旦发现问题,立刻可通过智能跑道监测和外来入侵物探测(FOD)两项技术的运用,很快找到位置,而在过去则要靠工作人员开车去现场寻找。

事实上,数字化中心正是尝鲜“按模施工”的成果,不仅是鄂州机场所有在建标段中的首个封顶工程,而且是首个在施工前对每个工序的每个构件都进行数字建模的项目。不同于按照平面图纸施工的传统模式,鄂州机场工程根据三维模型指导全程施工。每个项目施工前,将所有工序每个构件的尺寸、材质、外形、技术参数等转化为数据信息,并“复制建模”。

相较传统的二维模型,BIM模型实现了可切剖、可透视、可追溯,既能解决施工中空间排布等问题,又能加强质量监理和进度管控,有利于后期运营维护。“上千台(套)车辆机械和累计近万名各类参建人员都安装了数字芯片。”机场工程数字服务商———北京四维远见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刘磊介绍,登录智慧工地管理系统,就可掌握施工现场的人员、机械、配料和环境的实时动态。

“高精度模型指导高质量工程设计,进而支撑全过程工艺仿真。”作为鄂州机场BIM咨询顾问,电建贵阳院项目常务副总经理严沾谋介绍,包括基坑支护、钢筋、吊顶、龙骨、电缆等都做了模型,“妙到巅毫”。同时,设计阶段深度运用BIM技术,利于从源头解决传统设计中的错、漏、碰、缺等问题。

深度运用BIM技术,也对施工单位产生了无形压力。“干得很难受,光请十几人的专业团队就花了数百万元!”民航建工项目副总经理韩李一开口即显出天津人的爽快。这位36岁的技术骨干甚至多次向物流机场公司领导直言:“BIM技术用于高楼、市政公共设施等建设相对成熟,但用于机场建设的地面施工似乎有点小题大做。特别是常规范围内、可以看得见的部分没有必要,BIM建模应解决看不到、摸不清的部分,现在是一律下‘笨功夫’。”

“由于系统刚开发,需调试的问题很多,从2020年7月开工到现在,计量刚有点眉目,至少比以往施工多了4个月。”韩李介绍,除了画模耗时,审模需多长时间往往不确定。待模型通过后,由于提交时像素较高,还需轻量化处理,也就是一一切剖,再上传至质量验评系统。不仅如此,施工过程中的影像资料、纸质资料等也要上传系统。

由于进场较早,中建三局空管塔台项目总工程师舒红斌对“艰难磨合”的体会更深。正值疫情期间,舒红斌和BIM软件提供方只能线上讨论,一开始争执激烈,怎么都谈不拢。后来才弄清,双方对“检验批”这一概念的理解不一致,造成前期“各说各话”。

遇到新生事物,越让你感到难受时,或许正是你能从中学习受益的时候。“过去二维设计,对不同施工单位的交叉部分根本看不到,而三维设计则一目了然,可以及时修改,避免返工和重复施工,最后算总账是节约工期的。”黄维从土基到场道一直在工地指挥作战,对此感触不同,“影响工期的利弊权衡有待深入研究”。

“BIM技术自2011年起逐步用于国内机场建设,但像鄂州机场这样贯穿于勘察、设计、施工、质量验评、清单算量、后期运营维护等方方面面,多亏了冯总坚决力推。”物流机场公司计划合同部部长助理刘琦娟是天津大学在读博士,师从国内“工程造价鼻祖”———尹贻林教授。这位来自福建莆田的“90后”女工程师说,鄂州机场是我国目前唯一一个运用BIM模型清单计量计价的管理试点项目,而“这正是我2019年3月来这里的原因”。

鄂州机场参建方正参加编制民航局《民用运输机场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施工标准分册,已拥有13项基于BIM技术的著作权。“深度运用BIM技术,鄂州机场在这一领域的探索已进入‘深水区’、甚至是‘无人区’。”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四维公司董事长刘先林说。

智慧工地并不仅限于机场主体工程。2021年1月7日,随着桥梁桩基础施工、主线清表和清淤换填、便道施工及1号拌合站陆续启建,湖北省首条智慧高速公路———机场高速公路全面开工。同一天,民航局批复同意鄂州新建机场正式命名“鄂州花湖机场”,英文名称为“EZHOU HUAHU AIRPORT”。

“机场高速设计了车路协同、路网运行监测与预警等12大系统,将充分运用5G、北斗定位、量子通信、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构建以数据为核心的高速公路协同管控与创新服务体系,保障机场运营期间的网络安全,成为国内最‘聪明’的高速公路之一。”省交投鄂州机场高速公路项目总经理熊巍说。

中南勘察设计院高速公路机电部负责人牛朋超透露,机场高速按每公里近2000万元标准用于智能化建设。其中,运营商会在沿线建设至少15个5G基站,每个基站覆盖半径800至1000米,满足无人驾驶等多种功能场景应用;“利用5G技术,可以实现货车无人编组自动高效运行。”据他描述:10辆5G智能重卡在机场装好货后排成一列,只需一名司机在最前方车辆驾驶,其他车辆无须人操控,自动识别线路,安全有序通行。

据称,这一场景先在上海洋山港应用,覆盖范围包括东海大桥、洋山深水港和深水港物流园区。中国移动(上海)产业研究院高级工程师王宇欣解释,该项目是基于5G技术的“低时延控制、大带宽监控、高可靠连接”优势,通过实时监控、高精度定位、编组队列行驶等5G应用,大大提升了运行的安全和效率。

“无人驾驶车辆在机场高速通行,一旦通信网络遭到干扰,有可能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引入量子保密通信技术可有效化解。”牛朋超介绍,量子保密通信技术是当前唯一得到严格证明、能从原理上确保通信无条件安全的通信技术,能大幅提升党政军、交通、金融、医疗等领域的通信安全等级。2018年8月,省交投与国科量子通信网络有限公司在武汉签约,共同设立“国家量子保密通信骨干网络华中总控中心”,在全国率先建设省域量子保密通信网络。

1月15日下午,鄂州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召开,陈平被选举为鄂州市人民政府市长。而就在上午,她还陪同王立暂离会场,会见日邮物流(中国)有限公司总裁兼CEO杉冈正宽(Masaryk Sugioka)一行。此前一天,她以代市长身份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全力加快航空枢纽建设,将招商引资作为全市‘第一工程’强力推进项目建设。”

1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202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1015986亿元,首次突破百万亿元大关。按可比价格计算,中国GDP比上年增长2.3%,是全球受疫情冲击背景下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不停工,不停产,产能不能降!”

迎接农历辛丑牛年的脚步越来越近。原本以为大家都可以返乡团圆、走親访友了,万万没想到,河北、黑龙江等北方省份岁末年初暴发的疫情,让全国防控形势又陡然紧张起来。

“不停工,不停产,产能不能降!党员干部外出假一律不批,也希望工人们能留则留,特别是来自高风险地区的。”王立在2021年第一场核心枢纽项目建设鄂州指挥部指挥长会议上发出倡议。这一天的会议通知了所有相关的市直部门和施工单位,50多人一下挤满了会议室,以至于个别与会人员要站着听会。

因为疫情,许多中国家庭春节团圆连续两年受到影响。但对于机场而言,工期压力始终如山。过去一年“任务清单”涉及的36项重点工作中,虽然机场安置小区工程、配套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军民融合发展研究等19项已完成,但机场工程、转运中心和顺丰航空基地工程、供油工程等17项任务尚未按期推进。

明眼人一瞧便知,未完成的恰恰是更为重要的主体工程。其中,口岸、综保区、国际货站等受困于“老大难”———土地调规;顺丰航空物流产业园则受土地调规、投资等多重因素影响;机场噪声处理因资金来源没有明确,无法启动征迁工作。

“核心问题是工期和资金,等不起,慢不得……除了主体工程建设,还有运营筹备、配套建设和临空产业培育三大任务。”陈平首次亮相指挥长会议,她有意抬高嗓门,强调省指挥部办公室1月6日召开年度工作专题会议划定的三个关键时间节点:6月30日前,机场工程全场土石方完成,航站楼、货站、塔台进入精装修;9月30日前,场道基层、面层完成,航站楼、货站交工验收;12月31日前,全场建设项目交工验收,启动校飞。

而在机场工地,在还没接到“就地过年”通知前,许多施工人员已相继返乡。物流机场公司统计,春节期间,全部施工单位有近千人留在工地过年。

“项目部管理人员90多人,有38人选择留下,农民工有200多人撤走了,只留了40多人,涉及水稳施工、排水沟、消防和爆破等。”中铁北京局项目副总经理刘鲁宁说。这位来自辽宁的“80后”参建过10多座机场,2020年8月来到鄂州机场。

和他一起留下的还有58岁的王付生,来自河北邯郸,是机场项目二标段钢筋加工组组长,“今年在鄂州过年,也是我第一次在异地过年!由于家乡是高风险区,响应就地过年号召,便于提前开工,不耽误工期!”

