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四新”建设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

2022-05-17 13:42
重庆高教研究 2022年3期
关键词:四新农科建设

吴 岩

(教育部 高等教育司, 北京 100816)

2021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清华大学的讲话中第一次提出了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加快培养紧缺人才”。这是走好中国高等教育卓越拔尖人才自主培养之路的战略一招,关键一招,也是创新一招。同年9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人才竞争首先是人才培养的竞争。人才培养竞争是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责任,这就把高等教育推到了最前沿。培养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的大计,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讲,教育是国之大计,是党之大计。我们要提高人才供给自主可控能力,要源源不断地培养和造就大批优秀人才,要培养出大师,还要培养出可以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卓越工程师、战略科学家、各行各业的领军人才和优秀的青年后备人才。我们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第一责任就是高等教育。2021年年底,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六中全会公报提出要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推进教育强国建设。

十几年前我曾经写过一本书叫《高等教育强国梦》,在对世界科技和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进行梳理以后,特别是对中国各个区域的高等教育进行梳理后,我在这本书的扉页上写了3句话:“历史证明,当一个国家处于生死存亡的动荡时期,教育不能救国;现实证明,当一个国家处于和平建设的发展时期,教育能够兴国;未来证明,当一个国家处于伟大复兴的跃升时期,高等教育可以强国。”“强国”既可以是名词,也可以把“强国”变成动词,即强盛国家。没有哪一个国家战略重器可以与高等教育这种国之战略重器的分量相提并论。一个国家,兴也大学,衰也大学;强也大学,弱也大学;稳也大学,乱也大学。高等教育在一个国家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塔基,还是动力源、火车头。高等教育担负着这种历史使命和责任,既光荣神圣,又异常艰巨。从事高等教育事业的我们处在这样一个历史时期,一定要作出与这个时代相匹配的贡献。结合这件事,我讲3点:第一看得准,第二谋得深,第三干得实。

一、看得准:中国高等教育进入世界第一方阵

怎么判断我们的历史方位?怎样谋划才能让“四新”成为引领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创新的一个标志性、引领性战略?

把“四新”建设好,首先要明确,中国高等教育已经整体进入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第一方阵。这个战略判断决定了我们如何摆正我们自己,如何在这个发展中定位。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的讲话中说,我们的办学规模、培养质量、服务能力实现了历史性跃升。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与祖国共进、与时代同行,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教育已经开始发生格局意义的变化。所以我们要知道,我们不是大而不强、将强未强,而是处于向世界一流强国迈进的阶段。2021年5月11日,孙春兰副总理出席直属高校咨询会时第一次做出了这样一个判断:中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世界高等教育的第一方阵。这个定位是我们对中国高等教育的一个整体判断,这个判断基于两个维度:一个是数量指标,另一个是品质指标。指标都用事实和数据回答:中国高等教育方位怎么看、目标是什么、路径怎么走?中国高等教育现在在哪儿、将要去哪儿、怎么去得了?

(一)数量指标

1.绝对量指标:中国高等教育在学人数世界第一,且优势明显稳定

世界上高等教育在学总人数超过100万的国家有35个,超过1 000万的有3个,即美国、印度和中国。在这3个国家中,中国4 000多万(4 183万),印度3 000多万(3 515万),美国不到2 000万(1 894万)。在这40多年(1978—2020年)的发展中,中国高等教育的平均增长率居世界第一(在学总人数年均增长率为7.2%)。我们综合人口基数、经济实力、发展需求等对这个绝对量进行研判,中国高等教育规模第一的优势将会继续保持到21世纪中叶之前。

2.相对量指标:中国高等教育进入了普及化发展阶段,但毛入学率与发达国家差距明显

大家都知道马丁·特罗(Martin Trow)提出的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3个阶段,即精英化、大众化和普及化阶段。我们现在在哪个阶段?

