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症状的非酒精性脂肪肝要不要治疗

2022-05-18 19:40王伯军
家庭医药 2022年5期
关键词:性肝炎酒精性脂肪肝

王伯军

肝穿刺活检是诊断 “金标准”

肥胖、血脂异常、2型糖尿病等单独或共同成为NAFLD的易感因素,在日常生活中应警惕。要注意的是,非酒精性脂肪肝常见于肥胖者,但是瘦子也可能得脂肪肝!有些人,不胖、不喝酒、没吃药、没有肝炎,而且吃得还非常少、非常清淡,也查出脂肪肝,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肝脏不仅合成与分解脂肪,它还是脂肪储存的“中转站”。肝脏中会合成脂蛋白,这种蛋白质是脂肪从肝内向肝外转运的“运输车队”,若长期营养不良可使体内蛋白质缺乏,难以合成足够的脂蛋白。肝脏无法向外转运出多余的脂肪,就堆积在肝内,导致脂肪肝。

临床上诊断非酒精性脂肪肝主要借助以下几种检查:

B超检查 是诊断脂肪肝重要而实用的手段,其诊断脂肪肝的准确率高达70%~80%,但对轻度脂肪肝不够敏感。

CT 是另一种影像学检查方法,CT平扫即可,其对脂肪肝的诊断的敏感性、准确性要高于B超检查。

肝穿刺活检 是诊断脂肪肝的“金标准”,可确认诊断,排除肝病其他不明原因,评估肝损伤(炎症、纤维化、肝硬化)程度,为治疗和预后提供指导,但这是侵入性检查。

对成人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肝穿刺适应证,美国肝病学会(AASLD)有3点建议:

1.具有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和进展期肝纤维化高风险的患者,推荐行肝穿刺检查;

2.伴有代谢综合征,或需要通过NAFLD肝纤维化评分确定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及进展期肝纤维化的高危患者,应行肝穿刺活组织检查;

3.疑似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合并其他慢性肝病,推荐肝穿刺活组织检查进行诊断与鉴别诊断。

实验室检查 肝功能实验室检查也是辅助诊断方法之一。

以上检查只能确定脂肪肝和严重程度,不能明确脂肪肝的病因,NAFLD的诊断主要依赖病史,排除病毒、药物、饮酒等因素,结合NAFLD的易患因素而确定。

无症状,不等于没危害

非酒精性脂肪肝起病隐匿,发病缓慢,少数患者可有乏力、右上腹轻度不适、肝区隐痛或上腹痛等症状,大多无临床症状,肝功能正常或僅轻度异常,多数于体检时或因其他疾病做B超检查时偶然发现。

那么,没有症状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有何危害?要不要治疗呢?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我们得明确两点:

1.非酒精性脂肪肝随着病情进展,肝脏损害会不断加重。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自然病史: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脂肪性肝硬化。

单纯性脂肪肝是肝损伤的早期表现,进一步进展为脂肪性肝炎,而脂肪性肝炎患者中有25%左右的患者可进展为肝硬化,这比例相当高,与乙肝相仿!并且容易罹患肝癌及其他相关并发症。

非酒精性脂肪肝已代替乙肝成为目前国内慢性肝病的首要原因,显著增加肝脏相关疾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

2. 非酒精性脂肪肝只是全身多系统性疾病的一个方面。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发展是多因素参与及多步骤的复杂过程,内分泌代谢紊乱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研究揭示,非酒精性脂肪肝仅仅是全身多系统性疾病的一个方面,与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慢性肾病等之间有密切关系,并且与肝外肿瘤、骨质疏松也有一定的关系,可显著增加心血管疾病、肝外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及死亡率。

非酒精性脂肪肝是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促进颈动脉内膜增厚、冠脉粥样硬化、左心室重构等的发生发展,最终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及病死率增加。

在过去的10余年中,国内外许多研究提示,非酒精性脂肪肝可能是导致慢性肾病发生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非酒精性脂肪肝影响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促进慢性并发症的发生,而2型糖尿病也加速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不良结局。另外,非酒精性脂肪肝还与高尿酸血症、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生长激素缺乏症、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内分泌代谢紊乱疾病密切相关。

据韩国和中国大样本队列研究发现,非酒精性脂肪肝可显著增加结直肠癌的发病风险。还有研究发现其与前列腺癌相关。

非酒精性脂肪肝伴有糖尿病、肥胖、胰岛素抵抗、维生素D3缺乏等都可降低骨密度。有多项横断面及病例对照研究,都揭示NAFLD与骨密度降低及骨质疏松相关。

综上所述,非酒精性脂肪肝不仅仅是肝脏的问题,而且是全身的问题,虽然目前没有明显的症状,肝功能也正常,但任其发展可能会发生严重后果。因此,没有症状的非酒精性脂肪肝不仅要治疗,而且必须极积治疗!

猜你喜欢
性肝炎酒精性脂肪肝
瘦人也会得脂肪肝
脂肪肝 不简单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治疗
脂肪肝治疗误区须谨防
中医适宜技术治疗老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合并糖尿病1例
如何快速消除脂肪肝
芒果苷对大鼠酒精性肝炎的保护作用研究
清肝二十七味丸对酒精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
大黄蛰虫丸对小鼠酒精性肝纤维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异甘草酸镁对酒精性肝炎患者TNF和IL-6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