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儿童的哲学思维

2022-05-18 22:51高振宇高婷
家教世界·V家长 2022年4期
关键词:假装哲学绘本

高振宇 高婷

儿童哲学顺应了孩子好奇、探究、追求真理的天性。借助哲学这个工具,能更好地促进孩子思维能力的综合发展。

家里来了3个人,是访问我的。

事后,孩子告诉我:“我不认识他们。”

我说:“我也不认识,但今天见过了,就由不认识变成认识了。”

她表示同意,还说出了一番道理:“人一开始谁也不认识,只认识自己。”

又是一句至理名言。这表明,小家伙的确已经有了相当明确的个体意识。

她接着说:“我在幼儿园里认识了许多小朋友,你都不认识吧?”口气不无自豪。

我说:“是啊,以后你还会认识更多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朋友。”

她问:“认识的人就是朋友吗?”

我说:“那倒也不是,互相喜欢,才算是朋友。”

她说:“我也这样想。”

这是在《宝贝 宝贝》一书中,周国平和女儿的一段日常对话。

其实类似这样充满哲理的对话在儿童的生活中经常发生,比如幼儿园的小朋友会偶尔调皮地叫带班老师的名字,当老师纠正时,孩子会说:“老师到底是什么意思?要是小朋友们不叫你老师,叫你苹果,那苹果又叫什么呀?”我们说儿童是天生的哲学家,这些趣味的对话便是有力的证据。

虽然儿童有思考的天赋与本能,但家长的疑问仍然没有解决:儿童和哲学到底有什么关系呢?如何通过哲学来培养和发展儿童的思考能力呢?

为了解决上述疑问,我们不妨从以下这些角度出发,一起来看一看到底什么是儿童哲学。

儿童哲学起源于生活里的问题

儿童哲学不是让孩子研习经典的哲学著作或理论,而是引导孩子思考生活中本已存在的哲学问题,比如家中有老人过世了,孩子自然会问老人为什么一动不动,在他们身上发生了什么事,什么是死亡,是否每个人都会死亡等问题,因此家长完全可以借助这个机会与儿童共同探讨死亡这个严肃的问题,帮助他树立起对死亡的正确认知。

还比如生活中遇到别人闯红灯的事件,孩子也会问为什么他们会闯红灯,我们为什么不能闯红灯,为什么要有红绿灯等问题,家长则正好可以借此来和他讨论社会规则和社会公德的问题,帮助他树立良好的社会认知。诸如此类的哲学问题其实在生活中可谓无处不在,很多时候我们只是日用而不知,虽然我们可能不太会想到这些问题具有哲学的性质,可是儿童的思考一旦发生,就不可避免地会具有哲学的元素,特别是在孩子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时候。

儿童哲学顺应了儿童的天性

儿童和哲学之间存在着天然的联系。孩子的很多提问,比如我从哪里来、我会不会死、天会不会塌下来等,大多都是典型的哲学问题。孩子之所以能提出这些问题,不是因为我们成人的灌输和引导,而正是因为他天生就有哲学般的好奇心。

这种好奇心可能会通过孩子自己的探究或父母的解答而得到暂时的解决,但它不会消失。可以说,好奇心是儿童智慧生长和理性思维能力发展的关键。对父母而言,最重要的就是要保护孩子的好奇之心,使他的思维能够在好奇心的推动下健康有力地茁壮成长。但如果家庭文化所塑造的是一种压抑的、不鼓励儿童发问和思考的环境,那么孩子的这种天然的好奇心,也会不断萎缩。

这样培养孩子的哲学思维能力

为了避免李普曼教授担心的大学生缺乏思考力的问题,我们应该从以下这些角度入手,从小培养和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

玩“假装游戏”。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了理性思维的萌芽。以孩子都喜欢玩的“假装游戏”为例,比如一个18个月大的孩子用钱币假装梳头发,或者靠在枕头上假装熟睡,但同時也不断地咯咯地笑,这其实就是孩子反事实思维能力发展的一种表现,即孩子能想象出与现实经验相对不同的、过去可能发生或未来会出现的假设情况。身为家长,应多支持孩子玩这种假装或假扮的游戏,甚至主动参与到这些游戏过程之中,这将有利于儿童高层次思维能力(特别是创造力)的发展。

和孩子平等地对话。语言是思维的窗户,是促进思维发展的不二法门。对于三四岁的孩子而言,他们刚学会使用语言,所以每天都会叽里呱啦地说个不停。正如文章开篇提及的孩子和父亲的对话,孩子不仅能和家长开展多轮对话,而且很多话里会充满哲学的意味。所以,在这个阶段,家长要特别表现出这样一种姿态,即非常愿意跟孩子聊天,愿意倾听他们的想法,不轻易否定他们的意见或用权威身份压制他们的观点。平等和安全对话的家庭氛围是非常重要的,如此孩子才能不断通过语言来表现和发展自己的思维。

经常和孩子展开讨论。李普曼教授为孩子提供的学习材料是哲学小说,而对于年龄段更小的孩子来说,绘本故事以及其他类型的故事可能是更好的学习材料(我们称其为刺激物)。现在国内开始出现具有鲜明哲学特色的主题绘本,还有一些经典的寓言故事、神话故事也可以成为启发孩子进行哲学思考的重要材料,比如坐井观天、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等。

以绘本《大卫,不可以》为例,绘本中的妈妈对小男孩提出了各种要求,不能干这个,也不能干那个,这时候可以先让孩子自己判断,妈妈到底爱不爱这个孩子。接着,让孩子联系自己的生活,看一看爸爸妈妈是不是也像大卫的妈妈一样,对自己有各种各样的要求。最后,让孩子看一看哪些是可以做的,哪些是不可以做的,并让他进行分析和归纳,比如可以做的事情具有什么样的特点,不可以做的事情又具有什么样的特点,从而更好地锻炼孩子的思维从具体向抽象的发展。

启发孩子思考。儿童虽然具备一定的抽象思考能力,但他的思考仍需一定的经验为基础,通过某种可见的、可操作的方式来展现。比如和孩子一起讨论“天”的时候,可以让他先画一画心目中的“天”是什么样的,眼前看到的是什么样的,未来憧憬的是什么样的;也可以通过做科学实验、玩角色扮演游戏、做手工甚至去远足旅行等形式,刺激他们去观察、对比、判断和思考,从而形成对于“天”的更全面认知与理解。

猜你喜欢
假装哲学绘本
路过你的窗前
绘本
绘本
绘本
朋友圈,有2 亿人假装在学习
假装辞职
酷巴熊的生活哲学
英文目录及摘要
晾衣哲学
幽默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