“我也是第一次在异地过年。”同样来自河北、27岁的余弯是廊坊人,参建飞行区跑道消防工程。她还说,去年她的医生丈夫应征赶赴湖北参加抗疫,她和刚满半岁的孩子在家过年,现在则是她来到湖北,而丈夫和小孩守家。

1月27日,湖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闭幕。次日14时40分,李乐成的名字出现在省政府网站上,接任常务副省长一职。此前,黄楚平已当选政协湖北省第十二届委员会主席,周先旺调任省政协党组成员。

4天后,2月1日,年已56岁的李乐成将自己履新调研第一站选定鄂州花湖机场。2013年2月至2017年2月整整4年间,李乐成曾在省发改委担任“一把手”,对机场项目前期工作十分熟悉,这为其进入角色省了许多环节。程用文留下的空位此时尚未补上,老部属潘幼成陪同考察并首先发言。

“鉴于过去一年疫情、汛期对项目建设造成了不可抵挡的影响,省指挥部办公室综合考虑各方意见,结合实际将2021年的年度目标修订为‘建成校飞’,就是整体工程建设完成,可以起飞。”潘幼成介绍项目基本情况时特意对目标调整做了补充说明。

潘幼成还详细介绍了全年投资266亿元的总目标,其中三大主体工程完成投资172亿元,即机场工程85亿元、转运中心及航空基地83亿元、供油工程4亿元,其他配套工程完成投资94亿元。

然而,李乐成此行考察更为关注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轮到陈平汇报时,她最后提到了两个支持事项,这引起了李乐成的注意:一是鄂州前期为机场建设已调出上万亩基本农田,现有土地指标紧张,下一步招商比较困难;二是配套项目投资是主体工程投资的两倍以上,“掏空了鄂州10年家底,恳请未来3年内从省级债券专项安排100亿元,这座城市的经济价值和偿还能力都将得到快速提升!”随后,冯晓平代表物流机场公司提出的支持事项主要与土地、资金有关。

“借鉴其他省市的做法,要把‘头号工程’真正作为枢纽工程、核心工程来抓。”王立的发言重在战略层面。他强调建设用地应真正做到优地优用,“同样一亩地产生的稅收和带动的就业,武汉需要的配置大约是鄂州的15倍左右”。

“开局漂亮,全年精彩,要把‘头号工程’的示范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李乐成特别表扬鄂州有担当,专门出台政策要求重点项目参建人员就地过年,避免他们回去后因疫情不能及时返工,影响建设进度,“在相当长时间内,仍然要做好疫情影响项目施工的心理准备。”

话锋一转,他谈及对国内激烈竞争带来的挑战:“以前认为鄂州这个项目是全国唯一的,但刚刚在材料里看到,中国邮政要在其南京基地打造全国最大的国际货邮核心枢纽,圆通拟在浙江嘉兴建全球航空物流基地,京东在安徽芜湖机场已有类似改扩建计划,还有郑州、成都、西安、重庆等城市都在做航空物流规划。这意味着什么?如果我们还不加快建设,有可能‘起大早、赶晚集’。所以,一旦错失时机,核心枢纽的定位就会有变化,恐怕就是第二、第三,而不是核心了。”

为此,李乐成强调两点:“保证目标不松劲,‘头号工程’要有‘头号工程’应有的工作效率、示范效应和引领作用;突出现场强服务,现场一分钟来自于场外‘十分功’,来自各部门、各单位的全力保障、通力支持。”对于先前发言者提到的问题,他也一一做了回应。

首先要把综保区提上议程,980亩规划用地需要哪些支持,省直相关部门尽快拿出意见;其次,继续争取国家债券支持的同时,省级支持也要有态度,要在财政预算资金里予以安排;最后,密切关注园区、配套、航线以及机场运营的体制机制,希望“省指挥部办公室根据清单量化任务进度”。

2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提出将构建6条主轴、7条走廊、8条通道。“透过这份纲要可以看出,鄂州正在构建一个全国乃至全球深度融合的综合交通网络。”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叶青在个人微博这样点评道。

《纲要》两次“点名”鄂州:“国家邮政快递枢纽主要由北京天津雄安、上海南京杭州、武汉(鄂州)郑州长沙、广州深圳、成都重庆西安等5个全球性国际邮政快递枢纽集群、20个左右区域性国际邮政快递枢纽、45个左右全国性邮政快递枢纽组成,布局航空邮路、铁路邮路、公路邮路和水运邮路”;“巩固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昆明、深圳、重庆、西安、乌鲁木齐、哈尔滨等国际航空枢纽地位,推进郑州、天津、合肥、鄂州等国际航空货运枢纽建设”。

除夕步入倒计时,但在飞行区、航站区、灯光电力工程等工地,工人们依然忙着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电缆排管等工作。中建三局廖嘉诚已是第五个春节奋战建设一线,正带领团队坚守货运站建设最后一班岗:持续浇筑混凝土10个小时,直至深夜。

“将我的关心送到你手心!”2月9日上午,陈平一行到机场工地送上新春祝福和慰问物资;2月10日上午,陈国华一行到访各参建单位项目部,向春节期间留守的施工人员及家人致以节日祝福;2月11日大年除夕,花湖镇八庙村二组组长李立生和村民们“众筹”年货,犒劳仍顶着寒风劳作的施工人员。

临近傍晚,转运中心工地食堂,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项目部留下来的120多人欢聚一堂吃年夜饭,推杯换盏,觥筹交错,他们大都是第一次在异乡过年。两个多月前,50多岁的项目负责人徐发进从杭州总部赶来,得知他不能返乡后,夫人杜惠花专程赶来陪伴。“今天上了半天班,明天初一休息,初二复工。”徐发进说,由于工期很紧,要抢在3月底雨季来之前完成沉台、地梁等基础设施建设。

作为国内建筑行业的民营企业龙头,中天公司中标转运中心转运系统17.6亿元、单体总计53万平方米,而中国中冶和上海宝冶联手,中标指廊部分8.2亿元。“到了3月,施工人员增至500多人,5至9月高峰时一线将有2000多人。”中天项目执行经理周松强说,公司运用BIM技术已有10年经验,不到20天即适应业主要求。

天幕渐暗,烟花四起,给广阔而冷清的机场工地添了几分喜庆。岁序常易,华章日新,一年后的这片土地上,将是一座城市起飞的起点……

为全省集疏运体系建设树立标杆

3月25日清晨7时59分,王立从鄂州站登上开往宜昌东站的动车,履新赴任宜昌市委书记。不到两小时的车程中,他一一回复同事们的惜别之辞和朋友们的温情祝福。

对于这一天,他既早有准备,一周前市委办通知鄂州处级以上干部“非必要不外出”,但确又有些感到突然,因为他精心部署、盛情邀请的贵州援鄂医疗队队员代表即将在当天下午搭乘飞机重返鄂州。遗憾的是,就在鄂州解封重启一周年之际,他不得不和千里之外赶来赴约的抗疫战友们擦肩而过。

“我们这代人都是铺路者,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春节长假后在鄂州上班的最后一个多月,王立多个会议场合讲话都已隐隐约约在和这座他为之奋战了近5年光阴的城市告别,“以一个县级板块的财政力量来支撑一座大型货运枢纽机场的建设,这是史无前例的,体现了鄂州的担当和胸怀!”

在王立看来,比机场投运更重要的,是构建城市治理现代化体系。自2019年3月起,他力推全市作风建设三年行动,明确主题———“治庸、提能、问效”。“抓干部队伍建设,既要宗旨不偏,又要融入现代理念,这才能打基础、管长远。”王立说,随着人的成长和文明进步,鄂州这座城市一定会发生深刻变化,建货运枢纽机场只是顺应历史机遇。

临别前一段时间,王立和陈平携手掀起了新一轮产业布局热潮:2月5日召开全市招商引资大会;2月27日参加全市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3月15日出席招商引资暨招才引智现场推介会临空经济区专场。

其中,他一直牵挂的顺丰航空物流产业园正式启建,规划面积约10平方公里,综合总投资估算400亿元,重点引进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航空产业、智能装备制造等四大主导产业,同步发展现代物流、研发设计、生产性租赁服务、信息大数据服务、商务及居住配套等五大支撑产业。

产业园以PPP项目模式展开,由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深圳顺丰泰森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和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三方合资,成立鄂州中交顺丰空港产业园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注册资本4亿元,股份占比分别为48%、36%、16%,合作期限30年。

一子落,满盘活。“湖北要建成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这一使命以何为‘支’?这个支点不能插在松土中,鄂州花湖机场就是当前最佳的支撑和落点。”王立深情嘱托,近5年育能蓄势,鄂州已找准定位,也看到了新的机遇,这是真正要长期面临的挑战,“谁率先突破,谁就能获得新的优势!”

