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骗局屡试不爽,健康教育短板该补齐了

2022-05-18 05:12:39王红峰
科学大观园 2022年8期
关键词:伪科学瓶装水乱象

王红峰

日前,“央视曝光碱性水营销乱象”登上热搜。记者走访市场发现,目前高端瓶装水市场上,暗示碱性水有治疗作用的营销并不在少数。然而,比起“玄之又玄”的营销来,碱性水所谓的功效实际上微乎其微。但是借着营销的“忽悠”,商家却让碱性水卖出了比普通瓶装水高出3到5倍的价格。

“为什么得癌症,因为是酸性体质;如果常吃碱性食物,就会健康长寿,远离疾病。”类似的宣传,可能很多人都听过,并且还信以为真,有的人甚至奉若神明。碱性水营销等养生骗局为什么屡试不爽?健康教育“短板”不容忽视。

健康素养是指个人获取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作出正确决策,以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其实说白了,就是一个人的健康意识。为什么居民的慢性病发病率常年来居高不下?为什么少数市民随地乱吐痰、在禁烟场所吸烟等不卫生习惯难以改变?为什么癌症患者相信“人体酸碱理论”?很大程度上,与缺乏健康意识有关系,与缺乏对“伪科学”作出审慎判断的能力有关系。

健康素养水平,指具备健康素养的人在总人群中所占的比例。2020年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23.15%,比2019年提升3.98个百分点。但不可否认,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仍不高。100个人里仍只有23个人掌握了基本的健康知识和技能,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居民的科学就医和合理用药行为。从来是“大道不畅”,方才有“小道必猖”。 “人体酸碱理论”等“伪科学” 猖獗的源头,还是在养生刚需或者病急乱投医上。如广西来宾就发生患者轻信“汗蒸”可以治癌、导致高温高热而休克身亡的事件。

靠辟謠能解决部分问题,但辟谣本身无法在养生刚需和疾病防治上一劳永逸。一言以蔽之,要让人们远离“伪科学”,还是要从“关怀式科普”做起。有效的办法就是要补齐健康教育这块“短板”,引导居民养成卫生的生活习惯,让人们远离“伪科学”。

各地各单位都应该履行好健康教育职责,通过设立健康教育阵地,开办健康知识讲座,举行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健康教育宣传活动,让健康知识深入人心、家喻户晓。相关公共机构应当提供更多的义务科普,建立层层设立的科学防火墙,来堵住“伪科学”的入口。老百姓是对自己健康负责的第一责任人,更应该主动学习健康素养知识,规范自己的行为、习惯;要坚持用科学方法,辨识清楚“伪科学”的危害,摒弃掉一切违背科学的陋习。只有全民健康素养提高了,碱性水营销等乱象才不会有市场,“汗蒸” 治癌夺命等悲剧才不会重演。

◎ 来源|红网

猜你喜欢
伪科学瓶装水乱象
给瓶装水一个身份证——一种用于瓶装水区分的可识别标签
“半小时才燃脂”是伪科学
中老年保健(2021年6期)2021-08-24 06:56:26
塑料瓶装水经过暴晒会致癌?
科学大众(2021年8期)2021-07-20 07:39:04
遏止网课乱象重在落实
甘肃教育(2020年24期)2020-11-25 07:06:57
光伏招投标乱象,谁之殇?
能源(2018年4期)2018-05-19 01:53:34
KHS新型瓶装水专用灌装系统
华盛顿大学开“反胡说八道”课
环球时报(2017-01-26)2017-01-26 06:40:20
治超新规实施在即 深究货车非法改装乱象
专用汽车(2016年9期)2016-03-01 04:16:52
晨农直销乱象
伪科学的属性、特征和判断标准
民主与科学(2014年2期)2014-02-28 11:2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