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美绝伦的刘胜金缕玉衣

2022-05-16 03:24秋慈
科学之友 2022年5期
关键词:满城汉墓金丝

秋慈

玉衣又称“玉匣”,是汉代皇帝和贵族们的丧葬殓服,也是汉代最具特色的丧葬用玉,大致出现在西汉文景时期。

据《西京杂志》记载,汉代帝王下葬都用“珠襦玉匣”,形如铠甲,用金丝连接。这种玉匣就是人们日常说的金缕玉衣。当时,人们十分迷信玉能够保持尸骨不朽,玉塞九窍,可以使人气长存,更把玉作为一种高贵的礼器和身份的象征。

长久以来,玉衣只存在于历史记载当中,没有人见过它真正的模样。直至1968年5月,解放军某部官兵在满城陵山上施工,意外地发现了西汉中山靖王墓。当棺椁的漆皮和朽木灰全部被清理,一件用金丝连缀着玉片的铠甲状的东西出现在大家眼前时,参与发掘的考古工作者狂喜不已,不约而同地欢呼:“确实发现玉匣葬服了!”

消息很快传到了北京,经周恩来总理批示,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先生亲赴满城实地考察,最终认定:这是中国考古乃至世界考古史上首次发现的、保存最完整的金缕玉衣,其主人是中山靖王刘胜。

刘胜系汉景帝刘启的儿子,汉武帝刘彻庶兄,汉景帝前元三年(公元前154年),被封为西汉中山国第一代王。其金缕玉衣全长1.88米,共用玉片2 498片,金丝约1 100克。玉衣的外观和男子体型一样,宽肩阔胸,腹部突鼓,四肢粗壮。

玉衣分为头部、上衣、袖筒、裤筒、手套和鞋六个部分,每一部分都可以彼此分离,犹如制衣工人裁剪缝制的一件衣服。其中,头部由脸盖和头罩构成,上衣由前片、后片构成,袖筒、裤筒、手套和鞋都是左右分开的。所用玉片大部分呈长方形和方形,也有梯形、三角形、四边形和多边形。最大的玉片长4.5厘米,宽3.5厘米,用在脚底;最小的玉片只有成人拇指盖大小,用来表现手指。

与玉衣相伴的还有鎏金镶玉铜枕、玉九窍塞、玉握和18件殓尸用玉璧,組成一套规格最高的汉代丧葬用玉。

刘胜金缕玉衣全衣耗用玉片、金丝颇多,做工十分精细。玉片成衣后,排列整齐,对缝严密,表面平整,颜色协调,着实令人惊叹,反映出玉匠杰出的技艺。

根据玉衣的形制推测,制作玉衣要经过造型、玉片加工、金丝编结、成型四个步骤。首先,在人体模型上画出纵横的线,把模型分割成大小不一的“块”,按部分编号,然后根据编号制作玉片,锯片、钻孔、抛光,用金丝连缀在一起。

刘胜金缕玉衣金丝含金量为96%,编缀方法是从玉片内向外穿插,相邻玉片中心拧成右旋的盘结。红色丝织物将每一部分的边缘包裹缝合。最后,用预置在各部分连接处的条带进行连接,完成玉衣的制作。

如若一片玉片不合要求,有丝毫的差误,玉衣便会鼓凸不平或无法缀结。因此,在当时的生产力条件下,玉衣的制作是一项相当精细而又浩大的工程。

据《后汉书》的记载,皇帝的玉衣用金缕,诸侯王、列侯、始封贵人、公主用银缕,大贵人、长公主用铜缕。身为诸侯王的刘胜着金缕玉衣下葬,可能是玉衣分等级使用制度在西汉中期尚未形成。

汉代,人们对永生的狂热追求导致了玉衣等丧葬用玉的高度发达,并且一直延续到东汉末年。继满城汉墓出土刘胜金缕玉衣之后,河北定州中山怀王刘修墓、江苏徐州火山汉墓、广州西汉南越王赵昧墓等均出土了较为完整的玉衣。此外,还有不少汉墓出土了数量众多的玉衣片。

希冀在玉的保护下走向永生的墓主,结局又如何?事与愿违。豪华的葬具和贵重的随葬品引来无数的盗墓者,大多汉墓下葬不久即遭盗毁,几乎十墓九空,尸骨无存。

满城汉墓避开了盗墓贼,却因墓葬中大量的酒和动物增加了有机物。在时间、大自然和微生物的联合作用下,刘胜的尸骸在金缕玉衣中腐朽成泥,仅剩几枚残齿和少量骨灰。虽然王侯贵族长生不老、羽化成仙的寄托没能实现,但精美绝伦的金缕玉衣却流传下来,成为古代劳动人民的不朽智慧和精湛技艺的见证。

猜你喜欢
满城汉墓金丝
千年难遇的自然瑰宝
满城风雨
武威磨嘴子汉墓出土绢缘印花草编盒的修复研究
金丝枣裂果发生与防治
春分逢全国两会闭幕感吟
意林双周历 梨花淡白柳深青 柳絮飞时花满城(2018.4.16~2018.4.30)
《花乱开》
西安地区汉墓出土陶灶分析
金丝编花项链
河北满城荆山汉墓发掘简报