世界卫生组织4月5日消息称,全球累计接种新冠疫苗6.6亿剂、每百人接种8.53剂。3天前,美国逾亿人接种至少一剂新冠疫苗,但新增确诊病例日均6.2万人,又有抬头之势。而在中国,各地正有序推进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倡导“应种尽种”,截至4月5日已累计接种1.4亿剂、每百人接种9.72剂。

4月9日,久雨逢晴,机场工地继续演奏忙碌的乐章。上午9时38分,西跑道南端,民航建工项目部开始浇筑第一仓道面混凝土。“这意味着机场开建3年后,场道建设迈入最后一个环节———道面混凝土浇筑,这也是今后飞机起降直接接触的道面。”朱方海正在现场指挥。

鄂州本地摄影家何景星一大早赶到一旁守候,不停按下快门,捕捉精彩瞬间。此刻,三辆考斯特车从他身后不远处依次缓缓绕行驶过,事后才知道,这是为王晓东一行考察的特意安排。相比往年,省长赴机场工地办公已推迟近两月,却恰好见证了这一重要施工节点。由于时间紧,他们没有下车即赴物流机场公司数字化中心会议大厅。

王晓东一行调研办公的主题是“加快建设集疏运体系,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首先听取各有关单位汇报,讲情况、摆困难、提建议。

“工程建设有力”“政策研究有力”“统筹协调有力”,刚履新不久的省发改委主任陈新武的发言开篇便肯定了去年机场建设进展的来之不易,接着他专门介绍了全省重点打造枢纽核心区、武鄂黄黄拓展区、沟通国内国际辐射区三个层级集疏运体系的进展情况。

“我省有武汉阳逻港、黄石棋盘洲、武汉金控粮食物流、宜昌白洋港、鄂州三江港等5个项目列入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数量居全国第一。”省交通厅厅长朱汉桥特别提到,鄂州机场集疏运体系建设正在推进中。

王立调走,陈平暂时接过鄂州掌舵重担,每日行程又满又挤,常常忙至子夜。为了这次汇报,她几番修改讲稿,直至凌晨一时。但数小时后,她又精神饱满地亮开了嗓子,借此难得机会提出“几点工作请求”,重中之重仍是综保区申报涉及的近千亩永久基本农田调规难题。几天前,她刚刚和武汉海关副关长沈建明一行深度交流,共谋力争综保区尽早获批之策。此外,鄂州请求在“打通机场南通道”“明确机场噪声影响区征迁资金来源”“武鄂市域铁路申报建设”和“鄂州对外开放能力建设”等方面给予支持。

物流机场公司陈国华汇报时一下抛出“13个问题”,其中涉及鄂州市的主要有:土石方补贴余款、清零机场红线内拆迁、加快机场北部水系建设、加快机场南北区道路建设、加快口岸申报及建设,以及净空、噪声影响区征迁等。对此,鄂州市已有回复材料上报省政府办公厅。其他问题主要是向省政府“恳请”:出台航线航班支持政策、尽快明确机场运营模式、协调加快同步建设机场高速铁路和尽快落实税费优惠政策等。

“在我心中,国际物流核心枢纽項目一直是最高位的,这个项目我全程参与,始终抓在手上,每一年都来摸底,每一次来都有很大变化,都有新的面貌,我非常高兴。”王晓东一开场即表明他对机场建设的重视,“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在于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要把我省‘九省通衢’的区位优势加快转化为商贸物流优势。”

“小城市支撑大项目,体现了大局意识、担当精神和务实作风,不简单!”“鄂州当初争取时是非常积极的,如今建设时是非常尽力的。”他在发言中两次表扬鄂州,同时强调各方都要鼎力支持。

“陈平当市长,我认为她在工作上是‘女强人’,但从‘材质’上讲则是‘弱女子’,对不对?”王晓东表面上是说陈平,实质是为鄂州“站台”,他的幽默引起现场一阵笑声,“一个弱女子能有多少钱啊?所以我们要尽最大努力支持鄂州。”

“核心枢纽项目是全省打造‘双枢纽’、融入‘双循环’的重大标志性工程。所有问题都不能影响机场建设,这是一条硬要求。”王晓东前后讲了20分钟,最后他要求省指挥部会后对各方提出的问题认真梳理、逐条研究、细化落实,全力推进“如期高质建成机场”,“为全省集疏运体系建设树立标杆”。

此次考察结束半个月后,湖北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接受王晓东辞去湖北省省长职务的请求。在省级领导层面,王晓东无疑是对货运枢纽机场项目关注时间较长的领导之一,自任职常务副省长指导选址工作起至今已有7年半时间。如不是疫情突发,他本可在此时见证机场建成投运的一刻。

“‘难’字挡路,就要‘敢’字当头!”年初,王晓东在省政府全体会议上说,2021年湖北发展的形势严峻程度、工作推进难度都不亚于2020年,“在困难面前、危急关头,一个‘敢’字,就是对领导干部政治意识、政治责任、政治担当、政治能力的直接检验”。

一个个建设节点捷报频传

毫无疑问,2021年的“五一”节非常特殊。

对相当多中国人来说,过去连续两个春节就地过年;而现在,期盼已久的春天长假终于来了。官方统计,全国各大景区全面挤爆,出行旅游者合计达2.3亿人次。

然而,工期紧,任务重,即便适逢劳动者的节日,鄂州花湖机场施工现场仍是繁忙景象,从高达89米的空管塔台顶层放眼望去:近千座吊装设备“长臂挥舞”,数百辆运输货车来回穿梭,百余台碾压机、挖掘机运作不停……西跑道上,一段水穩基层即将铺成,53岁的共产党员宋端英和往常一样查勘项目。她中等个子,留着超短发,如不细心观察,很难注意到这位民航建工飞行区场道一标工程项目部工地上的唯一女性。

“我在工地负责装备环节,高峰时有260多台设备同场作业。如何让操作人员适应数字化管理成了头等难题,既要维护设备升级后的运作状态,又要帮助他们尽快进入新的技术状态。”宋端英说,不到一年间,先后进行数字化培训500人次以上。

“划了数据区域,条条块块太多,她不指导,我不容易找到。”26吨压路机操作人员刘纪成年近六旬,尽管刚通过培训,但他在实际操作中还会遇到很多问题。为此,宋端英每天到施工现场巡查,都会主动了解情况,为和刘纪成一样的操作人员答疑。几经调查,她琢磨出将数据开关和设备开机合并等优化办法,一一化解难题。

“宋姐太拼了,早到迟退,办公室熄灯最晚的就是她。我们经常看到她腿疼得厉害走不了路,刚打完吊瓶还坚持到工地巡查,都挺心疼她的。”同事们特别佩服她,连突击队党员都要向她看齐。

5月14日20时39分,武汉市蔡甸区突发罕见的EF2级龙卷风,风速最大时达每秒60米。此时,相距不远的鄂州地域也有强烈感受,作为机场制高点的空管塔台是否存在安全风险?必须现场查勘。次日凌晨1时多,淮文鸽党员突击队成员邓泽正、毕燃两人开车到塔台,连夜细查塔吊、施工电梯是否存在隐患。

5月26日上午,距离王立调任宜昌整整两个月后,鄂州迎来新的市委书记———55岁的随州人孙兵。他自2002年4月离开湖北省政府办公厅以来,近20年除了有4年在省卫生厅工作,其余时间先后在黄石、孝感和荆门三地“历练”,基层工作经验丰富。

当天下午,孙兵带队调研全市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并来到临空经济区产业展示中心,与机场项目现场负责人视频连线。“夙夜在公为报国,雄心壮志犹未酬。曾经少年鬓已秋,功过评说待身后。”这一天他一直忙至次日凌晨,临睡前在微信朋友圈以一首七言打油表达心迹。

孙兵一觉醒来,便收到了一条关于机场的信息:民航局空中交通管理局根据国际民航组织(ICAO)有关规定批复鄂州花湖机场四字代码为“ZHEC”。机场四字代码具有区域性结构特点,一场一码,绝无重复,主要用于空中交通管理部门之间传输航班动态和飞行计划,关系民航机场通信网络、报文收发等应用系统配置。

5月30日下午,湖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选举王忠林为湖北省人民政府省长。事实上,早在这个月的第一天,王忠林已以省委副书记、省政府党组书记身份亮相,陪同应勇检查督导常态化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社会稳定、交通秩序等工作。

而在一周前,王忠林便将自己到省政府履新后的基层调研第一站选择在鄂州,花湖机场自然是重中之重。“鄂州块头不大,但发展潜力巨大。”他强调,着力推进武鄂同城化发展,积极对接武汉、服务武汉、融入武汉,在重大规划、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市场合作、公共服务、生态环保等领域深化对接联动,努力把地利优势转变为发展胜势。

5月31日晚7时许,鄂州花湖机场航站楼正中央上方,由当地年已84岁的知名书法家胡家恺手书的“鄂州”二字首次被点亮。自此,每到傍晚时分,这两个大字都将耀眼机场,熠熠生辉。

6月2日16时许,鄂州花湖机场东跑道第一仓混凝土开始浇筑,标志着机场飞行区工地迈入东西两条跑道同步冲刺阶段。“还是比预定时间稍晚,主要困难是跟天气做斗争!”身着一身白色T恤的黄维显得格外精神,他的小孩去年考上大学,夫人从宜昌赶来陪他同住工地。

自孩子出生刚满4月起,黄维便天南地北参与工程建设,一家人聚少离多,如今夫妇俩好不容易在一起了,而且儿子就读学校离鄂州也很近,休息日得空就可探望。整个工地像黄维这样的家庭故事还有太多,为他开车的司机赵德进来自陕西汉中,一年内和儿子在一起的时间往往就是春节长假的几天。

