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短视频沉迷的影响因素和应对策略

2022-05-16 15:35:59肖力周斌刘骏
公关世界 2022年7期
关键词:应对策略影响因素大学生

肖力 周斌 刘骏

摘要:短视频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兴应用,对大学生群体的影响越发深入。本文通过分析短视频易让大学生沉迷的原因,论述短视频沉迷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提出规范行业自律,健全监管体制,优化内容生产,加大优质资源供给,加强人文关怀,提升大学生的网络素养等应对策略,从而促进短视频实现长发展,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关键词:大学生,短视频沉迷,影响因素,应对策略

引言

随着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发展,短视频依托其强大的社会穿透力和丰富的分享语言,记录着生活的方方面面,映射出时代的发展变迁,拍摄与分享短视频不仅仅是国民的社交方式,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地铁里面“刷一刷”,试衣镜前“照一照”,旅游景点“拍一拍”,生活趣事 “录一录”,俨然成为当下人们生活的常态。但是,短视频行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也不断吞噬着公众的碎片时间,特别是大学生群体,如何有效防止他们不同程度短视频成瘾,已成为学校和社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短视频易让大学生沉迷的原因

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数据,截至2021 年6月,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达8.88 亿,较2020 年12 月增长1440 万,占网民整体的87.8%,其中大学生用户占比相当大,短视频应用的人均单日使用时长为125 分钟,53.5%的短视频用户每天都会看短视频节目。短视频头部应用抖音产品负责人曾明确表示:“抖音这款应用的设计定位是专注年轻人,绝大部分用户也是年轻人”,根據抖音官方数据显示,高频活跃用户的年龄段分布在18-24岁之间,主力正是在校大学生。

1.短视频创作门槛降低,分享传播迅速,满足了大学生的娱乐和社交需求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短视频拍摄制作的技术枷锁已被卸载,社会众创品类丰富,内容真实贴近生活,公众共享传播迅速,更重要的是它能使个体微创被发现,被感知,被认同,被聚合,对大学生不断释放“内容磁力”,“疯狂收割”碎片时间,在低头抬头中“黏屏不放”,在指尖滑动中“时间知觉麻木”,在虚幻空间中“沉醉不知归路”。

2.短视频特效赋能,即时性快感强烈,迎合了大学生个性化表达诉求

这一代大学生是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他们追逐个性,寻求关注,自我表现欲强,接受新事物快。短视频中“长腿、瘦脸、美颜”等特效,“滤镜、场景、氛围”等道具精准对接了个性化表达诉求,准确填补了他们精神世界的空虚寂寞,产生了强烈的即时性快感,致使部分大学生一刷起短视频就控制不了,把持不住,陷入沉迷。加之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如果遭遇挫折,找不到合适的倾诉窗口,更容易把短视频的虚幻世界当成避风港、发泄池和放纵地。

3.短视频给用户画像,服务推送精准,对接了大学生的碎片化时间

短视频平台运营和内容生产的动力都依靠流量变现,为了实现流量最大化,平台通过追踪用户使用习惯和偏好,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和算法霸权,为用户量身定制“信息茧房”,填满了大学生几乎所有闲暇时间。资本是逐利的,短视频平台出于市场与商业利益考量,本质上做着“时间的生意”,视频推送本身基于“沉迷算法”,为了迅速提升用户“粘度”,竞相争夺 “注意力资源”,野蛮发展“注意力经济”,最大程度实现其商业收益。

二、短视频沉迷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

1.文化侵蚀,认知错位,扭曲大学生的价值观

大学阶段,正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明辨是非的标准也尚未完全确立,将自身完全暴露在良莠不齐的短视频影响之下,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近几年,短视频的发展虽可谓是“百花齐放”,但也伴随着“野蛮生长”。荒诞离奇的恶搞情节,极易满足大学生的猎奇心,却慢慢模糊了他们的道德底线;炫富卖艳的低俗内容,长期霸占着大学生的眼球,却渐渐扭曲他们的价值观念;移花接木的拼接事实,挑战着媒介伦理的极限,也逐步削弱了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高空跳跃、虐待动物,恶语污评等极端行为更是直接损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2.掏空时间,娱乐至上,降低大学生的学习动力

短视频是高刺激媒介,持续产生“爽”的感觉,大学生大脑皮层长期处于兴奋状态,不知不觉就会身心疲倦,当面对书籍等低刺激媒介时,难以集中注意力。不仅如此,长时间习惯接收碎片化的信息,会进一步弱化大学生深度思考的能力[1]。即使视频内容没有问题,天天盯着手机,身心被完全俘获,时光被透支无度,沉沦于虚幻空间,本该努力奋斗的青春时光被不断蚕食,户外活动时间得不到保证,对大学生身体健康也会产生负面影响,最直接的危害就是视力下降,如果大学生是集长短视频、游戏购物、网络社交等“复合型”沉迷,隐忧更巨。

