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和尚音
——拥有300多个学生管弦乐手的学校

2022-05-17 09:16翟英协和尚音提供
至爱 2022年4期
关键词:和尚乐队艺术

文|翟英 图|协和尚音提供

走进教学楼,扑面而来一张张童稚可爱的笑脸。伴着童声稚语,学校艺术总指导兼团队干部李晓庆老师引导我来到教学楼大厅中央,孩子们用自己的作品布置了这个公共开放空间(舞台+观众席),“张骞西域行”“欧洲五国之旅”内容的手工小报和玩偶小人摆满了观众席的台阶,而舞台中央的背景板则是孩子们手绘的中国地图。

一楼是融合部一年级的教室,孩子们在课间放松嬉戏。走廊墙壁上装饰着孩子们手绘+剪纸融合的《小老虎万里江山图》《梵高自画像》等油画及素描作品,充满艺术气息,宛如置身一场布置精妙的艺术展览中。眼前的一切,不禁让人迫不及待地想去探寻这所创建于2001年的九年一贯制上海市民办协和双语尚音学校(以下简称“协和尚音”)的不同之处。

01 校队表演

“学校坚持‘一体两翼’的办学理念,坚持‘中西融合’为体,‘双语’和‘艺术’为两翼,传承了原来注重艺术教育的特点,努力进行艺术教育新模式的探索。在学校发展中,我们始终把艺术教育工作作为重点,以艺术特色创建为契机,提出‘以艺育德、以艺益智、以艺健体、以艺助劳’,力求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劳育有机融合并整体推进。坚持‘价值导向、全面渗透’的原则,充分发挥艺术教育工作在各个学科和实践活动中的育人价值,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谈到协和尚音的办学理念及特色,李老师娓娓道来。

校园里的文化创意中心

艺术教育是协和尚音一以贯之20多年的立校之本,穿过绿草茵茵的操场,就来到了与教学楼遥相呼应的“艺术楼”(文化创意中心)。据李老师介绍,为了彰显办学理念,协和尚音打造了丰富多彩的艺术空间,开设各类器乐课程,让学生在美的环境中陶冶情操,感受美、欣赏美、发现美、创造美。随着李老师的引导,我们拾级而上,来到了让人赞叹的堪称专业级的排练厅,这里是管乐队和弦乐团学习及排练的场地。

大到每一样乐器,小到铺架和座椅,学校投入巨资为孩子们购置了专业级的设备。学校将管乐艺术教育的专项经费列为学校公用经费的预算管理,保证学校管乐艺术教育工作有序、正常开展。同时,积极向区、市申报特色学校及特色项目,争取更多经费支持。2018年—2020年,学校为管乐队添置了专业的谱架100个、专业的演奏座椅100个,以及大型的打击乐(定音鼓、马林巴、管钟、低音贝斯、太鼓等),为管乐艺术教育的开展作好了强有力的保 障。

从36名到330名乐手,管乐队10年发展,成绩斐然

管乐队的开设为更多喜爱音乐的孩子打开了一扇艺术之门,学校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提供学习艺术的条件。协和尚音管乐队自2012年成立以来,从最初的36名管乐队学员发展到现在的330名管乐队学员;乐队的编制越来越齐全,乐队中冷门乐器巴松、双簧管和低音贝司目前也已齐全。参与乐队的学生年龄从三年级至八年级。目前中小学共有2个初级乐队、2个中级乐队,还有1个65人的校级乐队,校级乐队的学生年龄小至三年级,高至八年级,组成了协和尚音水平最高的一支乐队。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不仅学会了乐器的演奏方法和技能,还学会了在团队中的相互合作、共同努力。

据了解,平日的管乐队课程固定每周3小时训练,1.5小时声部专业课,由不同的专业教师对学生进行乐器演奏的教授;1.5小时合排课,由专业的指挥教师进行乐队的合排训练指导,演奏中西经典名曲或学生喜爱的流行音乐作品,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团队精神。

在学校的大中小型舞台上总有管乐队同学的身影,例如:庆“六一”慈善义演、校园艺术节活动、新年音乐会、少先队入队仪式等,他们总能为师生带来精彩的表演,为大家带来美好的享受。

一个乐团的成功离不开学校领导的重视和老师们的大力支持,更离不开学生的努力和家长的积极配合。管乐队成立近10年来,每一次演出、每一次比赛,取得的成功逐渐被更多的老师、更多的家长乃至社会各界所认可。正是因为协和尚音的坚持努力,管乐队不仅在闵行区历届学生艺术节西洋乐队的专场比赛中荣获一等奖,累计获得30多个学员单项奖(金奖、银奖等),还在2019年上海市第十二届优秀管乐团队展演中荣获了上海市金奖的优异成绩,再一次证明了协和尚音学校管乐队的实力。

配置齐备专家引领不断进取

协和尚音是一所花园式的学校,校内环境优美,随处可见艺术元素的装饰。文化创意中心里拥有数间艺术专用教室,供艺术类学科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管乐队上课根据专业分类有11间专业教室,分别在各教室上长笛、单簧管、双簧管、巴松、小号、圆号、长号、中音号、大号、打击乐11个专业课,还有一间100多平米的管乐排练厅进行乐队的合排课,排练厅还配有专业训练的座椅、谱架和大中小型的打击乐器。另外,可容纳360名观众的音乐厅,一方面为学生搭建舞台进行展示;另一方面邀请艺术家、专家来校开展丰富多样的演出和讲座,请学生和家长前来观看聆听,不断提高艺术审美能力。