鄂州市应急管理局报告称:“1月1日至5月31日,我市今年以来降雨量538.7毫米,较常年同期略偏少。”“雨不是很大,下的时间却较多,这对沥青封层有影响,导致重复作业多,3月晴了一周,4月仅10多天施工时间,5月雨天超过半个月,6月的预报也不理想。”黄维说,东跑道区域地基处理工程4月15日通过验收,比原计划提前约两个月进入道面施工环节,但由于征迁等原因,还是比西跑道施工进场晚了4个月,而混凝土浇筑则晚了53天。

跑道混凝土面层是飞机直接接触的跑道面层,也是跑道建设中最复杂的一项,对平整度、耐磨性和强度有极高要求。跟西跑道一样,东跑道道面混凝土施工也要添加高强改性聚酯纤维,该纤维材料在抗拉强度、弹性模量、抗碱保留率等指标方面性能优异,将提升跑道混凝土的抗裂及抗冲击性能,减少机场运营期间道面混凝土裂缝、掉边、掉角等病害,有效保证机场运营安全,提高机场混凝土使用寿命。

5月8日下午,鄂州花湖机场货运站中英文字体———“货运站CARGO”吊装工作完成。“这是中国乃至亚洲首座专业货运机场拥有的第一栋带有‘货运’字样的建筑。”中建三局项目建设负责人郭江介绍,货运站总建筑面积约2.4万平方米,分设地面两层、地下一层,建筑高度16米。其中,地上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下室为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自2020年8月开始土地平整、桩机施工作业至今,已完成主体框架搭建。

6月17日17时许,第1348块幕墙玻璃被缓缓吊上航站楼外立面东北角对位、校孔、上钉……安装完成!这意味着总面积约6300平方米的航站楼玻璃幕墙实现封围。“大面积采用超白双银中空玻璃,既可引入阳光以减少室内灯光照明,又可隔断室外热量向室内传导,达到节能降耗作用。”同样来自中建三局的项目建设负责人郭凯峰说。

紧隨着,一个个建设节点捷报频传:东场监雷达站土建结构封顶,转运中心钢结构封顶,西跑道全线贯通,航站楼、综合楼、塔台、货运站、宿舍楼等主体建筑开启全面装修阶段……

6月30日晚8时25分,一场近千台无人机编队表演点亮鄂州花湖机场上空,重点突出“建党百年”“航空新城”“田园鄂州”三大元素,鄂州市委宣传部主管的“鄂州融媒”与“这里是鄂州”两支团队联手直播,被国内各大媒体纷纷转发。

一百年,正芳华。7月1日,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习近平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碍航山体降高“挑战不可能”

所谓“行百里者半九十”,就是说,最后十里往往需要付出和前九十里一样的努力。换言之,到了冲刺阶段往往要啃“硬骨头”。对于鄂州花湖机场来说,净空区碍航山体降高就是这么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然而,在业界人士看来,净空保护是机场建设最该先行的工作之一,如今成了实现建成校飞目标的一大难题,而且迫在眉睫。“南方某机场,花了大价钱升级改造,但最终每天只增加了一个班次。为什么?因为周边高楼破坏了机场净空,再怎么改造也无济于事。”早在选址阶段,有过香港机场工作经历的屠蔚曾在一次内部会议上提醒。

有资料显示,广州新电视塔“小蛮腰”起初建设高度为610米,然而由于正好位于广州白云机场的两条降落航道下方,飞机经此的飞行高度为海拔900米,按规定在周围300米内不能有障碍物。因此,“小蛮腰”建成后被要求“削”去10米,为此耗费上千万元。

鄂州花湖机场净空保护区跨越鄂州、黄石、黄冈三市,超高障碍物仅鄂州地界就有78处,其中42处需要校飞前处理到位。到了建设冲刺阶段,最为棘手的是位于机场跑道南端的3座山体,即黄山1、2、3号山体,总面积2.33平方公里,降高土石方量约4900万吨,折合约2522万立方米。

还在预可研阶段时,技术人员给出了“标高23.5米、净空最高点67米”的概数,后来可研报告拿出了更为精准的实施方案———“标高调至21米,净空最高点随之调到65.3米”,这意味着3座超过百米的山体要集体被“削”成最低点21米、最高点65.3米的斜面地形。

前期,由于山体周围或是基本农田,或是湖泊,修外运通道一不小心就会触及生态红线,导致净空降高进度整体滞后。自2020年11月起,鄂州市政府及市机场建设指挥部明确由鄂州市昌达资产经营公司承接净空区碍航山体降高任务。按国土部门签署、民航部门认可的机场净空一体化图测算,此时接手需在一年内完成降高的土石方总量约4900万吨。

“再加上永久连通渠、机场高速等需机场配套工程爆破开挖外运土石方1500万吨,共计6400万吨。”时任昌达公司董事长孟宪群算了一笔账:每年正常施工时间不会超过220天,这意味着每天要外运29万吨,按每车载重量50吨则每天要达5800车次,“完成任务时间紧,施工强度大,而且施工范围内设施繁多、项目叠加。”

如此大的挖运量,首要难题还是“无路可走”!随着取土工程收尾,机场开启封闭施工模式,原来的路已不能再走,需新建外运通道。思来想去,借力“四好农村路”政策。然而,整个项目涉及用地审批、林地审批、环评、迁坟……每“闯”一道关,都在与时间赛跑。

最后,昌达投资5700余万元,在两个月内抢建了一条宽8米、长4.1公里的外运临时便道,新建5条环山施工便道。“这几条‘夹缝’中修出的便道仅供两辆车小心翼翼错车,按此进度恐难如期完成任务。”孟宪群仍心急如焚。

也有可喜的变化:6月完成土石方工程总量比上月增长93%,1号山体净空降高基本达到年底校飞要求。“经多方多轮沟通,机场飞行技术程序编制单位对飞行程序和参数进行调整,2号山体降高减少了土石方挖运量近700万吨。同时,施工在铁路部门严格监督下,爆破选择铁路运行窗口期进行。”岳劲此时挂职副市长已超期半年,即将离任前最为关注的就是如何完成净空降高任务。

为抢抓工期,尽可能减少外运,降高施工还采取场内场外结合的方式,对山体“削峰填谷”,就近就地填筑土石方。然而,更大量的土石方还需外运到7至9公里外的堆场内。起初,海拔最高的3号山体是难中之难,其工程量达1502万方,占净空降高工程总量的76%。现场施工由昌达旗下的昌能矿业推进,副总经理余舒泓带着张连杰、张晓建等一帮年轻人常年奋战一线,“晴天迎扬尘、雨天泡泥浆、白天顶烈日、晚上披月光”,数月间“一介书生都变得又黑又瘦了”。

剩下的工程量要在半年内完成,而且各项投入将在10亿元以上。正当“难”何以堪时,鄂州市农发行行长朱玲丽果断向昌达公司放贷5亿元。“这项工程完工后,可形成近3000亩面积土地,为后期临空经济区产业发展腾出了用地空间,这就是我们敢于支持的底气。”她说。

“原来准备研究功能配套和运营筹划的,但刚看了现场后,感觉要留到下一步讨论,先研究解决火烧眉毛的‘老大难’。”7月6日上午,李乐成再次带队来到机场项目工地办公,强调确保年底建成校飞的工作方向不偏移,要有“底线思维”,当务之急就是净空降高。

“要实现今年建成校飞目标,8月31日前必须启动校飞申报程序,除了满足项目建成基本条件外,当前存在的核心问题就是机场南部超高山体处理。”潘幼成在文字汇报材料上特意“加黑”此处,随后还提到“500千伏吉磁线迁改”涉及鄂州、黄冈两地,“目前尚未备案,整体进展不快”。李乐成临时调整现场办公议题,正是基于这位老部下敢于直言的研判———“部分关键工程未按时间节点完成,三大主体工程完成投资仅占年度计划的22%。”

会前,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黄如辉向孙兵、陈平报告了一个利好消息:全国第三次土地调查结果即将公布,根据初步调查结果,鄂州市现有65万亩永久基本农田将核减至56万亩以下,综保区内永久基本农田问题有望在今年第四季度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中解决。

果然,曾在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工作的湖北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陈现宾在会上提出建议:要利用全国第三次土地调查、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窗口期,尽快核实拟占用永久基本农田是否有可调出范围,能调的抓紧调出并申报,不能调的则按“一区多园、分步实施”原则,先在避开永久基本农田前提下解决综保区选址问题,以后再根据实际需要适时扩展。

“去年底才真正由物流机场公司交由鄂州市政府处理,目前进度严格意义上不能说滞后。”李忠禄冷静回复净空降高问题,“之所以没法完全采用爆破手段,是因为基本农田就在山脚下,一爆就会触及红线,这在客观上限制了降高速度,如果基本农田能适当调整,就可快速降下去。下一步两个外运通道都打开,还是有信心在年底完成任务。”