现在在这3个阶段的最高级——普及化阶段。2020年我国的毛入学率是54.4%,2021年的毛入学率现在还没有公布,大概在这个基础上还要增加两个百分点。目前有70个经济体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50%,即有超过1/3的国家迈入普及化阶段。虽然我们的总量大,但是我们的毛入学率并不算高。如果把高等教育普及化再分成初级、中级和高级3个阶段的话,我们大体在初级阶段。从图1可以看出,俄罗斯、美国、澳大利亚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都超过了80%。在这70个国家中,从经济性、国民性、国际性角度看,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与很多国家相比仍有明显差距。因此,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必须保持一个较快的增长速度。

图1 各国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情况

(二)品质指标

1.通用性指标:中国高等教育整体发展实力进入世界先进水平行列,一些领域进入世界一流水平行列

世界上约有197个国家的3.5万所正规高等学校。如果要进入世界第一方阵,那就要处于世界前10%,即进入前20名国家行列,这就是世界先进水平;如果能够进入前5%,即进入前10名国家行列,就处在世界先进水平前列;再往前,如果能进入前2%~3%,也就是在全世界进入前5~6名,那就是世界一流。当然,如果我们进入前1%,那就是超级水平。

表1反映了中国高等教育的情况。从排名来看,无论是总体情况还是分工科、理科、农科、医科、文科来看,9项指标我们大多处于世界前1%~2%或1%~3%,个别的在前4%,有的在前7%~8%。总体上中国高等教育整体发展实力已进入世界先进水平行列,一些发展领域进入了世界一流水平行列。

表1 中国高等教育的整体发展实力

从这个排名结果来看,我们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实力不是高估了,而是低估了。就泰晤士、QS、USNEWS这3个大家比较看重的排名来看,大体上都是这样:第一,这几个排行榜都是母语为英语的国家推出的排名,他们所看到的论著大体上都是英文发表的,对中国、俄罗斯、法国、德国、日本的实力是低估了;第二,排名的依据更多的是科研指标,而且是能够拿到的公开数据,但人才培养的一些关键数据拿不到,所以对学校的人才培养情况有忽略,而这对我们大学的人才培养可能有误导,这正是我们所要反对的。尽管如此,我们仍然在这些排名里处在那样的位置,所以说中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世界高等教育第一方阵。

有两点思考:第一,要保持战略定力,母语为英语的国家开发的排行榜对中国大学的实力低估了;第二,要保持清醒头脑,以科研成果、论文等为主要指标的评价方式对人才培养工作可能有误导。

2.引领性指标:中国高等教育在4个方面实现领跑

从引领性指标来看,我们在4个方面处于领跑地位:第一,以推动学科专业改革为代表的新教改。这是中国首次在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创新领域主动设置的中国话题。第二,以发展在线教育教学为代表的新形态。也就是我们说的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我们在全世界跑在最前面。第三,以培养创新创业能力为代表的新质量。就是把我能行、我会干变成我敢闯、我会创,标志就是我们组织全球121个国家参加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大会。2021年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会,世界上前100强大学中最好的大学,包括哈佛、牛津、剑桥、耶鲁等大学的团队都在大赛里边,与我们同场竞争。第四,以建立质量国际互认体系为代表的新保障。我们的专业认证、审核评估、数据质量监测和学校内部保障体系,不输于世界上其他任何国家和地区。我曾经带队到过俄罗斯,对其7所国立大学的13个从本科到博士的专业进行过评估。这是中国高等教育评估的一小步,却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大步,我们现在已经用中国标准在衡量世界其他国家,假以时日,以我们的国力和这种举国体制,我们将会在新教改、新形态、新质量和新保障4个方面跑得非常快。

因此我们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中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世界高等教育第一方阵,而且有的方面我们已经处在第一方阵排头兵位置,在部分重要领域处于领跑地位;第二,“四新”探索是高等教育领域的新教改、新质量、新体系、新文化。为什么要讲这个?是因为我们制定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战略要有基础条件和基本判断,这就是我们的基本判断。要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我们得有自信,得有底气,这就是我们的自信所在和底气之源。

二、谋得深:“四新”建设引领高等教育改革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去年在清华大学视察时强调:“要用好学科交叉融合的‘催化剂’,加强基础学科培养能力,打破学科专业壁垒,对现有学科专业体系进行调整升级,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加快培养紧缺人才。”现代产业学院、未来技术学院、示范性软件学院、储能学院、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都得打破学科专业壁垒,而不是只对现有学科专业体系进行调整升级。

