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助力式弹性成像联合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对浅表软组织肿物的诊断价值

2022-05-17 04:20:54李玉芹张素珍刘广岚董洪伟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2年8期
关键词:浅表肿物准确度

李玉芹, 房 艳, 张 艳, 张素珍, 刘广岚, 董洪伟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人民医院 超声科, 江苏 连云港, 222100)

浅表软组织肿物多存在于纤维结缔组织、皮肤、血管及肌肉中,体表触摸可及,鉴于其性质有良性和恶性之分,其临床治疗方法亦有所区别,故准确诊断对于浅表软组织肿物患者而言意义重大[1]。浅表软组织肿物的组织结构分类非常复杂,临床诊断具有较高的难度。超声检查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性高的优点,目前是浅表软组织肿物的首选检查方式,虽然其对浅表软组织肿物的诊断灵敏度较高,但特异度不高,诊断准确度较低[2]。随着医疗科技的发展和医疗水平的进步,超声弹性成像和声触诊组织成像量化技术在临床得以应用,为浅表软组织肿物的诊断带来了更多选择。本研究比较了超声助力式弹性成像、声触诊组织成像量化技术单独应用和联合应用对浅表软组织肿物的诊断效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5月—2020年11月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浅表软组织肿物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64例,女56例,年龄21~67岁,平均(45.02±3.41)岁,浅表软组织肿物直径0.69~11.58 cm, 平均(6.29±1.36) cm。纳入标准: ① 肿物位于体表,用手可触及者; ② 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且临床资料完整者; ③ 诊断前无化疗史,肿物周围无溃疡出血者; ④ 临床诊断影像资料清晰,达到本研究要求者。排除标准: ① 合并其他晚期恶性肿瘤者; ② 超声图像不清晰、临床资料不全,影响客观对比者。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方法

应用配备助力式弹性成像及声触诊量化成像技术的西门子Oxana2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9L4线阵探头,探头频率设定为4~9 MHz)进行检查,嘱患者取合适体位,根据检查前的触诊定位结果及肿物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应用9 MHz探头频率进行常规超声检查,对肿物大小与纵横比进行测量,观察肿物彩色多普勒超声信号及肿物边界、内部回声。在此基础上,运用超声诊断仪助力式弹性成像模式,将质控指数调至60~80, 显示肿物的弹性图与灰阶超声图。采用超声助力式弹性成像5分评估法对测量的肿物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判定肿物良恶性,见表1。弹性成像评估结束后,应用超声诊断仪声触诊量化成像模式测量肿物内的剪切波速度,测量时取样框应尽量使肿物完全包括在内,肿物较大时,可将取样框尽量放在中央位置,嘱患者屏气静息,手持探头使其与皮肤有良好接触而不施加外力。测量时避开钙化和液化坏死区域,每个肿物测量5次剪切波数值,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表1 超声助力式弹性成像对肿物性质的评估方法(5分评估法)

1.3 病理学检查

对所有患者的全部肿物行病理学检查,经活检/手术切除获得标本,行固定、脱水、石腊包埋、切片、苏木精-伊红(HE)染色后,由2名高年资病理医师在光镜下观察病理切片并进行诊断,意见不一致时需共同讨论确定结论。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4.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计算超声助力式弹性成像技术、声触诊量化成像技术单独应用和联合应用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等诊断效能指标,并采用非参数Wilcoxon秩和检验对诊断结果进行统计学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病理诊断结果

120例患者共有154个肿物,肿物经活检或手术病理诊断证实为良性122个、恶性32个,见表2。其中,脂肪瘤和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病理切片见图1。

A: 良性脂肪瘤; B: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2.2 超声助力式弹性成像技术的诊断效能

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超声助力式弹性成像技术共检出良性肿物107个、恶性肿物20个,其5分评估法结果为1分8个、2分38个、3分73个、4分20个、5分15个,其对浅表软组织肿物的诊断灵敏度为62.50%(20/32), 特异度为87.70%(107/122), 阳性预测值57.14%(20/35), 阴性预测值89.92%(107/119), 准确度为82.47%(127/154), 见表3。

表2 120例患者浅表软组织肿物的病理诊断结果

表3 超声助力式弹性成像技术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比较 个

2.3 声触诊量化成像技术的诊断效能

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声触诊量化成像技术共检出良性肿物110个、恶性肿物24个,其对浅表软组织良恶性肿物的诊断灵敏度为75.00%(24/32), 特异度为90.16%(110/122), 阳性预测值为66.67%(24/36), 阴性预测值为93.22%(110/118), 准确度为87.01%(134/154), 见表4。