李乐成当然清楚鄂州市的“难处”。2020年8月、9月,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办公室先后两次派出调查组,详细问询鄂州花湖机场项目涉湖、用地和生态环保的审批、监管等情况,而且近期又将启动第三次调查。

7月15日,花湖机场主体建筑进入全面装修阶段。“既是‘拦路虎’,也是‘牛鼻子’!”同一天,孙兵在核心枢纽项目建设鄂州指挥部指挥长会议上再次強调,净空区碍航山体降高要“锚定目标不放松”,否则会影响南部连通渠、燕花路、机场高速等项目进程。

“目前,外部堆场A仅能堆放约30万吨土石方,堆场B已经饱和,西产业园堆场尚未发生作用,而内部堆场已全部饱和。”孟宪群为此建议,多个难题要统筹解决,主要指土石方堆场不足,拆房、移坟、征地、高压线及铁塔迁移等工作进度不快,土石方外运通道运能不够等。到7月底,净空降高工程继续提速,土石方施工量完成515万吨,较上月增长32%,较5月翻了一番。

7月28日,鄂州市委七届十二次全体会议召开,明确“武鄂同城、城乡融合”为发展定位,以及“一核、两极、多点支撑”的区域发展格局。一核,即武汉城市圈同城化核心区;两极,即葛店开发区、临空经济区两大增长极;多点支撑,就是要提升鄂城、华容和梁子湖三个行政区的经济综合实力,形成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协同联动的支撑点。

一天会议刚结束,市委办又忙着和市应急管理局准备接待省应急管理厅厅长施政次日到访方案,这依然关系花湖机场未来发展。原来,湖北省提出疫后重振补短板强功能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主要包括“十大工程”:武汉建设国家区域应急救援中心华中区域中心(含应急物资储备库)、国家华中区域应急物资供应链中心和应急物流枢纽,在鄂东南(黄冈)、鄂西北(襄阳)、鄂西南(宜昌)建设3个省级区域性应急救援基地(含应急物资储备库),在黄石、咸宁、随州、荆门、荆州、十堰、恩施建设7座市级应急物资储备库。

“这就是所谓的‘1+3+7’框架。粗看好像和鄂州没有关系,但我们有货运枢纽机场在建,而且正在推进武鄂一体乃至同城发展,机遇就在眼前。”市应急管理局局长刘恒波透露,2020年国庆节期间,项目专家组一眼挑中了沙窝乡草陂村,“这里征迁量不大,距离机场仅5分钟车程。”

孙兵、陈平一起陪同施政调研,最终敲定国家华中区域应急物资供应链与集配中心年内动工,一期占地145亩,总投资8.02亿元,两年后建成应急物资储备中心、高端应急救援装备集配中心、应急物资供应链中心和应急物资捐赠管理平台。

其中,应急物资储备中心定位为“近期华中区域第一”和“远期全国规模最大”,集中存储防汛抗旱、地震救援、地灾应急、消防救援、森林防灭火、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生活类救灾等七大类应急物资;高端应急救援装备集配中心将实现高端应急装备的集中管理、功能展示、培训演练、应急投送等功能;应急物资供应链中心则运用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等技术实现产供销数据库动态管理。

“借此机会,还要为鄂州建应急储备仓库,否则出了问题完全靠援助。”刘恒波忘不了自己履新后即面临疫情突发的紧张局面,“连1000顶帐篷都凑不齐,要跑到省里求助,最后还是靠对口支援的贵州省兜底,而且现在全市各种应急物资到处租地存放……”

没有料到的是,正待为中心一期项目加紧办理用地预审、选址意见书等手续时,刘恒波担心的应急场景很快又出现了。

快看啦,“双龙合体”!

北京时间2021年8月5日3时21分,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发布的新冠疫情统计数据显示,全球累计新冠确诊病例超2亿,距此前破亿仅时隔190天,抗疫形势焦灼。“江云,是你吗?你还好吧?”刚换下浸透汗水的防护服,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鄂州籍男护士江云耳边传来熟悉的声音,转头一看,眼前父亲手里提着打包饭菜。这一幕出现在鄂城区寿昌社区核酸检测现场。

原来,由于南京禄口机场出现疫情防控漏洞,导致首先在印度出现、具有高传染性的新冠病毒德尔塔变种渗入,很快波及包括湖北在内的10余个省区市。8月6日晚,鄂州果断决定开展全民核酸检测,武汉20家医院千名医护人员连夜支援,与当地医护人员并肩作战。

32岁的江云正在其中,虽然“全副武装”,但接受检测从旁边路过的父亲还是认出了他,为了不影响儿子工作,站在附近默默等待。下午5时40分左右,看着脱下防护装备、一脸疲态、浑身湿透的儿子,老先生大步向前招呼,刚一开口,眼泪忍不住了……

紧邻武汉,鄂州疫情防控直接关系全局。“以‘快’和‘扩’换来最短时间内控制解决疫情,以‘严’和‘静’换来经济社会秩序最迅速恢复。”8月8日,应勇赴鄂州检查督导疫情防控时还谈到了花湖机场建设,“这是鄂州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建成了不得了,建不成也不得了!”当晚,为期17天的东京奥运会在倡导全球“更团结”的氛围中落下帷幕。

经全面摸排,现阶段有80家单位、18360人参建鄂州花湖机场及配套工程,外来流动人口占80%左右。“扫码、测温是前两道关,还有最后一道关———‘数字工程助手APP’。”物流机场公司保卫救援部主管肖遥现场演示操作,“每一位进场人员通过这款APP进行人脸识别,系统自动登记显示岗位、健康、进出时间等信息,为后期防疫溯源提供保障。”

防控措施收紧,施工进展难免受影响。“净空降高工程1000多名施工人员做了四轮核酸检测,每三天一轮,每一轮要停半天工。”孟宪群说,疫情偏逢连日雨,8月过半时只有一周正常工作时间,月计划外运1495万吨土石方完成不到五分之一,原本就很大的压力顿时加码。

“愚公移山”可以子子孙孙无穷匮,但留给机场净空降高的时间越来越少。“讲困难不是不可以,但不能有畏难情绪,而要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李忠禄现场调研时提出,尽快将临时施工便道由8米加宽至16米。

8月20日12时起,鄂州市鄂城区、华容区、葛店开发区、梁子湖区等4个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先后发布通告称,解除防范区管理,转入常态化疫情防控管理。14时40分,核心枢纽项目建设鄂州指挥部指挥长会议召开,市领导席位上出现了刚调任不久的三个新面孔:徐艳国、余珂和卢辉,都是“70后”。

“自2016年6月以来,我协助忠禄市长一直干到了现在,已有5年多时间,现在是感觉压力最大的时候,一方面主体项目收尾需奋力攻坚,另一方面配套项目资金兑付近在眼前。”尹彬介绍,鄂州市承担了部分补贴性支出和配套项目建设,估算约282亿元,除去已明确资金来源的部分,尚有资金缺口约104.02亿元。

他还带来了两天前省指挥部专题会议的协调意见,明确由鄂州市政府牵头负责机场国际货运站、海关查验中心、综合业务楼等项目建设,并需物流机场公司出具支持性意见。

“鄂州花湖机场是全省当前的‘头号工程’,是国家级重点项目,参建各方要再提高政治站位,当作自己的事来干,主动作为。”孙兵透露,省市企有意将机场启航投运定在2022年6月底,要按这一目标全力以赴抢抓工程进度,确保项目按照时间节点推进。

进入8月以来,难以忍受的酷暑却成了机场建设工地的“热望”,就是为了赶工期。此时机场最繁忙的工地,不在机场内部,而在跑道南端的黄山工地上:738台工程钻机、挖机、铲车、渣土车,分别在9个工作面、一条外运道上运转,有序而繁忙;数十辆铲车齐挥“利爪”,渣土车首尾相连;场内填谷地点,十余辆车同时倾泻土石,洒水车寻隙洒水降尘。

8月23日,市临空经济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尹俊武接到新的任命:机场净空区碍航山体降高项目指挥部指挥长。他当天下午带队前往施工现场,借用机场附近一家建材公司办公楼设立前线指挥部。“挑这里,开窗就是外运通道,出门可望见3号山,上顶楼俯瞰即见新修便道,一切动静尽在掌握。”对这一靠近现场指挥的部署,李忠禄颔首赞许。

38岁的尹俊武有一股湖南人特有的蛮劲,他凭借曾在昌达公司担任总经理的经历,很快和老同事們打成一片,并请来三位货车司机开会商量对策。“装车和卸载各需半小时,白天往返300多车次,到了晚上只有100多车次……”“那就还有提升外运能力的空间!”

“还有燕花路交叉路口的堵点问题,可不可以绕道打通?一系列问题在找到解决办法后,如能短时间内将外运量从每天10多万吨竭力提升至50万吨左右,就有信心提前一个月完成黄山净空降高任务。”尹俊武当然知道肩上的担子有多重,也明白上级领导的期望有多高!