(一)层层递进、环环相扣、久久为功

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加快培养紧缺人才和国家战略需要的高端人才。要理解习近平总书记的这句话,就要首先回顾一下“四新”5年发展的历程,我们可以看到一条非常清晰的脉络:2017年首次提出建设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召开之前不到一个月,中央发文正式写入发展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2019年4月29日,我们在天津大学召开了“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启动大会,正式启动了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同年10月,我们以“高教质量22条”的形式,把“四新”建设与学科专业调整优化和内涵提升联系起来,出台了《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清华大学时发表“四新”讲话。整个过程层层递进,环环相扣,久久为功。今天,“四新”已经成为全国所有高校高质量发展、下好发展先手棋、抢占创新制高点的主要抓手。

(二)教育应答、时代应答、主动应答、中国应答

从2017年首次提出“四新”建设一直到现在,总有人问“四新”是怎么回事?在北大新工科建设国际论坛上,我曾经讲过4个“应答”:教育应答、时代应答、主动应答、中国应答。“四新”建设是从教育思想、发展理念、质量标准、技术方法、培养方式等方面对高等教育进行的全方位改革。这个“四新”建设不是一种理念,也不仅仅是一种思想、标准或技术,更多的是包括了思想、理念、标准、技术、评价为一体的新的高等教育发展范式。范式是从形而上到形而下都有的,模式是形而下的。“四新”一是对新一轮世界范围内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奔腾而至的中国高等教育的教育应答,二是对中国高等教育超前识变、积极应变、主动求变的时代应答,三是高等教育跳出自身发展的小逻辑、服从服务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逻辑的主动应答,四是中国高等教育面临21世纪国际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发展给出的中国应答、中国方案。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正逐步改变中国高等教育的样貌,原先更多的是人家制定规则标准,我们跟着人家走,我们是跟随者,再好都是二流。这一次是中国提出的中国议题,是要引领世界发展。现在,世界很关注我们的“四新”发展。这是我们在高等教育改革中全面领跑的一次战略,要提高中国的感召力、影响力、塑造力。假以时日,“四新”建设将改变中国高等教育的面貌,也改变我们的位势,增强我们的信心和实力。我们要做的就是这个教育应答、时代应答、主动应答和中国应答。这主要是站在教育的更高位,即经济社会发展的大逻辑给出的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和战略。

(三)“四新”提升“四力”

推进“四新”工作,瞄准的是国家发展的“四力”:新工科提升国家硬实力、新文科提升文化软实力、新农科提升生态成长力、新医科提升全民健康力。总体上,“四新”是新时代的新教改,是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新质量,是新时代高等教育的新体系,是新时代大学新的质量文化,是一项质量革命工程。国家发展需要硬实力,需要软实力,需要健康力,需要生态的成长力,还需要锐实力和巧实力。现代产业学院,特别是我们的未来技术学院,就是要把国家的锐实力,即卡脖子的事情做好。卡脖子有战略卡脖子的,有战术卡脖子的,未来技术学院就是要解决战略卡脖子问题。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都是这3点:新专业、专业的新要求、交叉融合再出新,这是我们的“新”之所在。首先要有一批新专业出来,原先的老专业不能覆盖未来的发展;所有的专业都有新要求,哪怕机械和材料专业,都不是原先的机械和材料专业;专业要交叉融合再出新,工文、工理、农工等结合。我们的医科,如果不跟工科结合起来,发展是非常困难的。我们的农业,特别是很多生物育种资源,都在外国人特别是美国人手里。假如有一天从芯片卡脖子变成了对医药动手,对农业动手,那就不是一个仅是难受的问题,而是危及我们的国家安全、危及老百姓的吃穿住行的问题。如果不解决这些问题,高等教育没有这样迫切的责任感、使命感,一旦国际形势更加凶险,我们怎么办?所以我们要把问题提到这个高度来认识。

1.全面深化新工科建设

在新工科建设方面,着重抓5件事:抓理论、抓专业、抓课程、抓结构、抓融合。刚开始要在理念、思想上有认识,再从基本单元(专业)往下走,要抓到深处,改到痛处。光改课程不行,还要变结构,重新组织结构,要对高校内部的二级结构进行外科手术式的改造。不能再以老师为中心来设置二级学院,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来设计二级学院。未来技术学院、现代产业学院都不是老师擅长什么就干什么,而是要着眼国家未来,着眼明天、后天的产业和技术需求。这就要打破老师会什么就教什么的一贯做法,根据国家未来需要培养人才。办教育要政产学研结合,产学深度融合,这是办好高等教育、提高质量的必由之路。