三、防止大学生“短视频沉迷”的应对策略

1.规范行业自律,健全监管体制

大学生短视频成瘾是一个社会问题,前期各大平台的无序发展已造成企业的社会责任缺失,后期短视频行业应采取措施进行积极补救,特别是抖音、快手等主流平台,应该起到示范带头作用,切实提高短视频行业的自律能力,构建良好的内容生态体系。短视频平台应该具备战略眼光,利用技术手段和人工审核,遏制低俗媚俗恶俗内容肆意泛滥成灾,主动将未成年人防沉迷系统的实践经验应用于刚成年的大学生,采用大数据筛选和人工智能技术,促进积极健康向上的内容上升为“热点顶流”。短视频行业内部的自律管理固然重要,但外部有效的政府监管体制也不可或缺。近年来,国家相关职能部门在短视频治理上持续发力,开展了“清源”“净网”“护苗”等一系列行动,不断规范平台的之间的竞争与发展,对于触犯道德与法律底线的平台和账号一律零容忍,关停下架查封了一批账号与视频。通过监管部门持续的查补漏洞,违法违规现象明显减少,但是,我们也应清醒认识到,短视频相关的法律制度还不完善,对于突发事件的应急措施还不够及时,短视频系统完整的监管体系还有待健全。

2.优化内容生产,加大优质资源供给

短视频对于大学生来说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通过平台的严格审核“堵”住有害内容,保护他们的健康成长,另一方面更要加大投入“疏”通优质资源的供给,发挥短视频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媒体传播实践证实,越主流的价值观,越硬核的知识,越优质的内容,受欢迎程度也越高。作为短视频平台,如果优质内容不去占领,那么有害内容必定将其攻陷,就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增加优质资源的供给成为短视频转型发展的当务之急。平台依据大数据分析,筛选出大学生喜欢的视频类型,引导学校和视频生产者对大学生进行“量身定制”,通过算法定时定量“送货上门”,再经相关部门技术调控,让主流价值观“指方向”,让优质资源“唱主角”,让技术赋能“守红线”,推动知识生产模式发生深刻变革,促进产业生态进入良性循环。与此同时,大学生观看视频内容也不能过多的限制在学习范畴,应将娱乐内容适度融入其中,探寻学习与娱乐的平衡点,科学烹饪他们喜欢的“营养配餐”,适当推送諸如《国家相册》等主流现象级短视频,让他们在观看过程中伴随着身心的愉悦和压力的缓解,不仅能达到知识增容的目的,也不使大学生脱离学习为主的轨道,同时还开阔了他们的眼界。

3.加强人文关怀,提升大学生的网络素养

要形成大学生防沉迷的长效机制,重点是调动他们自身的积极性,学会自控自律和时间管理,提升大学生的网络素养。网络素养形成的环境不可能是封闭的或者是隔离的,而是要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逐渐培育养成。学校不能一味的禁止学生携带手机进入教学区域,容易造成逆反心理,应让他们在课堂学习探究中提升自身的网络素养。短视频平台应主动承担制作高质量网络素养教育资源的社会责任,根据注册信息与大数据筛判定用户是否是大学生,适时定量把网络素养知识推送给他们,结合任务激励、游戏闯关等模式,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教会他们正确识别和解决各种网络情况的方式。大学生自主学习完成后,即可进入网络互动测试环节,对于成绩欠佳的用户,利用算法增加相关资源推送量,必要时可强制测试,通过后方可继续使用。在大学生观看短视频的过程中,平台需强化时间提示,比如将“时间戳”设置在醒目位置,定时定点弹窗互动,插播卡通动画,强制他们休息保护眼睛,帮助他们养成时间管理的观念和自我约束的意识。短视频虽浓缩了知识的精华,为大学生认知世界打开一扇门,但不能完全替代系统学习和亲情关怀。因此,学校与家庭应承担起教育主体责任,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家长、班主任和辅导员在他们遭受挫折时给予关心与信心。学校应通过举办讲座,召开主题教育,开展社会实践等活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互联网的作用。家长平时也应多和孩子进行沟通与交流,在面对短视频诱惑时更需以身作则,掌握短视频沉迷的早期识别和干预的方法,教育过程也需注意方式方法,努力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

四、结语

总之,短视频行业不“短视”,才能补齐发展“短板”,利用自身传播力的“头部效应”,履行更多社会责任。防止短视频沉迷,切实做好大学生网络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单凭一方努力,很难彻底消除大学生对短视频的过度使用。只有学校、家庭、社会等各个层面,建立起多方参与齐抓共管的协调沟通机制,相互作用形成强大合力,促进短视频实现长发展,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材保驾护航。 PR

本文系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 2019 年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立项课题 :“融媒体时代下大学生思想行为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 : Djsz201920。

参考文献:

[1]吴琼,林冬芳.短视频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面临的挑战与进路[J].思想理论教育,2021,(10):89-94.

(作者简介:肖力,副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 思想政治教育)

(责任编辑:姜秀靓)

猜你喜欢
应对策略影响因素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黄河之声(2017年14期)2017-10-11 09:03:59
筑牢洪灾后的舆情“堤坝”
新闻前哨(2016年10期)2016-10-31 17:17:40
电力计量装置异常原因及监测方法分析
环卫工人生存状况的调查分析
中国市场(2016年35期)2016-10-19 02:30:10
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
中国市场(2016年33期)2016-10-18 13:03:56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中国市场(2016年33期)2016-10-18 12:30:28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7:09:07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4:40:12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3:4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