“快看啦,‘双龙合体’!”8月27日上午11时25分,东跑道全线贯通,距离西跑道全线贯通48天。从正在进行内部装修的空管塔台上眺望,飞行区场道东西各有一条开阔的跑道贯通,两侧4条平行滑行道铺开,一起向天际绵延伸展,呈“展翅”之势。

3年多时间,从一片荒芜到双跑道轮廓初现。至此,机场建设全面进入校飞准备阶段。按远期规划,机场在东跑道以东1525米处还预留了第三跑道,这片空旷地带暂时成了黄山降高外运土石方的堆场。

中建三局、中铁北京工程局先后于2020年4月、9月完成地基处理工程,共计完成挖填土石方约1亿立方米、处理软土超过4平方公里。由于缺乏机场道面结构施工资质,中建三局完成西跑道部分的地基处理后,当即交由民航建工负责,中铁北京工程局继续留在其负责的东跑道区域,其余部分的承建方是北京中航空港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和中铁十二局。

道面结构施工则分三个步骤: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作业(简称“水稳基层”)、沥青封层和混凝土浇筑。其中,混凝土浇筑的水平误差须控制在3毫米以内,这对施工人员和技术人员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混凝土浇筑从南北两端同时启动,一块一块对向浇筑,再‘靠仓’和‘填仓’,这样既省模块,又便于控制标高和坡度。”韩李介绍,混凝土一般分普通混凝土和干硬性混凝土,机场建设用后者,感觉像米饭,而前者感觉则像芝麻糊。

“由于荷载情况不同,混凝土厚度在跑道的两端和中部是不一样的,起落点要厚几厘米,快速出口滑行道与跑道中部相同。”刘鲁宁表示,因东跑道主体位于原走马湖水域中心,涉及堆载预压区域,项目施工采取先建平行滑行道后建东跑道的方式。近400萬平方米飞行区场道浇筑混凝土后,还要灌缝、刻槽,以提高摩擦系数,接着画标志线,至少需要1个多月。

横纵的伸缩缝将东西跑道分割为2.4万块混凝土板块,并借助物联网技术在场道下铺设5万多个光纤传感器,保证跑道全域每一混凝土板块相关信息实时采集上传,智能检测飞机运行轨迹和道面健康状况。从机场跑道到排水沟,从大型建筑到钢筋建模,从复杂网线到照明灯具,从建筑幕墙到室内装修……一目了然。

跑道紧锣密鼓的同时,助航灯光、站坪照明等辅助设施安装也在紧跟进度,由北京佳和、京航安两家公司承担。北京佳和技术负责人魏春民介绍,地面将安装近万套灯具,并在两个跑道的两端分别建设灯光站,建成后将发挥供电、调光等功能。“道面灯具采取嵌入式安装,不能超过地面两毫米,而站式灯具则有一个易折设计,避免极端情况下不会对飞机造成损害。”京航安项目经理何同元说。

“从建模到施工、验评,东西跑道建设全过程实现数字化,利用数字化水稳摊铺机、数字化自动平地机、数字化压路机以及超重无人压路机等设备,大幅提高一次性检测通过率。”刘鲁宁介绍,以前摊铺机的摊铺厚度需人工控制,现在只需导入设计文件数据,机器自动调整。

“BIM(建筑信息模型)运用是花湖机场跑道建设的特点和难点。”物流机场公司总工程师朱方海说,BIM设计涵盖民航、房建、市政3个行业近30个专业,其中有多少“碰撞”可想而知。然而,比专业磨合更难的,是流程打通。花湖机场项目是全国首个应用BIM模型进行全过程质量验评和计量计价的项目,并首次打通了从“建模”“按模施工”“按模质量验评”“按模计量支付”的路径。

一开航就抢占货运结构制高点

鄂州2021年8月的雨水多得有些意外,进入9月“秋天虎”发威,却正是场外施工期盼已久的窗口期。

机场南北两侧净空区碍航山体降高依然是焦点,李忠禄9月9日再次到现场调研时,日均外运量已接近40万吨,“大家咬紧牙关,哪怕每天增加百分之一,也是不小的进步!”“我们的生产口号是:雨天当晴天用,晴天当三天用。”中建三局中标成为黄山净空降高工程承建方后,叶冬已从场道调至这里任项目经理,比过去更忙了。

“一天当三天用,是因为工地24小时不停工,晚上和白天一样繁忙,每分每秒都不能懈怠,一个小偏差就可能耽误工期。”许多人和他一样,一日三餐都在工地上扒盒饭,到了休息时间就在工程车上和衣而眠。“没法睡个囫囵觉,隔一会就要看现场,检查挖机是否在正确位置,车辆调配是否需要优化。”叶冬说,由于山体80%是渣土,头晚下一场雨,第二天山上全是浮泥,重载车辆一打滑就非常险,只能由铲车先刮去浮泥,再运输。

同样“夜战”的还有机场内最大的单体建筑———转运中心项目一期,像一个工字形的“大盒子”置于机场中心,八个灯塔环绕格外亮眼,与降高工程外运路上连绵的“车灯阵”相映成趣。整个建筑共有4层,每层1.6万平方米,时时刻刻都有上千人在施工。然而,他们分散在整个工地里,从外看并不“显山露水”,无论哪个角度,只能看到几个人在工作。

“这是由于全穿插作业,钢结构吊装、机电安装、砌体、土建等同步推进,互不干扰。”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项目技术负责人王浩说。转运中心需安装钢构总面积约54万平方米,总用钢量10万吨以上,现已完成9.6万吨。

根据机场建设进度,78处超高障碍物以及机场跑道近端超高山体、植被和建(构)筑物分两个阶段进行处理。相较初步方案,第一阶段净空超高障碍物处理在原42处基础上,新增了机场北部8处超高山体,涉及120户房屋和1300座坟墓需征迁,工作量和难度陡增。9月18日,潘幼成在机场现场办公时明确提出:净空障碍物处理必须在11月15日前完成。

9月24日,武汉海关党委书记、关长高瑞峰一行到访鄂州,与孙兵与就鄂州海关建设、推动鄂州外贸高质量发展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事实上,高瑞峰年初开始主持武汉海关工作,此行还有一个目的,送李文静赴任鄂州海关关长,与方涛完成交接,后者调任荆州海关关长。

此时,原鄂市国土资源局办公大楼已装饰一新,入门即见海关关徽挂在墙上,这是中国海关独有的标志,由商神杖和金钥匙组成,前者代表国际贸易,后者象征海关为祖国守门。“新的办公场所包括指挥中心、综合会议室、电教中心等功能区,并预留32亩地建员工住房。”陪同考察过程中,方涛一一介绍他带领创业团队在鄂州工作两年零9个月所取得的“成果”。王立主持鄂州工作期间,曾先后多次带队到访武汉海关,申请开设鄂州海关。“这是鄂州腾飞、开放的迫切需要。鄂州花湖机场起初定位为顺丰航空基地,逐步又调整为国际物流核心枢纽,再往后提升至国家层面的战略支点,就是为了更好地发挥机场功能,促进城市对外开放。”他说。

国庆长假结束后的第二天,10月9日下午,核心枢纽项目建设鄂州指挥部指挥长会议召开,刚解除居家隔离的陈平主持会议。其实,这次会议从节前推迟到节后,与鄂州海关关长调整、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交办信访事项等有关。9月初,陈平带队参加湖北—福建产业合作对接暨鄂州投资环境推介会,却没有料想福建多地疫情闪现,一行人回到鄂州当即进入为期半月的健康观察状态。

会议氛围相比一个半月前要轻松许多,这和被称为冲刺阶段“难中之难”的净空区碍航山体降高工程顺利推进有关:土石方日均转运量已维持在45万吨以上,最高峰时达52.6万吨,仅9月一个月内共完成1100多万吨。尹彬在汇报成绩的同时,直言不讳谈到了他的顾虑:昌达公司为缓解资金压力,超载砂石外运销售,已对临空经济区部分新建道路造成损坏,“道路设计承重一般为50吨,但这些车辆百分之百超载一倍以上,总计卖了一亿多元,却压坏了数十亿元修起来的路,得不偿失啊!”