第一,抓理论。两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更多的是要在理念上换脑筋。第二,建专业。优化、升级、新建“金专”,要在专业课程方面扎扎实实地推进。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工科的1/4以上都是战略紧缺的新专业。2021年我们撤销了251个工科专业点,新增工科专业点794个。新增的那些工科专业,都是在互联网+、智能+的基础上国家未来发展所需要的。第三,变结构。我们做的几项工作都是有时间跨度的,现代产业学院瞄准的是5年以后产业的变化,培养高端应用型人才和高素质经营型人才。特色化软件学院、示范性微电子学院等是瞄准10年以后产业的变化培养人才,根据10年以后可能的变化,必须产教融合,把头部企业的人才引进来教课。未来技术学院要瞄准15~20年以后的科学变化,培养战略领军人才和战略科学家,就像爱因斯坦、牛顿这样影响了世界进程的科学家,包括社会科学家、医学科学家和自然科学家等。这些都需要布局,也都在布局。我们做这些工作都在动员产教融合,不仅仅是科学界的,技术界、产业界、教育界的人都要联合起来,才有可能做好。仅靠学校是完全不能够培养出未来技术学院所需要的战略科学家和领军人才的,一定是产学研全面结合、深度融合。第四,改课程。建“金课”、教材资源库,探索课程资源建设新形态,人工智能、重型燃气轮机、病毒学、国土空间规划等教学资源建设,都需要数字资源的不断迭代,每一年都要迭代课程和教材。第五,促融合。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都需要有智能基座,我们做的工作就是建立这样的智能基座,因为这样的智能基座才是新学科发展的基础。

新工科发展的未来愿景:第一是新理念,创新型、综合化、全周期,不断探讨,符合需要,迭代更新。第二是新结构,就是新工科怎么办?工科的新要求怎么达到?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中国要有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卓越工程师。我们要培养这样的卓越工程师,就要提出新要求,要不断地深化、迭代,不断交叉、融合、裂变。第三是新模式,以组织模式带动深层次变革,交叉、融合再出新,就是不仅要发生物理反应,还要产生化学变化,形成新模式。第四是新标准,我们不仅要跟世界高等教育实质等效,还要提出高等工程教育国际认证的中国方案,要不断把中国方案、中国标准变成世界标准。第五是新体系,即建成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工程教育体系。第六是新人才,最终我们要培养出能引领社会发展的新型工程人才,即以卓越工程师为代表的工程技术人才。

2.全面推进新医科建设

我们把医学教育定位为“大国计”“大民生”“大学科”“大专业”(新定位),就是把医学教育从治病这一块向前、后移,即从原先的治疗为主,变成集预防、治疗、康养三位一体,从治疗为主到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新理念)。强化医学生培养,原先叫救死扶伤、大爱无疆,这些都对,但是太虚,我们把它变成抓五术培养:道术、仁术、学术、技术和艺术(新内涵)。统领医学发展的新要求、新的医学专业、医学与多学科深度交叉融合,核心是创新发展。在医学教育发展中,要不断谋划预防科学,比方说公共卫生学院。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我们实行“一拖一”,要建立中国高水平的公共卫生学院,还要在中西部拖一所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在新医科建设方面,比如全科医生培养,医工结合培养医学科学家5+3,这个八年制怎么办、中医怎么办等,要做出战略安排,现在已经有了非常系统的安排(新医科)。

2021年,以国务院办公厅名义下发了《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搞医学教育一定要把这个文件吃透,那些措施都是中央十几个部门反复打磨以后提出来的,干货满满。2020年我国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委员会正式获得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WFME)医学教育认证机构认定,得到“无瑕疵”的评价。我们拿到了一张入场券,得到了一个通行证,也有了一个新标准,在世界医学教育里响起了中国新声音。这是中国医学教育的里程碑事件,跟工程教育加入华盛顿协议一样,是在医学方面的重要突破,增强了我们发展医学教育的信心。