02 弦乐团汇报演出

在协和尚音,喜爱音乐、喜爱乐器的孩子越来越多,他们对音乐的热爱与执着,也造就了他们的艺术之路。在区级、市级比赛中都成为金奖获得者,更有学生被推荐加入闵行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的学生交响乐团,他们将此作为奋斗的目标,不断努力提升自 己。

有了良好的教学环境,还需要专业的师资团队。尚音管乐队自成立以来,特别聘请了十几位上海交响乐团、上海爱乐乐团等专业团队的演奏家来校定期为学生进行指导。他们教授乐器的演奏方法与技巧,提升了全体学生的演奏能力。同时还邀请闵行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有丰富乐团经验的教师高杰来校指导,为学生们排练中西经典音乐作品。

为闵行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累计输送60多名优秀学员

在指导尚音学校10多年的过程中,高杰亲历了乐团由小变大、由弱到强的过程。他最大的感悟是一个乐团能否到达一定的高度离不开学校与家长对艺术教育的态度。“在‘唯分数论’的大环境下,以吴萍校长为代表的学校方并没有随波逐流,没有把艺术教育当成可有可无的‘陪衬品’。而是在学校中坚持普及艺术教育,通过艺术教育的手段,使孩子们学会欣赏与理解,陶冶情操、释放天性,这样无疑对学生一生的成长、发展,对塑造健全人格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当你走进尚音校园,优雅的学习环境、充满艺术气息的校园氛围一定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高杰感触良多,“乐团今日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与乐队的负责教师李晓庆老师带领的管理团队密不可分。她带领团队与家长、学生、专家团队各方交流,事无巨细,不遗余力。十年如一日,敬业、专业、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赢得了家长、学校、专家团队方面的一致好评。”李晓庆老师也在近年来荣获“优秀艺术辅导员”、区“三八红旗手”、区“园丁奖”等荣誉。

闵行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学生交响乐团于2013年成立。在成立之初,管乐声部和打击乐声部成员几乎都来自于协和尚音。近十年来,协和尚音为闵行区学生交响乐团共输入了近60名优秀演奏人才。他们当中的很多学生后来考取了上海音乐学院等专业音乐院校,也有很多学生凭借演奏特长考进国内外优秀学府,在大学乐团当中继续延续自己的音乐梦想。可以说多才多艺、人格健全是协和尚音学生的真实写照。

“孩子们从三年级学习半年乐器演奏后,即开始进行简单的合奏训练。几年下来孩子们通过合奏训练极大地丰富了自己的音乐知识,提高了艺术素养,也获得了全面的音乐教育。”高杰给予协和尚音的小乐手们极高之评价。

艺术形式不断拓展,每个孩子都能找到心之所爱

据了解,协和尚音还在传统文化方面拓展了艺术课程。学校自2012年开始,引进了四大名家课程,即史依弘的京剧名家工作室、马晓晖的民乐名家工作室、季萍萍的芭蕾名家工作室、管齐骏的绘画名家工作室。目前每个年级有4个平行班,每个班级特色不同,如1班是芭蕾书法班,2班是京剧班,3班是民乐班,4班是绘画班。名家课程在一二年级是必修课,三年级以上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选修,也可以参加学校其他的兴趣课。这些名家课,都是安排在日常课程内,每周固定两节课,由名家和工作室的专业老师进行指导学习。

03 管乐队获得展演金奖(后排左一李晓庆老师,后排右一高杰老师)

京剧班的孩子男生学武生,女生学花旦,他们的一招一式都有模有样。协和尚音被评为上海市京剧联盟盟主校、闵行区美育京剧特色联盟盟主校,同时也是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上海基地学校。季瑾文同学荣获了“上海市百名校园戏曲之星”的称号。赵梓丞和其他同学一起参加上海市老干部团拜会,和国家一级演员李军老师一起表演。

每个年级的3班都是民乐班,整个班级的孩子都学习民乐,课程推进初期只有二胡和古筝两种乐器,近几年又逐步加入小阮、琵琶、竹笛等乐器。马晓晖老师多场音乐会都邀请了民乐班的孩子一起同台演出,参演《赛马》等曲目。

协和尚音每学年都会组织一次校园展示活动,向全校及家长、社区开放,辐射更多群体;同学们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演出、比赛活动,锻炼自己更加自信;学校还组织孩子们参加社区志愿者、致康园志愿者活动,学以致用,服务社会。

日积月累,孩子们的艺术鉴赏力和对美的感受力日渐提升,促进了孩子们的全面发展。艺术教育的核心其实是“人”,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在参与、互动、体验、合作、展示、反思和再创作中获得了成长。协和尚音让艺术成为学生成长的阶梯,让学子们带着这份自信与快乐去拥抱明天!

猜你喜欢
和尚乐队艺术
花的乐队
三个和尚有水吃
小和尚
小和尚的烦恼
花的乐队
纸的艺术
乐队指挥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乐队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