孟宪群当即表示从源头堵死,杜绝超载、超限等现象再发生,但也对降高工程耗资巨大“诉苦”:每天应支付工程施工及转运费超750万元,而山体开挖中具有市场价值的砂石仅占20%,其余皆为渣土,资金缺口正进一步拉大。

陈平当然知道昌达公司“情有可原”,但现在她有了一些底气:鄂州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机场建设的请示已获省领导批复。其中关于资金一项,总计有近50亿元支持意向,已分解到财政、国土和发改委等省直部门,还要力争相关负责人签署支持意见。另外,向政策性金融机构争取50亿元项目贷款方案也在细化中。

“措施行动有力,精神作风可嘉!”孙兵充分肯定了这一个半月工程建设取得的阶段性成效,特别对各建设单位国庆期间坚守岗位表达了敬意,同时强调胜利在望时要“绷紧弦、拉满弓、强作业、赶进度”,并对各项任务一一给出了进度表:10月15日,磁吉线迁改环保审批完成,物流机场公司对口岸作业区进一步出具新的支持性意见函;11月15日,净空超高障碍物第一阶段完成;11月28日,磁吉线迁改要抓住国家电网给出的硬性“时间窗口”完成;11月30日,移交南连通渠交叉作业面;12月30日,移交机场高速交叉作业面。

净空超高障碍物第二阶段36处正同步开展安全评估论证,按计划将于2022年3月31日前完成。市自然资源与规划局局长黄如辉专门对花湖开发区“假日威尼斯”小区净空问题做了解释:33层楼超百米高建筑,需降两层楼涉及33户居民,但此楼高度产生的影响主要在飞机运行阶段。

10月13日,应勇、王忠林一行到北京拜访冯正霖,主要目的是推进近期鄂州花湖机场校飞验收和建成投用后的运营和管理,其中包括第五航权,这些都需要民航局特别支持。“湖北致力于打造民航客货‘双枢纽’,推进鄂州花湖机场航空货运枢纽、武汉天河机场三跑道建设及湖北支线机场建设,与‘十四五’时期民航总体工作思路高度契合。”冯正霖说。

应勇对此表示,未来5年湖北将把握发展机遇,构建多式联运综合交通网络,支持湖北民航高质量发展,希望民航局在打造湖北民航客货“双枢纽”、鄂州机场航空货运枢纽建设、湖北机场改扩建项目等方面继续予以支持。

10月23日,周六,天空放晴。王忠林一行到鄂州花湖机场调研并现场办公。此前一天,花湖机场飞行程序正式设计在武汉通过审查,这标志着机场建设的“空中工程”基本完工,主要指供航空器起飞、下降着陆和进出机场的飞行路线。与此同时,“地面工程”的主体部分已步入收尾阶段。

王忠林关注机场今后运营维护还存在的困难和挑战。“无论国家战略,还是区域战略,鄂州花湖机场都有一席之地……甭管是哪一届领导班子干的,接过来就要一脚油门踩到底,不能推来推去。”他在下午总结发言时强调各方要统一思想。

“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全力推动,携手顺丰,如期投运。”王忠林用20个字概括现场的主要目的,并对“携手顺丰”做了阐释:从货运结构看,20年前航空货运结构70%是普货、30%是快递,现在则反过来,快递占70%、普货占30%,“鄂州花湖机场是专为顺丰打造的航空货运枢纽,顺丰的主要业务是快递业务,这就决定了鄂州花湖机场一开航将抢占货运结构制高点!”

“所以,我们一定要和顺丰紧密携手,因为顺丰的货运网络是全国性网络、全球性网络,而且货源现已占到全国的10%,这一点不能发生动摇,否则没有依托。有了依托顺丰为前提,再拓展更多的客户或者用户参与进来……”他认为,“占天时”“尽地利”后再“聚人和”,鄂州花湖机场就一定能建成为一流的国际航空枢纽,为湖北打造“双循环”重要链接起到巨大的支撑作用。

五、世界已在眼前

站在中国首座货运枢纽机场的空管塔台上远眺,苍穹和群山拱起的脊背,好似一个个问号:在当今全球化进程遭遇困境的宏观背景下,中国从其天元位置打开货运“空中出海口”,将如何寻觅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事关存亡的危局,往往蕴藏着革故鼎新的无限潜力。挑战危局所面临的风险或许超出我们的想象,但人类重建美好世界的能力同样超出我们的想象!

看啊!肩负“一带一路”职责使命,彰显对外开放决心信心,一条航空货运新通道从鄂州起步,正向全球市场蓝海不断延伸……

2021年12月16日17时许,就在机场年内基本建成已有十足把握之际,孙兵、李忠禄一行8人到访顺丰总部———深圳创智大厦。

这是孙兵和王卫的“第二次亲密接触”。两人的第一次会晤是在一个多月前的11月3日,抢在省委书记应勇、省长王忠林会见前,孙兵带领陈平等人赶往武汉东湖宾馆和从深圳专程来访的王卫见面,边等候边畅叙间,不觉中过了两个小时,核心就是务实深化双方合作。

交流中,陈平向王卫提出“是否考虑加大公共平台建设力度”,王卫回应的态度恳切有加:请陈市长放心,联合包裹(UPS)与顺丰这两家国内外快递物流龙头企业足以带活整座货运机场的“流量”。

此番拜访仍是上次话题的继续———希望顺丰公司进一步增加在鄂州的投入。孙兵首先介绍了他履职鄂州以来集众智群力擘画的蓝图:“武鄂同城、城乡融合”的发展定位,“一核两极多点支撑”的发展格局,以及“两区一枢纽”的发展目標。

无疑,这些愿景都与顺丰公司息息相关。伴随货运枢纽机场的建设过程,鄂州正逐步从“钢城”向“港城”转型,并先后跻身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中国快递示范城市。

“期待顺丰公司在鄂州设立第二总部,将物流枢纽拓展为人才、资本、技术、信息的枢纽,以总部经济带动鄂州城市能级和综合竞争力提升,助力湖北打造国内大循环的重要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

孙兵“抛出”的核心倡议并没有让在座的顺丰人感到意外:顺丰公司是鄂州最具战略意义的合作伙伴,花湖机场是顺丰公司在国内投资最多的项目,双方历经9年合作早已结成紧密联系的利益共同体。

随后,孙兵提出了两个“恳请”和一个“希望”:恳请将顺丰公司将结算中心、呼叫中心落户鄂州顺丰航空产业园,恳请顺丰公司助力鄂州打造共享航空平台;希望顺丰航空在鄂州设立具有独立法人的子公司。

王卫深为孙兵的“礼遇”感动,当即表示将和鄂州携手加快延伸航空产业链条,“一家人的事,责无旁贷”。他深知鄂州这座每年GDP千亿元左右的城市,为了建设货运枢纽机场的确早已“砸锅卖铁”,数年间仅按协议兑付给企业的各项补贴资金就接近百亿元。

百年未有之变局与千载难逢的机遇“碰撞”,对鄂州乃至湖北来说,无疑是一场眼下形势严峻而又充盈着希望的挑战,需要足够的时间来给出答案,更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激情接力。

就在校飞正式启动前的一周内,机场空侧施工单位所有人员清场,并采取相关措施确保跑道道面无异物以及周边超高物体全部清除。但在2021年12月23日这一天,物流机场公司为一批“特殊的客人”开了绿灯:鄂城区委、区政府刚换届的全体班子成员。

4年前,鄂城区为机场核心区建设征迁腾地,可谓“倾智、倾情、倾力”。如今回看当年“梦之队”组合,原区委书记刘厚文拟履新市政协副主席,时任区长董国平接过领头掌舵重任,夏鑫先后在市督查考评办公室主任、华容区区长干了两年半后又回到鄂城区出任区长。

新班子需要新气象!董国平将迎新前的党建活动放在了已不再属于鄂城区辖管的昔日“战场”。“虽然你们今天到机场来做客,但你们曾经是这片土地的主人,真诚感谢大家为机场建设所付出的巨大牺牲!”熊新文代表物流机场公司的致辞顿时温暖了现场气氛。董国平的感言饱含深情、字字珠玑:“乘‘机’抢抓发展机遇,不负当年拆房迁家支持国家建设重大项目的父老乡亲,是我们这一届班子的神圣使命!”

机场气象监测系统的分析似乎在印证“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自2021年12月28日往后的30天内,鄂州白天以晴朗多云天气为主,能见度多大于5公里以上,除了避开早间雾霾影响,大多数时间适航情况良好。

待校飞结束后,机场后续将进入试飞阶段,侧重有关航空公司检验机场和其飞行方式是否匹配,一般采用国内主流的运输机型,试飞结束后也标志着机场基本满足正式通航的条件。总之,这座将开辟空中丝绸之路新起点的机场将在2022年内正式启航。

与此同时,顺丰独立投资、建设和运营的转运中心仍在紧张施工中,首期建筑面积约70万平方米、呈“工”字形,远期规划约120万平方米、呈“王”字形,这是鄂州花湖机场内最为显著的地标,也是其作为中国首座货运枢纽机场的与众不同之处。

“工”字形最下方“一橫”靠左的西南指廊,由顺丰的战略合作伙伴联合包裹(UPS)租用,靠右的东南指廊主要承担顺丰的国际货运,均与海关检验高效便捷对接。在起步阶段货运量还不够的情况下,上方“一横”的指廊暂时发挥仓储功能,靠左顶端呈露天状,下方可见前文提及王卫极力主张“为老百姓留个念想”的走马石。

站在“中国之心”,感触“中国心跳”。这座转运中心近期投用后,输送设备总长约52公里,设备总量超过2.3万台,近期规划产能每小时28万件,远期规划达每小时116万件,届时将以其“超级运力”一跃成为亚洲规模空前、自动化程度行业领先的航空货运枢纽。“参照三峡大坝建成后的做法,我们在转运中心专门设计了参观走廊,今后可成为工业旅游项目。”曾在省直旅游主管部门工作长达10年、后加入顺丰枢纽项目的王泰格说。

“钢材耗量最终将达10万吨以上。”王泰格介绍,转运中心包含顺丰快件处理中心、国际普货货站、国际快件处理中心、仓储、冷库及合作伙伴专库等分区,可实现来自国内外的货物分拣转运、中转暂存、分拨存储和应急保障等多元业务形态充分融合。