2021年我们举办了中国大学生医学技术技能大赛,宗旨是“尚德精术,中西并重,医护同行,医防结合”,参赛高校达到211所,占全部医学高校的91%;参赛人数达到9 000人,共有497支代表队;观赛规模达到7 400万人次,仅冠军总决赛就有3 200万人次观看。我们又启动了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建设的新方案,通过扩容、提质、创新,建成若干所具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水平的公共卫生学院,在东部、中部、西部布局,形成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的战略支点。这些战略支点建好以后,我们还要“一拖一”再建一个附属支点,最终形成适应现代化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要求的高质量教育发展体系。这些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将在重大疫情的预防、诊治、组织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这次抗疫就初步显现了医学教育的成果,我们培养了800万名医学人才,包括300万名医生和400万名护士,他们的表现真的了不起。最先到武汉去的大部分都是高等学校附属医院的医护人员,这些医院是中国最好的医院。高等医学教育怎么发展,在国务院文件里有体现。大学的校长、书记和老师要会看文件,要从这些文件里读出味道,读出招来,读出真金白银来。

3.全面推进新农科建设

新农科建设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大家都知道新农科建设“三部曲”——“安吉共识”“北大仓行动”“北京指南”做的工作,习近平总书记还专门给我们回了信。现在来看,改革实践落地生根,我们已经从“试验田”到“大田耕作”了。新农科建设407个项目以新理念引领创新发展、以新目标驱动项目实施、以新成果深化改革实践,都是从“试验田”到“大田耕作”环节必须做的。

2021年我们提出要做五个“一”工程,研制发布《关于加快新农科建设 推进高等农林教育创新发展的意见》。10月19日我们在吉林召开了全国新农科建设工作推进会,研制了《加强和改进涉农高校耕读教育工作方案》,习近平总书记专门签阅。我们还要发布《新农科人才培养引导性专业设置指南》,并有一个指导性的工作方案,以加快推进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试点项目落地显效。《关于加快新农科建设 推进高等农林教育创新发展的意见》有十大举措,包括全面加强耕读教育、推进农林类紧缺专业人才培养、构建高质量多类型农林人才培养体系、提升农林专业生源质量、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多途径建设实践教学平台、着力构建高水平师资队伍、强化农科教协同育人、深化对外开放合作和创新评价机制,就是要把新农科建设深化、实化、细化。全国新农科建设工作推进会面向新农业、新乡村、新农民、新生态,推动新农科建设再深化、再提高,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质赋能。我们要答好4张试卷:农业农村现代化卷、国家粮食安全卷、生态文明建设卷和世界发展贡献卷。涉农高校是强农兴农的国之重器,建设新农科是振兴高等农林教育的重大战略。我们要把农业院校或者农林类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教材建设、教学实践场所放到耕读教育工作方案里,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与耕读传家的传统结合起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挥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等育人功能。

新农科发展的未来愿景,就是要着力提升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培养能力,着力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水平,着力提升服务“三农”贡献度,着力提升农林教育国际竞争力。我们现在的高等农林教育水平应该是很高的,三强里面必有中国。怎么在国际上更有话语权,更有规则制定权,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开创农林教育创新发展的新局面,这是我们今后要做的工作。

4.全面推进新文科建设

一个国家光有硬实力还不行,还得有软实力、巧实力,哲学社会科学就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和巧实力。我们要构建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国学派,要创造光耀时代、光耀世界的中华文化,必须大力培养具有自信心、自豪感、自主性的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人才。

现在人文教育和社会教育里有一个很尴尬的现象,就是我们在跟人家交流的时候,你讲你的,我讲我的,各说各话,谁也说服不了谁。我们要把新闻宣传语言变成学术话语、学术体系,让人家真正能够听懂、认可。举个例子,西方学者问中国的改革开放为什么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绩,外资投资老是全世界第一?如果你跟西方学者讲,我们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对不对呀?当然对,但是他们可能听不懂也不认可。在他们的思想里,恒产非常重要。私人财产不可侵犯,他们认为这是保障一个社会健康发展的根基。但是中国这40年的发展,按照这样的发展速度,包括外资在中国投资,这么多财产和投资怎么能得到保障呢?我们现在在法律体系完善上继续下功夫,但我们可以告诉他,一个国家的发展,除了有法律保障,还要有特别稳定的社会保障。一个国家的执政党长期稳定而有权威地执政,让人民有信心,让投资者有信心,让财产得到了跟法律保护同样有效的社会保障,这是世界发展的一种新模式,中国正是这种模式的成功践行者。如果把这些讲清楚,外国学者也同样会认同。

