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和班固的分歧在哪儿

2022-05-17 09:36:42
中外文摘 2022年7期
关键词:大木骈文班固

□ 刘 奈

唐代在编撰《隋书·经籍志》时,将唐初收藏于宫中的书籍大致分为经、史、子、集和佛经、道经,一般认为,中国传统的图书分类法就是自《隋书·经籍志》后形成的。《隋书·经籍志》中排在史部最开头的书目就是司马迁的《史记》和班固的《汉书》,这两部史书开启了中国历史记载的模式范本。

在日本学者大木康的眼中,《史记》和《汉书》就像相扑中的东、西两位横纲,永远代表着这一领域的最高峰。大木康通过在历史的时间轴上的两者互相比较,探索两部作品在两国评价中的共性。

《史记》与《汉书》最大的不同还要从它们的根本性质上来看——一个是通史著作,一个是断代史著作。司马迁的《史记》记录了上古到汉武帝统治时期的历史,而《汉书》本来也是沿着这个思路,想写《史记》之后到当下的历史。不过,班彪续写《史记》的想法并没有被儿子班固继承,班固则以另一种思路,书写了西汉一个朝代的历史。对于通史的《史记》来说,无论是项羽还是吕后,不一定非得是帝王才能被写进本纪中,只要是一个时代脉动的中心人物就能够收入进本纪中。而《汉书》作为断代史,能够进入本纪的只有本王朝的皇帝,因此皇帝在断代史中成了本位,这让历史的视角和价值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史记》是通史题材,写作者需要站在更高的维度写作,大木康觉得这像是上帝视角,能够跨越自己的立场全面式地看待问题。而《汉书》的写作者班固生活于东汉时期,所以,班固书写《汉书》的视角则是出自现实,以汉王朝的人间视角来书写的。

另外后世除了从史书书写的角度对两者进行判断以外,还从两者的文章上进行比对。骈文与古文的对比也左右了后世文学家们对两本史书的评价。比如在骈文盛行的年代,东汉至六朝、唐初,《汉书》明显居于上风。然而自中晚唐的古文运动兴起开始,《史记》的评价则越来越高。大木康以当时古文运动的领袖韩愈为时间轴,韩愈以前《汉书》评价高,韩愈之后《史记》评价高。

骈文作为一种贵族文学的代表,在韩愈的时代成了新兴阶层的阻力,韩愈以抬高《史记》的价值来对抗贵族式的骈文,期望打破贵族对于政治、官僚的垄断,这种“不平文学”的代表就是《史记》。

韩愈作为寒族士子抗争门阀贵族的先驱而被士人称颂,加上后继者欧阳修等人的古文运动的盛行,当年为韩愈所盛赞的《史记》,地位也逐渐确立起来。随之而来的则是对《汉书》的严重批判。整体来看,在宋代《史记》的地位得以确立,但《汉书》则有些贬抑过甚。

明代则将《史记》与《汉书》的对比变换了一个赛道,开始有了将两部作品视为文学作品看待的倾向。这让此前围绕着两部作品历史观、体裁等方面的争论逐渐淡去,重新寻找到了两部作品在史学之外的价值。

猜你喜欢
大木骈文班固
北魏新贵族的形成与骈文的新变
天中学刊(2022年5期)2022-11-08 08:18:47
毕沅幕府与清中叶骈文复兴
天中学刊(2022年5期)2022-10-26 00:06:06
班固救马
悬梁刺股
论明清之际骈文的经典化
启事一则
孝继父业的班固
替我叫一声妈妈
以色列班固利恩大学
神州·校长(2013年7期)2013-04-29 19:10:31
替我叫一声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