拼规模,更需拼效率。“超级运力”得益于周边集疏运体系健全的“加持”:场址紧邻长江黄金水道,7大深水港、4条快速路、2条高速路和6条高铁线环绕周围,向西距离武汉天河机场约90公里,未来建成后有望成为我国第一个集铁、水、公、空四种联运方式在内的超级货运枢纽机场,一个半小时飞行圈辐射国内90%的经济总量和80%的人口总量,12小时则可通达日韩、东盟、欧洲及北美等地。

元旦至春节的阳历、阴历跨年之际,鄂州花湖机场建设“马力全开”,冲刺2022年6月底开航11月开启货运功能的目标。

2021年,花湖机场主体工程累计完成投资235.6亿元,年度完成投资124.2亿元。其中,机场场道、航油等项目均已完成投资九成以上,而顺丰转运中心及航空基地则不到一半。

作为中国现有240余座民用机场中“独特的那一座”,花湖机场的校验飞行与其他同等规模的综合枢纽机场并没有不同,校验飞机日均起降两次采集数据,飞行约5至6小时,持续一个月左右,但它在智能化方面的探路颇受瞩目。

东西两条跑道看似平淡无奇,其底下却大有乾坤。“每一块道面板长5米、宽4.5米,至少有一个传感神经元。”武汉理工大学光纤传感技术与网络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研究员李盛介绍,以往一条机场跑道仅能布设数百个传感器,而花湖机场智能跑道系统可全时全域感知跑道上每块混凝土道面板的相关信息,具备跟踪道面服役状态、感知飞机荷载等近20项跑道智能化感知服务。

“这是全球目前传感网规模最大的智能跑道系统,共埋设了5万多个传感器,相当于5万个监测点。”李盛来自中国工程院院士姜德生领衔的光纤传感新技术研发团队,他还说,这项技术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整体水平与发达国家在同领域难分伯仲。

空管塔台位于机场中轴线北端,是飞机起飞、降落、调度的指挥中心,机场各种信号汇集的处理点,相当于整个机场的大脑、空中交警台,不仅是机场“最高”的项目,也是涉及范围“最广”的项目,其配套还有东西两个场监雷达、一个天气雷达,位于鄂城区花湖镇八庙村的二次雷达站,以及分布在黄冈团风县、黄石大冶市的3座场外导航台。

“这里同样植入了‘智慧基因’,最大亮点是管制系统在国内民航界首次集机坪、塔台与进近雷达为一体,并且与武汉天河机场空管塔台实现了跨设备信息移交。”物流机场公司运营指挥中心部长助理何飞说,配置一体化席位平台后,相比传统塔台设备更为精减,有利于提高管制员协调指挥效率及安全性。

还有无人驾驶飞机引导车上的调度系统可以和机场高级地面活动引导系统、机场协同决策系统实现贯通。“机场是典型的封闭低速场景。飞机降落后在跑道滑行期间怎么航行?以前主要靠灯光系统或有人驾驶车辆引航,但在花湖机场,我们成功研发了一套有别于开放道路的车、路、云协同自动驾驶生态环境,无人驾驶飞机引导车可自主循图行驶,自主感知避障。”中科大路(青岛)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负责人丛升日说。

“前期智能建造特别是建筑信息模型即BIM技术的全程运用,为今后机场运营维护筑牢了智慧底盘。”物流机场公司信息部工程师张书浩介绍,鄂州花湖机场正加紧调试自动接驳车、无人巡逻车、智能分拣运输设备等智能化设备,并自主研发室内室外全流程模拟仿真系统,均有望在机场通航后投用。

“未来的货运机场将是一座‘不夜城’,白天载客,夜间走货。”在2021年第四季度全省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视频拉练活动中,一贯低调的顺丰公司批准张浩以湖北枢纽项目总监身份亮相,他面对镜头所站位置以建设中的转运中心为背景:外部主体工程已完成,内部智能化、自动化设备正在安装中。

“对顺丰来说,枢纽门户机场将点对点的运输模式改成轴辐式,转运中心建成后主要承担全货机货物分拣,占未来花湖机场货运吞吐量的95%以上。”接受电视媒体采访时未免有些紧张,斟字酌句,一板一眼,但张浩应邀为商界授课时的解读更通俗易懂:顺丰航空物流以鄂州花湖机场为枢纽,区域性机场则分布东西南北,包括北京、深圳、杭州、郑州和成都,构建“1+4”模式,从临空经济迈向枢纽经济。

“夜间群降,清晨群起。”他透露了机场未来的运营模式:顺丰将设置7条分拣线,摊开后总长为210公里,平均每秒可分拣货物6.83件,每小时可达50余万件,运行速度为每小时70公里,“这是顺丰和中邮科技合作自主研发的先进技术设备,将成为亚洲规模最大的快递物流分拣线”。

新春伊始,正是各地按惯例跑好“第一棒”、迎接“开门红”的时候。机场靠北的综保区规划范围内,由鄂州市政府主导建设的国际货站和海关集中查验中心忙着筹备开工。“这是鄂州机场对外开放的门户,是实现综保区与空港一体化运作的有力支撑。综保区内建设国际货站的规划已由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首都国际机场等项目多次实践,可大幅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业界高度期待。”桂旭非常看好鄂州空港综保区对于改变鄂州甚至全省开放型经济发展格局的重要作用。

“我连续3年都来到鄂州考察,上千亿元投资带来的翻天覆地足够震撼。”原武汉海关关长、现武汉海关学会会长张良柱带队主持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通关监管模式创新研究,他不由感慨道,“改革开放已有40多年,中国经济发展新的动力源就在我们脚下。”

真正的勇者敢于直面变化,而这些变化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发生……

按计划,货运机场2022年内的首航将以客运航班起步,一直处于聚焦点的转运中心预计要到2023年才能全面投用。

这一年正是王卫创建顺丰的“而立之年”,而鄂州撤县建市恰好步入“不惑之年”。一城一企各自努力不期而遇,闯关夺隘,奋楫笃行,共同用了将近十年时间终圆机场梦。

“世界已在眼前,我们是否有能力去连接?这将是鄂州乃至湖北今后必须直面的重大挑战!”2021年底,在新一届市委常委领导班子的第一次会议上,孙兵自问自答,雄心勃勃。

陈平在2022年1月5日宣读政府工作报告时称:“全面打造对外开放‘空中出海口’,努力建设‘重要节点’和‘战略链接’的关键支撑,高标准建设国际航空货运网络,增强花湖机场连接国际枢纽机场能力……”

“顺丰同城”2021年底在香港股市挂牌,加上此前的“顺丰控股”“顺丰房托”和“嘉里物流”,王卫从以往“坚决不上市”到目前已拥有了四家上市平台。在过去这一年,顺丰公司共派出了105亿余个邮件,收获了2065亿元的运营业绩,同比增长都在30%以上。

近些年,熟悉王卫的人发現他还有一个变化,就是和政府官员交流的话题越来越多涉及长远战略和宏观布局,而且越来越轻松自如,“过去做了很多功课,现在终于派上用场了。”

一次内部文化大讲堂上,有高层倡导企业文化以家庭为核心理念,当即有人补充:“家国”是不是更好?显然,领跑者的变化对全体员工早已潜移默化。无论城市梦,还是企业梦,都是基于“中国梦”这一宏伟憧憬之上的缤纷绽放。

辞旧迎新,一部以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全国见义勇为模范汪勇为原型的电影《穿过寒冬拥抱你》正在影院热映。“家国情怀”,汪勇这位来自武汉的快递小哥,用这四个字来表达顺丰人所理解的抗疫精神。在最早抗击新冠疫情的战场上,正是他所代表的一批普通人以笑做盾,以爱为矛,冲破凛冽,抵御苦难。

这不正是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能始终保持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精神象征!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转型,乃至政治转型。就经济而言,中国从20世纪80年代初一个贫穷的经济体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一个几乎处于封闭状态的经济体,转型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大国,并且已俨然成为世界新一波全球化的领头羊。

这是一个在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和近代百年屈辱史上足以告慰祖先的奇迹。无论就中国历史还是就世界历史而言,这个时代无疑是一个伟大的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交织”在一起,相融共进,同频共振,彼此激荡。

一步万里阔,一起向未来!中国内陆货运“空中出海口”正徐徐打开大门,引领中部,辐射全国,通达世界。

(责任编辑:李娟)

戴劲松 一九七二年生,贵州贵阳人。高级记者,武汉大学哲学系毕业,先后供职于新华社湖北分社、湖北日报传媒集团,长期深耕政经领域报道,二〇一二年主持创办湖北省第一本政经类新闻期刊《支点》。

猜你喜欢
鄂州机场
是不是连我也隐藏雾的背后
登鄂州江上观音阁
书法《竹枝词》
“最大机场”
留宿机场
韩国仁川机场连续12年蝉联“全球最佳机场”
鄂州孝文化资源的开发视角研究
机场快线
赵学敏书法作品元稹《鄂州寓馆严涧宅》
鄂州市动物无害化处理做法及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