我们的知识分子不仅要传播中国的好做法、好经验,还要把中国的这些好做法、好经验变成外国人能够理解的学术语言,这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使命。我们应该做的工作就是要使我们有学术感召力、影响力和塑造力。中国学派不是一句话,中国气派、中国风格、中国特色等这些东西都要做好。有了这样的东西,我们的新文科建设才不仅是中国的,还是世界的;不仅在中国发展中有引领作用,还要在世界发展中有中国学派、中国声音,有中国的感召力、影响力和塑造力;不仅要传承传统中国的优秀文化,还要创造光耀时代、光耀世界的现当代中华文化。所以新文科建设在“四新”建设里有独特的作用,我们一定要做好这项工作。2020年年底我们召开了新文科建设工作会,发布了《新文科建设宣言》,成立了“全国新文科教育研究中心”,从那以后新文科建设的速度是非常快的。在某种意义上,从理念、专业、模式、队伍、文化方面来说,后期的发展是非常迅猛的。特别是中国系列大讲堂全面启动,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无论在教育界还是实务界,在政法实务大讲堂、经济大讲堂、新闻传播大讲堂、艺术大讲堂等讲的这些课都是中国最好的。新闻传播大讲堂不仅新闻传播类学校在用,还要让全国所有新闻从业人员来学。中国记协学习网站的头条,就是我们新闻大讲堂的课。

文科人特别讲究学理,讲理论,看论著。按照这样一个习惯,我们发布了《新文科建设年度发展报告(2020)》。目前有两个中宣部批准的新文科研究刊物:一个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主办的《新文科教育研究》,另一个是山东大学主办的《新文科理论与实践》。此外,我们还有一个“全国新文科”微信公众号。这些都是为了让哲学社会科学、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大专家、大老师、大先生们有言可发,有感能发。

关于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快高校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实施意见》。我们在涉外法治人才方面不是缺乏,而是极度匮乏。全国企业和公司有46万家是涉外的,有96万个合资企业或者外资企业在中国,不断地有法律纠纷出现。我们在联合国交的会费金额数一数二(维和第一,法律第二),但是在联合国组织里只有1.2%是中国人,而且大多是中下层事务性人员,中层的很少,高层更是寥寥无几。究其原因,一是语言不行,二是法律不行,只懂得书本上的东西是不够的。所以我们的涉外法治人才要多语言培养,不仅要懂美国法、大陆法体系,还要懂国别法。在这些国际组织中,我们要有跟大国地位相匹配的法治人才。

新文科要提升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中国、法治中国、和谐中国、繁荣中国,塑造国家美形象,让世界看到我们不仅可敬、可畏,而且可亲、可爱,这是新文科建设的重大使命和责任。为此,新文科建设要真正抓到点上,要将中国发展的经验、做法变成理论,变成学术体系,能够传播出去,会讲中国故事,讲懂中国故事,讲好中国故事,提升中国文化的影响力、感召力和塑造力。

三、干得实:全力抓好高校人才培养“新基建”

从2022年开始,我们前五年的工作要转段了。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就是高教司要召开各省(区、市)高校厅长、处长会,重点讲从原来的“如何选”变成今后五年“如何建”。“四新”建设工作总体上要从谋篇布局变成落地落实。2022年开始的重要工作有这样几项:一项工程——全面实施新时代高等教育育人质量工程;一个计划——深入实施卓越拔尖人才培养计划;一个专项——实施新时代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攻坚行动专项;“三会一赛”——“419”讲话一周年座谈会,第31次教育部直属高校咨询会、新时代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工作推进会、第八届“互联网+”大赛。我们要落实落实再落实,以抓落实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高等教育育人质量工程已经纳入教育部全教会工作要点,研制《关于实施新时代高等教育育人质量工程的意见》中的3项工作(优化学科专业结构、系统构建课程体系、重塑教育教学内容)都是围绕这个要点,抓好下面要讲的学科、专业、课程、教材、教师等教育教学几个方面的工作,以发挥高等教育的基础性、综合性、引领性作用,带动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

卓越拔尖人才培养计划要坚持4个面向,培养4类人才。习近平总书记要求面向科技前沿、经济主战场、国家重大需求、人民生命健康,培养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卓越工程师,全方位谋划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全方位推进系列卓越人才培养,把卓越拔尖人才培养作为高等教育关键目标,探索形成卓越拔尖人才培养的中国方案和中国范式。