表4 声触诊量化成像技术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比较 个

2.4 超声助力式弹性成像联合声触诊量化成像技术的诊断效能

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超声助力式弹性成像联合声触诊组织成像量化技术共检出良性肿物117个、恶性肿物30个,诊断灵敏度为93.75%(30/32), 特异度为95.90%(117/122), 阳性预测值为85.71%(30/35), 阴性预测值为98.32%(117/119), 准确度为95.45%(147/154), 见表5。

表5 超声助力式弹性成像联合声触诊量化成像技术与病理结果比较 个

2.5 不同检查方式对浅表软组织肿物的诊断效能比较

超声助力式弹性成像、声触诊量化成像技术联合应用的诊断效能高于两者单独应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6。

表6 3种检测方法对浅表软组织肿物的诊断效能比较 %

3 讨 论

浅表软组织肿物组织分类多,可来源于间叶及神经外胚叶的各种组织,分布范围广,无固定位置。虽然受患者体质及病发部位等因素的影响,浅表软组织肿物患者的临床症状不尽相同,但很多肿物的大体结构相似,给临床诊治带来了很大困难[3]。常规超声因具有简便性、可重复操作性的优点,一直是浅表软组织肿物的首选诊断方式[4]。但常规超声的特异度和准确度较低,不能很好地满足临床的诊断需求[5]。本研究比较了超声助力式弹性成像、声触诊量化成像技术单独应用和联合应用对浅表软组织肿物的诊断效能,以期找到更好的浅表软组织肿物诊断方式。

超声助力式弹性成像技术是根据浅表软组织肿物的弹性系数不同的特点,通过实时图像中不同的色彩来辨别肿物的硬度,再通过弹性成像5分制评分法鉴别肿物的性质[6]。参照病理结果,弹性成像5分制评分法的诊断准确度很高,故临床常将其作为常规超声对浅表软组织肿物良恶性鉴别的辅助方法[7]。相关研究[8]将弹性成像评分≥3分作为恶性肿瘤的诊断阀值,虽然其显示出很高的特异度,但灵敏度仅为51.6%, 诊断准确度较低。本研究将≥4分作为恶性肿瘤的诊断阀值,结果显示,其诊断灵敏度为62.50%, 特异度为87.70%, 阳性预测值57.14%, 阴性预测值89.92%, 准确度为82.47%, 明显提高了诊断效能。

声触诊量化成像技术是通过剪切波对组织弹性进行定量评价的技术,即通过测量传感器产生的横波传播速度来计算组织弹性[9]。相关研究[10]采用声触诊量化成像技术与核磁共振技术诊断软组织肿物,发现前者对软组织肿物的诊断准确性更高。本研究将剪切波速度2.995 m/s设为诊断浅表软组织肿物良恶性的阀值,诊断灵敏度为75.00%, 特异度为90.16%, 阳性预测值为66.67%, 阴性预测值为93.22%, 准确度为87.01%, 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超声助力式弹性成像、声触诊量化成像技术联合应用对浅表软组织良恶性肿物的诊断灵敏度为93.75%,特异度为95.90%, 阳性预测值为85.71%, 阴性预测值为98.32%, 准确度为95.45%, 优于两者单独应用时的诊断效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与相关研究[11-12]结果相似。这可能是由于声触诊量化成像技术是由探头发射辐射脉冲激励局部组织产生变形,克服了弹性助力成像技术无法从体外对深部组织有效施加压力的不足,两者结合可避免人为导致的压力误差,提高了诊断效能。

综上所述,超声助力式弹性成像联合声触诊量化成像技术能够显著提高对浅表软组织肿物的诊断效能,可作为临床诊断浅表软组织肿物的有效手段,为该病的治疗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但本研究存在声触诊量化成像仪器设定取样框小、恶性样本量较小等不足,有待在后续研究中逐步完善。

猜你喜欢
浅表肿物准确度
三七总皂苷调节PDGF-BB/PDGFR-β的表达促进大鼠浅表Ⅱ°烧伤创面愈合
乳腺肿物的超声自动容积成像与增强磁共振诊断对比分析
带你了解卵巢肿物
幸福家庭(2021年1期)2021-03-08 12:31:51
超高频超声在浅表器官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幕墙用挂件安装准确度控制技术
建筑科技(2018年6期)2018-08-30 03:40:54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良恶性浅表淋巴结肿大的临床价值
剖宫产术后浅表伤口愈合过程中使用白砂糖的效果观察
动态汽车衡准确度等级的现实意义
高龄患者结肠癌伴右肝肿物的诊治探讨
高炉重量布料准确度的提高
天津冶金(2014年4期)2014-02-28 16:5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