在基础学科和高水平技术人才方面要做好卓越拔尖计划。我们已经跟中央的13个部委联合工作,由“单兵作战”转向“集体发力”,产教融合、科教结合、医教协同,推进一流专业“双万计划”和一流课程“双万计划”。我们将会有约11 000个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16 000门国家一流课程,已经公布了20个类别、77所高校、288个拔尖基地。这些工作都落地了,落地之后就是怎么建的问题。概括起来说,就是要搞好“新基建”。这个“新基建”不是工程里的基建,在教育教学领域,“新基建”就是抓专业、抓课程、抓教材、抓技术、抓教师。

(一)专业建设

大家都知道,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教学改革改到要处是专业。专业建设直接关系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关系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关系高校能否真正成为推动国家创新发展的引领力量。所有的集合点都在专业上,我们要做的工作就是把专业真正地建强建优。我们共有6.1万个本科专业点,“十三五”期间撤销或停招了6 000多个点,新增了1万个点,“双万计划”前两批8 031个,加上这一次大体上是11 000个。如何建呢?做好“四抓”:第一,抓标准,修订本科专业类质量标准,质量为王、标准先行;第二,抓示范,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第三,抓认证,实施三级专业认证;第四,抓机制,研制《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我们要做好15%的国家点,再做强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让中国高等教育这20%的专业带动整个专业水平的提高。专业不建好,我们就没有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所以我们要做好这项工作。

(二)课程建设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教学改革改到深处是课程。学科带头人、专业领军人物要勇于自我革命,课程改革不仅是讲他们会的,还要讲他们不会的。

这一点我们的老教师在经验上有长处,而在知识的先进度上是有短板的。所以,真正的教改改到深处是课程改革,教师要自我革命。课程改革我们抓这几件事情:抓内容体系、抓课程思政、抓实践教学、抓示范引领。今年要在课程方面做好这几项工作,让我们的“金课”在学校里随处可见,让“水课”无处藏身。

“水课”对学生最没有良心。“水师”可能不好听,但确确实实有“水师”。我们说的“金课”要有高阶性、创新性、有挑战度,也就是要具备“两性一度”,这种课要越来越多。“课比天大”,这是一个合格老师的必备。一个学校如果“课不比天大”,这个学校讲的以生为本、立德树人就是说说而已。我们曾经邀请日本比较教育协会的会长大塚丰先生来我国进行评估,他是日本“大牛”的老师。邀请是在评估开始3个月前发出的,但他说这件事情他可能没有把握,因为不知是否能够请假,那一天他有一门本科生的课。直到离评估还剩四五天时间他打电话来了,说他把这个假请下来了。这就是一流的大牌教授、国际顶级专家对一门本科生课程的态度。说课比天大就是说真的要讲好课,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是通过一门一门的课掌握知识,提高素质和能力,培养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

课程是教育最微观的东西,但解决的是教育最根本的问题。课程是中国大学带有普遍性的短板、瓶颈、关键问题,是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理念的“最后一公里”,是落实“立德树人成效”根本标准的具体化、操作化。

(三)教材建设

剧本是一剧之本。人才培养的主要剧本是教材,教学改革改到实处是教材。现在的教材除了世界观、价值观、政治这些方面必须严格把关外,还要在先进性上把关。我们现在正在做“十四五”国家规划教材计划,其中一个主要问题就是要解决先进性问题,要不断迭代。

2021年12月31日,教育部长怀进鹏出席在北大召开的计算机科学本科生培养“101计划”,就是要在计算机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方案里选出10门核心课程,让世界上一流的专家来编教材。我们邀请了计算机领域的最高奖——图灵奖获得者,还有中国计算机教育领域的大院士,一起来编10门计算机科学专业核心课程的教材。如果这件事做成了,我们就会推广到所有专业,每个专业都要选出10门左右的课程,多的可能14~15门,少的可能7~8门。把这样的核心课程变成中国最好的课程,编写最好的教材。这些教材不是原先那种由一个好老师编的,而是好多好老师一起编的、经得起推敲的好教材,这个教材还要不断迭代。把教材做好了,人才培养的剧本就有了。培根、铸魂、启智、润心就是好教材的要求,这样的教材不仅要在知识方面行,在能力素质、价值观方面都要行,尤其是社会科学、人文学科方面的教材。教材是传播知识的主要载体,是学校教育教学的根本依据,是老师教学、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体现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价值观,直接关系党的教育方针的贯彻落实。

“六抓”教材建设:(1)强育人——培根、铸魂、启智、润心;(2)抓管理——完善高校教材分级管理、质量监控制度;(3)推创新——把学科发展的前沿理论成果、实践成果融入教材;(4)拓形态——探索新形态和新领域教材建设;(5)树标杆——开展首届全国优秀教材奖评选(高等教育类399项);(6)建规划——建好“十四五”规划教材(分批遴选、重点推进)。

(四)技术水平

新冠肺炎疫情让我们感到,技术是高等教育学习革命的关键突破,教学改革改到难处是技术。

“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曾经让一些老师有怨言。刚开始这些抱怨主要来自那些年龄较大的老师,他们认为自己驾驭不了这个。但是几个月以后,这些老师比较好地掌握了这门技术。现在疫情稍微严重的地区,老师们随时可以开展在线教学,很容易就改进了教学技术,在线教学已经不是原先的辅助手段,而变成了教育教学的新常态,成为时时、处处、人人皆可学的高等教育的新形态。我们必须把这件事做好,技术是新的教育生产力,是信息时代的“黑板、粉笔、作业本”。高等学校要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提升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教、学生通过信息技术学的能力。大家已经可以看到很多虚拟仿真课,做得非常好。我们在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中特别提倡线上书院,一个学校的好老师总是有限的,办一个基础学科的线上书院,这个学科的好老师就是无限的,让上万的中国顶级的老师培养一个人,而不是一个老师培养几百人。我们要有虚拟教研室,基层教学组织就是虚拟教研室,我们还要成立跨界的虚拟教研室,是几十人、几百人、几千人、上万人都可以用的教研室。这样的教研室就会让我们的基层教学组织丰富化、开放化。2022年,我们要隆重召开世界慕课与在线教育大会。在2020年疫情最严重的时候,我们首先召开了世界慕课大会,并且把世界慕课与在线教育联盟的秘书处留在了中国。我们就是要在这里变轨超车,占领制高点,享有话语权。原先在高等教育的重要领域我们都是给人家当学生,现在在这个领域我们要当先生。

“五抓”推技术:(1)抓经验推广,从新鲜感到新常态,凝练宣传典型经验;(2)抓环境建设,包括虚拟仿真实验项目(728个)、线上书院(1.6万人)等;(3)抓资源应用,加强资源平台体系建设,服务师生需求;(4)抓组织建设,如虚拟教研室(400个试点)等基层教学组织;(5)抓交流合作,召开2022世界慕课与在线教育大会,持续推动国际合作。

(五)教师队伍

教师是人才培养的关键所在,教学改革改到痛处是教师。

我的导师潘懋元先生是中国高等教育学学科创始人,2022年102岁了,仍然在教书,也获得过“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称号。他说:“假如有来生,我还要当老师。”他对学生的影响是一辈子的。还有3位在第一届、第二届、第三届教学大师奖中获奖的:第一位是姚期智先生,第二位是张伯礼院士,第三位是新结构经济学创始人林毅夫先生。他们都给本科生、研究生上了几十年的课,是教书育人的大先生、中国的“金师”。

好老师就像医生一样,得有道术、学术、技术、艺术和仁术。教学不仅是科学,还是艺术;教学不仅要传播知识,还要教人做人。所以我们常说经师易得、人师难求。我们要把这些大老师树起来,全力推出大先生,有了一批大老师、大先生,中国高等教育培养人的队伍就有了扎实的基础,有了资本。

“四新”是新时代的新教改、新质量、新体系、新文化,也是世界高等教育创新发展的中国方案,是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的中国探索。让我们一起努力,把“四新”工作做深、做透、做实、做高,推动中国高等教育在世界高等教育发展中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实现历史性的跨越。

猜你喜欢
四新农科建设
农科城如何为乡村提供“振兴样板”
公费农科生培养试点工作实施
农科问答
农科110专家,你们辛苦啦! 省总工会与省科协联合举办农科110专家送清凉慰问活动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彭州市:“四新”创建廉洁城区
浅谈勘察设计企业促进科技成果产品产业化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